1 ) 《一号目标》:孙茜饰演进步女青年格外抢眼
谍战片《一号目标》由翟俊杰、翟小兴父子档执导,翟俊杰导演曾拍摄过《大决战》、《血战台儿庄》等经典战争电影,作为八一厂的老导演,他对于战争年代题材的影片由丰富的经验。《一号目标》的故事发生在1946年的南京,此时内战一触即发,一批38人的顶尖军事精英正启航赴美,然而一本意外遗失的笔记,揭露了这份名单中存在卧底。在特工遍布的南京,美蒋特务暗中勾结,计划除掉名单中的卧底“一号目标”。
在这个特殊敏感的时期,中共中央的一名首长来到南京进行斡旋谈判,而孙茜正是饰演首张的随行翻译何海宁,一名进步的革命女青年形象。身穿旗袍、头上扎了两条辫子,一下子就回到了民国时代,一个清新秀丽的女知识分子形象在银幕上脱颖而出。孙茜饰演的何海宁每每一出场就是一个亮点,在风云变幻的政局中,她的角色也起到了缓和紧张氛围的作用。
作为首长的翻译,孙茜饰演的何海宁当然不仅仅简单的语言翻译那么简单。这个云谲波诡的年代,而且还是在当时的中心南京,一切疏忽大意都会遭来意想不到的横祸。随即应变自然是随行人员必备的素质,同时正直勇敢也是必不可少,何海宁虽然年轻,但是投身于革命就必须无所畏惧,这样强大的心理素质铸就了她稳重的工作风格。孙茜很好地把握住人物的气质和举止,把一个机敏而淳朴的革命女青年形象诠释得非常到位。
作为一名演员,孙茜的戏路非常宽广。她出道以来,先后出演了《金婚风雨情》、《后宫甄嬛传》、《三进山城》、《怪医文三块》等多部热门电视剧,在电视荧屏上被观众熟悉之后,走上大银幕的孙茜仍然以出色的表演被观众记住。她饰演角色没有太多限制,而且不会拘泥于某一个类型,对于年轻演员而言,这是很可贵的。同时,今年孙茜在大银幕上的表现也令人瞩目,除了《一号目标》、还有《我的青春蜜友》,现在与张亮和董洁拍的《六次离别》,这些电影作品说明孙茜转战大银幕也是收获颇丰。
在《一号目标》的年代里,英雄不是最耀眼的,面皮和人心很少是一模一样的。监视&跟踪--获取情报--被假信息迷惑--再获取新的情报,周而复始,环环相扣后才能小步推进。谁是一号目标?他究竟有什么通天的本领,惹来这么多人下如此大的功夫去挖?这个谜团在巧妙的剧情设计和讲述手法下,牢牢地抓着观众的注意力不放,越滚越大地一口气冲向了终点。
2 ) 《一号目标》:谍战风云练脑更补脑
谈到谍战戏就不得不提电视剧《潜伏》和电影《风声》,它们让观众真正的见识谍战的魅力,也让一批观众成了谍战的铁粉。看谍战,因其紧张、刺激,多个方面暗流涌动激烈交锋,让观众既练脑又补脑,要的就是这个劲儿。
电影《一号目标》的故事背景发生在1946年,为停止内战、实现和平,中共代表团在南京梅园新村与国民党大员、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将军进行了艰苦谈判。期间,由于首长无意间把记有刘小锋饰演的中共金牌特工熊向晖有关线索的笔记本遗落在美军飞机上,从而造成了巨大危机……为了化解危机和战争的胜利,关于“一号目标”的传奇就此展开。神秘惊险的故事主线给电影赋予了强大的叙事动力,以“一号目标”大心脏、大智慧、大果敢的洞察力、缜密性、行动力让其在险象环生和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中诠释中共处变不惊、从容应对、化险为夷的大智慧。
解放战争时期,时局动荡风诡云谲,各方力量暗潮涌动不断交锋,在影片中由蒋勤勤(演绎生涯首次穿制服;婚后首次出现在大银幕)等组成的特工团队设下天罗地网,掘地三尺就为寻找“一号目标”的蛛丝马迹。一号目标是谁?他(她)为何牵动多方?当影片结束后,你便知一号目标的重要性,如果不是他,可能这场持久战不知会推迟多久,谁输谁赢都不得而知,“一个人的力量可以抵过几十个师”毛主席这样评价一号目标的重要性。
