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色块切换皮肤

    播放地址

    兵临城下之决战要塞

    战争片俄罗斯,白俄罗斯2010

    主演:安德烈·梅尔兹利金  叶甫盖尼·齐加诺夫  帕维尔·杰列维扬科  

    导演:亚历山大·科特

    猜你喜欢

     剧照

    兵临城下之决战要塞 剧照 NO.1兵临城下之决战要塞 剧照 NO.2兵临城下之决战要塞 剧照 NO.3兵临城下之决战要塞 剧照 NO.4兵临城下之决战要塞 剧照 NO.5兵临城下之决战要塞 剧照 NO.6兵临城下之决战要塞 剧照 NO.13兵临城下之决战要塞 剧照 NO.14兵临城下之决战要塞 剧照 NO.15兵临城下之决战要塞 剧照 NO.16兵临城下之决战要塞 剧照 NO.17兵临城下之决战要塞 剧照 NO.18兵临城下之决战要塞 剧照 NO.19兵临城下之决战要塞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1-25 16:43

    详细剧情

    故事发生在1941年的6月,布格河畔回荡着欢声笑语,就在一片歌舞升平之际,几架飞机飞过投下了炸弹,将一切摧毁殆尽,霎时间,河畔边成为了鲜血和火焰的海洋。德国人的入侵让位于华沙和莫斯科之间的布列斯特要塞陷入了动荡和战争之中,为了保护自己的国家,八千名苏维埃红军战士们拿起了武 器,与亲人告别,走上了战场。草草建立的军队中人员情况十分复杂,但是,每个人心中的信念却是一致的,那就是顽强抵抗贼寇的入侵。粮食短缺,武器简陋,装备寒酸,在及其恶劣的条件之下,苏维埃青年们和装备精良的敌方展开了一场又一场险象环生的激烈战斗,并且最终获得了胜利。

     长篇影评

     1 ) 敢打才是真英雄,虽败犹荣——看《兵临城下之决战要塞》有感

           俄罗斯与白俄罗斯最近合拍的《兵临城下之决战要塞》无疑是近年来战争电影的杰作。故事情节很简单,1941年6月,驻守布列斯特要塞的8000名国防军,面对德军的突然入侵,在短暂的混乱和溃退中自发组织起来,依托祖先留下的堡垒顽强战斗,最后全军覆没。时隔20多年后,这些或战死沙场、或虐死监狱的官兵才被追授英雄称号。
        和相对简单的情节相比,影片刻画的一组人物群像无疑更为耀眼:

        一对夫妻,在各自射完手枪里的子弹后,同时流露出不愿当俘虏的决绝,最后丈夫用仅剩的两颗子弹,先借故让妻子到窗口探望,然后在背后将其射杀,最后自己枪抵下颌自尽,从容淡定,无惧无悔,没有一丝悲悯和犹豫。

        一位被贬的、经历过两次战争的资深军官,凭借经验和直觉最早意识到即将发生的生死危机,在战事突发、战友纷纷溃逃的关键时刻,勇敢地站出来,自任临时指挥,最后形成一个坚强的战斗单元,直到弹尽粮绝。

        一位生性乐观的胖中尉,看似马大哈,但却异常机敏,率部第一时间投入战斗,在战场僵持最紧张的关头,与战友默契配合,识破并打死了潜入的德军间谍,在自己的战斗单元几乎被打光的时候,还即兴表演几天前排练的舞蹈,给战友打气鼓劲,最后以坐姿战死沙场,双目圆睁。

        一位以色列籍的团政委,在混乱的战斗中主动挑起总指挥的大梁,迅速将官兵组织起来,指挥有条不紊,在狡猾的德军用伤病员作为炮灰强行进攻的紧急关头,沉着机智,孤身面对敌阵,化险为夷,瓦解了敌人的企图,即便弹尽粮绝也始终没有动摇抵抗的意志。

        一对少年兄弟,哥哥用仅有的一门炮接连消灭了两辆德军坦克,使得抵抗部队免遭灭顶之灾,最后被第三辆德军坦克的炮火射杀。弟弟不过是一个号兵,但却屡次求战,在纷乱的炮火中来回穿梭,传递信息,运送水源,最终成为战争的幸存者。这对兄弟无疑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一个代表希望苏联更强大的理想,一个代表苏联民族不死的基因。

        所有这些普通的苏联人,在强敌入侵、力量悬殊、国运危悬的关头,一个接一个奋起抗争,一个接一个战死沙场,英雄本色,虽败犹荣。影片几乎没有一处宣讲主义和精神,但却有这样一个细节:德军用高音喇叭劝降,说我们无意征服你们,而是要将你们从集权统治、集体农庄中解救出来云云。对此,一位苏军军官对战友说,他们是想让我们过屈辱的生活。这句看似普通的话,正是这部电影的魂魄。不甘屈服,正是俄罗斯民族永恒的基因。

        前不久读资中筠先生的自选集,其中一篇长文回忆民国外交家顾维钧先生在1944年敦巴顿橡树园会议所蒙受的屈辱,读后忍不住长久太息。中国名义上位列盟国四大国,但在讨论战后安排时,苏联代表却坚决不同意和中国一起开会(斯大林认为中国和法国都没有资格)。东道主美国设计了几种变通办法,最终都被苏联否决。读之,愤懑中夹杂着费解。看完此片,似乎多了一个理解的角度。和苏联人的宁死不屈、以牙还牙、最终征服对手相比,国民党中国在整个二战中的表现实在太差劲,先是太不经打,后是太消极避战,太没有血性,太不能让盟友放心了。苏联人显然认为,与这样一个所谓的“战胜国”坐在一张会议桌前讨论世界的未来,简直就是对自己莫大的侮辱。

