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千回万转怎敌他示爱情急
据说昨夜风雨交加。睡得很死,一点也没赶上夜阑卧听的情致。
醒来时清风吹起窗帘,淡淡的水红花朵飘在空中,假使来点琴瑟合鸣,简直在拍武侠剧。
而我是裸身踡在被子里的侠客(意思并不是转战床第之间的那种),看这美好的图象不禁泛出片片柔情。
这是个星期天。终于在当了多年了小青年之后对“儿童节”这个词失掉了敏感。我宁愿只意识到这是个星期天。
哪怕是矫情的应景的敏感也没有,比如前几年还会跟朋友开几句不好玩的玩笑:儿童节快乐!
一上午我与床单缠绵,中午起身吃饭。
吃过饭又是昏昏欲睡,这难得的昏昏欲睡之感让我马上及时爬上床,闭目,进入状态。
还真睡着了。一睡又睡了半个下午。
在没有经历过一场完美放松的性爱的前提下,我居然还拥有这样不可多得的睡意,这令我很感激我的身体。
醒过来,抬起头看看四周,安宁详和,脑子里是那么的清澈,简直可以顺利地心算出一道三位数的乘法题。
而之前一周的上班,一度精神恍惚,颓靡不振,像是胁迫的玩偶,而幕后操纵者便是工作本身。
驽钝的反应为老板所垢病,那伺机炒鱿鱼的双目,则让人脊背生寒,虽然这并不是一份让人多么不舍的工作。
不是炒,而是被炒,这多少显得不光荣。总之结局是,果然有个人被炒了。所幸的是,被炒的那个不是我。
永远都有一个人,比我更驽钝,往俗里说:永远都有一个垫背的!这本可以让我心无旁鹜地安心工作。
可是总有一个潜在的原因,让我期待每一个周末。也许这个原因正是,疲乏。这是个庸俗透顶的原因。
因为这个原因,我不能生龙活虎地去爬山。爬山本是普通的运动,不知何以增加了小资的色彩。
疲乏让我连刻意的小资的勾当也干不了。只能软塌塌地倒在沙发里,欣赏一个《忧郁的星期天》。
我需要一点缓慢的,安静的东西,将生命拉长。我喜欢在凝视中地老天荒。我珍视那一笑嫣然,还有那莫可名状的忧伤。
镜头从多瑙河上空开始,字幕轻点着音乐的节拍显示。
灰色的城市映衬着多瑙河的蓝,城市倍经沧桑,而这多瑙河,永远那么迷人。
80岁的汉斯回到布达佩斯那家餐厅,听着50年前那首GLOOMY SUNDAY。
50年前那个生日,他邂逅了这首曲子,和那个让他为之意乱情迷并因拒绝而跳河自杀的女子,50年后,斯人已逝,曲调犹在?
很多时候对于过去,我们只记得住事件,而事件的践行者却面目模糊。
比如,我们记得曾经路过一个拐角,拐角墙壁上是碧绿的藤萝蔓延,而藤萝边,还有与某人的深深一吻。
但那人是谁?记不得了。
比如那条小溪冲刷过的布满青苔的麻石,曾经被某人踩过,还有EYES ON ME的轻声哼唱,但哼唱者是谁?不记得了。
50年之后,还有多少物件在记忆中尚存,我们拿不准,许多一度以为终身难忘的事件,其实不两三年便消失在记忆中。
那些活生生的爱情伴生的被噬食的心,都已让时间弥合,不再有撕裂般的痛。
除非看到了那个人,或者那张照片。
因为老白仍在我QQ中,时常出现并说话,所以永远记得那个哼唱人。或者场景并不美好,至于不比真实的美好,但谁在乎。
而汉斯,则因为那张照片。
原本沉浸在音乐中,他或者已经习惯性的将那音乐与当年的如花伊人联系在一起,所以老脸上荡漾着微笑。
他记不得那个他一度热恋的人以及给那人带来的毕生之痛,而只有从她身上爬起来,志得意满、整装待发的一瞬。
正是他亲手拍的那张照片,那台雷卡生产的德国相机,35毫米宽的胶片上冲洗出的照片,为追求伊洛娜而拍出的照片,葬送了自己。
死于心脏病突发。
换种别的形式,也许我不会原谅汉斯,但是,事隔多年,看到伊洛娜依旧能如此激动,还能否定他的真爱吗?
