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年的《纽约提喻法》和2009年的《无姓之人》两部电影无论在电影的主体命题,或是在其绚烂复杂的表现手法都代表了现在电影技术与内涵的出色结合,更重要的是在其复杂多变的结构下,导演对影片叙述的梳理,节奏的把握,人物性格的塑造等方面展现了及其高超的技巧。《无姓之人》将一个古老的命题“人面对选择之后的多重人生境遇”通过更加高超的电影技巧进行翻新,使得影片不仅仅局限于《罗拉快跑》的形式主义和《滑动门》的爱情主题,与区别于基氏的《误打误撞》的严肃的政治取向,而更加接近“命运多重性”的哲学命题。
导演为了将其阐述命题具有逻辑性,尽管这种逻辑性也依托于某种幻想,但却为了后续描述进行了可能性的铺垫,这个逻辑的基础便是“一个可以将自己的过去和未来联系起来的孩子”,这个孩子可以不断审视自己的未来,为此观众才可以有一个窥探命运多重选择的途径。当这个叫做Nemo的孩子面对离异的父母,跟随母亲远渡重洋或者跟随父亲留守家乡便是他命运分割的一个重要的时间点,由此故事产生了岔路。
1.相爱篇
跟随母亲来到美国之后,Nemo找到了真爱Anna,他们度过了完美的15岁,于此,电影又开始了岔路,第一种便是他们顺利的结婚组成家庭,Nemo却在34岁的时候由于撞死一只鸟而车祸溺水。第二种是Anna被迫离开了他,然而他们却不能忘怀彼此,终于在成年之后再次相遇,但却因为一个“巴西人煮了鸡蛋”而导致了彼此无缘再见,能够找到真爱,却无法与其长相厮守成为了人生最大的遗憾,那个118岁的老人便是这个人生的产物。
跟随父亲留守家乡的Nemo却由于向Elise表白成功与否而导致了截然不同的人生2,3,4:
2.被爱篇
由于一个“要和第一个与自己跳舞的人结婚”的愚蠢决定,Nemo与自己不爱的亚裔女孩Jeane结了婚,生了子,然而在没有爱的生活里,Nemo无可奈何的放任自己随波逐流,甚至将自己的命运完全依托于一个Yes/No的硬币,尽管躲过了迎面而来的火车,却无法避免自己成为一个完全无关的身份而被枪杀,死于34岁。
3.为爱篇
与不爱自己的Elise结婚是能够预知未来的Nemo创造的一个奇迹,然而这样一段强迫的爱情要不结束在彼此没有清醒之前(结婚当天,Elise便死于油罐大爆炸),否则在彼此清醒之后,错误的婚姻成为了彼此无法弥补的创伤(Elise丧失理智,最后离家出走)。在Elise离家后,在Nemo脑海里上映了一段舞台剧:执着于曾经爱情幻想的Elise尽管面对曾经的帅哥,却也完全不能够与其相认,这种境遇恰好与”相爱篇“的久别重逢形成了对比。Elise离开之后,Nemo死于洪水。
4.无爱篇
在青年时期被Elise拒绝之后,狂飙摩托而成为植物人的Nemo没有经历过爱情,他只能够在脑海里构想一次火星之旅,他遵守诺言将Elise的骨灰撒到火星上,随后他遇到了应该与其相爱的安娜,但他们的生命随之终结于宇宙飞船的爆炸。
在短短的2个小时中,导演阐述了Nemo可能经历的6种人生,然而没有一种是完美的人生。这些通过幻想,或者是被预知的人生中,Nemo是在一个假设的前提下而存在的,而并非真实,所有的人生都统统归于虚无。当9岁的Nemo审视了不同的人生境遇之后,他没有跟随父母,而自己奔向了远方,而他最终的选择将其带回了Anna的身边。那个118岁的老人说,这是他最好的一天,因为他协助9岁的Nemo找到了最完美的人生。而那些没有爱的人生都是被假设的人生,都是不应该经历的人生。
香港的舒琪老师在给李洋《迷影文化史》的序里写道,电影的本质就是bigger than life,比生命更大(同一句Bigger Than Life,或者就是Nicholas Ray的高于生活,比生命更重要)。这句话可以做多种解释,比方说电影是一项放大的艺术,我们保持仰望的姿态去观赏它;再有,电影可以对生命进行再书写,借助布景化妆蒙太奇等多种手法,做到人物多变和时空的无限大。杨德昌的《一一》里有句更直观的描述:电影发明以后,人类的生命比起以前至少延长了三倍。