        最近一位谙熟军事的朋友说,抗美援朝战争说白了就是毛泽东向斯大林献上的一份投名状。结合自己对历史的阅读,特别赞同这一独到的分析判断。在最近两百年世界战争的舞台上,没有一个民族能够有俄罗斯这样的底气。世界曾经最凶悍的三个民族,法国、德国、日本,都曾经给俄罗斯造成巨大的创痛,但是无一例外,最后都成了俄罗斯的手下败将。尤其二战后期的太平洋战场,筋疲力尽的英美联军实在打不下去了,不得不再三请求苏联对日出兵。拿足了劲,摆足了谱以后,苏联红军秋风扫落叶般横扫中国军队谈之色变的日本关东军,战局力量对比迅即根本改观,最后注定了日本战败的结局。一个靠拳头和意志打出威信和地位的民族,对另一个对外战争成绩单基本挂红灯的名族,骨子里的轻蔑根本无需掩饰。面对美国对朝鲜战争的强势介入,苏联对中国说,反正我不打,为了避嫌也不能明着支持你,有种你自己打好了。万幸当时的中国有毛泽东这个中国的日耳曼人,百万中国军人以巨大的牺牲捍卫了民族尊严,最终赢得了苏联的信任,以及后来的、建国初期最宝贵的支持。

        作家叶兆言早年访问俄罗斯,和一位苏联老大妈聊起二战。老大妈说,我们战死了2000万人。叶说,中国也死了2000万人。老大妈立马正色道:我们2000万人都是战死的,你们大多数是被屠杀的。一个普通老大妈的话,深深刺痛了我们的作家。可惜类似理性的反思、尖锐的追索或多或少被压抑着,不大受健忘的国人待见。最近热播的《甄嬛》,红楼梦式的语言风格的确让人耳目一新,但据说最为观众津津乐道的,还是宫廷内斗的种种细节和技巧,以至有观众将其奉为职场晋升宝典。的确,说起内斗,咱中华民族可谓源远流长;而论起外战,除了当代的抗美援朝,也就只有近两千年前的汉武帝大败匈奴了。更可怕的是,这几十年和老美生意做顺了,连抗美援朝也不大愿意提了,直至有背景知识严重缺乏的年轻一代已经发出质疑:牺牲百万将士帮一个小流氓打一个大流氓,划算吗?

        有史以来人类历史的所有道理,《动物世界》其实早就说透了。说一千,道一万,不能打,不敢打,打不赢,体积再肥大,外表再光鲜,感觉再良好,也不过刀俎之上的鱼肉。俄罗斯国力日衰,以至于沦落到不得不靠卖资源自保,但是世界各国猛人仍然不能不对其保持敬畏;反观中国经济蒸蒸日上,已经成为世界的火车头,但不仅老牌西方列强,甚至连东南亚小国都敢时不时冲你晃晃拳头、亮亮獠牙。原因何在?一句话,在战争的记录本上,两个大国的得分悬殊实在太大,一个堪称世界锦标赛冠军,一个则是别人经常拿来调侃的笑料而已。精武必胜,忘战必亡,让历史告诉未来,中国还会再有下一个所谓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吗?

     2 ) 俄罗斯主旋律二战电影

    《布列斯特要塞》,俄罗斯的主旋律战争电影,2012年上映。

    影片根据二战中的真实故事改编,故事发生在苏联卫国战争刚开始的时候,位于苏联边境上的一个要塞,有一个团的红军守卫。纳粹德国突然发动的战争使得要塞迅速被包围,而困守要塞的士兵希望得到后方的支援。显然这是徒劳的,因为苏德战争爆发时,德军迅速占领了苏联大片的土地,连要塞背后的城市明斯克都危在旦夕,更不要提援兵了。

    不过要塞中剩余的官兵坚持不懈地进行着抵抗,整个抵抗持续了数月,而德军原本计划数日就拿下此要塞的。不过这些可歌可泣的斗争不为人们所知,毕竟相对于长达数年的苏德战争,数月的抵抗很快被之后的德军长期占领而淹没了。不过好在要塞中还是有那么些人,或是逃出要塞,或是战后从战俘营中释放,终于将这段故事讲了出来。

    作为战争电影,本片的虽然惨烈有余,但整个场面还不够让人震撼,这个不是故事的问题,而是导演的问题。而且连发片方估计都对影片的吸引力没有太大信心,而取了个《兵临城下之决战要塞》的名字,有点傍大片《兵临城下》的味道。而不得不承认,我就是冲着这个名字才看了这部电影的。

     3 ) 转载---解答关于电影《布列斯特要塞》的几个问题

    http://bbs.tiexue.net/post_4832077_1.html

    2010年11月4日在莫斯科首映的白俄罗斯电影《布列斯特要塞》,是近期影响比较大的一部战争电影。这部电影改编自前苏联作家谢尔盖•谢尔盖耶维奇•斯米尔诺夫完成于1957年、增补于1964年的同名纪实文学作品,1957年苏联将该书拍摄为电影《坚守要塞》,同年,上海电影译制厂译制后在我国上映。2010上映的《布列斯特要塞》是此书第二次被拍成电影,电影在基本忠实于原著的基础上,为了突出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对人物的事迹进行了精炼和修改。这部电影以步兵333团军乐排学员亚历山大•阿基莫夫(原型叫做彼得•克雷巴)回忆的形式、从步兵44团政治副团长团级政委福明等数名红军指战员的视角描写了1941年苏德战争最初的国境地区交战中持续时间最长、战斗最为激烈、突出体现了苏联红军顽强坚韧的英雄主义精神的布列斯特要塞战斗,一经上映就引起极大的轰动,在中国国内也赢得了相当观众的喜爱。但是,由于这部电影我国并没有正式引进,受限于字幕的翻译水平,再加上电影受时间限制略去原著中的许多背景和细节介绍,使不了解那段苏联历史的国内观众看过之后留下了很多疑惑和不解,在网上也引发了许多讨论。这里,我想尽我所知,从史实的角度解读这部电影的一些细节问题。

    1、电影中苏军领章、军帽、裤子上不同的颜色和符号都代表什么意义?


