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t me tell you the story of right hand / left hand. ---Radio Raheem
Radio Raheem应该是影片中印象最深的角色了——每凡到他的镜头,都以仰拍使他这个大块头显得咄咄逼人;手上拎的,是整个neighborhood里大概最拉风的大喇叭,放着Public Enemy的Fight The Power (P.E. in FULL effect!!);可之前还在说着'Left hand, hate, K.O.'d by love'的他,之后也与披萨店老板Sal大起手脚,最终死于police brutality,在热天将尽时点燃街角不同社群间的冲突火焰——
正如影片结尾的Martin Luther King Jr.和Malcolm X的两段话所示,Spike Lee的整部电影也似乎穿插着两者的不同主张(暴力绝非达到种族平等的手段/作为自卫的暴力是一种智慧):Da Mayor一直在社区里好气地主持着劝和,在末尾的冲突前,Mookie也一直充当着意大利裔和非裔的中间人角色;可冲突又是那么容易激发——披萨店的“名人墙”,那位古董车主和玩消防栓的黑人小孩,Radio Raheem把披萨店搅翻的大喇叭……暴力冲突在电影里始终是一根绷紧的弦,最终被来自多方的prejudice击断。
也许,确实能说来自多方。
You dago, wop, guinea, garlic-breath, pizza-slinging, spaghetti-bending,Vic Damone, Perry Como, Luciano Pavarotti, solo mio, nonsinging mothafucka--
看向电影中的一个细节:Radio Raheem扛着大喇叭,和一群放着自己音乐的拉丁裔孩子比拼谁放得震天响——最终那群拉丁裔孩子还是不敌大喇叭,认了输——
Spike Lee在电影中选取了布鲁克林一个社区的截面;或者说,这部电影是对该社区族群生态的记录,其中有作为主体的非裔、来街角开店的意大利人和韩国人、同样居住于此的拉丁裔,逐渐迁入的中产阶级白人,以及在街上巡逻的警察……所以影片在讨论种族议题之余,也有意体现出对于社区中不同族群如何共处的思考:
如Radio Raheem的大喇叭,确实在宣示着新一代黑人文化的到来,但当他和拉丁裔小孩比拼音量,当他扛着它咄咄逼人地步入披萨店时,是否暗含着黑人对于这片社区潜在的“主人”意识,暗含着对他们‘black community’中其他族裔的恶意?(这从那三个黑人老头对于开店的韩国人议论纷纷,视其为外来者也可见一斑)
又如影片中段,有一长串的主观镜头蒙太奇:各个不同族裔的人对着其他族裔大加辱骂——随后,镜头就切到电台主持人Love Daddy对着所有人大喊‘Ya need to cool that shit out! '
这也大概是Spike Lee所主张的。
在那场最后的冲突中,本来觉得Radio Raheem的音乐吵闹的三个黑人老头加入了骚乱人群,站在Sal他们旁边的Mookie也走离,并用垃圾桶砸碎了披萨店的玻璃窗——这里,我们看到非裔族群的人之间团结了起来;最令我感动的,有人想同样对韩国人的店动手时,他对着骚乱中的黑人说:‘I’m black! ’并最终得到了黑人们的承认——这里,我们看到的,则是社区中under-privileged的族群最终摒弃了原先的偏见和隔阂,互相团结在一起。
We love rock call, y'all. Boogie Down Productions, Rob Base, Dana Dane... Marvin Gaye, Charles Mingus, and Mary Lou Wiliams. We want to thank you all for making our lives just a little brighter here on We-Love Radio.
