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尽
  • 优质
  • 闪电
  • 光速
  • 金鹰
  • 新浪
  • 猜你喜欢

     剧照

    解放3:主攻方向 剧照 NO.1解放3:主攻方向 剧照 NO.2解放3:主攻方向 剧照 NO.3解放3:主攻方向 剧照 NO.4解放3:主攻方向 剧照 NO.5解放3:主攻方向 剧照 NO.6解放3:主攻方向 剧照 NO.13解放3:主攻方向 剧照 NO.14解放3:主攻方向 剧照 NO.15解放3:主攻方向 剧照 NO.16解放3:主攻方向 剧照 NO.17解放3:主攻方向 剧照 NO.18解放3:主攻方向 剧照 NO.19解放3:主攻方向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2-06 16:42

    详细剧情

      为纪念苏联卫国战争30周年,前苏联莫斯科电影制片厂于1970—1972年,拍摄了一部堪称前苏联电影史上耗资最巨、规模最大、场面最为壮观的战争题材影片———《解放》。影片从1943年苏联红军反攻(库尔斯克战役)开始,到强渡涅伯河,解放基辅,最后攻克柏林。分为五集,片长将近8个小时。导演尤里·奥泽洛夫为强调“纪实性”、“史诗性”,在影片中穿插了大量的真实历史文献镜头。影片还出现了不少历史人物,如斯大林、朱可夫、罗斯福、丘吉尔、希特勒、墨索里尼等。此外,影片还蕴涵丰富感人的故事情节,从苏、德两军统帅到普通士兵,从苏军反攻到德军覆没,成功地表现了一种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长篇影评

     1 ) 全景式的苏德战争

    本片时长接近8小时,描述了苏军战略反攻阶段,从库尔斯克会战到攻克柏林的过程。总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炮火弧线——决战库尔斯克

    第二部分:突破——强渡第聂伯河

    第三部分:主攻方向——巴格拉季昂行动

    第四、五:还没看,看了再补…

    一开始看本片的时候,就感觉跟以前读过的反应苏德战争的“一寸土”“全景式战争”小说很类似,既有反映前线战斗的“战壕写实”,也有反映统帅部、总参谋部的“司令部写实”,后来发现,原来本片的编剧之一,就是尤里•邦达列夫,全景式战争文学的代表人物,曾亲身经历卫国战争,代表作有《营队请求火力支援》、《最后的炮轰》等,以前看过他的《热的雪》,无怪乎影片雨小说的观感如此相似。而且有意思的是,前线战斗的镜头大部分是彩色,而有斯大林、希特勒等真实历史人物出场的司令部部分,却用了黑白镜头,可能是想营造一种历史的真实感吧。

    本片最为人所称道、也是最初吸引我观影的地方,在于所谓的“大场面”。本片战争场景的群众演员,是真实的苏军,实兵实弹,真刀真枪,规模宏大,场景真实,令人十分震撼。战争场景的拍摄,可以说也是“全景式”的。相比于现代商业战争片经常用连排级的局部战斗一隅烘托出的个人英雄主义,本片更主要的展现了全面战争的宏达规模,勾勒出了战线的全貌。运用大量的飞机航拍镜头,画面辽阔而深邃,大规模装甲集群的冲击、多门火炮齐射、前线航空兵略过天空、超长的行军队伍,烟尘滚滚,战火纷飞,将大兵团作战展现的令人叹为观止。这样的场景,是国家意志与国家意志的较量,是钢铁洪流与钢铁洪流的对撞,个人所发挥的作用,几乎完全被淹没在历史的潮流之中。

    全局之外,也有细节。几位贯穿始终的人物,卓雅,大尉等,是千千万万苏军普通士兵的代表。在双方对持的阵地前,卓雅不顾被俘虏的危险,冲至交火的开阔地带救护伤员;大尉为了救卓雅,带着连长们,抱着牺牲的决心向前冲锋,出发前他的战前动员简单朴素却富有感染力。回想起我的shuji,他有一句话说得对,gcd员跟群众的区别不是就多了一个缴费和开执委会,关键时候应该要上的去。大尉一句“gcd员,跟我来”令人动容,令人沉思。战斗胜利后,大尉却反手打了卓雅一个耳光,我想不仅是为她的违反纪律不听指挥,其中也掺杂有个人的情感因素。大尉带领一个营的先头部队度过第聂伯河之后,他的上级却接到命令说这个方向是佯攻,后续援军是不会来了,并命令已经过河的两个营不许后撤,战斗至最后一人以起到迷惑敌人的效果。他沉默了。不知道他会以什么样的方式、什么样的心情向手下的兄弟传达这个有死无生的命令。但这就是战争,为了更多人的利益