    电影中不同军兵种、不同专业和职务的苏联军人不同的服饰给观众带了很多困惑,同样,也出现了很多错误的、不懂装懂的解释。电影中出现了步兵、炮兵、边防军、内务部、军乐、军医、坦克、空军、政工九个军兵种和专业的苏联军人,现在对他们的服饰一一进行解读。

    步兵——步兵44团团长加夫里洛夫少校,军帽是卡其色帽顶红色帽圈,领章是红色镶金边,上面有步兵交叉步枪叠加在靶心上的专业符号和两个红色珐琅长方条的少校军衔符号(电影中同为步兵军官的步兵44团后勤副团长祖巴乔夫大尉和步兵125团营长沙布洛夫斯基大尉的军衔符号均为一个长方条)。

    炮兵——主人公阿基莫夫的哥哥,军帽是卡其色帽顶黑色帽圈,领章是黑色镶金边,上面有炮兵交叉铜炮的专业符号和一个红色珐琅正方形军衔符号。

    边防军——红旗17边防总队第9哨所指挥员基热瓦托夫中尉,军帽是绿色帽顶黑色帽圈,领章是绿色镶红边,专业符号与步兵相同,军衔符号是三个红色珐琅正方形(电影中这个领章是上尉军衔,不知道是服装出了疏漏,还是因为俄语上尉的直译就是高级中尉的原因))。

    内务部——温施坦因中尉,军帽是蓝色帽顶红色帽圈,领章是红色镶红边,专业符号与步兵相同,军衔符号是两个个红色珐琅正方形。温施坦因中尉的军装大臂上盾与剑的徽章表明他不是一般的内务人民委员部所属部队(相当于武警内卫部队)军官,而隶属于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KGB)的军官,这个人物的原型应该是要塞政治警察主任费奥提尔•库奇卡洛夫,换了一个德国名字大概是因为原著文学作品中有关于德裔的红军指战员坚定战斗的描写。

    军乐——步兵333团军乐排学员亚历山大•阿基莫夫,服饰与所属兵种相同(电影中就是红色镶黑边的步兵战士领章),专业符号是金色的竖琴。


    军医——被德军当做人质的军医大尉,领章是浅绿色镶红边(与边防军类似,只是颜色深浅不同,布列斯特要塞战斗中有被俘的苏军卫生兵被德军误认为边防军,差点被直接枪毙),专业符号是亚斯古尼克之蛇。

    坦克——向加夫里洛夫少校报信的军官,灰色的军服和军帽(其他陆军兵种是卡其色的),黑色帽圈,军装外罩皮夹克(工作服),领章是黑色镶金边,专业符号是金色的小坦克,军衔符号是一个正方形,看来是个少尉。

    空军——跳伞落入要塞的飞行员,和陆军简单的红星帽徽不同,空军帽徽的红星外绕圆环和像树叶,帽瓦上还有一个飞翼和五星组成的小帽徽。领章是蓝色镶金边,专业符号是螺旋桨和飞翼,此外在左臂上还有由螺旋桨、飞翼和交叉宝剑组成的臂章。空军的勤务服和陆军一样是卡其色的。

    政工——步兵84团政治副团长团级政委福明,政工军官和同兵种的指挥军官在服饰上的区别只有两点,一是领章的镶边(电影中福明领章镶边是黑色而不是金色的,但专业符号和同部队的指挥军官相同也是步兵的,领章上的四个红色珐琅长方条代表团级政委军衔——相当于上校);二是政工人员军服的臂章是有镰刀锤子图案的红星,而指挥军官的臂章是金红两色折线表示的军衔。

    这里要指出一点,在苏联红军1940式军服中,军官勤务服的马裤全是蓝色的,并不代表某个军兵种或者专业,与军装上衣同色的卡其色马裤给士兵穿的。军官只有在穿野战服时才穿卡其色马裤。

    2、红军中为什么会有明显未成年的少年士兵?


    电影中出现阿基莫夫这样明显不够参军年龄的少年士兵,是和苏俄军队的一个历史传统有关的,俄国军队一直以来都有以军队而不是政府和社会,来照顾和教育烈士遗孤和军人子弟的传统(按照电影的说法,他的父母都是战死在西班牙的红军烈士),帝俄时代是以少年军校的形式,十月革命后少年军校被取缔,但是红军各部队仍然保留着这种收养烈士遗族的传统,这些孩子未成年的时候作为学员被部队收养和教育,成年后一般都会经过培训成为军官——就如同阿基莫夫的哥哥。到苏德战争爆发后,伴随着军人的大量死伤,得不到适当照顾和教育的的烈士遗孤和军人子弟越来越多,苏联军队才又恢复了少年军校(陆军的苏沃洛夫军校和海军的乌沙科夫军校)。

    3、苏军在战前的警惕性和战备意识很差吗?

    电影一开始是布列斯特公园内数量众多、各军兵种的红军军官在跳舞和散步,虽然歌舞升平、气氛轻松,但从军官们全部武装齐备、随身佩戴手枪和图囊来看,边境地区驻军的战备意识还是比较强的。

    电影中德军突击队化装成苏军乘货运列车潜入的情节(电影中没有交代是21日夜还是22日凌晨,但历史上,由德国发往苏联的最后一次货运列车就是在6月22日凌晨2点过境进入布列斯特车站的),实际上是没有证据的,只是战后苏联方面根据收集的一些资料进行的推测。有据可查的是,在此之前布列斯特地区的苏军,特别是边防军和内务部队已经对德军的间谍和侦察分队频繁的越境活动有所察觉,并且内务部队还多次捕获化装成苏联军人的德国间谍,而边防军也多次接到当地波兰平民关于德军进攻在即的警告,正因为如此,直接负责处置这些情况的边防军和内务部队对德军的行动保持了很高的警惕——电影中到内务部队营房假传命令的德国间谍很快就被识破了;相对而言,不需要直接面对和处理这些情况的正规军的警惕性就要低一些,在战争爆发的前夜仍然按照条令规定,在周末进行技术装备的检修保养,以至于在第二天德军的进攻中,绝大部分技术装备都是在没有复装完毕的情况下被击毁的。

