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本人作为导演➕演员粉丝自带【两米八滤镜】的毫无逻辑激情发言。(言下之意就是ky好走不送)
呜呜呜首先看见他们两个又合作了,我真情实感开心到下楼跑圈➕原地飞升❤️还有什么比自己喜欢的导演和钟爱的演员合作更令人开心的呢?(我承认我有一点点cp情节在里面)
《以恩宠之名》是目前siff我看得最投入的一部,从开场Melvil坐在沙发上看报纸一直到片尾亮灯,我人就没“离开”过电影(这里的离开指走神,有一点点的走神都算)。看之前翻过一些评论,有的人觉得这部电影“很不欧容”,可是,什么又是“很欧容的”呢?
可能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
我个人觉得《以恩宠之名》依旧是“十分欧容的”———这部电影拥有欧容以往(我看过的)每一部电影的闪光点:人物和人物之间自然流淌的细腻的情绪(伴侣之间、亲人之间、教会和受害者之间等等);还有精致严整的结构(这一部在结构上给我的舒适感不亚于《登堂入室》);以及剧情本身更是毫不拖泥带水,每一条“证词”每一个纠结的瞬间都是那么的“恰到好处”(它们都处在一个刚刚好的位置)......换个人拍,还可以做到这样吗?我不知道。欧容的电影就像一条做工精细手艺独到的项链,即便有时候我觉得项链上的某一节珠子/挂坠不太好看,但也有一种“它们应该被放在那里”的感觉。
《以恩宠之名》确实和欧容以前的每一部作品都是“不一样的”,当然“不一样”,因为它完全是“另一部电影”,“另一群人”的“另一段故事”。它没有(视觉上)完整的露骨的、花样繁多的性行为,是性行为(在这部电影里)不重要吗?当然不是,这样一个题材,性行为是不可回避的,但欧容知道“如何去展现性行为”才是真正重要的。对于性行为,欧容当然不会去回避(他也从来没有回避过),那些交谈、邮件、质问等等,台词都说得很明白了,而另一些点到即止的地方并不意味着遮遮掩掩或是贬义的克制。
接着扯一下我家珀波,他和欧容也不是第一次合作了,自然没什么好担心的,看得出来两个人还是百分之百的契合,脱节感?不存在的👌🏻最后希望他们下一次也能一起拍片嗷❤️
《感谢上帝》取材自普雷纳神父性侵一案: 2016年1月,法国东部城市里昂爆出一名神父性侵多名儿童的事件: 1986年到1991年间,一名叫普雷纳(PREYNAY)的神父对4名不到15岁的童子军少年进行性侵。然而,由于刑事追究时效(在强暴或性侵15岁以下未成年人的案子中,从受害人成年起,时效为20年)已过,司法单位随后将该案归档了结。由此,普雷纳神父和另一位性侵神父都躲过了牢狱之灾。相反,上述提到的里昂地区教会负责人、枢机主教菲利普·巴尔巴兰以及其他六人被曝在知情情况下没有采取任何行动,面临着“包庇狎童行为”的指控。 (来源:欧洲时报) 普雷纳神父的律师曾要求延迟电影上映时间,担心它会对舆论产生影响,进而主导司法判决,在未被定罪之前,普雷纳神父应被视作无罪。最新进展中,巴尔巴兰被里昂轻罪法庭判处六个月缓刑,性侵主角普雷纳神父则因过了追诉期毫发无损。巴尔巴兰随即提出了上诉,并在期间向罗马教会递上辞呈,戏剧性地被教皇方济各拒绝,理由是在终审未来临之前,巴尔巴兰都应被“推定无罪”(百试不爽的理由)。 巴尔巴兰一向高调行事,他是一位坚定的保守派,在法国2013年的同性婚姻合法化进程中,他始终不渝地站在反对立场。 《感谢上帝》中有一幕是当巴尔巴兰得知性侵事件发生超过20年过了法律追诉期时,说了句“感谢上帝”(Grâce àDieu),这句荒谬的感叹传遍了全里昂,也是电影片名的真实出处。为了电影拍摄顺利进行,剧组用了假片名《Alexandre》,防止教会从中作梗。此外,电影中涉及大量教堂内景,为了避免和巴尔巴兰主教正面交锋,这些场景都是在比利时和卢森堡的教堂内完成,而没有选择事件发生地里昂。就像欧容所言,当你试图打破沉默,总会遭遇抵抗,但或许,这种抵抗下的直面相对,让影片酝酿着更强大的力量。 欧容的最初想法是拍摄一部关于男性脆弱的电影,进而focus到普雷纳神父的案子。本来打算拍一部纪录片,但接触到这些教堂性侵受害者后发现,他们对纪录片的形式没有太大兴趣,毕竟媒体狂轰滥炸下,他们已经对纪实的形式麻木。所以最终决定拍成剧情片。