即使他以不当的方式占据过伊洛娜的身体。即使他未能克制自己的嫉妒之心,即使对拉西洛恩将仇报,也不能忽略他的卑微之爱。
毕竟他最终也被爱的反作用力所击倒。在击倒的刹那,也必将成全他的卑微。
故事从头说起。
拉西洛在布达佩斯经营着一家餐馆,餐馆的特别之处不在其他,而在于他有一个跑堂的美丽妻子伊洛娜。
伊洛娜有着十足的风韵,棕色的发髺盘在头顶,雪白的脖颈犹如梨花吐蕊。那幽静恬淡却不唐突的眼神总像天使般温和视人。
连衣裙的V胸,洒出那半遮半掩的乳沟,简直让人忍不住把脸藏在那柔软而富于弹性的双峰之间去嗅吸那神魅般的体香。
她几乎正是以天使的姿态出现。诸多男人为之意乱情迷。
安德拉许正是其中之一。
来餐厅应聘钢琴师的安德拉许迎面撞见伊洛娜的那一幕,无不撩人。
伊洛娜捧着蓝紫色的花,白晳动人的脸庞让插花托着,像供奉维纳斯的神龛。
而面目苍白的安德拉许,那股孱弱忧郁的气质,也吸引了伊洛娜,即使钢琴师名额已尘埃落定,她是还坚持:让他试下吧!
就这样,两人在目光相撞的那一刻,便已缘定今生。哪怕伊洛娜回家依旧与丈夫拉西洛共用一个浴缸,恩爱有加。
伊洛娜生日的那天,拉西洛送她缀满宝石的发夹,暗恋她并与她同天生日的汉斯给她拍照,而安德拉许则为她写了独一无二的GLOOMY SUNDAY。
在这一段,西式餐厅里的杯盏烛光以及点点轻柔的音乐底下,也昭示了某种骚动不安。越是详和安宁,越是暗涌四溢。
好比那《闻香识女人》、《真实的谎言》里的景象音乐以及阿尔帕西诺、施瓦辛格。还有那细碎的琴音,和在琴音中振颤的叙事。
而金碧辉煌的仪式感是不容破坏的。爱情,需要尊贵的肃穆,也就是在这样滋生爱情的地方。
“在餐厅里,厨房和钢琴是客人所不能碰的!”
汉斯对伊洛娜的求爱,那是多么直白而单纯的求爱:嫁给我吧,我会为你创造一间全德最大的进出口公司!
遭拒后毅然投向多瑙河,因为他听了这首奇怪的曲子:“好像说了一些一直不想说的东西。”
伊洛娜更是被安德拉许这首曲子折服,二人的感情迅速升温,焚烧。
往前我遇到口若莲花的非俊美男子都能倾情于他,更何况安德拉许乃是才貌俱佳之稀缺物种。简直是匈牙利的卡萨诺瓦(就是穷了点)。
最后拉西洛也包容并默认了这男才女貌的一对(当然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并为安德拉西发挥才华提供了援助,并达成了某种友谊。
一曲GLOOMY SUNDAY,让名流自杀,让细腻敏感之人彷徨不能自持。也为安德拉许带来源源不断地财富。
连拉西洛听得多了,也忍不住忧郁起来:怎么会这样,他们相互认同,那我算什么,只是陈列于此的非精美瓷器还是怎的?
影片中,如果说伊洛娜是肉的天使,那么拉西洛则是灵的天使,灵的天使也难免情难自禁,为强化其“人性”,而不是囿于可笑的“神性”,也设置了怒火中烧一节。但最后还是被包容所驯服。而这种包容,也预示了自由的放飞。
给爱情自由,自己也将不再孤独。于是三人得以悠游自在的躺在多瑙河的草地上,看天空云卷云舒。
爱情由此从形而下的部份幻化成形而上的高尚品质:我们都爱她,她也爱我们,把自己献给她,有什么问题?
爱她,爱她的一个部份也行,谁也不能占有对方的一切。既然认识到了这一点,情敌啊,让我们干杯吧!
当年我对老白的爱,现在看来,亦是太过小家子气。那令人窒息的咄咄逼人,最后以难堪的形式收场。
“原谅我,我不想失去自己。我想从另一个人的身上找回自己。那个被你改造过的你所认为的微小部份。”
但是,毕竟性情难移,但一旦对爱情漫不经心,那漫不经心总有漫不经心的回馈:你不放在第一位,我又何必自作多情?
