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色块切换皮肤

    播放地址

    猜你喜欢

     剧照

    十二怒汉大审判 剧照 NO.1十二怒汉大审判 剧照 NO.2十二怒汉大审判 剧照 NO.3十二怒汉大审判 剧照 NO.4十二怒汉大审判 剧照 NO.5十二怒汉大审判 剧照 NO.6十二怒汉大审判 剧照 NO.13十二怒汉大审判 剧照 NO.14十二怒汉大审判 剧照 NO.15十二怒汉大审判 剧照 NO.16十二怒汉大审判 剧照 NO.17十二怒汉大审判 剧照 NO.18十二怒汉大审判 剧照 NO.19十二怒汉大审判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01 14:01

    详细剧情

      翻拍自1957年Sidney Lumet的12 angry men。  一个车臣男孩被指控谋杀自己俄罗斯军官的养父,所有证人和证据均对他不利,12位陪审团成员对此展开了讨论,他们将决定男孩今后的命运。  12名陪审员来自不同的行业,不同的种族。刚开始的时候,每个人心不在焉, 对这起案件并不在乎,除了一个物理研究员之外,他们都认为男孩有罪。但是,物理研究员唤起了其他11个人对生命的尊重,他们开始认真讨论这起案件,讲述各自生活中的故事和经历,在决定男孩命运的同时,也审视自己的内心世界。  最终,当他们达成一致意见的时候,陪审团主持人(Nikita Mikhalkov 饰)的决定却出乎意料……

     长篇影评

     1 ) 《十二怒汉:大审判》一个关于人性的故事

    整部电影起源于一个美丽的错误,我应该是要看美版的《十二怒汉》,却误打误撞跑进了俄罗斯版本的。在观看过程中,发现片子一直被诟病说“冗杂、掺杂了太多个人故事而缺乏推理”。(这样的声音多是出现在影片刚开始的时候,因为后来展开推理了,不再是讲故事了,所以观众们的怒气逐渐被平息下来)

    但是我要提的是什么呢?恰恰相反,我要表扬这种“讲故事”的设置结构。用“每个人的亲身故事作为案件的连结展开”是非常耐人寻味的方式。首先它代表了这样的一个观点,那就是“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是通过他自己的视角去观察世界,用他的生活经验去判断这个世界”。如果不是因为这些陪审团成员根据“杀人少年”的案件进而联想到与自身有关的故事,他们会那样坚定地投票说“少年无罪”吗?未必。正是因为他们用个人经验去代入其中,他们感同身受,所以才同情少年,所以才愿意把真相查出来,才愿意耗费时间来层层推理。

    说到底人都是为己的,只有当一件事牵扯到他们自身的感受,刀割在他们身上,他们才会痛。否则就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是人性。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这个观点是从头贯彻到尾的。在最后大家都认为少年无罪的时候,主持人要求大家帮助少年,人人都陷入了沉默,开始找理由推脱。这不就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表现吗?人性使然,再高尚的人也是如此。

    其次,这种“讲故事”的结构,虽然让观众在观看的时候感到艰难晦涩,难以理解。但其实这样的结构更加容易产生丰厚的解读义。每位成员都讲述关于自己的故事,形成了一幅幅图画,而请注意,电影中并没有给这些图画下定义,或者是蹦出什么大道理来解释这些故事。很简单,这阐释的空间就是留给观众的。由此,整部电影更显得意味深长,因为陪审团成员的故事其实可以从多种角度去解读——那么这就会大大地拓宽电影的厚度。而一部电影里,可被阐释的空间一旦变多,它就会变得耐人寻味,甚至值得二刷三刷细细体会。

    为什么值得细细体会呢?因为我觉得每一位成员的故事都像是一幅极其惊心动魄的画面——而且在生活中并不多见。

    画面一:一位警察局长,面对一位看起来“极端的残暴的,持枪的危险分子”,所做的举动竟然是赤手空拳地走进去面对危险分子。最后两个人坐下来一边喝着伏特加,一边抱头痛哭。

