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慎入)
“这座城市有八百万人,八百万种孤独,八百万种死法。”
第一次想为一部电影写点什么。作为一点小小的感受。
我拒绝将这称之为评论。(其实也算不上评论,只是为了放一点我喜欢的截图。)
我不知道是从哪得知这部电影的,也没有看过简介,不能静下心来看书的时候在下载列表里发现了它。
《寂静人生》,也许能让我得到一点宁静。
前三个葬礼场景都让我如坠云雾,这个人是干什么的?为什么一直出现在葬礼上?为什么只有他一个人?
牧师还夸他告别音乐选得好?
他说要给那些人(已经是骨灰了)多一点时间?
直到一通电话解开了他的身份之谜。
怪我孤陋寡闻。我确实不知道还有这样一种职业的存在。
他收集起死者的遗物,仅靠着这些物品就为他们撰写了鲜活动人的追悼词。仿佛我们知道他们的一生,知道他们怎样活过。
是他为“无缘死者”保留了最后的尊严和体面。
看似一丝不苟严肃古板的约翰,其实也很可爱。
斯托克在外人眼里就是个疯子。离职前往猪肉派原料里撒尿,用牙齿咬着皮带吊在三楼为慈善募捐。
约翰得知后非常惊讶。
看到告知自己被解雇的上司的车子停在路边,他也心生一计。
他甚至亲自尝试用牙齿咬住皮带将自己吊起来。(说实话看到他解下皮带我还以为他要自杀。)
那些呼应的小细节。斯托克和女儿都用书本垫沙发。
看完之后内心平静了很多。整部电影的画风太喜欢了,背景乐也好听。
一个竭尽全力为死者寻找亲友的人,在上司看来只是工作进度缓慢、尽做些毫无用处的事情。
一个与孤独死去的人打交道的人,自己最后也孤独死去。无人参加他的葬礼,只有一群鬼魂,前来与他重逢。最孤独的葬礼,却也最热闹。
王鼎钧在《脚印》里面说:“人死了,他的鬼魂要把生前留下的脚印一个一个都捡起来,车中、船中,桥上、路上,街头、巷尾,脚印永远不灭。”记录你生命的是走过的路,记得你生活的是遇过的人。 好的电影能引起人的思考。 《寂静人生》让我想起生死。 梅先生对自己的年龄是恍惚的,只记得已过中年。他总是身着深色衣服,在深色的街道耐心等待着红绿灯,耐心地摆好餐具,一如他耐心地对待每一个客户。 更确切地说,是死去的客户。 那些从世界消失的人,似乎是不带痕迹的。朱自清也曾说:“我们赤裸裸地来,又将赤裸裸地走。”葬礼是见证一个人的最后一刻,人总是不愿意牺牲自己的时间见证别人的最后一刻。梅先生的上司也表示,活人都不愿意参加葬礼的。没有葬礼,就没有悲伤,更没有眼泪。 梅先生总觉得这样想人与人之间便变得很是淡泊。于是自顾自地为孤独离世的人们寻找家人好友,寻找见证死者生命中那些重要的人。他在街边简陋的办公桌上细心历数那些被人们遗忘了的人的喜怒哀乐。没人见证他们那些过往的岁月,只有照片只有棺木只有悼词。于是梅先生不遗余力,殚精竭虑地一个人默默做着这些工作。他为死者默默地制作相册,默默地挑选上好的棺木,默默地选好墓地,默默地撰写悼词。 葬礼,默默地一个人陪伴。 这种陪伴,他已经习以为常。就像自己陪伴自己那样。他总是一丝不苟,有条不紊。餐具在固定位置,上班在固定位置,削水果从固定位置开始。生命暗沉,仿佛他在桃花源里执拗地耕田。在他看来,没有一种职业是枯燥的,在他看来,生命应当是被敬畏的,是应当被怜悯的。 但事实如《入殓师》所言:“真是讽刺。人活一辈子重要的死亡却是由别人决定的。”梅先生找到很多人,这些死者心心念念的人却道逝者如斯夫。他总是忙碌着找寻,探寻在死者故事的那些片段,那些场景。有时候是睡过的枕头,有时候是别人口中的那个人。 孤独是生命的常态,所以梅先生也更能理解孤独。他总是平静地看着他人的生活,看晚年酗酒成性的人,看没有写信对象只有老猫相伴的人,看别人口中一个另类的自己。 上司开除了梅先生,在他看来,一件事如果活人都不在乎对死者就更没任何意义了。于是新的同事来了。那些等着梅先生为他们探亲访友,捡起脚印的人终于被当作垃圾一样丢弃在野外。他们的骨灰纷纷扬扬,柔情似水,佳期如梦,一岁一枯荣。梅先生面无表情,他不明白为什么一个人的悲欢离合在另一个人看来还不如眼前的派和眼前的狗重要。 梅先生寡居的生活仿佛一潭死水,他一个岗位上做了二十二年。我曾想这可能是我已经经历的岁月,但岁月又告诉我那一年已经是近五年前了。很多时候我都不确定自己到底几岁,虚岁或者周岁的计数方式都残酷地向30而逼近。越来越大的数字,却并没有越来越好的工作和生活。 说回电影。 上司不理解,家属不待见,我甚至会想是什么让梅先生坚持做这些没有意义的事情。我想,也许他看过太多人世间的冷漠,太多生命中的冰冷。