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电影最后没有答案,显然导演也不想让观众关注结论。母亲大声控诉,他们都没有罪,到底是谁杀了我的儿子?一个普通人的死去,是如此无声无息才是导演想让大家关注的吧。
A是杀手 他最后重复了那句:我带你去看点精彩的。
P是杀手 他清楚记得刺杀的次数并重现杀人场景。他最后那嘲讽的笑意。
没想到死者竟然是宋仲基,看的时候就眼熟,只是没想到而已,这也太小的配角吧,最后的特写还是满脸鲜血的躺在厕所里。
那时候的他还是个正儿八经的龙套啊,长得也很一般。
电影还是不错的,瑕不掩瑜。
韩国真是能自纠,这个电影居然可以发回案件重审。不知道案件重审的最终结果是怎么样的呢?
凶手们为什么不能共通谋杀获罪,为什么检查的方向不能是共同谋杀?一定是只能一人杀人呢?
“梨泰院杀人事件”的真凶帕特森被确定判处有期徒刑20年。20年是给案发当时还是未成年人的帕特森能够下达的最高刑罚。
韩国大法院3部对被起诉涉嫌杀人的帕特森的上诉审判中,维持了原审有期徒刑20年的判决。
1997年4月3日晚10点,在首尔梨泰院某快餐店洗手间内,帕特森对当时22岁的韩国人赵重弼连捅数刀杀害,2011年12月帕特森被起诉。
虽然当时检察院将也在案发现场的帕特森朋友爱德华李定为犯人起诉,但爱德华李被大法院宣判无罪。
帕特森因扔掉了案发时使用的凶器(涉嫌毁灭证据)等被判有罪并服刑,1998年被赦免后,帕特森趁检察院未延长其禁止出国令的空档,于1998年8月逃回美国。
2011年再次调查结束后,检察院认为帕特森是梨泰院杀人事件的真凶并将其送上法庭。同年帕特森在美国被逮捕,并于2015年9月被遣送回韩国接受审判。
一审和二审中认为“其用残忍的手段杀害素未谋面的被害人,到19年后的今天其仍然将责任推卸给共犯并不知反省”,法庭宣判判处帕特森有期徒刑20年。
电影《梨泰院杀人事件》,故事为真实事件
韩国导演很喜欢将自己国内发生的真实案件搬上大荧幕。《杀人回忆》、《那家伙的声音》等片都是以真实案件为原型拍摄的电影,一经问世之后引起社会热议。类似《熔炉》这样的电影,更是增进了民众对于刑法的认知,堪称为社会的良心。《梨泰院杀人事件》这部电影的故事原型就是取材于韩国曾经发生的一起真实事件。而跟上述电影原型不同的是,《梨泰院杀人事件》拍摄之时,这部电影的原案件并没有过法定追诉期,而电影的导演洪基善在拍摄影片时,甚至曾经受到过原案件罪犯的威胁。
《梨泰院杀人事件》曾是韩国四大未解奇案之一。跟其他的案件相比,这起案件显得尤为特殊。其他三起案件都没有找到罪犯的蛛丝马迹,但是在梨泰院杀人案中,罪魁祸首已经锁定在了两个犯罪嫌疑人之中,但是到底二人谁才是那个真正的凶手,始终难以查明。最后二人甚至都被无罪释放。因为身份特殊,均为美籍,所以二人回到美国之后逍遥自在,韩国警方一度鞭长莫及。
导演洪基善在筹备影片的时候,走访了40多位之前亲身经历过庭审的记者,详细了解了案发经过。在获得受害家属同意之后,影片终于开拍。影片中扮演罪犯之一的是韩国著名演员张根硕。他在看到剧本之后,大为触动,最后同意0片酬出演,并且在影片中贡献了出色的演技,全程英语台词,很好的抓住了凶手的神韵。
电影《梨泰院杀人事件》的剧情也很简单,完整的还原了案发经过。韩国大学生赵重弼在梨泰院的一个汉堡店厕所内被连刺9刀,残忍杀害。当时在厕所内的只有由张根硕扮演的皮尔森和由申圣焕扮演的亚历克斯两人,两人之中必有一人是凶手。美国CID最初锁定犯罪嫌疑人为皮尔森,将皮尔森移交给韩国警方处理,亚历克斯作为证人出席作证。可是随着调查的深入,韩国警方发现身材瘦小的皮尔森可能不是凶手,凶手应当是人高马大的亚历克斯,于是皮尔森又反咬亚历克斯一口,说他才是真凶。最终经过一系列的调查取证,虽然两人都有作案的嫌疑也都有相应的证据,但是因为“疑罪从无”的原则,两人最终均被释放,案件就此搁置。
因为主要讲的是案子,很多观众认为影片的剧情过于单调,前情铺垫太多,没有故事性。当然,这的确是这部影片的短处。可是电影原型的这起谋杀案,重点就在于两个罪犯被捕之后狡猾的脱罪,这是导演想着重表达的部分。影片在上映之前,经过了4次剪辑,剪掉了大量的血腥镜头,最终才得以过审。导演的本意,是想用冲击性强的血腥场面让观众对这起惨案的印象加深。可惜的是最终这些画面被剪掉了太多,的确有损电影的完整性。韩美之间矛盾的关系也是影片想要反映的一个重点。