为防铩羽而归,不如先撤为妙。恍惚中人已远去,你还兀自发个啥愣?
爱情的微妙平衡,永远是非凡的技艺,而这项技艺是阅人无数的情圣方能运用自如。
有人在安德拉许的谱曲中伤神,那安德拉许在创作中又是何样的悲怆。没人知晓。
总之,在纳粹横行,东山狼汉斯猖狂时,安德拉许毫不犹豫的引弹自尽。这是彰显自尊的一弹。
这也揭示了安德拉许GLOOMY SUNDAY的创作由头:我爱你,却不得到你的爱,相反,你却在他人的床上温存,这是多大的羞辱。
安德拉许的自尊心比张爱玲都强烈,张爱玲只是:爱到你,我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
当然,这也有个程度问题,安德拉许是:眼睁睁地看着你,却无能为力。而张先生却还能“有所为,有所不为”。
至少胡兰成的劈腿对象以及内人都在张先生视野所能及的范围之外,而安德拉许所遭遇的则都在眼皮底下。
文艺工作者都有个共性,便是自尊力强,又害羞,又敏感,又冲动,又闷骚,还要当精神贵族,内心拥有不可侵犯之领地。
而为了捍卫这片领地,可以拼得头破血流,连殒身丢命也在所不惜。正是所谓节气也者,精神底线之触动而已矣。
这是相当苦痛的,但也没办法。到了那个程度,要麻木还麻木不来。
这么看来,麻木倒成了人类心理自卫的一种手段。而思维驽钝化简单化,竟算符合达尔文的适者生存之定律。实在让人不安。
那些热爱胡思乱想的人类,你们终将被胡思乱想所伤。而你们的多愁善感,最终将把你们送上天堂。
安德拉许在汉斯的胁迫弹奏之后自杀,保全了艺术家的尊严。
而拉西洛则养虎遗患,或者说像东郭先生一样护狼,忽略其狼的本性,结果被这狼人送进了集中营。
汉斯的狼性何以见得?便是其以物质化的物件作为权衡标准,物质的具象的便是呆板的偏执的一维的。
他对伊洛娜许诺以一间“进出口公司”,首先展现了其野心,其二缺乏精神的内省。
以上两个特质显示其为追逐目标而不择手段,那是动物性的干活,不顾及旁人的感受。
而他所谓的爱情,最后具化成一个实物。一个目标,那便是伊洛娜的肉体。
在系好裤带之后,他那冷漠的一瞥,那毫无感情的一瞥,然后断然走开,便印证了他的狼性。
因此,这里也隐含了一个问题:在汉斯接受纳粹的征召之后,他便失掉了单纯的爱情,他对伊洛娜的征服欲远远大过了爱情甚至情欲。
在汉斯成为纳粹党的上校之后,对伊洛娜除了征服欲并无其他。这种欲望在占有她之后得到终结。
至于为什么会以非暴力形式,则完全是因为这征服欲的基点,要她心甘情愿所致。他要的就是心甘情愿。
哪怕这种心甘情愿完全建立在摧垮她的心理防线的基础之上。
而汉斯出现在片头的心脏病突发,现在看来也不是因情而动,这说不清名目的心脏病突发,完全有点莫名其妙。
他若心有忏悔,为什么之前不来找寻伊洛娜以从某种程度上弥补其损失?非要选在80岁生日这个矫情的所谓纪念日?
所以,汉斯此番来访布达佩斯,完全是心血来潮之举,而这心血来潮不小心带给了他不可预知的打击:渴慕对象的照片!
