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其实睁开眼睛什么也看不见
日本电影,自打诞生以来就以其细腻质感和迟缓的节奏著称,这以显著的特征,时时处处表现在平缓迟钝的剪切、静谧沉闷的画面,切法戏剧性的矛盾冲突,最大限度的缩短了屏幕和现实的距离。沟口健儿的“一个镜头主义”,小津安二郎的固定机位长镜头等等,朴实自然的缓慢风格,都成了日本电影的独特标志,有人说也是日本人沉静性格的体现。
很多人,看日本片总会觉得美则美已,可是闷得不行也是不争的现实。高仓健那般面无表情,半天不吐一个字的屏幕形象,真的是个“酷”。但若是一直这样下去,花钱来看的观众定要跑掉不少的。这些年,韩流风头健,大受凡夫俗子们的热捧,不过细究起来,也难怪,韩片中除却不多的纯文艺片,大多都是闹哄哄的青春喜剧还有展露美妙身材的情色。
也许看到了秉承“慢性子”的颓势,近年来的日本影坛,很有些特立独行的反叛人物,北野武就是一个。虽然他的“暴力美学”屡有被人提及。这里只想讨论下其中一部——《座头市》
座头市,一位隐居的剑客,拔剑速度极快,出手必见血,一位别人眼中的盲老头,沉默寡言,有时还有些糊里糊涂。没有交待前世今生,盲老头来到了一个被黑帮控制的小镇,此时,一位剑术高强的武士,两位替父母报仇歌妓也来到了镇上。老头除了替好心收留他的扶子大妈按摩,劈柴,闲暇时就到镇子上的赌场玩两把。盲老头别说看不见,却仿佛长着洞察世事的双眼,周围的一丝一毫都瞒不住他。其实,这故事也挺简单的,最后都是盲老头稀哩哗啦一阵挥剑,杀光了压在村名头上的恶霸,也帮艺妓报了杀父之仇,无论如何就是个大团圆的结局。
可是由若干细节,也可窥见北野武的用心。首先是音乐,虽然说的是古代日本的故事,全片的音乐却极赋现代打击乐神韵,其中很多的桥段更是不由得使人想起英国的某打击乐团,这个乐段所用的乐器都是生活中的器具。影片开始交待场景中,四个农夫田中耕地,锄头落下,噼噼啪啪,和着背景音乐,分明就是当代的爵士味儿。还有工人们盖房的情节,锯木、刨皮、敲钉,忙碌的劳动中,叮咚有致,乐声中分明已经体会到喜悦之情。不过最富创意得当数,片尾村民庆祝的大段踢踏舞了,在这里,北野武游戏着调侃了日本木屐,这段亦土亦洋的群舞场面,实为整个影片的精华。
此外在人物上,北野武也很有创意,一个剑术高强的侠客,并非人们想象中的仪表堂堂,却是个龌磋的盲老头,也没有什么豪言壮语,替天行道的言语,反倒是发现赌场老板耍老千便一刀砍下,不记后果。这样的英雄多少有点反传统。相反,那个同样来到小镇的武士,看似英雄一个,却为了给妻子看病,不惜投靠黑帮做保镖杀人换钱。深爱妻子,却能挥刀砍杀无辜的人。一时间,正义很难简单的判断。
盲剑师其实并没有真瞎,不过当他除掉最后一个坏蛋,回村子途中,睁着眼睛却被土坷垃结结实实的绊了一交。
故事结束在他倒下时睁得大大的眼睛。“其实睁开眼睛什么也看不见。”当心!北野武这小子躲在屏幕里正嘿嘿暗笑呢!