那些渴望被记住被温暖的人总是被遗忘。来不及告别,也来不及告白。 于是梅先生尝试改变。他换上亮色的衣服,挑选有特色的杯子,模仿别人咬皮带,对着上司的车子撒尿,为见面对象购买礼物。如果说他的前面二十二年是死水,那么最后有人理解有人想念就是绚烂的烟花。烟花盛开着,滚烫着,在目光所及的黑夜里照亮夜行的路。 烟花会化作春泥。 当整齐的餐桌不再摆有餐具,当相册逐渐蒙上灰尘,当野外的墓碑又多了一座。阁楼上的百无聊赖的一个人可能会在一个平常的日子好奇那个身着深色衣服,在深色的街道耐心等待着红绿灯,耐心地摆好餐具,耐心地对待每一个客户的人怎么今天下午没看到,然后,是今天晚上,再然后,是永远。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梅先生的离开无人知晓,神父待在过去和梅先生待一起的教堂默默祈祷。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那个送走无数个人的人却最终无人来送。 梅先生成为一个新的坟包。春草明年绿,王孙终不归。不远处是他的最后一个客户,那个晚年酗酒成性的人。只是这一次,不用梅先生参与葬礼了,人们从四面八方的地方赶来,洒下尘土,礼敬鲜花,宣告死者的一生圆满落幕。 街道冰冷,人潮汹涌,梅先生在枝繁叶茂的春天终于迎来一个人的朝圣。从此刻开始,再不会有人质疑他,不理解他,当然,也不会有人记得他。 有时我会好像看到自己,看到自己穿梭于同样的街道同样的人群。有时我也在想:未来的我,究竟要如何死去呢?或者说我希望谁来参加我的葬礼? 我希望他们如何评价我呢? 一个好丈夫?一个好父亲?一个善于倾听的好友?还是一个怀有善意的好人? 我发现,思考自己该如何死去这件事,会让自己更加坚定,应该怎样度过一生。 我想,梅先生一定经常思考这件事:没有意义就是有意义。所以,每一个经由他手的灵魂都会被他温柔以待。或许,他是真的希望,死后由这些灵魂前来迎接他。 梅先生代表的就是那些渺小而善良的人们,平凡普通,无人注意。安安静静的过日子,简简单单的对待他人。 就算寂静无声,他们依然给这个世界留下一些力所能及的温暖。 草长莺飞,竹外桃花三两枝。
May每一天都重复着相同的事情,衣柜永远是一样的服饰,时间不差一丝一秒,所有的东西必须按位摆放,连等车过马路都是一样的动作。
孤独的游离在人群之外,他的工作是替街区里每一个没有"亲人"的人找到生前的联系,替他们送别。他工作的很认真,但是家属总是有各种理由拒绝见那些很早以前就脱离他们生活的人。
他有一本厚重的笔记本,里面是他的"客户"或者是他们过往在意的人。
开始我以为,约翰每天都没有新意,游离在死人和活人的边缘,对生活麻木,混日子。
但是后来才发现,所有人里他才是最懂生命的人,真正的热爱,只是他不懂怎么表达,又或许是对于他从事工作的感悟:亲戚无悲,他人无歌,死去何道,托体山阿。
无法改变必死的命运,无法为孤独的人找到安慰。
每一个他过去送别的人几乎都是这样,像最后一个案子里的史塔克,一直爱着女儿,收集她成长的照片,在18岁打电话闲聊却未提过祝福。
约翰喜欢他的工作,上司却因为他过分认真对死人身后事,用度过多开除了他,他会因为史塔克生前用牙齿咬皮带吊了三分钟为他人募捐而尝试同样的动作;因为一个男人和女人在酒吧里一句话不说的平静而一个人在酒吧用三个杯子假装同样的情景,想理解他人。
每一次对待意料之外的东西,像是不同往常的咖啡,他嗅了好几次才开始尝试。
他真正的改变,我觉得是从他对面的人死去的时候,之前的人都是陌生的,但是这一个,距离这么近,孤独的死去甚至是因为尸丑才被发现。他大概受到了更深的冲击,他总会忍不住拉开窗帘看对面寂静的房间。
死亡的不安在此刻就笼罩在心头,果然,在他决定尝试去改变的时候,生命却戛然而止,他唯一次接到案子亲人的感谢赴约的路上,仅仅是因为忘记了像往常一样先左右看车。
无比讽刺,如此寂静想要发生点什么来改变,偏偏就结束了。
他的葬礼上只有牧师,没有人给他撒一剖黄土草草下葬。甚至他刚刚完成的最后一个案子的亲人路过他正在下葬的坟,也没有停留。
活着的人不见死者,死者为自己安葬。最后的一幕玄幻了些,但是这一幕让我哭了,他安葬的人们都从墓中走出来为他哀悼。
像默片,22年的死者代言,背景乐很好听,即使我不知道名字。