    当然,正规红军方面也不是对德军没有一点警惕,电影中而步兵44团团长加夫里洛夫少校,因为有预言德国将发动战争的言论被内务部温施坦因中尉叫去谈话,加夫里洛夫少校就对温施坦因中尉提起过他对德军进攻的设想和担心。

    电影中关于第一天战斗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那就是福明政委和加夫里洛夫少校指挥的兵力都是拼凑起来,各个兵种、各个部队的都有,可见在德军最初的的打击下,战备意识和工作相对较弱的正规红军已经基本被打散了。而基热瓦托夫中尉和温施坦因中尉指挥的边防军和内务部队,因为警惕性较高,人员基本没有跑散,保持了建制的完整,特别是内务部队,在正规红军部队到处乱跑、衣服都还没穿好的时候,已经连重机枪都拖出来了。虽然内务人民委员部所属部队的战备意识较正规红军高,但是在这种正规作战却并非他们所长。正如电影中表现的,苏军最初的几处阵地中,内务部队的防御是最先崩溃的。战争第一天夜幕降临时,福明政委和加夫里洛夫少校所部组织的防御仍然稳固,而内务部队方向已经要顶不住了,边防军方向却因为装备了大量自动火器(早期苏军装备的冲锋枪几乎全给了边防军,电影中基热瓦托夫中尉就拿了一支PPD34冲锋枪)情况还算好。


    4、有备而来、全副武装的德军被刚刚从被袭击的慌乱中恢复过来、武装都不齐全的苏军逆袭击退,是电影的夸张吗?

    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基热瓦托夫中尉和加夫里洛夫少校分别在捷列斯波尔大门附近和科布林要塞东门组织的两次逆袭,选择的时机和采取的部署都是相当巧妙的。

    电影中,边防军的基热瓦托夫中尉在炮击结束后,顾不上照顾家人,迅速赶到了正对要塞西门(捷列斯波尔大门)的第 17边防总队第9哨所营房集合部队,此时从正西方向进攻的德军135团3营已经击破了西岛上边防军哨兵的微弱抵抗、从捷列斯波尔大门突入要塞,正向边防军营房方向搜索前进,基热瓦托夫中尉见已经来不及取出武器,就让边防军隐蔽在营房中,等德军走近之后突然冲出,德军被苏军的逆袭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只进行了两轮步枪射击,没来得及上刺刀就陷入了肉搏混战,结果被除了上好刺刀的步枪外还挥舞着工兵锹、铁棒、家具甚至菜刀的苏军杀得死伤遍地、落荒而逃,德军残部撤入要塞内的教堂闭门死守。

    这场战斗很能够反映苏德两军在步兵作战上不同的特点和习惯,德军从腓特烈大帝时代就有重火力轻白刃的传统,在这场战斗中,德军虽然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但却临危不乱,面对苏军在近距离发起的逆袭,仍然保持以严整的散兵线队形前进迎敌,在很短的时间里进行两轮步枪齐射,将冲锋的苏军打倒一片,而苏军在冲锋中的射击基本是无组织的,而且准头也差了很多,除了在步枪射击纪律和技术上的差距,德军大量使用的冲锋枪更加剧了双方在火力上的不对等;另一方面,和德军相对薄弱的白刃战能力相比,俄军从苏沃洛夫时代起就信奉“刺刀是好汉,子弹是笨蛋”,其白刃肉搏能力之强在欧洲军队中一直是名列前茅的。基热瓦托夫中尉很清楚敌我双方的优势与劣势,于是就想出了这样一个不拼火力而直接白刃突击的扬长避短的小圈套,结果刀枪不全的苏军反把武装齐备的德军打了一个屁滚尿流。

    而在另一场战斗中,步兵44团团长加夫里洛夫少校在炮击中赶到科布林要塞的东门,拦下了企图从这里逃出要塞的溃兵,并把他们组织起来就地布置防御。负责这个方向的德军134团4营最初接到的任务是切断要塞与布列斯特市的联系,准备阻击从东部布列斯特市区方向赶来的苏联援军,所以一开始并未对加夫里洛夫少校的部队进行攻击。到当日晚些时候,边境地区的苏军在德军的突然打击下不是陷入崩溃就是仓皇撤退,向布列斯特要塞派出援兵的可能性已经不复存在,于是德军开始向科布林要塞东门发起进攻,并得到了古德里安装甲集群的支援。面对步坦协同推进的德军,加夫里洛夫少校明智的命令苏军离开坚固但目标明显的要塞工事、前出隐蔽,以避开德军坦克的直射火力并尽量接近德军以便于尽快进入白刃混战、抵消德军的火力优势,准备用集束手榴弹对抗德国坦克。还没来得及使用集束手榴弹,亚历山大•阿基莫夫的哥哥操作隐蔽在德军进攻方向侧面的一门45mm反坦克炮突然开火,连续击毁两辆坦克后,被德军剩下的最后一辆坦克转向后开火炸翻了,亚历山大•阿基莫夫的哥哥也牺牲了。正面的苏军抓住德军的注意力被吸引到侧面的机会冲上去用集束手榴弹炸毁了最后一辆德国坦克,失去了坦克支援的德军步兵不出意外地被加夫里洛夫少校率领的苏军,从近距离发起白刃冲锋击退。

    5、电影中苏军指挥员为什么坐等被德军进攻和包围,表现的那么被动?


