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边的戈壁滩上,欠下高利贷的二勇(王学兵 饰)意外与来历不明的孩子尕娃(朱耕佑 饰)踏上了一段凶险的追妻之旅,笔直又狭长的公路上,二勇和尕娃与忧郁暴躁的女卡车司机小眉(马伊琍 饰)相遇,三个性格迥异的人因故临时结伴而行,在穿越戈壁的三天两夜里,三个孤独的人度过了一段恍若家人的时光。随着旅途的继续,他们邂逅的人和遭遇的事,使得每个人命运发生了重大改变,人的命,路的头,在苍茫天地之下都变得微不足道……
《未择之路》西部公路片,6分。王学兵欠了黑社会老大的钱,替老大看管被绑架的小孩。他带着小孩去找自己的前妻,路上遇到了大货车司机马伊琍。和马伊琍分手以后,王学兵误伤了黑老大的Boss,“李老板”,他向小孩的父亲敲诈了一笔钱给了前妻,在去自首的路上被撞死了。故事缺乏戏剧冲突,节奏感很差,几乎没有高潮段落,马伊琍的戏份存在感很弱,完全删掉都没关系。属于强干弱枝的电影,王学兵演技很好,马伊琍太柔弱了,不符合电影里一个强悍女司机的设定。类似的角色,余男在《无人区》里扮演的妓女就非常符合人物设定。小朋友演技还过得去,可是也没有许多评论吹嘘得那么好,过于冷漠,有点智障的感觉了。大体感觉是甘肃版的《菊次郎的夏天》,可是没拍好。远不如《无人区》,甚至不如轻松愉快地《后会无期》,有点让人昏昏欲睡,勉强及格。
如果要让我在这个九月推荐几部值得一看的华语片,《未择之路》算的上是一个选择。
这是一部少见的华语西部公路片,把故事发生的舞台设置在了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上,在上影节期间就颇受好评,是“亚洲新人奖”最佳影片的得主。
电影的主要人物有三个:王学兵饰演的鸵鸟贩子二勇,马伊琍饰演的卡车司机小眉,以及由“《药神》小男孩”朱耕佑饰演的尕娃。
找五哥借钱的鸵鸟贩子二勇,因为还不起钱,答应五哥帮忙照顾尕娃几天。就在这时,二勇知道了自己的前妻有了新对象,于是上路去向前妻讨要说法。在一起撞羊的车祸后,匆忙之间,他发现了尕娃躲进了车厢中,此时两个人的关系就是相互冲突、嫌弃。
在公路上,二勇、尕娃与忧郁暴躁的女卡车司机小眉相遇,三个性格迥异的人因故临时结伴而行,在穿越戈壁的三天两夜里,三个人的关系渐渐冰释,恍若度过了一段“一家三口的时光”。随着旅途的继续,他们邂逅的人和遭遇的事,不同的选择,使得每个人命运都发生了改变。
电影的标题“未择之路”,是什么意思?
如果你对初中的课本有印象,兴许会记得罗伯特·弗罗斯特的那首叫做《未选择的路》的诗歌,在它的末尾如此写道——
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我选的那条足迹稀少,而一切的差别由此而起。
这首深邃的诗歌展现了每个人在现实生话中所面临的关乎选择的困境,一种处在十字路口时难以抉择的心情;而这也是导演唐高鹏拍摄这部电影的源点。《未择之路》从西部公路片的惯性框架出发,同样讲述了不同的选择对人生道路的影响和改变。
电影里的每个角色,都面对着不同的分岔路口,经历着挣扎,最终也作出了自己的选择。“我选的那条足迹稀少,而一切的差别由此而起”这句诗,也是导演为二勇这个角色安排的路。
他们做出选择的出发点,源自于利益、情感、善恶,不同的选择引发了不同的宿命。
他们看似都能在分歧的路口做出自己的选择,但其实命运早已安排好了道路。生活总是在不断选择后,让你不断地失去,没有还手之力。
在《未择之路》里,西部的戈壁滩化身为一个弱肉强食的“动物世界”。影片荒诞幽默地把这一片不被法制管束、警察缺位(假警察人像的喻指)的大地上发生的事情娓娓道来。
鸵鸟和羊羔这两样动物在其中,各有所指。
鸵鸟
鸵鸟主要在两处出现,一是电影的开篇,二是那套“我不疼”的“鸵鸟拳”。而这些已足够揭示主角的性格与命运。
二勇靠养鸵鸟为生,在最早的时间线上,他就和鸵鸟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追逐和缠斗。
鸵鸟的性子善良、固执、生猛。它们碰到天敌就会把头埋进沙里面,但是身子是露在外面的,危险并没有解除,只是自己看不到罢了。也正因此,鸵鸟一贯被用来形容遇到困境就会逃避现实、自我安慰的人。
像鸵鸟一样,二勇也始终“将头埋进沙子里”,他不愿意去接受自己的生活。他不接受早已不属于自己的前妻开始新的生活,不接受自己不过是个在荒无人烟的地方养鸵鸟的失败者,还妄想着赚大钱,甚至把前妻的房子偷偷抵押,只是为了挽回她。
像鸵鸟一样,二勇也始终维持着自己的固执、善良。他不仅不是个“坏怂”,相反,他被命运捉弄着却又保守底线,努力向善而活。
其实,他知道靠一己之力无法改变自己的结局,于是在自以为误杀人、惹怒五哥后,还是选择了剑走偏锋的索钱之路,想着不去牵累别人。
羊羔
电影开场的第一幕用了倒叙手法,殒命于车下的羊羔成了我们看到的第一只动物。羊的尸体被锁入车内,轮胎碾着它的血,驶向远方。
羊在今年另一部以西北为背景的华语电影《暴烈无声》中同样出现。在这两部电影中,羊羔们被转卖、宰杀、吃掉的命运一遍遍地作为“底层”的喻指所被展示着。