我这应该是摘抄的,之前记在别处的,找不到来源了,侵删
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往往触目惊心。 而当真实事件遇上儿童性侵案件,更是多增几倍绝望感。 令人痛心的,不只是发现之时,更是真相揭露、却依然无能为力的那一刻。
伤害已经造成,如何弥补,谁来弥补,怎么走出伤害,预防伤害,是这些影片共同探讨的话题。 今年年初,就有这样一部儿童性侵案件改编的电影。 成年之后的他们,靠自己的力量对抗邪恶,让真相浮出了水面——
导演、编剧弗朗索瓦·欧容,90年代崛起的法国新锐导演,有人把他比作希区柯克或夏布洛尔的衣钵继承者。
电影主题以以探索欲望和越轨为主,作品多涉及同性恋题材,代表作《登堂入室》。
影片改编自一起发生在法国里昂教区的真实性侵案件。 在柏林首映时,该案的一案裁决结果甚至还没有公布。
这也是欧容时隔十年,再次入围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并获得评审团大奖“银熊奖”。(上一部是《逐爱天堂》) 欧容一度想把这个案子拍成一部纪录片,最后还是用故事片的叙述方式,尽力还原了这个案件。 影片上的全部细节,都是基于案件在媒体和网络上曝光的事实。 包括涉案的主教和神父,无一例外都使用了他们的真实姓名。
这个案件之所以轰动世人,与加害者的背景有关。
他既不是普通人,也不是达官显贵,更不是豪门财阀。 这个充满罪恶的加害者,是在教会中最为神圣的存在——神父。
受害者所要面临、对抗的,不仅仅是上层势力这么简单,那是在欧洲社会里根深蒂固、盘根错节的宗教势力。
而这些勇敢站出来的受害者,大都已经成年。 案件早已时隔多年,甚至都超过了诉讼时效。 这根本,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既然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他们又为什么突然选择站出来? 案件的真相,又是怎样被揭露、公布于天下的呢? 故事要从三个主角的生活开始讲起。 第一位,亚历山大,他是整个故事的起源。
一个典型的法国中产家庭的男主人,事业有成,妻子温柔美丽,还有五个可爱的孩子。 他虽然少年时受过侵犯,但看起来已然从阴影中走出。 亚历山大依然是一位虔诚的天主教徒,一家人都信仰同一个宗教。 直到有一天,他偶然发现—— 当年侵犯过他的普雷纳特神父,又回到了里昂地区,并且还在管教孩子。
为了避免自己的孩子,或者更多其他的孩子遭受神父的侵害,亚历山大决定主动向教会写信,坦白自己被侵害的往事,希望教会能革除神父的神职并道歉。 他一直坚信这是“宗教圈子”的问题,应该在圈子内部解决,而不应该闹大,甚至牵涉到司法程序。
他太天真了。 收到举报后,教会只是让神父和亚历山大见了一面。 神父当面向他承认,自己患有恋童的疾病,但拒绝公开承认自己以往犯下的罪行,也拒绝公开道歉。
面对亚历山大持续不断的追问,教会也只是一而再地敷衍。 对神父的罪行轻描淡写,希望他能“不要再纠结于过去,忘掉伤疤”。
最后,教会干脆直接表示,不会对神父采取任何惩罚。 而这个罪恶之源,还会一直担任神父一职。
一次又一次地失望后,亚历山大终于决定放弃在宗教内部解决,转向司法求助。 亚历山大,是点火的人。 他的勇敢站出,努力奔走,起诉控告,为事件后面的一系列发展创造了条件。