    而这位危险分子之所以走上极端的道路,竟然只是因为他在老虎机上输了钱。

    画面二:一位墓地主任,靠耍花招把死人的尸体堆在一起,欺骗死者家属来赚钱。赚到的钱,他买了一块极其昂贵的劳力士。他靠这些不义之财变得很富裕。可是这样的人,却也是为数不多的捐钱建造学校、帮助弱势群体的人。

    画面三:一位物理专家,曾经因为一时的失败而日夜酗酒,打人,试图自杀,发疯。在那辆仿佛开往他人生的生命终点的列车上,人人都把脸扭开,漠视着他的发疯。只有一个女人对她年幼的女儿说:“那个叔叔没有发疯,他只是很伤心。”至此,物理学家被那句话拯救了。

    哪一个画面单拎出来不是震撼人心的画面?你觉得自己好像有很多话想说,但到了嘴边又说不出来。这就是这部电影叙事结构的精妙之处啊!多个画面堆叠在一起,接二连三地通过人物的叙述展现给观众看,让观众在这些画面中仔细思索背后的韵味,产生巨大的心灵效果。所以我认为这部电影的叙述方式是非常“文学”的。文学就是这样,它让人去补充文字背后的无限内容,它给你造成巨大的心灵冲击。更重要的是,文学,是关于“人”的文学,所以我们说人文人文就是如此。

    什么是关于“人”的文学?什么是关于“人”的电影?

    我认为这部电影就表现得相当淋漓尽致。

    全片下来,你说它是在讨论一个案件,讨论公理,讨论法律?不,我觉得它的焦点更偏向于讨论“人性”。(当然也包括俄罗斯背后的历史,但因为我不太了解所以不多赘述)

    正因为它的落脚点是在“人性”,所以它才拍得和其他版本不一样。

    它都问了观众些什么问题?

    1.我们总是轻而易举地就跟着别人下结论,对万事万物都不深入加以思索。而不深入思索会带来什么样的问题?

    会带来影片开头物理专家说的那句话:“可你们有没有想过,我们这是在决定一个人的生死啊。”

    一个人的生与死就在陪审团12位成员的一念之间。他们如果不加以思索就下结论说“少年有罪”,那么这一念之间,赔进去的是少年的清白和他的整个人生。

    这更深的背后反映的是什么呢?

    不是少年的生死。

    而是漠然。

    不假思索的后果,其实带来的是人性袖手旁观的漠然,是这样一种漠然的延续。

    何为漠然?就是对他人命运毫不关心。

    是在物理专家在火车上发疯时,人人都把脸扭过去,任由他自生自灭,这是漠然。

    是旁人不了解极端危险分子的过往,试图一枪把他杀死,直接判断他就是“有罪的”,这是漠然。

    是陪审团里的白衣男人(执意判决少年有罪的司机)用球去砸一个男人,然后哈哈大笑,那个男人反问他,“你为什么笑得出来”,这是漠然。

    是陪审团里的成员们着急着要赶往做自己的事情,想要少年的案子快快结束,也没人愿意继续收养少年,这还是漠然。

    可是有没有想过,哪怕我们之中有一个人是不漠然的,他只要稍微关心一下他人的命运,可能就在无意间拯救了一个人的人生?

    这部片子就是在聚焦人性,让我们不要去漠然。

    除此以外,它还问了观众些什么问题?

    它还问了我们:

    2.人性是复杂的,你该怎样去裁定善恶?你该怎么用法律去惩恶扬善?我们用什么依据去定一个人是“有罪”还是“无罪”?

    这太难了。这才是亘古的问题啊。

    我们当今社会里,有劳荣枝法子英这种歹徒,身负命案,杀人劫财,这是恶吧?

    但如果有一个人杀了人,是因为那个人罪有应得(曾为虐奸儿童的罪人,但苦于无证据把他抓起来),那么这个杀了人的人,是在宣扬自己心中的正义,这算恶还是善?

    3.当我们做出所谓善恶的判断后,我们怎么对那个人负责?如果少年出狱后就会被杀死,那么他应不应该被留在监狱里,只是为了保护他?

    有时候我们所做的决定,看似是好的,会不会却导致了“好心办坏事”?

