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华沙,学过俄语,略懂德语,在学波兰语,走访过波兰主要城市和博物馆。看到了网上对波兰历史大量的道听途说、 自以为是的解读,忍不住写下此文。按照电影的时间顺序,结合我的亲身认知,介绍这件在波兰现代史上最重要的事件——1944年华沙起义。相信有很多内容是各种网上评论、百科等难以发现的,会引发读者新的思考。同时,也对我看到的一些网上言论做fact check事实核查。
所有的图片,都是我亲身拍摄。文章很长,需要耐心阅读。同时,我尽量给出维基百科的链接(有些没有中文版,只能选取英文版),可以阅读更多细节。
波兰民族自古崇尚自由精神。这一点对于民族可谓有利有弊。
在16世纪时波兰立陶宛联邦面积曾达到100万平方公里,是欧洲最大的国家。但当时波兰采用的是贵族民主制,国王权力被议会架空;同时议会里采用的是一票否决制。因此,波兰人认为自己的民主体制是世界上最早的。但是,在那个年代却不是好事,因为导致任何改革都会被否决,国家停滞不前。其后果就是俄罗斯、普鲁士(后来的德国)、奥匈帝国在18世纪末三次瓜分波兰,最终在1795年被彻底灭国。
自此之后,波兰人展开了长达123年的轰轰烈烈的复国运动。可悲的是一战时,分属三个国家的波兰人被各自征召,甚至相互攻击。幸运的是在一战结束后的1918年终于迎来了独立。但是好景不长,1939年9月1日二战在此爆发,被德国和苏联左右夹击而再次灭国。波兰人在伦敦成立了流亡政府,而广大波兰人则分别加入了忠于波兰流亡政府的西方军团和苏联领导下的东方军团。这场电影就发生在二战末期的1944年。
二战后波兰再次复国,成为苏联的卫星国。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波兰摆脱了苏联的控制,1999年加入北约,2004年加入欧盟。
下图是我在华沙起义博物馆入口处拍摄的,也可谓是电影对于波兰民族精神描述的主旨。而写这段话的Jan Stanislaw Jankowski(1882-1953)是二战时波兰政府代表,正是他批准了华沙起义。战后以“联合德国反苏联”的罪名(相当于秦桧说岳飞联合金人反宋朝),被苏联逮捕并杀害(所谓十六人公审)。
从这个历史中可以看出,波兰的民族性特别强,因为历史上被周边的强邻欺负德国和俄罗斯的很惨,以至于在原始版本的国歌《波兰没有灭亡》中有“德国人、俄国人都无法阻挡长剑在手的我们”这样的歌词!这点其实东欧很多国家都类似,而二战后的欧洲民族大迁移导致这里成为了单一民族国家,更加深了其民族性。同时,波兰是一个极端虔诚的天主教国家。以上这两点在电影中也反复出现了。
波兰与俄罗斯都是斯拉夫人,语言相似,也都喜欢伏特加和罗宋汤。但是,由于历史上的各种相互的战争和仇杀,成为了死敌(我的感觉有点像中日)。1610年曾经占领过莫斯科,今日红场上的雕像就是纪念当年带领俄罗斯人民起义反抗波兰统治的俄罗斯民族英雄米宁和波扎尔斯基。
之后,当然是俄罗斯的报复,直至1795年灭国。随后,波兰人举行了多次反抗俄罗斯统治的华沙起义(1794、1830、1905年)均告失败(是的,华沙人有起义的传统)。期间还发生了拿破仑的东征俄罗斯,当时波兰人把法国人视为解放者,因此成立波兰军团支持法军。
