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素闻
寂元:当月轮圆满的时候,你就已经在日本了。
道元: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电影《禅》中道元返日前的台词
日本东北福祉大学校长;
历任原日本驹泽大学校长、总长;
东京长泰寺住持;
曹洞宗综合研究中心主任;
日本著名佛教学者;
……
似乎都不足以说明大谷哲夫教授的真实身份,对大谷哲夫教授而言,最有标识性的介绍是:日本曹洞宗开山鼻祖道元禅师第一研究者;有一部广受好评的电影——《禅》,在中国的佛教界几乎人人皆知,该片即是日本导演高桥伴明与大谷哲夫先生一起改编的大谷哲夫先生的著作《永平之风 道元生涯》。
时年已经80高龄的大谷哲夫先生,前几日来清华大学禅学社开讲《禅与饮食文化》,从祖师禅在中国的历史,从禅对日本文化的影响,从典座精神到精进办道……娓娓道来,如月如水。笔者不禁把2009年上映的电影《禅》重新在内心里过了一遍,在佛家学理研究如此盛行的当代学界乃至于教界,道元禅师与天童寺的典座、如净禅师、寂元禅师所表达的禅的直接呈现,以及禅带给大家的身心安顿,如阿琳、如俊了、如北条时赖……真如朗月在怀,历久弥新。
【默照与话头】
佛祖拈花,迦叶微笑,佛祖随即宣布:“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附嘱摩诃迦叶。”这段“拈花微笑”的公案即是禅宗最早的源流,微笑的摩诃迦叶为被奉为禅宗的西天初祖。传至菩提达摩,为西天二十八祖。
达摩从海上西来,至广州而登岸,于西来庵(今华林寺)光孝寺皆有逗留,后至南京,与梁武帝机锋相对,而不相契,遂过长江,一苇以航,于少林,面壁,九年,终于等到饱学儒道的二祖慧可,而后有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与六祖惠能。
至六祖惠能之后,禅宗一花开五叶:云门、临济、曹洞、沩仰、法眼;在临济宗第七世石霜楚圆禅师门下有慧南禅师创立的黄龙派和杨歧方会禅师开创的杨歧派,合为五家七宗,目标都只有一个,教法却各立门户,各有家风。法眼宗远传于泰国、朝鲜;云门宗、临济宗更远播欧美;在中国与日本,则是临济与曹洞两宗最盛。道元禅师就是从天童寺如净禅师处接了曹洞宗的法而传至日本,是为日本曹洞宗的一佛二祖的二位祖师之一(另一位为荣西)。相对于大慧宗杲所开创的看话禅而言,曹洞宗由天童寺的宏智正觉禅师首倡默照禅,不参公案,而提倡“坐禅”、“默照”,世称之默照禅、宏智禅。
道元禅师在电影中受教于天童寺的如净禅师,他教弟子“只管打坐”,就是禅宗中“默照禅”的宗旨:让我们从日常俗事中摆脱出来,摒弃各种杂念,不思善、不思恶,甚至连开悟本身的想法都要舍弃,舍弃所有的想法和念头,这就叫“非思量”,我们坐禅的目的不是开悟,只管打坐,它本身就是开悟。
大慧宗杲禅师的“话头禅”与宏智正觉禅师的“默照禅”是当时的“二甘露门”,“话头禅”在中国禅宗史中向来清晰。
如二祖慧可见摩达:“诸佛法印,可得闻乎?”
达摩曰:“诸佛法印,匪从人得。 ”
慧可曰:“我心未宁,乞师与安。”
达摩曰:“将心来,与汝安! ”
如三祖僧璨见二祖慧可,求曰:“弟子身患风疾,请和尚为我忏悔。”
慧可说:“将罪来,与汝忏。”
如四祖道信十四岁的沙弥道信前来拜见三祖慧可大师,请求道:“愿和尚慈悲,乞与解脱法门。”
僧璨问:“谁缚汝?”
道信答:“无人缚。”
僧璨问:“何更解脱乎?”
