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罪恶之城
陈英雄的越南三部曲中,呈现出截然不同的两种越南, 都是短暂停留的旅行者难以领略到的风貌。在《青木瓜之味》和《夏天的滋味》里,这里是散发着亚热带殖民风情,一片宁静祥和的世外桃源;而到了《三轮车夫》,又变成了充斥着暴力和血腥的罪恶之城。
我对越南年轻女性的印象,基本就是由陈女燕溪(Tran Nu Yên-Khê)在她老公的电影中的形象构成:
乌黑浓密的长发扎成粗粗的辫子, 面容清秀,眼神明亮,说话婉转温柔,像水一样安静的笑容微笑始终挂在脸上。身体苗条而结实,喜欢穿露出漂亮锁骨的棉布衬衫。
我看的这个版本画质奇差,惨不忍睹。一切都是模糊的,和高度近视脱了眼镜看到的世界应该差不了多少。人物动作速度稍微快一些,画面立刻解构为无数个细密的马赛克色块,犹如欣赏点彩派风格的动画片。而且有时甚至声音/画面/字幕三者不同步,观看时间过长有精神分裂之虞 ……堂堂金狮奖影片,难道没人修复?
但我还是努力靠着想象来弥补,记录下了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画面和细节:
由摩托车和自行车汇聚而成巨大车流,汹涌而过,发出无休无止的声响。
清晨的蓝色薄雾中 ,一个英俊的男人在临街的二楼露台抽烟。
一架巨大的直升机在运输过程中倾倒在街头。
身着白色丝绸奥黛的长发女学生们骑着自行车,有说有笑地走远。
污浊的河岸边,一排简陋的平顶棚屋,袅袅炊烟随风飘散。
炎热的午后,一个男孩在肮脏的天台沉沉睡去。
华灯初上的热闹市场,女孩肩膀上挎着草编篮,里面插着大簇盛开鲜花。
一个赤身裸体的孩子站在木盆玩耍,父亲笑着用瓢给他浇水。
有着绿色法式木格子窗的空旷房间里,吊扇在有气无力地慢悠悠转动。
蓄着山羊胡的老人蹲在门槛用手指卷烟。
蹬三轮车的青年没穿上衣,袒露着被风吹日晒的粗糙皮肤,瘦骨嶙峋的脊背渗出粘湿的汗水。
摄影采用了不少纪录片式的手持跟踪镜头以增强现场感。固定班底基本成型,好几位演员都延用到下一部《夏天的滋味》中。只是一连三部影片中都有些片段让我感到毛骨悚然, 画面里幽暗的惨绿色调中渗出一点深蓝,人物莫名其妙的行为举止,再加上不合时宜的诡异配乐 ,导演的意图我百思不得其解。
伟仔只会粤语不会越语怎么办?演哑巴?不,89年《悲情城市》演过了,(同样是金狮奖),所以这次设置为一个沉默寡言的黑帮分子,而且又是个诗人!(一周内我邂逅的第三位诗人,前两位分别是《路边野餐》里行医的诗人和《遥远的星辰》里杀人的诗人)他主要任务就是叼着烟来来回回扮忧郁(其实这类角色他也演过太多次) ,而且像麦克史高飞(Michael Scofield)一样动不动就流鼻血,我看是迫不及待加入27岁俱乐部(27Club)的节奏。
最后将自己全身涂满蓝色油漆的那一幕,就我对蔡明亮不多的观影经验,也会让我以为是在向喜欢搞行为艺术的李康生致敬。
我给越南三部曲的评分排序正好等同于我的观影顺序:
青木瓜之味>夏天的滋味>三轮车夫。
这也恰好和豆瓣评分一致。
2 ) 血色的越南
越南,对于法国人,也许意味着对当初殖民统治的美好回忆,对美国人,也许意味着深陷战争泥潭的梦魇,对中国人,也许意味着老山,意味着自卫反击战,或者再加上梁家辉在越南的恋情。但是真实的越南呢?
