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

 剧照

天堂信仰 剧照 NO.1天堂信仰 剧照 NO.2天堂信仰 剧照 NO.3天堂信仰 剧照 NO.4天堂信仰 剧照 NO.5天堂信仰 剧照 NO.6天堂信仰 剧照 NO.13天堂信仰 剧照 NO.14天堂信仰 剧照 NO.15天堂信仰 剧照 NO.16天堂信仰 剧照 NO.17天堂信仰 剧照 NO.18天堂信仰 剧照 NO.19天堂信仰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08 20:38

详细剧情

  影片是奥地利导演尤里西•塞德尔《天堂》三部曲的第二部,主角也从老妇人特瑞莎转向她的妹妹安娜。安娜是一名虔诚的基督教信徒,每天都会为在神前进行忏悔。在布道的途中,安娜遇到了各种形形色色的人,同时残疾丈夫对她的不理解也令整个家庭濒临崩溃……

 长篇影评

 1 ) 瞬间的崩塌

《天堂.爱》中特丽莎的妹妹安娜成为了本片的女主,作为一个虔诚的基督信徒,影片开始便是她在房间里,跪在耶稣十字面前脱光了上衣,用鞭子抽打自己以提醒自己克制欲念,惩罚自己曾经出现过的邪念。这一幕像极了《在撒旦的阳光下》里德帕迪约饰演的神父。而这两个人在同时遭遇信仰危机时却选择了不同的道路,德帕迪约与撒旦战斗,最终死于善恶斗争之下。而本片中的安娜则在重复,繁琐,暗潮汹涌的生活中慢慢被侵蚀,信仰在不断的生活冲击下瞬间崩塌。与《天堂.爱》相比,本片在延续塞德尔高饱和度色调,固定镜头,对称美学的同时,将场景更多的放在了狭小的家中,没有了前作中的碧海蓝天,阳光沙滩,在视觉呈现上更加压抑和冷峻。 安娜在医院里从事着CT扫描的工作,下班回家后,或是闲暇时间,她会抱着圣母玛利亚的雕像去往一个个陌生人家中,将圣母玛利亚的赐福带给众人。有时她会遭到无情拒绝,有时会得到热情接待,有时会与无神论者激辩,有时不得不忍受他人的喋喋不休。每一次被拒绝甚至是嘲讽和辱骂,都是对她的一次摧残和敲击。她会组织信徒们来到自家做礼拜,她会在房间里弹着电子琴唱圣歌。总之她生活中的一切都与信仰有关,她每时每刻都保持着善意与温和,上帝是爱,爱即上帝,所以她友善的对待所有人,除了半身不遂的穆斯林丈夫。她与丈夫的相处与她四处走访传教,鞭打自己,弹琴唱歌一样都属于重复而略有不同的生活碎片。也同样一点点的敲打和蚕食着她的信仰。她对丈夫始终保持着嫌弃的目光,冰冷,这是她对别人从没有的眼神。两种不同的信仰对安娜这个宗教狂热者来说已是问题,而丈夫的瘫痪以及对世俗和性的欲望才是真正影响安娜的要素。丈夫想要爱抚安娜,安娜拒绝,丈夫看电视节目,安娜呵斥电视节目是污秽的垃圾,应当听玛利亚电台才对......她甚至告诉丈夫瘫痪是一件值得被感激的事情,是上帝的旨意,让丈夫摆脱了曾经酗酒,夜不归宿的生活,而失去功能的下体也让他摆脱了世俗的欲望……安娜的狂热让人目瞪口呆,而面对自己的欲望,她却用耶稣十字架进行自慰,所谓献身于上帝........这样一个狂热且亵渎的场景在信徒眼中引起的争议可想而知。当她在夜晚的公园里看见男男女女如野狗般群交的场面后,内心的欲望便已经不可抑制的滋生。她被丈夫怀疑偷情而殴打,在与信徒们做礼拜唱圣歌时被丈夫当众谩骂唾弃。生活中的种种暴力因子皆与她的信仰相悖,又与她的信仰相关。丈夫毁掉了家里所有的十字架,为此安娜偷偷拿走了丈夫的轮椅,任其在地上艰难的爬行,这是一种报复,而她作为一个上帝信徒,这样的行为显得极其讽刺和荒谬。她在一个酗酒的女孩家赐福时遭到了女孩的疯狂戏弄(这里又到了塞德尔的疯狂时间,每部影片临近尾声时,塞德尔总会用一段疯狂,病态,扭曲的表演和情节来让角色和观众获得一个发泄的出口)。回到家后安娜又遭到了丈夫的强行暴力亲热,她带给丈夫的恶意和冷暴力连同丈夫以及这个世界带给她的暴力与伤害让她的信仰在日积月累的负面情绪中瞬间崩塌。她用鞭子使劲抽打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然后哭着抚摸十字架,这只是一场发泄,信仰的崩塌只在这一瞬,发泄完后,她依旧会唱起圣歌。可对于观众来说,信仰已变得摇摇欲坠。