这部电影的画面,纯粹,但始终压抑。就像主人公简单的内心世界,丰富却无人识。 他把所有已经过世的人生前美好的照片保留下来,晚上昏黄的灯光下,打开厚厚的相册,一张一张的翻阅,好似参与了他们之前的人生,一起来过一起活过。一定要固执的为他们选择比火葬更贵的土葬,只因为要尊重他们的宗教信仰,哪怕这个人已联系不到任何亲人,更没有一个亲朋愿意出席他的葬礼。这样一份也许别人避之不及的工作,在他这里,是信仰,是坚持,也只是必须做好的工作。 最后的一位亲属,那个女儿,不喜欢父亲,讨厌他。但多年珍藏着他年轻时的照片。得知他去世,觉得不能相信,太突然了,记忆中那个强壮的总是一腔怒火的父亲,什么时候就老了,老的再也回不来了。可是,是约翰到访各地为这个老父亲找到了生前的爱人,亲人,朋友。他一遍遍地跑,只执着的为自己工作中最后一位去世者找到亲友。 他终于为最后一个人找到了家人。 他的工作,也到了尽头。他把所有私人物品打包好,他还是什么也不说。 此时的背景音乐是那么悲凉。但那个女儿似乎被他打动,他们美好的相约下次见面。 他买了一对印着狗狗头像的杯子。整部影片到现在,他才出现了笑容,那是因为类似爱情的东西。 他笑了,生活可以重新开始了。一辆车过来,他甚至来不及思考,再见了。 他一生都在为别人的葬礼忙,若实在找不到亲友,他必到场。而他的葬礼上,只有他自己和神父。 同一天,最后一位逝者的葬礼,到场的人,都是他辛辛苦苦找到的,另一边,他的葬礼,没有人。 那个女儿觉得奇怪,看了几眼。 仍是他一个人。 还好,还好,最后,曾经那些逝者,都来了。他们来出席他的葬礼。他们来看他,道一声多谢。 人生,算是圆满了吗。 约翰,梅。终年44岁。 他的一生,伟大,又平凡。
手机里有个墓碑,记录着两位陌生人。
墓碑上刻,爱妻及小女之墓。妻子生于79年,小女生于14年。于2015年11月29日故。
父亲说,可能是车祸吧。
看电影时,母亲讲起小时候胡同里的寡老太太。
老太太不能生育,无二无女,丈夫又去世的早,很早就一个人生活。
胡同里的邻居都知道她独居,对她颇为照顾。她人也很好,帮邻居照料小孩,帮忙做些家务。偶尔也接济孩子多的家庭。一个老太太终归吃的不多,但长身体的孩子确是总也吃不饱的存在。
但即使如此,老太太走时,还是街道派人办的葬礼。留下的一间瓦房,归了街道所有。
在大学读书时,偶然间听到舍友老家,村子里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太太自杀。
我大为震撼。
从抗日战争熬过来的老人,怎么就熬不过生命最后的时光,非要选择自杀不可。
说是受孙媳妇和孙子的排挤,在家憋屈受气。一起之下跳进自家水窖,活活淹死。
在当地,水尤其珍贵,水窖的多少是家庭财富的象征。而跳入水窖自杀的人,是不配拥有葬礼的。
每当有一个水窖被悄悄填平,就意味着有个生命从此处离去。
我一直觉得葬礼是毫无意义的,耗费人力、物力、财力。
哀乐吹的震天响,纸钱撒的遍地都是。长子捧骨灰,长孙举遗像。一路缓缓而行,一路不得安宁。
尤其是最后按照花名册分钱,完全不能接受。
看完电影,我觉得葬礼作为一种仪式,似乎是正式的为生命画上句号,庄严的宣告证明的结束,也蛮好。
我喜欢戏里的悼词,尽管短小,却很用心。
总该有个人了解我的一生,哪怕了解的只有冰山一角。
高三会考同日,爷爷离世。
或许是因为是一年内第二位老人的离世,相关事宜操办的干净利索。
只是家里人一致同意,我没能出席。
尽管事后知道爷爷离世,但在很长一段时间总会恍惚他的存在,然后确定他确实走了,然后又恍惚他的面容。
或许就是因为缺少了那个最后的仪式。
我仍清晰记得那一天。
下午下课,在食堂窗口花十块钱买了一份黑椒鸡肉面筋盖饭,那饭油腻的不行。
凯哥冲进食堂抓住我的手,说班主任找你,你家可能出事儿了。
我格外淡定的把那碗饭给了凯哥,说那你吃了吧,别浪费。
本该在下午第二堂课就通知到我的消息,被他忘了个干干净净,直到饭点才想起,然后派了不知道多少人到食堂找我。
奶奶走了,爸爸的朋友在学校门口等了我许久。
直到上车,我仍然没能理解整件事情的经过。
叔叔说奶奶走的挺顺利的,睡了一觉就走了。但我还是没能理解,因为我觉得上次见奶奶她还很好的,我经常见她的。
没有悲伤,挺不真实的。
回到家,吃了饭。亲戚们围坐一团,让我给奶奶磕个头,我磕了。又给奶奶烧了香,烧了纸。没什么感觉,一张相片而已,相片里的人,不太像我奶奶。
父亲守孝一夜,我没陪。第二天出殡,我抱着相片,跟在父亲后面。在济南的大街小巷,好不道德的扔着纸钱。
火葬场的灵堂里,死人排队入场,比活人文明。
记不得几点,我们准时入场。奶奶躺在那里,确实走了。身上的浮肿好像退了些,7年的尿毒症确实折磨她太久了。
所有人都为今天做足了准备,只有我没有。
我看着那张脸。父亲踹我的膝盖,我一个头磕在地上,然后嚎啕大哭。