在《三轮车夫》之前看过同样是陈英雄导演的《青木瓜滋味》,我以为那就是现代的越南,那种淡雅、宁静、娓娓道来的温柔感觉,那种散发着东南亚热带风情的画面,但《三轮车夫》却告诉了我另一个越南,阴暗、暴力、血腥,尽管片中的一些镜头仍然可以看出《青木瓜 滋味》的那种感觉,精致的画面,铺陈的色彩,还有诗歌的渲染。影片中大家的话语都不多,基本都是通过画面和表情去表达内心。
三轮车夫的故事很简单,一个家庭贫困的三轮车夫有次被流氓把车抢走了,失去了赖以为生的工具,结果被身为黑帮老大的老板娘逼迫成为流氓(一直怀疑是老板娘故意让人抢走他的车,但总是没明白她为什么要这样做),从最初的害怕和不情愿到后来主动要求加入黑帮, 但当黑帮要求他去杀人时,他又害怕了。
影片的另一条主线是三轮车夫的姐姐,从一个学生(应该是大学生吧)到为生活所迫而卖春的少女,并爱上了梁朝伟扮演的黑帮小头目(这个头目也是个诗人,片中的诗都是他作的)。小头目则一直生活在苦恼中,一方面,诗人的气质和黑帮的暴力的矛盾让他痛苦,但却不 能自拔,最终在将奸污了三轮车夫姐姐的人杀死后他也自杀了(在新年之夜?),影片中有个细节,梁朝伟常常会流鼻血,我想,这正是这位诗人杀手内心矛盾的写照。
三轮车夫最终还是做回了他的三轮车夫,载着他的姐姐、妹妹和爷爷在越南拥挤嘈杂的马路上走着。
陈英雄在片中并没有掩饰越南的现状,将现实赤裸裸地展现在观众的眼前(当然,因为陈英雄生在越南,长在法国,我不知道他是否已经带有西方看东方的眼光),而且我们能够从中也看到当年的中国的感觉,尤其是那些街景,更让我们似曾相识。而从楼上拍的街景,尤其 是用旋转镜头拍摄的街景恰恰又是陈英雄在这部片中常用的拍摄手法。而陈英雄在电影中追问的主题或许就是“到底是谁将一个个善良的人变成了流氓和妓女”?越南社会怎么啦?在他看来,也许战争毁了越南,尽管现在是越南的和平时期,但战争的残余和阴影无处不在, 从身残的平民到倒在大街上的直升飞机。
在电影最后,镜头中出现了歌舞升平的场景,仿若置身于深圳,不知道这是不是陈英雄理想中的越南,但镜头一摇,就在高墙之外,还是那般嘈杂和落后的越南社会。
3 ) 那些潮湿肮脏的生命形式
看<三轮车夫>, 用了从黄昏到天黑的时间. 懒得去开灯, 我就蜷缩在椅子上, 怀里的暖手袋凉了, 充上电, 又凉了, 再充, 黑暗一点点吞噬房间. 有的时候不由得想止住喉咙里某种呕吐的情绪, 然后想, 我从不看的鬼片恐怖片除外, 这是不是我看过的最恶心的影片, 虽然没有可比性, 可对我来说, 其甚至恶心过<索多玛120天>, 因为那部片子我跳了几个镜头和片段, 没有勇气看完. 而<三轮车夫>, 我没有刻意去逃避那些刺激视觉和味觉反胃的镜头, 我完完整整地看完了一些卑微的生命在肮脏的社会底层苟活着的状态
陈英雄, 我跳过了<青木瓜之味>直接看了你的这部作品. 陈英雄, 你的心里有够狠, 狠到镜头里充满了美感与触目惊心的阴暗. 血色, 污浊, 暴力, 性变态, 非人的生存方式, 这些世上最腐烂的东西, 在你的长镜头里以最合理的夸张被放大
影片的开头不免让人想起<出租车司机>, 同样的工作性质, 叙述性的旁白, 包括隔着办公桌回答审核人问题的方式. 三轮车的被抢, 一步步地把三轮车夫逼进泥泞的死胡同. 片中阳台门边上的电闸三次漏电, 正是预示着三轮车夫的人生轨迹的三次改变. 第一次被电的是他自己, 那一次, 失去生活来源的他被迫从事非法勾当来赎还租车的押金. 第二次的漏电, 这个可怜的人下了决心加入黑社会, 涉入人命是非. 而最后一次, 那个被绚丽的蓝色油漆包裹全身的他, 终于获得宽恕, 迎来新生. 与老旧的电闸一并出现的, 还有那双白色的拖鞋, 它经历了三轮车夫的整个波荡人生