     2 ) 从胜利走向胜利

    2020年,Mosfilm官方YouTube频道(FSUE Mosfilm cinema concern)首映了4K格式电影版本。

    影片《解放》讲述了从1943年下半年起的东线战场为主的重大事件,包括了: 第1部 炮火弧线:库尔斯克战役。 第2部 突破: 墨索里尼被捕和被营救,下第聂伯河攻势,解放基辅,德黑兰会议。 第3部 主攻方向: 巴格拉季昂行动,7月20日密谋案。 第4部 柏林之战: 维斯瓦河-奥得河攻势,雅尔塔会议,东波美拉尼亚攻势,柏林战役。 第5部 最后一击: 柏林战役。


    影片制作背景翻译整理自Wikipedia,以俄语和法语版本为主要参考。 1. 由于库尔斯克战场上仍有大量未爆炸药,库尔斯克战役不是在现场拍摄,而是在基辅附近小城佩列亚斯拉夫拍摄。 2. 《主攻方向》中白俄罗斯沼泽的场景是在立陶宛的帕布拉德拍摄的,原白俄罗斯战斗地点的沼泽地已被耗尽。 3. 弗拉索夫 首次在出现在电影院荧幕。(注:第一部中在集中营与雅科夫对话者)在电影和拍摄现场,都不会提及他的名字,他的代号是”将军“。 4. 电影尽可能地还原了同时期地武器装备。 由于缺少虎式,豹式或象式 ,利沃夫的坦克工厂 制造了10台虎式坦克和8台豹式坦克用于拍摄特写镜头。此外还分配了约100辆苏联T-55坦克,这些坦克重新上漆以用于拍摄德国坦克的远景。 T-34-85 用于拍摄苏联坦克。该型坦克于1944年服役,实际上无法参加库尔斯克战役。 Yak-18扮演了所有苏联战斗机的角色,捷克Zlin Z-526扮演了德国bf 109和bf 110的角色。 头盔是由Mosfilm公司制作的塑料头盔,以减轻重量。 3000多名士兵参加了战斗场景的拍摄,在战场上盘旋了直升机。 5. 意大利人严谨地拍摄了《突破》中墨索里尼相关的戏份,拍摄直接在罗马进行,车队选择了历史上相同地车型,如墨索里尼的Fiat 2800。 6. 雅尔塔会议的场景是在会议实际举行的克里米亚里瓦几亚宫拍摄的。 7. 第5部《最后一击》是直接在东德首都拍摄的。拍摄地点是一处规划的城市重建项目,旧的建筑都需要被拆除,因而在这里拍摄爆炸场景没有限制。国会大厦的外景是在柏林一处残破的大教堂拍摄的,建筑内的战斗在Mosfilm制片厂拍摄。 8. 水淹柏林地铁是在莫斯科河的一处闸门拍摄的。 9. 电影中的许多英雄和英雄原型仍然在世,他们中的许多人担任高职位。因而演员选择不仅需要实现肖像相似,而且还需要获得原型本身的同意。 10. 在编写剧本的过程中,导演奥泽洛夫希望朱可夫担任影片主要顾问。但由于那几年的情况,朱可夫没有被批准。最终顾问由谢尔盖·谢捷缅科担任。尽管如此,奥泽洛夫还是与朱可夫非正式地协商过,元帅向他提供了回忆录的草稿。

     3 ) 突破德军防线

    2022.08.03

    英国驻土耳其安卡拉大使的仆人是个德国间谍,很快德黑兰会议记录放在了希特勒的办公桌上,偏偏希特勒不相信这份情报是真的,认为是丘吉尔伪造的,此时的希特勒已经被前线战场接连的失利搞的多疑且刚愎自用,对负面的消息和情报常持怀疑和否定态度。