 2 ) 不算影评,一点记录

观影于浙江美术馆周末主题(女性电影)放映活动,观影体验不是太好,影片也比较压抑。但素!影片结束后有专家简析和观众互动,让这个下午的价值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对"艺术电影"有了点认识,让我产生了兴趣。现场观众的解读让人自愧不如。很多时候,我看到的只是表面,对于深层的,导演想要表达的、希望观众得到的,影片存在的种种可能……现在的我全都接收不到。有的人认真看了;有的人努力在看,避免打瞌睡;有的人看得很激动,产生了共情和头脑风暴;还有的人睡觉、刷手机、谈恋爱……同一场电影,人们共处一室,微妙的一百多分钟,发生了太多,又什么都没发生,不过是一场电影,关于信仰,关于宗教。这真是个永恒的话题。

 3 ) 尖锐地讽刺了宗教信仰吗?我没觉得。

尖锐地讽刺了宗教信仰吗?我没觉得。影片呈现的只是处于无法交集的两种生命状态的直接冲突, 只是没有深入下去探讨这两种生命观的根由。虽然她最后挥出鞭子,但瞬间也抚拥痛哭。在我看来,这并非真正的背离,而是艰难地行走在过程之中的状态。影片并 不是讲在信与不信中的犹豫和徘徊以及否定和肯定什么。奥地利导演尤里西•塞德尔《天堂》系列三部曲之二。

 4 ) 梵蒂冈神职人员看到本片,一定七窍生烟

作为一个虔诚的信徒,安娜对于人世间的厌恶是与日俱增的。她首先表达的是对于耶稣的尊重,然后就是对教义的无限尊重,包括但不限于对于任何人无差别的传教,对于欲望进行近乎于苛刻的压抑。安娜认为这是对于耶稣的尊重,同时也是对于自己信仰的坚守,然而这种坚守却并没有最终演化为自己宗教生涯的升华。

《天堂,信仰》是三部曲之二,主人公安娜作为虔诚的基督徒,她给自己定下了近乎于残酷的规则,且执行的一丝不苟,包括每天对于自己的鞭刑,一段时间内对于周围人的传教以及与别的信徒相约来一起起祈祷等等。安娜的生活在规规矩矩中行进着,如果没有她的丈夫的“入侵”安娜可能会觉得自己的生活是向上的。然而她的丈夫却不偏不倚的出现在了安娜的生活中。

安娜的丈夫是一个穆斯林,而安娜信奉的耶稣在他看来就是一个笑话,安娜为了表示自己对于耶稣的信奉停止了自己欲念的扩张并加以限制。看到别人纵情欲望的时候,安娜表现出来的是厌恶。而当她的丈夫一次次求欢未果,终于,安娜彻底的崩溃了。她认为自己已经够虔诚的了,却依旧遭受到如此侮辱,在咒骂声中,耶稣被安娜反过来侮辱。

作为一部换一个角度去看待基督徒的电影,如果本片被梵蒂冈的神职人员看到,一定会七窍生烟。他们不能接受耶稣的教徒被这样解构且展现出来。然而事实上大部分时间,所谓的信徒们如果不加以约束的话,大都会成为安娜这样。安娜如何才会陷入到信仰的彀中?答案很简单,因为安娜对于眼前的一切感觉到绝望,但同时却没有办法改变。

安娜与丈夫分开了,但却不能对下肢瘫痪的他置之不理,安娜不愿意接受自己孑然一生的遭遇,但现实中却少有人给与她安慰。安娜唾弃那些纵情于欲望的人,但夜深人静的时候,自己却也感觉到寂寞。所有关于安娜所厌恶的东西,不过是自己追求不可得而已。

于是,安娜将自己的所有热情全部倾注于一个虚拟人物——耶稣,并以此来获得极大的心理慰藉。对于现实的一切如果全部归结于神学的话,那么一切的疑问都会有了答案。安娜被迫要照顾丈夫,原因在于自己上辈子罪孽深重,这辈子需要救赎,安娜孑然一生可能是因为自己要当作点化众人的人,安娜孤独寂寞,“英雄”往往都是孤独的,这一切定是上天对于安娜的考验等等。

当这一切都有了“答案”之后,安娜原本糟糕的生活就不显得那么糟糕了。而安娜也就对于耶稣更加的虔诚了。然而安娜的丈夫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解释了安娜这种自欺欺人的不可能。

安娜的丈夫不认为耶稣是一个神话,而是一个笑话,一个已经成为过去的人是无法指导当今世界的,而且耶稣本人并没有产生过实际指导作用,耶稣的作用更像是后人传说出来的神话故事,人们强行赋予了耶稣无所不能的能力,但这些真的是耶稣本人所具有的吗?当人们认为神无所不能的时候,神为什么不能跟信徒们见面,为什么不能让自己死而复生?

