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活是一声叹息
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改变命运,而其中又有人不认命。
父子,改变不了的亲情。
如果选择来世,也许他还会选择做他的儿子。
2 ) 過譽了
不知道新浪潮是甚麼洶湧澎湃的東西,如果假想它太高深,結果就如我一樣失望。
老掉牙的故事,有點像香港電台的「人間有情」類故事,發生在你我身邊的故事。用不遺漏的重復又重復的敘事方法去拍,總之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麻煩觀眾入場前自行預備耐性。《父子》沒有報紙上的倫常慘案一樣濃縮與劇力萬鈞,相對而言,也就少了讓我們自行發揮與細味的留白位了。場面調度確實精細,偏色的畫面是帶有感情的,但我狐疑慘劇為何有充滿美感的背景,可是那又不叫做淒美啊。不喜歡第一個所謂的love scene(據說導演不喜歡人們把它叫做「床上戲」),靜止的長鏡頭加正面半身的楊采妮加摸胸加喘氣聲,很pornograhic。就算要將兩個'love scene'呼應對比,一個男上女下的鏡頭與一個狗仔式的鏡頭,不就可以了嗎? 據聞剪接點是精心考量過的,奈何我只感到敘事冗長而剪接太速(除了那個摸胸喘氣的長鏡頭外),我著實透不過氣。配樂也古怪,有情緒的起伏,但音樂風格與故事及畫面都不配合。未知是版本的問題還是怎樣,我連(該是)後來配上去的背景聲(如街上的聲音)也聽出剪接,希望那是意外而不是故意的有所為的,因為我實在不明白,何解同一個畫面的背景聲音會由左耳一下子跳去右耳啊。
倘若那些關於剪接點呀對白腔調之類的安排,乃出於導演要觀眾理性的看這個故事,我認為整件事情都多餘︰誰不知道慘劇的出現乃緣自人性的劣根性? 與其把慘劇配上詩一樣的視覺享受,不如用最感性赤裸的對白與剪接與配樂去營造淒美和那該死的浪漫吧。
3 ) 看出導演的細膩
昨晚相約朋友一同看父子
金像獎入圍電影差不多全都看完了
父子此片的背景是馬來西亞
開場的幾分鐘就聽出對白的口音與別不同
面對兩個熟悉的演員 我們這些港澳人會發現郭富城,杨采妮顯得十分不自然
以為又是一套為藝術而藝術的文藝電影
但導演的確用了電影語言來交代事情
雖然講故事的力度顯得有點薄弱
但看出導演那細膩的眼光
美學的主線帶領著整套電影
馬來西的異國風情
過份美麗年青的母親
六舊腹肌的烂賭父親
可愛無知的小男孩
美豔動人的妓女
........
完場時
朋友a一句:藝術電影唔係咁架?
朋友b一句:有那處不好呢?
馬來西亞朋友c說:很有大马味,几好,演员的表现很不错
最後 我覺得這還是值得一看的電影
起碼 這不是一部平鋪直敘的悲情電影
起碼 這不是一部商業味濃的大眾電影
起碼 這部以大馬為背景的電影 能引起大馬人的共嗚
我們覺得不合理的地方 是真的不合理 還是我們不懂得欣賞?
導演的苦心 我們還是看得見的
還是覺得
這是一部進步的電影
這是一部深邃的電影
這是一部值得一看的電影
完
4 ) 苦难是阳光,历历在目
看《父子》,里面洋溢着某些温存与萌动。其中父是一面异常锋利的刀,他始终在上下挥舞着,或许他一直都在爱着他的妻子与儿子,可他却不知他的棱角太过尖利了。
我有着强烈的恋童癖,忽然觉得。我万分喜欢那个孤傲里有着些许唯诺的儿子。他的身上,有着自闭儿童的纯粹,他的哭是那么的沁人心脾,仿佛他的到来就是一张纯白的纸张,他一路走着,在上面满满当当的画着一幅幅好看的图,上面有繁荣的油轮之夜,也有父母间刺耳的争执场面;有对母亲肚子里宝宝的仇恨,也有父亲唆使他偷窃的冤愁。而这些画面的掌笔人,应当是属于他的父亲的。
我一直觉得,郭富城演的父亲甚至比儿子更加的纯真,他的脑里始终只有一条线横亘在那里,那些错于他来说,始终是别人的,他不曾有过错的。可在终了的片刻,他领略到了那些错,那些错或许仅仅是隐匿在他身躯里的某些基因,总有喷涌的时候。直到他徐徐的走到了那个池塘里,那对他来说就是一个最为安静的家了吧。