    德国人坚持常规军事理论认为坦克适合在平原作战,朱可夫提出打破常规,将苏军主攻方向确定在白俄罗斯的沼泽和森林地带出其不意的向德军进攻,打他一个措手不及。斯大林同意了这个大胆的计划,并派朱可夫去白俄罗斯调研。

    白俄罗斯巴里奇是苏军夏季攻势的主攻方向之一,但也是德军重点防御的地区,苏军打的很艰苦,几次试探性进攻伤亡很大,高地久攻不下。谁能想到,大卫营长带头发起的最后一次绝死冲锋竟然是因为护士卓雅不顾危险抢救伤员而引发的,竟然成功了。战场上,危急关头,确实需要一股子不怕死的狠劲才能反败为胜,不由得想起《亮剑》里李云龙所说的“亮剑精神”。

    朱可夫到来后叫停了进攻,并冒险亲自去左翼的森林和沼泽地带视察,从一个红军侦察兵自制的树枝做的草鞋那里得到启发,找到了步兵和坦克等重武器过沼泽地的办法。

    盟军的诺曼底登陆,使纳粹德军陷入两线作战的窘地,对于东线战场本已呈强弩之末的德军来说无异于釜底抽薪,雪上加霜。斯大林给罗斯福的电报中提到“苏军的夏季攻势将于6月中旬在战线的某一重要地区开始……”,罗斯福戏称“真是亚洲式的狡猾,斯大林谁也不相信,连同盟军也不相信”。

    希特勒再一次通过安卡拉得到了斯大林的这份电报内容,正是这种不相信让苏军保证了夏季攻势的隐秘性,正是斯大林的这个“亚洲式的狡猾”让希特勒犯了难,猜不出这个“某一地区”到底在哪?德军将领猜来猜去,都没有猜到是白俄罗斯的森林和沼泽地带。如果说希特勒擅长闪电战,快速长驱直入。那么斯大林则喜欢声东击西,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更何况白俄罗斯有27万熟门熟路的游击队协助苏军作战,德军的道路桥梁的交通被炸的七零八落,破烂不堪,后方所有铁路都陷入瘫痪状态。

    苏军突破德军防线,希特勒又犯了一个愚蠢的错误,他命令德军死守不退,朱可夫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命令苏军切断德军退路,分割包围了死守阵地的德军,巴洛夫苏军坦克部队进展太快,把步兵远远的甩在了五十公里以外,幸亏遇到了科斯沃夫游击队,让正愁没有步兵配合的巴洛夫喜上眉梢,顺利拿下明斯克火车站,第一近卫军军长巴洛夫和第二近卫军军长布尔近易尼在一座铁桥上握手拥抱,苏军完成对德军的包围圈。

    苏军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歼灭战,将包围圈里的10万德军全部歼灭。此时的德国盛行欺上瞒下,报喜不报忧,如此大捷德国官方通报不承认,说成是有计划的撤退,西方盟友也不相信是真的,很多事情希特勒也被蒙在鼓里。斯大林命令让被俘虏的五万多德军在莫斯科大街上通过,展示给全世界看,这让希特勒颜面丢尽,大动肝火,暴跳如雷。

    苏军进攻非常迅猛,已经接近波兰边境,到了欧洲的大门口,希特勒却连出昏招,不断换将,完全没了章法。德国部分元帅和将军私下里密谋排除希特勒,和西方国家构合,这样就可以全力对付苏联,把共产主义阻挡在欧洲和德国大门之外。结果暗杀希特勒的行动失败,参与政变的德国军官全部被清除,赫赫有名的隆美尔将军也受牵扯被迫自尽。

    苏军终于开始跨境作战,进攻波兰境内的德军。在苏军进入波兰境内的那一天,远在伦敦的丘吉尔接到了斯大林从莫斯科派专机送来的一封信。丘吉尔打开信封,里面是一张斯大林身穿军装的照片,连封信都没有,也没有任何文字说明。老道的丘吉尔敏锐的猜到一定是斯大林在哪一招上又占先了。旋即丘吉尔猛然醒悟“俄国人已经越过波兰边境了”。虽然英国和苏联组成了同盟国来共同抵御纳粹德国的侵略和扩张,但是东西方两个巨人的“掰手腕”式的政治博弈一直就没有间歇过。