    其实第一天战斗的真实情况比电影中表现的复杂得多,在战争的一天,核心要塞基本还控制在苏军手里,而外围三处要塞侵入的德军和零散的苏军也处于一种犬牙交错的状态。双方人员在流动、战线也一直在变化,直到数天后德军才把苏军分割包围在几处相对固定的阵地上——比如福明政委是参加了捷列斯波尔大门附近边防军的逆袭之后,才来到霍尔姆门指挥战斗的;而加夫里洛夫少校也是先从三拱大门冒着德军的机枪封锁冲入核心要塞召集部队,几经转战才来到科布林要塞东部阵地的。但是电影为了不使情节过于复杂,直接让这些人物到了他们最终坚守的地方。

    即使在电影中,苏军的指挥员在坚守要塞、组织兵力阻击德军的同时,也没有坐等,而是一直在尝试与上级和友邻取得联系。福明就命令电台不断呼叫,发出“这里是布列斯特要塞,这里是布列斯特要塞,我们仍在战斗……我们需要援助!”的电文,但却一直没有得到应答。不得已只好派出步兵84团团委书记、政治副指导员马捷沃相乘坐装甲汽车,企图从北门冲出要塞和要塞外的苏军主力部队取得联系,在半路上遇到了求援的步兵125团营长沙布洛夫斯基大尉的妻子,因为肩负着更重要的任务,马捷沃相无法停下帮助他们,不得已驾车离开。当他冒着炮火赶到北门时,却发现门外出现了德军坦克,只能无功而返。此时,被德军包围在军官宿舍、只有手枪抵抗的沙布洛夫斯基大尉已经打光了子弹,为了不做俘虏,和妻子一起举枪自尽——这一段的电影情节是经过艺术加工的,真实情况是马捷沃相乘坐装甲汽车突围未果,但是沿途救出了很多被围的军人和家属(并非如电影中表现的只有一辆装甲汽车,而是三辆),而沙布洛夫斯基大尉的牺牲也并不是用手枪,而是战斗中受伤被俘,在被德军押送的途中投水自尽。

    在战斗的第二天,通过跳伞的苏军飞行员得知主力红军已经被德军从边境地区击溃和消灭之后,要塞内的苏军指挥员更是果断地决定组织部队突围,穿越战线去寻找大部队——只是突围行动失败后才不得已选择死守的。

    当然,大清洗之后的苏联红军,军官普遍缺对上级指示过于依赖、乏主动意识,不敢在没有获得上级批准的情况下自己作决定也是一个事实。

    6、布列斯特既然叫做要塞,为什么既无坚固的工事也无强大的火力配置呢?

    这个问题要从布列斯特要塞的历史说起。


    布列斯特位于白俄罗斯和波兰交界的布格河东岸,是连接华沙-莫斯科以及立陶宛-西白俄罗斯-西乌克兰的交通要道,也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它的名字最早出现在欧洲历史书籍中是在1017年,当时的名称是别列斯季耶。由于布列斯特城特殊的地理位置,它成为兵家争夺的要地。十一世纪,基辅罗斯占领了此地,1319年被立陶宛占领。改称为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基,又称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1569年,布列斯特归属波兰立陶宛王国。1795年并入俄罗斯。 1812年战争后,沙皇俄国在布列斯特旧城位置建造了俄国第一流的要塞,为了建造要塞,把原来的布列斯特城搬迁到要塞东三公里处。1917年12月,俄国为了结束战争,在此和德国进行谈判,后来签定了布列斯特和约,红色俄国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因此布列斯特闻名于世。1919年2月,波兰占领了布列斯特。1920年苏俄进攻波兰,八月夺回了该要塞并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同月波兰军队打败了苏俄,又重新占领布列斯特。为此苏俄一直耿耿于怀。1939年,德国侵略波兰,苏军根据《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秘密条款,发动了“西白俄罗斯解放进军”,苏军与德军在布列斯特会师,已经占领该要塞的德军古德里安部根据协议从这里撤退,双方还在此地举行了欢庆典礼,自此,布列斯特及其要塞又成为苏联领土,纳粹德国和苏联在这里以布格河为边界。

    布列斯特要塞完工于1842年。它由布格河和人工运河分割开的四个独立小岛组成,中心城堡位于整个筑垒地域的中心。中心堡垒西南是捷列斯波尔要塞,正南方是沃伦要塞,北方则有科布林要塞作为屏障。中心堡垒为一由红砖筑成的、兼具军营、仓库、指挥和防御功能的环形建筑,其外墙厚达两米,其余三处要塞为中心堡垒的外围阵地,由夯土筑成的围堤和棱堡构成,各个要塞四周均有河流包围,要塞之间用桥梁连接。布列斯特要塞建成后,作为俄罗斯帝国在西部各省的最重要的军事据点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军事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新式火炮的威力和射程面前,要塞的防御作用不断下降;而交通技术的发展也使原本扼守要道的要塞不再在地理上难以回避;再加上帝国边境不断向西扩张使要塞逐渐成为相对纵深的位置,要塞的军事价值不断下降,到一次世界大战之前,除了中心堡垒仍然作为军营和仓库使用外,外围的三处要塞已经处于半荒废的状态。1915年后的二十余年间,要塞在俄国、德国、波兰和苏联之间不断易手,经过多次战斗和撤退时的破坏,要塞建筑损毁严重,虽然苏联红军在1939年下半年接手要塞后一直在进行修复工程,但直到战争爆发前夜,中心堡垒仍未完全修复——影片中主人公乘卡车由捷列斯波尔门进入要塞时,可以清楚地看到大门上方仍然保留着波兰军队白鹰军徽的浮雕,外围三处阵地更是处于基本废弃的状态,其中位于北部科布林要塞的布列斯特旧城设有要塞驻军的军官宿舍,南部的沃伦要塞设有边区医院和部分仓库,而布格河西岸的捷列斯波尔要塞因为过于接近德国占领区,其上只有边防军设置的部分警戒哨位。

    7、要塞内的苏军为什么在遭到进攻后会那么混乱?