这是一个被惯常使用的喻指。羊羔作为西北最具代表性的食物,生来就是为了成为食物链系统里的盘中餐——同样的,在不同的阶层之间,它也产生了类似的隐喻效果。
它的命运,就代表了不少底层小人物的命运。
不过,《未择之路》中的“底层话题”,都是压着拍的。电影有涉及一部分诸如校园霸凌、官商勾结、涉黑强拆、女性歧视等社会图景展现,但这些都算不上是影片真正的重点。和《暴烈无声》“过分牵强的社会性阐述”截然不同的是,它更多注视于人与人之间产生的际遇感,而这也是我相较而言更喜欢《未择之路》一些的原因。
必须要提一句的是,《未择之路》里最精彩的,还是几位演员——王学兵、马伊琍以及朱耕佑生动的表演。
很久未见的王学兵,以一个完全西北当地糙人的形象示人,在和尕娃从头到尾的一次次互动里尽显演技。两个人的关系从冲突对立,到像朋友,再到像父子,直至最终的又一个反转,其中丰满的情感力量都被他精确地掌控了。电影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他在准备向尕娃的亲生父亲要赎金前,走入水中以及和尕娃在水边的那段对话。活在人世的艰辛、无奈、纠结、落寞,都写在了他的脸上。
马伊琍的形象突破也令人意外。在一周之内连续看了她主演的《找到你》和这部《未择之路》,这两部之后,对她的印象彻底改观。女司机小眉在等待失踪四年的丈夫和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之间艰难徘徊,而这次和二勇与尕娃的相遇宛如是往她死水一样的生活里不断抛投石子。这个角色在电影中出现了半程,被导演留白了许多温情的桥段,但在有限的戏份里,马伊琍也演出了小眉的“前史感”,演出了她的孤独与挣扎。
至于朱耕佑的“生动气息”,倒是无需多言——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东西。表演经验尚少的他,能够接连在《我不是药神》和这部电影里表现得如此自然也是这个原因。希望之后能多多看到他的出演,毕竟这次和王学兵的对戏实在挺出色的。
“每次相遇都是一个岔路”。
《未择之路》的可贵之处,在于它作为一部兼具黑色幽默与文艺气质的西部公路片,在华语电影环境下的稀缺——《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皮绳上的魂》、《无人区》、《人山人海》,除了这些外,我一时之间甚至想不出它近年来的更多同类。
看《未择之路》时,多少会想起点科恩兄弟或宁浩,乱入文德斯“公路三部曲”(《爱丽丝漫游城市》《公路之王》《歧路》)的意思。尤其是文德斯1975年拍摄的“公路三部曲”第二部《歧路》,它和《未择之路》有着相似的片名和主题,都在表达人与人之间的际遇和一种对社会的迷茫:陌生人之间的相遇是难得的缘分,但再可贵的缘分,消散也不过是一瞬间的事罢了。
曾轶可在《三的颜色》里有一句歌词唱道:“我们相遇时,其实就是分开时;我们拥有时,就到了失去时。”
这句话,其实也可以用来形容这部《未择之路》想说的主题。
二勇和尕娃、小眉的相遇,是他在那个当下,所不知道的人生最后一线温存。他一直选择无可奈何的善良,却蒙受了灰色的命运、血色的结局。
孤独的尕娃,因为遇到二勇和小眉,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现实的残忍”,一夜间长大。
而小眉在遇到他们二人后,终于打开了自己封闭的内心,在结尾涂上口红,开始追求新的开始。
在短暂的相遇之后,电影里的每个人都走上分歧的道路。他们在拍那张“合照”时彼此拥有,之后便走散在人海当中。
但也就是这般短暂的相遇与分开、拥有与失去,产生了际遇与宿命的交叠,变成了刻进彼此生命里的一束光。
本文首发于电影公众号《云何电影》,剧透分割线前可放心食用,综合评分7分。
王八拳,实乃人生一大实用技能,虽然耍起来并不美观,更谈不上武林高手般一招一式的优雅,可就这么一顿胡扪乱锤,保不齐就能救你于危难之中,解你胸中郁结之气,不过今天要说的这部电影,教给我们更为实用的一招,名曰“鸵鸟拳”。中国能有大批鸵鸟的地方,不外乎戈壁沙漠,这部《未择之路》,正是中国的“西部公路片”。
王学兵饰演的二勇,欠了五哥一屁股债,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上养鸵鸟,鸵鸟场刚刚办起来,五哥却催着他还钱,他还不上,五哥就让他帮忙照看一个尕娃几天(西北方言,小娃娃,小孩子)。另一边,他和前妻已经离婚两年,但他却一直纠缠不休,听到前妻电话中有男人的声音,就怒不可遏,启程赶往前妻家中,走到半路才发现尕娃也躲在了车上,途中他们又遇到了马伊琍饰演的独自跑车的货车司机小眉,三个人在短暂的两天内恍若一家,而路上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又令三人的命运走向了不同的方向。
