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拥有,是失去的开始
每个女人的暗恋都是波澜起伏的个人史诗。
如果你还没看过[One Day],喏,看没看到屏幕右上角的小叉叉,请在三秒内自动点击,因为以下全是剧透(是真的透哦)。其实一句话就可以概括这个故事——一个女孩用了十多年时间等男孩长大,后来她死了。
很多人看这部片子大概都是被这张海报骗进的,色调渲染得满眼全是浪漫,惹得姑娘们一阵小鹿乱撞式的骚动,可结尾却是虐心的阴阳两隔。不过用悲情牌拔高立意非但失效不说,影片上映之后的评分差不多都快成了导演的人生污点,不说IMDB上5.9的评分让它与《分手信》这样的烂俗爱情片举案齐眉,就连豆瓣上也是排山倒海令人发指的两星三星。等看到“如果影片有海报的一半好看,我的票价也就值了”的评价,我彻底将其打入了烂片的队伍。
能用代入感去看爱情片的实在不多,尤其是小鸡电影和文艺到死的爱情片,以至于常常被一颗冷眼旁观的心左右,忙不迭东指指西戳戳。谁知抱着看烂片的期待,我居然没出息地哭了个稀里哗啦。
跟《莎莫的500天》的灵活叙事相比,《一天》这样20年平铺直叙下来的电影好像实在太没创意,对不少人来说这整一个PPT流水账。其实每年里讲一天的故事本身就是小说的一个创意,让你用所得的完整感觉来填满你所看到的不完整。除了顺着时间一路走下来,我也想不出有什么方法能讲这样一段爱情,它包含更多的是岁月对情感的浸染,弄不懂前因后果,便无从感受时光可以怎样改变一个人。你在20、30、40岁时候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样的。可能你这一刻想到的是“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在许多年后你常会骂道“死鬼,怎么还不回家”。
We could just be friends.
这句话,只是Dexter掩饰尴尬的托词,就像被追求的一方,往往送出“我们还是做朋友吧”的好人卡。不过也因为披上了朋友这层马甲,Emma和他才有勇气面对彼此,开始了长达15年的友谊。有些人会问“他们为什么不早在一起”,似乎只有早在一起,就能略微扳回短暂美好的遗憾。但如果真这样,早就没有后来。
幸亏那一夜Dexter被老唱机的音乐搞到性致全无,否则酒后乱性中醒来他会在慌乱中逃走连个号码都不会留。幸亏Dexter的父母提早到来,否则两人的露水情缘很快会因为他的厌弃而结束。幸亏,他们之间什么也没有发生。然而在Dexter身上也隐藏着善良敏感的一面,看着Emma从兴奋转为黯然的眼神,他半点没犹豫地选择留下,拥着她讲起这一天——圣斯韦辛(St.Swithin Day)的由来。
I think we’d want different things. And I don’t think I’m ready.
或许又印证了女孩根本无需做主动表白的一方,你心里绽放的小礼花,暗恋的人大约早已尽收眼底。不给出回应的原因再简单不过,只不过不表白可以让他继续装傻下去。当然,Dexter不是对Emma没感觉,谁能说手指轻抚脖颈时没有动过心?在泳池嬉戏时没有动过情?暧昧时不时飘荡在空气中,只是两个人都理性地避让着,努力划清着界限。或许他们忌惮的是失去,失去友情的保护色。
Soulmate简直是一个可恨的诅咒,但归根结底是两个人的性格背景南辕北辙。Dexter出生于富裕优渥的家庭,成长在开放关爱环境下的他,敢于冒险和寻求刺激,自信的魅力让他唾手可得自己想要的一切,就如简介里说的,世界就像他的游乐场。而Emma只是来自普通工薪阶层的女孩,生活对她来说要艰难得多。也只有Dex这样养尊处优的文艺青年才会鼓励她写作,而她为生计不得不和奶酪味、脏盘子为伴。不安全感形成了她小心谨慎的个性,也使她难以摆脱自卑的困扰。即使Dexter发自真心赞美她,她也会用问号表示质疑。面对心爱的人,她的第一反应是用“ridiculous”否定这份情感,仿佛连这种爱慕都是对他生活的侵入。明明想和他在一起,但不敢奢望他们能够在一起。就像和他约定做朋友时,她怕他因为那一晚的内疚而施舍给她假仁假义,故意违心违愿地说自己可没想过要他寄来明信片。
她没自信和他走到一起,他也没自信能爱她长久。确切的说,那时的Dex对任何女人都无法长情。一番峰回路转的表露,其实暗示的是“要是你不介意我就可以和你玩玩”,尽管他明白Emma不是那种愿意随便的女孩。她是那种爱上了就认定对方是唯一的人,和这样的姑娘在一起简直是要了花花公子的命,而他还要享受“sex sex sex”的浪荡不羁。爱情有其独占性,而友情却有着无比宽泛的包容,不会被义务承诺捆绑。既然我们现在的关系很舒适,我也不会因此牺牲掉“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乐子,又何必为了一时冲动去破坏它?
