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九零这两个黄金年代,即使是拍一坨泥都让人津津有味。
而现在动不动四五十、六七十的电影票钱,请问脸在哪里呢。
从前看葛大爷的作品不多,真正有印象是从他登上春晚舞台开始,不过那个时候总感觉这个演员塑造的形象跟他的长相一样干瘪,直到有一天看了葛大爷跟果粒叔那段火花四溅的对手戏,再到《天下无贼》、《霸王别姬》、《让子弹飞》、《活着》......惊觉原来他也曾有颅顶葳蕤的时期。
相比较面部表情活跃的”观众朋友们我想死你们了“,葛优平静的外表总能轻松驾驭一切惊世骇俗的语言,像一招一式毫不费力的太极云手,静水流深。桀骜不驯的大板牙加有些许甲亢的凸眼珠组合,乍看确实使人生畏,但作为观众观摩多了才能体会到,不动声色的极致猥琐也是一种魅力。
当时的荧幕尚有无限可能,出国的丈夫可以把即将临盆的妻子托付给陌生男人,北京城的除夕夜还能吃完饺子出门放个烟花,的士司机还可以把乘客直接送到故宫门口,当然还有同样浓眉大眼叛变了的鲁提辖......生活还在顺理成章地展开,改变却也正从四面八方袭来,人人忙着西装革履地办签证飞美国,当你还在祖国的这一边准备一日三餐,来自大洋彼岸的离婚协议书已经不期而至。
越华丽的承诺越禁不起时间的冲刷,耗不起,没意思,倒不如两个人手挽手偶尔去逛高级时装店,试完就走;或者一个在阳台洗衣,一个在厨房炒菜,而后坐下来,两幅筷子,一对酒盅,耍耍嘴皮子,一晚就这么过去了。
年纪越大越喜欢娓娓道来的老电影,越来越排斥背景音乐特效乒乒乓乓一起上的综艺影视,吃饭也是一样,新鲜的丝瓜过遍清油,点缀几颗虾仁就是龙肝凤髓,添油加醋的加工食品和外卖,只要还没饿死就免了吧。
可是现在,丝瓜汤已经所剩无几,垃圾食品的尽头却遥遥无期啊
92年的片子,小时候觉得是个很好的片子,刚重新看了一遍这个片儿,突然看见了不同的东西。从女权主义的视角来看,女主就是个傻白甜,只不过因为漂亮,所以是女性中自信的那种,只不过这种自信来自被男性凝视评价为有性吸引力(性价值)的自信,却还是不知道如何捍卫自己的需要、喜好以及关乎人生命运的何去何从的选择。
很多人都觉得男主过年拿着白菜进门的时候是浪漫,可是从女权的角度看,已经拒绝了,还要来,就是冒犯了,哪里来的浪漫可言?宁缺毋滥不知道吗?即便很多人都说男主看起来挺尊重女主的,可是这种尊重可能也不过是在男权眼中的尊重,因为女性的意志自始至终都是被男性半推半就的在往前走,不管是追寻出国的丈夫,还是接纳男主一起过年,好像只能是被选择的结果,好像只要有个人珍惜就是幸福,自己却不懂珍惜自己。而真正的尊重,难道不是说让滚了就滚远吗?真正的自我意识,难道不是老娘喜欢谁不需要你来告诉我,对老娘好前提也得是老娘愿意对伐?难道不是老娘才是选择的主体,生人勿近人挡杀人吗?老娘不需要谁来保护,不需要英雄,有没有做贼,有没有贼胆不是标准,有贼心者就是贼!所以在女权主义者眼中,只有当老娘主动感兴趣的,让老娘觉得自己是贼的男性,才是值得品尝的。当然至于是不是要真的去吃,那还是得两情相悦,我骚我浪可我不贱啊,看上的对方如果不喜欢我,那还是赶紧各回各家,各撸各猫去吧!