2 ) 《座头市》 - 北野武的自然力
《座头市》 - 北野武的自然力
[…]
这部片子整个就是一部戏剧式的狂欢:这个作品几点是我尤其欣赏的,那就是它的节奏感;它的作态;它充满的无数瞬间的灵感;它巨大的娱乐性:武斗场面和一些小的幽默;它对一两个副主题/子故事的巧妙叙述;它的摄影,它的音乐,对我而言实在非常的美,给我带来全方位的愉悦。
节奏和作态我想要一起说:这个片子存在一种奇妙的,北野式的节奏;片子全程中的音乐,尤其是最后接近失控的高潮,便是这一节奏的直接表现:戏谐,狂欢,疯狂。剧情、叙事的节奏则在我的语言概括和表达之上,不可言说,只能透过亲自看片子来体会。他的作态我原来一直不懂的欣赏,但今天我算是学会欣赏了;我过去总觉得他的作态过于戏剧性,人为而不自然,甚至到了失控的地步,这是在我是看他从前的片子时,不断产生的感觉。我认为这种失控破坏美感,违反我的崇尚自然的美学。但今天我看北野武的片子,则学会欣赏这种出奇不意的戏剧性作态:每一个情节、音乐的作态,都是整合整部作品不可或缺的因素;我今天才发现这种作态,无论多么夸张和不真实,也是美的:这些作态全是瞬间的灵感:瞬间的艺术创造:它们既是造作,夸张,戏剧的,又是自然的,真实的,王阳明的(我现在老爱引用王阳明,但客观上王派心学对日本的影响简直是无所不在;这个根源大概在道家的“德”,但禅宗和王阳明的影响是直接的)。这里是一个自发(spontaneity)、自然(naturaliness)和 人工(artificiality)、恣意和独断(arbitrariness)的伟大合题。我之前总自动的在审美上偏向于前两者,而否定戏剧性的作态和夸张;没有想到戏剧性的夸张也可以是自然而真实的。两者和谐的相结合,才是美,并且是一种力,一种自然力。这部片子的好,就在这里,我到今天才学会欣赏这种美和力量,不得不说是受了一个新的美的教育,经历了一个新的美学启蒙。
片中一个小剧情,即那对兄妹的故事,把握得恰到好处;它揉进了几个比较时髦的概念,牵扯到一些时下比较敏感的性意识、问题,譬如恋童癖和异装癖。不过我很感激导演在这个题材上是有节制的,运用、把握得恰到好处,不多不少,并没有滥用它们。
因该片定的暴力程度,英国将之定位为十八岁以上。搏斗场面是精彩的,它具有强大的娱乐性,但并非片子本身最精彩的地方。片子好在其整体的节奏、叙事、剧情、摄影,剪辑,音乐(表演除外)等等戏剧性的作态(不得不又重复一次)。几个场景,譬如开头部分的农民锄地,还有雨天在农田里跳騰(那是作什么?请原谅我农业知识上的无知,呵呵),砍柴,最末部分的建房,舞蹈狂欢(加上了踢踏舞,非常有意思,有强烈的戏谐感),所有这些瞬间都是这种作态节奏的表现。这部片子实在值得多回味几次。
音乐我非常的喜欢,很精彩;艺妓舞蹈非常好看;姐姐弹琴,弟弟跳舞一段很动人。
[…]
3 ) 杂谈《座头市》
关于「座头市」
先来说说什么是「座头市」,这个名词实际上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座头」与「市」。「座头」是一种职称的名字,江户时期,日本存在着一个保护盲人所从事行业的组织,叫做「当道座」。而「座头」便是该组织四大头衔(检校、别当、勾当、座头)中最末的一级,主要指的是以弹奏琵琶、筝、三弦琴,或以说唱、按摩、针灸为生的落发盲人。而「市」则是主角的名字,在明治维新以前,日本只有贵族才有姓氏,而绝大多数老百姓是没有姓氏的。因此像「座头市」这样的社会底层人物,其名只有简简单单的一个「市」也就不足为奇了。
「座头市」系列电影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大映公司最著名的时代剧,与其他反映武士的时代剧不同的是,这一系列始终围绕着社会下层人物以及流氓黑帮展开,具有剑戟片与仁侠片的双重属性。「座头市」塑造了一个行侠仗义、除暴安良的盲侠形象,虽然看似邋遢土气,但却身怀绝技、古道热肠,拥有着一手杀人于无形的高超刀法。
说到「座头市」,就不得不说一下胜新太郎。胜新太郎是时代剧领域能同黑泽明并驾齐驱的标志性人物,从1962年第一部《座头市物语》开始,他一共出演了二十多部「座头市」系列电影或电视剧,影响了整整一代日本观众。值得一提的是,在1989年拍摄《座头市》时,发生了真刀误伤演员致死的悲惨事件,从此不但胜新太郎独有的盲人反手刀法绝迹江湖,也宣告了「座头市」系列的终结。
关于「众道」