这起案件之所以迟迟没有尘埃落定,跟两个疑凶的美籍身份有关。张根硕在片中饰演的皮尔森,明明会说韩语,但是全程使用英语,严重阻碍了韩国警方的办案效率,但是他们也是无可奈何。美籍韩裔,是韩国社会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享受着美籍身份带来的种种便利,韩国民众一边看不起他们,一边又忍不住羡慕他们。因为原案件并没有找出真凶,所以在电影中导演对于两个凶手的人物形象刻画是十分公正的,每个观众看完心中都有一个真凶的倾向。
这是一部看完之后心里会很不舒服的电影,因为真凶明明就在眼前,最后竟然还能无罪释放。而受害者家属在电影中的那一声声哭喊,更是直直的刺入每个观众心底。从电影的艺术角度来说,导演洪基善拍摄这部影片并没有用到过多的画面修饰和拍摄手法。而从剧本来说,剧本只是照搬了梨泰院杀人事件的故事,推理的部分也比较弱,更像是平铺直叙的把案件从头到尾讲了一遍。
跟《杀人回忆》这种前辈相比,《梨泰院杀人事件》这部电影并没有做到推陈出新,可能是因为原型案件受限,所以充其量只能算老调重弹,没有任何新意。但是《梨泰院杀人事件》带来的社会效应,却远远超过《杀人回忆》这些同类型影片。电影上映时,距离案发才过去了12年。韩国法律规定,案件追诉有效期是20年。
而12年后的今天,韩美的关系又有了新的进展。电影一放映,韩国民众对案件重新审视,引起了热议。甚至推动韩国警方重启调查卷宗,最终将两个嫌疑人引渡到韩国,再次开始调查。不久之后,警方锁定了其中一个嫌疑人,把他确定为主犯,最终判处他20年有期徒刑,在韩国服刑。12年前无辜惨死的大学生赵重弼终于沉冤得雪。
电影是造梦的工具,这一点很多观众都认同。但是电影也应当像《梨泰院杀人事件》这样,能够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虽然从电影本身的故事性来说,这部电影并不出彩。但是它带来的社会影响却是深远的,至少对于受害人赵重弼来说,这是一把让他昭雪的利刃。韩国电影一直敢于从真实中取材,这一点中国电影远远不及。
值得一提的是,《梨泰院杀人事件》中还有一个隐藏彩蛋,那就是受害人赵重弼的扮演者是当时还没有彻底大红大紫的国民老公宋仲基。他也是在看了剧本之后,决定友情客串影片,希望能为这部电影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总而言之,《梨泰院杀人事件》还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电影,作为一部制作成本只有同类影片一半的小成本电影,它最终呈现的效果还是值得肯定的
看完杀人回忆想起自己还看过这货,弱爆了。只是冲着某人的颜。。
很压抑,可怜的宋钟基,一出场就over了
感觉细节描述有点不够啊
推理爱好者的恶梦,莫过于真相到底是什么?我的结论是,在博弈学中有一种叫做“囚徒的困境”的经典范例,这部电影却恰恰使用了这思维迷局的反例。
影片本身尚可,但是字幕制作方应当反省。先不追究其翻译准确性,单是一口一个“棒子国”就已经叫人不悦。既然是翻译,就理应先放下个人情感摆正态度不是吗?
真实反被真实误。
遺作(遺忘標記 "看過"之作). 韓國三大懸案之一改編. 風格一貫維持韓國電影懸疑犯罪片的特色, 以破案為線索, 撲朔迷離讓案情成為重點, 疑似雙重人格的少年這段最容易讓人想起EdwardNorton在一級恐懼中的角色, 但張同學還待進步, 開放式結局也參考了許多真事改編電影的套路.
演绎的一般
好吧,必须承认,只为了小帅~~~~~~~~~~然而I'll show you something cool就成为了杀人动机简直太悲哀了!究竟谁是凶手 到最后也不知道!!!!应该判两人死刑~~~~~~~~
该电影已使得该案重审,这也算是对死者的告慰吧,这就是电影的力量。PS:无论做什么事,都应该坚持认真和理性,什么狗屁字幕,MD
就那样
闷死我了= =+
张根锡的英语是我听过的韩国明星中说得最好的了,他很聪明啊
张根锡奉献的演出给一星;还原了事实给一星;导演你拍的是根据真实案件改编的剧情片,不是纪录片,就不能剪辑流畅点?跟看ppt样了
皮尔森去年一月判了二十五年,AJ还是无罪
电影的社会意义远远大于电影本身的艺术价值思想性云云。这就是最大的贡献。但就电影本身,故事的悬念性和情感的带动都有点弱啊,而且很多细节的表达都不甚完整。
电影促成重开调查
明明有漏洞
要不是小帅,就得两星~~
冗長的故事腳本從 警長對水槍得聯想開始峰回路轉. 比起<殺人回憶>更喜歡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