看过《无名先生》,你会更真切地理解以上这番话。影片无异于把一个人的生命复制成三份,交叉打乱、喷射开来或逆向发展,结果要么死胡同要么无结局,最后一切土崩瓦解。许多观众跟着导演兜了一大圈,岂不料又回到了令人丧气的原点,一看他在那边笑而不语,这实在叫人气愤。可如果真以一个八岁小孩的眼光来看世界,那《无名先生》无疑是充满着感伤——这难道不正是“我也老了”的心酸么,看透了生老病死悲欢离合。未来世界里,118岁的尼莫满脸老年斑,口齿含糊不清,什么都记得又什么都不记起,他像一具空荡荡的躯壳,行将就木。
即便《无名先生》是一部虚构的自传型电影,即便故事的始端只是父母离异的童年阴影,我对这部电影的好感源自常见的个人式生命体验。正如片名所传达的意思,尼莫可以是任何人,也可以是导演本人。尼莫报出自己的出生时间,我起了个念头,一查发现,导演雅克·范·多梅尔的生日是1957年2月9日,而尼莫出生于1975年2月9日,年份数字的最后两位颠倒了一下,而日期是一模一样。换言之,多梅尔以编导身份亲自参与了尼莫的生命之旅,他让尼莫遭遇无穷多的选项,主观的或客观的,有远在天边也有近在眼前。其中恰恰会有普通人所揪心的一些细节,他们在生活中随时可以遭遇到。就像最简单的,怎样靠近一个女孩子,怎样开口说第一句话,也许这个真的会决定你的一生。
《无名先生》的题材并不陌生,基耶斯洛夫斯基早有部《机遇之歌》,三段式三种生命,选择加如果。这类题材经由后来一系列电影的不断摘抄翻新,在影迷圈里一向是较受热捧。原因很简单,导演故意留下问题,让观众参与其中作比较,掂量轻重,找到属于自己的选择。这种电影需要一个强烈的移情作用,如果我是主人公、如果能事先知道结局,我该怎么办。但《无名先生》不是加了升级补丁的《机遇之歌》,它是一本百科全书版的《机遇之歌》。从信鸽迷乱到蝴蝶效应,从耗散理论到平行世界,从单向时间到多维空间,从宇宙的膨胀、塌缩到混沌,多梅尔充满耐心地讲解了起来,以尼莫当实验品,从家庭、爱情到个人生命,一一例证。这不是一套苍白无趣的文字说教,几个国家的实景拍摄,有虚拟的未来世界和遥远的外太空,任何有点眼力的都能看出《无名先生》把钱烧在了哪里,那些特效还真不是纸糊胶水粘的。至于电影语言基本功,如果留意下镜头的焦点变化、剪辑和转场技巧,多梅尔从未让人失望,影片精致而美丽。
如果尼莫的生命是一棵树,无论顺着生还是倒着长,是枝叶还是根须,它终究会入土。这是包含哲理的人类困境,也是一种悲观失望论调。所以有人把《无名先生》当爱情片来看,只取安娜一段,那样做其实也挺不错的。毕竟在一些人看来,即便面对生命,爱情也可以取代一切。【外滩画报】
我看得太不专心了,一边看一边在淘宝。起初我以为它只是黄粱一梦庄生化蝶,坚持选择真心相爱的人,人生就最圆满。Everything could have been anything else, and it could have just as much meaning是没错,但不跟她在一起,人生白费。
永不放弃真爱当然是真理。但结局的时候一切平息,这时猛觉,实在是一部太妙太伟大的电影,忍不住击节大笑!
这部片子里,所有男主角都是真实存在,各自执迷,己身并无过错,但无论面对种种选择,最终都沉沦不同的悲惨命运。唯有一百零八岁的那个终于开悟。
如何使妄想熄灭,分散的自我趋于不分?”至此,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In chess, it's called zugzwang, when the only viable move is not to move.
