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值得一看的西班牙电影
第一次在豆瓣上写影评,五星分别给的是演员演技、剧情节奏、剧情深意、片中取景地Galicia的城市风光以及一个完整的故事结局。
第一次接触西班牙电影是在2010年,但是无奈的是看得不多,所以无意中看到的片子质量都比较参差不齐,所以在过去的好些时间我都一直觉得西班牙电影还不如他们自己电视台拍的电视剧。所以在刚开始看《炸掉银行经理》这部时,我完全是抱着练练听力的心态看的。实际上这不失为一部优秀的电影。同另一篇在豆瓣里发表的长篇一样,对于这部片的豆瓣得分居然只有6.2,我感到相当诧异,因为这部片应得更高的分。
在开始之前我想先说说这部的片名。电影原名为《El desconocido》,直译为《陌生来电》,然而现在的译名很明显自带剧透了,虽然说现译名会比较吸引大众眼球,但是个人认为这样会过于直白。
故事开始于银行经理Carlos一家四口看似平凡的一天,忙碌的父母、沉迷手机的女儿、调皮的儿子、乖巧的大狗,甚至还透露了一些Carlos和妻子Marta之间夫妻不和的隐约迹象。而剧情就在Carlos送女儿儿子上学上车时的细节处——车门没锁、车内有异味、莫名出现的陌生手机——产生了转折。接下来一连串的紧张剧情连番上阵,先是Carlos被一通陌生来电告知车内装上了炸弹,在半信半疑之下目睹同样也被装了炸弹的同事的车辆炸掉后,Carlos和女儿Sara及儿子Marcos陷入了慌乱。在勒索电话的要挟下,Carlos只好依照勒索者的指示行事,然而不料妻子Marta及其第三者将事态严重化,Carlos在警察的包围下把车开进了市中心广场上,这时候故事中另一个重要角色——防爆小组组长Belén出场了。
电影大致剧情我就先说这么些,毕竟自己观看全片的体验会更好。虽然剧情大纲就是“出现状况——情况恶化——解决问题——团圆结局”这种套路,但是剧中的节奏却抓得很好。开头先是缓慢到悬疑,中段开始紧张,接着放缓进度让大家松一口气,接着预料之外的剧情突然展开,最后事件解决后又把剧情回复到缓慢的节奏上,可以说看这部片我是完全不会疲倦,导演Danni de La Torre很好地把内容都浓缩在102分钟之内。最让我满意的是,片中男主角的扮演者Luis Tosar将一个束手无策的父亲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甚至在哭戏部分都哭得鼻涕都出来了。而片中小演员们的演技并不输给大人们,特别是全片女儿Sara在对父亲的态度转换上更是被很好地诠释出来。
实际上这部片综合了很多现实社会问题,例如夫妻不和睦、家人间的不信任、甚至是银行投资失误等,但是由始至终我能感觉到导演想要塑造一个敢于改过自新的主角形象,不管怎么说这种影响都会是积极的。而导演也并没有完全洗白勒索者,尽管他妻子的遭遇的确很让人感到遗憾,但是这并不代表他就有破坏另一个家庭的权利。
总的来说,这部电影对于现阶段的我来说是能得个五星的。很多时候,大多数西班牙电影都充斥着色情和暴力,而这部则是难得的不以这些十八禁内容作为嚎头,踏实地用亲情、无奈的社会现实来勾勒剧情,对于西班牙电影来说不失为一部良作,而近年来的西班牙电影也不断地往正经的路上走着,跟以往剑走偏锋的印象大不相同。当然,这也只是我的个人感想,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是不是真的良作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啦。
反正,如果有人问我有什么好的西班牙电影推荐的,这部会在我的推荐名单内:)
2 ) 一星两星跟所谓的长镜头是啥?