I love you, Dexter, so much. I just don’t like you anymore.
男人只会变老,不会长大——虽是一句戏言,却真切勾勒出男人在处事上的一种任性心态,像孩子就不用负责任不用被束缚,被宠坏的人顺风顺水倒也罢了,稍不遂意就容易搞砸一切,以为通过放纵就可以麻痹脆弱的神经。而看似柔柔弱弱的女子在逆境面前反而变得更强大更有韧性,就像Emma懂得了如何脚踏实地去生活,她当了老师,接受了新男友,日子不算如意但也渐渐走上正轨。Dexter却在名利场上彻底迷失了自己,哪怕心里万般牵挂着母亲,他还是选择《侏罗纪公园》的首映放弃了与母亲共处的最后时光。
犯浑的他不知道,这个女孩默默地守在电视机前看着这个最熟悉的陌生人,哪怕他主持得多烂多浅薄。他不知道,她满心欢喜精心打扮等待他们的重聚,换来的是对她的奚落她有多受伤。他不知道,是怎样隐忍的爱,才会让她决意离开之前还为这个刺痛她的男人送去一个道别的心碎拥抱。
I tought I got rid of you.
如果不是因为那次决裂,或许Dexter和Emma可以少绕一个圈子。步入人生低谷的Dexter终于意识到什么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他只能把可以停靠的港湾当作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这时Sylvie恰巧出现了,等他和Emma在好友婚礼相遇只能互相感叹见不逢时。不过这一段交集的空白也让Emma下定决心去实现隐藏多年的梦想——写书。
若干年后,当Emma在塞纳河边一路追来、拥入Dexter的怀抱,你真想拍桌子大喊“凭什么”,凭什么最后主动的还是她,这个人不仅深深伤害过她不说,见了面还嫉妒地对她男友评头论足。原本想告诉对方“没了你我很好”,却依旧败在那个一脸颓丧的离婚男受上。但,我们不过是局外人。她冷静告诉自己他现在不过是一个“想找个肩膀睡觉”的寂寞男人,甚至故意带他去见新男友引他不快,可15年的感情不是可以轻易就能一笔勾销的。或许报复成功了,让他带着满心的懊悔离开巴黎,而结果却是对她情感的违背和内心的惩罚。为了忘记一个深爱的男人,和一个自己不爱的男人蹉跎岁月,这样的经历一次就够了。
I used to hate you,too. I’m sorry but…because, she lit up with you. She made you decent. And then in return you made her so happy, so happy.
还是Emma前男友Ian道出了他们两人爱情的真相,是Emma让他蜕变为真正的男人,而任何男人都取代不了Dexter在她心中的地位。每个人渴望寻找的另一半似乎都是理想中的自己——和你相像,又恰巧有自己所缺失的东西。这种结构就像Dex脚踝上文的太极阴阳——“the perfect union of opposites”,柔软而严密地贴合在一起,或许那就是所谓的“complete”。
只有Dex的洒脱狂放才能激发Emma心底的反叛和激情,他了解她最缺的是什么,而不是其他人眼里含糊不清的还不错的姑娘。反过来,而Emma也知道在关键时刻如何安慰这个老男孩,她会为他母亲送去精心挑选的礼物,而他的前女友只会在尴尬的时刻掉头就走。两人在幽默上的默契(看糟糕的翻译体会无能啊,只能倒回去一帧帧看英文字幕),也是Dex那些金发大波的女朋友们无法接壤的。那个点亮你生命的人,是否已经出现在了你的世界里?这个问题有时想想真可怕。
有人把[One Day]看作是一部备胎的转正史,一个女人等待男人那么久,直到男人某日幡然醒悟才意识到身边的幸福。这样的爱情未免太不值太不对等,于是急急忙忙为女主角贴上备胎的标签,好像这样才能展现自己的旁观者清。既然是备胎,必定有利用和依附的关系。现实中我们也的确看到了太多犯贱的例子,A无条件地付出,B想着别人却又依旧向他发出暧昧不明的信息;C在D身上花了无数血汗钱,得到的只是D傲慢的奚落。没主心骨的备胎们非但没成全爱心的伟大,反而成为别人茶余饭后的笑料。用备胎形容一段18年的感情,是不是太轻贱了点?