一战结束之后,凡尔赛和约让波兰复国,但并没有划清其边界。随后两国都想扩张领土,爆发了波苏战争。苏军一路攻打到华沙城下,却在维斯瓦河畔的华沙战役中被波军击败,最终签订里加和约。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期间两国都有非人道的事情出现,包括虐待战俘和屠杀平民。大约有1.6-2万名苏军士兵在战俘营死亡,以及平斯克惨案(35名犹太平民被波军集体屠杀)等。当然,苏联一点也不手软。所以,远不是有些人说的波兰单方面屠杀了十几万苏军战俘。
下图是我在二战爆发地格但斯克的二战博物馆中看到的说明,1937-1938年苏联在境内屠杀了20万波兰裔。
二战时苏德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在1939年9月密谋再次瓜分了波兰。而1940年在苏联占领区还发生了骇人听闻的卡廷森林惨案,2万多名波兰人被苏联屠杀。
所以,在波兰人的版本中,二战的轴心国有四个国家:德、意、日、苏。只是苏联后来与德国内讧而变节了。下图是我在格但斯克的二战博物馆中看到的当时苏联的战争宣传海报。
二战之后波兰再复国,却在苏联掌控之下,直至苏联解体。下图是华沙最高的建筑,建于1955年的科学文化宫,是“斯大林送给波兰民族的礼物”,而被波兰人认为是苏联统治的象征。所以,几乎所有波兰人都非常讨厌它,甚至认为应该拆除。
时至今日,我身边没有一个波兰朋友表示喜欢俄罗斯,也没有见过俄罗斯人到波兰来,甚至我连俄语在这里都不敢公开讲。
从中世纪的条顿骑士团开始,波兰与德意志人就战争不断。后来的普鲁士(德国的前身)参与了对波兰的三次瓜分和灭国。
二战前夕的1938年,波兰趁着德国欺负捷克斯洛伐克时,占领了有争议的切申地区。但不久的1939年9月1日,德国在波兰北部波罗的海畔的格但斯克(德语称但泽,战前当地90%以上都是德意志人,是类似特别行政区的“自由市”)开始闪击波兰,二战正式爆发。
9月15日,苏联按照约定从东线进攻。9月28日,德军占领华沙(维斯瓦河西岸)。与此同时,苏军占领了维斯瓦河东岸。两国以维斯瓦河为界,也就是电影中经常出现的那条大河。这是波兰最重要的河流,自南向北流入波罗的海,三个波兰最重要的城市都在沿岸:克拉科夫,华沙,格但斯克。下图拍摄于维斯瓦河的西岸,那座桥就是电影结尾的镜头(那个镜头是在河东岸拍摄华沙的高楼大厦)。
德国在波兰的二战罪行更加骇人听闻,譬如屠杀了600万犹太人的奥斯维辛集中营。下图是大门口,火车通过这里不断送人进入鬼门关。
二战后重新划分边界,苏联占领了波兰东部的地区,而波兰占领了德国东部的地区(类似于波兰整体向西移动了)。所以,并不是有些网上言论,指波兰扩大了领土。事实上,波兰的领土比二战前还缩小了20%。只不过,波兰获得的是发达的德国领土,比割让给苏联的要更有价值。变化如下图:
随后波兰与德国关系不断缓和。至今波兰加入了北约和欧盟,两国的关系彻底变化,成为了盟友。我身边的波兰朋友大多都表示喜欢德国,也常能见到德国人到波兰来。
做了这么多铺垫,接下来进入正题,随着电影情节,看看这场起义本身。图片下的数字表示在电影中的时间点。
在开始之前,先看看整个电影情节发生的地点在华沙城内的位置和转移变化。我相信拿着这张地图,应该更加容易理解了。
开场这段字幕的意思,是1944年苏军已经逼近华沙,燃起了抗击德国统治的斗志。
出现片名,Miasto的意思是城市。
一开场,男主坐电车,德国人车厢很空,而波兰人车厢挤成一团。牌子上用德文和波兰文写着“德国人专用”。
在现实中,德国人当时在华沙对波兰人实施了各种压迫,电车隔离制度是其中一项。