像《风声》等谍战电影通常会着力于场面调度和情节设计,这样的弊端是让观者代入感不强,而电影《一号目标》更加侧重对情报获取的深度描述,从而突出角色在剧中的关键作用,让观众跟着剧情走,跟着主角幽。其实对于喜爱谍战片的观众来说,无论是历史背景,还是紧张的故事情节,以及其严密的逻辑和设置合理的悬疑剧情,该片都使人看后觉得十分过瘾。然而, 讲好故事让观众看懂影片,是谍战片受欢迎的前提。电影最妙之处就在于捕捉导演和演员们不经意间透露的“蛛丝马迹”,让观众凭借自己的推理和判断,找出暗藏的故事脉络。当影片最终把“一号目标”的答案揭开,观众自己也上了一次很有意义的补脑课,这也许才是《一号目标》最大的观影乐趣。
谍战戏其实就是一个迷局,导演让演员和观众同时入局并破局,在这个过程中达成作者和观众的双赢。作品获观众认可,观众从影片中得力某种脑补的力量。
紧张刺激的作品中也在像观众呈现着曾经那个年代的景象,南京的百年梅园带你感受那时的气息,电影中大量南京留存的各式民国建筑,如梅园民国建筑群、浦口火车站、南京1912建筑群等,这种实景拍摄也是该片的一大看点。
3 ) 目标,特务,士兵,暗桩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标题是调侃了《锅匠裁缝士兵间谍》,倒不是我喜欢生搬硬套或耍滑头,而是真心觉得,这两部片之间确实存在多处相似。上世纪东西方的冷战,尤其是60年代初到80年代末柏林墙高高耸立的那一段时期,是美苏间谍较量的高峰时段,是世界谍报活动的黄金年代。我一直认为,我国从抗日战争结束,到国共撕破脸皮兵戎相见之间那短暂的和平时期,是堪比冷战、书写谍战故事的绝佳背景。近十年来,我认真看完的国产剧只有一部《潜伏》,其主要情节就大致集中在这个时期。可惜这段日子太短,否则以国人对政治智谋的钟爱程度,华语文学界肯定能出几个勒卡雷,陆德伦,克兰西这样的间谍小说巨匠。
言归正传,看《一号目标》时,我脑海里不断闪过《锅匠》的画面。那部电影我看了两部,又参照了原著才大致搞懂来龙去脉。两部电影在很多方面,大有“同父异母”之嫌。情节均是围绕一个内鬼展开,那边圆场管人叫“鼹鼠”,咱们叫他“暗桩”;两个故事的立场正好颠倒,《锅匠》是要找内鬼,本片则是保护内鬼不暴露;周恩来就是圆场的乔治•史迈利,吕一然就是苏俄特务头子卡拉;故事起因也大致相同,都是某个大人物犯了错,人家是老总判断失误,导致布达佩斯传递情报失利,特工人员被害,本片是周恩来在美军飞机遗失一本笔记,导致暗桩身份的蛛丝马迹泄露给美方和国民党,而且两片的内鬼都是一桩旧案的主要嫌疑犯之一;史迈利设圈套,逮住鼹鼠,吕一然也布陷阱,但被周恩来和手下智破,无功折返,两片结尾都以从容不迫、和风细雨的姿态宣告胜利。
这两部电影,都是把迷你剧的容量浓缩到一部电影,副作用就是理解障碍。《锅匠》的晦涩相信看过的朋友都有体会,《一号目标》也很考验理解力,半年多的时间跨度,超过10个主要角色,全在100多分钟里说清,整体而言算得上有条不紊,聚精会神的话,不难跟上,但也只能说清,做不到说透。角色出场时,也没法遵循常规的戏剧套路,用对白、文件等手法自然而然带出姓名背景,要像老版《三国演义》一样不断出字幕。笔者这互联网泡出来的一代,要不是对民国史略有了解,根本来不及阅读那些竖排的字,也许年长一些的观众会有亲切感。影片转场很多,极少有超过一分钟的场景,还有多处将两三个阵营交叉剪辑的片段,都给人仓促之感,不够时间深入地体验情绪。戏剧冲突来不及深入时,常常借助配乐来助推一把,影院里不时轰然作响,比昨天看《X战警》还爆发。