在北野武版的《座头市》中,故事是以鸣人家的一对姐弟为主线的。从事米商的鸣人家资巨富,因此被黑帮所觊觎,最终惨遭灭门,只有一双儿女侥幸逃出。这对姐弟只得流落街头,并以卖艺为生,而弟弟还为了生计出卖肉体。虽然这是不得已而为之,且在我们看来有些伤风败俗,但事实上却并非如此。在江户时代,「男色」有着与「女色」相同的地位,既非禁忌,亦非败德,在庶民或武士社会中甚至比「女色」更崇高,还上升到了雅癖的程度。
日本的「男色」,或者说娈童癖,源自镰仓幕府时期达官显贵的风尚,但在战国时期由于战事经年不断,为了增强男性集团内部的团结,构筑牢不可破的礼仪关系,娈童癖便蔚蓝成风。当然,也有一部分是因为不能带妇女参战而需要解决性欲的缘故。到了丰臣秀吉统一日本之后,「男色」便与「武士道」逐渐融合,增添了种种束身自修的条规,成为了自成一家的「众道」。
及至江户时代,将军、大名身边的琐事基本由十四到十八岁的家童包办,据说第五代将军德川纲吉身边的家童多达一百三十人。同时,社会的安定繁荣让武士阶层的娈童癖也流传到了庶民阶层,而这一癖好已然超出了性欲的范畴,达到了「风雅」的层次。以当时的潮流,还未剃前发的青少年,假如没有男人肯青睐,等于是一种耻辱。
由大岛渚执导,北野武、浅野忠信等主演的《御法度》便是讲述新选组内部「众道」问题的一部影片。诸君若对此感兴趣,不妨找来一观。
关于北野武的《座头市》
由于当年「座头市」系列的巨大影响力,日本不断有致敬影片诞生,甚至还有《女座头市》那样的山寨烂片。不过在众多派生作品中,北野武自导自演的《座头市》绝对属于质量上乘的佳作。
北野武版《座头市》最大的特色在于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并有着北野武个人的鲜明印记。虽然故事的主要情节依然不外乎盲侠的锄强扶弱,但北野武自然随性的镜头语言和剪辑手法,以及时常插入的诙谐桥段,都为影片增加了与原作不同的风味,甚至还能从中发现《菊次郎的夏天》的影子。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本片在音乐上的处理,在三处段落,北野武都将配乐与画面中庶民的劳作场面结合在一起,锄头、锤子、大锯的每一下起落都和音乐节拍严丝合缝,既体现了创意,还表现出浓郁的乡土气息。
而最欢乐的当属影片最后的群舞了,主要角色(座头市与反派角色除外)整齐利落地上演了一出时代剧版的「大河之舞」。彼时的日本是否有踢踏舞已经不重要了,恶霸被除、百姓欢腾,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至于跳的是古代舞还是现代舞,谁还会去锱铢必较呢?
4 ) 一刀杀
对于座头市和保镖决斗一节,有人从技术角度分析说,市看到了对方的小动作所以能够破解。显然这种低级的分析和整部片的格调是不搭的,关键的一场戏更不可能只容纳这样一个分析。在别处看到一段相关的话后,我觉得可能是这样: 酒店第一次正手拔刀时座头市已经赢了,为了玩新花样,他换了姿势——根 本 没 有 考 虑 对 手 要 怎 么 变——甚至他都没有考虑自己是不是反手正手都可以一刀杀。正因为这样,他才能做到一刀杀!
这段启发性的话是从日本学者、武道家内田树的《日本边境论》里看来的。内田树也是引用,显然武道思想中有这个观念,虽然不能肯定说北野武就是表现这个观念。是这样说的——
“双方持剑相对而立,那就是生命的碰撞。即使有片刻的精神恍惚。也等于交出了自己的性命,必须要万分小心。但是,实际上,如果要在这种情况下考虑自己的话,便会出现相应的空隙。只要出现了空隙,即使是微小的空隙,也会挨上对方的剑。因此而丧命的话,实际上就等于自杀。刀剑上的比试,好比电光石火,没有容'我'的余地。但是,在你死我活的紧要关头,怎样才能忘记自我呢?在此就可以窥探到人类心理的极微小处。“(铃木大拙《新编东洋式看法》)
考虑自己,就会出现空隙,这是所有武道的书籍中都有记载的。出现间隙,就意味着毫无防备地打开了入侵路径,就会“被对方的剑击中“,同时,也意味着出现了让对方的侵入成为可能的“时间延迟“,考虑自己就会出现间隙,出现间隙就会被对方的剑击中,那便是“自杀“。
那么,怎样才能逃过一死呢?铃木大拙的说法是“电光石火“,也就是说不考虑自己便作出反应。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不考虑自己便作出反应呢?