最后,是一些文化相关的想法碎片。
*这部影片仿佛一场对黑人文化的致敬与追问——‘Elvis was a hero to most, but he never mean s- to me.’,We-Love电台的shout-out……
*Pino最喜欢的明星——Michael Jordan, Prince, etc.——都是黑人,但他仍然N-word连篇,从根子里瞧不起黑人(除了刻画出白人隐性的种族傲慢以外,也让我想起To Pimp A Butterfly的主题:成为明星之后,何以使自己仍代表着黑人群体而不被资本同化,仍与黑人社群保持联系)
*最初让我产生写篇长评的念头,是因为我从电影中悟到了Public Enemy音乐理念的一些方面——以前总觉得Bomb Squad的制作有些刻意嘈杂之嫌,一看到大喇叭放出Fight The Power,就顿时明白了——他们的音乐原来就是要靠大喇叭放出来的;嘈杂正是他们宣告其主张的武器。
*猜猜看:Kanye致敬了电影的哪一处情节(身为资深砍粉瞬间识别出来)
这部片子是一部出色的群戏,Spike Lee控制群像的能力丝毫不逊于Robert Altman。且每个片断都独立成章、亲切幽默,如同优秀的短篇小说连作。更可贵的是整体感觉毫不松散,如此多的人物、场景,都是用同一种情绪串联在一起的。一整条街道的风貌就好像一个角色一般,这个角色就是Spike Lee扮演的,既是导演,又是主演,真的是属于他自己的电影。 看美国的独立电影总是有惊喜,因为这些导演有鲜明的作者感觉,能够去掉四平八稳的学院习气。黑人导演的电影没有新英格兰人那么掉书袋,没有扬基佬那种自己找抽的雅痞感,但是有黑人文化中固有的节奏感,跃动的节奏。整部片子画里画外都是疯狂的rap或是煽情的blues,所有人都是手里比比划划,说起话来像连珠炮般不停。同样在影片中,远景和中近景的结合仿佛有节拍般切换,或者干脆停住框住二三个人物展现出印象画般的质感。在这种蓝调般感觉中,人物的和活动也比较随性,角色并不是摆在画面中,而是自由的在场景中行动,甚至会不经意的跑出镜头外。但是镜头并不乱,只是随着节奏在移动、切换、变焦,就算是突然的拉焦,或者是倾斜的视角,都带着一种强烈的带入感。因此带来了自由的情绪,因为自由而在真实的抒写。 至于影片所要表达的思想,Spike Lee在他的作品中一直在重复同一母题。在《Malcolm X》中,他借用这个最理想的人物而达到了最充分的表达,即对暴力性的仇恨的反对,对黑人群体的弱势形成原因的自身反思。片中的时间仅有一天,场景也只限于一条街道,但形形色色的人物成为了很好的缩影,使得这最热的一天成为普通而又特殊的一天。Lee在这片中扮演的角色既是一个最好象征,自身的放纵和不思进取,毫无目的的冲动性的仇视,盲目的自尊和逃避的懦弱,成为了一个既不满足又不做出自身努力的黑人,在这个个体上显示了Lee对自己同胞的一种失望。忠厚善良的大市长,不停生事的ML,疯疯癫癫的Smiley,努力工作且满腹牢骚的Tina,还有播音的love Daddy,所有人都从事着琐碎的活动,成为某种社会人物的缩影。同样,其他族裔的美国移民也出现在影片的街区中,波多黎各人,意大利人,韩国人,勾画着这个移民社会一种混乱的声音。最后的高潮,萨姆的比萨店的骚动,更是对六十年代黑人民权运动的一种刻画与讽刺,莫名其妙的冲突,对有业者的仇视,骚乱过后的废墟,有一种荒诞的苍凉。King Jr.和X都成为过去社会的符号,Lee所寄望的是自己族裔的自我觉醒和与社会的相互理解与包容,换句话讲:不做亏心事。这种可贵的心态,倒是值得很多“愤青”们学习一下。
种族问题在美国由古至今都是一大社会难题,其对美国经济、文化以及社会文化带来的伤害都是难以弥合的,单只六十年代在美国发生的巨大种族暴动就有三次之多,无论是白人对于种族隔离解除的抵触,还是黑人对于警察暴力执法的愤怒,这些使得种族题材的电影也成为美国电影的一大母题。