当然,归根到底,本片和西方谍战片还是有根本上的区别。开头烫金的立体大字一出来,配上那常伴红色经典的音乐,就知道这不是《听风者》那种浪漫主义戏说,而是我国特色——主旋律。如今的主旋律比样板戏年代时髦了不少,除了拍摄手法更商业,还加入许多含蓄但又令人印象深刻的东西,标志意识形态上的悄然转变。可以举片中的仪式为例子,有两场婚礼,共产党的中式和国民党的西式,婚礼是礼仪和文化的展示,象征意味非常强烈,影片是国共双方在美国调停之下的博弈,表面上,国民党的风俗更接近美国的西方文化,赢得胜利的盘面更大,但细看,马歇尔将军对京剧赞不绝口,并据此改变战略,而周恩来娴熟的交谊舞、对自助餐的热爱,则在说明,共产党骨子里比国民党更能认清局面,也更有资格赢得未来,在这里,只能替蒋公道一声惋惜了。(文/方聿南)
4 ) 中国王牌卧底风云录
一直以来,华语电影中,只有谍战片一直保持着金身不坏的辉煌战绩,无论是《风声》、《东风雨》还是《听风者》,都是故事、表演、制作并重的佳作。《风声》监制陈国富的新作《一号目标》如今又悍然来袭,或将成为今年华语谍战片中的精品。
如果说电影《风声》是将几位嫌疑犯囚禁一室,寻找到底谁是“老鬼”,成就了一部“密室”的电影,那么《一号目标》无疑是敞开的放任几个嫌疑人员各自行动,来找出到底谁是“一号目标”,影片的格局将更为开阔。目前对比既往的几部谍战片,《风声》侧重的是收网之后的刑侦手段与牢狱之争,其实已经是鱼死网破的最终决战,《听风者》是专注于密电码的设定与破译,可以视为惊涛骇浪的隐性战场,《东风雨》则是更多的探究了关乎革命信仰和兄弟情谊的激烈斗争,而《一号目标》无疑另辟捷径,将视线对准了情报的传递方法,这一充满高智慧且无比神秘的信息流手段,影片因此充满了种种意想不到的惊奇体验。
《一号目标》的故事并非杜撰,而是来自于真正的史实,本片则选取了在1946年,内战伊始之际,因周恩来遗失了一个笔记本,惊动的国共两党各路人马,以及美国五星上将马歇尔等代表的国际反共势力,所引发的一场明争暗斗的谍报大战。
影片男主角——熊向晖,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可称为内战时期的中国第一卧底,藏身敌营12年,官至国民党大将“西北王”胡宗南的贴身秘书,用建国后毛泽东主席当年的话说,他是一个人顶几个师的兵力的超级英雄,几经风浪,多少惊险,远胜我们在文学作品中所看到的谍战故事。
周恩来在谈到共产党的谍报人员时曾称赞:“我党打入国民党内部的情报人员工作卓越,李克农、钱壮飞和胡底属于前三杰;解放战争期间,又有三位突出的情报人员(熊向晖、陈忠经和申健),同样一人能敌万千军,创造了情报工作的奇迹。他们就是后三杰。”其中,熊向晖与周恩来交集非常多,不仅在影片中,故事由周恩来而起,而且在现实中,熊向晖也一直与周恩来脱不开关系,从工作源头而言,他是因为在1937年与周恩来有了一次会面,才坚定不移的走上了在隐秘战线革命的道路。
新中国成立后,熊向晖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开始了他20多年的外交生涯。在诸多重要的外交场合中,熊向晖都以“总理助手”的身份出现。从胡宗南的贴身秘书,到周恩来的机要助手,熊向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但在他最危险的卧底生涯中,无疑是每天都在刀口上舔血,《一号目标》就是其中的一次危机。
片中周恩来所遗失的笔记本中,有关于国民党38名精英中有共军卧底的重要线索,因此,不仅引发了国民党内部的大猜忌,而且也令熊向晖的身份险些败露,如何保全自己,搞乱敌人,在这性命攸关的时刻尤其重要,惊险的故事,就在影片《一号目标》中为观众展开了。本片由这部翟俊杰和翟小兴父子联合执导,蒋勤勤、刘小锋、孙茜联袂主演,金牌监制陈国富亲力监制,品质毋庸置疑,值得推荐。
5 ) 狐狸的故事,以现在写过去
周是个老狐狸,而熊在周面前就像个天真的孩子。马歇尔则是国共都在利用的工具,胡宗南批评熊的接任者不淡定时可见胡很重视熊,而熊的表现,着实让我怀疑这个机要秘书是否真的那么靠谱,想起办事“稳”的崔叔。
办事要么是喝茶吃饭的桌子上,要么就是在交际舞会上?