铃木大拙使用了泽庵禅师寄送给柳生宗矩的《不动智神妙录》中的语言。泽庵禅师称之为“石火之机“。
“就兵法而言,于眼观剑来之一瞬,若心存以剑攻防之念,则心为彼剑所滞,身心失衡,即被斩杀,此谓心有所住……敌我交锋,彼方此方,彼剑己剑,拍子节奏,均于是中。心有所住,则行动缓滞,为彼所斩。“(泽庵禅师《不动智神妙录》)
心被对象事物所滞、所止,泽庵禅师称为“住地“。也就是说,心被对象事物所迟滞、所束缚,身心失去自由的状态,便是住地。与此相对,成了完全自由的状态,便称为“石火之机“。
就是说,市已经达到了自由的状态,正手拔刀或者反手拔刀就跟我们普通人打耳光一样。保镖不但要想怎么攻防,甚至得意地哼了一声,如此沉不住气,也就是被一刀斩杀的货色。
5 ) 奇异的美丽
座头市是日本历史传说中的民间英雄,根据这一形象创作的艺术作品层出不穷。1962年,日本导演三隅研次启用胜新太郎作主角拍摄了《座头市物语》,并一发而不可收。这一系列在十几年里共拍了26部,创下了武士娱乐片的一大奇迹。北野武的这部作品取材于日本作家子母泽宽的随笔小说,在表现手法与以往的座头市系列影片可谓大相径庭。
这部影片浸透着浓郁的北野武风格,对日本传统的古装片提出了挑战。整部影片建构与解构并存,符号消解与话语阐释同在,阴柔与暴力共生,于重重矛盾之中将表现主义与现实主义合二为一,平凡中突显伟大,真实中窥见荒谬,繁衍出话语权力颠覆之后的奇异而崇高的美感。
孤独之美
座头市是一位盲侠,"侠"在深层上意味着与生俱来而又挥之不去的孤独宿命,再加一个盲字,这种孤独就让人深感黑暗中的彻骨之寒。影片的开头,座头市独坐于山野中的土道之旁,一脸的沉默与无助,以至于让匪徒误认为他仅仅是一个一无是处的瞎子而已,于是指使小孩子去偷他那根漂亮的手杖。可此手杖非彼手杖,它更是一把锋刃无比的武士之剑。没有了剑,孤独的武士就没了魂,于孤愤之中爆发的强力让无以招架的匪徒落荒而逃。孤独乃是人生的一大母题,人从一降生就注定要面对孤寂,甚至可以说快乐是短暂的,而寂寞是永恒的。孤独既可以诱发消沉,也可以产生力量,座头市的孤独属于后一种,它产生于心灵深邃之处的原动力,即灵魂积郁而久的整体释放,是一种可以产生宣泄快感的循环过程。座头市深谙此中道理,在拔刀相助之时将仇与恨酣畅淋漓地挥斥殆尽。
排遣孤独的另一剂妙药是寻找可依赖之物。遗憾的是,影片并未牵涉爱情,座头市内心的情感状态也无从考证。他所依靠的两个人均来自社会最底层,一个是以卖菜为生的农妇扶子,另一个是赌徒新吉。自视高贵的座头市虽不甘心与此二人为伍,但结交过程带来的心理平衡感却让座头市像孩子一般乐此不疲。他帮助扶子背起沉重的菜篮,一边走一边发出憨厚的笑声,并在扶子家里给她按摩,帮她劈柴。此时,他已将杀戮抛至九霄,尽情享受着逃离孤独的畅快之境。新吉的出现给座头市带来另一种他很少经历的精神体验,即同性之间的友情。座头市十分珍视这一莫逆之交,在赌场上他帮新吉赢钱,在赌场下他则愿意听新吉摆布,甚至在找艺妓这一他不感兴趣的事情上也听之任之。结识野子姐弟之后,座头市又油然而生一种责任感。座头市是一个浪子,他缺少家庭的心理觉察,却有一种本能的保护晚辈的父亲情结。他早已凭高深莫测的灵敏嗅觉知道野子本是男儿身,但他并没有过早地说出来,着意将这一秘密消解于内心深处,直到野子的姐姐拔剑之时,他也没有将这种爱心瞬间化为怨恨,而是巧炒地引导其讲出实情,以便帮助二人。最终,座头市将野子姐弟的仇人杀得片甲不留,由此完成他这段异乎寻常的情感之旅。最手他给口光老板的一刀,既是谢幕,也预示着孤独感的再一次喷涌。
片中有两大象征性符号,一是反复出现数次的稻草人,一是座头市永不离手的手杖。两大符号充满了令人匪夷所思的孤独之征,每个符号都隐藏着丰富的阐释话语。稻草人和手杖在此片中可能看作是功能符号,"只要有社会,任何实用都转化为该实用的符号。雨衣的实用在于防雨,但这一实用又与某种气象符号密不可分。"①同理,稻草人与手杖的符号象征性离不开关联物的存在,因为一旦与关联物脱离,其便处于孤立地位。稻草人寂寞地矗立在田地中,似乎毫无用处,以至后来被几个顽童拿来玩耍,玩之无味后又将之遗弃。座头市的手杖则是一件双关物,具有拐杖和剑的双重功用,可是它仅供座头市一人使用,其孤独之意象在于专属性。