故事也进入了第二部分,第二位主角,弗朗索瓦。 他因为童年的性侵而放弃了信仰,投入世俗生活。 但一次警察的闯入,让他不得不开始再度正视过去。 但与试图内部解决的亚历山大不同,弗朗索瓦是更加愤怒的,恨不得即刻就要伸张正义。
他自己站出来,同时还联系到身边的受害者。 善用媒体的力量,群众的力量,成立协会和一个网站,供所有的受害者发声,给案件制造舆论压力。 弗朗索瓦,是聚火的人。 他把受害者聚集到了一起,给他们提供支持和勇气,也把整个故事推向了高潮。
这个协会让影片的第三位主角站了出来,艾玛努尔,他是这团火焰中的一簇火苗。 一个深受童年阴影影响的,成年后仍然和母亲住在一起,情绪稍一激动就会全身抽搐、事业无成的潦倒青年。
他是无助的,弱小的,自暴自弃的。 但因为亚历山大和弗朗索瓦的努力,他在黑暗中看到了光,开始尝试正常的,积极的生活。 三位主角,三个视角,从个人到群体,串起了事件的全貌。
影片最大程度地还原了事实,保留了欧容最擅长的多线叙事风格。 但这也是欧容第一次如此克制地,把一个历时范围如此长、波及范围如此广的故事娓娓道来。 那些影迷们所熟悉的,肆无忌惮表露出的性、奇情、扭曲的亲密关系,这样的电影描写镜头,全都在这部片中舍去了。 你很难想象在这样一部两个多小时的影片中,几乎一半以上的内容都是以“信件内容的画外音+三位主人公日常生活”的镜头铺开。 影片中没有一个关于“性侵”的直接镜头,所有关于过去的描述都是通过口述、信件交流,以及几个点到即止的回忆镜头。 比如,在夏令营的帐篷里。
在教堂的楼梯上。
在郊外的草地。
就连亚历山大的妻子袒露秘密时,也只不过是坐在沙发上就交代了。 这个隐藏多年的,曾经遭受过侵犯的秘密,只是三言两语,面对着一个交往不深的朋友,就这样淡淡地说了出来。 这份克制的情感,比直接的画面,更让人感到压抑和难受。
恰好正是这种隐约存在压抑,为我们再现了性侵受害者们,多年挥之不去的痛苦感。 平静、纪录片式的叙事风格,让影片多了一份真实厚重的质感,有了触及人内心深处的可能。 《感谢上帝》让我们看到了,在遭遇性侵以后,不管男女,不管老少,都会处于何等弱势的地位。 “反正是男孩子,受到侵害也没什么。” 存在这种想法的人,太多了。 当亚历山大为了揭露真相四处奔走时,母亲却只会对他说: “快23年了,打扰他(神父)还有什么用?” 一个母亲,在儿子为了内心的正义和良心奋斗时,用的词是“打扰”。
而亚历山大的父亲,更是评价自己受侵害的儿子—— “有胡说八道的天赋”。
最亲近的人尚且如此,可见世上很难有感同身受这回事。 亚历山大之所以能走出来,除了有同病相怜的妻子的支持,还因为他有事业、家庭,有足够坚强的后盾。
即便是这样,他也花了整整30年的时间,才有勇气说出真相。 更多的人,则是一生都陷在这样难以言说、旁人也无法理解的阴影里,痛苦一生。
弗朗索瓦是相对幸运的,他的父母小时候就及时保护了他,后来的日子也一直给予他支持和包容。
但弗朗索瓦还有一个哥哥,他的童年却也无形中被摧毁了。 因为弗朗索瓦的经历,夺走了父母全部的关注,让这个家庭一直围着他转,未曾想,自己却成了被忽略的那一个。
发生性侵案件之后的问题和影响,我们总是甚少考虑到。 欧容以三位主角的故事,通过三种不同的视角,逐渐描绘出了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 这些受害者和他们的家属,并不仅仅是难以面对过去,而是每个人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比肉体和精神上的伤害更甚的是,加害者是神父,而他们是教徒。 信仰让他们受伤,也让他们怀疑自己的信仰。 影片最后,对神父的审判已经提上了日程,三位主角在一张桌子上吃饭。 亚历山大的妻子突然问—— “如果神父死了,会发生什么?”