几位主角组成的临时家庭度过一段旅途时光,这是公路片里一个非常常见的套路,但本片的反套路则有两点:一是路上的时光非常短暂,只有短短的三天两夜,而三个人都在一起的时光更是只有两天一夜;二是将几位主角的关系处理的非常疏离,相比于一般公路片几位同伴通过一段旅途往往会发展出更加深入的友情、爱情、亲情的传统套路,本片这种处理方式反而更加的贴近现实情况,也许心中莫名悸动,却有一句话噎在喉头,可能心中已有千般幻想,却连一个联系方式都没有留下,所以分别时,一丝犹豫,一丝欲说还休,终究是开不了口。
虽然是三个陌生人组成了三口之家,但看起来没什么违和感的原因就在于三个人都来自于破碎的家庭。二勇和妻子离了婚,却对前妻念念不忘;尕娃母亲早早离世,而父亲忙于工作,对他不管不问;小眉的丈夫失踪多年,至今下落不明,留她一人苦苦支撑着家庭。他们都缺乏他人的关爱与认同,缺乏家庭的温暖,所以哪怕三人的衣着和背景的海滩是如此的格格不入,三人露出的笑容却溢满温馨与幸福。
全片最美好的时刻就在那个篝火之夜,二勇救下了被欺负的尕娃和小眉,一扫之前软怂窝囊又颓废的形象,找回了一个男人的尊严,他开心无比,并教了尕娃那套独门绝学——鸵鸟拳。鸵鸟拳分两步:第一步躬下身子,双手抱头,做好防御姿态,并在心里默念“不疼”,第二步,做好防御后,冷不丁一个叫驴飞踢,给予围攻自己的人一记重击,看完技术总结我觉得这不是“鸵鸟拳”,而是“鸵鸟腿”,这一招蕴含着一个朴素的自带西北普通话口音的哲理:
做人首先要能忍则忍,但是碰到欺人太甚忍不了的,鸵鸟急了也会踢死你呢。
————————剧透分割线————————
二勇在影片中的一系列转变,也正是对这种处世哲学的一种贯彻实施,从开始的时候面对五哥唯唯诺诺,第二次见面被五哥暴打一顿他在一开始也没有选择还击,但面对不依不饶的五哥,他忍不了了,暴起反抗,本想用枪吓唬对方,却被五哥一帮人逼至绝路,不得已开了枪,而得知自己“误杀”人后,最终恶向胆边生,选择去勒索尕娃的爸爸,但并不是要真的伤害尕娃,要钱也是为了不让已经怀孕的妻子流落街头,他的一系列不理智行为不正像一只惊慌失措把头埋进沙子里的鸵鸟吗?
片名《未择之路》出自罗伯特·弗罗斯特的那首叫做《未选择的路》的诗歌: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我选的那条足迹稀少,而一切的差别由此而起。
这首诗看似在说人做出了选择,并对今后的人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可题目却是《未选择的路》,实则是表达了在面对人生十字路口的一种彷徨,同样多次站在人生十字路口的二勇,也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并迎来了自己的命运,可最终,二勇的命运确实掌握在他自己手中吗?在戈壁这个弱肉强食的恶劣环境里,二勇是食肉者还是羊呢,二勇在影片开端费了好大的劲降服了一只鸵鸟,可他也随之同那只鸵鸟一样瘫在地上,以及二勇最后的死状和他撞死的那只羊何其相像,说到底,作为一只羊,宿命是早已确定的。
尕娃偷车撞倒了路边一个假警察,其实就暗示着这是一片监管者失位,秩序混乱的大地,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同时也告诉观众,混乱即将开始,果然没多久,二勇的车就被大耳朵打爆了胎,而这都是黑心车铺的伎俩;工地上一番醉酒后就有工人意图对小眉不轨,而劝架者轻描淡写的态度实则暗示了这种事情在这片土地上并不鲜见;上一秒还谈“商业道德”的李总下一秒就用烟灰缸敲破了五哥的头,看着受伤的李总,五哥却不紧不慢的拿起李总的雪茄抽了起来。
这种弱肉强食更体现在小眉这个人物身上,丈夫跑了,被其他女人羞辱,被其他男人惦记,这不就是那个可可西里的美丽女人吗?更深层的绝望是,即便凌厉果决如男人的小眉,也终究敌不过对她不怀好意的矮胖男人,被对方钳住双手狠狠的摁在板房上,这种屈辱的绝望几乎在她面对大耳朵时喷涌而出,她宽衣解带,冷冷的说出“你们男人不就是想要这个吗?”,可一直暗恋她的大耳朵却面红耳赤,惊慌失措的阻止她,一个有着情感洁癖的男人,瞪大了双眼,愤怒的对她大喊“婊子!”,还有比这种荡妇羞辱更深的绝望吗?、
不仅小眉的遭遇令人压抑,故事中的男人们的故事也十分压抑,这些男人,有的自私,有的懦弱,有的暴力,有的贪婪,还都有着极为纯粹的直男癌,他们疯狂的撕咬,贪婪地抢夺,直到所有人都遍体鳞伤。而二勇和尕娃,就是大多数人的中年和少年时代,从年少的莽撞无知又天真无邪,到成年的功利自私却内心良善,所以二人的相处,其实更像是成年的自我和少年的自我达成和解,走向最终的成熟,只不过成长的代价,总是太大。
于我们大多数普通人而言,似乎在这个社会只有两种活法,要么学五哥,将那些“未能远谋”的肉食者脑袋坐在腚沟子底下,无底线的上位,要么就练上一套王八拳,学会一套“鸵鸟腿”,忍不了的时候,就踢他丫的一脚。
1. 男人上路的动机
二勇给离婚两年的前妻打电话,听到她身边有男人的动静,加上她态度遮遮掩掩,脑子一热就上路了。可他的鸵鸟场也没托付给人照顾,这些鸵鸟是他还债唯一的指望,他就扔下不管仓促启程。片子结尾,他才发觉前妻已经怀孕,可见两人之间久未谋面,他对前妻再婚的情况一无所知。那么,促使他上路的动机是不是有些牵强?