其实有Emma这样执念的,远远比我们这些习惯犬儒的眼打量周遭的一切来得勇敢。“上床这么纯洁的事,别让爱情给玷污了”,相对于爱的虚无缥缈或是吃力不讨好,倒不如性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在,且无需承诺的捆绑。好莱坞更是紧抓流行趋势地接连带来三部以炮友为起点的电影。有时我们过度美化了一些东西,以为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才是得到的快乐,以为把爱情剥掉层虚伪的皮,自己就不会再痛了。
但说实话吧亲,人心都是肉长了,你没有你想象的那样刀枪不入。即使那些以床为始的爱情片最终也是为了使你相信睡也能睡出真爱的。
刚追完《我可能不会爱你》,同样是友情和爱情的各种纠结。剧中反复引用《收信快乐》里的“拥有,是失去的开始”,或许可以诠释爱着却又蹒跚不前的困局。直到现在我还是不相信男女之间有纯友谊(你想象一下你能否把同性的亲昵套在异性好友身上),因为除了泛泛之交,剩下的大概只有两人都有对方无法接受的地方,所以根本不会跨进爱情这道坎。不过对这种暧昧的“好朋友”说法,我倒是有了一些新的理解。如果一个人喜欢另一个人,为了维系彼此之间微妙的关系,自愿站在好朋友的位置,关心但又不打扰对方的生活,当那人有了幸福归宿便默默送上祝福,强颜欢笑拍一下肩膀说Never mind, I’ll find someone like you,天哪,这真是无法克制自己的伟大。
2 ) 请不要用脑残的故事逼良为方舟子
要说这个故事有什么特殊之处,就是大多数爱情片是站在女性立场上YY的,而这部是站在男性立场上的。
我想每个男的都希望有这么一个女的:对你的年轻英俊神魂颠倒,对你的风流倜傥死心塌地,对你的胡作非为视而不见,对你的落魄潦倒满心痛惜,对你的浪子回头感激涕零... 在你人生得意的时候,她永世不得翻身般的当着loser, 坚定忠实地仰慕着你;在你人生fucked up 的时候,她摇身一变成为成功性感的完美女性,而且毫不犹豫地为你踹了才貌双全的男友, 如饥似渴地扑进你的怀里,最大的愿望就是给你生个孩纸;不巧她又生不出来,那怎么办?简单,她就很巧地横遭车祸,到头来都死不瞑目,哀叹自己红颜薄命,无福享受和你在一起的天大的幸福...
想拿这么脑残的故事企图感动我们广大女性?对不起,姐宁可去看《感动中国》。
另外,蒙人您也把故事编得像样点儿成吗?漏洞多得都快成网格袜了:孤男寡女挤在一单人床上 只负责谈心?男猪有女朋友了还和女猪去双人旅行?那女的年轻貌美但那么多年愣是没个像样的人追?然后一夜之间就有了个模特身材的艺术家男友? ... 拜托您了,别用这么残破的剧情把心地善良的我们逼成方舟子好吧?
ps. 看这片子一直憋着想骂那个脑残的丫头,看得各种压抑啊。唯一的乐趣是每次DEXTER的名字出现,字幕就翻成“地塞米松”... 你看,连翻译机器都看出来了,几位该吃药啦!