父将满满的爱挥霍着,他始终笃定,那些爱被他牢牢牵在手里的,那是一面面升上空中的风筝,当儿子将父亲的耳朵咬下的时候,那中间的线也就断了,父亲的价值虚空也刹那的得到了升华,他终于无法忍受妻离子散的悲剧了。
恩,必须说的是,一开场的音乐是吸引我的唯一筹码,范晓萱是唯一一个可以将纯真演唱的如此忧伤的女孩。那些重复的曲调一直都那么缓缓,仿佛是流水的潺潺。You are my sunshine,my only sunshine。
苦难是阳光,历历在目。
5 ) 我们不懂他们的哀伤与忧愁
天色渐渐暗下
万家纷纷亮起灯火
小孩抬头望向夜空
夜空星光灿烂
--自《父子》官方网站
一、 无忧的梦境
黄昏,静谧的水面微微荡漾,深夜,蓝色夜幕中小船慢行,稚嫩的童声轻声吟唱“you are my sunshine, my only sunshine”,一点忧愁,一丝云翳,一段父与子的故事缓缓开始。
虽然空气略显燥热,虽然路边水渠是泥色的流水,但这不妨碍它成为一段美妙的梦境。父亲载着儿子穿过田野,一手风车无忧无虑的转,一手幸福的搂住父亲的腰,孩子的目光诉说着无忧的欢乐。欢乐的梦境总是容易破碎,人与梦一起摔倒在草丛中,醒来,一个马上就要破碎的家庭缓缓呈现。
父亲本该是一个家的阳光,给孩子光明与温暖,给母亲幸福与温存,而阿胜带给阿宝的,是一个阴霾遍布的童年,带给阿莲的,是无法回首的往事。剧情似乎从一开始就过于沉重,重的让人无法呼吸。那个萧瑟颓败的成人世界,犹如午夜浓稠的漆黑,让人睁开双眼也一无所见,而阿宝梦中的欢乐场景,却犹如正午过于明亮的阳光,让我们无法正视。
影片的结尾,阳光温煦,微风轻柔,浅蓝的水面倒映着天上的浮云,芦苇在风中轻轻摇摆,一段紧凑急切的钢琴独奏突起,如同阿宝纷乱的心绪。天,云,水,草,叶,一切突然变成了怀旧的色彩,一阵铃声想起,儿时的梦境再现,一对父子无忧无虑的穿过田野,孩子美美的攥着呼啦拉作响的风车,头紧紧依偎着父亲透着温暖气息的腰身。童年的种种伤与痛随之而来,在成年阿宝无法细致描摹的表情中戛然而止。
二、 一朵美丽的花
阿莲清秀,娴静,像一朵美丽的花,“仿佛风轻轻吹过,就能把她身上的香气,吹到遥远的山谷”。而生活有时就是过于残忍,它给了这个女人足够的美丽,也给了这个女人无法承受的哀愁。她只是阿胜名下的财产,情感的依赖,面对没有承诺的婚姻,面对不幸福的爱情,她一直默默追求美好的生活,却每每感觉无能为力,而一个女人的隐忍,总有尽头。
她不是不爱,不是想要离开,她跟与丈夫一模一样的男人偷情,她无法抵制阿胜在自己身上游走的双手,她屡屡在绝望中寻找残存的幻想,而无情的现实总是迫不及待的击碎这一切。只不过是改变一个男人,貌似很简单的梦想,却只能在想象中短暂停留,然后渐渐模糊,直到彻底消失。
如果爱情和幸福就像忽聚忽散的云朵,那我们的驻留和期盼又算什么呢。当她耐心的策划和等待离家出走,当她近乎义无反顾的投奔新生活,虽然对阿宝的亏欠会是永远无法挽回的哀痛,我还是想,让她自私一次吧,作为一朵美丽的花。
三、 气球先生
阿胜是个有情无义的男人,一个头脑简单而不清楚自己弱点的悲剧人物,他性格暴躁,萎靡颓废,有着男人最令人憎恶的劣根性,但又不时惹人怜悯,让人禁不住唏嘘。
哭有很多种,他总是哭,虽然不必每次都眉头紧皱,痛不欲生,但我还是被男人本质上的脆弱感动了;他身着破破烂烂的T-shirt,皱皱巴巴的裤子,趿拉着拖鞋,一副瘦小卑微的样子,却时时不忘男人的尊严,虽然那点自尊可怜的不堪一击;他对爱情,对儿子都无数次许下承诺,最后都如同黑夜里的万家灯火,各自熄灭;他嗜赌如命,全然不顾阿莲的感受,他逼迫儿子行窃,又在关键时刻只顾自己逃离,无情的自私让人痛恨;他缺乏自我拯救的能力,每次忏悔与改过都只如困兽斗,内在的懦弱惹人怜悯……
美丽如花的女人,纯净善良的孩子,足以求生的手艺,本该幸福美满的家庭被一个只有占有欲而没有责任感,又不懂得反省的父亲无情的毁灭。妻离子散,对于阿胜来说,不过是个应得的结局。也因此,一部演绎父子情仇的电影,我们只看到了恨,却找不到爱的理由。