五哥跟李总强拆的那场戏交代两个人的背景,五哥和自闭症儿子的亲情戏为负面人物增添了情感色彩,让他不那么脸谱化。如果把“强拆”、“逼债”跟“父子情”结合起来,作为触发二勇上路的动机,故事这样安排:五哥逼债、强拆带来的后果是,二勇绑架了他的儿子尕娃,男主角一开始就走上不归路。五哥好勇斗狠,对心爱的儿子却是慈父,竭尽一切力量想夺回尕娃,这样一来,追和逃的关系更紧张。
再比如二勇强行拽倒鸵鸟,眼睁睁看着鸵鸟死去那场戏,意向不明,他是发泄内心的愤懑?到底是交代人物性格还是心理状态?不清楚,太写意。如果这是开场的逼债戏,五哥先吩咐手下杀鸵鸟相威胁,再拨通电话,下令强拆二勇家,二勇说尽软话也挡不住碾压。然后五哥收到手机视频,儿子在学校门口被绑走,让他拿钱赎人。
2. 男人和男孩的对峙、和解、反转
撞羊之前的那个回环,节奏比较拖。这段主要是交代男人为什么带孩子上路。撞羊、撞木头交警、撞上放冷枪的车匪,为两人的关系转折带来一次次变化。开头尕娃深怀敌意,一声不吭,拒绝说话。这时候他会想尽办法要逃跑。然后戏里,撞到木头交警,二勇以此要挟、戏耍孩子,把他当成无知小儿去糊弄,还是不平等。
在《完美的世界》里,凯文科斯特纳扮演的罪犯劫持孩子上路,但是在他们初次对峙的时候,他像父亲一样,教给孩子捡起枪瞄准坏人。包括他离开车去买东西,也把枪交给孩子,看管同伙,既是训练他的胆色,也把他作为同伴信任,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不因为年龄、身份有所倾轧、摆布、控制、蒙骗。
如果按这个思路,尕娃趁二勇离开的功夫,偷偷发动车子想逃跑,先是撞死了羊。他们从这个契机开始对话,尕娃愧疚、二勇劝慰,孩子渐渐接受这个绑架自己的“坏怂”,感觉他并不凶恶,相反还挺友善。
撞木头交警,可以跟遇上牧羊人结合起来,这个情节轻巧放过了,牧羊人没察觉羊就在二勇车上,危机感没了。牧羊人替卡车加水散热的时候,表面好心,其实揣着心思,趁机打开后厢看个究竟。当他发现羊被撞死,瞬间爆发,拔枪相向,二勇带尕娃逃离,子弹射中轮胎,卡车撞上木头交警,尕娃没看清以为撞了活人,变得闷闷不乐,也不肯开口吐露自己为什么郁闷,两人刚刚缓和的关系又僵持起来。在尕娃心目中,又开始反感这个“坏怂”,差点相信他,没想到他拿“人命”不当回事儿。误会后来解开了,以逗笑的方式,尕娃一腔憋屈被调侃化解,忍不住也笑了起来。
3.车匪与沙漠之花
车匪大耳朵,岳小军演的这个角色挺怪诞的,像《老无所依》里的冷血杀手,又自带痴情属性,凶猛、疯魔、憨实,有点分裂,行!但他一根筋追着二勇,非把他撞死,到底咋想的?至于吗?戏里没把两人的冲突铺垫实落。
沙漠之花小眉的出场很有冲劲儿。如果大耳朵想留住小眉,或者逼小眉认可他们的关系,把他一厢情愿的迫切爱意变得更粗暴些,小眉的激烈反抗对他来说,不会动气儿,可是二勇出手相拦的时候,他被拒绝的恼羞成怒就发泄在这个不识趣的家伙身上。性情火爆的小眉看不惯他这么欺负人,反而带着二勇和尕娃上路,这对大耳朵是一种刺激、挑衅,他非追不可,追上还得暴揍那丫,叫他多管闲事!这场追逐被尾随而来的五哥团伙冲散,三拨人有了三股方向不同的角力:五哥跟二勇、大耳朵跟二勇、大耳朵跟五哥。独狼一样的大耳朵,不容许其他野兽抢夺自己的猎物,对五哥也不客气。
4.李总和五哥
戏里,李总是最悬浮的角色,说的都是文绉绉拗口的话,已经受了致命伤,还挑衅五哥招来杀身之祸。李总和五哥的矛盾,可以从孩子被绑架铺垫。对李总来说,五哥就是个听差的,就算他孩子出了事儿,也不能耽误自己的事儿,五哥要带人去追二勇,他就上火了,你他妈有什么资格支使我的人替你出力,你自己的事儿自己忙活去。只有曲高位演的宝玉是五哥的人,跟他一条心,其他人都是看钱办事。那么,五哥试图夺回孩子的这条路受阻,要铲除李总、夺他的指挥棒是分分钟的事儿。
受伤之后,照常理说,李总得赶紧服软,但从霸道转向软弱,勾起了五哥的凶悍和野心。这个机会不抓住,等他伤好了,还得低头受气,干倒他才有权势,让其他人听指挥。五哥杀李总凶相毕露,被尕娃看见了,原来父亲才是真正的“坏怂”,他跑向父亲的腿收了回来,掉头跑向二勇。五哥再次追赶,多了一层复杂的心思,怎么跟孩子交代呢?