我无法控制自己磕完三个头。
然后不知道谁拉了我一把,我站起来,然后顺着大家走出大厅,但我只顾着哭,睁不开眼。第一个台阶我踩空了,接着第二个,踉踉跄跄的站在了空旷的场院,继续哭个不停。直到我妈的同事发现我的存在,把我叫醒了。
好像全场只有我一个人真哭,也只有我一个人没人搀扶,哭的魂儿丢了。
那之前我不太会哭,那之后我老哭,特别容易被感动。
母亲前些天严肃的和我谈及死亡。
她同事的丈夫有天突发心脏病,同事心急如焚,找来我母亲帮忙。母亲忙前忙后,还借了不少钱交手术费和住院押金。
好在及时送医,保住一条性命。
同事家并不缺钱,只是家里的财富全部由她丈夫管理,而她作为甩手掌柜,只管花钱。
当她丈夫突发心脏病,她不仅找不到家里的银行卡再什么地方,更不知道家里银行卡的密码。两眼一抹黑,彻底抓瞎。
于是母亲问我,如果她心脏病突发,或者她和父亲车祸,我该怎么处理。
我尽可能快的回答她,我手里有些存款,应该能解决最初步的费用。家里银行卡密码还算统一,找到卡可以试试。家里有同一个城市的亲戚,也能帮上忙。我人缘还不错,还有几个能帮上忙的朋友。
我不知道我的回答有没有让她有点放心。
她告诉我她有个本子,记录着家里每张银行卡的卡号和密码,每笔存款或理财的时间。她说她在电影里看一个日本老太太这样做,她觉得很有必要,她就照做了。
爷爷奶奶走后,父亲与死亡的那堵墙塌了。
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越发迷信,甚至不可理喻。
他会去抢千佛山上的头香,在手机壳里放求来的观音,每一个节日都成他祭拜的理由。我甚至觉得全天下只有我们家的春节有这么强的祭奠功能。
虽然反感,但无可奈何。
父亲算不上妈宝,他只是想在孤立无援之时,找妈妈。
79岁那年,姥姥还有乌黑浓密的头发。今年82岁,尽管每天还坚持捋头发100下,砸脚心100次,但她还是无法阻拦头发越来越稀疏花白,身体日渐消瘦。
她几乎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瘦的。
但她说,她从来也不胖,现在也没瘦多少。
说出来大逆不道,我能感觉到,她在给自己数日子。
她盼着我们结婚,盼着我们生孩子,她能抱上大孙子。但她这个年纪,是个只能盼着的年纪。
她悄悄地把钱准备好,包成红包压在只有她知道的床下的一角,做个盼头。
她还担心。担心她大孙子没有正式工作,担心她大孙女夜班伤身,担心外甥狗工作危险。担心她儿子糖尿病,担心她闺女忙家务太累。
不过好在,一家人兜兜转转都回来了,她再也不用同时看成都、兰州、石家庄、济南的天气预报了。
总的来说,对于一个吃过苦受过累的老人,现如今的状态已经足够好了。只是没有了自己跑去大明湖的劲头,没有爬上英雄山的勇气。把自己的生活圈从济南市,缩小到天桥区,又缩小到堤口路完胜街。
前两天讹她十块钱买了顿早餐,当着她的面狠狠的吃了顿早餐,撑的我睡不着觉。我看她还蛮高兴的,她们这代人,看别人吃饱是她们最开心的事儿。
我还蛮擅长这件事儿的。
胡说八道一大堆,跟电影半毛钱关系都没有。最后有必要回归一下电影。
其实也没必要。
我必须写写我该怎么死。
我确实也想死的漂亮点。
比如死在登顶珠峰的路上,死在前往南极点的路上,死在探索宇宙的漫长旅程中。
但我大概率死在火车轮对之下,死于心脏病,死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死于不知道什么奇怪的疾病。
按国家有关规定,应该是不能土葬,直接火化比较比较简单。
我还蛮俗的,你要说临死捐个眼角膜,捐个肝脏肾脏啥的还能接受,捐给医学生没事儿解刨着玩我还是不太能接受。
墓地也不便宜,30年就20万,30年后不续约,陵园就帮你处理了,说白了还是扔了,我个俗人是不太能接受的。20万能实现多少梦想,拿来埋我可太可惜了,我是真不值20万。
随便找个地儿撒了吧,太不讲究。拿我种盆儿花,我觉得谁养都觉得膈应。而且活20多年也没配上红花,我觉得拿我养花也够呛能养好。
之前还蛮喜欢把我放烟花里,点着满天全是我,嗬,我一辈子也没这么好看过。
郭德纲相声里,百岁的郭德纲带着于谦的骨灰巡演,走到哪儿撒到哪儿也挺好。活着没能环游世界,死了满世界走走看看,也挺像回事儿。
把骨灰掺进肥皂水里吹泡泡,真是我见过最邪性的玩儿法。要是真能吹起泡泡来,吹的还又大又好,满世界飘。多少还有点漂亮,多少还有点浪漫。就是吹的这个人要有人间大爱,吹骨灰这事儿还真不是谁都能来得了的。再就是千万别说里面掺着骨灰,不然准保挨揍。