随后,德国军官打完男主之后的话。对于波兰人而言,他们确实很害怕俄罗斯人再来统治他们。确实,相比德国人,俄国人在欧洲的名声更加可怕。
男女主首次相遇的这条河,就是维斯瓦河。
男主穿上亡父的波兰军装。帽子上的徽章波兰的国徽,白鹰。传说中波兰的建立者就是在一处白鹰筑巢的地方定居的。
当时的起义军,大多都是没有受过军事训练的年轻人,而真正的军人都已经战死或逃亡了。把战争浪漫化,等待着他们的是地狱。注意Gora手中拿着的是十字架,在波兰一切都是以上帝的名义。
女主Biedronka的老爸位于社会顶层,是很有预见能力的,知道起义不靠谱。
可是他儿子是个花花公子(后来他受不了战场的压力而自杀了),以为遥远的西方会提供实质援助,实际上只有一点空投物资。不过这种想法在波兰也很普遍,认为自己跟俄罗斯人不一样,是信仰天主教、用拉丁字母的欧洲人。
这是很重要的一幕,也是争论的焦点,到底为何苏军不过维斯瓦河帮助起义军。7月29日,苏军已经抵达了维斯瓦河。而当时起义军是忠于波兰流亡政府的。
在华沙起义博物馆中有一段纪录片,采访了很多位起义军幸存者,都描述了当时他们乐观的情绪,以及父母们的担忧,与这段电影情节非常吻合。下面节选一些。
起义爆发于1944年8月1日凌晨5点,被称为“W-hour”,可以看到所有人都是一大早来集合的,仿佛是去派对而不是打仗!其军队称为波兰家乡军(Armia Krajowa),他们带的红白袖章是波兰国旗的颜色。Wola是华沙西部的一个区。
在WOLA区,随后德国人进行了报复性大屠杀(见后)。
下图是华沙起义博物馆中陈列的起义军官兵的袖章,上面还有姓名、军衔等信息。
电影中可以看到还有不少女兵上阵。起义军一共有3.8万人,其中4000名是妇女。
华沙起义博物馆中记录了她们。
长官的训话中,很明显是对苏联人的不信任。这些家乡军士兵结局大多都很悲惨,不是死于德国人的战场,就是战后苏联人的逮捕和迫害。苏联控制的波兰政府曾禁止一切关于他们的资讯,想把他们从人们记忆中抹去。
这里起义军解救的是一群受迫害最惨的犹太人。他们的手臂上要带上“大卫之星”的袖章,即蓝色的六角形,以表明自己是犹太人。在华沙起义的前一年,即1943年,华沙的犹太人也搞过一次起义,最终当然也是失败了。
关于二战期间华沙犹太人的故事,推荐看这部电影。
起义军一开始控制了华沙大部分地区,大家都很开心。
下图是我在华沙起义博物馆中看到的照片,起义军正在雄赳赳气昂昂。
从8月4日开始,德国调动大军和重炮坦克等,进行了猛烈和残忍的攻击。第一个开始密集交火的地点,应该是在著名的波瓦茲基墓园。这里埋葬着许多波兰历史上的名人。
相比德国人武装到牙齿的军火,起义军大多都是土制的枪和手榴弹,根本难以抗敌。
男主在战斗中受了伤,躲到了一个楼上面,亲眼目睹了WOLA大屠杀,他心爱的妈妈和弟弟也在眼前被杀害了。
在华沙起义博物馆中有一个专区,特别记述了这场WOLA大屠杀。发生在8月5-7日,被称为“黑色星期六”。有4万人被害,目的是恐吓起义军。
男主醒来时,已经在华沙的老城区(Stare Miasto)了。这里是最早的华沙城,位于维斯瓦河畔西岸,众多古迹都在这里,包括皇宫。
随着战事进行,德军的专业素质和军备让他们迅速占据上风。于是,起义军采用下水道作为主要的交通方式。因此电影中多次出现了下水道的场景(见后)。
我还去过当年起义军总部所在的大楼。
德军采用焦土策略,用重炮摧毁起义军躲藏的建筑。下图是电影中老城区爆炸的一瞬间。这是华沙最繁华的地方,可以看到其密密麻麻的建筑、街道和人群。
这是真实的情节。这次对老城区的大轰炸,德国人出动了巨炮,造成了正如电影中的人间炼狱。