5.驿站休憩那一夜
这原该是二勇、小眉互相倾吐心声的一段戏,但片子只有小眉说起自己的往事,说得很动情,最终碍于篇幅节奏,这段戏完全删除了。其实二勇给老婆打电话的情节,可以放在这儿,他绑架孩子是一时冲动,弄不好要蹲大牢,在这个暂时休憩放松的驿站,他最渴望、最牵挂的是前妻,想听听她的声音,但电话里又不能明说自己的处境,只能东拉西扯,听出她有了男人,他很崩溃,喝起了闷酒。小眉跟尕娃有了说悄悄话的机会,但尕娃没心思说话,他被恐惧、怀疑紧紧攫住。小眉展露出少有的温柔,照顾他。二勇看着他们变得亲近,仿佛看着失去的前妻、孩子,心中难以释怀,同时又感到久违的暖意。醉倒的他喃喃说起往事,小眉听着,呼应着,他却没有听到这呼应,沉沉睡去。情绪落空的呼应,引小眉躺到男人和孩子身边,轻轻揽住他们,像揽住自己失落的家庭。他们互相靠近,显露了荒蛮地带的柔情。外面,疲惫的旅人唱起曲子,篝火映着醉意熏然的人们,挥舞拳头或是拥抱触手可及的温柔,这一刻都是自由的。
戏里,二勇教尕娃鸵鸟拳,是符合他懦弱的性格,也有亲密意味,也显得好玩儿,但总觉得少了些气概。故事设计成儿子亲眼看到父亲杀人,是残酷,但这种残酷却是成长的代价。(符不符合审查另说)
6.交换人质与绑架的转折
戏里,二勇老老实实把尕娃交出去,五哥发狠殴打逼出了他的血性。如果按前面的思路走,交换人质这场是五哥抓了小眉,想换回自己的儿子。可是尕娃不想回去,或者说害怕回父亲身边。二勇看出孩子的心思,又顾着小眉的安危,误开枪打伤李总,趁乱抢回小眉,带上尕娃继续逃。这是第一次交换人质。大耳朵追上来,抓住孩子,逼小眉跟他走,这是第二次交换人质。交换人质的戏,主要是加深三个主角的凝聚力,他们同生共死,原本没有瓜葛的三个人,牢牢绑在了一起。在第二次交换人质的时候,五哥把大耳朵当成二勇的同伙,给了他狠命一击,抢回孩子。尕娃却拼命挣扎要跑,“绑架犯”变得像亲人,而亲人变成可怕的“坏怂”,这是绑架案最奇特的转折。
要是像戏里,二勇摆脱追赶就放松警惕在河边晒太阳聊天,又以为自己杀人破罐破摔、为了给前妻买房补偿,突然绑架尕娃勒索他父亲要钱,不仅故事节奏没卡住,善恶的转念也情理不通。
经历了驿站的亲近、摆脱五哥和大耳朵的围追堵截,三人再次上路,有种成为一家人的感觉。但是逃到小镇,他们看到真正的一家人在街头照相摊亲密拍照,会感到难过,这种难过的情绪提醒他们面对现实,到了该分道扬镳的时候。摄影师以为他们也是一家人,主动拉生意,二勇退缩着,小眉为难着,尕娃拽起他们的手,拽到幕布前,尴尬僵硬的两个大人,和挤眉弄眼的孩子,凑在一张相片里(不是那么规矩地露出笑容,没有笑容,也有亲昵)。结账时,二勇想付钱,小眉抢先付钱收了照片,说留个念想。
当他们分开,小眉在招待所洗完澡,浑身湿着进屋,撞见大耳朵瞪着那张照片,两人的冲突还可以照戏里那样发生。逼迫和退让的关系倒置,爱意变成刺人的妒火。在追、抢、反复逼问的过程中,大耳朵一次次想确认心意,一次次失望,这张照片让他明白自己在小眉心里没有位置,而那个男人却拥有他永远得不到的温存的注视,对他极为刺目。小眉以为他不过跟其他男人一样,想要的是她的身体,这鄙视更是重重一击。
7.尾声
二勇想最后看前妻一眼就送孩子去自首的。他已经了解尕娃的恐惧从何而来,他不能把孩子留在身边,送回去也是害他。那么,唯一的办法是把孩子送到安全的地方,他相信孩子会把真相和盘托出,当然他也难逃其咎。看到前妻怀孕的身影,他既失落也欣慰,她过得好,比什么都好。不再有给前妻送钱的情节,送钱算怎么回事儿呢,因为欠她房子、害她丢了房子、必须想办法弄钱保住她的房子、所以绑架一个已经信任和亲近自己的孩子……怎么想怎么拧巴。最好这场绑架开始就不是为了钱,为报复、为出气、为反抗、为了让对方担惊受怕一通,都行。我要你尝尝我受的滋味,别以为我好欺负。就一个简单的想法,蛮干了下去。但孩子是这么倔强、纯真,这干净的灵魂,照见了男人的懦弱、卑微,也照见了他的善良和温存。
残忍的收尾,二勇被五哥撞了,父亲强行拉走孩子,然而孩子已经不再相信父亲,走向警察。
温情的收尾,二勇被大耳朵撞到的一刻,小眉的卡车撞上来,二勇悄悄躲进蜂拥看热闹的人群,看着尕娃被赶到的警察带走。五哥也藏在人群里,这时候孩子的眼神投向谁,谁就要承受警察的追捕。镜头定格在孩子清白无辜的眼神上。
戏里,孩子蹲下,给将要死去的二勇下评语,太直白了。他们的情感、他对这个男人的信赖,不要用台词说,用眼神、用身体、用步伐、用情绪去说。二勇非得死吗?死就是解脱、自由吗?不一定吧。死有可能是逃避,是无法面对,是无处容身。在这世间,还有一份情感依赖自己,就可以容身。
8.人性的选择
这些改写,对剧情的拆解,主要是为了分析探讨故事走向的可能性。从电影本身来说,理解导演对人物的诸多安排,不刻意强化情节,各种写意的处理,恶不那么恶气森森,善也有不得不为之的罪孽,善恶不是截然分明,而是在命运的每个关键节点,随着不同的闪念滑向不同的方向。每个人都在期盼着,那条曾经摆在眼前,却没能去走的那条路。