     4 ) 看到短评区某些说假、烂的短评就想笑

    要喷也要喷得有姿势水平一些,对于一部拍摄于70年代、苏联官方主品、以苏联红军为主视角的电影,去吐槽电影的立场,以及吐槽拍摄技术实属“正确的废话”,对于正确认识本片的价值毫无意义。而在苏联时期拍摄的一系列类似电影下面,却总能看到类似的自认为自己最头脑清醒的评论层出不穷。。。

    引用电影简介的说法:影片编剧之一、作家尤里.邦达列夫认为影片“有些近似以资料和真实事件为基础的编年史,它描写历史人物,描写广阔的战争背景,从士兵的战壕到统帅部的大本营,人物众多,时间跨度很大”。导演尤里.奥泽洛夫则强调《解放》是一部政治电影。 可见导演和编剧都已经为本片定调了,人家并没有遮遮掩掩地说电影“客观中立”“贴合历史真实”,而是毫不掩饰地表明,这就是一部体现官方意识形态的主旋律献礼片。如果不能接受这一预设立场的话,这部电影确实不适合观看,建议去看兄弟连。

    对于那个年代的普通人,尤其是苏、中国家人民相对单调的信息接收渠道而言,这样全景式从基层战士到高层决策,以及横向其他空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巨细靡遗地展现出来以至于有点流水账的电影,是除了枯燥晦涩的文字材料和数字记录外,群众喜闻乐见的认识一段历史的主要方式了。从这个角度,应该把《解放》与前几年的《伟大的卫国战争》系列类似的纪录片相比较,而不是来和拯救大兵瑞恩之类的商业战争大片来比较谁的战争场面更具视觉冲击力。有多少人不是从小时候看的影视作品、从玩的游戏来逐渐对一段历史产生兴趣的呢?

    在十年以前,我也对苏联时期拍摄的这一系列二战电影相当轻视,觉得已经是过时的文物,对拼凑出的粗糙道具坦克,对毫无特效的中弹演技更是嗤之以鼻。实际上,那时候我并没有完整地看过本片----虽然从孩提时代就断断续续从央视的反复重播中无意识地记住了一些经典场景。而写在本文的今天,用了接近一周的时候,以电视剧一天一集的方式,刷完本片之后,我才发现过去的观点是多么幼稚。

    单从第一部中炮火弧线的虎式道具车细节来看,在当时的条件下已经非常还原,如果大家愿意和拯救大兵的虎式道具仔细比较的话,就会发现其实两者还原程度在伯仲之间(尽管在全片中,虎式坦克的形象未免太泛滥了一点)。这方面唯二的硬伤其实是库尔斯克战场出现的IS-2(似乎是想伪装成其他德式坦克?)和反攻柏林时出现的IS-3。

    五部曲中,还花了较多篇幅描写德国伞兵营救墨索里尼、德黑兰三巨头会晤、瓦尔基里行动、希特勒自杀等历史事件,基本都可以单独抽离出来当一个微电影独立鉴赏了,相当于看一部电影附送了阿汤哥的《行动目标希特勒》和《帝国的毁灭》等电影,信息量巨大,以至于可以作为众多二战纪录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源泉。