3 ) 《一天》:对不起,我爱你,再见
文/ 时漆
对比《不求回报》、《爱情与灵药》、《朋友也上床》这三部表面激情而内附纯情的炮友电影,个人觉得《爱情与灵药》要更胜一筹。除了一丁点对安妮·海瑟薇的偏袒之外,更多的还是基于故事本身的冲击力和她对电影的付出。个人的确很喜欢安妮·海瑟薇,尽管她没有斯嘉丽·约翰逊那样傲人的胸部,也没有阿曼达·塞弗里德那般丝滑的皮肤,更没有米拉·乔沃维奇如此诱人的红唇,但她那精致温情的双眼是谁也无法比拟的。在这部影片《一天》中,更是能让我们感觉到,完全是在跟着她的眼神而肆意游弋,并在每一年的7月15号那天驻足停留。
导演罗勒·莎菲之前的作品《成长教育》,旨在探讨女孩成长过程中所可能会经历的一种特殊状况。在婚姻、爱情、成长、前途这几个关键元素上,做足了功课,最终所能带给观众的释然,也不是非要凭借电影,我们才能豁然开朗的。事实上,许多问题,我们都能给自己一个妥善的答案。只不过,付诸于行动之后,往往还是会跟随欲望前行,等待我们的,可能就是自酿的苦果了。从本质上来讲,《一天》所描摹的人生难题,与《成长教育》是相通的。两个性格迥然不同的青年,在毕业那晚偶遇交集,风流倜傥的Dexter,流水“例行公事”,却发现了与往常全然不同的感觉;表面婉约,内心狂放的Emma,实则早已对其一见倾心。每年的7月15日,不是什么特殊的日子,却是他们约定,不论怎样都要联系并hanging out的那一天。影片的剧情便是跟随着时间的印迹,一次365页地翻日历,永远定格在同一天里。看上去,倒有点牛郎织女的意味。
简单地说,影片就是在探讨Soul Mate(灵魂伴侣)。这般可遇而不可求的情感关系,比之红颜知己、蓝颜知己要复杂地多。不用羡慕也更不用去寻觅自己的Soul Mate,因为基本上这组词汇就是跟“痛苦”、“纠结”、“相爱而不能相守”、“老死不相往来”等境地配套而存在的。一旦你不知不觉遇到了Soul Mate,大多数情况下,便是由开场的激动欣喜,到中场的痛不欲生,最终以茫然失措而画上省略号。套用到影片的具体剧情,Soul Mate的爱情三部走便是:“对不起”,“我爱你”,“再见”……
影片中的男主角Dexter,正如其名字的发音很接近“dick”,整一个狂妄自我、心高气傲、享乐拜金的纨绔子弟。为此,固然他有Emma这么一个完美的Soul Mate,但他全然不懂得去呵护经营。只是把Emma当做一个可以随时停靠的避风港,累了就倚靠,烦了就倾述,倦了就束之高阁。寻思起来,Emma更像是他的私人日记本,只不过记录的都是虚空寂寞冷。
影片设置出Ian这么一个小丑,委实过于艺术化了。不外乎就是为了突出Emma有多么爱Dexter,而即便Dexter再怎样不可理喻,也总比Ian要优秀得多。其实,Soul Mate的定义就是坚不可摧、忠贞不渝的,哪怕是乔治·克鲁尼也迷不住Emma。罗勒·莎菲的这番用心,实在是赤裸裸的残忍,立志成为喜剧演员的Ian到头来还是悲剧演的成功。这同时也告诫我们,千万别踌躇于Soul Mate之间,后果将不堪设想。反过来,Dexter的“临时伴侣”Suki就聪慧多了,不由分说地先走一步,既给了自己一个台阶,也顺应了上天的安排。这一点,也是影片浓厚修饰的表现。凭什么在Emma功成名就之后,她就能毫不犹豫地舍身放弃眼前的幸福,而回头跟背离自己的男人牵手。这个男人,曾经不断地直接或间接伤害着自己,折磨着自己。他甚至能够嘲讽出,“Those who can,do and those can’t , teach .”(有能力的人,自然能做到自己想做的事;没有能力的人,就去当老师)。这一切的是非缘由,如果艺术给不了我们信服的答案,那就相信这就是Soul Mate的伟大所在吧。Emma的形象,在整部片子里就一直在被拔高,而且从没有介绍她的家庭情况,甚至连仅有室友都是轻描淡写的。这就让观众对她所处的环境,有一种被架空的感觉,不知道她的那份隐忍与善良是怎样形成的。没有背景的虚化人物形象,自然异常完美无瑕。修饰起来会很美,但绝对不能美过头。这也是影片的一大遗憾。当然,现实中的这类女性可能有很多,尽管绝大多数都是自己给自己下的定义。为此,出现类似“每个女孩上辈子都是折翼的天使”等的美好论断,就不足为奇了。