《为所应为》是美国著名黑人导演斯派克·李于1989年指导的关于一次种族冲突剧情片。
这部影片之所以只能暂且以剧情片定义而难以判别它具体的类型划分,是因为它在形式基本打破了好莱坞以事件推动剧情经典叙事模式,而采取了以人物铺垫戏剧张力的叙事策略。导演将看似无甚关联的场景和片段随意拼贴在一起,形成多条叙事线索,同时进行人物塑造,每条线索独立发展,直到影片大约三分之二处,所有人物由一个“导火索”事件汇交于一点,迸发出极强的戏剧张力。
然而这种手法也并不始于斯派克·李,群戏调度大师罗伯特·奥尔特曼就是凭借此法闻名于电影史,包括十年之后的《木兰花》也以类似情节编排摘得了金熊。
《为所应为》把故事设定在了布鲁克林的一个黑人社区,导演非常聪明的一点就是社会环境真空化的处理,叙事是开放的,空间是封闭的,一条街区几个固定场景就是全部情节,而隔绝的外部世界,把宏观的主题落实到具体情境,以小见大,这一点可以对位到《狗镇》。
冲突点就集中在意大利裔美籍白人萨尔和他的两个儿子在那里开的一家披萨店。萨尔的一个儿子有强烈的种族歧视倾向,而萨尔本人虽然不歧视黑人,但影片有意强调着他的种族优越感,他对于身边的黑人就像上帝对待众生。
关于导演刻画了街区其它各具代表性黑人角色有在披萨店努力工作却始终地位底下的穆奇,从戏份和人设本身来看他是相对主角,还有与人为善、善见义勇为的老黑人;种族自尊心极强的“拜金”;时刻提着收音机充满戾气的“广播男”;四处“推销”马尔科姆和马丁路德金照片的傻子。
导演没有在这些人里设置传统意义上的反派,而是连接了一根“暴力链条”,链条的每一环都成为最后灾难发生的必要条件,以理性客观的态度点出了种族问题的荒诞本质。
“拜金”不满萨尔的披萨店只挂白人照片,申诉之后遭到萨尔驱逐,于是“拜金”带着广播男和易于煽动的傻子到披萨店“讨要说法”,由此引发冲突,白人警察镇压冲突时误杀暴戾的广播男,此时压抑已久的穆奇砸破披萨店玻璃“点燃”了所有黑人的暴力行动,最终事件以披萨店被烧告终。讽刺的是,放火的是时常念叨马尔科姆和马丁路德金的傻子。
每个角色的行为动机都是简单且独立的,更是自私的,种族意识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挡箭牌”。而每个人物都被做足了铺垫,都是完整连贯的,观众很难和他们完全对立,甚至会对他们产生同情。
严守三一律的高潮只占了全片较少的篇幅,而之前破碎的片段叙事同样以视听暗示着主题,红黄暖色调象征着热情与活力,与影片前半段的基调相符合,同时也暗示危险与暴力,高饱和度调色的墙壁,广播男出现时的低角度倾斜构图,以及穆奇送外卖时以俯角拍摄他踩过孩子用粉笔在地上画的房屋,无不暗示着悲剧性的结局。
形式上的统一性似乎也在强调着这种循环,影片开头用摇镜从黑人DJ拉到街道展开叙事,结尾摄影机同样回到黑人DJ。导演用正反打的距离变化强调老黑人和他爱慕者的情感距离的拉近,而对于萨尔和他儿子具有强烈冲突的对白,却采用了一个缓慢前推的镜头。这些足以见证导演的镜头表现力。
关于结尾导演并没有加入自己的价值判断,剧情内也没有一个和解或者定论,最后只出现了马尔科姆和马丁路德金的两段话,马尔科姆强调黑人种族优于白人,而马丁则宣扬平权。无论是剧情还是观念,除了一片狼藉的街道斯派克·李什么也没留下,但留给观众的思辩和自省空间却是无法穷尽的。
#二刷 #BFI #SightandSoundGreatestFilmsofAllTime2022 #03032023还是之前的看法,视角比较中立,以黑人社区构建了一个“白人社会”,把其他族裔加入其中来体现黑人困境,同时又以黑人社区为基点来批判黑人在美国的情况。这次注意到酒鬼与修女的这对儿的对照关系,最后似乎也代表着X和King,也是突出一个讽刺。