    1941年时,布列斯特要塞的驻军为苏联西部特别军区第28步兵军所属的第42步兵师和第6奥尔洛夫红旗师,但由于苏联备战行动的进行,到6月时,大部分的作战部队都已经离开了要塞内的营房,进入位于布列斯特市郊区的既设阵地布防,要塞除内处各团机关(军、师两级指挥机关均在要塞以东3公里的布列斯特市区)和零散的勤务单位外,仅留有少数值班分队,总计不超过两个团的兵力,此外成建制的部队只有第33独立工程建筑团,除以上正规红军外。要塞还驻有内务人民委员部所属第17红旗布列斯特国境守备总队,和内务部队第132营的一部,总计约8000人。从中可以看出,要塞内的苏军虽然人数不算少,但建制零散、隶属关系复杂,而且大多还是缺少武器和实战经验的勤务部队(边防军和内务部队虽然经验丰富,但他们的本职也不是和敌方正规军作战,在这种情况下未必比勤务部队更有战斗力),面对突然的打击,自然很难统一组织起来进行抵抗。

    此外,要塞内除了军人外还聚居了大量的军人家属。步兵44团团长加夫里洛夫少校作为一名经历过内战和苏芬战争的老兵,经验丰富的军事指挥员(电影中少校的胸口佩戴了一枚红军建军二十周年奖章),就对温施坦因中尉坦言了自己对于要塞当时情况担心——要塞内聚居了大量的军人家属,而战斗部队反而大部分不在要塞内,一旦遭遇袭击,要塞内的平民必然会逃向要塞外,而可走的道路只有科布林要塞的北门,人流拥挤在一起必然引发混乱;另一方面,部队的士兵和军官不在一起(一种解释是战斗部队都在野外,而各团的指挥机关却在要塞内;另一种解释是士兵营房在核心要塞的红砖圈楼,而军官宿舍在北岛的科布林要塞),士兵失去军官的组织,就会惊慌失措、四处乱跑,结果第二天加夫里洛夫少校预言就应验了。

    8、为什么苏军会出现少校团长?


    这不是道具或者翻译的失误,而是对真实历史的一种客观反映。

    因为在大清洗中损失了大量高级指挥员的缘故,幸存的军官往往被以非正常的速度提拔,所以在战争前夜的红军部队中,出现少校团长、大尉营长甚至副团长这样军衔与职务不相称的情况是很普遍的(相对于职务提拔,军衔晋升对资历、学历等标准的要求要死板得多)。虽然加夫里洛夫少校和祖巴乔夫大尉的年龄相对他们的职务并不是很不相称,但是从同名原著的介绍来看,这两个红军军官都是学历偏低且没有经过系统培训的“工农干部”,如果没有大清洗,正常晋升是不可能担任团长、副团长这样的职务的。

    9、霍尔姆门方向的苏军占据了地势上的优势且又有重机枪这样的“大杀器”,为什么德军还能在正对霍尔姆门、缺少掩护的桥头坚守不退?

    在福明政委的指挥下,苏军及时以火力封锁住了霍尔姆门外的大桥,将从南部的沃伦要塞方向杀过来的德军130团1 营阻击在要塞之外。第一次试探性的进攻失败之后,德军将此前在沃伦要塞的医院中俘获的苏军伤病和医护人员当做人质挡在前面向霍尔木门前进,企图迫使守军屈服,但却被福明政委救出。虽然德军几次进攻都被苏军的马克西姆M1910重机枪击退,但德军在桥头架起了两挺MG34通用机枪。苏军的马克西姆M1910 重机枪射速只有500-600发/分,而MG34得射速高达900发/分,虽然苏军重机枪持续射击能力很强,但单位时间发射的子弹量只有德军两挺MG34 的1/3,不要说压制德军火力,要不是地势上居高临下又有厚实的墙壁作为掩护,肯定反被德军的机枪压制的无法开火,所以无法以机枪火力将德军从桥头逼退,以致两军隔河陷入对峙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10、电影结尾,几个主人公不同的结局说明了什么?

    苏联的边防军和内务部队虽然是军队性质,但却都是归内务人民委员部所属的——温施坦因中尉虽然是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KGB)的军官,但这两个部一直分分合合(战争爆发后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又被内务人民委员部合并成内务部所属的国家政治保卫总局),所以可以看作同一个部门——所以这两支武装和作为他们专政对象之一的正规红军(电影中当部分红军在德军的广播之后举起白旗走出要塞时,有边防军的军官要向他们开枪,就是因为作为内务部所属的武装部队,他们肩负有监督一般部队和军人的责任)相比,政治性更强,作战也更坚定顽强。在电影中,内务部队和边防军负责的阵地都是在人员全部阵亡之后丢失的,没有投降、没有被俘(至少电影中没有表现出来),两个指挥员——温施坦因中尉和基热瓦托夫中尉也全都战死。真实历史中也是这样,边防军人是公认的布列斯特保卫者中最坚定的一群人(可能因为内务部队像电影中表现得那样,因为不擅长正规战,所以虽然顽强抵抗但很快就死伤殆尽的缘故,所以没怎么被提起),以至于德军一抓到边防军就就地枪毙(也可能是因为他们不是正规军?),甚至有被俘的苏军卫生兵因为领章和边防军相似,几乎被误杀——可见就是不战斗到底,这些内务部所属的军人也没有什么好下场。


    加夫里洛夫少校、福明政委、祖巴乔夫大尉最终都被俘了,但被俘后的命运各不相同。加夫里洛夫少校在战俘营中迎来了战争结束,祖巴乔夫大尉则病死在了战俘营,福明政委则被直接枪杀在核心要塞的墙边。其实,真实的福明之死并不像电影中那样,是自动站出来向负责甄别俘虏身份的德军军官坦诚了犹太人和政委的身份。真实的情况是福明在被俘时已经换掉了政工干部的军装,穿着一件没有任何军衔符号的士兵军服,但是因为叛徒的告密才被指认出,进而被枪杀的。电影中也可以看到,福明在被俘时,领章的镶边和军衔符号都已经被撕掉,这说明电影的编剧也想从侧面表现福明隐瞒身份,只是为了迎合当代人关于英雄的观念才给他安排一个自认身份的壮烈死法。在保卫布列斯特要塞的苏联军人中,被俘时隐瞒身份是一种普遍的做法,特别是党员、军官、政工人员和内务部所属的边防军和内务部队军人,在战争初期人们的观念中这并不是怕死保命,而是一种对敌斗争的方法,真实的历史中,加夫里洛夫少校被俘后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回忆党证销毁了没有。至于斯大林下令禁止红军指挥员在战斗不利时撕毁军衔符号否则等同于逃兵,那是几个月以后的事了。