Dexter和Emma的人生轨迹是全然不同的,Dexter把整个人生都当做舞台,戴上奢华虚伪的面具,觥筹交错之间其实就是行尸走肉,没有真情实感来支撑的所谓爱情,是会随时崩塌的。Emma则是尽可能地为Dexter封闭自己的感情生活,一会儿认命,一会儿不甘,坎坎坷坷的前行却是脚踏实地。Dexter一面透支自己的生活,一面到Emma跟前寻找慰藉,索取生活的动力。他只顾自己一个劲地走,因为他知道,Emma会在任何一个站点为他停留。编剧对于女性的偏颇,实在是“令人发指”。
Soul Mate的神奇之处在于,只有处于双方二人世界的时候,两人才能够展现最真实的自我。正所谓,有你,我才是真实的。所以,就算Dexter各种混蛋,到头来面对Emma,他还是会一个劲地说“对不起”。影片沿着他的“对不起”,走了长长的一段自我救赎的路程。当所有虚幻的一切抛弃他的时候,他才意识到一句早该念出的台词“我爱你”。可惜造化弄人,上天对Soul Mate羡慕妒忌恨。双方挣扎了许久,浑身是伤,最终换来的只是个荒诞的,让人无法释怀的“再见”。影片采取的是最直接的再见形式,而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意外的“再见”就五花八门了。
很多时候,我们都在不断的擦肩而过中嚷嚷着要寻找怎样怎样的爱情。《一天》则告诉我们,别被表象蒙蔽了双眼。因为事实上,恰恰是爱情在寻找我们。而且,一旦被爱情锁定了目标,就再也别想逃脱了。
4 ) 蘑菇蘑菇,不会开花,先生先生你还爱她吗
《蘑菇蘑菇,不会开花,先生先生你还爱她吗》
长颈鹿的脖子那么长 哽咽的时候是不是很难受
章鱼有三颗心脏 心痛的时候是不是很疼
乌鸦可以学人说话 尴尬的时候会不会假装咳嗽
骆驼有长长的睫毛 想哭的时候能不能说是眼睛进了沙
蛇没有宽宽的肩膀 他累的时候给不了能够依靠的温暖
小强有两个大脑 孤单的时候会不会一起想着谁
我没有长长的脖子 却哽咽的说不出话
我没有三颗心脏 体会不到无法忍受的痛再多三倍
我假装咳嗽 假装被沙子迷了眼 你也没有看我一眼
是因为我太弱小 没有很可靠的肩膀么
无时无刻的清澈想念 一定比两个大脑一起想你还多吧
壁虎有一条会断的尾巴 逃跑时候是欺骗对方还是伤害自己 你渐行渐远难道自己就不伤么
鱼没有眼睑 害怕的时候只能眼睁睁看着一切 可我闭上眼睛还是能清楚的看到可怕的真相
蜉蝣只能活很短 可能一辈子都来不及和暗恋的那个人说一些想说的话
我又能活多久 时间会不会给我可以开口的勇气
水母死后会变成水,不留痕迹就像从没有出现过一样
我把人生看做是自己独一无二的创作 便不会频频回首
你呢?
你会不会忽然地出现 在旧时光的风景里 成为珍藏一生的美丽
我达不到你的那些预期和希望 先生 你还会爱我吗
我成不了你心爱的类型和模样 先生 你还会爱我吗
P.S:在豆瓣上看到这首很小清新的诗,很是喜欢,每句话都可以诠释出一个故事。这首诗让我想到了冷浪漫,用理性去解释感性,常常莫名其妙的被戳中泪点。我们说,我长大了,不是你爱的样子,到底是什么在作怪?我是该这样继续肆无忌惮的成长还是畏畏缩缩雕塑成你喜欢的模样?改变往往伴随着疼痛,压抑的人无所适从。真爱,是爱一个人一成不变的真实,还是爱她修剪的没有瑕疵的灵魂?我们放了太多希望在未来,希望自己不会后悔,希望自己不会频频回首,究竟怎样才能让人没有退路的勇往直前?我们都曾回头看过自己走过的路,过去一望无际,仿佛依然可以承载我们现在的决定。但是真正转身回去,苍茫变成了苍凉,草原变成了错综复杂的小路,原来往回走和往前走都是一样艰难。
昨晚半夜还是爬起来看完了One Day,有影评人说这个电影讲的是一个备胎的成长史,我讨厌这样断章取义的定义,影片的最后Dex望着Emma渐渐走远的背影,眼睛里闪烁着和Emma一样的光芒。如果电影在2003年结束多好,十几年的不离不弃彼此终于有了开口的勇气,不再逃避,不再躲闪,不再顾虑,从最好的朋友变成了最完美的爱人。可是故事偏偏不像童话,编剧非要我们在看完电影之后得出一个残酷的结论:走的最急的,永远的都是最美的时光。