如赵州禅师常用的“狗子无佛性”,都有对于生命本质的深刻的疑问,因此一大疑问而升起疑团,团团追去……而道元不如此,义介说:“我们无米下锅了,连杂粮也吃完了。”
道元:“如果大米不够了,那就做粥来吃吧。 ”
义介:“不够做粥。 ”
道元:“那就做米汤吧。”
义介:“也不够做米汤。”
道元:“那么,我们就着白开水来坐禅吧。”
【生死与无常】
当阿琳抱着抱着她奄奄一息的孩子前来求救的时候,哀哀欲绝的她跪在道元禅师面前,乞求他大发慈悲,救救孩子。道元对她说:“如果你能找到一户没有死过人的人家,讨得一颗麦粒,拿来给我,我便能救这个孩子。”
年轻的她看到一线生机,抱着孩子,一户一户地敲门,一户一户地乞求,但是竟然没有一户人家没有经历过亲人离世之苦,她抱着冰冷的孩子来到道元禅师面前,心如死灰。
初见生死的殊途,初见无常的真实,这是阿琳对于佛法的初步体验,但她不能接受这样简单的真相,一病数日。而当年前来天童寺求导的道元,却从典座这里清清楚楚地听到:法界不曾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事物,从无始以来,就是这个样子,什么都无所隐藏啊。
恰似黄庭坚的开悟因缘:黄庭坚曾随黄龙寺禅师晦堂和尚学佛,有一次乞晦堂和尚给他指一些捷径,晦堂并不直接回答,而是要黄庭坚解释《论语》中:“二三子以吾为隐乎?吾无隐乎尔。”
当黄庭坚正要而答,晦堂和尚连说“不是!不是!”,但也不加解释,令黄庭坚疑惑不已。一日,黄庭坚随晦堂和尚走在山上,正值山上木樨(桂花)盛开,晦堂和尚问:“闻木樨香否?”
黄庭坚答:“闻到了。”接着晦堂便又说出了孔子那句“吾无隐乎尔。”
这时黄庭坚猛然醒悟,立即倒地拜谢禅师的点拨。
或曲,或直,我们总会遇到真相,或是刹那之间,或是累劫千生。
当阿琳初见心魔,恨不得自杀的时候,道元道:“我没有撒谎。佛就在心中,但你要明白,见到心里的佛并非易事,每个人都有这样或那样的欲望,以及各种永无止境的追求,当我们得不到的时候就会生气或犯傻,见不到心中的佛,正是因为这些欲望蒙蔽了我们,所以我们要坐禅,通过打坐去除这些杂念,你只有这样做,才能见到心中的佛。阿琳,如果你自杀了,那你也杀死了佛,依赖其它信仰,等于否定了佛和你自己。”
【因果与宿债】
北条时赖与道元的法缘极为特别。
当时的执政者北条时赖显然是杀孽太多而导致精神失常,道元的镰仓一行,实是凶多吉少,但道元已然洞彻生死不二的实相,并且以现量的般若之力化解了北条时赖的暴戾。虽然北条时赖后来受持菩萨戒,但他与道元的那一世的法缘终究只是在家人与出家人的法缘,远远不到道元与寂元的默契。但他在那样杀人如麻业债缠身的时候,能够遇到道元禅师,听其劝告,而于自己的生命有所修订,亦是人生难得一遇之大事了。
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的相遇,看似很小,其实也甚大,道是很大,却又很小。
在宇宙之中,在亘古不失的因果法则面前,凡事都需要善根福德因缘。
道元:春花秋月夏杜鹃,冬雪寂寂溢清寒。
北条时赖:春花、夏杜鹃,道元,这些事本来就这样啊?
道元:是的,显然。事物本来就是如此。能看到事物的本来面目,这就是开悟了,坐禅也就是看海中的水罢了,然而,在我们看清自己的本性之前,我们无法看清,水就在那里,就在茫茫大海之中。
【爱情与道途】
苏东坡自以为“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台”,却被佛印了元禅师两个字催得急急过江来。
豁达如东坡,尚有这样充满人间情味的“风”流传于世。讥、毁、誉、利、衰、苦、乐,就好像是八种境界风,能够吹动人的身心,顺境欢喜,逆境忧愁,称誉陶醉,讥毁则嗔怒,苦时恼郁,乐时忘形,概是人生常态。不是在载欣载奔,就是载浮载沉,不尽长江滚滚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常态的未经训化的狂野的心的状态。
故而,六祖将要圆寂的时候,法海等人听闻,悉皆涕泣。惟有神会禅师,神情不动,亦无涕泣。
六祖云:“神会小师,却得善不善等,毁誉不动,哀乐不生,余者不得。数年山中,竟修何道?汝今悲泣,为忧阿谁?若忧吾不知去处,吾自知去处。吾若不知去处,终不预报于汝。汝等悲泣,盖为不知吾去处。若知吾去处,即不合悲泣。法性本无生灭去来,汝等尽坐,吾与汝说一偈,名曰《真假动静偈》。汝等诵取此偈,与吾意同。依此修行,不失宗旨。”六祖偈曰:
一切无有真,不以见于真,若见于真者,是见尽非真。
若能自有真,离假即心真,自心不离假,无真何处真?