鱼, 鱼缸里的金鱼, 仿佛以三轮车夫的生命形式存在. 其中的一条在他第一次干黑手之前翻翻肚皮死在掺满毒药的白水里, 那刻, 老实勤恳的车夫已经被扼杀在黑社会的腐汁中. 车夫把沾满了粪便和各种小蛆的脸浸入鱼缸, 剩下的那条, 嘴巴一张一合地在车夫的脸上吮吸着. 鱼, 还在车夫麻木的嘴里, 探出半个身子扑腾地挣扎着, 犹如车夫挣扎的内心, 却始终逃不出禁锢. 最后, 鱼死在了车夫蓝色黏稠的头发里, 讽刺的命运终于到头
更让人过目难忘的, 是影片中的血. 鲜红的, 刺眼的, 泉涌般的, 不知道一下子就从哪里喷了出来. 梁朝伟止不住的鼻血, 黑社会刀下偿命的人血, 屠宰场喷薄而出的猪血, 老板娘智障儿子车祸后满身的鲜血. 陈英雄在这一细节上丝毫不吝惜, 无数的鲜血, 哗的一下, 陈英雄用血腥的美感, 冲击着每个人的道德底线和社会责任感. 那个间接或直接引发了无数鲜血的老板娘在片尾抱着躺在血泊中的儿子, 喃喃自语道, ”你怎么那么喜欢油漆? 你到底从哪里找来这个颜色呢? 我们家不用这种颜色” 是啊, 不会再用了. 取代红色的, 是最终梁朝伟自殉火海的金黄, 和三轮车夫重获新生的明蓝
陈英雄就是用这样浓重而压抑的笔调, 如此形象生动地刻画了越南社会底层罪恶与堕落并存的弱小肮脏的生命. 有一个镜头给我印象深刻, 三轮车夫在巷子里偶遇曾经殴打自己的家伙, 决心给予回击, 当那个带着铁钉的木板重重地砸到仇人脑袋上的时候, 三轮车夫竟如地下道里潮湿的老鼠一般, 偷偷地躲藏. 看到这个画面的我感叹, 即使力量有所强大, 可这种生命的卑微本质也许从来就不曾改变. 幸好最后, 陈英雄给了我们一个白色明亮的结局, 不至于让观影者抱着一颗绝望而震撼的心离去
4 ) 触目惊心的血色越南
冲着梁朝伟去的,还冲着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对于越南,我没有任何想象,唯一的印象大概就是老山前线或者自卫反击战,那是我党教育的结果。对于三轮车夫,我只知道他们的生活实在太苦难了,难以想象的苦难。而这个电影,让我看见了一个让我震惊的越南,让我震惊的三轮车夫。
电影的故事是这样的:几乎还是孩子的三轮车夫,由于赖以为生的工具三轮车被抢,而被黑帮老大老板娘逼迫成为流氓,被具有诗人气质的黑帮分子(梁朝伟饰)遥控,参与贩毒、杀人放火。我觉得这个孩子的三轮车被抢,是老板娘安排的。这个三轮车夫后来居然申请加如黑社会,是因为在黑社会可以赚很多钱吗?不知道。结局,三轮车夫最终还是做回了他的三轮车夫,载着他的姐姐、妹妹和爷爷在越南拥挤嘈杂的马路上走着。
影片里面还有一个人,大约是学生,女孩子,为生活所迫而卖春,后来爱上了梁朝伟。梁朝伟其实也一直很苦恼,最终在将奸污了三轮车夫姐姐的人杀死后,自己选择了在新年之夜自杀,放火烧死了自己。影片中有个细节,梁朝伟常常会流鼻血,比如看见第一次卖春的孩子被人脱了裤子等等,我想,这是梁朝伟内心矛盾的一个写照,是为了爱情,还是为了一点正义呢?为什么要选择新年之夜自杀?不知道。
还有一类人,是变态的。买春的男人做了两件事情:叫这个女孩子喝足够多的水,然后脱掉女子的裤子,叫女子站着尿尿,他则蹲在前面张着嘴巴傻笑。还有一个事情是这样的:叫卖春的女孩子穿三点出现在自己面前,然后给女子穿上黑色的丝袜,然后在女子的脚趾那里剪开丝袜,认真的观察抚摩女子的脚……为什么会有如此变态的性?还有老板娘的傻儿子,最喜欢把满桶的尤其倒在自己的身上。
我十分惊叹电影里面居然有如此多的长镜头,画面又如此真实和精致,从人到物,从物到人,破乱的路面,杂乱无章的三轮车,几近腐烂的建筑,却有青翠欲滴的绿色植物,还有充满暴力的颜色,要么是鲜红的血铺满荧幕,要么就是油漆,无休止的油漆,为什么要是油漆?导演想做什么?是极力挽留什么,还是想掩盖什么?油漆是死亡的诱惑吗?三轮车夫的身上全部是油漆,那条被他咬在嘴巴里面的金鱼,那条被他裹进头发的金鱼,为什么又是金鱼?