至于心脏病突发,完全是出于对往事的回忆,以及回忆中的情绪,就像他当时自杀的情绪一样。无关乎感情。
这么一来,真正值得认同的只是青年汉斯,中年汉斯跟老年汉斯都是无足称道的。
影片导演的意图,看来还是以爱情为主线,只是受历史背景的构织,爱情中人性的演变变幻纷呈(或者是讨厌的人性才有进化史,而单纯的人性则将一无既往的单纯,当然,单纯而高尚的人性并非为历史规律所认同的,这是两回事)。
叙事上,这部电影无不让人想起《我曾伺候过英国国王》。只是后者穿越得更加频繁而已。(穿越这个词恐怕用得不正确,正解乃是同一个人的时空穿梭,但大意足以体会便可)
电影在这个星期天的傍晚看完。对于一个心满意足(即心灵空洞略有填补)的阅片人来说,实在称不上“忧郁”。
只是难免会触发一顿对荡气回肠之爱情的追求。
爱情中最好有点文艺腔,有点大义凛然,有点苦涩,又有点奇特,奇特到可以称之为非凡的体验那是最好不过。
也许因为爱情的到来,生活中又多了一点忧郁。
忧郁没什么不好,总不会让整个生命都在电影的虚幻世界里过活。
“要学会从现实中汲取营养”嘛!
2 ) 爱,与尊严有关
爱上《布达佩斯之恋》这出电影!
故事发生在二战前,一个餐厅的老板、一个落魄的作曲家及钢琴家、一个德国军官,三个背景极不相同的男人都爱上了同一个美丽的女人,在匈牙利的布达佩斯。如果把这出戏简单的看成是四角恋爱的话,未免过于低估了导演的水平。虽然与风月相关,但电影之意决不仅在风月。
电影由始至终都贯穿着那首“Gloomy Sunday”,忧伤的乐曲仿佛也带来了宿命的肃杀,沉浸在其中的人似乎都逃脱不了自杀的命运。直至餐厅老板在战争中决定离开的时候才悟出其中真意。
在战争中,每个人都无可避免地卷入其中,不是每个人都能像餐厅老板沙宝所说“静待着洪水的过去”,虽然不能逃脱犹太人在集中营被折磨迫害的宿命,但他在其中看到了希望;自杀的作曲家为了爱国的尊严在被迫为德国军官演奏了“忧郁的星期天”后黯然扣动了手枪的板机;德国军官汉斯在战争中打着帮助犹太人的旗号,昧着良心为自己敛财,在把自己苦求不得的美女骗上床后,甚至不肯浪费一纸公文把救命恩人沙宝救出牢笼,而是眼睁睁地看着他踏上了去集中营的征程。
纠缠着匈牙利人民的战争的苦痛及失去两位挚爱的悲痛,伊莲娜是唯一静着洪水过去的人,她曾经拥有着两位匈牙利男人的爱和平幸福地生活着,但是为了一位德国男人的爱,她痛失了前两者。她只是静静地等待着报复的时机。
编剧中段用很大篇幅描绘了战争中人们的生活和爱情,在开头的倒叙和结尾的着墨很少,但是却是这简单的笔墨为观众勾画了一幅匈牙利人民抗争法西斯侵略的雄伟图画。
片中没有残忍的战争场面,只有凄美的爱情;片中没有频繁的枪炮声,只有幽美的钢琴曲。但足以让观众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与震撼。
爱,与尊严有关。
(觉得郁闷的是:为什么中国的若干代导演就拍不出这样的好片子来呢?)
3 ) 爱她,是我做过最好的事情
看《布达佩斯之恋》是在下着雨的星期天下午,天色阴沉的有些忧郁,恰如电影里那支甜蜜而又悲伤的《gloomy Sunday》。只是,黑色已经过去,我还无法洒脱地选择自杀,即使,那是一种救赎。