往世也好,今世也好,回头是岸的转折,是这个垂死老人放下了自我和自我境界的存在。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
众生只是活在一个共业的平台上而已,众生,活在众生的梦中。一意追逐求索不已,则众业纷纭,永无宁日。
若世界实有,则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则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须菩提!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
所以,当业报随身,怎么样可以摆脱悲惨的命运?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
每个人做的每件事都有目标,每件事都牵引出各种各样的事,所以如果能不贪着而减少自己要争取的福德,尽力减少不必要的目标,尽力不多引起各种可能性的分支,尽力减少因这些可能性的分支而牵引到各种人,就是最大的布施。若能放弃一部分福德,心生清净,只开启内心真正认定必要和正确的事端,那么对世界的良性影响,如同这里少一只蝶多年后遥远地方就少一场风暴,胜过捐赠无数。
所以片子的真正结局,并不是以有情人终成眷属为终点,而是宇宙逆转,老人哈哈大笑。留在欲界中的分神,至此乃能受真爱团聚的福德,而老人,已然立地成佛。
无论如何赤诚祈求,奔驰涕泣,通达宿世因果,皆无法摆脱命运的折磨。即使放弃财产,泣血祝祷,漂泊四方,也无法脱离。但最终,放下我执,放下所有善缘孽缘,在重叠时间中的流转的多条生命线索才趋向平息,这乃是最大的布施。
自身和化身,过去和未来,尽此一报身,尽皆得度。
时间是什么?前后相随,无前,无以显后,无后,亦无以明前。
万念平息之时,老人开悟而安然灭度之时,宇宙逆转之日。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祗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另外一部电影Awaking Life从问题和见地上,可以做这一部的基础。这一部真是具体了许多。迷悟非两心。
这部电影越品越有味道, 为的不是故事里的感情戏,而是里面揭示的科学理论. 不提超弦理论、蝴蝶效应. 只说说开头一段 "鸽子的迷信".
"鸽子的迷信".是著名的心理学实验,对人的思维局限有很强启示. 以下引用有关介绍:
**************************************
迷信的鸽子
斯金纳是一名心理学家,他写了很多科学论文,其中有一篇很有意思:《鸽子的迷信行为》,讲的是鸽子也可以迷信的,人类可以用某种方法让鸽子迷信起来,从而探讨人类为什么会有迷信行为。
考虑一下人类的迷信行为:忌讳某些数字比如4,相信带某个护身符能带来好运,还有烧香拜佛,算命......按照斯基纳的理论,这些迷信行为的根本原理是:行为和结果之间的联系被强化了。某些行为会导致某些结果,如:硬币扔到天空--硬币会落下来。但有些行为不会导致某些结果:烧香拜佛,希望自己的孩子考上好学校--孩子真的考上了好学校。这个结果也许会出现,但行为并不是该结果的原因,可是人们相信这个因果。从心理学上讲,行为和结果之间联系被强化了。
为了证实这个原理,斯基纳作了一个实验,证明鸽子也可以迷信的。
斯基纳把鸽子放到一个箱子里。箱子里有食物分发器,每隔15秒落下食物。然后...然后什么也不做。就观察鸽子就可以了。几天后,实验结果出来了。在每次间隔的15秒没有食物的时候:
一只鸽子总在箱子中逆时针转圈。
一只鸽子总是用头撞箱子的某一个固定的地方
......
斯金纳的那次试验放了8只鸽子,其中6只出现了各自不同的奇怪习惯。
这里有一个重要的问题:鸽子的行为与获得食物没有因果关系。但鸽子还是这么做了,就好像它们这么做了,确实就会得到食物似的,鸽子变“迷信”了。斯金纳就是用这个实验来解释人的迷信行为的原理。
另外两名心理学家用这个原理给人类作了实验。实验非常简单。4个高中生,按吐币机上设置的键。键有好几个,如果按对了,就能得到吐币机里自动吐出的硬币。按错了,什么也没有。真正的事实是(当然4个高中生并不知道),3号键是奖赏键,只要按他就能得到硬币。但必须要间隔10秒,3号键才会起作用。也就是说连续快速按3号建没有用。