    视图通过挖掘本片政治说教的内容来批判本片的人,估计看完也会失望。实际上,片中基本没有任何直接粗暴的塑造领袖伟光正形象,或者苏军秋毫无犯、英勇无敌的内容。拍摄本片时,斯大林和赫鲁晓夫的时代均已过去,斯大林在片中更多是一个普通的配角;第一部中出现了苏军临阵脱逃的场面;第四部中也出现了朱可夫视察前线时,一名毫不知晓前线实际情况,只顾自己埋头睡觉的官僚团长形象;虽然只用了两个小情节展现,但却恰好直击了当时苏军中两个很严重的问题。而另一方面,片中也一直不忘刻画小人物在战争中的命运。失去爱人的卓雅契卡在国会大厦欢呼的红军士兵群像前默默流泪,与此时赢得胜利的喜庆氛围形成了巨大反差;坦克车长在国会大厦攻防战结束后,进入大厦内,满怀喜悦地呼唤自己的通讯兵情节,却又无人应答他的场面;坦克兵探出头,充满新奇地欣赏战火中的动物园,结果不幸命中冷枪身亡的情节。。。不管是看过再多煽情情节的观众,想必都会受到触动。这些情节,以及片尾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带来了什么?”的提问,无不在向观众表明,这不是一部鼓吹战争的电影,相反,它给我们展示了战争给每一个人、每个国家和民族带来的巨大创伤。

    当然,在片中也无不穿插着诙谐,比如第五部戈培尔安顿好妻女后走出地堡房间,撞到由苏军派来负责接通苏德双方谈判用的电话线路的通信兵天真地问他卫生间在哪里,又默默地退回房间,还有更早之前的情节,当柏林城防司令说不清楚苏军情况,戈培尔就通过直接打电话给柏林市民,询问是否有俄国兵在她家来确认苏军到达的位置,让人对这种黑色幽默拍案叫绝。

    认真探讨本片的不足的话,一个是作为主要看点的大场面大而空。虽然看背景介绍动用多少人力、多少车辆参演令人叹服,但是前三部中在原野上的交战大远景,由于缺少标志性的参照物,以及空中拍摄缺乏细节展现,让人只能看个热闹,看到一堆坦克乱糟糟地在边行进边开炮,并不能鉴别出多少战术过程,当多年之后再看到这些片段时,你也很难立即回想起这是第几部中描写哪场战役的场面---因为区别度实在太低了(这也成了导演在后来的斯大林格勒大血战中重复利用素材的便利之处)。不光本片,后来国内的大决战系列也有这样的毛病,大场面空有氛围,缺乏和所要反映的战役强相关的识别要素,导致花了如此大的人力投入,拍出来的场景只能作为万能的气氛烘托素材。而这种问题在第四部柏林之战和第五部最后一击中得到了修正,因为柏林的城市巷战属性,建筑物让画面分割出了层次,而最后进攻国会大厦的战斗也更是展现了SG-43重机枪逐步推进、发射铁拳反坦克火箭筒和德军使用火焰喷射器等战术细节,使之能成为描写柏林战役的不朽的经典片段。

    第二个不足,就是室内文戏,除了最后希特勒自杀情节稍微表演夸张一点外,整体的指挥官决策的表演,感觉都是缺乏表情、动作缓慢,不知道是不是那个年代俄罗斯的表演风格和理念所限定,或是必须要求展现决策领导沉稳处变不惊的形象? 倒是第四部中坦克手和波兰士兵豪饮燃料的名场面,演员的表演倒是生动有趣~

    第三个不足,长镜头战斗场面,各个群演的衔接同步成问题。片中经常可以看到,镜头最前面的主人公已经消灭或者制服了敌人,开始闲庭信步,但随着镜头的转动,就在几步之外,竟然还有一个敌人正在专注地继续抵抗,而主人公和该敌人都非常默契地无视了对方,然后这名敌人才反射弧缓慢地和苏军士兵乙扭打在一起,要不就是德军群演走位有问题,都穿到苏军冲锋队伍中间了,才被“发现”并干掉。。。。不过,这种问题在当今的战争片的混战场面中,也不能完全避免穿帮,更何况考虑到长镜头本来就很难每个环节都完美不出瑕疵,算是一个求全责备的批评吧。。。。

    最后,为了第四部中,为了欣赏动物园的生灵,探出头来被打死的坦克兵小哥的场面而mark~那是纪念反法西斯战争50周年时,电视中播放的影像中我打记事起最早铭刻的跟“反法西斯战争”相关的意象~