(手握一张《为所应为》的票和一张《雨中曲》的票的我站在了两个厅间,候场时跟朋友讨论电影时讨论到了《巴比伦》,让我对去二厅看《雨中曲》有一丝丝犹豫,最后被“拉”着一把太重要了!决定去看刚看完没两个月的《为所应为》,即使前排有看手机长达1小时的观众还是觉得大幕看这部比较值得)
#一刷 #DVD #14012023 这是一部值得拉片的电影,写实的故事搭配风格化的视听语言。Smiley在说X和King的理念我认为是点出了影片的主题Love&Hate,也是Raheem的指虎。整部电影只讲了一个一天的故事,却仿佛以中立的视角讲了一个无比深刻且真实的每天都在发生的故事。炎热的夏天,被堆积的情绪,倒下的生命,燃烧的披萨店,老中青三代黑人和其他种族的人在布鲁克林黑人街区上绘制了的一幅有预见性的真实图景。其实导演构建的一切非常好理解,以意大利一家在黑人街区的生活对照黑人在美国的生活,所以结尾处Raheem的死亡与皮萨店的燃烧仿佛也在讲述着一个故事。影片的视角会在寓意与现实中切换,这种构建也完全模糊了种族的边界,视角更加中立。
视觉上,镜头运用太成熟了,大量的使用仰拍和俯拍来凸显“权力”在这个“区域”的状态,尤其是俯拍Sal和仰拍的Roheem,搭配上大量的倾斜构图构建冲突感。直视镜头的对话和POV镜头的结合让很多情绪可以更好的传递。后拉镜头带来更多信息的同时很多时候也制造了喜剧效果。推焦的几场戏内容也是需要细细品味,尤其是父子谈心那场戏,运用得很好,属于片中少有的交心场景。还有几次的碰撞变焦那种不真实感,不光提高了戏剧张力也对照我说的寓意与现实间的切换。还有高饱和度配色让高温夏日的燥热和强节奏的配乐,让整部影片的人物都充满着焦躁情绪。
印象最深的几场戏,1.Buggin的鞋被白人弄脏了,正打仰拍男主的张狂,凸显权力,周围的人群代表着那一切诉诸暴力的“劝诫”,反打手持镜头拍摄白人小哥,凸显那种内心的紧张,把一切环境和问题放到了观众面前。2.男主与Raheem对话的那场戏,镜头切换,手持到POV那种仿佛直接与观众对话,紧接着他走进Sal店时使用的移动变焦镜头(Dolly Out+Zoom in让背景环境更加加速逼近观众),也预示了将要发生的冲突,之后更是倾斜构图和POV镜头结合视点音效的俯拍和仰拍正反打,都是权力的展现和冲突的展现,直视镜头更是把双方的火药味利用视觉体现出来。3.高潮戏,完全的转变视角,俯拍的Sal在视觉呈现上是弱势的一方,而Raheem一直处于强势角度,直至最后平拍诉诸暴力,也引来了惨剧,其实回到最根本,反对Sal是因为墙上没有黑人照片,而两个人的对话也是揭露了那个根本的社会问题。
因为最近在很粗糙的听“个人主义与平民社会”,沉思录也快吃灰了,快看完了《人类简史》,当中有一个概念是这个样子的:
疫情困在家很久了,我也经常出现很多烦躁的倾向,这部片子是两个月前看的了,今天突然想到是因为看到朋友圈有人提到斯派克李,我就想到了这部电影。
影片在人物角色设计、剧情元素都可圈可点,还有rap的加持~叙事上倒是不敢恭维,最近乔治·弗洛伊德的事引发了现在这么大的动静,也不好简简单单评论美国这个很复杂又多元的新生国家,只希望能有个好果子;六月是LGBT勇敢的一个月,但大多时候,他们要学会捉迷藏。
多元平权主义一直在努力~不管是种族还是两性平等,我们的世界总是吵吵嚷嚷的,这倒是很应景《为所应为》里不断出现的rap,斯派克李本身是一个黑人,他拍这样一部片子真的很刚很爷们,和“强权抗争”,和所有的偏见抗争。慵懒和荒谬的黑人社区日常生活就是影片的主线,高潮戏份是源自其中一条故事线的野蛮生长,这种慵懒有时候在享乐和虚无主义看来还是很受待见的~
whatever,真的很佩服这么一个在31年前的预测,真的很厉害,不过仔细想想,这也是必然事件的偶然发生,加油吧克里斯珀斯·阿塔克们!