当然很多朋友会说那男主不是最后啥都没干嘛!或许你会说男主那么做是因为“善良”,但我却要说,那不叫善良,而叫愚昧!本质上还是男权主义者的潜意识中的那一套——但凡两性关系就是男性占便宜女性吃亏,而在两性关系里,女性只有两个名字——干净和肮脏!所以结局时很多人眼里男主的所谓高尚,在我眼里不过还是自以为是的阴暗猥琐,根本不是尊重女主的感受!明明女主已经做出了选择,结果可倒是为了成全死男主的自我感动,再一次被耍了个流氓!!!就是过年时拒绝却被死缠烂打的重演,只不过反过来,现在明明对对方产生了感情想留下来,却又被硬生生的在脖子上挂个一个贞节牌坊!为什么是“你本来可以把我留下”,而不是自己说了算呢?难道女性就只能有一种被男性作为一个物件,被喜欢把玩儿又没钱的主儿摸够了放下或者被不差钱的大老板囤货在仓库发霉变质不见天日的命运?又当又立的男主如同一个皮条客,只不过他没有把女主贩卖给金钱,而是贩卖给了所谓的道德!因为男主的逻辑是,女主留下,就是对前夫不忠的婊子,这种公共汽车,心中已经在对方身上泼上了千万盆脏水踏上了千万只脚,自己固然也不会想要!纵使走了,但却是个恪守妇道的娘家闺女,尽管不是自家的,但终归是纯洁的,即便自己无法得到,但心里念想起来的时候总也还是个干净的身子。实在是其心可诛啊!其心可诛!更加可悲的是,女主也是这样想的,所以她选择了违背自己真实的感情,离开了男主,好把一个自认为珍贵的所谓贞洁留给了他。其心也哀啊!其心也哀!
当然,片子拍出来的当时中产阶级的出国狂热、当时男女的状态,以及现代人的孤独都还是很真实的,而且这些视角大家都说了很多了,就不说了。可正是因为真实,特别是对比自己不同年龄、对女权的认识程度不同的时候不同的感受,意识到女性在这个男权世界的真实情况,更让人唏嘘。
从女权主义的角度看,傻白甜是没有未来的,不管是花瓶,还是宠物,只不过是进入了男性凝视门槛儿的工具,而工具化的女性是没有人格的。
葛优朋友问他结婚照: “这么大一张得多少钱啊?” “只要你别三天两头的结婚,照片算我随的份子。” 葛优指导俩人结婚照摆造型: “含情脉脉!”“勾肩搭背!”“猛一回眸!”“眉来眼去!”“得意忘形!”“暗送秋波!” 葛优给刚结婚的朋友家里一顿折腾,看朋友一点主动性都没有,问:“咱们这是谁结婚呢?” “不瞒你说,我也正纳闷儿这事儿呢。” “我不想坐民航。” “这么说你丈夫给你订的是战斗机。” 日本料理餐厅。葛优指菜单:“这个地干活。”“这个地两个。”“你地,快快地。我们地,咪西咪西。” “我可不会擀皮儿啊。” “会吃么。” (这对话简直少女动漫台湾偶像剧!(////▽////))(不过要搁我爸爸也得这么说,“你就会吃。”) “咱们为什么干杯呢?” 葛优说了俩由头,都让徐帆否定了。 “待会儿你这喝酒的题目还没找着呢我可就醉了。” “能插门你就插上。新婚之夜总要别扭点儿。慢慢习惯吧。”躺在沙发上的葛优对着没反应过来的徐帆说。 “别胡思乱想了,回头还得自己安慰自己。” “得,咱不提走的事儿了。铁了心和全国人民风雨同舟。” “你甭紧张。他要不给你签你就拉下脸来批评他们:当初你们爷爷奶奶参加八国联军的时候,谁要你们签证了?你让他们学学白求恩,甭拿中国人当外人。” “她挺好。她没把我怎么样。你不用代表全体出国的妇女安慰我。” “看我干什么呀,我脸上又没菜谱。”
@明远 补充:
“想哭你就哭”“人都活着呢我哭谁啊?”
在浩瀚的太平洋上,有许多璀璨的明珠,贝劳就是其中的一颗。该国以盛产鸟粪著称,号称鸟粪之国。
徐帆滿臉膠原蛋白,葛優永遠是禿子
北京人在纽约前传。葛优在里头一本正经地幽默,非常喜欢。北京人那时可真时髦啊,生活作风、思想意识、物质条件~毕竟首都!