安娜一开始不接受这样的理念,她依旧是我行我素的活着,然而现实很快的将安娜所拥有的一切击碎了。当丈夫多次求欢且安娜无法改变丈夫对于欲望的渴求的时候,她彻底崩溃了。原来她心中耶稣对于自己的“考验”是她所完全不能接受的和容忍的,安娜之前的好态度更像是一种伪装,更像是为了迎合自己内心的想法的一次展现。

当所谓的信仰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这种负面的积累就会越发的清晰。安娜这种极端的信仰并不代表信仰本身,信仰更多的是一种有的放矢,而安娜给自己制定的框架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信仰的传播,更像是一种邪教的教条,比如说安娜不由分说的对任何人都展开自己的一套说教理念,且不接受反驳。然而安娜自己的那一套说教却是漏洞百出经不起推敲的。

安娜对于别人的纵欲表面看上去展现出水火不容,实际上自己却也是在不断地压抑内心的冲动等等。极端的信仰并不能彻底的帮助教徒们解释心中的迷惑,宗教如果不是包容性作为基础,那么最终走向的都会是安娜式的毁灭。而那种带着某种目的去信仰宗教,且以此来转移自己现实生活中的矛盾的教徒们同样无法获得宗教真正的奥义。适时的给信仰降温,这是正确的,否则,梵蒂冈神职人员看到本片的话,一定会气的七窍生烟。

……

你好,再见

 5 ) 这不是信仰

  如果一种信仰是这样的话,我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

  女主不是信仰,而是用信仰来逃避现实生活吧。她开始信仰,是从她老公发生意外后。他老公一直说很对不起她,没能满足她(这当然是指性生活)。不然女主也不会对”淫欲“这么关注。

  我不懂宗教如何,但是我相信,未能够“修身”,何来感化他人?女主连自己的问题都处理不好,连面对丈夫的问题的勇气都没有。还在她得知丈夫破坏十字架后,把轮椅移走来报复丈夫,这样就是宗教所给人的感化吗?

  宗教是信仰,但是女主信仰的不是宗教,而是在逃避。

 6 ) 浅谈一点信仰的东西,不敢展开来说

这是天堂三部曲的第二部,这个系列的第一部《爱》是两个多月前看的,而且我还给第一部写了一篇自我感觉良好的影评,令人遗憾的是,那个帖子不算成功,关注者寥寥无几。现在回想起来,失败的原因应该归结于我的一些不成熟,甚至近乎二逼的想法。在那篇文章中,我得出的结论是“人老珠黄,爱情不在”,“外貌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约炮成功的几率”。在这里,我不想重新修改我的论调,因为我觉得无论读者承认与否,导演要传达的就是这个意思。

抛开第一部,我想粗浅地谈谈我对第二部《信仰》的看法。我准备直接跳过情节,来谈一下“信仰”。

我相信会有这么一部分人,从出生那一刻起就始终坚定不移地坚信着上帝的存在,他们中的很多一部分相信的是“实在”的上帝,比如有一部分人一生都是信仰耶稣、真主,或者释迦摩尼。这样的信仰与其说是信仰一种“精神”,不如说,他们在信仰一种宗教组织。就是说,他们的信仰的基础是“宗教教义”,他们坚信着有一个救世主,他是“全知、全善、全能”的,而且这样的上帝有着人类的长相,有着人类的意志。特别,相对于“全知、全善”,他们更加注重“全善”,他们坚信上帝意志是“全善”的,上帝的子民必须要履行上帝定下的教规。比如在这部电影里提到的基督教义“十诫”。显而易见,这些教义,所谓的上帝定下来的规则,不过是一些先民们定下来的,他们同样也是普通人类。有坚定信仰的人可能会说,这些先民,比如耶稣等等,扮演着上帝使者的角色,他们所定下的教义是从上帝那边传达过来的。可是,反观历史,我们会发现,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历史上很多欲行不轨的人,都在冒充上帝的使者。我想,在中国这样的例子是比较常见的。