会发生什么? 什么都不会发生。 天主教依然存在,大家仍是教徒,巴尔巴兰仍然是主教,里昂地区的政界一如既往的支持巴尔巴兰。
就像一场热闹的正义之举结束,大家一瞬间回到了现实。 发现现实一如既往。 也许在这一刻,才会更加明白,片名为什么叫《感谢上帝》。
*本文作者:cqq
这是一部没有任何煽情情节的电影,但当影片结束,电影院的灯光重新亮起的时候,往回家的车站走的路上,我竟流下了眼泪。并不是出于感动,而是一种共情反应。当所有的事情被暴露在阳光下,得到了媒体的报道,大众的关注,神父被调查,进入司法程序,可是然后呢?这些曾经受到过伤害的男孩,大多都到了为人父的年龄,二十多年过去了,他们的痛苦真的随着时间的流逝消减了吗?这一切抗争,并不是为了复仇,更多的是一种愤怒的质疑,对于神权的质疑。相比于中国的观众在观影后的点评,欧容的这部新片显然在法国本土得到了更多影评人和观众的认同。我想这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文化背景的不同。欧容选择将这个真实的社会事件改编成电影就好比是文学作品里的介入文学一般,也是想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拷问。当红衣主教在记者发布会上说出:“Grâce à Dieu”(感谢上帝)这句颇具讽刺意味的短语时,有记者愤怒地发出了质疑,在法语里,这也是"Heureusement"的意思,“幸好”的意思。我不禁在想,这个“口误”是否也是一种潜移默化地把上帝当做了一种推脱罪责的方式呢?
电影中以三位主人公为主线,描述了他们人生轨迹,目前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如何应对这二十几年后“突然的”发声。
Emmanuel说比起Alexandre自己一无所有。他的身心都受到了永远无法消散的创伤,无法像个普通人一样处理亲密关系,靠药物维系镇静,甚至还会有一些暴力倾向。当他向她妈妈问出为什么曾经在小时候吐露过这些事以后她并没有所作为时,他妈妈说的是,“我无法想象这样的事情。” 在听到这一段对话以后我忽然明白了一些事情。这个细节也许解释了为什么他的母亲愿意承担下这个团体的电话接线员的“苦差事”,去聆听更多有过类似遭遇的“受害者”的倾诉,这大概也是出于愧疚的一种自我宽慰和救赎。
相比于Emmanuel, Alexandre和François过上了看似圆满的生活,有分担自己的痛苦的妻子,有了自己的孩子,得到了家人的支持和鼓励,也是出于对下一代的保护(当年的神父如今仍在参与宗教活动),让他们选择了不再沉默,这也使得更多人站了出来,选择了不再沉默,这所有的发声可能都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很多后续的影响,甚至给家人带来困扰。他们的痛苦和受到的创伤并不会就此消失。该如何背负这些沉重的回忆前行?Emmanuel一直反复说的是:“我发现我不是一个人,真好”。也许当有人可以分担苦痛的时候,他们所背负的包袱真的能不再如此沉重。如果当初Emmanuel的任何一个家人能表现出对于他的理解,他可能不会如此“扭曲”地生活着。
电影结尾的时候,Alexandre的儿子问他,爸爸,你还相信上帝吗?我们并不知道答案。对于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来说,神父对他们的侵犯也是一种背叛,背叛了他们对于神父,对于上帝的信任。神父作为一个个体来说,也是神权的化身。红衣教主说他不喜欢Alexandre反复提到的pédophile这个词,因为在教义里(纠正一点,后来经朋友提醒,电影里说的应该是从词源学的角度这个词的意思,我没记清楚),神父就是应该爱孩子的,这一切是多么的讽刺。上帝究竟赐予了我们什么?