审美方式之一是心灵沉寂之后的思想升华,从一个个孤独体所能体会到的是一种独立寒秋、寒江独钓般的圣洁、纯净之美。
欲望之美
这部影片充分显现了个体对欲望的无止境的追求,武士追求尊严,黑帮追求金钱,野子姐弟追求生命的偿还,那个整日举着长枪狂奔的疯子或许也有着潜意识中的自我追求。
日本武士道崇尚欲望的满足,这种欲望指的是一整套道德体系的完备。"武士道在字义上意味着武士在其职业上和日常生活中所必须遵守之道。"②这一道德体系包括:义——合乎道义,履行义务,拒卑劣与狡诈远之;勇——具有勇气,勇于承担责任,不屈不挠,坚韧刚毅;礼——对人宽容,发慈悲之怀,讲究礼术与礼法;仁——宽以待人,富有爱心,同情弱者;诚——诚实可信,恪守诺言。在影片中,我们可以从座头市与服务源之助身上看到武士对于武士道精神的无限欲望与欲望满足。
与此同时,武士对于名誉与忠义的欲望诉求往往又导致悲剧性的后果。服务源之助冷酷而忧郁的外表下隐藏的是内心的焦灼与不安。他被银藏势力所雇佣,表现上是为了赚钱给妻子治病,实际上更是为了实现他展现其高超剑法的欲望。在这种猥琐的欲求支配下,以对主子的无限忠诚为契机,服部得以大开杀戒,慰藉其虚荣之心。日本的武士剑法讲求一击必杀,而剑法后面的潜规则是满门皆诛,不留活口,所以服部对于无助的求生恳求显得无动于衷。其后,他在某日痛苦的静思中,想起曾败倒于一浪人武士山路伊三郎的木制手杖之下,这对于一个如今已剑术盖世的高级武士来说简直是奇耻大辱。为了夺回名誉,他竟找到了浪人,并在要自己病重的妻子面前杀了他而一雪羞辱。可现实情况是出乎预料的,他面前的浪人早已没有往日的意气风发、趾高气扬之态,而是成为重病缠身的废人。此时,服部惟一能做的就是斩断那根写满屈辱历史的手杖。
在丢失颜面之时同样不能克己的还有座头市。在一次赌博中,他揭穿了赌场的骗人伎俩,在被骂了一句"该死的瞎子"后积怨顿起,拔剑即杀,先是砍下了骂人者的手臂,随后又将赌场内所有的蜡烛熄灭,于黑暗中杀人无数,大有铲平赌场之势。座头市知所以大发雷霆,被骂作瞎子还在其次,主要是他的武士身份未被认同,这种认同的缺失是令他难以接受的,为了名誉和尊严,他是无法坐以待毙的。
刀与剑乃是武士之魂,在某种程度上有着神谕的力量、图腾的象征,在武士眼里是无与伦比的神圣的昭示。难怪座头市为了保护好剑而时刻保持警惕,难怪愚笨的劫匪殚精竭虑地想着如何把一柄好剑献给酒井领主,难怪黑帮成员在锐剑的面前毫无反抗之力而甘于俯首称臣。
这种欲望追求的另一原因是政治上以德代法、以德治代替法治,只要合乎道义就不必拘泥于法理。野子姐弟是座头市展开杀戮的导火索,因为替父报仇是那一时代主宰人心的金科玉律,且这种报仇方式不是横向的,而是纵向排列的,一直要追至元凶,杀戮的无尽动力也来源于此。欲望追求的更深层原因则是日本民族的独特心理特质。武士时代的日本禁欲主义盛行,而同时,日本人又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趋使的窥视心理,并由此形成奇特的日本窥视文化。于是,日本人具有强烈的两面性特征,他们"习惯于绝对服从集团意志而抹杀独立的个性"③,而窥视心理又使其善于打破各种规范,欲望也就无休无止。
规范与破坏的矛盾带来的是冲突性美感,它虽不符合工具理性,却符合生存的理性。在欲望支配下,服部与他的妻子几乎同时死去,死得是那样凄美而不见痛楚。座头市最终也并未剥夺口光老板的生存欲望,而是将他变成瞎子了此一生,将这种欲望变得更加惨烈。在座头市看来,瞎子更能真实地感觉这个世界,至少在他的生命中,黑暗中的欲望期待更加动人心魄。
解构之美
北野武是一位解构大师,似乎林林总总的题材到了他手里立刻就有了鬼马精灵般的稀奇古怪之味。以往的座头市系列影片都是以正剧形式出现,除暴安良、见义勇为的主题也颇具正统性。按陈旧套路拍摄新座头市电影绝非北野武所为,他抱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革命性态度颠覆了经典电影语言的话语权,将一个被巧妙解构了的座头市活灵活现地呈现出来。北野武有着深厚的变异式座头市情结,他在《性爱狂想曲》一片中就有对座头市的解构式塑造,一位业余演员将座头市变成了一个搞笑的捣蛋高手,能尽无厘头式的幽默元素。
