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天晚上熬夜看到两点。最后当Michael坐上出租车时,连我也跟着笑起来,那是一种长久焦虑得到释放后的轻松愉悦,是我近年来一直渴盼的感觉,在此,只能借影片小小YY一下。
不能否认谁都会有私心,而且在相当多的时候满足自己的私心总会被看作一种理所当然。影片中那些对Michael所谓悲惨境遇的铺垫更像是在为他寻找客观理由来借此开脱。他太需要那笔钱了,他太需要找回自己失去的生活了,他需要的太多,以至于一直在失去自己所拥有的。
拂晓,当他驻足在那三匹马的面前时,Michael意识到自己泯灭良心所从事的那份工作是造成内心不得安宁的最终因素。他忽然开始明白了,开始对过去的种种有了清醒的看法,那辆爆炸的奔驰只是加速了他清醒的速度。他将那些象征束缚的东西丢进了火里,他不在犹豫,他不再纠结。他开始奔跑,向山顶跑去,向迎接光明的方向跑去......
每个人的心灵都需要一个涅磐的过程,Michael等到了,他终于对生活有了真正适合自己的认识,他找回了自己,把自己从崩溃边缘拉了回来。之前所有的问题都只存在于过去。他解脱了,舍得花300多RMB打车在城里逛圈儿,要知道,从宝山到奉贤,也只要两百块。
以后遇到令我纠结的事情,令我内心矛盾冲突十分剧烈的事情,我会想到,要做个令自己安心的选择。
一个失意的中年律师,或许是庞大机构的不起眼人物,又或许是一个危急时刻扭转格局的滑头。浑浑噩噩的过着中年生活,朋友的滑稽表现和最后的死亡,视乎唤醒了人生那点良性意识,追查真相突然丧命,觉得最给力的是最后一段蒂尔达·斯文顿面对克鲁尼的威胁逼迫,心理纠结的过程,视乎感受到了作恶多端后恐惧的颤栗。
我现在看电影基本上都要靠人推,因为我对自己的欣赏水平已经8抱什么希望了。最好是不但推,还会把碟塞到我手上,让我捧着西瓜在家里稀里糊涂的看。乔治·克鲁尼主演的Michael Clayton就符合以上的所有要件。初看时,会觉得有点闷,有点扯,中间就突然紧张起来,结尾的针锋相对(更准确地说是诱敌深入)特别精彩,让我倒回去看了两遍。说起来,麦克的Boss其实早就了解这位前任地检官的内心无法和他们这些律师同流合污,所以才一直不肯让他去做开庭律师,而是到处当Fixer,处理棘手和突发事件。
电影一开头阿瑟的独白其实是整部片的点睛之笔,和麦克的小儿子所看的那本红皮奇幻书的内容互相呼应。人把精力和时间都奉献给了体制,自己却陷入无道德底线,无生命意义的困窘,冲破体制就意味着冲向车水马龙的大街,而且还是光着屁股,不但名誉扫地,命也会没了。结局颇具喜剧色彩,也充分的不可信,当然了,这只是电影,有时候我们就像看新闻一样,意思要反着理解。如果所有人都在发疯,那么你[自以为]表现得正常,也就是众人认为你发疯的时候了。换过来说,有时候你只有以表面上疯狂的行为来掩盖心里巨大的矛盾和对真相的坚信不移,就好似二律背反,双重思想。
2008/6/24
@陈灼
5月26日,我的Gmail邮箱里躺着一封《纽约时报》发来的News Alert(新闻速递):
Sydney Pollack, Film Director, Is Dead at 73
Sydney Pollack, a Hollywood mainstay as director, producer and sometime actor whose star-laden movies like "The Way We Were," "Tootsie" and "Out of Africa" were among the most successful of the 1970s and '80s, died on Monday evening at his home in Los Angeles. He was 73.
《纽约时报》的News Alert通常是重大新闻或突发事件。讣告是其中的一种,逝世的人物不一定举世闻名,但一定对美国的政经、社会、文化产生过深远影响。我印象中上一次收到讣告是2月27日William Buckley逝世。Buckley是半个世纪以来美国保守主义运动的执牛耳者,1955年创办保守派著名杂志National Review,其一生对美国社会影响至为深远,虽然在中国这个名字并不广为人知。
Sydney Pollack(西德尼·波拉克,又译薛尼·波勒)在中国的名气可能要大很多。他是高手云集的好莱坞导演和制片人中的领袖级人物,由他执导并制片的爱情史诗片《走出非洲》勇夺1985年七项奥斯卡奖。1995年,李安应邀执导由简·奥斯汀名著改编的电影《理智与情感》,铸造了他在好莱坞发展道路上的一道里程碑,而这部片子的制片人之一正是波洛克;当然,也包括了李安从《推手》到《色戒》的长期合作者James Schamus(夏慕斯)。《财经》杂志在“逝者”专栏中,对这位大导演的一生作了一个回顾。
http://www.caijing.com.cn/20080530/66686.shtml善于驾驭各种类型电影的波拉克至少制作过三部高度现实主义的政治“惊悚片”:1993年的The Firm(“律师事务所”,制片+导演;汤姆·克鲁斯在其中饰演一个刚从哈佛法学院毕业的年轻律师),2005年的The Interpreter(“翻译风波”,导演;妮可·基德曼主演),和2007年的Michael Clayton(制片)。
********************
2007 是好莱坞比较平静的一年,出线角逐2008年奥斯卡奖的电影几乎都是小制作:There will be blood, No country for old men, Atonement (我一个美国朋友Peter把这三部的名字串成There will be no country for atonement,并以此为题写了一篇饶有趣味的影评),还有Michael Clayton。
上周我看了一下Michael Clayton,看它的原因,除了波拉克之外,至少还有如下几点:
1. 它获得6项奥斯卡提名,最终荣膺最佳女配角奖(Tilda Swinton,饰演U/North的General Counsel(法律总监)Karen Crowder)。
2. 该片在以挑剔苛刻著称的美国影评界大获好评,在著名影评网站“烂番茄”(Rotten Tomatoes)上的“新鲜度”(正面评价)高达91%。
http://www.rottentomatoes.com/m/michael_clayton/3. 主演George Clooney (乔治·克鲁尼)是我最喜欢的当前好莱坞一线男星之一,我觉得他不但相貌、气质脱俗,而且极具头脑。
4. 克鲁尼演的Michael Clayton被设定为Fordham法学院1982年毕业生,他的兴趣是刑事案件,做过地区检察官,后因生活变故未能一直从事自己喜欢的事业。1990 年进入纽约市声名显赫的律所Kenner, Bach & Ledeen(虚构),一做就是十七年。剧中,Karen一开始以为他早已做到合伙人(Maude是她的助手):
Karen Crowder: So he's a partner?