实验的结果是,一段时间后,高中生变得“迷信”了:他们各自形成了自己固定的一套按法,比如按1,2,3,4,再按1,2,3,4......因为他们认为这么按就会得到硬币——他们确实能得到硬币,因为里面有“3”,但跟序列没有关系。
*****************************************
有趣的是,与“浑然无知”不同,所有的"迷信", 都是当事者试图探索未知的因果关系,努力寻找之后得到的“见解”。但是,这些探索因为方法不周全,不成体系,存在大量未排除的可能性,因而形成的见解在掌握真相的人看来,是非常荒谬可笑的。迷信是未达真相之地的见解和猜想。科学界里,新发现大多都是由现象产生猜想,再由猜想产生科学/真理/真相。但科学的做法是系统周全地证实或证伪猜想,而不是依赖零碎的现象把猜想当成真理/真相。
小心,我们每个人都可能在迷信陷阱中。所谓相面,所谓算命,所谓怎样生男生女,所谓吉祥数字,所谓求神拜佛,所谓左眼跳财右眼跳灾,所谓吉凶运程,所谓星座命运。我相信它们无一不有着自己的依据,否则不能流传广泛长久。但它们无一不是猜想而已,有的甚至是很低级的猜想,还不如鸽子的看法。
上世纪90年代有一大批玩结构的电影,从《低俗小说》到《暴雨将至》,从《罗拉快跑》到《爱情是狗娘》,它们中的精品堪称中国影迷的入门级教材。这些电影要么提供了几条道路,要么就是循环往复,然而它们都没有提供一个出口。三段发展至多段,到《记忆碎片》的时候,电影故事可以不停跳跃,从任意段落开始,然而它们从不存在一个真正的结局,既是不存在,那是悲是喜、可否圆满就无从说起……
《无名先生》经过了漫长的制作期,导演多梅尔蛰伏多年,抛出一个选择跟如果的电影主题,实在有股厚积薄发撼江山的勇气,毕竟这类片子的鼻祖可以追溯到基耶斯洛夫斯基的《机遇之歌》,甚至还要再往前面的《堤》。只从技术上发话,影片确实让人无话可说,摄影技巧、美术设计、灯光化妆音乐都可以说是一种享受。电影有三处拍摄地,比利时、加拿大、德国,这跟三段片尾曲一样,无意中也对应了尼莫在伴侣问题上的三次选择。电影选择了最容易塑造和改变一个人的亲情与爱情入手,借此树立起尼莫的自我认知。
有朋友这么说,人生并不是几个如果、几个关键抉择,而是层层嵌套的事件交换,它们指向一个共同的默认值,那就是死亡。多梅尔显然意识到这一点了,所以尼莫的记忆之门从未来开启,那时候人类社会已经不存在死亡,而尼莫是最后一位行将离去的老人。用催眠来进入记忆,用写作去擦写记忆,尼莫的讲述让采访者大惑不解,一个人怎么可能可以活几次,还出现在不同的时空当空?总体说来,《无名先生》正是一部纠结无比的片子,故事真假难辨、自我矛盾。尼莫无法做出选择,无从去判断哪个选项更好。在他看来,人生的悲剧起源不在于那次车站道别,而是父母的相遇。而从车站一段开始,尼莫开始分裂,可以同时出现在几段故事当中。许多观众也会如坠云雾,难以理解。
电影放入了许多关于蝴蝶效应的影像讲述,煮一只鸡蛋产生的热气、一片随风掉落的树叶位置,如此微小的事件都对尼莫的一生产生了决定影响,他遭遇了诡异可怕的旦夕祸福,某一个时刻死去,某一个时刻又能起死回生。一会老态龙钟,一会风华正茂,他脱口而出的一句话会改变他的一生,而他的几次选择好像都不是太正确。他越想去修正这种错误,越会发现无从做起,错上加错,殊途同归。几乎是必然的,这部电影依然没有出口,结尾看似轻松幽默,还有圆满一笔,化瘀去痛,其实挺不是味道的。
《蝴蝶效应》可以制造出四种乃至更多的结局,满足观众。RPG游戏可以在某个关口存档,遇到坏结局返回重来,但很多人一定记得那种死过一次的心情。而《无名先生》没有结局,因为无论是放弃选择还是存在有多种结局本身都是遗憾的无结局。不曾存在和真实活过的尼莫是位无名先生,他是所有人类的一种精神困境,要怪就怪人类的主流价值观向善向好,否则作为一个人,它就根本没必要活着。【理财一周-上海杂志】
我是不是存在的呢?我能看到自己的手脚、身体,却看不到我自己的脸。
我为什么是我呢?宇宙如此之大。闭眼想象,地球,太阳系,银河系,无数个银河系,每时每刻都在不停地运动着。一定有无数个适宜生命存在的行星吧,为什么我一定是在地球上,在北半球,在亚欧板块,在中国的北方的一个城市,这么一间不大的房子?地球上60亿人,60亿分之一的可能性是我,为什么我是我,而不是别人?