感谢上帝,无论如何,生活都要继续。
很喜欢这种展示事件操作和推进过程的影片。这些受害者在站出来揭发神父恶行的过程中,有外在的阻力,有内心的挣扎,有再见到神父时的仇恨,有受害者见面时的互相慰藉,有母亲的支持,也有伴侣的理解,这些都被细致的展现出来了。
很神奇的是,这些受害者都正常长大了,虽然有着很深层的内心阴影,但至少他们turn out to be ok,而不是像在其他关于性侵的影片中那样一辈子被毁了抬不起头。我觉得这要归功于两点,一是父母的重视和理解,二是在一个性开放的国家,娈童行为带来的生理伤害居多,羞耻感相对于亚洲文化来说更少一些。
看完这部影片,才理解me too运动的意义,一定需要有人第一个站出来,受害者的抱团非常关键,因为他们本来就是孤独且弱势的。星星之火慢慢燎原,看着一个人点亮另一个人、一个人拯救另一个人,这种勇气和力量的传递是本片最动人的部分。
不知为何,感觉法国人对待任何人事都有一种既认真又潇洒的态度,每个人都拥有完整的人格和自己独立的逻辑体系,做对自己负责的决定,对自己真诚。另外,对我们隐晦的东亚文化来说,法国人亲友间的坦诚也是让人羡慕的亲密关系相处模式吧。
看影片之前不理解片名的含义,看完才知道原来是一语双关,“grâce à Dieu(感谢上帝)”本代表“heureusement(幸运地)”,而在这些受害者身上却成了malheureusement(不幸)的同义词,实为讽刺。
技法成熟之后的欧容,我由衷地赞叹。最后圣诞节晚餐的高潮我连看两次,虽然大段大段的独白和对话可能有些劝退,但现实中的和平抗争就是如此漫长而难熬。
三位主人公,前两位我称为抗争者的代表,他们都是艰难地战胜了阴影获得还不错的工作和家庭,有了一定的能力和地位,所以他们会成为发起和领导抗争的人。两位的立场虽不一致,一位在体制内部争取改良,另一位对体制失望透顶,要推翻体制,但对于共同的敌人,他们开启求同存异的合作。后一位我称为受害者的代表,他身心俱损,并没有像前两者一样幸运地在灾难后痊愈。
电影只描述了第一阶段的顺利合作与胜利,用圣诞晚餐的高潮暗示了未来失败的结局。阶段性胜利后有人要退出,作为旁观者虽然惋惜但可以理解,为这场旷日持久斗争投入所有的精力实在太过理想化。改良和革命的矛盾,也在此时爆发。最后用黑屏白字交代诉讼结果,法律追诉期因此而从二十年增加到三十年。敌人势力实在强大,蝼蚁难以撼动危楼,但它们还是在改变。
这部片子的亮点还是克制与冷静,并没有煽情,以及,在一些关键地方的不过度,欧容还是很厉害的。三个人物,共同推进,以不同的反应、不同的态度,去拼合出整个事件。有整体的描述,也有细节的个人感受,其实功力很强。只是太克制了,反而没那么讨好观众。
超棒!刚开始节奏很慢,而且冷静到不可思议,看到后来才知道,开头的冷静确实很荒谬。难得的是他们的家人大都很支持他们,没有“荡夫羞辱”他们。第一次看到电影中有这么多男性哭泣,当男性放开来表达感受、甚至表示自己的脆弱时,这才是健康的男性气质。结尾:Do you still believe in God?振聋发聩的一问。