有人说过,音乐是心灵最直接的艺术。突然便想到那个关于狄奥尼索斯的故事,那些遥远而神秘的原始宗教崇拜仪式,成为了世世代代艺术的源头。《gloomy Sunday》在影片中无疑便是酒神的化身,那些在悠扬的旋律里,自杀的人们,不过找到了一种纵情的方式,无论他们从曲子里得到了什么讯号,他们的自杀都是对肉体的一种解放与救赎,他们在音乐里顿悟到了所要追寻的生的本意,勇敢寻找肉体与灵魂的不脱节。正如总是坐在餐馆里独自一人画着伊诺娜小姐的男人,他在生命的尽头,终于把笔头转向了拉西楼和安得拉许,将他们作为整体画在了同一张纸上。他说“曲子很美……非常感谢,我得走了。”作为一个孤独而专注的人,他不自知的落寞与渴求的欲望混杂的潜伏在身体的深处,他似乎一直在找寻着什么,又一直在等待着什么。那优美而沉郁的旋律,唤醒了他身体里沉睡的意识,他聆听到自我的呼唤,安然的选择终结生命,选择生的结束,这种结束等于解脱与不妥协,也等于最好的自我保全,保全一份自我的完善、美好。
三角的恋爱关系,始终是人们对于这部片子所津津乐道的方面,而在其中,似乎隐藏着导演关于人的本质的某种探究。拉西楼在菜场曾如此对伊诺娜说过这样一段蕴意丰富的话,“每个人其实都想一箭双雕,一是肉体,二是性灵,能填饱肚子和能饿坏肚子的。”是的,在这场非常规的爱情中,拉西楼,是肉体,他能使伊诺娜填饱肚子,获得身体上的快感,而安得拉许,这个初次上班时连一套好西装也买不起的男人,无疑便是性灵,他有好的音乐,能指向心灵最隐秘的境地。伊诺娜呢?她如同徘徊在岔路口的我们,只是很少有人可以像她一般幸运,在灵与肉之间,巧妙的获得某种愉悦的平衡。当然,这种平衡所必须的条件是,三者的相互妥协与退让——即自我对自我的妥协,肉体对灵魂的妥协以及灵魂对肉体的让步。
这种微妙的平衡并不是一开始就可以与生俱来的存在。三人之间也是有过十分激烈的争吵。两个男人由相互抵触到站在同一条战线上一起指责伊诺娜是造成痛苦的根源时,伊诺娜也明显感受到了这种看似应当满足的一箭双雕给自己所带来的巨大压力和疼痛,想要安抚好两个男人,在平衡木上保持平衡,毕竟是件费心费力的事情,对于一个女人而言,或许,更是心力交瘁。
拉西楼与安得拉许的同床共眠,使两个宿醉的男人突然发现,他们原来是统一在一个身体里的两个部分,彼此交融,不可分割,拉西楼收回了昨夜无法隐藏的不满中要解雇安得拉许的话语,一句“安得拉许,你又被重新雇用了。”深意无穷。
次日,两个穿着一模一样西装的男子,走向那个他们共同深爱的女人——伊诺娜,她正在铺着餐馆的桌布,准备新的一天的营业,这种开始的意象也似乎暗指了三人的重归于好。他们向她道歉,她说“不,这都是我的错。”一句气话也是一句真理,疼痛的根源是对美好的期望,美貌的伊诺娜无论是对于拉西楼还是安得拉许或餐馆里其他过往的客人,都是期望的化身,美好的象征。而人只有离开了对期望的追求才能得到真正的内心平静。所以,她说出了统统分手来解决痛苦的话语。但是,离开了这种内心的信仰,人也就失去了生存的意义,快乐与不快乐也都毫无意义可言。然而,无论肉体与灵魂会有怎样激烈的打架,他们都还是无法逃脱对期望的需要,他们不能放手。相同,若是这种期望离开了两者,也同样无所谓存在了。于是,他们三者妥协了。或许真的,没有比和平共处更好的选择了。在那个阳光异常明媚的日子里,伊诺娜趟在草坪上,伸开双手,拉西楼和安得拉许一一左右躺下,三个人环抱在一起,幸福触手可及。
安得拉许的死,是在听见伊诺娜的歌声以后,那是在法西斯的大军闯进了宁静的布达佩斯后。曾因求爱被伊诺娜拒绝,跳河自杀而被拉西楼救起的青年汉斯,以法西斯上校的身份重回这片土地,重回拉西楼的餐厅。他让拉西楼讲个笑话,语气里尽是嘲讽与一种居高者的自命不凡。拉西楼尴尬的表情里已然写满了忍辱负重,他不顾生命地讲了那个著名的关于“哪只眼睛是假的”的笑话、显山露水而又含沙射影的说出了心里长久以来积蓄的不满,对人性丧尽的法西斯的痛恨。安得拉许目睹了这一切,所以,当汉斯要求他弹奏《gloomy Sunday》时,他拒绝了。这种无声的反抗,不仅是对法西斯的反抗,更是对世俗约束的一种挣扎。法西斯在片中其实代表的就是这个世界太多潜在的不合理的却必须去遵从的规则,对或错对于它们而言从来都不具备任何的效力,人只能遵守并顺从,否则必会受到惩罚。拉西楼、安得拉许与伊诺娜三者间的关系本来就是对世俗效力的破坏,他们遭遇此后悲剧的一切,冥冥中其实早已写好。