Maude: No. He's listed as "special counsel." Says he specializes in wills and trusts.
Karen Crowder: He goes from criminal prosecution to wills and trusts? He's been there seventeen years and he's not a partner? This is the guy they send? Who is this guy?
克莱顿在公司里实际上是个“fixer”,处理的事都是最棘手和最紧迫的,但是没有名份。
5. 导演Tony Gilroy在此之前是Bourne系列的编剧,而Bourne三部曲(The Bourne Identity/Supermacy/Ultimatum,马特·戴蒙饰演失忆特工Jason Bourne)是近年来我最喜欢的特工电影,其中一部还是在太平洋上看的。
6. 波拉克饰演律所的老板之一Marty Bach。
7. 剧中大反派、农业生物技术公司U/North影射的是Monsanto(孟山都)。Monsanto是圣路易斯最大的公司之一,成立于1901年(在当地知名度仅次于Anheuser-Busch啤酒厂),我在圣路易斯时认识好几个在那里实习、工作的中国人。
********************
这部片子没有让我失望。网上影评很多,我就不赘述了,只说两点:
1. 像所有优秀的法律电影一样,这部电影的对白极其精彩。特别是患有精神病的首席律师Arthur Edens(Tom Wilkinson饰)在发病时口中的念念有词,绝佳的语言功底在精神失常的状态下发挥得无比美妙,宛如诗篇。另外,发现衣冠楚楚的律师们有两套语言体系:一套是用来谈论法律问题和对付客户的,用词文雅考究,句式繁复华丽;另一套是跟自己人说话时用的,粗鄙下流,颇为不堪。
Memorable quotes for Michael Clayton:
http://www.imdb.com/title/tt0465538/quotes2. 我最喜欢的情节是克莱顿在从郊外开车回纽约的那个清晨,突然发现山岗上有几匹小马,下车、爬上山岗去看它们,表情异常丰富而激动,这时候,他的汽车爆炸了,他幸免一死。开始我也没明白他为什么一定要下车去看那几匹小马,直到看到豆瓣上这篇影评才恍然大悟(建议不要在看电影前看这篇影评)。不得不承认自己观察不仔细。
总之,强烈推荐,但不保证你会喜欢。最后,为克莱顿浪子回头、反戈一击喝彩。
P.S.《纽约时报》的影评:
http://movies.nytimes.com/2007/10/05/movies/05clay.html影评人Emanuel Levy对剧情和人物的分析(很精彩):
http://www.emanuellevy.com/article.php?articleID=6928
緊湊的逼迫。內斂的囂張。
"The truth can be adjusted。"我想,如果对乔治·克鲁尼无感的人看这部电影会觉得很累很闷。虽是打悬拟剧情牌,不过导演并没有成功的营造出多强的悬疑感。但影片中精妙的对白、独特的视角、引人入胜的冲突以及恰到好处的配乐使得电影给人感觉焕然一新。★★★★
情节其实很简单,但叙事手法值得借鉴,是典型的人物电影。
导演处女作就这么棒真挺不错的,拍摄手法也很值得学习,许多细节值得深思反复琢磨
作为编剧而知名的Tony Gilroy的导演处女作,剧情中心线相当简单,几个叙事方面的小技巧值得借鉴,典型的人物中心电影。
哪里都有中年危机…
情节蛮简单的,但通过情节塑造出的人物形象还是很立体的。
镜头不错,但是看不懂
很难跟着入戏,可能不太适应这种剧情,但观念值得深思,人性啊!
看男主的
很不错
人物的心理变化演绎得很好啊,就是台词老长了。
听说是导演的处女作,看简介其实还蛮吸引人的,但是看了之后感觉内容微弱了些,并没有太大的惊喜
狗急跳墙,兔急蹬鹰。不逼则已,一逼翻天。
故事讲得十分到位,每个细节都有铺垫。看评论,懂他的人不多。年轻人的牛逼是嚣张,越是成熟的作品,越内敛,却充满着力量。
烂英文名,好中文译一口气提到扁桃体又下去了
狗屎
男主呃……剧情不怎么样
毫不出彩,都可以猜到情节的发展
對喬治克隆尼沒有愛是絕對看不完這部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