解构主义是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背叛,它消除了二元结构对立,也使得文本终极意义无所觅处。《座头市》的解构性在于它对观众思维定式中的角色性格的部分或完全否定,由此带来的是由陌生化反应形成的美感体验。在影片中,座头市的一头金发最显突兀而又不伦不类,但这一造型设计与人物性格又相得益彰,放荡不羁、桀骜不驯的座头市拥有与众不同的头发颜色也就合情合理了。
影片中的多处搞笑场面乍看起来了无新意,但其背后却有着深刻的讽刺意味蕴藏其中。影片开始时,行劫的武士在拔剑时误将旁边的同伙弄伤,加上后面段对武士嘲讽的镜头,这当中有着北野武对传统武士道精神更深层次的反思,即那一时代武士阶层的霸权性及武士制度的非合理性。影片中有一段野子与新吉一同洗澡的镜头,新吉问野子:"化妆会让人更漂亮吗?"野子答道:"不一定,得看脸蛋。"到了影片后面,新吉对野子说:"你又可以成为一个男人了。"野子则回答道:"我现在这样很好。"新吉只有作无可奈何状。日本文化中有"第三种性"的概念,在戏剧中扮演异性的传统由来已久,性混淆成为可以接受的事实,而对具有少女长相的男子的追捧今天依然盛行。这段情节有北野武对一这文化现象的反观式批判。
北野武历来崇尚暴力美学,与以往不同的是,《座头市》的暴力更加渲染了与自然相和谐的交融式美感。影片中有一段座头市与黑帮雨中大战的场面,战斗结束,雨水与血水相溶而尽染山谷,再加上无比凝重的音乐,悲怆之美更是无可遁形。制造超强暴力下的超强之美,北野武对暴力美学的诠释又更进一步。
影片的配乐也尽显解构之美。作曲铃木庆一将爵士乐、拉丁乐、日本民俗音乐等多种乐曲元素融为一体,整体曲风既显悠扬素雅,又觉玲珑可人,虽然现代音乐气味浓厚,但与影片风格极为吻合并恰到好处。野子在三味弦伴奏下练习舞蹈的镜头极有奇味,在后半部分突然混入电子音乐,在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并激烈对撞之下,更具震撼心灵的感人力量。影片还数次把耕地、盖房等劳动场面与配乐结合起来,单调的劳动由此也具有了审美效果。当然,最值得称道的还是影片结尾的超级解构式踢踏舞,原来和服、木屐加打击乐竟是那般端庄而华丽,欢快而愉悦,激情四溢而引人入胜。
音乐戛然而止之时,座头市被一块石头绊倒了,调皮般地说了一句"即使我眼睛睁得再大,也看不见什么"。影片以充满哲学意蕴的搞笑情境作为终结,一席解构盛宴也完满地散场了。
注释:
①[法]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原理》,第32页,三联书店,1999年6月版;
②[日]新渡户稻造:《武士道》,第14页,商务印书馆,1993年2月版;
③武继平编译:《神秘的日本文化心理》,第96页,重庆出版社,1992年8月版。
6 ) 盲人按摩师、武士、艺妓、踢踏舞
作者:罗杰·埃伯特
发表日期:2004年8月6日
译者:八月三十一
评分:★★★☆(四星为满分)
《座头市》所体现的那种矛盾元素,使北野武成为了日本当代最有趣的演员兼导演。像往常一样,他饰演一个面无表情、寡言少语、且动作会突然爆发数秒的人。他喜欢玩梗。他有自己的准则。然后是这部电影的风格,我们只能称之为音乐片。
北野武的艺名叫Beat Takeshi,他饰演的大多是现代硬汉,但在这部电影中,他冒险回到19世纪,饰演盲人武士座头市,他是日本史上两个最受欢迎的电影系列之一的主角。座头市之前一直由胜新太郎饰演,他在1989年去世前出演了这个系列中的26部电影。(另一个系列的主角寅次郎,有点像日本的杰瑞·刘易斯,由渥美清在1969至1995年间不少于48部电影中饰演。)
