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战期间,美国克莱顿镇5个经常一起打猎野鹿的好朋友中的三人尼克(克里斯托弗•沃肯 Christopher Walken 饰)、史蒂芬(约翰•萨维奇 John Savage 饰)和迈克尔(罗伯特•德尼罗 Robert De Niro 饰)即将奔赴前线。离开前夕,史蒂芬和另一个好友兼女友安吉拉结了婚,婚礼就是他们的告别会。
三个年轻人在战场上被越军俘虏了,残忍的越军逼他们玩“俄罗斯轮盘”游戏,迈克尔乘机夺了越军士兵的枪。虽然顺利三个好友逃了出来,但在逃亡过程中他们失散了。迈克尔和史蒂芬最终顺利回到了美国,但史蒂芬终身残废了,住在疗养院不愿回家拖累家人。越战结束前夕,迈克尔从史蒂芬处得知他经常受到从西贡寄来的匿名的汇款,迈克尔断定一定是尼克。为了找回好兄弟,迈克尔决定再次冒险闯荡越南。
1)看剧本时摄影师说,最后唱爱国歌曲太傻了,导演说,你拍的时候看看。摄影师说他错了。拍的时候人们都哭了。
2)制片方让剪辑师把婚礼偷偷从四十分钟剪短到十分钟,导演发现后把剪辑师炒了。此片获奥斯卡剪辑奖。
3)婚礼片段导演声称用的是包含了背景音乐的同期声。导演说那样更真实,也造成有些对话声音模糊不清。
4)摄影师觉得泰国的白天没感觉,于是晚上低照度拍摄,光圈全开。洗胶片的说你重拍吧,暗得没法用。
5)因为John身患癌症,制片方要求撤下John,导演拒绝,后妥协写了备用剧本。试映会有两场,一场放短版本,一场放长版本,那场观众评分高就用哪个版本。导演贿赂了放映员,让短版本放映过程中出现故障,从而是长版本获得更高分数。
6)试映的时候人们纷纷离场,导演让助手出去看看怎么回事,发现观众没有真的离开,而是崩溃地在外面男默女泪。
这两天因为剪视频的缘故,又断断续续算是看了几遍《猎鹿人》,发现了几处很妙的地方。一些是之前就留意的,一些是这回才注意到的。
1.
Mike最后一次去找Nick的时候,所有人都注意到了Nick的变化——他在越南晒黑了,更瘦了,层层叠叠的眼袋,手臂上全是针孔和爆开的血管——然而大约不是所有人,至少我,没有意识到Mike也变了。Mike从战场回家后肉眼可见地变得更疲惫、更暴躁,这些都是不难注意到的;但我第一次看时却没有发现,在那天晚上他跟Nick面面相觑的时候,从眼睛下方到鼻头一片是红的,整张脸都是微微泛着粉色的浮肿。
他酗酒的证据。
去越南之前的Mike绝不是这样的。虽说他从未是一个天真乐观的人,相反可谓十分之现实且老成,但他绝不应当是消沉的——未经历过越南的Mike是带着一股狠劲儿的海鸣威主义者,环境艰险万物未必值得,然而奋斗就对了。然而经历过之后呢。
2.
One shot.