虽然他主宰着一个女人与一个孩子的命运,虽然他狂妄倨傲,从不肯认错,但他却只是一个本质干瘪的气球,不管看起来多么的巨大与饱满,都禁不住针尖轻轻一碰。
四、 阿宝的爱与恨
阿宝本是个敦厚而且单纯的小孩,而生在不幸的家庭,他的一生注定是阴郁的。阿莲和阿胜都心疼阿宝,但他们的爱都有限度,他们显然更爱自己。阿宝只是个孩子,他只能生活在他们给的世界里,他无法摆脱这种封闭和残酷的命运,这似乎是谭家明导演骨子里的犀利与残忍。
人生有许多事情,是阿宝还弄不明白的,大人的忧伤与愁苦,只有大人自己才会懂。但小孩也有自己的爱恨。有家不能回,有学无法上,再嫁的母亲让他感觉冰冷,无心悔过的父亲更让他生出恨意,其间的愤怒,哀怨与无奈也不断累积,最终以激烈的方式爆发出来,他咬掉了父亲的耳朵。但由爱而生的恨,又岂是一只耳朵所能释放的。
在此之后,之前持续剧烈扭曲变形的内心世界,忽的平静下来,一种落寞,开始无边无际的蔓延。再混蛋的爸爸也是爸爸,阿宝始终无法忘记父亲,虽然他不知道该爱,还是恨。多年以后,虽然对观众而言不大可信,阿宝归还了多年前偷走的手表,用一颗纯净如初的赤子之心完成了对自己和父亲的救赎。当所有的爱恨再次浮现眼前,阿宝已成年。
水,在西方的宗教里,是孩子灵魂所在的地方。影片的开篇与结尾,都是微微荡漾的河水,高潮之后的急转之下也是阿胜站在水里,一动不动,在黄昏……让我们猜,一个让人不知该爱还是恨的父亲站在无边的水里,他会是像一根木头一样逐渐腐烂,还是像冰块一般慢慢消融。谭家明只是要阿胜在寻求死亡的过程中得到反省,势必没有对水本身做太多的考虑,而我宁愿把所有水的场景理解为父子关系的融合,理解成父子间达成的谅解,让阿宝所有的爱与恨,全都溶解在同一片水域中。
也许我们会同情,但有谁能真正懂得别人的苦难,以及那些在苦难之中做出的选择。如果一切能够假设,我希望时间从阿胜走入水中就永远停止,不要让我看到长大的阿宝,不要让我去想象一个破碎的人生。或者,就让一切都重回起初的梦境吧。在那里,阿宝不懂大人的哀伤与忧愁,一如我们不懂他们的哀伤与忧愁。但我不希望,人生果真抵不过一场香甜的美梦。
注:原文写与2007年1月,其实只是一篇解读,不算严格的评论。
6 ) 单纯看电影
这个学期我有选修,文学批评.虽然老师有点口齿不清,而且用英文讲中国文学,不过有关文学批评的部分还是讲的很精彩.转到电影批评上,我想我们国家很缺少电影批评的浪潮,每个人都在按照自己的思路,明星的宣传,商业的推广来评判一部电影,而鲜有人完完全全脱离周遭只focus电影本身去评判的.每一部电影的诞生,大家都是抱着有色眼镜去看,完完全全只看电影本身的人很少.当然,在这个年代,看电影和看明星没啥区别.
今年我看了几部国内的电影.我承认我崇洋媚外,这也跟我学外语有关.只是自从看了<好奇害死猫>,仿佛国内的电影没我想的那么不好.中国电影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在只是一个开始.并不是说我们的电影有多好有多好了,最起码能让人相信,还是有人能把中国电影拍好的.
<父子>是让我喜欢的电影.很多人都在骂,郭富城怎么能拿奖,就这破电影怎么还能拿奖.我也是被这些评论影响所以迟迟不看着电影,怕浪费时间.只不过最后鬼使神差的还是看了,从一开始看来,想当然的认为这是一部温情片,母亲离家出走,父亲抚养儿子,最后可能是父子之间从一开始的隔阂不信任到最后言和,相依为命.还能有怎么样的剧情呢.
可能是我经常把一部片子想的很烂,如果这电影有一点出乎我意料,我就会喜欢上这电影.<父子>就是如此.最后父亲一直没有悔改,母亲一直没有回家,这个孩子也没有得到他应有的温暖,这让我想起来一部以前看过的法国和以色列合拍的那部<MY TREASURE>.一直以为女儿和做妓女的妈妈可以沟通,平淡过日子,而最后却是两个女人都成为了妓女.女儿在街上追妈妈,请求她回家,遭到拒绝后,年轻的孩子也走上这条路.是报复,是爱?不得而知.残酷这个词在这类电影中频繁被表现,同样在<父子>中也不例外.不一样的结局告诉我们,不是每段故事,每段人生都会完满.而这样的不完满被称之为做作,让人有些失望.