北野武饰演座头市,有点像克林特·伊斯特伍德饰演Hopalong Cassidy(注:虚构的西部牛仔角色);这位明星带来了一个强大的角色,让他的角色变得不再通俗易懂。他伪装成一位谦逊的流浪盲人按摩师,他的听觉和直觉是如此敏锐,以至于他比那些受限于视觉的人更了解周围发生的事情。他走起路来有点驼背,时而对自己发笑,抬起头侧向一边,从不显得紧张,而随后他的杖刀在一瞬间命中了它的目标。
从广义上来说,《座头市》是一部复仇剧。这位盲人武士在旅途中遇到了一对姐妹(其中一个实际上是男扮女装),她们在路边的休息站当艺妓。她们的父母被无情的银藏帮杀害后,她们便成了孤儿。座头市了解了她们的故事,虽然他从未表明自己打算做什么,但最终该帮派的成员开始一个接一个地死去,因为他们试图杀死他。最后,一切都取决于座头市与犯罪头目以高价聘请的保镖服部(浅野忠信 饰)之间的一场决斗。
这个情节无论听起来多么传统,在北野武手中却表现得完全不同,因为他敏锐而独特的节奏风格。对他来说,长达10分钟的港式武术盛宴并不合适。在一个铺满石头的荒地场景中,座头市受到八个敌人的攻击,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他们逐个击杀,留下了溅满红色血液的灰石,别的不说,这是一种相当有效的抽象色彩图案。
座头市并不会每时每刻都出现在银幕上甚至每个场景中。这部电影将全部时间都投入到了银藏头目(岸部一德 饰)以及他与保镖的面试中,并介绍了O-Ume阿姨(大楠道代 饰)以及两位艺妓O-Kinu和O-Sei。我们感受到了乡村生活,流言蜚语和猜测,并对这位好奇的盲人按摩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接着是关于音乐中的切分(注:指强调弱拍而非强拍)。北野武经常将暴力与最出人意料的艺术探索相结合,而在这里,他编织了一条贯穿整部电影的打击节奏线索。在早期的一个场景中,我们看到四个人拿着锄头,在田里松土,他们的工具以一种节奏敲击着地面,其声音与音乐微妙地切分。后来,有一段音乐与雨滴二重唱。再后来,那些拿着锄头的人又有节奏地在田里跳着踢踏舞。在一个建房子的场景中,所有工人的锤子都是计算好时间的,以便创造出一段铁与木的组曲。最后的谢幕与《第四十二街》相似,从一段大胆编排的踢踏舞开始——然后所有演员从侧翼走来,加入到舞蹈中,包括饰演一些年轻时候的角色的演员。
这部电影的这种元素几乎令人愉悦却又荒谬的,因为它完全不相关,也没有必要;北野武在一部原本可能是公式化的动作片中加入了有趣的幻想。值得注意的是,与我一起看这部电影的一些人走出影院后会抱怨,就好像动作片本有一套僵化的模板,而北野武却违反了规则。我既惊讶又感激。
北野武生于1947年,导演过11部电影,编写过13部,出演过32部(有些是重叠的)。线上的维基百科中的一位专家表示,他还出版过50多本诗歌、影评和小说,而且他还是一个游戏节目的主持人。他还主持过每周一次的关于不讲日语的日本人的脱口秀,而这些人从他们的外国视角来评论日本。
像许多有长期经验并获得持续成功的艺术家一样,他允许自己打破常规。《座头市》不是原始系列的延续,而是一种转变。我越来越发现自己正在寻找这种电影,一部似乎充满活力的电影,因为它似乎有自由意志;如果在一部复仇悲剧中,它想为锄头和打击乐增加一段组曲,那它就会这么做。虽然北野武在银幕上大部分时间都是面无表情的,但我感觉他在剪辑室里会笑得很开心。
座头市是日本的武林大侠,相当于中国武侠小说中的侠客,北野武这回自己主演了这个传奇,也算是过了把瘾,电影整体画面处理很牛,特效运用也非常精彩,日式的对砍干净利落,没有三回合之外的过招,这是日本武林特有的风格,也许北野武一直想做座头市,这回圆梦了。
音乐与画面是最大的亮点,尤其是片头的锄地声与篇尾的木屐舞,简直到了人声合一的境地。虽说画面有点血腥,但是极美,让人想看爱看又不敢看。看的时候忍不住跟之前版本的《座头市》进行比较,北野武这一版还是相当出彩的,这个爱玩的老头儿总能给人惊喜:)
北野武 自导自编自演的自恋作品。与其说看得痛快,倒不如说卖萌更重要。。。PS:2007年,世界影视博览:那位拔刀如影的盲客!