小的时候经常这样想象,为这强烈的对比眩晕无比。
————
于是,《Mr Nobody》这部电影的开场让我深有共鸣。
说几句看电影过程中冒出的一些想法。
【注意,以下是剧透,强烈的剧透!在看片前绝对不要看!没看过的直接下拉到等号分界线以后】
有一段理论说,宇宙有9个空间维度,它们缠绕在一起直到大爆炸后,分出了我们熟知的长宽高,其它六个维度依然缠绕着。另外还有时间维度,单向不可逆。宇宙依然在膨胀,所以所有的物体都在向前进,时间也是。如果有一天宇宙的膨胀到达了临界点,那么它开始大坍缩,是不是一切都开始往反方向运行呢。时间倒退,我们向后退,重新倒退一遍所有的经历?
如果空间维度缠绕在一起,无法分辨现实和想象。如果时间维度也和空间维度缠绕在一起,是不是也无法辨别过去现在和未来呢?
存在,不只是存在于一个固定的时间点,而是同时存在于过去现在和未来。我睡着了,不代表我还在这个时间点,而是去了小的时候。也许老年时期几分钟的一个打盹,也够回到年轻的时候谈个恋爱。
这时还可以引进平行世界。每一个选择,都会产生新的平行世界。注意,此时的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是缠绕在一起的,那么存在,也可以不仅仅存在某个特定的世界,而是指所有的平行世界,意味着同时存在于所有的可能性之中。
如果我选择了A道路,未来会怎样。我失去了道路B、C等等不同的未来。但是现在不用发愁了,你可以同时掌控这所有的可能性。
——————
对本篇的主角来说,父母离异,主角选择了父亲。这就是A路线。
那么他的未来是照料自己瘫痪了的父亲,写科幻小说。压力大的时候就去飙摩托放声大喊。主角遇到了儿时邻居家的Elisa,爱上了她。承诺以后会将她的骨灰洒在火星上。主角决定表白。
在去表白的那天,看到了Elisa和她爱的男孩大秀亲热,嫉妒之余飙车导致车祸成为植物人,依然能够感知外界。——此为A1 Bad End。(结局一)
(记得那个原则,时间空间,无处存在,既然这个平行宇宙已经到底为止了。那么还有不同的选择。)
主角无论如何向Elisa表白,Elisa拒绝了他。(A2)
主角发狠决定娶舞会上第一个和他跳舞的女孩Jean。决定不再顺其自然,而是将想要的都得到手。他娶了Jean,有了两个孩子。事业成功。有别墅有泳池。但却厌倦了能够得到一切的生活,决定随波逐流,用一枚刻着Yes or No的硬币来选择下一步的走向。最后在浴缸里被枪杀,顶着别人的名字。——A2a Bad End(结局二)
尽管Elisa爱得不是他,他依然坚持表白最终娶了Elisa。(A2b)
婚礼结束后两人开着车往度蜜月的路上,前方的油罐车爆炸了。Elisa事故身亡。主角的左脸上留下了丑陋的伤疤。(A2b1)
一个人生活着,工作似乎是自动拍摄。后来去了火星,完成了和Elisa的承诺,并且遇到了研究时间的Anna。返程途中遭遇流星群的撞击,粉粹身亡。——A2b1a Bad End(结局三)
在电视上做节目,职业似乎是物理学家,片子一切物理理论都是他讲的。在同事Pete的葬礼上遇到了Pete的妻子Anna,搭讪未果。——A2b1b(其实我觉得这条线和上一条线是一回事,但是和Anna的碰面就没法解释了。当作世界线吧,最后依然会收束进上一个结局去。
娶了Elisa后没有车祸,两人生活在一起,拥有了三个小孩。但是Elisa却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最后Elisa出走。主角在家写出的时候死于洪水。(这里有个Elisa和她爱的那个人的小剧场)——A2b2 Bad End(结局四)
如果主角选择了母亲,这是B路线。