去年这个时候也把关于one shot的几个片段看过许多遍——德尼罗无论说什么狗屁不通都让人觉得“好对喔”加之涉及沃肯美貌我百看不厌——隐约觉得哪里不对头,不确定Mike这个【一枪】的信念究竟是想强调什么呢。诸多解读都可勉强,但也只能勉强:要么,Mike是个相信效率与准确度的实干主义者,因此只有他才能从越南战场全身而退;要么,一发子弹的概念与俄罗斯轮盘赌相呼应又荒诞对比,一个是非中不可,一个绝不可以中。然而这一次重新看,越发确定了之前只是些微设想过的第三种解读。
美国在1975年结束越战,1978年年初《猎鹿人》便上映了——拍摄过程中,沃肯为扮演其角色,甚至咨询了他刚刚从越南战场回来的哥哥。这是一部彻头彻尾的反战符号化电影,露骨的强目的性与政治色彩,跟【艺术电影】毫不沾边儿,甚至刻意到让人说不出它展现了【电影艺术】——鹿是越南,这一点连小学生看过都能在学校布置的作业观后感中写清楚。那么one shot的涵义还不够明显么——越战只能一次拿下,拖得久了,对鹿与猎鹿人都是痛苦。
那么我之前是在犹豫什么呢?大概是笑话这一明喻的粗浅与不合理性,以至于不敢相信这样冗长而细腻的自然主义影片竟然甘于使用。这也是本片最矛盾的地方——战前、战时、战后,三个阶段为了迎合象征意义近乎跳帧般的暴力剪辑手法,然而每一个阶段内部又极缓慢地推进情节,充斥着大量暧昧不明的噪点,细节丰盈杂乱得仿佛生活本身,每一个单元的叙事挑出来都是作者电影的风格,然而拼凑在一起又成了工具。这大概是它可以名利双收的根本原因——政治工具令它拿得到奥斯卡,丰富到多余的纹理让它在微观视角下属于了艺术。文学艺术,而非电影艺术。
如果这样想,如果继续高看它——我只能高看它,我太喜欢这片子了——那么看似粗糙符号的第三种解读,是否有表述内容更为灰色的可能性?比如,既然越南是鹿,既然猎鹿一定要one shot——那么是不是说,只要做到了one shot,做到了速战速决不伤身,对越南发动战争这一行为,就如同猎鹿一般,天经地义。
很难讲这是站在白人视角下未曾反思过的问题——侧面论证了该符号的粗糙性——还是一个反讽,如果是后者,连反讽都要藏起来,让人以为反而是创作者的衷心称赞呢,暗上加暗,奇米诺简直绝了我爱这种蔫儿坏的家伙。
当我们谈论反战的时候我们究竟在谈论什么呢。一切非反压迫的战争都是不正当的么?还是说,只有未竟的、以至于反过来伤及自身的战争,才因对自己国民的不正义而失去了正当性?那么强调one shot还乐此不疲猎鹿的Mike,一头扎进越南战场杀红了眼的Mike,大概不会觉得是前者。
但我有点儿担心奇米诺没那么坏得可爱,他或许只是典型西方思维地认同Mike而已。毕竟这片子里对越南人的描绘不可不谓是(again)简单粗暴种族主义刻板文化视角,糟糕极了。甚至连轮盘赌赌场老板都是犹太人——如果不是反讽而是直接符号那就鲨了我叭,太low了。
然而另一方面,又总觉得奇米诺是聪明的——故意设置了主角群的白俄移民身份,一方面合了【俄罗斯】轮盘赌的名字,让人不禁感叹“哈!命运!”,另一方面更令观众质疑这种“为国捐躯”的正当性。这帮斯拉夫人,交美国的税、炼美国的钢,婚礼却是最传统的东正教庆典,父母一辈儿更是明明白白的初代移民,从始自终没有一个人提起爱美利坚,然而却也都毁在了美利坚为他们准备的异国战场上。
……
没法子,太矛盾了。奇米诺是莽是精的不确定性导致了我对这部片子的真实意图可能产生的评价分别是两极,只好假设他是精的——万事往让自己舒服的地方想——那就是心爱的电影。
基本上导演全篇都在强调一个“real”,拍的婚礼是真的,超市是真的,约翰住的那个军人疗养院是真的,一直出镜的演员几乎只有麦克,尼克,史蒂夫,斯坦利,琳达,其余角色大部分都是普通群众,甚至称不上群演。导演的理念大概是把角色放入真实,让他们发生化学反应,制造新一轮真实。
其中史蒂夫住在退伍军人疗养院的戏,除了史蒂夫其他所有人都是真实的,他们根本不知道这是在拍戏。史蒂夫对麦克说“麦克,把尼克带回来。”(电影里删了这句)时,身后一个没有胳膊、没有腿也没有眼睛的残疾军人喊道:“回去吧!把尼克带回来!”这段场面给导演留下十分震撼的印象。