要是觉得上面的都太麻烦,撒海里吧,海里凉快。
我是真的喜欢这部电影,真的。
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阿多诺在《启蒙辩证法》中提到:
“如今广播、电影已经不再需要装扮成艺术了,它们已经变成了公平的交易,作为文化产品的艺术产品,并不是真正的艺术,而是作为准备在市场上销售而被生产出来的商品。”
在这里,我无意对当代文化本质做任何批判、或者无谓感叹人们越来越沉溺于单纯的感官刺激。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正越发地裹挟于派大星式的电影场面之中。《名侦探柯南》剧场版在《水平线上的阴谋》之后的创作风格转变,正是本时代对阿多诺文化批判的一大佐证。但是另一方面来看,电影的冲击力表现力的提升也是其制作水平进步的体现——我们无需对现象作极端激进主义甚至是反智主义的批判。
然而有意思的是,当我们把视角放回欧洲,我们或许会发现,开现代电影文化之滥觞的欧罗巴大陆、也即被阿多诺所批判的资本主义文化的溯源地,却仍然保有着大批安静且深沉的电影作品——没错,这两个形容词也许就代表着包括我在内的许多观众对于欧洲电影的第一印象(为求准确,本文的“欧洲电影”基本上排除了美国制片)。
不同于热闹的商业片,略微审视一长串的欧洲电影清单,我们可能会用这么几个词来形容欧洲电影:剧情、引发思考、安静、人性、小众(?)等等。
而今天我们聊的这部电影——一部地地道道的英国片,则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我对于欧洲电影的最终印象。
它的名字叫做《寂静人生》(Still Life)
这部电影应该从一个“神圣而无人问津的工作”说起。
男主角John May是一个普通的伦敦社区服务员,他的工作听上去并不那么体面:为本辖区内孤单死去的逝者寻找亲人。然而,逝者既然弥留之际依然孑然一身,那么在茫茫人海找到他的亲人谈何容易,更何况这些人基本上都拒绝与逝者的任何联系。因此,John之后的任务就是为逝者安排葬礼,让逝者入土为安。
这份工作,John坚持了整整二十二年。
然而在某一天,这一份工作戛然而止。
政府机关精简机构裁员,John失去了工作。也许他感到委屈,也许他感到不服,但是他没有表达太多的不满。在领导的斩钉截铁之后,John提出了他在位的倒数第二个请求——用最后三天把他手头的最后一案完成,案主的名字叫做William Billy Stoke。
John走上了一条寻亲之路,他走访了Stoke的原单位、Stoke曾经待过的监狱,拜访了Stoke的前任、曾经一起游走街头的乞丐、共同出生入死的战友,以及——他的女儿。他完全可以选择按照领导的意思,将逝者的骨灰以一种简单粗暴的方法处理掉,但是他并没有。相反,他每找到一个逝者的家人,就请求他们参加Stoke的葬礼送他最后一程,但是在故事出乎意料的结局之前,所有人都拒绝了他。
最后,Stoke的女儿打电话来,答应参加父亲的葬礼。这是故事的最大转机,我曾猜想这预示着故事的happy ending。然而戏剧性的是,John在最后一案得到圆满完成的兴高采烈之中,因交通意外而死。
整部电影在Stoke的葬礼中落下了帷幕——当然了,以上提到的他所有的亲朋好友都因为John的努力而悉数到场,而为此不懈奋斗的John却被孤独地埋葬。这便是故事的结局。
哦对了,John生前的最后一个请求,是要求领导将任务多宽限几天。
毕竟这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他用生命证明了这一命题。
Part1 站在黑夜与白昼之间
事实上,John这个人物,尽管他是笑着死去的,但是他的一生却并不快乐——即使他热爱这份工作。有多么热爱呢?这一细节一直到电影的中期我才明白。一位老妇人在自己的屋子里去世——应该是John的倒数第二个案子,也是电影在最后一案之外描写的最详细的一案。
接到消息之后,John要做的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前往逝者生前的居所。在那里,John需要收集起那些曾经对于逝者意义重大的东西。在大众娱乐取向如此丰富的时代,你无法想象会有两个人的兴趣爱好或者旨趣完全相同。因此可以预见的是,John每次的工作都将会极具挑战,因为这些逝者的物品可能完全不同。
你可能会问:收集这些东西有什么用?