很难得的是斯派克·李的立场并没有一味地倾向黑人兄弟,片中的披萨店老板实际上也是受害者,在整个社区化的背景中,多种族之间的矛盾就像是一点即燃的导火索,以至于暴力结束后已经想不起当初的争端是什么。电影的群像很精彩,配上对燥热天气的强调,构成了一出具有反省意义的作品。
4+。金馬修復版in89 LUXE廳二刷。很棒,如何刻畫一個社群,而不只是個人,關於兩種路線(馬丁路德金恩 vs Malcolm X)的辯證結構(幹他媽的對應當下乃至任何抗爭,充滿既視感)。節奏真好,音樂與攝影機(廣角變形與歪斜、運動等)對主題的反覆提示與強調。老在使白眼的Spike Lee親自演出(作為一位遊走各群體送pizza的受薪者)的重大意義,Jordan 23號球衣、Jackie Robinson、綠白紅義大利國旗配色的pizza店制服,聲稱大夥要do the right thing很容易,問題是什麼是right thing?有著成熟的社會問題反思能力,而且不是那種特別狗屎的各打五十大板所謂中立理性客觀,而是「我也是身在結構中的一人,沒有誰是局外人,我也必須有所行動(但這些行動都回應著我的能動性)」的批判性自覺。
炎炎夏日的布鲁克林黑人街区浮世绘+不可遏制的种族冲突+无可挽回的歧视泥潭。1.剧作极为精巧,融合了经典设计与小情节模式,前两幕多线索多人物散点叙事,第三幕则由导火索汇聚所有人物命运。人物刻画更是栩栩如生,立体可信。2.影片完美融合了琐碎争吵中的喜剧感与高潮冲突的震悚&悲伤感。3.现实主义描摹与风格化视听语言共冶一炉,3位絮叨黑人背后红如烈焰的墙壁,萨尔两儿子一黑一白的背心,黑人、白人与韩国人直视镜头蹦出种族辱骂的特写蒙太奇,倾斜构图,收音机男的主观广角镜。4.斯派克·李的客观中立态度令人叹服,说唱乐舞起首,金的非暴力与马尔科姆的必要暴力引言并置收尾,一切交由观众评判与思考。5.左手Hate右手Love致敬[猎人之夜]。6.划过嘴唇、手臂与身体的冰块。7.以塞缪尔·杰克逊的电台广播作为过渡转场与娱乐趣评。(9.5/10)
非常精彩的群戏和场面调度,密集台词以rap节奏说出,交织出一个多元种族文化的复杂社区,冲突与矛盾从来不曾消匿,藉由琐事叠加出的导火索,在这漫长而炎热的一天告罄时,终于喷薄而出。种族歧视与反向歧视,各自构成所属阵营的语境,这种题材很容易滑向俗套官方语言,而斯派克·李的身份、眼光与技法都决定了本片的大胆、趣味与深刻。
斯派克李的主观广角镜头真是用得好啊,那么早就开始用了。(参见25th hour里面镜子那段。)黑人区啊,其实也未有想象的那么危险,一切事出有因。其实种族的融合在悄然进行,只不过这过程确实艰辛【2019.06 29重看
斯派克李本人对种族的看法,对于暴力打杂意大利人开的比萨店,导演没有做出主观的判断,而是让观众去思考这件事情的对错,戏剧性嘻哈风格的开场,马丁路德金语录字幕的结尾,让我们思考美国多元的文化,镜头多用推拉风格,剪辑为传统的好莱坞连续性剪辑,此片优点在于客观的再现了美国种族歧视这一问题
一帮人,不读书,酗酒发疯,然后到20岁的时候走上街头问“为什么不给我工作”
斯派克李的《鬼子来了》,时年才30出头真心牛逼,比日后的《撞车》《为奴十二年》都深刻,对比话痨王锡兰夫妇的《冬眠》,这才是好看的话痨片。我不觉得立场“中立”,他狠批的就是同胞黑人兄弟们。
这是一部只有1989年的斯派克·李来拍才不会被2016年的斯派克·李指责为种族歧视的电影,不仅有1989年的斯派克·李出演,2016年的斯派克·李也在其中扮演了一个角色哦,对喽,就是个嚷嚷着要挂照片的傻逼。
“God dammit. Bless his soul.” 戴着眼镜的troublemaker一出场就猜到他要提Malcolm X,斯派克·李之心路人皆知。非常有力的种族故事。(20191024update:读《伟大的电影》时很认同伊伯特对这部的评价:“不假思索的人多年来一直指控李是愤怒的电影人。有很多东西足以令他为之愤怒,可我在他的作品里找不到这种情绪。《为所应为》创造的奇迹是他非常公平。那些认为这部影片煽动暴力的人是在谈论他们自己,他们的意见对电影毫无用处。主导着整部影片的情绪是悲伤。”