先看的片子,然后再看一眼豆瓣评分,6.2有点惊着了,貌似分手大师还5.7呢吧
Σ( ° △ °|||)︴
看了短评好多人说电影里罗里吧嗦的叨逼叨,不过话说,导演想表现的不就是那种压抑到神经质的气氛么?记得我小时候看到电影里谁谁死了啊或者场面比较尴尬的局面就转头不想看,不忍心。可是电影里想表达的冲突不就是这个么
看进去了才有代入感啊对吧?男主前半段一直一对三说话
开始对着儿女 对着媳妇 对着个威胁者 然后儿女 威胁者 儿子受伤了还得听威胁者的忽悠客户弄钱
设身处地想一下 是我 我早就炸了啊 草泥马的炸死拉鸡巴倒了啊 可能么 儿女在车上啊 一起死么?
还有人说女儿实力作死
女儿上去那一段不就表达的父女情么?女儿看见警察误解想要射杀父亲,而且不想父亲这么一个人面对这事,大哥们你们没看出来?
结局威胁者跟男主的对白也显示的
所谓的坏人也不是完全坏 好人也不是完全好的啊
所以这电影挺好的啊
不过儿子被残片炸伤 没给个镜头 比如自己车窗坏了啥的表示一下
然后确实 没有短信之类的说明一下情况
我想 没短信那个是不是为了 接下来由于分不清情况而产生 两种警察的对比而打下的伏笔
3 ) 卖理财产品的,真该悠着点儿,讲点伦理吧,谢谢!
男主是银行经理,应该是财富管理条线的,销售能力很强,手上有很多大客户,很信任他,他一通电话就可以让他们下单购买理财产品。曾经卖过一笔高风险的产品给某女,某女把全副身家投了进去,然后血亏,受不了,就跳楼自杀了。她老公悲痛欲绝,遂设计报复,把炸弹塞进银行经理的车座下面,要同归于尽。后面就不剧透了。
片中有这么些个点,我来掰一下。
1、风控做得很差的银行。银行经理一大早就接到上司电话,说某款衍生品可能很快就要爆雷,赶紧来擦屁股。片中银行经理多次用不合规的程序直接划账到个人户头。
2、赚钱没道德底线的银行经理。心里没什么合规、风控的概念。开豪车、宝马X5。住大别墅。什么产品都敢卖,敢卖给任何人,包括风险承受能力很差的普通民众。香港电影《夺命金》里也有类似桥段,银行理财经理何韵诗“循循善诱”,让谨慎型投资者郑女士认购了进取型基金,欧债危机来临,100万秒变70万,郑女士欲哭无泪……
3、不理性投资的某女。轻信银行客户经理的一张嘴,把全副身家all in进去,又傻又贪。亏惨了之后,不接受现实,死给你看。但银行及其经理根本不在乎,他们很快就不记得你这单case了,后面照卖不误。
4、不讲理的某女的老公。银行经理忽悠风险承受能力不够的客户,购买高风险的金融产品,结果血亏,这确实缺德,严重违背了金融伦理,但人终归不能算是他杀的。算不算骗财呢?合同也是你情我愿签署的啊,而且也没人逼你all in啊,自己太贪。如果真违法了,走法律途径嘛,炸死人一家三口算个甚?何况那俩孩子是完全无辜的啊。果然极品都是成对出现的。
5、出轨了但不觉得理亏的银行经理老婆。你成天满脑子就知道赚钱,你忽略我了,我不开心,我不幸福,我出轨,我不觉得我有什么需要抱歉的。
转念一想,为什么电影里会有这样两个平行而几乎对立的婚姻故事在同时叙述?这一对貌合神离,那一对生死与共、你死了我也不想活了。有一种互为映照的感觉。在现代的婚姻伦理里,谁为谁死都不值得!银行经理被绿了而不自知,万一他为老婆而死(当然以他的伦理风格,应该不会),是不是很傻很不值得?炸弹客为了老婆以身试法,万一他老婆生前也做过什么令他绿油油的事情呢?一个人真的不值得为另一个人做疯狂的自杀式的事情,珍爱生命,首先珍爱自己的。
6、懂事贴心的女儿。明明知道妈妈跟别的男人在交往,不得已瞒着爸爸,心灵负重。一路照顾受伤的弟弟。危机关头,冒死也要保护爸爸。催泪,骗人生女儿系列……
7、还算坚强的小儿子。负伤、流血、惊恐,对个little child来说,已经是不堪承受了,但他终归还算是hold住了,good boy!