还有一个细节。三轮车夫被锁在一个空房子里,那里有个漏电的开关,老是电到人。三轮车夫被电了,梁朝伟的手下,还有老板娘,为什么要安排每个人都被电一下,导演是不是也被电了?
难道这就是命运?命运安排好了一切?命运是不可改变的?即使你拼命的改变命运,也是命运的安排?人和命运的斗争,人就一定是绝对的弱者和失败者?人的生命就如此渺小,何况一金鱼呼?
5 ) 疑点讨论,谢谢
第一部,让我给到力荐的片子。
其实,片子里还有很多我没有看懂的细节,即使看了很多遍,依旧费解。也许,是对越南文化的生疏,或者是对导演意志的不理解。
第一,出现了3次触电的画面,分别是小罗罗,男主人公,老板娘。我不清楚,导演为什么要反复3次出现,我对其现在的理解是,那破败的房子象征着难以改变的社会现状,而3次触电分别是三个不同的社会角色,分别在3个不同的心理时期,导演也许想告诉我们,即使个人经历世事达成自我救赎,却也难以改变社会对其的枷锁,尤其是当最后,小罗罗对男主角说“走的时候,千万别锁门”时,我觉得当男主角金盆洗手后,还会有无数个三轮车夫重蹈覆辙。所以,那间房子也许隐喻着一个越南底层的社会角色,而触电则是那个社会角色给予每个承担个体的枷锁和刺痛。
第二,口含金鱼。这个我一直很费解,我不知道金鱼在这部电影里象征着什么。我现在的理解是,金鱼象征着男主角的内心世界,而每当男主角“工作”回家后,将脸深入鱼缸时,是否是一种自我救赎性质的反省和赎罪,洗去罪恶和道德压力。而最后,口含金鱼,同金鱼一起呼吸,是否象征着一同挣扎。而最后,老板娘抱起蓝色的男主角时,在男主角头发里死去的金鱼,是否象征着男主角在帮派这个社会角色的一个结束。费解中。。。。。。
第三,梁朝伟的几首诗,这几首现代诗真的非常不错,尤其是配音后,感觉真的很棒(有些朋友说,这个配音很烂,其实不然啦)。对其中几首诗的部分节段有些不理解。
第四,老板娘的儿子,这个痴呆的孩子很容易被大家忽视,其实我认为他也是非常意义的角色,包括其对尤其的变态热衷。我的理解是,那个痴呆的孩子是否象征着越南当时人民的现状,在饱受其他国家“干涉”,成为多国角力的中心后,其诞生的社会和人民是畸形的,而当其他国家撤去时,也就是老板娘丈夫离开,越南社会和人民保守疾苦和动荡。而其对颜色的热衷,是否象征着越南社会中政治的不同派系。哎,胡乱猜测了。。。。。。
其实,整部电影说了很多问题,却相当成功的没有分散。其中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宏观方面:越南当地的社会现状,尤其是下层社会的疾苦和当地政府的腐败和无能。所以,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影片里所有的角色都是没有名字的。
第二,微观方面:男主角在面对疾苦生活和帮派生活中的取舍,其实导演没有一味的批判帮派,在帮派生活里,男主角也享受到了很多东西,出了金钱还有团体认同感等等。其次,导演对个人的疾苦和无奈远多于对帮派和社会的批判。
第三,父亲角色的缺失。这个是非常有意思,而且值得深入探究的话题。影片里所有重要角色的共同点,都是缺乏父亲这个角色。男主角的父亲死于车祸,梁朝伟的父亲决裂,痴呆儿子的父亲逃走。这些都是非常意义的,父亲的角色象征着一种引导,指正和正义。而所有角色缺失父亲,是否象征着所有角色都缺乏应有的指引,而所有角色是否又象征着,整个越南缺少父亲这个角色,即越南缺乏一种应有的引导和指正,而导演所隐喻的这种引导是否是指一种精神信仰,或者一种社会制度呢?