    种种问题,电影都提出来了。

    所以这部片子的丰厚度是非常惊人的,你可以看到很多东西,解读出很多东西,这是我喜爱它的原因所在。

    电影片尾也给了这样的一个答案。

    它说:

    “法律之所以能长治久安,唯有依赖于更广大的宽容和慈悲。”

    我认为法律能在一定程度判决人的善恶,但人性是非常复杂的,法律绝对难以成为完全解读人性的一套工具,它只能不断不断地被完善。法律是“理”,而人是有“情”的,是以,如何结合情与理做出相对而言公正的判断,就成为了千古难题。

    所幸,人类也在不断地进步。

    最后的最后,我想用我最喜欢的纪伯伦诗歌《罪与罚》中的一个句子结尾:

    “正直的人,对于恶人的行为,也不能算无辜”

    “清白的人,对于罪人的过犯,也不能算不染”

    在做出裁决之前,需深深地知道,人性的罪与恶是与生俱来藏在骨头里的,你要理解人性的复杂,就不能单纯用黑与白去判定。诚然,理解邪恶并不意味着你要宽恕那些罪大恶极。

    只是,常怀有悲悯之心,不再漠然,才能使人身上拥有接近神的光辉。而善与神性,恰恰能疗愈最卑劣的恶。理解,有时候比审判与制裁更有力量。

     2 ) 深入人心

    不停地思考,不停地冲击,一段故事一段人生的讲述。当法律不仅仅是制度,而又掺杂人性与慈悲,或许才是真民主吧。另外表演与镜头都很赞。回头一定要看一看原版。

    法律是永恒至高无上的 ,可如果仁慈高于法律呢?最可悲的是无罪判决的最后一票。两个多小时不紧不慢,俄罗斯的片子还是有点文化差异的感觉,不过能感受到一个名族深深地思考,相比国内翻拍还是要高出几个水准,不过已经能看到国产电影诚意和进步。

     3 ) 一肚子怨气啊......

    这片,自己理一下,自己看。

    开始,由那个发明家开始搅局:以西瓜的故事来说明事实的重要性。
    他的故事:想死却最后获得别人理解的故事。
    社会观点:好的发明无人问津,不能报国只能报己。

    其次:犹太人改变观点:认真负责、全面看待问题。
    他的故事:凡事总有可能,父亲与德国军官妻子的爱情故事。

    发明家提出了刀的疑点,质疑检察官的判断。

    地铁员改变观点:合理的看待一件事会改变事件的本身性质。
    他的故事:叔叔抢劫银行的故事。

    守墓者提出了社会问题:官僚机制形成的处理实事畸形方式。

    演员开始改变观点:因为很多事实并不可笑。
    他的故事:关于真正笑的故事。
    社会观点:人一旦遇到需要认真处理的东西的时候,只会打哈哈了事。

    大学教授改变观点:整个案件的逻辑性有问题。

    医生的故事:一个外来人在俄罗斯的生活,站在人才的基础上。

    进行老共产党员证言真实性的验证,结果为不可能。

    医生改变观点:证言不实。

    哈佛商人反水,出租车司机证明了外来人对本地安全和就业的威胁。

    守墓者改变观点:这是一起由于房屋拆迁造成的敲诈嫁祸案。
    守墓人的故事:用私人赚钱的法则及建校。
    社会观点:很多责任该由社会承担,却只能由民众自发进行。

    出租车司机改变观点:寡妇的证言是因为妒忌造成的假供。
    出租车司机的故事:儿子不变的微笑......
    社会问题:强权下的屈服和痛苦

    艺术家的观点:杀人罪不成立,但无罪的话在这个社会很快被杀,建议有罪,并希望集体帮助这个孩子。
    个人均以各种理由推脱,社会问题:不做实事,扯皮啊。

    最终结果,无罪,少年由艺术家收养,全篇结束。

    翻拍片啊,但题材不错,一边骂管理机制、一边讨论民族问题。不可解,我一直这样认为。以前和别人讨论过新疆帮和新疆人才的问题,无解。

     4 ) 本来是打算给四星的……

    但想了想,还是只给了三颗星。

    为什么?