有网友纠结这个电影到底是在讲友情还是讲爱情,其实看到最后一个镜头真相就大白了。他们放纵着彼此的生活,只是陪伴。Dex说,我需要找个人倾诉,不是别人,必须是你。他们理智的站在彼此的对面,倾听,倾诉,用友情掩饰爱情,直到生活退去浮华,露出原来的本质,别人所不屑的,却是对方一直珍惜的,最初的样子。爱情不仅是一种积累,也是感觉里的命中注定。有些人,注定要相遇,注定要在一起。时光不会让他们错过太多,因为彼此一直都在。
推荐音乐:OneRepublic Good Life
5 ) 灵魂知己不是一般人玩儿得起
你们所谓的灵魂知己,我更愿意称之为聊天情人。在一个女人长久而温情的单身岁月里,他英俊,性感,幽默,勾起她的小崇拜却又不给予她大的承诺。有亲切感,不畏惧也不尴尬赤裸相对,互相在心里有一片位置却不参与各自的生活。他们倾诉生活里的困苦,抚慰各自的伤痛。
那一点点的感情,对于我而言,只是可控或是不可控的感觉而已。可控,便成了知己。不可控,摈弃万难也会在一起。在群里有姑娘说,她是圈子里唯一一个看过这部电影之后骂娘的人,说尼玛这不就是炮友关系,搞这么温情干什么,她身边的姑娘却是一个一个擦着眼泪说滚滚滚你不懂爱情。
爱情在这两个对立党派的理念里,不过是“得到的才是爱情?还是得不到的才是爱情?”这样的区别。
她一直没有找到心中所爱——不,是一直没有找到心中更爱。而他玩世不恭,丧母,孤独,和不爱的女人结婚,得女,离婚,落魄。然后再看到她,短发,明媚,他丝毫不掩饰自己的妒忌,这样有点点可爱的个性,在她看来却成为了再次重逢的可能。
生活中你也许真的会碰到这样的男人。对于爱情他似乎没有专一的可能,女人走马灯似的换,但是他也不完全抛弃你。他一直在路上,你陪着他也好不陪着他也好,守候着他也好放弃了他也好,他只是那样,和你隔着平行线的距离。他也结婚,却绝对不是你。这样的男人是午夜的taxi,游走于灯红酒绿之间,但是,他不是不困也不是不累,只是偶有一天他停下来,坐上车的那个女人刚好成了他的依靠,无论是以情感之名,还是以金钱之名。你错过来还是没错过,与他而言,都不是非你不可的心态。
我曾经看过一个关于初恋的节目。一个台湾的嘉宾说,破镜重圆通常只出现在一种情况,就是这两个人都生活得不如意,面对强大而痛楚的生活,他们觉得再次牵手,抵御平淡和无趣的日子也许比一个人走下去要活得好一些。
我是赞同这个观念的,如果其中一人,生活得那样那样地好,生活温热,家庭幸福,还有他钟爱的小女儿,他是断然不会放弃这一切来重新成全初恋的感觉。有些情人之间的感情,只存在于远距离的张望,时间距离的纠葛,他们没有办法想象一个人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另外一人静默无声系着围裙在厨房里忙碌。用那样烟火的方式实现幸福,是他们无法想象的事情。你说他们之间有爱情吗,当然有。不然,何以有泪水,有心痛,有纠缠。
而如今这世道,爱情虽然着实万能,这两个字可以被小三用来逼退找上门来的大婆。这两个字可以用前女友拿来作为分家产的工具。可是无论它如何万能,都没有办法敌过锅碗瓢盆的生活。生活轨迹是比爱情更令人无法放弃和抵御的事情。如果我们的男主角依然事业风生水起,老婆优雅多金,女儿乖巧可爱,他是不是会重新来成全她的一帘幽梦?
你期待着一个男人抛开内心给你看内心戏,或是牺牲他现有的生活来配合你长久的独角戏,是非常非常奢望的事情。所以为了成全女人,我们才有了电影。
我相信一个男人愿意把这样的一个女人留在生活里,可以聊天,可以做爱。他们是和我们不同的物种,对于他们而言,理智是一种天性。即使成全某段爱情,他们也不完全放弃生活,他们把爱情和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平等的名义。而女人不同,她们往往奋不顾身,破釜沉舟,天崩地裂,用爱情来征服生活。这便是为什么男人以爱情之名来成全一个女人的生活,往往还凑合,女人放弃生活来成全一个男人的爱情,往往有点儿悲剧。
可是姑娘们还是问:如果既不是灵魂知己也不是炮友还是相爱呢?