我回想自己被感动的地方,一是尕娃的犟劲儿,一是小眉的烈劲儿,都是不驯顺的拧劲儿、顶着现实走的蛮劲儿。反而男主角的设定比较弱,在坏怂和不那么坏但还是怂之间游荡,最可爱是他对女人的那份心疼,可还是缺点儿气概。
《完美的世界》,主角布奇也有恶魔化的时候,遇上黑人父子,对儿子粗暴相向的父亲勾起了他的心魔,他非要痛下杀手,其实是想杀死记忆中让他深深痛苦的父亲。但是被劫持的孩子开枪打伤他,他不仅没有发火,反而清醒过来,到结尾放孩子离开,他一直都明白,怎么做才是对孩子最好的,还为孩子向他母亲争取欢乐的权利。最初他带孩子上路,与其说是为了保障自己的安全硬抓个人质,不如说,他在这个看似懦弱、又总在关键时刻鼓起勇气的孩子身上,看到了曾经的自己,甚至自己没能具备的品行。他喜欢这孩子,想带他去冒险,陪自己走一段路,多跟他相处一阵儿,可能的话,带他走天涯。他们之间没有父子相称,类似父子的感情却在相处中油然而生。
什么是气概呢?在死亡来临的时候,布奇也没有表现出懦弱,也从没教给孩子示弱,我们不能向恶示弱,因为一旦示弱,我们就有可能沦为恶的附庸。正直的人,也有软弱的时刻,但总会在软弱之后,为此感到折磨,并试图摆脱这样的软弱,推开软弱的力量就是气概吧。英雄和坏怂可以是一体两面,也可以相互转化,我们认清想去的那条路,极力走向那条路,就离英雄近一些。
我写的好像完全是另外一个故事了,恕我莽撞吧。
未择之路对于鸵鸟的运用非常有趣:
一、 二勇的鸵鸟心态:电影中二勇养鸵鸟为生,他也像鸵鸟一样,始终将头埋进沙子里,不接受妻子已经开始新的生活,不接受自己是个失败者,还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做梦,觉得可以靠养殖鸵鸟发家致富,挽回前妻;
二、 鸵鸟的固执:影片中的鸵鸟还象征着二勇的固执,明明靠一己之力不可能逃脱出养殖场、不可能逃脱出茫茫戈壁,但还是挣扎着逃跑,二勇又何尝不是,以为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最终从来都是被命运捉弄,小人物的悲哀就是:没得选,这是一种滑稽的哀伤;
三、 暗示二勇的结局:二勇之于鸵鸟是强者,在两者的追逐中,鸵鸟没有胆怯,不停地跑,虽然最终还是被二勇捉住并且死去,五哥之于二勇是强者,在你追我赶的路上,最终二勇也没有选择的一步步踏上不归路。
四、 鸵鸟不仅在片中起到了隐喻的作用,也串联起了整个故事,这个故事从鸵鸟场开始,最终走向一个黑色而幽默的结局
每个人都看似在面临各种选择,可是命运是否真的可以按照我们的意愿去选择?或许正如影片的片名:未择之路才是最好的道路。我们总是在不断选择,不断失去。但人生就是这样,充满未知充满选择充满苦痛,大部分人知道生活的苦痛,也依然没有放弃生活,就像二勇和鸵鸟,直到最后一刻也没有放弃前进。
人生其实是有选择的,每一步也都是自己的选择。
当王学兵饰演的鸵鸟贩子二勇端着大海碗吃面,听到了自己前妻电话里有别的男人的声音时,他就已经知道了这一点:人是有选择的,离婚也是他自己选的。
但是他还是不愿意相信这个事实,不愿接受自己的选择:同样是离婚,自己离完婚只能欠一屁股债在戈壁荒滩上养鸵鸟,但是前妻却可以和新的男人一起炒菜做饭过日子恢复正常生活。
于是,他带着五哥托他照顾的尕娃,上路去太白梁找前妻。
这就是公路电影《未择之路》中主人公的出走原因。
一路上,大叔和男孩之间开始从陌生变得相互依赖,而两个人的背后故事也随着路上的风景和波折而徐徐展开。
二勇不是道德感和正义感很强的人,所以面对“道上人”五哥带来托付他照顾、脸上还有伤的孩子,他连犹豫都没有就留下了,并且只告诉孩子:离鸵鸟远点,小心他踢死你!(我觉得这句话才是贯穿全片的隐喻)
也正因为如此,二勇才会做出一系列不是那么特别正直的事情,比如跟别人说自己是孩子的亲叔叔,不外乎是因为他不想把孩子弄丢了得罪五哥;比如他未经前妻允许,就为了借钱把前妻的房子抵押给了五哥。这为他在后面的故事中做出一些亦正亦邪的两可选择,打下了伏笔。
而尕娃呢,他妈妈已经去世了,爸爸是当官的,但却很忙,所以父子之间很少见面。一个从小就生活中父母双双缺位的孩子,所以对路途中朝夕相对的男人和女人有了情感投射,二勇投射成了类似父亲的角色,而货车女司机小眉则被投射成了母亲的角色。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当孩子在镇上看到了海滩背景的照相摊子之后,死活也要拉着二勇和小眉,拉着他们把衣服都脱了,搂着俩人的脖子照了一张全家福,然而恰恰是这张全家福,这个孩子从小最缺少的东西,最后成了间接害死二勇的东西。