    因为这部电影太不pure了。它设置的主题太多,想要传达的信息量实在太大,虽然不至于让人难以理解和接受,但实际拍出来的状况是多少显得混乱:鲁迈特原版的对陪审团制度的质疑保存了,车臣战争对俄罗斯人心态的影响更是他着重强调的,然后贯穿始终的对俄罗斯现状的不满(“满街都是奔驰宝马奥迪,到剧院步行只要三分钟的路堵了八次”),涉及到每个人叙述部分时又掺杂了每个人太多的个人感情,几乎每个人都说了一个自己的跟案件未必有关系的段子,然后又对案件本身兴趣大增(因为跟民族问题相关啊)增加了不少悬疑剧元素,最后还自作聪明地弄出个陌生男人……王怡认为这个版本比鲁迈特的立意高,呵呵,或许吧,但立意不是一切,虽然米哈尔科夫总算没有让他的电影失控,但还是显得凌乱不堪,而且力道一散,感觉无论哪个主题,都着力不够,只是浮光掠影,就这样过去了。不管立意不立意——我讨厌以文学的方式来讨论电影,就影片成色看,无论是节奏、集中性,还是叙事的掌控力,这个都比老版要逊色不少。

    接着说说技术。无论新版还是老版,都是技术相当出色的电影,但区别在于,老版的技术,跟叙事融合得很好,无论是开场极漂亮的跟踪长镜,还是进入封闭空间后精准的走位,都没有一点突兀的感觉,而新版,很多时候,让人觉得是炫技——技术成了一种装饰性的尝试。比如4次插入进来的小狗叼着人手经过的镜头,某种意义上来说,至少可以减少一次,总是重复,连闪着亮光的悬念,到最后都会让人觉得索然无味。

    看这部电影,说明一个道理,不是把海鲜放在一起煮,就叫佛跳墙的,大杂烩还是大杂烩。

    顺便说说米哈尔科夫,这个斯拉夫主义很重的导演,可以算目前俄罗斯导演中名气最大的之一了,但我不是很喜欢,因为那种斯拉夫的味道太重了!有时候为了渲染这种情结,他不惜破坏整个电影的结构(西伯利亚理发师),使这情绪本身成了电影中一个独立出来的部分。说到意境,跟同样有斯拉夫情结的索科洛夫比,差远了。

     5 ) 无法翻拍的电影。。。

      先看了这部,再看了原版。。
      
      原版中有句话:“合理怀疑,这是美国司法制度中最神圣的一条,也是我们的国家如此强大的原因。”
      让我颤抖啊……
    ----------------------------------------------------------------------------------
      这部加了很多俄国国情进去。剧中人物丰满了很多。有了各自的职业和故事。而正是因为各自的故事,他们更多的是从人性的方面来认为罪犯无罪,而非“合理怀疑”。
      情节拖沓了很多,没有原版紧凑。而且那几个人的故事也难以引起我的共鸣。
      那个计票的人最后欲言又止的演技真是棒,还以为他会说出一段惊天地泣鬼神的话,然后逆转,全体认为有罪,然后end。这就牛逼了。可惜憋回去了。。。我能说脏话吗?!
    ----------------------------------------------------------------------------------
      这一版本中,那个计票的老头在最后一次投票时,说:那个管子在待了40年,还会再用40年,什么都不会改变的,我们来这里断案,商量,轮流发言,就这些。可事情还是一成不变。
      40年是指他们的司法制度?还是指1957年的原版电影?
      应该判无罪,但出狱后被杀死的概率很大。如判有罪,至少能活,而且还有机会翻案。明显有罪判定对被告有利。
      俄国佬翻拍老美的经典,但又想比老美的“合理怀疑”更牛一点。
      于是有了些心灵鸡汤的小故事,有了一些有浅显寓意的小场景,最后还让那个可能是凶手的车臣崽子再被俄罗斯人收养一次。。。
      到结尾生怕你还看不懂俄国的优越,俄国人的人性的善良高尚。再给出一段字幕:法律是永恒、至高无上的,可如果仁慈高于法律呢?
      谁更牛逼?谁落了下层?
    ----------------------------------------------------------------------------------
      原版九十多分钟,这部两小时三十分还多……加了回忆、战争场面、歌舞、功夫(高加索刀法~)、心灵鸡汤、文艺、小清新。。。这是要闹哪样……
      你看豆瓣类型介绍里是怎么分类这两部电影的……
    ----------------------------------------------------------------------------------
      六十多年前,十几个演员,几个场景。就拍成了一部经典电影。
      对设备环境要求极低,甚至直接就可以改成话剧。
      俄罗斯在2007年翻拍了!效果也不错。
      而我们。。。想翻拍也不能!
      