女主此刻带着精神恍惚的男主想要钻出下水道,逃离老城区。
女主冲德军火线的这一幕,也是取材自一个真实的场景,见下图。
女主带着男主从老城区逃离,钻进了下水道。结果还碰到了德军从出口向下水道仍手榴弹。
在华沙起义博物馆里,专门搭建了一个模拟当时场景的“下水道”,让参观者可以体验起义军们的感受。
出来之后,已经到了Śródmieście区。位于老城区的南侧。这里暂时还是风平浪静,人们生活如常。
这里广播提到的教堂,是位于老城区的圣十字圣殿,建于1682年,是华沙最著名的巴洛克教堂。
女主一觉醒来发现男主不见了,于是踏上寻访之路,来到维斯瓦河边。这里又是一个前线,不能通过。此刻有个送信的童军,冒死冲过了火线,后来被女主发现被打死了。
这个情节也是历史上真实发生的。华沙起义博物馆中记录了这个名叫Jerzy的英勇少年,遇害时只有12岁。
东岸见到了苏军的坦克。繁华的华沙城在西‘岸而东岸是Praga,至今也不是很繁华。
德军炸毁了维斯瓦河上的桥梁,华沙人无法撤退到Praga,而苏军更难以支援了。当时苏军中有小股的波兰裔军队渡河支援,但帮助不大。
这一段的是非曲直,有很多争论。很多波兰人认为苏联人当时是隔岸观火,见死不救,让起义军去送死。在华沙起义博物馆中,专门有一个展厅来记录。当时有一个隶属苏军的波兰旅,曾经数次想渡河,却因为德军的严密防守而失败了。
女主的目的不是过河,而是找男主。她冒死冲过火线,来到了之前有人跟她说男主可能出没的地方,Czerniaków(离我工作的地方不远)。
女主来到了一处避难所。旁人说的话,正是当年苏军臭名昭著的军纪,从东欧到中国东北都“领教”过了。
人到了生死关头的时候,也顾不上那么多了,起码如果是苏军能活命!
另一边,男主和另一女友ML之后,又钻进了下水道。
进入9月,起义军已经弹尽粮绝,但仍然拒不投降。
而上图中的这把手枪正是波兰当时生产的VIS Mk,当时被起义军将领们使用,说明这个电影制作的严谨!
另一方面,德军的暴行愈演愈烈,包括屠杀战俘和医院里的伤员。
以及把平民驱赶到坦克前面,延缓起义军的射击。
电影中的是二战时德国的发明,哥利亚遥控炸弹(电线遥控小坦克)。由于起义军反坦克武器很少,所以最有效的对付方法是切断它的电缆。
当然,也是取材自真实的武器,华沙起义博物馆有展出。
这句临死前的台词点了电影主题。
男女主九死一生逃过了维斯瓦河之后,回头看火海中的华沙城。
片尾的今日维斯瓦河与华沙城。红圈的建筑就是科学文化宫。
现实中,10月2日起义军向德军投降。下面是华沙起义博物馆中的介绍。
9月底,起义军知道已经没有胜利的可能性,决定投降。10月2日与德军签订投降书。
起义的失败最终造成近20万的华沙人丧命,波兰起义军伤亡约4万人,其中1.5万人战死。另外50万幸存者则遭纳粹驱逐家园。下图是华沙起义博物馆外展示的遇害人员名单。
随后,为了报复不听话的波兰人,以及阻止其他欧洲城市的起义,希特勒命令德军将华沙夷为平地,有系统的摧毁所有的建筑。战前这座城市有130万人口,战后只剩下1000人!!!这副是华沙起义博物馆中的展示的战后华沙。
战后,波兰人按照流传下来的画作,在1948-1953年期间一砖一瓦精心重建了老城区!1980年,华沙老城以“近乎完全复原13至20世纪历史景象的杰出范例”为由,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下图是我在老城中心拍摄的。
时至今日,每年的8月1日上午5点,即华沙起义爆发的W-Hour,华沙市区都会响起警报,并且在市中心有集会和纪念活动。