     5 ) 被《大决战》超越的经典

    自从网上有片源,十几年间《解放》看了5遍,《大决战》也看了5遍,抛开政治只谈电影本身,《大决战》的艺术造诣胜过《解放》一筹。

    大决战越看越觉得有人情味,各种角色不同角度的穿插,给了观众非常立体的直观感受。

    《解放》战争场面不用说,但是叙事手法略显生硬,虽然也通过士兵军官统帅的立体角度来叙事,但是火候不够,有种夹生饭的感觉

     6 ) 《帝国的毁灭》与《解放》

    《帝国的毁灭》是一部从德方视角显现柏林战役的电影,我看的时候,总是忍不住拿它和苏联《解放》系列五部曲中的最后两部:《柏林之战》和《最后一击》。虽然说,就战争电影的表现手法而言,后者是全景画式的,“司令部真实”和“战壕真实”并重的,而前者,表现的是纳粹分子困兽犹斗的场面,“司令部”和“战壕”几乎没有缝隙地接上了。 先说希特勒,《帝国的毁灭》里,希特勒是毫无疑问的主人公,他的确如女秘书荣格回忆的那样,是一位颇有些教养,但是看上去有点疲惫的老绅士——这只是对于他身边的“小人物”而言,对于将军们,他就是一头只会发脾气下死命令的,令人生厌的老头子(不过,虽然希特勒总是下那些无法完成的死命令,但是他的军事触觉还算比较灵敏的),对于他的人民,他就只要求他们去完成他的“国家社会主义”宏愿,对于他自己,也是这样,把自己捆绑到了这个疯狂的理想上。他对于这个理想的执念的确是有点艺术家性质的,就像他在搬进地堡前还要看着他做的未来的新柏林城市模型,做一番美好地想象,看来,他还是做个建筑师比较好! 《解放》里的希特勒,无疑是单调的多了,只是个歇斯底里的老疯子,毫不体恤下属与人民的老独夫,不过我倒不想批评苏联人对希特勒的意识形态隔膜,《解放》拍摄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那个时代,铁幕隔开的双方对于希特勒的研究挖掘都没有现在这么深,无论是美国人还是苏联人,都觉得希特勒差不多就是那个样子。 再看一下“末日”降临前的德国人,我特别想提一下那个《帝国的毁灭》里,那位11岁的希特勒青年团“战士”,他的爸爸去叫他快回来,他身旁的士兵却说,你这个父亲应该以你的儿子为荣,他击毁了两辆坦克。他父亲又训了一通,这孩子喊了一句“懦夫”,然后跑开了。而后来,这个孩子还是看明白了,战争不是一件好玩的事情,跟着他的老兵刚跃出战壕就被流弹正中脑门而死,后来,又见到了更多人的死亡,终于,这个孩子也“懦夫”了,跟着荣格夫人跑了,但是我想说其实这是种勇气,那么多大人不肯接受现实,纷纷自杀了,做了无谓的牺牲品,而他还是选择了生,毕竟,他只是个孩子,虽然残酷的战争也使他不再无辜,可世界还是需要希望的。 《解放》里也有一个被纳粹思想洗脑的小青年团战士,他当然也像那个时候许多德国青少年一样,一心要为希特勒尽忠,因为当了俘虏还嘴硬,挨了不少苏军战士的嘴巴子,被带到列柳申科面前的时候,还是一副趾高气昂的样子,列柳申科只是问了一句:“你有妈妈么?”那孩子就羞愧了,果然只是个孩子,世界上还是有很多可以值得爱的东西,知道爱什么,还是有希望的,这个孩子最后也被放了。 《帝国的毁灭》还塑造了不少当时地堡里的女性,戈培尔夫人带有一种女性式的偏执,最后一次见希特勒的时候还说:“元首,你让我成为了德国最幸福的女人。”大开趴踢安抚人心的爱娃,倒也算得上忠贞不渝,当然,这里面也有很多的非理性因素。 《解放》一系列中,塑造的最突出的女性形象,当属苏军女卫生员卓雅契卡了,在钢铁一般的战争面前,在鼓噪厮杀的双方战士面前,她处处给人很另类、有点不太协调的感觉,库尔斯克战役时,德军开始进攻,她却祈求战争早点结束;1944年的新年,她的祝愿也是大家都能活着;攻克柏林,一群人在被拔下的国会大厦前欢呼,而她,还在为爱人的死而忧伤。倒也体现了“战争,应该让女性走开”的观点。 这两部片子,其实都令我有所思考的,前者,是精细的叙事,后者,是大场面的描述,“战壕真实”略显粗糙。但是,共同的是,都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战争对人性的摧残,毕竟,活下去很好。