     6 ) 何为民主和公正。

    动物的一切行为都出自生存本能,狮子的捕猎、羚羊的迁徙、熊的冬眠,莫不如是。不会有人对动物间的杀戮作出道德层面的评价,也不会有人指责食肉动物的残忍和凶狠。
    但人类不同,作为社会动物,人的行为不可避免要面度道德的审判,根据康德的理论,人具有情感性,“其有限理性不足以使得人类至善,而其他一些追求的出现甚至能够左右理性”,也就是说,人类需要一种能够起到规诫性质的规范或指令。

    而在当今,显然,法律便是这种制约人类行为的条令,以强制的方式约束人类,使得不背离道德的轨道。法律的作用,即约束与审判。然而,谁能保证法律的公正性,谁能保证法律的完美性,谁有权利依据法律作出审判和惩罚?鉴于任何一件事情的发生都可能源自无数的可能,而真相常常蜷缩在迷雾的阴影后,假如法律不能作出最公平的判断,那么,有没有一种力量,可以替代法律成为第二标尺呢。

    《12》提供了一种可能,那就是,良心。
    这部电影由俄国导演尼基塔·米哈尔科夫执导,翻拍自1957年美国电影《十二怒汉》,导演本人也在片中扮演了其中一名怒汉,即陪审团的主持者。
    故事讲述一个车臣的男孩,涉嫌杀死自己的养父——一名俄罗斯军官,法庭在三天的审理后,将最后决定权交给了十二名陪审员,他们被送进一间学校的体育室里,需要在封闭的条件下作出判决。

    美版的《十二怒汉》我还没看,简介说到其背景设定是在炎热的夏天,涉嫌杀父的是贫民窟的男孩。而俄版《12》,将男孩设定为被俄罗斯军官收养的车臣孤儿,从这个角度讲,显然试图挖掘更深刻的矛盾表达更广泛的内容。

    俄罗斯和车臣的矛盾持续近两个多世纪,一直到影片拍摄的2007年,双方仍不时交战,生活在战争阴影下的莫斯科人,对车臣人有着显而易见的仇恨和厌恶。在这种背景下,影片巧妙地暗示了法庭上由于人们的主观因素可能导致的判断失误,将民族矛盾纳入影片的体系中,无形中也提高了审判结果的高度。以片中顽固派的头儿——格子围巾的出租司机为首,对车臣人的愤怒让他无法理性地看待整个案件,而是一味认定男孩是杀害养父的凶手,甚至为此与其他陪审员激烈争吵辩驳,一度情绪失控。

    电影开头是连续的一帧帧破碎交叉的画面,路上骑自行人的男孩、法庭上的双方辩论、快速下楼梯的人,每个细节看似互不关联,实质上已对整个剧情有了初步的交代。而灰色调的处理,奠定了影片厚重沉郁的基调。电影的所有展开剧情,基本都发生在不大的体育室中,偶尔穿插了几幅象征性的战争画面、男孩父母被杀的现场、男孩在监牢里跳舞的场景。

    但不得不说,这是部虽沉闷却不无趣的电影。两个半小时的时间里,十二个人物的性格全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小动作和细微表情的设定趋于完美,但这还不是最伟大的,最奇妙的是,仅有的150分钟里,不光是人物对待案件的心理发生变化的过程一一呈现,甚至还引申出每个人物各自的故事,每个人的灵魂在这次判决中都得到了一次洗礼或者说是升华,看似平淡,实则惊心动魄。

    从进体育馆的那一刻,十二怒汉的性格各异已经有了明显的展露,为了搞清楚谁是谁,我把这段来回看了三遍,并在纸上记下了所有人较明显的外型特征以及性格特质。事实证明,细节记录非常有用,尤其在后面论述案件的阶段。一开始所有人都很浮躁,毕竟案情已进行了三天,且人证物证俱在,似乎毫不费劲地可以开始表决男孩有罪了。演员男去弹锁起来的钢琴玩,软弱男在厕所发现了女学生的巨型胸罩,小胡子发现一个针筒兴奋不已,竖条纹西装男乐颠颠去开电视看母亲的节目,外科医生把小胡子的针筒甩到了飞镖盘上,墓园管理员坐下看书,其他几位也都坐下来休息。直到,主持者——导演本人提示表决开始。