综上所述,这是一部非常优秀,非常优秀的影片,力荐。
6 ) 宁愿相信是职业问题
刚刚看完三轮车夫,喉咙感觉有异物,心中抑郁想吐。有股阴郁的感觉不吐不快。
很多主人公灵魂几乎泯灭,我宁愿相信这是职业问题。
我并不觉得这是超现实的作品,反而觉得很真实。正是这份真实让我感到难过,为那些生活中压抑的边缘人物感到同情。人塑造成什么样子都有原因。杀完人后很苍茫地在草丛中看着马路,满是油漆的脸,鲜血,死亡,分分秒秒存在在世界的某个角落中。看不到的人无关痛痒,看得到的人早已经麻木。
片中温暖的人物是两个父亲。和那些妓女。无关职业,善良地诚恳。
一开始我以为只限管理和拉皮条的梁在熊熊大火中死去。藏着心爱女人卖淫所得的钱全在火中飘散开来,付之一炬。(我一开始一直肯定这个人是没有感情的,怎么会让心爱的女人去卖淫在后来才发现,这真的只是一个职业问题,没的选择)
那个黑帮女老大也失去了人生坚持下去的理由。
喃喃的歌声宣泄天真无辜的情绪。灵魂既然早已经死去,肉身又有何意义。“我们什么时候回乡下去?”还回的去么?
故事的结尾和开头一样,讲述的是一家四口平凡的生活,那些阴郁,好象从来没有发生过。这就是生活。
没名字的河流,我出生时,暗自呜咽。蓝天,大地。溪水黝黑,常年累月,我逐渐长大。没人对我细加看管。没名字的人,没名字的河流,没名字的鲜花,芳香扑鼻,万籁无声。河流,过客。在那三辆车的生涯里,度过年年月月。我亏欠祖先的恩德,难以忘怀。我举目犹豫,能否穿州过省,重返家乡
陈英雄和侯孝贤为了用梁朝伟,都把角色设置成了哑巴。
三轮车夫一身蓝色的油漆。蓝色是大海,是天空,是忧郁,是空愁。
已经不再对电影的社会性感兴趣,反而是被电影细枝末节处流淌的诗意所打动。悬浮在脸庞上的蚂蚁,脚趾头上被吹拂的细毛,鱼缸里柔柔的水草。陈英雄对电影整体的把握还是太差,细节性的描述才是亮点。
面对近乎腐败的罪恶,女依旧可以淡然的微笑~再找不出比这更恐怖的事情了~麻木固然可悲。。。那个年代是充满了血色黑暗的阴情岁月~可我一味的还是喜欢仅仅因为爱情~
恍惚不定的灯光下,鲜血与油漆焦灼下 分外真实的生命,制度扭曲之下荒诞,令人压抑的社会。在慢慢堕落,糜烂的生活是这么的分明和无奈。剧本改一下,把环境定在当下,估计是个绝佳的好剧本。
世间的苦 如车轮一样循环往复 被残酷的现实碾压过 你才会想要重回当初 所谓生活 就是历经一切之后 再回到你最初启程的地方 (看得太难受了 感觉像是在看蔡明亮的片 到最后实在忍不住快进。。。> <)3.5
看<三轮车夫>,唏嘘不已。最广大的最底层劳动人民历经艰难挣扎(或者说奋斗吧),终于挣不破生活的网。绝大部分人沉沦了,绝望了,安分守己了,认命了。但也有一些年轻人,有着燃烧的青春,不甘于自己的贫贱。但是,他们能往哪里去呢?事实是,男孩去当了流氓,女孩去当了妓女。这就是他们能做的!而且,他们反因此获得了快乐、自由与短暂的满足!真实的生活多么平庸,平庸得可怕啊!真实得恐怖啊!而这正是陈英雄的冷酷电影叙事。