从电影中可以看到,这些退伍军人有些年纪很大了,可能是二战或朝鲜战争的军人。导演说他们每天吃非常多的药,有些整天只能躺在床上,护士按时给他们吃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样过去二十多年。
还有一个故事是导演说他去看一个瘫痪在床上的年轻军人,有非常漂亮的蓝眼睛和温柔可亲的嗓音,和导演一样也叫麦克,他们愉快地聊了五分钟后发现这个军人连眼睛也是瞎的。
片子里麦克回越南时有一段纪录片一样的场景,的确就是当时被扔在伦敦档案馆中废弃的新闻录像。当时导演找来一群已经被战争打击到沉迷毒品、酒精中的战地记者放映这个片子,出现这些新闻录像时突然有人欢呼“这是我拍的!”有个记者冲上去指着荧幕“这是我!这是我!”场上这些记者接二连三地发现自己拍的录像出现在画面上,他们欢呼雀跃,乐得像个孩子。
片头的演职人员表长时间的黑底白字和音乐把人引入电影的世界,第一个穿过隧道的镜头更加强了影像世界的构建。开头几分钟人物出场快速集中,初步展示了人物身份性格和关系,但对观众不太友好,信息密度过大节奏过快,不太符合全片的调性。
全片时间较长、节奏较慢,看得出导演史诗巨作的野心,但结构略刻意,部分片段技巧有余、内涵情感不足。尤其是婚礼段落,全景拍得相当恢弘漂亮,包括合唱也相当震撼,多人的调度也展现了导演的功力。但部分人物关系交代含糊,只是用视听语言表现了联系却没有过多的解释,Mike.Linda.Nick的三角关系令人困惑,前史交代不明确,人物心理刻画不足。Mike归来后对Linda的态度朦胧,难以令观众产生移情感受。人物行为逻辑略迷,本是leader定位的Mike在第一次打猎时的反常行为没有足够的解释。着力刻画的主要人物性格反而不如配角明确,想表现的复杂和矛盾没有自圆其说,显得故做深意。部分女性角色过于脸谱化、功能化,台词较少,心理和性格也展现不充分,如Steven母亲和Angela。
部分预示剧情发展的细节过于刻意,如婚礼上溢出的酒、Nick请求一定要带他回家,设计有余、自然不足。
俄罗斯轮盘游戏运用过多,虽然这些段落的确能很好控制观众情绪,但过多未免引起厌烦情绪,且符号化隐喻过于强烈,植入不够自然。巧合设计较多,对越南人的展现过于单一,削弱了故事的纪实性。
视听语言相当优秀,长镜头的运用十分出彩,但部分使用有炫技之嫌,临走前钢琴演奏的段落,每个人呈沉思状对厄运的预示效果不佳,也并未展现出性格和关系,使人物显得不够生动。
最后救Nick的片段形式感削弱了人物情感和立体感,行为略不符合逻辑,一个老兵居然还摇动已经中枪流血的人,错误过于低级。
可能越战片不是我的菜,全程云里雾里,除了视听语言真的很棒,其他部分都很懵。
8.2/10 69,298 votes Top 250: #138
又臭又长
片段式的叙述,截取出战前-战斗-战后每个时期最强力的节点,我们看到战争改变了每个参战的个体,战争改变了小镇这个群体,所以战争改变了整体——美国;那场宏大的婚礼乍看或许只是一场华丽的展示,但看到结尾会发现那其实是一部反色的预言,就如同俄裔大兵死在俄罗斯轮盘赌下一般宿命。
看的时候很折磨人
“导演想说的是:你可以远离越南战场,却无法彻底摆脱它。它深刻触及了美国社会的每个角落。此片并未像通常的反战电影那样将立场落足于政治谱系的自由主义那边,而是对于将自家子弟送往战场的保守的美国工人阶级的立场予以了尊重。”……与简方达的恩怨或源于此。“ 方达是荣归的制片人,当时和胡志明拍过片。”西米诺回忆说,“她有较强的反美情结。奥奖当天,她都没正眼瞅过我,因为我早被贴上了极右的标签。我们曾搭乘同一部电梯,我试图向她道贺,可她转身就走开了。就我所知,荣归那片的原始剧本结尾被改动过,方达希望表现出美国的原罪。她有这个权力,她是制片人。……颁奖夜后我们从未说过话。 ”
陪上性命不足6/1的生还可能,最后总会遇到那颗逃不掉的子弹
像《飞跃疯人院》一样,我竟然不愿意再看第二遍。
缺点和优点同样突出 背景和铺垫冗长 叙事角度主观片面 切换生硬缺乏技巧 但是意象设置实在牛B 几乎任何一个段落都是大师级水准 两段轮盘戏神作 与猎鹿构成强悍对比呼应 音乐佳表演佳 沃肯之惊艳秒杀老罗和梅姑 和这些令人津津乐道的优点比起来 那些缺点算得了神马呢 只能让他难言完美吧?