因为John会为逝者写悼词。
在John每一次参加无人问津的葬礼之时,神父都会为逝者朗读一段悼词,其中的内容可能是这样的:“珍妮·福特出生于1945年,这正是和平之光降临大地之时。在那动荡的时代,福特先生能够拥有这样一位可爱的女儿是幸运的。她长大后享受着晴天海滩的温暖、一条简单却高雅的项链、最爱的弗拉明戈舞、以及她对于苏西的爱。”
很明显,当有人要求你为一位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写悼词,笔尖最真情的流露也未免虚伪。而John所做的,就是在短时间内通过自己的观察,轻轻缝补起一位逝者的岁月。
我们无法揣度John在22年之中屡屡孤单地参加他人葬礼时的内心活动。但是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当John在检视逝者的遗物并且借此了解逝者的一生之时,他也在这一过程之中慢慢了解了他们。也许,在其中遇到了和自己趣味相投的人,他会短暂地有一种“天下谁人不识君”的欣喜与认同,但是也仅限于此了。因为他遇到所谓“知音”的小幸运,都难逃“子期竟早亡”的悲怆。
于是我们看到,在John家里的一本厚厚的相册之中,存放着每一位逝者的照片——被仔细地装裱好、静静地躺在其中。我相信,在每一个独自低语的夜晚或是某个暗自思忖的瞬间,John的脑海中都能浮现出逝者的面容。这并不是恐怖故事,相反,这应该是John一生之中独家的精神财富。
Part2 Just you again? -I afraid so.
一切的难能可贵之处,就在于John所做的许多工作也许并非必要。
在被宣布炒鱿鱼之后,John目睹了新任的女官员以一种无比“高效”的方法,将原先存放的骨灰盒两两一齐倒进了一个土坑之中——那种地方应该勉强可以叫做“墓地”。
是的,没有人在乎这些逝者:子女不关心他们甚至对其恨之入骨,大量逝者骨灰堆积挤占了政府管理资源……也许换一个视角,我们也许会发现John的行为甚至难以理喻——这恰恰就是本片最重要的矛盾冲突,也是我们思考其所有细节的起始点。
在一次安葬之中,负责土工的师傅也许无心也许有意地感慨了一句:
“Just you again?”(又只有你吗?)
对此,John的回答是:
“I afraid so.”(恐怕如此。)
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在过去的二十余年的时间中,也许有数不尽的他者、甚至于John自己,都可能问过这个问题。毫无疑问,我们无法描述比无人陪伴的消逝更加悲伤的存在。在这一点上,John毫无疑问是一位人本主义者,他用几乎无可替代的坚守为逝者的生命留下最后一丝的尊严。
在John日复一日的工作之中,其安葬的不仅是逝者的躯壳,更有意义的是,他们的精神世界得以安息。这不仅体现在John对于逝者生前爱好的记录,也体现在其宗教信仰之中——因为对于尘归尘土归土的理解,是所有宗教信仰最重要的生命哲学。John用慢工出细活的态度给予了最大的尊重。
伦敦不会因为John相册中任何一个人的逝去而哭泣,留下John一个人做了这些灵魂的守夜人。
很有意思的是,作为本片后半段最重要的人物——William Billy Stoke,在全片中几乎没有镜头。故事推进的主线,是以John走访Stoke生前的亲朋好友,了解其生前的经历来推动的。也就是说,像盲人摸象一样,我们通过有限的经验认知,跟随John的脚步,试图勾勒出Stoke的全貌。
先看看整条线大概是怎样的——John在Stoke的照片中发现了一顶食品加工厂的帽子,于是前往该加工厂找到了曾经与Stoke交好的一位工友。这位工友让他去寻找Stoke曾经的红颜知己Mary。John从Mary处了解到了Stoke生前曾有过犯罪记录。据此,John前往了当时的监狱和记录Stoke文件的档案馆,不仅了解到了Stoke的事迹,更重要的是,John找到了其女儿的来信。循着来信地址,John找到了Stoke的女儿。一番谈话之后,女儿给出了一位Stoke战友的照片,当然这位“战友”早已胡子花白双目失明。在和战友沟通之后,John的最后一站是广场的乞丐,在那里他了解到了Stoke曾经在街头的放荡形骸。
上面这一段颇有踏雪寻梅、柳暗花明之感,但实际上这一路更像是一幅微缩版的众生相。在不同人那里,我们逐步建立起对于男二的认识——他蔑视规则却又心存善良;他凶狠到能将企图调戏自己对象的男人送进急救病房,但同时他也能忍受肉体的痛苦而号召狱友的慈善募捐;他醉醺醺地躺过伦敦的各大广场小巷,却又曾经是战场上保家卫国的战士。
很有意思,如此一个人,通过其密友或至亲的描述中,我们竟无法准确地说出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又或者,究竟是其性格中怎样的潜在因素塑造了这么一个彼此矛盾的人生呢?