只属于上世纪90年代的陌生又熟悉的亲切感。时间跨度上略显不足,拍摄手法也略显笨拙,但是剧本处处透露出冯氏喜剧的影子,编剧的影子远大于导演,那种贫嘴中蕴含的悲情意识,是现在的冯小刚所不具备的。日本料理点餐那段真是笑死……
九十年代女演员那种特别“刻意”的表演方式,我特别爱看
往大里说话,往小里体贴人。
1. 「会吃吗?」饮食男女孤独时候,一餐热饭胜过一切。 2.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 3. 回放了五遍,最后的播音里是「开始登机」不是「停止登机」。若剧情最后强留,故事就落俗套了。
过年好…孤独的人类互生同情之理解,假结金玉盟,拒绝诉衷肠…葛大爷一副厚皮囊,隐藏住浓浓忧伤…徐帆当时多漂亮,真真便宜了冯小刚…看时不免想到墨镜王,帝都人情异乎香港,孤男寡女骚情相仿…如果拍拍国朝当下部分孤独群众,那该是啥模样…
大sa ba就是留下来的大sb,冯小刚和郑晓龙合作的剧本太棒了,90年代初满眼都是涌进的外来事物,出国潮随着起飞接下来就是他俩的《北京人在纽约》,日臻成熟的葛优呢是《霸王别姬》和《活着》,也奠定了以后冯氏喜剧贺岁片的基础。被抛弃留守的男女假装试爱不就是后来的《花样年华》嘛,突然跨越时间的字幕卡和漫步北京景点的闲聊蛋侃也有点京味儿侯麦的意思,天安门城楼上还戏耍了一番王朔和文艺女书迷。台词金句频出,几个黄金配角出场的段落都太精彩了,时装模特一样颜值巅峰期的徐帆真漂亮,但演技相比就太戏剧腔啦。情感转变的节奏以春节为界拿捏的也好,其实还是相当于自嘲式的肯定了在改革开放后还要有坚守重情义的人。当时好多国产片旧制作模式上的通病整体稍感粗糙,尤其后期的配音和音效。中间剧院胶片版。
看过好多遍的一部电影,那时的冯小刚也贫,可还算真诚。印象最深的是过年那段戏,两个孤独的男女,在爆竹声声里,若有若无地慰藉着彼此的孤独。
当葛哈利遇到徐莎莉,一年一年又一年,直到北京通往卡萨布兰卡的那一刻!其实最后的抱与之前的拥都有点过,还是应该处理的更含蓄些。冯式京味侃爷剧作与葛优的表演特点(局限?)决定了此片的情趣必须大于情感,愤世调侃古道热肠性格组合真要给你直接拔到纯催泪的程度?总感觉会兜不住。冯小刚的煽情,既是他的特色,也是他的罩门,成败与否更要依仗每部作品自身的免疫水平。本片而言,还是拿签证那段最好,俩人一起走出使馆,徐说真的有点后悔来,葛安慰说没事儿下回再办(他希望没成),这时徐从怀里掏出签证说,办成了……(ps林周云住在亚运村安慧里二区12号楼,拍摄当年正是俺家三区隔壁)
- 会和面吗? - 我们家没面粉。 - 嗯(掏出来一袋面) - 唉,我可不会擀皮儿啊。 - 会吃么 - 看,后悔了吧? - 我的意思是,只要你爱吃,咱就算没白忙活。
看到最后才明白大撒把就是大SB的深意。
似乎是改的乐美勤的话剧《留守女士》,故事背景设立在当时的出国热潮中,两个留守男女在面对自己的另一半出国之际,面对远距离恋情和面对孤独时的内心困境与微妙变化。冯小刚的剧本、对白已初具雏形,借葛优的贫嘴,把喜剧的智慧变为人生苦难的“心灵鸡汤”。
“我不想坐民航。” “这么说你丈夫给你订的是战斗机?”
北京老爷们儿疼媳妇儿就是大撒把,培养出了不识货的婊子,但肯定也能落上走心的姑娘
突然好怀念那个“混乱”的时代:最起码,春晚上还能瞅见赵本山“插科打诨”般的讽刺揶揄,最起码,甭管暑假寒假,每年都能有与你约定不变的周杰伦,最起码,即便三观略不正,韩寒郭敬明一类的青春还能在报亭瞥见,最起码,凤凰卫视还能看到日本的动画片和锵锵三人行,最起码,那时候的贺岁档,真的是把人逗的前仰后合。最起码,那时候,能随意放炮和烟花。现在好了,什么都“规矩”了,连老城各类小店的招牌都特么清一色了。
温情动人,把整个故事娓娓道来,不急不缓,就像散文一样。最后水灵灵的徐姑娘睁大眼睛对葛大爷说:你本来是可以把我留下来的。心里一软,少女心又上来了。。。
在浩瀚的太平洋上,散落着许多璀璨的明珠,贝劳就是其中的一颗~~
你要说他套路吧,但也是用心。北京直男就是可以往大一点扯,细节处逗得你心痒痒。冯小刚郑小龙的编剧。冯开始认识徐帆并展开追求就是从这部戏开始,冯小刚受邀看完试映后说:“这部戏还不错,就是女主角还差点。”夏纲导演告诉他,“女主角就坐在你后面。”冯小刚回头,看到了徐帆,这是他俩的第一次见面。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