@SIFF2020。片尾德尼罗收获了单独的一次掌声,但其实沃肯演得也很棒。开头接近一个小时的小镇婚礼狂欢更像是绝望来临前最后的欢乐,每个人都极尽所能地放纵着,越南被俘那段濒临死亡边缘的焦虑感非常折磨人。一枪毙命的对照让人心碎,片尾的葬礼反而不是很喜欢,但瑕不掩瑜。猎鹿人无法再扣下扳机,挚友逝去,创伤永存。
看了一晚,碉堡啊。很多场景单独拎出来都是格外震撼(猎鹿、俄罗斯轮盘、最后一场戏,等等)。当然加起来真的是很长。。猎鹿人最后都成了战争的猎物。沃肯大叔年轻时候美少年啊我勒个去,清秀得跟个女孩子似的
我很想知道越南人当时是不是真把那游戏当娱乐了。片子太主观,但不是错。前戏虽然太长,但看20分钟就知道是好片子。克里斯托弗明显演得比德尼罗好,而片子开头把德尼罗的名字放在导演前面,就说明是靠他老人家赚票房的,因此硬汉形象从头撑到尾,审美疲劳。音乐好,但最后GOD BLESS AMERICA太好笑,弄半天是美国人被欺负了啊……
美国七八十年代的经典电影全让罗伯特德尼罗给演了
好吧!没想到这也是部战争片。……可惜!最爱的战争电影《拯救大兵瑞恩》没能拿到奥斯卡最佳影片。……我想如《巴顿将军》《猎鹿人》这样漫长的战争电影,要在电影院大屏幕看才能让我更有耐心认真看完吧?……原来那首<Can't Take My Eye Off You>不是「Muse」原创的歌曲啊!在影片听到惊喜了一下。
糟乱、吵杂、冗长…要战争没战争,要越南没多少越南,哪里冒出来的名不见经传的导演,竟然拍出了另一部《好家伙》+《美国往事》!欢乐的极致,痛苦的极致,创伤的极致。战争回来后回避参加欢迎宴、再次猎鹿最佳时机选择空枪、葬礼后魂不守舍的悲伤…等片段堪为永不过时的影史瞬间。3小时前后观感反差最大的一部,结尾难受到瘫在影院座椅,后劲太大。如此难以遏制痛哭的结局,上一次看到还是《断背山》。
开头的婚礼无疑是场面中的经典片段
【B】还好我是ipad看的,不然肯定又是无数次暂停,铺垫实在是长啊……但后两个小时就很精彩了,俄罗斯轮盘等几场戏特别棒。导演想说的很多又处理的比较隐晦略过很多东西,导致我看不太懂ORZ。本来是想围观年轻的梅姨的,结果被年轻的沃肯大叔惊艳了,翩翩美少年啊
层层递进,典型的三段式,战前战中战后分别用大段篇幅叙述,看到结尾再回想起开头几个年轻人在小镇上的美好时光,对比效果分外强烈,战争给每一个平凡人带来的巨大创伤展露无遗。“俄罗斯轮盘”那一段看的好紧张。梅姨年轻时候真美啊,仿佛仙女下凡般。猎鹿人,不知是森林的猎手还是战争的猎物。
1.战前、战斗、战后,这才是一场完整的战争;2.狂欢、友谊、未知、期待;恐惧、决断、背叛、绝望;疏离、内疚、畏惧、遗忘。有人因为战争成了英雄,有人渴望战争,但是更多的人厌恶、恐惧战争,更多的人不愿意在战后提起战争,那是一段不堪回首、渴望遗忘的回忆;3.战争,摧毁了人性中最温柔的部分。
三人都是战争和国家意志的牺牲品,但是德尼罗会因为其表演风格而显得更像英雄一些,致使批判力度减弱。但这不是什么大问题,作为穿针引线的人物,麦克出色的完成了任务并赋予了自己极高的戏剧性。不能满分的问题在于前后不一致的节奏,以及结尾尼基的死。前面节奏较慢,娓娓道来,耐心铺陈,转到越南后却突然加快了,中间还刻意隐去一些链接,反而没了厚重感。尼基的死编排的有些草率,艺术逻辑或叙事逻辑都不够完美。如果安排成他盯着麦克,朝自己连开三四枪死去,我认为会更有力量。结尾唱上帝保佑美国也是败笔。
战前人猎鹿,美国美如画。战后人如鹿,命如轮盘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