陈英雄也是我很爱的导演。
肮脏到极致何尝不是一种美感,压抑到极致反而也会格外平静,每日战战兢兢的生活,争狠斗勇朝不保夕,不知今夜宿何地,不知明天在哪里;狭隘的个体正义在洪流般的社会堕落面前就像自我安慰的小丑,把希冀与绝望沦入扭曲的空气形态里,眼睁睁看着再年轻的肉体也滋生着腐烂,再纯洁的信仰也被污秽淹没。
苏童小说的阴暗潮湿、堕落压抑的感觉,没有名字的蝼蚁孱弱地蠕动
支离破碎的越南底层市井生活,潮湿,阴暗,堕落,压抑,吵杂错乱的诡谲堆叠。另外,梁朝伟那台词念得我听着都难受。
开头还行,从主角走上犯罪道路起就不对劲了,港配国语一衬托香港黑帮片的味尤其重。不过对90年代乱象,革新开放后的贫富分化,底层的无出路等的反映还是有意义的。另,一遇复杂情绪就靠吸烟来表现的方法还真是很有年代感。
美好时代不曾来过,却已无力等待和追求,节日里以死庆祝,无法承载的痛苦,打开一个缺口,唯死才能解脱。镜头很美,血淋淋的绝望。
要表现的细节太多,节奏过于追求文艺而显得造作,越南的气质不适合拍超过2小时的电影,这就是为什么一直觉得陈英雄没传说中那么……因为越南除了他本来就没有拍电影的吧
很是触目惊心,越南社会底层的生活暴露无疑,在沉默中堕落,沉默中走向毁灭。画面很美,即使是最肮脏,变态,令人作呕的东西,在镜头中也表现的极富诗意。
从头至尾看得莫名其妙,看完后不能平息。回头想想,是因为欣赏惯了美的东西,突然毫无遮掩地把丑的东西摆在面前会膛目结舌吧,这个世界永远有我们看不见的一面。PS:1时27分处的惊喜,陈女燕溪在灯光迷离的舞厅伴着《Creep》在跳舞,一旁梁朝伟点着烟在看。
对伤疤揭露并非那种强者对于弱者居高临下的抚慰或环视 因而从整体上呈现的是一种纷繁而交错的艺术气质 在现实主义的画面背后有浪漫主义的真实记忆 在西方化的创作思维中蕴含着浓烈的东方情结 在世俗城市杂沓凌乱的精确凝视中又渗透着哲思般的诗情诉说 渴望通过容纳互补的弹性思维去消解对抗性颠覆立场
越南底层世界的「风情画」或者「艺术想象」,本质上陈英雄在西方获得口碑还是出于对于第三世界的猎奇心理,越南电影中频繁使用的流动的水 / 雨的臆想,以及同样黏连不堪的情感纠葛大大影响了观影。
三轮车夫满是污迹的脸,嘴唇上蜘蛛、QU虫缓缓爬过;被屠宰的生猪,红色的血肉下,仍有颗跳动心脏;被揪断尾巴的壁虎,那截断尾,不忘左右摆动;白日光灯闪烁不停,涂满蓝色油漆的脸,金鱼挣扎着欲脱口而出,终究是死在了纠缠的头发里。。。在这个有着浓重色彩又憋闷潮湿的国度里,多少人动物一般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