Do the Right Thing:一个说着轻松做起来难的准则。究竟什么才是“正确的事”?影片最后用马丁路德金和马尔科姆X两条彼此矛盾的引言彰显出作者的无奈。斯派克李这部色彩缤纷又扣人心弦的杰作展示出美国种族问题现阶段的无解,同时对本族人解决问题的方式表现出失望。本质上这是一出典型的悲剧,在这最热的一天里,一切矛盾都一触即发,剧情无可挽回地奔向惨烈的结局。李在尾声处回归“钱”的主题,某种意义上这正是他的局限性,也是美国种族问题无解的原因。金钱在美国自由资本主义社会里具有不可瓦解的权力地位,在这个符号的统治下,在社会资源分配中不占优势的少数族裔必然陷入彼此内斗中。
2009。黑人,又懒又馋,贪图眼前的享乐,还总觉得自己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这恐怕就是这部片子留给大多数人的印象。
仅用一天时间刻度描绘出黑人街区浮世绘和光怪陆离千奇百怪的人物群像。并且斯派克·李作为黑人导演在《为所应为》中展现出相当强的自省性——黑人之所以受到不公正待遇并非仅仅只是种族歧视的缘故,而是他们自身对公序良俗、社会共识的盲目反叛和自身素养造成的,比如Buggin' Out要求披萨店老板在墙上挂黑人照片,Radio执意要在披萨店开最大声放音乐。这些对于社会基本秩序公识的执拗叛逆导致所有对这种行为的“阻止与遏制”都演变成了“种族歧视”,而当个体仇恨上升为群体性的“种族矛盾”时,所有的“暴力性”都获得了一种错位指涉与释放出口。全片一以贯之的那句“Fight the power”的口号相当讽刺,因为那些黑人压根就不知道自己要斗争的是哪股力量。
前半段Sal对儿子说自己的食物是与“多元”社区的维系,直到最后半个小时才点明种族冲突与矛盾的实质,也为所有想欲盖弥彰的人们都扎实的泼了一盆冷水。片尾Malcom X和马丁路德金的quote出现,让人震撼无言也留下更多思考:我想这就是Spike Lee电影的力量。【Rosie Perez的演艺首秀,好嫩好美】
28年前,斯派克·李拍了一部献给当下的美国——不,是今天整个世界——的现代寓言。
4.5。种族题材电影里,舒适度和《恐惧吞噬灵魂》并列第一。很在意的一个情节点是:作为角色,把暴力推向高潮的那个斯派克·李并不像出于愚蠢,而更像出于破罐子破摔的失望。很想知道彼时的他怎么看待这一点和反暴力宣言之间的关系,也很想知道今天的他会以什么样的姿态回首。以及,本作中对黑人街区趋于“生态化”的构建方式(不得不感叹真正出现“事件”以前,几乎就像在带观众逛街),对待矛盾坦荡、理性又不失活力的状态(多次强行或动机化地将视角潜入矛盾中的一方,始终强调意志和言行要分开看待),无一不让人敬佩。结尾给出的文本让它变得更锋利、更求实效,但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一种包含非自觉的复杂性。评论区看到一句“斯派克·李的《鬼子来了》”,很有启发性的赞美。
佩服于导演的天才技法!灵活自如的摄影和叙事把一个不足100米的街区塑造成浓缩社会与文化史的万花筒,对矛盾和暴力的的思考也可谓深入浅出,严肃而不僵硬,尖锐而不偏颇。
巧妙将古典的剧本结构融入布鲁克林街头的反讽风格,探讨尖锐的社会问题,真实到甚至能让观众闻到街头的气味;John Turturro演的那个热爱黑人文化却心底歧视非裔的角色,至今依然是可怕的生活典型;影片在当年的奥斯卡最佳男配只提名了一个白人——也许这才是对美国社会最大的讽刺
【B+】戏谑的讥讽,原来斯派克李曾经也是如此的叼炸天。同样是“凡人皆傻逼”的表达,斯派克李显得没那么高高在上,毕竟他自己也在里面演了个傻逼。
愤怒的黑人、低智的白人、暴躁的儿子、中立的老人、暴力的警察、无奈的父亲、软弱的亚裔...一场谁都逃不了责任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