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五一年冬,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美帝国主义抑仗强大空中优势,不断轰炸我志愿军后方运输线,我军铁道兵九连担负着无名川大桥的抢修任务。连长郭铁(关长珠 饰)率全连官兵在酷寒中维修着被敌机炸毁的路基和铁轨,丝毫不敢懈怠。师部决定一九五二年元旦必须通车,恰在离新年只有三天时,美军又出动大批飞机对大桥狂轰滥炸,大桥被炸成两截,师首长心急如焚。郭铁向首长立下军令状,保证新年零点前修好,不误通车。他带领战士们下到冰冷的河水中打工字梁,扑灭被燃烧弹炸起的大火,并机智地排除尚未爆炸的定时炸弹。他们还布下疑阵,迷感敌轰炸机,在我高炮部队和朝鲜人民的支持配合下,郭铁率部提前修好了大桥......
70年代中拍摄的军事题材影片中,除了几部经典老片的翻拍外,也有一些新创作的影片,其中比较精彩的当数几部抗美援朝题材的战争片。1974年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激战无名川》是一部反映志愿军铁道兵部队英勇事迹的作品。
影片讲述一九五一年冬,美帝策划发动冬季有限攻势,试图将战线推过三八线,为配合此计划,美空军不断派飞机轰炸我后方铁路线,其中我铁道兵九连负责保护维修的无名川大桥成为双方争夺较量的焦点。经过猛烈的轰炸,大桥被炸塌两截。上级命令必须在1952年元旦前抢通,而距离任务时间仅剩不到三天。连长郭铁率全连官兵在缺少架桥钢材的情况下,制定了用木料搭建人字垛替代桥墩的抢修方案。在朝鲜的酷寒天气中,郭铁带领战士们潜入冰下打捞沉入江底的工字梁,扑灭被凝固汽油弹引发的大火,机智地排除了敌机投掷的大量随时可能爆炸的定时炸弹。他们还在夜间布置假工地,吸引敌机轰炸错误目标。最终在朝鲜人民军高炮部队的增援和朝鲜人民的大力支持下,郭铁率部提前修通了大桥,一辆辆满载军火的列车安全驶向前线,保证了我军粉碎敌人的冬季攻势。
本片将视角对准了在战争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铁道兵部队,这在抗美援朝战争片中是比较新颖的。在短短三天的时间内,情节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敌我之间空中和地面的较量扣人心弦。影片在不长的篇幅内,将志愿军高度的政治觉悟、高昂的士气、高超的专业素质、高度的牺牲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直到今天,反映工兵题材的电影还没有看到如此精彩的作品。影片的两位导演分别是华纯(《打击侵略者》)和王少岩(《雷锋之歌》)。主演关长殊是个很有实力和特点的演员,70年代曾在多部电影中有过令人印象深刻的表演,只可惜担纲主角的机会并不多,本片是其担任主演的代表作。
四星给高度,一星扣给特效和演技。这部电影在高度上是绝对可以秒杀金刚川的。
金刚川的电影导演和编剧完全不知道“解放”这个概念是什么,虽然背景的战争被称之为抗美援朝战争,但电影中不仅没有朝鲜人民军,没有朝鲜人民和中国人民,甚至连美帝国主义的军队和南朝鲜白军都没有正式出现过,整个剧情的推动全靠美帝牛仔大战中国土匪李云龙,最后主线推不下去了就编了一个侮辱人智商的结局,开头志愿军的桥一次又一次的被美帝飞机炸烂,结果时间期限将至之时,美帝飞行员和炸弹似乎是被志愿军的人桥感动了,炸弹都绕着志愿军走,这种弱智结局接受不能。这电影说白了还是那个套路,推动剧情全靠一两个人的“决斗”,到最后志愿军想要胜利还要靠美帝军队大老爷宛如救世主下凡一般的的慈悲怜悯,这样的结局令人作呕是一回事,侮辱人智商事更大。 而这部电影就是完全另一个感觉,在片中志愿军有朝鲜人民军的支援,有朝鲜人民的竭力援助,片中的志愿军战士更像是一个个鲜活的、有思想的战士而不是《金刚川》中的那种“土匪”。这部电影的剧情回到了真正的主线:修通铁路桥。防空火力交给了朝鲜人民军的同志负责,运送建材有朝鲜人民的援助,也正是把阶级斗争谙此之下,朝鲜人民也才会给志愿军这样的援助,也只有这样抗美援朝才称之为是对朝鲜的解放,而像《金刚川》里面那种所谓的“志愿军”,朝鲜人民没这群土匪赶出朝鲜就已经是一种稀奇事了。