影片没有对此给出解答,但是对于Stoke的印象却真实地发生在观众的心中。也许此刻,我们的心中都有一个Stoke,他可能因为战场创伤而形成反社会人格、也有可能因保护家人而不惜对抗法律……
当然一切的正向描述都可能反过来,你完全可以想象一个符合上述所有侧面的Stoke,这便是这部剧的魅力。Stoke本人从未解释自己,他把解释权给了所有的旁观者,当然也包括John本人。
因此我们看到,全片后半段的主线看似是对于Stoke的想象建构,实际上也可以被理解为是对于John精神世界的重塑。
在这一连串的寻亲之旅中,John多次表达出了惊讶或者疑惑:
John无法理解,怎样的人能够为组织一次募捐而用自己的牙齿咬住皮带悬空将近四分钟之久。
John无法理解,一位天当被地当床,非伦敦著名广场不睡的人。
John无法理解,以伍兹威士忌麻痹自己的人,或许曾经有过一个美满的家庭和一个可爱的女儿。
John无法理解,他拜访过的人不管出于何种目的,都拒绝送其最后一程,尽管这些人的回忆各不相通。
对比之下,John实际上是一位孑然一身、严谨自律的人。他不善厨艺,因此独自一人的生活极其简单,从不做菜,罐头为主食。因此Stoke的生活方式对于John来说就像是一条永远不相交的平行线。
在广场上,John喝下了浓烈的威士忌。呛得咳嗽。
从那一刻开始,他更多地理解了这个世界,尽管他仍然孤独。
我们要逐步回归主题了。
这部电影通体流露着一个词——“寂静”(Still)。这种感觉无处不在。
在这部电影之中,我们看到的伦敦并不像是一座百万人的大都市,没有成龙《英伦对决》中的喧嚣,也没有车水马龙和钟鼓琴瑟。在全片的镜头之中,几乎八成以上的时间,我们看到的都是John一个人——即使是他和别人对话的时候。在这种镜头安排之下,整个伦敦像是一座空城。也许正应了我对于John的描述那样——站在黑夜与白昼之间的活死人——一样,此处的伦敦,白天和夜晚并没有差别。
但是,这部电影又有一种以动衬静的意境。鲁迅先生说过:“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那间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对面是弄孩子。楼上有两人狂笑;还有打牌声。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当John回家的时候,几乎没有声音,但是我们却从背景中隐隐约约地听到断断续续的电视声,由远及近又远去的警笛声,以及邻居的吵架声……这些声音没有喧宾夺主,反而让我们觉得John的所在更加安静。
在我看来,与其把这说成是手法,不如将其理解成John眼中的世界。
前面已经说了,John的生活无非孑然一身,生活一板一眼,活似《八十天环游地球》中的菲利亚·福格。因此在他眼中的伦敦城,也许就是如此安静。长期处于生死的边缘,John对于“寂静”也许已经嵌入了生活的理解。
在一瓶威士忌之后,电影场面有过短暂的喧嚣,那可能就是John眼中的世界动摇的瞬间。
这部电影看到最后,我却不希望诸位成为庸俗的“孤独主义者”。
正如我在上面所说的,每个人心中都可以有自己的伦敦。这代表着一个人心中对于世界的认知。乔治·米德说过:我们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总是不同的,因为我们各自的注意有别。对于现世的孤独感应该来自内心的沉静和对经验的认识,而不应该沦为悲观和装深沉的面纱。
其实说到最后,John的生活未免太过沉静,而Stoke的生活又过于波澜起伏。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下结论,说二人的生命都过于匆匆而失去了另一面的美好。因为当我们试图做出如下判断时,我们就已经用自己的生活体验来绑架了他人的世界观。
一如我们在开头所讨论的文化批判。
事实上,无论是中意所谓的欧洲电影或者是相反定义上的商业片,该行为并无可厚非。我们基于经验的判断,很大程度上并没有脱离自我的窠臼。二者并没有压倒性的差别,在《寂静人生》之中,并没有显示多少电影视觉技术的飞速发展(如特效等等),这可以被理解成一种坚守,亦可以被理解为一种风格,但绝不是非此即彼的批判。