    11有罪对1无罪。反对意见的提出者(直接叫反对男好了)顿时被大家用惊异的眼光围住,这案件还有什么疑点?为什么要反对?审了三天不是都可以定罪了吗?但反对男只是略带一点拘谨说,太轻易了,这么下决定太轻易了,这不是买西瓜,不甜的话可以扔掉,我们举举手,可能这孩子一辈子都要在监牢里了。

    影片从这里开始,便进入到一种处处都是紧绷的张力的氛围中。一人对十一人,而且,重要的是,反对男没有丝毫的证据能证明男孩并没有弑父,唯一能支撑他的论点的,仅仅是因为他相信那孩子的诚恳。出于一些连他自己都不能完全确定的怀疑,他认为自己有责任弄清楚事情的真相,而反对是唯一能拖延时间的办法。

    第二名以匿名投票的方式提出反对的,是眼睛老头,一名犹太人,他讲述了父亲的爱情故事,犹太人和德国军官妇人的爱情,老头含着泪讲完故事,说道“一切皆有可能”,而男孩的无罪也是一种可能。此外,他对男孩律师的态度表示质疑,律师的表现消极无力,可能背后另有隐情,于是他投票认为男孩无罪。
    第三名,软弱男。该男的性格便是怯弱、谨慎、胆小、神经质,在讲述自己叔叔的故事时,我几乎觉得他快激动得死掉了,软弱男的叔叔曾一时踏入歧途成了抢劫犯,而警察局局长不计前嫌宽恕了他一切的罪过。这一故事与案件并不关联,但软弱男一想到此便深怀感恩之心,继而认为,人需要宽容他人的罪过。
    第四名,演出男。该男为半个犹太人,一开始最急着做下判决的人赶去演出的人便是他,但他想到自身的经历,从他人一个微笑中获取的鼓励,从而也是投了同情票。
    第五名,小胡子。胡子男有点结巴,但正是他提出了本案中第一个确切的疑点,即,为何男孩杀人劫钱后要回到现场,这不符合正常人的逻辑。

    这五名反对者后,为了对案件有深入了解,十二怒汉在体育馆里布置了模拟案发现场,并试图重现案发全过程,同时对证词及证据进行核实,以期能获知真相。这里引入了一些推理元素,一举打破了前面近一个小时里的沉闷。经案情模拟后,条纹西装男投了反对票。但条纹西装男显然是个懦弱无能的家伙,在出租司机一番愤怒的逼问下,便吓到呕吐,顷刻后又改变了主意。
    之后在对杀人用法进行分析时,有发现新的疑问,精于刀术的外科医生投了反对票。六比六。而影片,恰好进行到一半。
    随后,一番讨论后,夹克衫男、墓地主任、爱因斯坦模样的老头也表示反对。
    接着反对男出示了两张照片,证明法庭上的目击者——案件地对面楼房的女人是出自嫉妒做下伪证,经一番详细的心理分析,顽固男痛苦地讲述了一段自己与儿子故事,一方面认可了反对男的心理分析,另一方面也证明,他对这个年龄的男孩有种偏见,认为他们都不服从管教,从而对案件有了先入为主的主观判断。

    之所以要不厌其烦地讲明故事的流程,是因为这些细节背后有着太多的东西,比如说,所有的陪审员都是普通人,他们有各式各样的职业各种不同的人生,而对于一个处在他们对立面的毫不相干的车臣男孩,他们完全可以不在乎,完全可以统统举手表决有罪之后去过自己的日子,完全可以把这次判决当做人生的一个小插曲一笑而过;但正因为他们是普通人,不是高高在上的掌权者,不是说一不二的独裁者,他们对生命反而有种更真切的同情和怜悯,而这种对生命的责任感,从反对男的质疑开始,渐渐波及到每个人的内心,引导着他们找回自己的良心——人类最高贵的品质。