8、电影中文名“炸掉银行经理”,劲爆吸睛;西班牙语片名为“El desconocido”,是“The Unknown”、未知的意思,拉悬疑感;英文片名叫“Retribution”,报应、惩罚的意思,主要是惩罚银行经理,其实投资女、及其丈夫,也受到了惩罚。
9、期待不太高的话,还是可以看一下的。至少不会让你想快进,毕竟它本身节奏就已经很快了,一路惊心。
4 ) 豆瓣里的小清新,我想让你们回头看看生活
我是在深夜看的这部电影,下载它完全是突如其来,因为自己从事金融业,这部电影的名字一下子吸引了我,迫不及待的在夜里3点就开始看,因为我特别想知道银行经理为什么被炸掉。
豆瓣的影评一般都有简略描述电影再评论些许的习惯,那我的开头是:
典型的中年危机,秃顶(可能是发型)。。孩子叛逆,女儿怎么都对自己看不上眼,儿子还小。
太太对自己失望透顶,银行业务告急,开始很简短的同事之间的对话可以看出他们是做着一些不能见光的金融交易的客户经理。一辆宝马SUV,和这些外表光鲜的金融男相配的再合适不过。但同样,SUV代表着实用和安全,送孩子上学也显得还存在着家庭责任感。
之后就是电影的主题,中间就涉及剧透了,不说了。很精彩。
接下来才是我真正要说的:我是先看的电影,后来看的豆瓣评分。6.几的评分让我大吃一惊。
那些一星两星的评语充斥的专业和深度:电影流畅不流畅啊,用没用长镜头啊,结构是否合理啊,剧情有没有漏洞啊,是不是没有悬念啊。我忽然觉得,一切非常可笑。一部电影,抛开商业属性不谈,总是可以或多或少的反应社会现状的。而一部这样的剧情片,只要编剧导演够生活化够细心,便一定会做出某一点能使将自己代入其中的观影者产生共鸣,我想,这就够了。因为我从事金融行业,所以深有体会。影片里男主角中一切的反应都表演的挺真实的(这个演员我看过他的一部当你熟睡,是很会演的),所有面对客户的反应,话术,和销售模式也都再生活中确实存在的。如果一部电影他的大框架没有错,这个时候作为观影者的我们,是不是能适当的抛弃上帝视角去将自己试着代入主人公,去感受和欣赏,而不是忙着批判,忙着嘲讽,忙着操心电影的镜头还是焦距。很多年以前,当我知道豆瓣的电影评分,我一直将它视为权威,在我心中,他就是一帮心态好,观影水平大众审美的人组成的评论团,电影产生的分数一定是客观的,平均的,平衡的,理智的,同时有专业成分的。可是,当我认真欣赏了一部没有尿点的电影,回过头看只有六分的时候,我严重怀疑这两天上映的《美人鱼》真的有7.5吗。(我不是周星驰黑或者粉)就事论事举个例子。也许分数都给成了情怀。但其实那部电影还给星爷一张电影票和这部电影电影长镜头什么感受一样不关你的事。我想说的就是,不要一直一副我懒得解释,懂的自然懂的圣贤姿态好吗?大家都是一个铺满雾霾粉尘的键盘,一个风扇嗡嗡响的电脑,吃饭喝水打嗝放屁的普通人,说点普通话不好吗?在我的价值观里,假大神也没有比泪点低容易满足的人更让他人尊敬。
可能豆瓣变了,也许是我小题大做了。这是我第一次写影评,居然大部分与剧情无关,也是有趣。我只是希望,以前那个没有水军,利益,和一堆不食人间烟火的大神的豆瓣回来,教父你可以是9分,烂片你可以是3分,关键是你能不能心态好的投出这一票,让分数离电影更进一步。
5 ) 节奏很快,但是剧情并不太吸引人,硬伤不少。
节奏很快,但是剧情并不太吸引人,硬伤不少。有点狙击电话亭的意思。但最后,犯罪者为什么要现身,他完全可以用对讲机之类的控制局面啊,反正警察已经知道的,谁敢干扰频率就爆炸就行了!