有情即解动,无情即不动,若修不动行,同无情不动。
若觅真不动,动上有不动,不动是不动,无情无佛种。
能善分别相,第一义不动,但作如是见,即是真如用。
……
道元禅师的“山川异域 风月同天”既可以概括一切生命的佛性明明如月,亦可以概括万类生灵别业之风的差别,风与月,都在自性之天,纵是山川异域,纵是品类各别,亦在此自性之天中。
阿琳与俊了同见万川映月,亦自见各人心内之风。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类因风万般情。如贤友所言:“她(阿琳)之前是破罐子破摔,无法意识到自身的价值。小和尚受限于原始的食欲,没有生命感。两个人就像两段枯木。小和尚俊了对阿琳的爱是一种唤醒,同时也是自我唤醒。道元禅师让俊了离开,既成全他这段枯木的生长,也预留了他将来道业的回归,他必将透由爱情的生发与静坐的观察,最终回归到佛法。”
【守护与演绎】
天童寺如净禅师与道元的法缘超越国界,超越生死,超越利益,方才找到道元拜见如净的请愿书:
道元幼年发菩提心,在本国访道于诸师,聊识因果之所由。虽然如是,未明佛法僧之实归,徒滞名相之怀标。后入千光禅师之室,初闻临济之宗风。今随全法师而入炎宋,航海万里,任幻身于波涛,遂达大宋,得投和尚执法席,盖是宿福之庆幸也。和尚大慈大悲,外国远方之人所愿者,不拘时候,不具威仪,频频上方丈,欲拜问愚怀。无常迅速,生死事大,时不待人,去圣必侮。本师堂上大和尚大禅师,大慈大悲,哀愍听许道元问道问法,伏冀慈照,小师道元百拜磕头上覆。
如净禅师答曰:
元子参问,自今以后,不拘昼夜时候,着衣杈衣,而来方丈问道无妨。老僧一如亲父,恕尔无礼也。
如此相亲,如此相依,祖祖相同,佛佛如是。
待阿琳为师,她教小朋友静坐,天雨,小友将法界定印倏尔一变,既为呵护自心中佛,亦为呵护僧教之佛法,更为现象世界中无极而生太极,太极而生四相,四相而八卦,八卦而至无穷的妙行……道元、如净、宏智正觉、六祖惠能、达摩、迦叶、佛陀,分明皆在其中,风月同天。
道若无隐,则必然无一处不可望月,无一事不可望月,这个电影,就像一部《指月录》。
日本演员演技依然烂,惨不忍睹,叙事节奏烂,过于沉闷,汉语配音也非常烂(这一点找个华人监督下就好得多,但本片把这钱省了)。从情节来说把道元这个人塑造的过于理想化,不够饱满,阐释义理方面照搬的痕迹较浓,思辨深度不足,总觉得这片子拍历史人物时总有局限性,放不开,影响了整片的观感。
我不明白的是,为什么那时候有这么多日本和尚说汉语?
少欲,知足,乐寂静,勤精进,不忘念,修禅定,修智慧,不戏论。此乃八大人觉
真惊人,里边说的中国话几乎听不懂
肉身的痕迹太明显 制式
蛮感动的 但是对于信佛修佛的人也许蛮好理解的 但是对于那些完全不了解佛法的人 也许触动心灵的力量就不是那么大了
第一是可笑的发音,略有禅味但还未彻悟,多了日本的阴暗和孤独,少了大乘佛法的八方光明。
道元禅师八大戒:少欲、知足、乐寂静、勤精进、不忘念、修禅定、修智慧、不戏论。公元13 世纪初,日本道元禅师入宋,从学于天童山曹洞宗如净禅师门下,传回日本,建立永平寺,提倡“只管打坐”,为日本曹洞宗的开始。曹洞宗源出六祖弟子青原行思,传希迁,希迁传药山,药山传云岩,云岩传良价禅
日本曹洞宗初祖道元禅师传记,之前有幸听曹洞宗第四十九代传人宗舜法师开示,真是因缘殊胜。佛就在内心,顶礼佛即顶礼自己。最后一段好有爱!
关于学禅的说得太少。更多是刻画人物。没有摆脱人物电影的套路。国内濮存昕的弘一法师就好看得多。
2个小时好长……
景致挺美,也拍出了一些禅意,不错的。
高纯度,演员调教得真好
影片突出的是佛法以及对佛法的虔诚信仰,而并非做眼于简单的人物传记,因此片子立意新颖,耐人寻味。
画面配乐段落甚至莫名的特效,都与佛道不甚相符。道元参禅与顿悟过于简短单薄,何以成佛?并非所有传记片都应遵从叙事的规则与逻辑,比如《吴清源》与此片,吴一生追求围棋与真理,田壮壮拍得温而淡。而此片却像是给某个历史风云人物作传,导演功力尚浅。
禅起源于印度,成长于中国,却在日本开花结果,内敛克制的日本人将这种舶来品在新的时代赋予了新的涵义。(电影中的汉语配音真是。。吐槽无力。
这口汉语真太有喜感了
活在当下,了解自我、放下自我、解放自我。
禅宗无组织力,依附武家才能生存,两者相互利用打压旧贵族和天台唐密为代表的旧佛教,可谓相辅相成。后世日本美学受禅宗影响浓郁,自镰仓始
"阿玲,自我了断也就杀死了佛祖,而依靠他人则是否定自己的佛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