北野武式的颠覆性武侠片,影片的内核与其说是个侠义故事不如说是对人性一种漫不经心的嘲讽,那解构不仅仅在于剧情的戏谑,村民那节奏感极强的劳作也似一个游戏式的故事。结尾的舞蹈既让我想到了后来的功夫,也让我想到了三枪拍案惊奇,但三强既然颠覆,就该像北野武这样颠覆的彻底些。
【中国电影资料馆展映】胶片版。外壳是日本盲侠剑客传奇,内核是典型北野武式暴力黑帮片。暴力血浆动作戏如昆汀电影般夸张,再加上喜剧元素点缀,音乐节奏与画面的搭配绝妙。老爷子玩得很high。片尾的现代踢踏舞即使好看好听,也很有画蛇添足之感,或许就是想告诉观众:别想那么多,看得开心爽快就好!
囧。。。。。。。。。。。踢踏舞。。。。冷笑話王啊。。。
本以为就是纯杀戮,结果穿插了很多萌味。音乐非常正点,像在影院体验了一回摇滚现场。仅此一部,爱上北野武。
整体还不错,有几段音乐/音响的节奏也控制的很好,如锄头那段的音画剪辑。有着无尽杀戮历史的盲人按摩师,多方争霸的小镇格局,隐藏的幕后黑手,为了女人当保镖的浪人武士,身负灭门深仇的艺伎姐弟,赌钱的混混和善良的大娘。故事虽不复杂但各种片段化的闪回构成了某种美感和仪式感。结尾舞蹈有点过。
7.0/10。剪辑在创意之余大大保持了流畅性,打斗戏码畅快神气,一刀式比武精准明快,雨中格斗帅得掉渣。最大反派竟是酒店里卧虎藏龙的老头(惩罚罪大恶极者最佳方法就是让他痛苦地等死),结尾踢踏舞有点印度歌舞片的意思。扣半星是因为那些磕磕碰碰的笑点显得老气。
我很喜欢那个和服上的图案,所以我让“弟弟”一直走向镜头,一直走,近到让那图案占满整个画面。—— 这是我想象中画痴北野武对这个镜头的解释,呵呵。小镇高人,爱。暴风雨中的剑客,爱。姐弟两角色的设置,爱。重复的“咯吱”统统不爱!:D
这个四处弥漫的冷笑话啊,北野武玩着玩着也真是收不住手了,那个锄地农民乐队是怎么回事!到了最后还意犹未尽,让整个剧组穿着和服跳踢踏舞... [笑cry]
若论故事本身,可能只值三星,但是有了北野武的戏谑和狡诈,有了大胆的反高潮,就不得不加一星,而到了最后,当你看着他把一个本来热血喷张的故事活脱脱变成了一个大团圆的踢踏舞秀场,只能说服了这个老头了。
轻喜剧,结尾还有一段日本式的踢踏舞。配合音乐不错。剑术高超的盲老头座头市,来到了被黑帮控制的小镇,此时为妻子治病当保镖的浪人,替父母报仇的姐弟歌妓也来到镇上。老头给收留他的大妈按摩,闲时和她侄子到镇上的赌场玩。赌场耍诈盲老头挥剑杀光了黑社会,找出了幕后老大帮艺妓报了仇。
座头市装逼成功典范。事实证明,装逼都装得有范儿,还是可以成就牛逼。不愧是北野武,耍帅期间不忘各种大小吐槽,在一部血脉喷张的日系重口味小清新并存到大电影里,就像喝完美式再来罐红牛,令人容光焕发精神百倍。结尾那日系和风味儿老浓郁的大河之舞让我彻底膜拜了!
笑料不多,北野武隐藏自己,更多的向黑泽明致敬。沉默武士、热血杀戮、复仇歌妓、粗野山民,最后的日本踢踏舞露出了北野武的狐狸尾巴。
动作场面媲美Kill Bill。但色彩运用无奈无法做到夸张效果。北野武的幽默真的太有意思了。片尾的狂欢十分cult~
致敬作,各种着调。摆造型炫技巧一直到最后的摆酷型爆发。面瘫叔真是太自恋了。
北野武式的暴烈和幽默。整个故事有点中国武侠的味道,黑道,武士,侠客,隐姓埋名,快意恩仇。色调偏暗沉,所以刀落处血飞溅成了一抹最亮的颜色,音乐用得十分新颖又很跳跃,又是一大亮点。打斗镜头干脆利落,暴力却不血腥。最后一段日式的大河之舞非常有意思。
北野武的电影都有一种轻喜剧的倾向。这次的配乐出人意外不是久石让。最后那段颇有hihop之风——形式上让人想起Samurai Champloo,不过旋律上让人想起周华健为成龙的电影《我是谁》所作的配乐。北野武睁开眼睛那一刻有点想画龙点睛的意思,那眼睛确实是很酷。
我准备叫它歌舞片的,里面有好多IDM舞曲啊,还有最后的集体踢踏舞,杀完了庆祝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