    影片以这样一句话结束,“法律是永恒,至高无上的,可如果仁慈高过法律呢?” 片中出现的具有象征意义的小鸟与富含信仰意味的圣母像,都暗示着,真正的公正来自内心深处的决定,来自人类肺腑中的道德标尺。如反对男对鸟儿说的,你可以飞走,或者留在这里,这都是你自己的决定。
    不否认鸟儿和圣母像的出现,乃是导演为了升华主题而刻意创造的道具,有些生硬,且带有说教式的意味。但鸟儿展翅飞进茫茫大雪中的画面,以及反对男亲吻圣母像的情形,依旧令人感动,就好比明知电影中的玻璃都是糖做的,但看见有人从破窗而出的时候,仍然替他疼得慌。

    故事结束,我脑子里的想法还没结束。我所想的,是美国与俄国等国家的陪审团制度。
    美国的陪审团制度是指由特定人数的有选举权的公民参与决定嫌犯是否起诉、是否有罪的制度,这是每个成年公民的义务。而陪审团独立于任何一方政府势力司法系统外,可以完全自由以及独立地作出判断。俄罗斯的陪审团与美国类似,同样被授予审判被告是否起诉是否有罪的权力。

    陪审团的参与人员可以不被法律束缚,拥有完全自由的表决权,又因其各自所受教育、各自经历、以及道德观和价值观的不同,对案件的看法不一,也会有极主观性的判断,从而导致判决的不公正。比如轰动一时辛普森案,辛普森被判无罪的最大原因便在于陪审团的一大半是黑人,在种族主义背景下,多数人给出了无罪的表决,从而使辛普森得以逍遥法外。这固然是陪审团的一个弱点,但陪审团制度比起其他司法系统具有更大的民主性,不仅能让公民参与到法律中体会维持法制的荣辱感,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公民的独立意志。所谓民主,如果没有民众的直接参与,无非只是一句空谈。

    说这些,是想到今年的邓玉娇案。“邓玉娇,供职于巴东县野三关镇“雄风”宾馆,任KTV服务员。2009年5月10日晚8时许,因被湖北省巴东县野三关镇政府3名工作人员猥亵,在冲突中用水果刀刺死1人,刺伤1人。”案件经过很多人都清楚,不一一说了。
    审理此案时,遭遇重重困难,证据被毁,邓的家人曾失踪,记者被阻挠,但在舆论压力下,最终法庭判理如下:“合议庭当庭宣判,邓玉娇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但属于防卫过当,且邓玉娇属于限制刑事责任能力,又有自首情节,所以对其免除处罚。邓玉娇在法律上由此彻底恢复自由身。”除了被杀死的工作人员外,其他两位,仅仅只判处撤职开除党籍等,连刑事拘留都没有。
    将开除党籍作为一种惩罚以代替刑事处分,这岂不是意味着党员具有双重保护么。很荒谬,但又是事实。顺便提下,当年新疆克拉玛依的礼堂大火案中,那位喊出“让领导先走”、从而让三百多小学生死于大火中的某女士,最后也是被判开除党籍,辗转一些年后又在某某单位任职了,一切如同没发生过。我一直很好奇她做梦的时候会不会一堆小孩子在后面追着她跑。

    扯远了。我是想说,假设“邓玉娇案”处在美国等国家,想必不会有这样的判决结果。普通人更了解普通人的痛苦,更能理解,为什么一个漂亮的女孩子会愤起杀人,而且是将刀对准三个大男人。

    这几年来,由于网络的快速传播速度,舆论对于司法或是政府决策都具有了一定的影响力,但影响力不代表决策力,没有行之有效的令公民参与到国家法制中的制度,舆论充其量不过是浇在熊熊大火上的一杯水,最终会在时间里平息下来。

    看,才不过多久,再没人提杭州的陈卓,没人记得邓玉娇,没人知道马芳芳是谁,没有知道黑河县曾经有一场惊悚的灭狗惨剧。就连那场令人心惊的大地震,如今也都没人提起了,被校舍压在地下的孩子们,他们中的很多很多,至今没人知道他们的名字,甚至于也不知道死去孩子的数字。而且,没有人告诉我们,谁需要对那些没有钢筋的预制板的负责。

    冤死者在底下不能安然沉睡,而活着的人已经将他们遗忘。哦,也许不是遗忘,只是冷漠和麻木,我们都习惯不公正了,习惯了正义无法得以维持,习惯了潜规则,习惯了灰色收入,习惯了打着公正旗号下的特权和专制。等哪天刀子指向了胸膛,我们就伸伸脖子,说,来吧,喉管这里最柔软,给您省点力气呗。

    套用下三表哥的语气说一句,贵国也有民主和公正这样的词?