那只能恭喜你姑娘,你找到了一种叫做丈夫的东西。
相比起丈夫,灵魂知己这玩意儿更加高端,更加要求生活的武器装备精良,更加要求女人的内心坚韧,所以,情商低等级的玩家还是先练练级。毕竟,生活强大到你不可想象,几年过后,你终于和我一样,怀抱着一颗极大的诚意去努力生活,比起追寻有着同样爱情感觉的灵魂知己,你更愿认真寻觅一个同样也不讨厌吃榴莲的人。即使你找到,也是因为他先是生活伴侣也是灵魂知己,而不是因为他是灵魂知己就当他是生活伴侣。伴侣这个词,比知己更加来得艰难。
没有灵魂知己的日子,你渐渐活得很满意。
这个词,是少女幻想的水晶球,而不是师奶炖肉的平底锅。不要以灵魂知己的名义,去等不该等的人,去蹉跎不该蹉跎的青春。这个世界上,有些人,有些事,比爱情这种东西,更值得感动。
6 ) 动人的不是爱情,是两个交错的人生
如果在对的时间遇上一部对的电影,便会深深地刻下烙印,难以磨灭。电影强大的感性力量,从内心唤起愤慨与惋惜,失望与希望,带给世间最令人心碎的遗憾和惆怅。伴随着岁月无可奈何的流逝,将一对“傲慢与偏见”的男女写得如此动容。想起当年陈可辛讲解《甜蜜蜜》,最后一幕黎小军和李翘在电视机前停住脚步,唏嘘一笑。他们没有在一起,就像许多年前在火车上擦肩而过,一个向左走,一个向右走。我个人更崇尚这样的结局,一瞬间的空白,留下沉甸甸的回忆。《杀人回忆》永恒的未解之谜,真实又无奈。《熔炉》最后一句台词是“他们依然抗争着”,比除恶扬善大团圆的结局更发人深省又束手无策。《迷雾》雾散了,用智慧汗水拼出路的英雄生不如死,安于现状懦弱等死的人得救了,以前我和同学还说这是史上最贱结局,可恰恰反思,主角真的是英雄吗?像《心慌方》里狂妄自大的昆廷,这是人类悲哀的自嘲。
爱玛莫利身上能看到许多人的影子。一副近视眼镜、政治文化衫、手里握着英语历史双学位证书。平凡、有梦想的普通女孩,也有小女孩的心思,一年前的舞会上有了自己暗恋的男生——德克斯特梅休,一个浅薄、自恋却不失幽默英俊潇洒的花花公子,偏偏对这个角色恨不起来。就像《那些年》,成长最痛苦的事就是同龄的女孩总比男孩成熟一些。所以我会一再包容。他也想成功,让父母为他骄傲,想光鲜体面,不被任何麻烦纠缠。就像班里最差的学生也想好好学习,可他本身慵懒、顽劣、喜欢逃避。就是这样性格迥异,甚至党派和信仰都截然不同的两个人看似两条平行线,不该有交集。 1988年毕业那个夜里,两人相遇了。可这次短暂邂逅却深深地刻入了彼此的生命。二十年,德克斯特经历了事业的大起大落、母亲的病逝和婚姻的离散。爱玛也尝尽了底层小人物的辛酸。他们焦灼、倾诉、挂念、幻想、安慰、伤害、总在最需要彼此的时刻一再错过。
(此处略去两千字,我原来写了很多。。)
2004年圣威史逊节,天上淅淅沥沥下着小雨。像往常一样游泳,然后骑车去见德克斯特。隐约觉得什么东西在左边掠过,身体突然变轻,脸贴着地,本能的去找车,却忽然感觉不到身体的存在。围过来的人越来越多,他们似乎很害怕,到底怎么了,德克斯特一定着急了。。。眼前浮现出一幅画面,德克斯特拿着手机,在咖啡厅的玻璃门前向外张望。他不知道我在哪里,他会着急的。。。。然后所想,所感消失了
爱玛梅休死了
书中把爱玛的死亡写的如此平静,也正是这平静文字令人惶恐、措手不及、令人窒息的痛,整个天空都塌了下来,压得人喘不过气。。。。为什么大卫尼克森会让艾玛这个人物死呢,二十多年像一场梦,是远远超过肉体精神层面的柏拉图式爱情。可这种理想状态的爱是不存在的,没有王子公主一辈子幸福甜蜜,生活中只有柴米油盐。婚后会分歧会吵架,理想主义一点点变质。像红玫瑰,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则有恃无恐。爱玛不会永远静静的站着、默默付出。德克斯特顽劣的个性又可以坚持多久。人性本身的自私尽显无疑,选择悲剧,完全是内心对爱单纯的信仰,作者苦心经营的柏拉图式爱情最终会败于世俗。也只有死亡才能通向永恒。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最干净的爱,最悲痛结局。相遇不晚为何匆匆,一曲高歌千行泪,情在荡气回肠中。