伊诺娜为救安得拉许,拿起乐谱,唱起了填上词的《gloomy Sunday》,这个说过只会在自己孤身一人时才唱歌的女子,为他破了例,在众人面前唱起了歌,他想听她唱歌的愿望终于实现,可是却是出于一种对世俗的妥协。那种无奈深深的刺激了安得拉许,他突然明白,美好的期望如若要成为现实,注定是要先被现实强奸。他选择了自杀,在那一刻,他所苦苦寻觅的自己所谱的“死亡之歌”里传达出来的讯息终于清楚的展现在他的面前。
灵魂死了,肉体也不可能独自存在,拉西楼对自己命运始终是自知的,他想自杀而未及,世俗就是要让人看到不守规则的后果。
有人说是汉斯杀死了拉西楼,从剧情上讲确实不错,作为最被世俗认同的人物(影片结尾时新闻播报员高度评价了汉斯,称他在法西斯最黑暗的时光拯救了无数犹太人,而实际上他不过是发战争财,以钱换命),汉斯向伊诺娜求婚时许下的诺言是,因为你,我要建全德国最大的进出口公司。对金钱物质的追求,始终是世俗最大的前进动机。他重返布达佩斯时,伊诺娜曾问他,你的公司建成了吗,他说,没有你,我建不成。其实,伊诺娜也是汉斯的期望,或许更确切的讲,是欲望。而那个进出口公司不过是欲望的承载和表现形式。欲望消失了,他的外在自然也就不可能继续独立支撑。
伊诺娜的第二次妥协是以身体交换拉西楼的性命。然而,这种妥协让汉斯更加看到了他的欲望的不可达成性,他真正明白了,他心里的缪斯女神,从来不属于他,他威逼利诱想要得到而不可得的女人,却肯为了别的男人,牺牲自己的准则与信仰,这对于他,才是致命的打击。世俗说,自己得不到的东西,别人也休想得到,汉斯掌控不了伊诺娜的爱情,但是他可以掌控拉西楼的生死,他的不救不过自然而然。
影片结尾时,伊诺娜用当年安得拉许和拉西楼准备用来自杀的毒药毒死了已是事业有成的汉斯。更为可笑的是,与他携手白头的妻子,在他倒下去时,干得第一件事,竟然是去拾拣被丈夫拉扯掉的珍珠。世俗终于败给了人心里的美好。或许,这终究只能算是导演的一片好心。然而无论怎样,我还是愿意固执的相信,抱有美好期望的人终是能邂逅心里的一片海洋。
廖一梅在《恋爱中的犀牛》里这样写到,爱她,是我做过最好的事情。拉西楼和安得拉许,以及那些领悟了《gloomy Sunday》真谛的人,一定也会在黑暗中,微笑着说,爱她,是我做过最好的事情。
4 ) Trauriger Sonntag
个人认为,很好的爱情模式。稳固,温暖,不单一。
讲述了所有导演想讲述的观点,爱情,亲情,友情,战争。
当然,还有《Trauriger Sonntag》
原本是德语版,因为流行的方便,有了英语版。
但是,德语有的味道,词语的意思,英语是没有的。
当然主角其实是匈牙利女子,并非德国。
有很多女孩质问我,“这个女人还不水性杨花吗?”
我只是摇摇头,反问“传统的道德观并不一定是最真实,最好的,人性的东西,只是很多条约,便于统治者管理罢了。 有的人一辈子能遇到真心相爱的对象,但有的人不能,或者有的人真得同时爱着这两个人,这都是有可能的。只不过,大多数人,做了选择,不过,后患就是,她、他心里永远有另一个影子。如果彼此能和睦相处,什么样的幸福,都是我们应该给予理解的。”
我们需要更多的精神食粮,更多的精神毒药。
这就是音乐和爱情的共同处。
Das ist alles,Vielen Dank.