因为我们不确定“上帝的使者”是否真的是上帝派来拯救人类的使者,所以贸然相信就带有很大的风险。如果只是“相信”而不去“昄依”,就无需承担风险,而且按照帕斯卡的说法,我不知道上帝是否存在,如果他不存在,作为无神论者没有任何好处,但是如果他存在,作为无神论者我将有很大的坏处。所以,宁愿相信上帝存在。这是“帕斯卡赌注”。但是,真正的宗教不容许教徒只相信,而不昄依。如果果真如此,那么按照教义规定,你并不是真正的“信仰上帝”。宗教,就是制定了一些条条框框来限制他的信众。

这样就有一个弊端,很容易出现类似于女主角这样的极端分子。我们姑且用不太恰当的“宗教狂热分子”来形容他们。

据说,在普通人眼中,精神病人的世界是混乱的,但是在他们自己眼中,其他人才是真正的疯子。他们的行为近乎疯狂,语言含糊不清,但是他们相信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世界。我曾听一个医生讲过他的一个病人,在访谈的过程中,病人一直在讲述一个很神秘的事情,从他严肃的表情可以得出他相信自己所讲的事情,但是那名医生从开头就不明白他在说什么。我们想帮他,但是我们根本无法了解他们的世界,他们的那个疯狂的世界。有一部叫《精神分裂症》的动画就讲述了这个故事。

在这里,我把这些宗教徒比“狂热分子”并不可取,但是他们也有类似的想法。在他们看来他们信奉的东西再合情合理不过,尽管我们认为它是疯狂的。

宗教的信仰有历史、有传统、有地域、有国家、有种族的各种原因。我看到有人评价说,这个女人的信仰过于偏激,是病态的,而我觉得不了解一个宗教的文化,旁观者就无权过问信徒的信仰。这跟上面的精神病人的故事类似,在我们看来一些病态的东西,可能在他们看来就是正常的。这就是信仰的强大所在。我没有能力去评判一个人的信仰是否正确,因为世界上的信仰如此之多,我们拿着去评判对错的一些标准,比如“道德”“伦理”“社会价值观念”,谁又不会说它也是一种“宗教”“信仰”呢?我们拿什么去衡量这些东西的对错呢?回到“全知、全能、全善"的上帝?还是“大对数人对少数人的思想独裁”。

另外,在对上帝的信仰上,除去“宗教信仰”,还有一种就是普遍流行的……,我不知道该如何定义。这类信仰并没有信仰某一个固定的组织,他们相信却有的“上帝”是造物主。随着科学的发展,科学家们大多数承认我们所在的世界是造物主的杰作,这个宇宙可能就是为人类而量身定做的。他们说,如果你在沙滩上偶然捡到一块手表而且指针仍然在动的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如果果真有这么一块手表,那么一定有一个钟表匠做了它。在这里,钟表匠就是上帝,手表就是人类社会。

我个人也倾向于相信这么一个“上帝”。

对于上面一条我不想再说太多,如果说起来,我的知识储备尚且不够,即便是我现在所说的,可能也有诸多纰漏。它可能会涉及世界是否可被认知,存在的真实性等等问题。如果读者对这些东西感兴趣,建议看一些信仰方面的专业性著作。我就不赘述了。


影记
=====================================================
1、这个系列的电影,记录片的痕迹相当明显,这让观众感觉这些事情都是真实的,它不存在雕琢的痕迹,没有因为要讲故事而专门讲述的意思。

2、除非是对宗教喜欢,不建议观看本片,但不可否认这部电影比较安静,故事张力不瘟不火,恰如其分。同样,也就显得“纪实”。

3、西班牙导演把本片列为年度个人十二佳第三,同系列《天堂:爱》位居第四。

 短评

精心守护的平衡实则不堪一击。断腿之夫,既成为力量的制衡,又实现完美的对称。用生活流的技术拍出戏剧感,看得人心惊胆战。

9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力荐
  • 慢慢的看就是了

    10分钟前
  • 不許動
  • 力荐
  • 2013/3/23 1500 UA TAI KOO

    13分钟前
  • 陳甜寶
  • 力荐
  • 人不怕没信仰,但就怕信仰成瘾。如同纪录片般的剧情片,并没有太多的场景。剧情也似乎单一翻来覆去的传播信仰。但是面对家中男人,信仰如最后的耐心一般,一点点殆尽。

    17分钟前
  • 豆瓣路人己
  • 推荐
  • 偏执之徒,宗教信仰之某一类人极端化。风格冷峻,张力大。电影中的玛利亚,情感如此冰冷的信仰者,真是莫大的讽刺。信仰于她,只是工具而已。这部电影,让人开始反思。