而与小眉的相识,却是源于路上的黑店经历。
二勇的车被黑店打爆了胎又修,二勇识破了黑店诡计之后顿时发作,结果被店里发黑枪的大耳朵两下打趴下,二勇只好带着尕娃上了小眉的车,一直暗恋小眉的大耳朵从此对二勇心生恨意,而且一路紧紧跟随。
在我看来,货车司机的集装箱旅店那场戏,是整个电影的高潮,也是《未择之路》最公路片的一个场景:满身油污与尘土的货车司机们,在黑色与沙尘的掩映中在集装箱简易房前围着火堆而坐,喝酒吃肉,土地摔跤,相互调笑,借酒发疯。而小眉这个敢举起扳手打人、天南地北跑货车的硬气女人,也恰恰是在那场戏露出了她的软肋。
原来小眉的男人失踪多年,她却苦苦等待,即便身边追求者众多,她却始终等待前人。她可以随时选择重新开始,但她选择了等待,一切都是自己的选择。
火堆和酒肉的狂欢之后,有男司机抓起尕娃让孩子闻他的胳肢窝是不是比羊肉还膻,结果被二勇用拳头打跑;有男司机酒后欲对小眉侵犯,小眉纵使硬气也敌不过壮男,好在二勇及时赶到又是用拳头帮小眉解了围。
这场戏见到了小眉的柔软,更见到了二勇的高潮,一个终日在戈壁滩与鸵鸟为伴、一事无成的孤独男人,竟然在群狼中保护了女人和孩子,这恐怕是整场电影中他最自我满足的一个场景。
而也恰恰是在这个场景里,他开始教尕娃“鸵鸟拳”和“鸵鸟腿”,“鸵鸟拳”简单说就是抱着脑袋心甘情愿地挨揍,“鸵鸟腿”就是在挨揍之后奋起反击。这是二勇自诩的祖传功夫,其实也是他的人生哲学,能忍就忍,实在忍不了,“鸵鸟急了也会踢死你呢(一定要带着西北话句尾那种甩腔)”。电影的前半部,演的其实就是“鸵鸟拳”状态的二勇,欠了五哥的钱,又无法接受前妻的新生活,抱头鼠窜,一路上被追、被骂、被打。
而电影的下半部,演的就是“鸵鸟腿”,就是“鸵鸟急了也会踢死你呢”。在与小眉在镇上分别之后,二勇带着尕娃见到五哥,他本以为自己把孩子交还给五哥就万事大吉,欠款可以缓,前妻的房子也可以保住,哪知五哥都是骗他。摆着二勇面前的只有两个选择:继续忍,输掉抵押的房子,让前妻睡大街;不再忍了,和他们干,“鸵鸟急了也会踢死你呢”。
他选择了后者。
他拿着大耳朵的枪,对准了五哥,结果擦枪走火,一枪打伤了五哥背后的吴总。
然而这时最有趣的场景的出现了,就是五哥并不忙着追二勇,而是把受枪伤的吴总抬上车后,抽他的雪茄。
雪茄是阶层和权力的象征,所以上一秒钟抽着雪茄的吴总,下一秒钟就可以因为弄丢了孩子,随手抄起烟灰缸把“名震河西走廊”的五哥打得头破血流。
尕娃是五哥替吴总绑架来的,是领导的孩子,为的是官商争斗中的要挟。所以五哥深知孩子事关重大,仅仅是弄丢了就要挨一烟灰缸,真的有个三长两短,后果不堪设想,所以五哥在临行前特意把自己的傻儿子托付给友人,他做好了背水一战的准备。
而就在二勇擦枪走火伤了吴总的时候,五哥也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他可以选择追上二勇让他来给吴总偿命,但是他却选择了另一个选项:他趁着四周没人,用靠枕憋死了吴总,“吴总的脑袋正坐在我五哥的腚沟子下面呢”,报了一烟灰缸之仇。这时的五哥,其实也是急了的鸵鸟,记仇的鸵鸟。
后面的剧情,有点略微含糊,因为五哥和吴总的矛盾恩仇已了,五哥和二勇的恩仇就是欠款,那么五哥就没有必要继续抢孩子了,除非他想继承吴总的位子,进而继续和当官的斗,然而这条线背后的细节片中交代的并不十分清楚。
但是此时此刻的二勇,却刻画得很清楚:他到了太白梁,也见到了前妻。但怀有身孕的前妻出现在阳台晾男人衣裤的场景,可以说是击碎了二勇一直以来所有的幻想,他接受现实:自己就是一无所有。
人在一无所有之后就特别想抓点什么,所以他想真的绑票尕娃,敲诈三十万给前妻,补偿抵押房被五哥收债的厄运。然而在最后关头,这对“路上父子”真情流露,彼此都做了善意选择,二勇选择了报警交出孩子,自己去送钱;尕娃选择了完全相信二勇,甚至紧紧跟随,即便亲生父亲就在不远之地。从来只有不自信的选择,却从未有未择之路。
片中几个主要人物的命运走向都带有极大的偶然性,甚至并不像想象中那般有头有尾,比如所有人都在想二勇和小眉最后或许可以在一起,但他却只成了她生活中一个短暂的过客,正如真实人生中一般。
这也许就是公路片最动人的地方:世事无常,人心难测,纵有选择,也终究是天各一方,只好假装这是自己未曾选择之路,以此告慰。
鸵鸟与血隐喻了整部电影。人比土地蛮荒,于是在蛮荒的理念下,全是弱肉强食物竞天择的残酷。很有沙砾质感的电影,就连黑色幽默都像在磨着皮肤。非常喜欢王学兵的表演,很抓人,尤其是那粗糙而天真的笑,而他与尕娃之间的火花,也把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奇妙给烧得劈啪作响。要是后面更精炼,会更好。为很有想法又很有才华的导演/编剧唐高鹏、编剧/演员岳小军打个Call。