跟着母亲生活也没有多幸福,叛逆期的主角和母亲关系也闹得很僵。在学校里,主角遇到了小时候就暗暗憧憬的Anna。在海边Anna邀请主角一起游泳。(B)
主角拒绝,成年后在火车站和牵着两个孩子的Anna(此时的Anna就是Pete的妻子)相遇,仅此而已。——B1
主角说了实话,自己不会游泳。Anna陪他一起。主角的母亲和曾经出轨的男人也就是Anna的父亲结婚后。生活在一幢房子里的主角和Anna彼此相爱,渡过了美好幸福的一段日子。(B2)
母亲和继父再次感情不合分开。小两口也被迫分离。成年后,两人相遇在火车站。重逢的激情过后,Anna恐惧再次的失去,决定给彼此时间考虑,留下了自己的电话号码,相约在灯塔下见面。而此时从天而降的一滴雨模糊了字迹。主角失去了Anna的联系方式。他常年在灯塔下的长椅上等待Anna,梦见她来过。醒后在她站立的地方画了个圈儿。后来他背着背包进入一个神秘的入口,去了一个神秘的地方。(在A2b2的主角的视角下)这就是后来的118岁的老人。死于2092年。大爆炸。——B2a True End(结局五)
无论母亲和继父有没有分开,总之小两口幸福地结了婚。主角成为物理学家,片子的物理理论都是他讲的。在结束摄影回家的路上撞到鸽子导致落水,溺水身亡。——B2b Sad End(结局六)
——————
一共六个主要结局。而这六个结局,和剩余六个缠绕在一起的空间维度,有种奇妙的契合感。也就是说时间维度和这六个空间维度缠绕在一起,不分时间,不分空间。主角可以同时在过去未来现在和通往六个结局的路线上存在和任意跳跃。
然而主角完全意义上的死亡,就意味着他的所有可能性都丧失,无论是少年或是成年,同时结束。他可以在发现此路不通后跳跃到其它的路线上继续存在,但是最终的死亡是无法避免的。尽管如此,那个活得最长的B2a世界线的主角在回溯一切的来源后,回到了最初选择父亲或者母亲的那一刻。找出了第三个选择,也就是谁也不跟。在下定这个决定的那一刻,B2a线的主角终于和Anna在灯塔幸福地相遇啦。
要说主角为什么会拥有像Tardis一样Bug的能力呢。这是因为在主角投胎前,天使姐姐忘记消除他的记忆了,所以他拥有在天堂的能知晓过去现在未来的能力。这就是主角光环啊!而且明明是科幻片,往深里探讨就宗教了是怎么回事!
接着,忘记之前平行世界的壳子,把无数条线放进同一个世界里。A2a里和Jean躺在床上的时候,身后电视里放的油罐爆炸的车祸,就是A2b1里和Elisa刚结婚遭遇的车祸。B2b里车祸溺水的主角就是A2b1b里的Pete。这也许是一种时空的保护机制,如果同一个人的几个不同版本面对面见面会自动安一个合理的身份。然而在B2a里,被A2b2看到了,这个,也许是因为B2a有重大作用,而且不是面对面,就无所谓了吧~
其实到这里我觉得已经可以自圆其说了。但是,这个片子居然有它自己的解释:少年期成年期的所有可能性,都是孩提时期未做出选择的主角的想象。所有的路线下的每个主角都是不存在的。所以主角姓Nobody。
这就像薛定谔的猫,在作出选择,事实发生之前你不知道未来会怎样,不知道猫是否存在。旋转的硬币不令它停止,它可能是1也可能是菊花,只要它永远旋转。
这个故事的真实是什么呢,小孩子的主角谁也不跟,一个人跑开,这样的未来是什么样的我不知道,也许就这么没了。因为~大坍缩啊~一切都倒着走啦~
==============================
哎哟,我居然这么正经地写了这么长,一晚上都消耗在这部电影上了。加长版3个小时啊喂!
特别喜欢这片子的拍摄手法。说着宇宙呢,逐步拉进,地球啦美国啦鸟瞰图啦然后长长的镜头拉进高楼的小家里。某个庞大的场景切换进一张照片啦。主角预测从现实切换成玩具啦。还有自动拍摄那个倒序播放啦。很多场景都是无缝倒序播放。太美啦!哦,和这是法国拍的片子有没有关系?