    将俘虏中的军官、政工人员以及具有半警察身份的边防军人和内务部军人与普通俘虏区别对待,乃至于加以杀害,其实并非德国人独创,苏联人对1939年“胜利进军”中抓获的波兰俘虏,也是按照几乎完全相同的标准加以甄别和杀害的。作为某些国家的俘虏,并不是军衔和职务越高越安全、越能得到优待,曾经和加夫里洛夫少校关在同一战俘营的苏军工程兵中将、军事工程学博士、布列斯特要塞修复工程的总设计师卡尔贝舍夫就被党卫军在寒冬中浇上水,被活活冻成了冰坨。

    11、布列斯特要塞的苏联守军坚持战斗坚持了多久?

    关于这部电影剧情的介绍是这样的——苏德战争爆发,靠近波兰边境的白俄罗斯小城布列斯特要塞最先遭受德军炮火突袭,但守卫部队于弹丸之地牵制了数十倍于自己的德军兵力。战争进行到第30天,最初打响战斗的布列斯特守备部队仍在坚守,并一直向后方总部发出“这里是要塞,正在战斗”的讯息。在已经失守的布列斯特要塞的地道里坚持战斗一年多的最后一名苏军战士,被德国人发现时,他被德国人从地穴中押出来刺眼的阳光让他几乎失明。面对德国将军的审问,他的回答是: “将军,现在您知道一俄里有多远了吧?” (战前德军宣称这个距苏德边境仅一俄里的要塞一个冲锋就能拿下)本片就是取自这场战役中的真实故事改编——但电影仅仅表现了一个星期左右的战斗就结束了,那个“一俄里有多远”的故事并没有在电影中表现出来。

    根据战后被苏联缴获的德军文件显示,要塞抵抗了9天,于1941年7月1日前夜陷落,在6月30日德军的总攻中,布列斯特要塞绝大多数地区被占领。身负重伤并且精疲力尽的祖巴乔夫大尉和团级政治委员福明被俘,边防军的科兹瓦托夫中尉也在这一天战死。虽然一般认为 6月30日以后苏军成规模的抵抗已告瓦解(电影也只演到这里),但是战斗并没有结束,根据很多要塞保卫战参与者的回忆,他们是在7月10日或15日被俘时,在个别防御地段上,战斗还在继续。布列斯特居民说:到7月末或8月的头几天上,仍可以听到要塞传出的枪炮声,德军步兵45师也是直到7月8日才向中央集团军群提交了要塞已经被占领的报告,而苏军方面作为战斗主要组织者之一的扎夫里洛夫少校,直到7月23日才被抓获,在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无论德国还是苏联方面都把扎夫里洛夫少校作为要塞中抵抗到最后的苏联军人来进行宣传,但是7月23日这个日期却没有可以证实其真实性的直接证据。

    在1950年,莫斯科博物馆的一名科学研究人员在考察西部营房时,又发现了一段刻在墙上的题字:“我就要牺牲了,但决不投降,别了,祖国!”下面的署名已经模糊不清,但在最下面却有清晰可辨的日期——“1941年7月20日”。这样就找到了要塞在战后第29天仍在继续抵抗的直接证据。但还有目击者仍持己见,证实战斗持续了一个多月。


    那个“一俄里有多远”的故事,在《布列斯特要塞》原著中并没有记载,而是另一部布列斯特要塞保卫战题材的苏联小说——鲍里斯•华西里耶夫写于1974年的《未列入名册》中的故事原型,毕竟《布列斯特要塞》完成于1957年,那时许多关于这场战斗的资料还没有发掘出来,而鲍里斯•华西里耶夫写《未列入名册》时,资料就丰富得多了,也许“一俄里有多远”的故事就是这期间发掘出来的(苏德双方在克里木半岛的战斗中,也出现过被打散的苏军士兵撤入矿井深处坚守数月甚至一年直到苏军重新反攻回来的例子)。

    12、《布列斯特要塞》的热映反映了一种思想上对苏联时代的反思和回归吗?

    虽然很多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很多独联体国家的人民反思苏联解体以来走过的风风雨雨时,都认为苏联的解体是一个错误、很可惜,就像俄罗斯前总统普京在2007年所说的“谁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谁就没有良心”,但同时也不要忘记,普京同时也说了“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在电影领域来看,单纯的一部《布列斯特要塞》并不能反映从苏联时代走过来的、如今已经分属不同国籍前苏联公民们在思想上对苏联时代有多么的怀旧,不要忘记,在这部电影之前仅仅一年,俄罗斯还推出过《无畏上将高尔察克》这样歌颂反苏维埃的白军将领的大片,反响也很热烈。难道那时人们在思想上是鄙弃苏联时代的,而仅仅一年之后就转到了完全相反的方向吗?像这样仅仅凭一部《布列斯特要塞》的热映,就认为反映了独联体国家在思想上对苏联时代的一种反思和回归的观点,显然是一厢情愿和幼稚的。

    在我看来,电影《布列斯特要塞》出现,完全不涉及思想意识领域的任何问题,其实是包括白俄罗斯在内的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一种成熟和理智的历史观的体现,他们至少已经跳出了以阶级立场简单地划分对与错、好与坏的逻辑,即使在苏联时代,他们也能够坚持一种从人性道德、从民族国家利益高于阶级利益的标准来判断是非对错的观念(当然他们的英雄在其他民族看来极有可能就是罪无可赦的强盗与魔鬼)。虽然正是现政权终结了苏联,但既然在苏联时代,他们能够公祭为沙皇战死在旅顺口的帝俄军人、能够拍摄《伊凡雷帝》这样的电影来歌颂一个为这个国家奠基的沙皇,那么现在在不涉及意识形态对立的情况下,他们拍摄《第九连》《布列斯特要塞》这样的电影来歌颂苏联时期为这个国家进行扩张、拼死保卫侵略果实(说起来俄国人在保卫赃物时表现出的勇气、决心、顽强和毅力总是让人难以想象,从塞瓦斯托波尔到旅顺再到布列斯特莫不如此)的苏联军人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4 ) 值得5颗红星