B / 有趣的是哪怕在这样一部正襟危坐的作品中,还是看到了欧容关于“性”之复杂性的探讨(反复被强调的17岁仿佛呼应着《花容月貌》)。除此之外则是对言语的控制力:第一段的旁白与呢喃的分叉、高密度台词形成的叙事重压,以及之后的逐步迂回释放——这一释放的过程也是一种法式社会运动的铺展,因而落点不在于结果而在于过程以及过程中的人。瑕疵大概是察觉到了欧容在把握强社会性议题时对群像塑造的焦灼,以至于有些细节与转折的设置明显不到火候。
“我们经历的每件事都是有原因的…保护过去的自己,不要再羞耻或恐惧地活着” 打圈导致阴茎弯曲的难以取证、质问母亲知情神父亲吻自己却没有作为、联盟退会、受害者被推上风口浪尖、消耗时间和精力的持久战…都是电影的另一面力道。欧荣最正经的一部,看似《每分钟120击》跟《开战》的观影体验,鼓起勇气反抗,却不宣泄愤怒。“卸下沉默才是我的生活,我的信仰是人性”
【百老汇法国影展】【放映中四次马赛克遮挡画面】三位在童年时被同一天主教神父性侵的中年男子,勇敢面对过去、挺身而出公开揭露并起诉神父及包庇者的罪行。真实案件改编、使用真实人物姓名,无疑极大地增强了影片的现实感,更有震撼人心的正义力量。虽然是三个主角,但影片并未采取平行剪辑手法,而是将视角在三位受害者角色中依次自然地无缝过渡,并互相产生交集。很惊讶欧容能在社会压力下,将如此现实沉重的题材拍得这么从容不迫、冷静克制。一句脱口而出的“感谢上帝”尤为讽刺。在演员落落大方的表演下,愤怒与温暖、控诉与治愈并存//20190809资料馆二刷无遮挡版
#69th Berlinale# 主竞赛。欧容竟然拍了一部主旋律……即便是粉丝如我三星也是到顶了。拍得真是……沉稳啊,137分钟里面估计有70分钟在读电子邮件也是看得人要抓狂了。就是一个男版的“俺也一样”故事,完全是Metoo运动的逻辑和战术,后面结合互联网变成社会运动也是顺理成章。比较加分的点是三次换视点人物的剧作结构,以及结尾前一场获奖庆功宴上讨论运动现状和发展的戏(严肃认真地思考运动的社会遗产!)。
能够从编剧上看出来本片和美国的同题影片气质上的根本不同,本片聚集于个体与家庭成员的反应,少了好莱坞的理想化,更贴近于人本身。但是,整体的视听和人物塑造都让我觉得和导演的所有前作都不一样。这部变得太正确,太平稳,太了无新意。要么就是导演的创作心态老了,要么就是他接了这一个剧本,并非他的本意。拍得不错,但是我期望中的欧容能比现在看到的要更多。
三星半,和《聚焦》可以搭配来看。挺喜欢中前段书信体的描写,把主要三个受害者彼此截然不同的故事展现出来。可惜第一个人物占用了很大篇幅,结果没有深入下去。却靠着后两个人物为剧作带来了张力,他们的性格也为他们成年以后的心理、生理生活带来了不一样的改变,但相同的是我们能够看到家庭起到的作用。
不明白欧容到底拍了个什么?《我们的MeToo日记》?不那么故事也不那么纪录,一种奇怪的存在。以冷静的第三人审视视角进行着自己的社会表达,拍成电影没觉得有多好,适合写成调查性网文发微博。
指责欧容这部“没啥特色,换个导演拍一样”是件很容易的事,因为大家都这么觉得。但规整之下,完整的各类话语层叠、清晰的思辨色彩、快速即时的创作进度、完全负责任的社会关怀,几乎快摸到这个题材的天花板,不比《聚焦》差。希望大家不要再以“欧容应该怎么样”来束缚他,不玩花活、好好做纪实的“文学影像”也并不就是“没有想法”。这部电影可能“最不是他”,但在我的电影价值衡量中是能进他前列的片。