嗯,这是一部讲爱情,讲选择的电影。相爱,被爱,爱人。无论什么样的选择,渡过的人生都同等重要。嘛,这种东西我不擅长。无所谓了大家都写得很好啦~
以上~
http://freeyoru.com/?p=80064
一部需要全神贯注去看的电影,感觉两个半小时的影片里装了太多东西,不过好在导演并没有把它拍的很混乱。两种截然不同的选择引申出了如此众多的生活轨迹,就好似铁路的轨道一般,在分离与交集中纵横延伸,但终究通往的是不同的终点。★★★★
意外醒着看完了这个完全不知道在讲什么的科幻片(?),经过努力思考,这片子可能是讲,一个被爸妈逼迫做出无法选择的选择的小孩,为了不错过每个选项,给自己幻想出了无数个平行宇宙,那命运是一个比一个惨烈?也就是说,不和谐家庭制造神经病小孩?话说ifans叔乃个loser这酱油打的…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一个完整世界的开启与结束,竟是部感人至深的爱情软科幻
创意与蝴蝶效应雷同,但太繁琐太拖沓。其实还是一个有关爱情的故事,三种选择看尽,无非是你情我愿,你不情我愿,你情我不愿呗……
时间永远分叉,通向无数的未来,和过去;事关选择、回忆、时间、偶然、平行宇宙、蝴蝶效应……,比任何一部同题材的电影都要复杂,叙事手法完全打破常规,尤为难得的是拍出了美感。
看【无名先生】的过程其实很有趣,丰富的色彩,优雅的慢镜,怀旧的老歌,时而让观影变得很舒服。只是关于尼莫的人生复杂的各种选择性,多变的镜头语言和多重的叙事手法对一般人来说是一种记忆力和逻辑思维的挑战。想要一切变得明朗,还要看你有没有耐力等到影片的结尾了。 ★★★
在这部电影的凌乱面前,盗梦空间弱爆了...其实导演只是想说,人生有很多选择,没有哪个比哪个更好,即使我们知道了之后的结果依然难以抉择。有人说是基式《机遇之歌》的升级版,我看是降级版,导演野心太大,拍得太花哨。最大的收获是美少年Toby Regbo,手也漂亮。
同蝴蝶效应、死亡幻觉、生死停留等有一番相像,不可靠叙述者构建的超现实主义迷宫。在时间的一个点上,你上了一辆车,又没上那辆车,于是就出现了两个可能性的你;在途中车子决定拐向哪个方向,这又制造了更多的你。现在在这里的我又是如何到达此地的呢?这期间又有多少个我因为我到达现在而丧命?
美学与哲学的极致诗歌,将个人时间的多义性阐述得恢宏壮阔。这样的电影只能用伟大来形容了,感觉就像亲身经历了宇宙开天辟地的big bang!这是我最爱的一部科幻爱情电影,而我甚至不敢说我看懂了!!!
《机遇之歌》(老K的精髓)+《北极圈恋人》(太TMD像了,连女主名字都一样)+《珍爱泉源》(写作、外太空与飞行器),但正如那些技术都做得太好的电影一样,他的想法被形式所拘役了。
其实从叙事学的角度讲,这部电影最有趣的地方在于故事一直在推出一个叙述者,而马上又否定掉。整个故事是118岁老人的回忆吗?整个故事是9岁小孩的想象吗?整个故事是青年尼莫写的一个科幻故事吗?
生活的千千万万种平行可能性,像洋葱被切片放大到显微镜,捣烂,捏造,撕毁,重塑。如果说《盗梦空间》借助透析不难懂,《生命之树》深奥晦涩不易解读,这一部更加是神作。我并不能完全看懂,莫名躁动地,兴奋于遇到影像生命强大的对手。
不要试图去思考平行宇宙理论、轮回观念、坍塌和时间倒转、弦论、蝴蝶效应和薛定谔的猫等等现在已经普及到众人了的观念。一切的钥匙在于尼莫和安娜之间的爱。芸芸宇宙中,无论是去火星撒下骨灰,之前是否赶上母亲的火车,碰见三人中的哪一个,无论生或死,每一种可能性都好,真爱注定唯一,相遇幸运无比
画面很美好,但是剧本不够精炼。最大的收获是Toby Regbo,这孩子萌得人心肝颤
这片子告诉我们一件事:大脑记不住手机号码就注定了杯具。
太好看了!!Mr. Nobody最终找到了变量中的常量,并将它脱口而出。
3星半。小径分叉的花园或是机遇之歌或是记忆碎片等等。关于时间的维度,可不可以倒退,可不可以重复。导演视乎想借这个电影解释太多东西。但电影远远无法承载这许多,电影也变得失控且混乱,不过这一切,并不妨碍他的好看。
现在拥有的就是最好的。
这片看得会有点累啊,不过很棒的是有beautiful teens hard fuck, great experience.., HAHA
整部电影用阿甘老妈的一句话就能概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