与此同时,四处可见纪念这次起义的雕塑、纪念碑等。挑选一些如下。
华沙起义者纪念碑(Pomnik Powstańców Warszawy Batalionu AK)。这张图正上方的船锚标志称为Kotwica(即锚),是当年波兰家乡军的军旗,也是抵抗纳粹的标志。
街头的一个小纪念碑,纪念这里当年的一次战斗。至今仍然有人来献花。
纪念华沙起义中牺牲的三位杰出女性的雕像。
最后是地标性的华沙起义纪念碑。下图是纪念墙。
这部分表现的是从下水道里出来的战士。
这部分是战斗在城市废墟中的战士。
看完了这部电影,了解了这段历史,我想最后表达一下自己的立场:无论出于什么理论或主义,发动战争都是当代文明不能接受的可耻行为,给人类带来的都只有苦难!
不明白这部片的分数怎么会连8分都不到,它不应该这么低分。
《浴血华沙》大概是我看过所有的战争片里最惨烈的了。要多惨有多惨,惨到最后我都哭不出来,而电影开始的时候,男主和弟弟分别的时候我便稀里哗啦地哭了,最后却没想到已经被麻木到不知做何反应。
很多人说波兰活该,我不管政府之间到底是怎样的爱恨情仇,也不管这个国家是否反华,我认为没有任何人活该经历这样的事情。我们中国也是经历过苦难的,虽然我们中国没有好导演没有好的环境让我们去了解真正的历史,但是别人拍出了东西来,我们也能想象得出来中国的苦难大概是什么样。如果我们自己都不愿意承受的痛苦也不要说别人活该这样,如果我们这么认为岂不是和那些施暴者是同一种货色?
这部电影真希望那些动不动就嚷着要打的人看看,这才是真实的战争的模样,战争会死人,会流血,会发生很多残忍的事情,而不是我们所看到的抗日剧那样的轻易,热血沸腾。战争不是一场闹着玩的游戏,也不应该是某个人一时头脑发热而做出的决定。
对于某些人抨击电影的剧情或者男主演技什么的,我的建议是你去看完整版的。还有,不要觉得男主懦弱,你站在女主的角度想他抛下她是懦弱,但是你为什么不会也站在男主的角度考虑一下呢?亲眼看着妈妈和弟弟被杀了,难道他还能和女主不顾一切地过幸福的生活吗?还有说他最后没有回医院找女主的,我也不怪你,因为是某局不让你看到真正的结局。 我也没有经历过战争,也不知道这到底是个什么玩意,但是如果它的残酷有电影里描述的十分之一的残酷那我希望它永远不要发生,不管在地球的任何一个地方。
有几段迷之配乐搞不懂
说实话在大银幕上看的时候并不会想到短评说的那些“败笔”
团灭、男主女主其实都死了、片尾是他们的灵魂最后返回到相遇的地方、女主被德军士兵jian杀了、男主被德军士兵逼迫吞枪自杀
年轻的导演年轻的演员,故事也是以那时的年青人为视角,诚然这部电影拍出很多战时的残酷与阴暗面,但电影看着怎么都像是在故意迎合年轻观众,导演对挺多镜头的处理都像是在玩,看起来有种MV与游戏的感觉,高速慢镜头、第一视角镜头以及相对随性的配乐,都让本该严肃的电影多了几分不正经,让本片减色不少。最让我觉得扯淡的就是男女主角拥抱的时候子弹自动避开绕行他们的镜头,这个镜头单独拿出来我会觉得很美,可放在这里就很不合时宜;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个天空下起血雨的镜头,场面真的很震撼
夹在俄国和德国两大欧洲毒瘤中间的国度,无论怎么折腾都是一种徒劳……
拍给年轻人看的历史片,天降血水和尸块的那幕太震撼了
女主角漂亮
他们就像一群高中生去度假。波兰的年轻一代精英就这样消失了。但你有什么权力指责他们鲁莽呢?就凭你活着,而他们死了吗?