西方世界的两种立场:创造一呼百应的共情(美国)和确认同仇敌忾的共识(法国),前者易陷入煽动的陷阱,后者难跨越私欲的本能。还是《开战》看得更远。
一部米兔电影!(守望相助
在百老汇MOMA看法国电影展的这部片子,竟然有三次遮挡,只是正常对话的镜头,因为受害者谈到了性侵的细节,有口交和阴茎之类的词语,就被技术处理了。这时候法语对白还能清楚的听到,权当是在场的观众没人听得懂法语。事件本质上跟《聚焦》一样,为性侵受害者发声,只是到了法国导演手里,剧本全程书信体旁白展开,节奏精准,形式极致,中间换了三次主角的视角,去推动这个事件发展的不同阶段,只是把镜头聚焦在“不在沉默”组织的几个重要成员身上,不那么煽,而是用三个不同社会阶级的主角去看待教会和信仰,发声之后每个人自我疗愈,理智的同时也带着思辨的力量。
拍得扎实,人物饱满,最后一句“你还相信上帝吗?”是对所有人的拷问,欧容没用什么过多花哨的东西,只是认认真真审视神父性侵幼童这个普遍性的现实,对个人成长,对家庭生活的影响,以及每个当事人面对这个事情的态度。
神父虐童题材近几年可真多,没想到欧容也拍了,而且还是进行中的案件。影片围绕三位男性受害者展开群像描绘,几个点令我印象比较深吧,一个是三位受害者坚定和果敢的态度;第二是组织化以后有网站,有热线,有定期聚会,甚至还讨论过要不要用喷气机痕迹来做博眼球的话题营销,影响他们的不止是一生的伤害和阴影,还成为了他们一辈子的事业;第三是当事人的家人态度天差地别,有的鼎力支持,有的就很令人失望。叙事比较四平八稳,不像聚焦那样有一个调查推进的强力主线,所以略微有一点闷。所有男性主角配角大人孩子都无比帅,这也是欧容的特色了。
冲洗黑房内有多少秘密,露营帐篷里有多少污秽,因为懦弱纵容了多少犯罪,因为包庇扼杀了多少人生。有些往事难以丈量,有些痛苦却容易计算。这些年感觉一直和三个人做爱,我,妻子和神父。比起罪人得不到惩戒,兄弟转嫁的嫉恨,母亲如刀的憎恶,得不到亲人十元的支持,看不到世界向好的明天,才最黑暗。
欧容还是那个欧容,情绪拿捏非常精准,三场人物都各有情绪高潮和高光时刻,三个家庭体现#metoo可能结合人格造成不同程度的震荡,真实如同社会风俗画但又格外克制。然而剧本有点问题:波波这个角色最后弱到可有可无导致第一场记忆点消失,感觉可以大幅精简着重牵出后两场的情绪。表演最好的是法国张震太纤弱敏感。整体很稳有[聚焦][120击]乃至[开战]的气质,虽无奇情却让人物纷纷跃然屏上没辜负欧粉期待。
信仰产生信任,信仰也玷污了信任。欧容并没有妖魔化教会,而是从三位主角的主观视角把法国版“聚焦”无比严肃的讲了一遍,因为厚重才显示出力量。可恨的是就这样藏污纳垢的组织 ,还天天把反同挂在嘴上……
欧容看得上的主旋律,一定不是运动,是运动里的人
3.5.一篇社会调查型特稿,让你感动又让你不止感动而继续动脑反思,这是法国片的优势。围绕几个核心人物展开,细节和情绪都如丝般流畅,彰显了导演既有的调度和叙事能力,几次视角转换有如行云流水,对陈年旧案调查过程的展示一丝不苟,非常理性,这又让我怀疑它是那个欧容吗?因为细节丰富,几个主要人物都很饱满,我个人觉得有很多繁冗的细节可以节省,既然是群像戏,每个人物反而不需要那么面面俱到,因为细节不必重复交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