参见:步枪打飞机是真的吗,曾被志愿军严禁,有人抗命后,18架敌机遭殃
//baijiahao.baidu.com/s?id=1661430582287336910&wfr=spider&for=pc
美国飞机此后就不敢低空扫射和投弹,效率就大幅度下降了。
相比电影金刚川,本部电影更好地反映了历史。
《金刚川》之前有《激战无名川》
//baijiahao.baidu.com/s?id=1681745729721240339&wfr=spider&for=pc
故事太假了~ 当年看可能还热血沸腾,现在看简直就是把战争当儿戏
中国人民解放军威武不屈,前仆后继,迎难而上,不怕牺牲,在短时间内完成了无名川桥梁的假设。音乐震撼,表演稍显拙劣,像情景剧。
虽然肯定不能说是什么“样板戏”,但比起五十年代的《上甘岭》来说存在大幅退步是无疑的。这个故事则完全是《金刚川》的前身嘛,想拍好看真得有好铁。
任务是三天护桥,危险是敌机轰炸、护桥材料不够、敌机投的定时炸弹、最后出现的特务。志愿军和朝鲜民众心连心,还有后面赶来支援的朝鲜高炮部队(看衣服像是朝鲜)。三突出的影响还在,台词言语正义感十足。关长珠为数不多主演的片子,演技还可以。有父辈回忆,侵略压迫的正义感有传承,靠人力扳手保证火车通过。有敌机无敌人,敌机像是模型,有些桥的远景也像是模型。《激战无名川》修桥建铁道、《金刚川》建桥护桥、《长津湖金门桥》炸桥。
七十年代的影视作品,尤其是主旋律电影,受制于所处时代的意识形态与创作环境,表现形式难免过于“样板化”,缺乏鲜活与生气。除却对于电影质量的针砭,影片本身所讲述的无名川英雄儿女的故事,应值得每一个中国人铭记。致敬先辈,愿盛世永太平。
抗美援朝,运输叙事,跟《桥》可以做对比,金刚川的过去真实版本,激战无名川1.军民鱼水情,朝鲜人民的多次出现,两相珍惜2.对于父辈的回忆,同时也是勾勒起对于帝国主义的憎恨,由此完成对于相同阵营朝鲜人民的同情3.最后台词的螺丝钉叙事,非常多的教化寓意
比金刚川更加真实,情节紧凑流畅,人物情感表现得更饱满,可能由于当时政治需要,个别对话内容上有些格式化,有点生硬,但不影响主体。
轻机枪两个人配合就能打飞机。强!
一是编剧不错(郑直、黄宗江),详略得当,台词polemic(1970年代电影里主要人物皆慷慨陈词,思路清晰,表达明确,情理并重);二是摄影不错:分镜头细致(当然也有导演和剪辑功劳);除了“三突出”原则(如拍摄正面主要人物用仰角大特写),样板戏电影极大地促进了摄影机运动,因为要使大段唱词不被表现得静止乏味,必须多方位实践摄影机运动(各方向推拉摇移)。1970年代中期开始使用zoom镜头。那时主要人物审美无论男女,都是浓眉大眼,眼神明亮。台词化用毛语录,比如“钢铁再多也是纸老虎”“人民是真正的铜墙铁壁”“反侵略战争是正义战争”。与很多人对1970s电影的理解不同,我认为那时电影与1950、1960年代电影比,更多抒情性(音乐、细节、气氛等),无论表现军民鱼水情,还是人物情感,有金刚怒目,也有和风煦日。
CCTV6高清
情节真实,没有现在电影胡编乱造、哗众取宠的内容。
@管虎
音效真不错!
《金刚川》的前辈,炸桥,修桥,保桥
志愿军,人民军,朝鲜人民,特务。。。丰富立体的群像,扎实的剧情,好电影!
典型的文革时期符号化美学,电影本身只能说很一般,但有的人在看过一些当代同题材作品的卑琐软弱后,会很怀念这里的某种质朴刚健吧。
金刚川过来洗眼
除了上下级之间互动对话生硬外,很好突出了人民战争、先进工业化及智略。
还可以。。。这样的电影应该经常拍但是得用心拍。。。建议教育部把此类片子纳入大中小学集体播放
学校包场,只记得英雄扛铁轨保证火车通过的镜头了。(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