结尾闪回我最喜欢,二十岁的爱玛和德克斯特朝山下跑去,一路青春飞扬。同一个镜头四十多岁已两鬓斑白的中年男人带着女儿上山,女儿说着爱玛一样的话。他望着二十岁的自己,画面定格,已成永恒。二十多年,时过境迁,山还是那座山,你给了我生命中最美的记忆。分手时“祝你一生好运”。转身的那一刻,华灯初上。。。我们不知道未来会什么样,只是我爱你,一生都不会变。
影片动人的不是爱情,是两个交错的人生。彼此放任,又相知相守。没有伟大的人物也没有惊天动地的爱情。只有两个自私的男女,源自生活,是你,也是我,在不经意间点亮了彼此
过去的誓言像课本里缤纷的书签,刻画着多少美丽的诗可终究是阵烟,遥远的路程昨日的梦及远去的笑声,再次见面的我们又经历了多少路程。生命与告别光阴的故事改变了两个人,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流泪的青春
用半生承认相爱,用一天永失挚爱
又一次证明男女间没有真友谊…
她死后,才出现的那特别一天所有的温暖细节。岁月是滂沱的泥沙俱下,每个人都太想要个让自己愉快生活下去的理由。我想你,就像想起年轻时代的光荣梦想。得与失在这滂沱里终将流失泥泞。
终于看了很久之前就想看的这部电影,当初是被那张街头亲吻的海报吸引的。结局很忧伤。不太懂女主这句“I love you,so much.I just don't like you any more”,喜欢不代表爱,但是爱肯定就有喜欢吧?不懂(=_=)
叙事手法简直是PPT= =戳到我的点是Dex鼻青脸肿的问他爸今后的日子要怎么过下去,老人回答像我从十年前至今这样(Dex的妈妈十年前去世了)。小哥沧桑look非常帅,Anne的旗袍和短发造型美得肝儿颤!
事实证明《成长教育》的难看不是意外,这导演就是水平不行。这是一部拍得极其糟糕的电影,但是两位主演用惊人的个人魅力做出了最大程度的弥补。看看海报和最后20分钟就足够了。
if you were gone, can i at least pretend you were still around?
被影片所打动,被男女主演的演技打动。'I love you, but I don't like you any more' 要不要这么感人啊!!!
我爱你,只是不再喜欢你了,而爱是不能剥离的……为什么拥有时不珍惜。
叙事真糟糕, 很难让观众入戏. 既然是改编于一部小说, 那么我相信原著必然有一些闪光点, 不过这部电影实在不敢恭维. 尝试过喜欢这部电影, 但确实没有任何的可能性. 结构松散, 苍白无力, 或许这本用不同的时间坐标串联起来的小说根本就不适合拍成电影. 就当作看Jim Sturgess和Anne Hathaway这两演员吧.
第一次,被一部影片这么牵绕,我爱它
当了十五年的备胎,到他落魄才有机会转正,然后就突然变成他此生挚爱。若他事业一直风生水起,万花丛中过还来不及,哪会正眼看她?实在不懂这算是哪门子的真爱。
当他们俩最后还是在一起了,然后我看离电影结束还有二十多分钟,我就断定Emma肯定要挂了,不然之前那些冲突就没法在剩下的时间里收拾干净了= =
you just dont get it dont u
她骑车经过那条巷子时,我还在想,如果是韩剧,就马上会出车祸死掉了......我特么...
女主角如果真的像安妮.海瑟薇这样美的话……故事在前三分钟就会结束了。
在我的爱丁堡拍的呀。一个学校的一样的故事一样小小爱丁堡的单人床一样my best friend。爱丁堡 伦敦~~去看了哭了,最后的arthurs seat一样爬过的 不知道怎么说 甚至一样的七月十五号在王子大街哭到脸肿。怎么逃也逃不过命运。
“到头来,什么都没做,所有的规则都打破”、“我以为我已经不在意你了……” 当你发现你真正爱一个人的时候,一切都晚了。“未来是不可预见的,这就是它令人兴奋的原因。不管明天发生什么事,把握好今天,找一个真正爱你的人。”
我们这一生,会遇到多少人,缘分皆朝生暮死脆弱如清晨的露水,唯独与你,像是一条生生不息的河流。
一对全人类都看出是天底下最match,最soul mate的男女,却愚蠢地设下约定,坚执彼此的关系不该向更深更快乐和完整发展,要以best friend自欺欺人。果不其然,恭喜他们成功找到借口“合理”浪费了人生宝贵的20年。爱情中的犹豫退缩,是最大的自私,更是最大的自残。爱你在心口难开?那定是爱得不够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