抓住44年起义中的青少年元素(因为成人大都被苏德刻意肃清了),拍给新世纪的青少年看,悲极惨极,可谓用心良苦。
好多唯美的场景与血腥到逼真的场景交替出现,让人前一秒沉浸在浪漫中,后一秒就痛苦的不行。虽然说有些剧情假甚至到了混乱的地步,但是,无论是谁看完后都是会对炸弹过后漫天血肉冲天而下的场面记忆犹新,我无法想象这是真实的,那一刻我竟被吓的哭了下来。
形式大于内容,导演在镜头运用和配乐选择上都很有腔调,四处横飞的子弹和从天而降的尸块将战争残酷壮烈的一面表现得淋漓尽致。但是面瘫的男主和拖沓的剧情毁掉了这部电影,战争中可以深挖的人性导演并没有很好的展现,最后的求死不能也是点到为止。总的来说比较让人失望。
打仗从闹着玩儿,到不是闹着玩儿,到真不是闹着玩儿。波兰美女还真是美。
在街角跳起滑稽舞的朗朗少年,赤诚相见赧颜如花的温柔少女,都被战争吞噬。坦克自爆后漫天降下的尸风血雨无比震撼,不再啼哭的婴孩、死要同衾的情侣以及倒下的一个个生命,都在提醒你这浴血的真实与残酷。慢镜转场主观幻想镜头充满了想法,德军马克斯尸堆前最后的慈悲报答显示人性虽微弱,但未曾消亡。
波兰版蓝光 英文字幕 极其难看 男主演技奇差仿佛混入波兰起义军的间谍 女主过于圣母 各种大场面完全是浪费经费 节奏也糟糕 对话又偏少 还搭配一些自以为是的幽默 时常令人感到莫名其妙 本片在大银幕看跟大电视上看同样尴尬 北影节买票看本片等于上当受骗
从战争之处嘻嘻哈哈的文艺小青年,到战争中力图逞英雄的冒进分子,再到血肉模糊依旧持枪冲锋的拼命三郎,最后奋不顾身逃命求生的败军逃兵。影片展现了一个不知战争为何物的傻小子到真正经过血与火考验的直面惨淡人生的男子汉的转换过程。战争场面极为逼真,血腥,让人不忍直视。应该让那些天天再网上叫嚣战争的喷子们看看战争有多残酷。
用了很多技巧来展现战争场面的复杂与残酷,升格、POV、声画对位等等,但同时叙事上又非常类型化,甚至能感觉到诸如恐怖片、青春片、爱情、cult元素的运用,这又是比较反现实的处理方式。通篇看来不乏亮点,调度也有巧思,但整体仍然觉得有些失衡。这个导演习惯用一些浪漫的方式来包裹比较沉重的议题,但如果骨子里仍脱离不了严肃叙事的框架,这么做其实还是比较冒险的。
血腥残酷的一课
3.5 波兰起义(片中把重点放在青年平民游击队)在那个时间节点爆发,具有相当复杂的历史特殊性。但电影没有把前提和大背景铺陈好,连“河流与对岸”都只是做成(首先是)青春成长、(其次是)苏德双军的隐喻。所以整个片子看下来非常可惜,导演拥有构建真实战场调度的能力、漂亮的视听技巧,可以在丑陋和残酷中挖掘出美与浪漫。但剧本上是完全浅层面、无纵深感的,甚至带着丝丝狗血,无法细究。
7.5 波兰悲歌 战争是对年轻人最好的洗礼 哪怕它过于残酷
bji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