抛开周围的一切,首先这个故事里面的每个人物有些不是很饱满,相对而言郭富城可发挥的部分很大.他把一个男人的感情,一个丈夫的感情,一个父亲的感情,一个社会底层小人物的感情都很好的抓住了.失去妻子的那次痛哭,失去孩子的那次痛哭都恰到好处,力度足够.与孩子相比,郭富城却给了我最深的印象.故事老套,表演却很深刻.
有人说为什么一个小厨子能有六块腹肌,为什么那个不爱说话的孩子到最后能做出那样的事情来.也有家庭不完美的人站出来说不要看,浪费时间.
其实有些事情很对,能拍出来所有人都喜欢的电影不太可能,当然能拍出来大家都不喜欢的电影也够难的.关键是从哪一部电影里面可以学到什么,可以更好的拍下一部电影.其实对于结局的处理我颇有微辞,但那片湖水还是深深印在了脑海里,渐渐看见不同的画面.可以做出来这样的画面和电影,其实已经很成功
多年过后,只记得那段大尺度的色情片段 ╮(╯▽╰)╭
小演员好可爱
总有些纠结,无法原谅
。。。想明白一些事情~
回忆里小孩玩PSP是BUG
13年前的作品,出自谭家明之手,这些年间,在电视看过数次不同的片段,很快转台,按捺自己,要从头开始看才好。到开始大量观影,每年都有看它的念头,不知为何搁置许久,可能看到评价并不好,可能需要等到夏天,各种不知名原因。今晚终于看了,摄影风格仍旧是最初看到片段掠影时的那种感觉,原来当时数次我看到的都是开头,马来西亚,情欲戏,而叙事偏弱,情感偏弱,对白偏弱,题目也应该为父而不该是父子,这种男性形象带来的家庭症结在最后也没有被好好处理,用同样的演员出演不同身份(如在一起却会是同样命运)带出偶然与必然这个是亮点,结尾导演说把这部电影献给他的学生,真打动人,而片头提词则显得自恋,还是《最后胜利》更愉快,谭家明是老师级别的人物,却只单独在剪辑或镜头等某一分工中取胜,实在没有印象里那么值得推崇。
开篇的美景和那首歌加一星
唉,我只有一声叹息。
除了床戏,没什么好看的,而且床戏也不如去看日本动作片
父子
7/10。以冲突和暴力的影像方式打破了家庭情节剧固有的体谅和煽情套路,但又十分清晰细腻。开头儿子手持一架风车依靠着骑单车的父亲,车子左右摇摆无法承载儿子的幸福,单车突然摔倒将梦惊醒,停摆的风扇和铁栏将景深中的儿子挤压,随后一个主观视角里封闭的铁窗叠化母亲忧思的侧身,儿子与父母的镜头总保持相当远的距离,被孤立甚至挤压。父亲想爱却没有爱的能力,剪辑对此种心理的延伸很微妙:阿胜和阿莲做爱的场面从开端到高潮的剪辑完整流畅,阿胜与妓女寻欢时剪辑却顺序错乱,代表阿胜爱的只有妻子,无论妓女如何挑逗,阿胜都无无法进入另一个女人的世界。教唆儿子偷窃的河岸背景,树叶撩动的空景和父亲含泪的近景交替,被咬掉耳朵象征父权的堕落状态,阿胜倚树痛哭后悔恨地走下河,河上浮木象征还有救赎可能,儿子长大赎回偷窃的表也赎了父亲的罪。
7.4;難離難捨,想抱緊些,茫茫人生,好像荒野
说实在的,我不知道它想表现什么。
对那个结局有点无语
总算是看了
一次完全陌生的观影体验,整体风格上笼罩了太多传统台湾文艺苦情片的悲情色彩。
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这个故事不应该发生在香港,可能是因为不同于以往港片的感觉吧~~
sound basic lecture..
一个烂仔父亲的传说。郭富城一人饰演两角,颇有两种选择两种人生的“镜面”映照,可惜一个着墨太少,不过也算正常,幸福的人生大多相似,不幸的人生才各有各的不幸。父子之间就是这样,要么成为你,要么成为你的反面。不幸的是电影里父亲总是走向错误的人生,而幸运的是孩子受够了一切走向了反面。看的导演剪辑版又看了花絮,演员都很不错谭家明功不可没。郭天王自不用说,小男孩非常棒,如果郭富城能拿金马影帝,那他也能。杨采妮和林熙蕾也很棒,和郭天王两场情欲戏,张力十足,使影片增色不少,清纯与魅惑,两种美。
母亲走了以后才变得有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