5 ) 何以解脱
不知道有多少人看了这部片子以后萌发了去布达佩斯的念头,至少我是,渴望走在充满爱恋味道的街头,伫足于餐厅的门前,透过窗户仿佛能看到她端着盘子穿梭于餐桌间和她那双写满无尽故事的灰色眼睛。是的,我承认被她的优雅和美貌迷住了,正是这份过人的姿色使后面的故事显的那么的顺其自然,她轻易的俘获了钢琴师的心,也同时占有了餐厅老板的肉体。看似突兀却又饱含深意。
人是欲望的奴隶,一旦束缚无法挣脱。Ilona不想放弃任何一方,正如László所说的“每个人其实都想一箭双雕,一是肉体,一是性灵,能填饱肚子的,和能饿坏肚子的 。”面对两个都能给她欲望的男人,她无法做出抉择,只能选择共存,也正是如此,最终她坠入了深渊。可以说,那两个深爱她的男人的死都是由她的贪恋所造成的,得到的不想放弃,一步步的妥协注定走向死亡。影片中的另一位男性Hans更是欲望的傀儡,三年前,当他见到美貌的Ilona时只是想娶她,三年后,当他们再次相见,Ilona问他是否有办成全德最大的贸易公司,他却回答因为没有你,这一切还未实现。一句简单的回答暴露了Hans被物质和金钱填满的内心,在他看来物质是衡量爱情的唯一标尺,获得佳人,是为了满足自己无底的欲望,得到现在是为了抓住更多。当Ilona最后一次恳求Hans救救László时,他早有预料,铅华洗尽佳人难留,纵然她躺在自己的身下,却不属于自己,心中的缪斯不会为了他做出任何牺牲,于是他也狠下了心。邪恶的原罪在一个法西斯的身上得到了最好的体现,然而Hans的决定,也让他亲手写下了自己最后的结局。
一个美貌与智慧并存的女子只有两种结果:自力更生,无限风光抑或是依靠男人取得生存之道,Ilona选择了后者,不幸与幸运的是,坎坷的过程让她的人生充满风险和刺激,为了两个深爱的男人,她放下了自己的尊严,赤裸裸的暴露在了一台被欲望驱使的机器前。可有一点确定的是,当她年至耄耋,轻哼着那段熟悉的旋律之时,这经历的一切对她来说是确定不必后悔的。她已得到了别人所无法体会的情感,最后去往何处也已不重要。至于那两个为尊严而死的男人?let them go只有活着才能有为美好生活争取的权利。
至此本文也有点与我的初衷有所偏离。每个人的活法都有所不同,死亦或生是每个人的权利,爱与不爱是每个人的决定。满足欲望必须做出牺牲,相信Hans不会是最后一个因《Gloomy Sunday》而解脱的人。
6 ) 一饮而尽千古愁
镜头滑过布达佩斯上空,前方山后落霞的余晖,撒在多瑙河宽阔的河面上。又一幅异国「晚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景象,将我们的心绪带到匈牙利幽古沉郁的浪漫气息中,不能自拔。
这时候音乐响起,而音乐不再落下。一袭蓝衣的布达佩斯美女,美得让你不能自持,让你不禁突发幽思,怀想当年与大汉王朝作战的匈奴王公,是否也有这般秀雅的嫔妃,他们又为何远涉万里,来到这东西方交融的多瑙河畔,给后代留下如此绮丽哀怨的故事。
一直与特吕福的《祖与占》悭缘一面,不想在《布达佩斯之恋》,找到了三人共恋的影子。一位弹一手好钢琴的旷世奇才,一位不脱犹太人精明本色的餐馆主人,还有一位就是那迷人、古雅的匈奴嫔妃之后。犹太餐馆主不愿失去匈奴美女,宁愿与钢琴奇才共享一妻,而维系三人这段不伦恋情的,竟是那段你我自小都听说过却无缘入耳的杀人恋曲——《忧郁的星期天》。
《忧郁的星期天》果真能杀人,然而你我并不明白个中原因到底为何。直到当年那痴情的德国小伙儿变身纳粹军官,成为欺人太甚的命运主宰,我们才了解原来这曲子竟然——事关尊严。钢琴奇才不堪受辱,宁愿选择离开,离开他心爱的匈奴公主,离开人世。犹太餐馆主忍辱不成,终于悟得真章,可惜为时已晚,无法逃脱被送上烟囱的命运。
数十年后,多瑙河流淌的柔波依旧,一泓歌声,一双嶙峋素手,德国公司总裁轰然栽倒,「嘭」的一声轻响,香槟开启,复仇完成,银幕上闪出那个熟悉的身影。《忧郁的星期天》再度响起,这一次,却不再是钢琴,而是Sarah Brightman的天籁之音......