周恩来的藏叶子计划时的背景音乐搞什么鬼?怎么是德军的the mass?
话说你美国大使馆🇺🇸有没有认识的人?喜欢女特工蒋勤勤:“一号目标身边没有小角色”
大学时计划横扫二战将军传记的,这个任务没有完成,显然马歇尔就是漏网之一,对这个人物很感兴趣,以及他的笔记本。
6 ) 影评:不怠慢的谍战片
≪一号目标≫,这是一部描写周恩来总理与情报间谍斗智斗勇的谍战片。不得不说,这片对于各处情节处理的丝毫不怠慢,非常的严谨,能让观众看的聚精会神。孙维民是我看过演周总理演的最朴实的一个,他演出的每个动作每句话语都能让我深刻体会感受到总理的气质与气场,非常的具有感染力。总之,值得一看。
哇,好高的分。
其实我觉得真不错啊,不过演周总理的那个演员不行
蒋干盗书这招真棒!蒋勤勤还是很美的。
被豆瓣某一群人坑低的电影。
伍豪魅力无穷啊
中国的文化基底深厚, 一部简单的电影我就可以看见中国人做事的方法。
这里面的周副主席一直用画着粗眼线带着假睫毛的眼睛含情脉脉的看着所有人ˊ_>ˋ刘小峰枕着他的大腿留下一滴热泪最后蒋勤勤演的女特务也被他电倒-_-#
无论是历史背景 还是紧张的故事情节 都算是一部近几年少有的谍战题材电影中的精品 尽管其题材内容与《风声》极为相似——关键的卧底由“老鬼”变成了“熊” 然而 跟早前出现的谍战电影着力于场面调度和情节设计等相比 本片更加侧重对情报获取的深度描述 从而突出角色在剧中的关键作用 翟小兴将门虎子啊
导演父子俩合伙来骗钱了
铁树,哪一个是你的豆瓣号?!!
海报抄得挺好的
蒋勤勤 / 刘小锋 / 孙茜 / 张瑶 / 穆雷克 / 张晨光 / 果静林 / 林栋甫 / 刘欣 / 黄薇 / 翟万臣 / 薛山 谁会为这12人浪费108分钟?就认识蒋勤勤……
还挺好看的是怎么回事。。。
看完熊向晖自己的回忆来看……emmm,仿佛所有人物都被强行降智了。周做着周不会做的事,熊叫着当时不叫的名字,胡宗南戴着胡不会戴的勋章略表,盯梢只离一个车身那么远,知道被盯梢了下饭馆还特意找个靠窗的位子方便特务监视,平行剪辑强行高潮尴尬,“吃饱撑的”233 自助餐那段把周演得太婆妈了……英文字幕:“蒋介石”Jiangjieshi、“多加一块钱”one kuai extra。推荐熊向晖自己写的书,历史比电影有趣多了。2017-05-01想看
一般吧,化妆好假,没能看完。
陈国富竟然是本片的监制。
中国的主旋律影片还停留在美国20世纪80年代的水品,对比美国现在的主旋律影片《白宫管家》就可以看出,中国主旋律还在歌颂领导人,顺带描写小人物;而美国主旋律已经变成歌颂小人物,侧面烘托领导人。这片子其实还不错,只是对主旋律这种形式的电影不太喜欢,3.5分吧。
绝对精彩,丝毫不怠慢情节,简直能拍案叫绝了。
央6烂片
就知道有些SB会乱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