    俄国人的战争片果然够直接,2小时的电影,和平了大约15分钟就开打,没多余的无聊的白等,已经尽显和平生活的可贵,让人觉得军人和家属都住在一座要塞里,似乎也是很温馨的事;苏联军人的生活水平很高,有吃有喝有玩,又让我想起《蟹工船》里日本工人对着苏联海员的优越生活流口水的场景了。

    片子里的德国人都演得活像旧照片上走出来的一般,冷血残酷,训练有素,没有西方二战片中温情脉脉的德国军人形象;仿的三号坦克也不错。另外那个放电影的小伙子的女友应该是被德军给.....

    虽然对毛子军人那种粗放的生活方式并不感冒,但看到他们保卫亲人,扛起枪的一刻,还是由衷的感动。

     5 ) 很不错的片子

    布列斯特要塞最后一名战斗者是在坑道里面坚持作战一年多,最后被德军发现的,在电影《莫斯科保卫战》里面有描写,这是一群值得记忆的群体,他们为当时的苏联流尽了鲜血,也让德军在这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值得一看的片子,片子的小孩子真有其人!

     6 ) 我只是来留下片尾曲歌词的,词好曲忧

    《别让我死去》

    演唱者:列奥尼德·阿古金

    小河对岸的夜色渐深沉 给一点时间让蟋蟀放声歌唱 寂静多少让人心不安宁 愚钝的鸟儿偶然也惊飞升 我听不见远方船桨咬吱声 新的一天到来的有点早 只有在你身边我感到温暖 现在我们一切都会好起来 现在多么宁静 夜晚慢慢隐藏 仿佛我们每个人都知道宿命 却不敢惊扰即将满溢的泪滴 和注定献给圣主的祭品 别让我尚未品尝幸福就死去 暮色沉沉地潜伏等待着 向所有不眠的人们递眼色 心中突然被幸福环绕紧抱 虽然有一点骄傲也不做声 黎明又羞涩的露出湿润的脸 薄雾笼罩有如披着雨衣 这里再也没有你的身影 或许你以另一种方式栖息 现在多么宁静 夜晚慢慢隐藏 仿佛我们每个人都知道宿命 却不敢惊扰即将满溢的泪滴 和注定献给圣主的祭品 别让我尚未品尝幸福就死去

     短评

    8.20 好看好看!!!!!

    5分钟前
  • Alex
  • 力荐
  • 二战中苏联作家群体被派遣深入前线,诞生了许多优秀的战争文学,这一部电影好像改编自瓦西里耶夫的小说《未列入名册》。值得一看。

    8分钟前
  • malingcat
  • 力荐
  • 俄罗斯版的《喋血孤城》

    9分钟前
  • 安东
  • 推荐
  • 但就电影来说,没想到俄罗斯人能拍出如此好的电影。本来是个五星好电影,鉴于我向来对于苏联的厌恶,减掉一星。

    10分钟前
  • 楚恻
  • 推荐
  • 听国配真别扭!!!

    15分钟前
  • 菠菜逛基辅
  • 推荐
  • 战争是泥泞、腥臭的血迹、溃烂的伤口、震耳欲聋的噪音、火燎的疼痛,寒冷和饥渴,还有突如其来的死亡,不是“用笤帚疙瘩下了鬼子枪”的儿童故事,尽管我认为后者拍得也不错

    19分钟前
  • 锟斤拷
  • 推荐
  • 这边是俄版的《集结号》嘛。三观很正,但是中间意识形态已经空了。视听效果很不错,一派10年前的美国大片范儿。导演估计是老塔的粉丝,男主角小正太的时候造型怎么看都是《伊万的童年》之伊万。

    22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 落泪一次。但过多的纯战争场面会让人麻木。

    25分钟前
  • Joe
  • 还行
  • 拍得确实很2

    27分钟前
  • 流浪忧伤
  • 推荐
  • 从题材和风格上,咱国内也很擅长此类,不过视听上确实比我们强太多,

    29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 非常的模式化,非常的不讨人喜欢,错听了某些人的建议,没想到是这么个玩意儿。

    31分钟前
  • 达到厂
  • 较差
  • 这个比集结号牛逼多了,老毛子拍战争片还是根红苗正的

    34分钟前
  • 胡子(胡续冬)
  • 力荐
  • 战争片最喜欢了!!

    39分钟前
  • Leau
  • 推荐
  • 属于战争抒情片,像是《雁南飞》的绝望版。不重杀戮,对牺牲的歌颂。喜欢这电影的朋友可延伸阅读,写过《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瓦西里耶夫的另一本战争小说《未列入名册》,讲述一名年轻中尉在布列斯特围困战中的故事。

    42分钟前
  • novich
  • 推荐
  • 很感人

    47分钟前
  • siji小猪头moli
  • 推荐
  • 原来俄语原版电影的声效跟R5 DVD是一样的。

    52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还行
  • “我是犹太人、共产党员和政委。你们枪毙我吧。”

    53分钟前
  • Yurikhan
  • 力荐
  • 今天在俄罗斯文化中心看的,无字幕,但还是看得挺有兴致,此类战争片不需要看字幕,能整明白。软硬伤都有点,普普通通,大众片。

    58分钟前
  • Irgendwann
  • 还行
  • [199]諸如“本片為××主義招魂”的言論,本熊笑而不語。起碼,這比《烈日灼人2》強多了。

    1小时前
  • 熊仔俠
  • 推荐
  • 轻故事重视觉效果,有点好莱坞商业片的意思,天朝该多引进点这样的电影。★★★

    1小时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