     短评

    210930华星北影节37。我们这种强迫症就烦这种不齐齐整整一个半小时。戈培尔真的像。

    7分钟前
  • 七紫三羊不应
  • 推荐
  • 样板戏的巅峰

    9分钟前
  • HolyC
  • 推荐
  • 不懂打一颗星的什么心态,你不爱看前苏联战争片你可以不看,有的是电影,何必过来碍眼!

    11分钟前
  • 迷之尴尬
  • 力荐
  • 喝酒精开坦克,炮眼扫视动物园,神兽萌萌哒~

    15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 🚬还是毛子会。

    18分钟前
  • 孔府小鱼
  • 推荐
  • 主旋律,类似中国的挺进大别山、大决战

    21分钟前
  • 咖喱娜
  • 推荐
  • 宏大战争史诗,个人比较喜欢第二部第三部

    22分钟前
  • 瘦马颊
  • 推荐
  • 你的名字,不闻于世;你的功勋,永垂不朽。这是我们拍三大战役的教材啊。看的国配版,这配音演员有点少啊。。

    26分钟前
  • ┢落┦
  • 推荐
  • 目瞪口呆。是看过所有战争电影中场面最宏大的。那些一望无际的全实拍、航拍长镜头啊,全是坦克。最后攻克柏林一战,漫长、残酷又激动。稍有一些小人物的故事穿插不过不影响主线的清晰。各位领袖性格鲜明却不夸张,外交斡旋部分重要且明了。但电影再震撼,也不如最后那个2000万的数字来得残酷。伟大

    31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 战争片还是得看毛子的,老美的简直不值一提

    35分钟前
  • 猪可夫
  • 力荐
  • 小时候看过一次。带着午饭进去看的,中间不停地放了8个小时。

    40分钟前
  • 张小北
  • 力荐
  • 太长了

    43分钟前
  • 晃垬
  • 推荐
  • 历时三天才看完。全景展现苏联反攻德国的恢宏画卷,漫山遍野的坦克和军队是社会主义的大场面杰作。上到领导人下到普通士兵的宏观视角,对各方领导人的描写也能做到客观,希特勒还有少许偏执、狂热、好战的色彩,倒也不算丑化。这是一部战斗民族的革命史诗,苏联战争片的高峰。

    46分钟前
  • 神机铳手
  • 力荐
  • 金发男主也太帅了吧

    49分钟前
  • 侃侃而谈
  • 推荐
  • 在春节期间看完了。涵盖从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到柏林战役这一时期的历史,很多关键战役和重要的历史事件在电影里都有交待。战争场面做得非常精彩。虽说是苏联视角的二战电影,但大多数时候还是能够做到客观描述,并没有刻意偏向某一方。

    52分钟前
  • mysticark
  • 力荐
  • 看到跟毛子称兄道弟的波兰人我要吐了!解放个旦,叫征服还差不多

    54分钟前
  • panzercat
  • 还行
  • 一共五部,共487分钟,每天一部,一个星期终于看完了。类纪录片的形式,从前苏联的角度,详细介绍了二战苏军反攻起整个战况过程,战争场面真实恢弘,无任何特效,想想在冷战期间能调动这么多的真实坦克、人物,也是惊讶。话说,前两年热议的希特勒并没有死在地下室,而是在阿根廷,让人又遐想万千了。

    59分钟前
  • 大灰狼的兔
  • 力荐
  • 没看过这部电影就不知道什么叫大场面

    1小时前
  • 灰斯基
  • 力荐
  • 经典~~无需多说了

    1小时前
  • 梅林
  • 力荐
  • 对英美领导人、对德军领导人、甚至对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的刻画都相当客观,没有刻意丑化。考虑到影片诞生于冷战高峰期,创作者的胸襟真是令他们的西方同行汗颜。

    1小时前
  • mlhs
  • 力荐
  •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