「有哪一个国家比匈牙利更切合Melancholy这个字?
选一个夕阳西下的黄昏,站在横流布达佩斯的多瑙河大桥,面向东方,一仰饮而千古的天地黯,方会点滴在心头。」
餐厅老板和老板娘之间的感情方式真是自然:“看来他很留恋你”,“我好像也有这么一点感觉”,老板娘毫不掩饰她爱上了钢琴师,老板也不阻挠,而是自己先上路回家,“这样你也容易下决心,我这里的事不必在意,我总在说,人都是自由的”。那是怎样的一首曲子,简直是在述说一件不想让别人知道的事,但从
这个时候就能看出,,搞文艺的就想自己解脱自己死,,而犹太人的整个人格魅力是完全的把我给震住了,,也就是说搞文艺的也就只有去死菜会比较美一点,,而理性的人会让我更着迷啊,,又是一部赚掉我不少眼泪的好电影啊,,虽然那结尾有点不太喜欢,,
剧本有硬伤,如钢琴家为什么死?我觉得由幸福到绝望这个转折太快了,几乎没有什么铺垫去表现他的心理变化。所以显得很表面化,让“尊严”的思想内涵变成了随着四角恋而顺带兜售的商品。
让人抑郁自杀的不是那首《黑色星期天》,而是那个乌云密布的时代。
很不错!故事编排的好,女主角巨美~~
餐厅老板代表物质,钢琴师代表爱情,德军军官代表权力,这故事其实挺女权的,把片中角色性别调换一下,可能就不会有那么多赞誉了。全片里只记住了一个Hans,非常复杂矛盾的一个角色,拍他的正面就是《辛德勒的名单》,拍他的反面就变成了本片里“狡诈”的纳粹党。
人物也美,风景也美,音乐也美,故事也美。到最后君子报仇已经不是有没有实际意义的问题了,只是为了履行君子协定而已。有些人,双手沾满血,内心鄙琐,就是不该让他享有寿终正寝。#最后一幕导演不舍让我们看到老去女主角的脸,真好#
1.常看欧美爱情片,三观容易碎。战时也不忘穿蓝裙买鲜花的美女可以让数个男的神魂颠倒,无怨无悔,而且全片就她善终,让我说什么好2.一直好奇听《Gloomy Sunday》自杀的人是什么心理,直到看了豆友的解释:“正常死亡和自杀的区别是:前者是和过去永别。后者是和未来永别。”从恍然中了悟一切皆是命运
亲爱的,也许洪水过后只有你能活下来...拉斯罗眼睁睁看着曾被他救过一命的汉斯出于金钱的目的救走犹太教授,不得不登上通往集中营的列车时的眼神堪称经典。
《忧郁星期天》从此成为我的致命伤。
囧片,玩3P还玩得这么纯情,真是服了。一瓶毒药珍藏50年,终于等来了杀夫仇人并且把他放倒,我真的很不HD地笑了。本来写一篇评论的,想想还是算了,3P这样的字眼有碍观瞻。
很棒,音乐情爱风光权诈人性鸩杀都有一点。原来匈京那么美,老城拍出的老片感觉,曼妙,像怒海中的罗马街头。开头三人行有些乱,对琴郎和匈版李羚还颇有看法,后来见他们相处无间也就释然。德弁真极品啊,算计得比犹太店主还精,敛财之余还预留战后名节,不图报答还断送恩公性命。可惜恶棍古来总寿延。
怎样才能忍受同时拥有两个
其实我觉得这片相当女权
每个人其实都想一箭双雕,一是肉体,一是性灵,能填饱肚子的,和能饿坏肚子的
女主角一定是个内心无比强大的女人。。。两个同时爱上同一个女人的男人要如何才能如此温情对望。。。正如那句:洪水之后你会留下。。
这故事似曾相识,卖烧饼的变成开餐馆的,打虎的变成弹琴的,西门大官人变成纳粹大官人,“洋版潘金莲”依旧风骚,最后一招儿还是下毒。
印象最深的是餐厅老板说的一句话“既然不能独自享用,那我宁愿分享,也不愿意失去。”伊莲娜对餐厅老板的感情是亲情,对钢琴师才是爱情,而三个人相互之间都存在不同的情感,可是却能够和谐、从容相对。
女主角惊为天人
赞美女性最好的片子,然而又恰恰不是女性主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