资本主义银行疯狂攫取利益这样的做法的确让人不耻,但是否国内银行也要走这条路呢?应该注意一些银行销售兜售的所谓理财产品其本质就是分红险或者投连险。这类保险的整体的保障功能不强,整体保费较高,期限较长,而且分红险中的分红并不保证,投资者要加以分辨!
6 ) 这电影真心不该那么低分
看了电影觉得很不错,然后看了豆瓣的评价。大多给低分的原因都是说话唠和剧情硬伤太多。话唠我真心不明白为什么,整部看下来也没有台词也没有拖泥带水。而且气氛很紧张。至于说硬伤的,我想大多数都是没有用心看或者没有从电影不同角色的当时场景来分析和感受剧情。
以前我有个习惯,只要是豆瓣8.5分以下的我就不想看,所以导致了我看了一年多的旧电影。我曾经很信任豆瓣电影的评分,可是当我看到这样的电影和国产烂片一个分数线的时候,我想或许是时候改变想法了。
bug有点多,而且为什么大段大段咋咋唬唬的,受害人情绪激动、犯罪情绪激动连警察也情绪激动,这不是安了炸药,是吃了炸药。
前半段有《狙击电话亭》的感觉,警察介入以后水准就直线下降,一味追求快节奏,结果叙事上漏洞不少。结尾莫名其妙,对银行业的嘲讽完全流于表面。
那个非要下车炸死自己的女人让人想起了那个非要下车被老虎咬死的女人,只能说逗逼女天下哪儿都有。其次就是熊孩子,两个孩子都是找麻烦害死人的主儿,所以天下女人和小儿难养也。最后,坏人是死于自己的贪婪,到手了30万欧元还不满足,非要40万最后却没命花,坏人开始会投资失败,也是因为自己贪
开场风景太美
好好好,我们知道你们西班牙警察有直升机啦
bug多到数不胜数,警察???前期的一点紧张感在啰啰嗦嗦的车轱辘对话里消失殆尽,后期一点都调动不起情绪。犯人真的好鸡婆好投入啊是在玩什么RPG游戏吗?!那么关心男主的身体精神状况干嘛啊!以及我想知道这是什么牛逼炸弹,经得起疯狂飙车撞车都不会炸...
上手就炸掉多好,浪费大家时间。
太拖沓了,为了维持一种紧张也不能一味为反派续命
因为看到韩国上的那个《限制来电》是翻拍的这个,就想说先来补一下这个吧。结果看到一半怎么感觉剧情这么眼熟,我是不是看过,再往后看这不是德国的《急速逃脱》嘛!哦结果发现那个也是翻拍的这个,fine……倒是也蛮无聊的吧,而且现在看完也不是很想看韩国那版了……
不懂。女儿有个手机,爸爸不能通过短信告诉女儿吗?短短一句“车上有炸弹,开车门即炸。我们被监听,说话谨慎!”半个小时和罪犯周旋的时间里总能发出去吧!编辑短信给警察或路人看,用笔写下来也可以啊,而且女儿本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影片中却没有),漏洞太多无力吐槽。
有点乱 有点傻
很紧张,很聒噪。这译名也太简单粗暴了吧。
也不知道是谁翻译的那么差劲,听片名还以为是喜剧呢!明明是一部来自西班牙的优秀惊悚悬疑影片,应该翻译为《未知报应》才正确!片子对于报复这件事展开了一次心理探索,危机时刻人对于家庭的责任和亲情的眷顾是超越一切的!没有什么矛盾和纠纷可以超越家庭与亲情的重要~片中第45分开始的长镜头还不错
超级讨厌男主的女儿,话多又讨嫌。
节奏控制的很好,紧凑到让人没时间思考漏洞。很多镜头非常像宝马广告,整部片子的色调很喜欢。
原始的概念,很棒的创意
犯人一个矿工怎么对男主家资产这么了解?还精准到个位数。对银行流程还知道得那么清楚,有这智商就不该被骗,别让自己老婆去买银行的产品不就什么都好。一开始想赚钱买了产品,亏本了就要炸银行经理,真是呵呵
每个国家都有sb警察,每个家庭都有熊孩子,每个人都会离婚要么正在闹离婚。
硬伤太多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