    ============
    旧文一篇。

     短评

    老骨头们演技太棒了

    5分钟前
  • 西决
  • 力荐
  • 俄罗斯竞选2008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作品,《烈日灼人》导演新作。没看过原作,这部翻拍的确是很长很叨逼叨…150分钟,第100分钟时小觑了10分钟,醒来已经完全云里雾里了…这是一部你得双眼盯紧字幕、脑子急速旋转、耐心、静心观看的片子…奥斯卡外语片是我也不选它。

    9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 相对于原版的密闭空间、抽离背景,此片插入了大量时代符号、个人遭遇,不再强调法律公正的绝对性,陪审团显得更人性化,态度的转变源自自身经历,其软弱和动摇更具说服力,也侧面解析了俄罗斯风云变幻的政治格局;表演非常赞,基调更悲凉;想表达太多,略有杂乱,部分指涉无法解读。

    10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 要看第二遍的影片,12个老男人的优秀表演。

    14分钟前
  • 力荐
  • 几年难遇.

    17分钟前
  • ⒹⓎ
  • 力荐
  • 要完全看懂对白不容易

    20分钟前
  • 小老鼠
  • 推荐
  • 拍得这么花里胡哨干吗?我还是喜欢美国人的老版本

    21分钟前
  • 何生生
  • 还行
  • 线索太多,台词嫌冗长,还是更喜欢原作的精炼。

    26分钟前
  • 金刚大笑
  • 推荐
  • 承受的主题太宽大,使得整个过程显得有些漂浮,但仍然是部好电影。

    30分钟前
  • 不流ᝰ
  • 推荐
  • 考验了导演叙述耐心的力作,比57年的版本更丰富丰满

    35分钟前
  • 匡轶歌
  • 力荐
  • 换了个地儿重新拍,非常好的延续了原作的神韵

    39分钟前
  • madaoooo
  • 推荐
  • 不是关于法律,而是关于仁慈。

    40分钟前
  • malingcat
  • 力荐
  • 泣涕连连

    45分钟前
  • 铁皮骑士
  • 力荐
  • 冗长、杂乱而且煽情,还不如中国大陆那版。57版的靠的是严谨的逻辑,理性的自觉,公正的自主,内怀的慈悲,最后不得不令人信服,再叹而伟大。俄罗斯的这个版本,几个人几段人生经历的故事就乎拉碴煽过来了,末了来句“仁慈比法律重要”。若此,信佛祖耶稣即可,要法律何用?7.5

    46分钟前
  • 巴喆
  • 推荐
  • 再看一遍

    47分钟前
  • 徐徐
  • 推荐
  • 让人想到了《哗变》,12个老男人的戏真棒~

    49分钟前
  • 老探戈
  • 力荐
  • 7.9

    52分钟前
  • 冰山李
  • 推荐
  • 不算成功的翻拍,导演加入了很多俄罗斯元素,包括对寡头政治的影射,但导致全片过度拖沓,给观众的感觉并不好,面对演员长时间并不动人的个人叙述,稍微急性的人,很容易会失去耐心。远没有57年美国版能紧紧抓住人心,拍电影有时候1+1并不大于1.

    55分钟前
  • 肥壮壮
  • 还行
  • 尽管是法庭戏,精彩依旧难掩。还在怀念当年的【西伯利亚的理发师】。导演是天才。

    60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 民主并非投票,而是不停止思考。如果停止思考,不讨论只投票,第一分钟男孩的有罪判决就能定下来。你把这称为民主?对不起,没有反对意见的交锋,就谈不上民主。

    1小时前
  • 玻璃蔷薇
  • 力荐
  •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