换句话说,《寂静人生》提供给我们这么一个剧本,在其中以死衬托安静,并由之展现对生而为人的理解。从本质上看,这部电影并没有注重于向我们输送任何成形的价值观。与此相反,它传递的更多是一种“电影外”的体验,即我们在电影片尾落幕之后,在滚动字幕的留白之中,做出的各种思考。
我相信那个时候便是万籁此都寂,在那个时候,我们能感叹并且想到很多。我们会以剧中人的生命体验(在这部电影中是完整的)观照自己——因此提笔至此,看似我在评论电影,实际上我也在评论自己的生命。
我觉得这便是电影的魅力。
题材类似《入殓师》,但风格要灰暗得多,没有多少温情,只有枯燥压抑的现实,人们活在一个信仰失落,高度原子化的社会。结局还是呈现了某种希望和安慰。
不胜唏嘘的结尾,一直忙活着别人的生后事,却忘记了去活出自己人生的精彩。
一位寡居的男人,22年的时间里都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为那些孤独死去的人寻找亲属,根据每一位死者的经历撰写悼词,举行葬礼,精神上颇有日本人的风范。最后一次寻找,在一切柳暗花明的时候却遭遇了一个惊人的反转,也许生活就是这样讽刺呢?简单动人的故事,娓娓道来,结局太动人了!★★★
安静的、孤单的、缓慢的、一丝不苟的人生。最喜欢那个单人小餐桌,还有从桌上抹掉食物残渣的沙沙声。
梅意外死亡像是刺猬的优雅。
他尝试了热可可,冰激凌,还有啤酒。如果没有那场意外,他和她之间还会发生些别的故事。
生活是什么?想必阿甘会跑过来跟你说: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倘若询问《寂静人生》里的男主角,他会告诉你生活就是人走茶凉后的一杯热巧克力。但在室迩人遐之前,生活也是那一场场无人庆祝的葬礼。将快乐注入到悲凉之中的乌贝托将生死缠结成了一个环,因此葬礼都成了男主角奔向新生的一次次演习。“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情总要用完了再走。生活中用不到,就用在精神观念上。” 这就是为什么在这部超越了《双生美莲达》的超现实主义作品里,尽管弥漫着浓浓的末世况味,但我们却还是能从“宁静致远”的结尾感知到一份“淡泊明志”的喜悦和慈爱。
以前看人类学纪录片,说对逝者的感情和意识是人类精神文明的开始,因为有此才开始有了殡葬,才有了来生的说法以及原始宗教。梅维护的正是这种情感,这部电影讲述的东西可谓既原始,又高级。
结尾直接多给一星!
最终,只剩下超现实为平凡人的命运默哀
善良人的最后欣慰是,葬礼不会无人出席
用旧书做沙发腿这么简单的一幕 如父如子这四个字就硬生生的砸了下来;结尾的三连击哭瞎 孤独的人请慎看此片
情节密度过低的“《意林》大电影”。
男主最后一次怀着希望坐火车回家是唯一一次座位与火车前进方向相同的。对强迫症跟我一样严重的男主来说,坐火车反向座位的痛苦你们一定不理解吧。
我想若干年后,流浪汉会带着一瓶酒来看他;凯莉会为他献上一束花;在停尸房工作的青年会带着填字游戏在他的墓前坐一会。
是两年前拍的电视电影吗。。。
结尾几分钟两人的葬礼对比对照回前面的相似镜头,有惊喜,但还是感觉有点刻意。美术满分,剧情一般。一个认真的人最后的失误,就是让自己的意外提前了。
无人庆贺你的出生,无人知晓后来你去了哪里,无人出席你的葬礼,但仍愿你曾用力地爱过。
一个人如果寂寞,会把很多注意力放在食物上。影片中多次展示了罐头面包、鱼、蛋糕、冰淇淋和再一次的罐头面包,极度的寂寞夺然而出。
“在此哀悼珍福特的一生,她生前享受生命带来的一切。1945年夏天,当和平终于到来,她出生在斯加波罗,是杰克和诺拉福特的独生女。在那动荡的年代,能够幸运结婚,抱着也许是意外出生的可爱女儿,他们一定很高兴。她长大享受着生命的美好,晴天时海滩上的温暖;一条简单、品味高雅的项链;还有一个新口红。她很热衷于舞蹈,特别是弗朗明哥舞,当她穿着红舞衣走进舞池时,总是耀眼夺目。她晚年对爱猫苏西的照顾无微不至,苏西伴她走过许多快乐岁月,总是以别具风格的方式庆祝圣诞节。”用带着温度的镜头语言,讲述冷峻刺骨的题材,鼻头发酸、眼中含泪。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所有人,即便是被嫌弃的人,终其一生,仍在寻求心灵安定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