    21分钟前
  • 信电影得永生
  • 力荐
  • 三部曲里最沉稳的一部,赛德尔保持一贯的冷峻态度。

    23分钟前
  • 主治大夫
  • 推荐
  • 我就是来看看构图的,看这些固定机位如何反复利用!对于缺失爱和安全感的人,总要寻找一个强大的信仰理由让自己生存下去,即使无法说服自己,也要勉为其难继续;我们往往无法和最亲密的人沟通,我们只爱陌生人;这根本不是信仰,这是人世的煎熬。

    26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还行
  • 宗教也解救不了性压抑。

    28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 20130323 @ UA Taikoo : 一場意外令一對夫婦各自走向不同宗教, 極端宗教狂熱實在令人費解, 批判性很重的電影... (看到中間不小心睡著了-_-) #HKIFF2013

    29分钟前
  • 章魚嘴
  • 推荐
  • 镜头太有意思了,稳当当地对着一扇门,就拍门里的故事,这种稳当扎实特别能让人产生对欲望的罪孽和羞耻感。宗教真让人疯狂,而对于没有信仰的人们,性爱让他们疯狂。又见对宗教的探讨,却是在探讨宗教的不可探讨性(好拗口的一句话)。很漂亮的一部片。

    34分钟前
  • 凉水
  • 推荐
  • 让信仰坍塌的永远都是现实,从上一部的欢愉之后的落寞,到这一部压抑之后的爆发,很赞叹尤里西·塞德尔这种控诉和思考的功力,这并非简单的心灵鸡汤式小品所能匹敌的。很多场景印象深刻,还有片尾短暂沉默后的无配乐的低吟浅唱。

    38分钟前
  • 盲忙
  • 推荐
  • 比上一部舒服多了。

    39分钟前
  • 张木于
  • 推荐
  • 比第一部更沉闷...通过大量定格展现一个教徒的生活...裸身鞭挞、耶稣塑像自慰、聚众诵经...瘫痪丈夫的回归使得Anna平静如水的传教生活开始分崩离析...在我看来,其实最大的矛盾就在于对性的抗拒,丈夫因为妻子不愿同床而心情暴躁,仇恨因而转移到宗教对立上...当信仰接手生活后,便是一场悲剧...

    43分钟前
  • pksky
  • 还行
  • 纵然残疾和信仰都压抑不了人性的欲望。不同信仰间的碰撞以及信仰者与无神论者之间的冲突,如同传销一般死缠烂打讨人厌的布道,冷静严肃到冰冷的镜头,一下下鞭打,一声声嘶吼,还有那神经质般的低声呓语。走火入魔的信仰只是盲目的偏执,当信仰坍塌,它只是个冰冷的挂饰。

    44分钟前
  • Tito
  • 推荐
  • 笑死,怎么会有这种电影啊,夫妻两人打架差点把摄影机打倒;去人家传教打架打到摄影师没地方躲。整部电影有着严格的两种格式,日常中的固定机位,以及一旦去往人家传教,立即切换为手持镜头,圈子内稳固的信仰体现遭到撼动。随后则出现了全片中唯一的反例,家中手持尽头的介入,整部电影因此解体,蛮规整的。

    45分钟前
  • 刘浪
  • 推荐
  • Ulrich Seidl天堂三部曲次部曲,首部曲《Paradies: Liebe》中講述欲被愛而不得愛的故事,本片講述的則是因信仰而失信仰的故事,繼承著這個系列反烏托邦式的主題。導演仍然如上帝一般將角色們的故事展開,紀實化的講述讓影片具有衝擊力,而主題的講述更是較前作更加強而有力。

    47分钟前
  • 一條魚佔滿了河
  • 推荐
  • 3.5。竟然会有人看笑?!我相信导演探讨信仰问题是极其真诚的。就我与基督徒们的接触来看,前半段对基督徒生活的刻画相当真切。至于将两种宗教冲突纳入婚姻问题之中,总觉得处理不好。结尾对信仰的彻底绝弃也不怎么可信:基督徒不会有这么差的抗弯能力。更喜欢上一部《天堂:爱》。

    48分钟前
  • 把噗
  • 还行
  • 以信仰代替爱人,要什么就没什么

    53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 与前作《天堂:爱》不一样的巨大尺度,但温度却被从肯尼亚海滩调回阿尔卑斯小镇,冰冷至极。如果充分上映,应该会引发梵蒂冈愤怒吧。

    56分钟前
  • seamouse
  • 推荐
  • 机位很有意思~

    58分钟前
  • 芥末蘸酱
  • 推荐
  •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