节奏失控,人物暴走,一路煎熬。台词是什么鬼?夹杂什么嘘寒问暖,是西北汉子会说的?那个傻儿子配角,还有负责打枪撞车的岳小军,又是在搞毛??一会小孩隐忍如大人,一会大人智商如七岁娃,一路拖泥带水,不断发车想开就开,还扯暴力拆迁等一堆问题,可最后,到底是想干嘛。整个鸵鸟就高明了?玉门一带的鬼城环境,可以加分。
公路片类型和茫茫西北戈壁的地域环境结合得挺好,颇有点Perfect World调调,但更现实更冷酷。那种寸草不生的粗粝荒凉,那种无所遁形又无处可逃的单调燥热,烧灼着天底下每一块极力遮掩的伤疤,把路上的每个人都逼得烦闷焦躁。王学兵的表演给了冗长的故事些许幽默色彩,又保住了人物性格中寡淡木讷的部分。最后导演专场贡献的一段被割爱的马伊琍独角戏还是很精彩的。但不得不说,剪掉了马伊琍那条线的大部分故事是明智的,留白的副线更具张力,甚至还能更精简些许。三星半,配上Robert Frost的原诗更好下饭。第一次参加豆瓣电影场mark一记,跪谢抽中。--2018.09.02 @国大纷腾
影像上是能看出追求的,但节奏上的问题还是很大,中国很多导演和编剧只学到了科恩兄弟写剧本的皮毛,却没到他们将故事融入到拷贝上的精髓。
全凭演技拉起来的一部好电影,这类的公路片不算出彩,但却十分讨巧,非常能博得观众的喜欢,但其实只要细细地观看,就会发现剧情上有点乱,似乎在揭露人性、社会、爱情之类的东西,但其实很多人塑造都有些突兀,五哥的结局,小眉的结局,都似乎因为时间不够而含糊带过,王学兵的死也显得非常突兀。我觉得这点上应该多学习同类型的《暴裂无声》《追凶者也》《无人区》之类的优秀电影,公路片很多都在试图去揭露人性的善恶,但剧情的把控真的太重要了。
“一片树林里分出了两条路,而我却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这部电影就跟这首诗一样,是不按套路出牌的,任性的、丰富的作品。
感受到了和《暴裂无声》一样的苍凉遒劲,所不同者,这部比“暴裂”少了些从阶级角度阐释中国的“野心”,多了些个人选择对事件和人生的影响。算是比较成功的西部公路片了,王学兵戏份吃重,独挑大梁,演技自然,很替他高兴,演活了一位悲剧命运的小人物,开头的羊和最后的自己,那么像。小娃娃演得也好,好多表情包脸,与王学兵很搭,最主要是观感较佳,喜剧恰到好处不会尴尬。马伊琍戏份少却出彩,等待与选择,无言却深情。最后的彩蛋用心,颇有些《独自等待》的意思,赞。
小眉四年等人,成了把头埋进回忆里的鸵鸟;二勇千里寻妻,变作被爱撞死在荒路的羔羊。换张背景就想逃出戈壁,带个尕娃就敢征服太白,寡妇命守了一个不归人,坏怂脸绑了一份不甘心。撞了假人,走了假火,这人生有太多岔路,总有人选择一条走到底。看见伤口就要揉,结果越揉越痛,越走越远,再没法回头。
不够黑,不够荒诞,尚且可看。
算是近期院线中难得及格的一部国产片了。西部片和公路喜剧的混搭,编导明显是借鉴了《无人区》和《完美世界》的故事外壳,但故事节奏处理得较为混乱失控,后半段太多莫名其妙的剧情推进和强行收拢的故事线,让影片的叙事彻底垮掉,如果不是一帮主演的演技在支撑着,影片甚至连明确的高潮戏都不存在,马伊琍的故事线完全是脱节的……
公路、犯罪、“西北式”喜剧,有点态度和意思,但想硬,硬不过《无人区》,想荒,荒不过《一个勺子》,同是处女座,唐高鹏导演和陈建斌的老师差距很明显了。小男孩很有意思,连明显的笑场戏都让人舍不得怪罪,真是未来可期。
7.5/10,意外的好看。属于靠演员撑起来的公路电影,王学兵回到西部,操着新疆口音贡献了自己非常出色的表演。三星半。
3.5 “每次相遇都是一个岔路”,有点科恩兄弟(或宁浩)乱入文德斯的意思,兼具黑色幽默与文艺气质的西部公路片。主题压着拍,涉及浅显的底层话题,但更多则是际遇与宿命的交叠。王学兵、马伊琍包括小演员的表演都很生动,“亚洲新人奖”BP的一贯水平,放在华语环境下鼓励性多给半星。
整体状态还行,线索也很多。不过感觉还是不少遗憾,有些线突然就断了,或者缺少些合理性。
迷途的羔羊,鸵鸟的反抗,正太和大叔是男人的两个阶段,他们在某种程度上是互补的。有几场废戏,比如反派儿子那场戏可以拿掉。
西部公路片,挺有特色,故事也挺有野心,有点像东木的《完美的世界》,融合了科恩兄弟的黑色幽默和犯罪。但观感不太好,一些支线后面就没了,可能是新导演驾驭能力有限,后期乱套+泄气,但总体还是讲故事和风格化的冲突,导致电影节奏甚至逻辑出了问题,演员不错,有彩蛋
2018205.三星半。又名"杀死那个天真boy"。公路片,一点黑色,一点荒诞,但又都不够。整体可以更紧凑些。ps,前排两个全场屏摄,后排两个全场同声评论音轨加电话踢椅子,"说不说得动是能力问题,说不说却是态度问题。"
非常喜欢,大西北菊次郎的秋天,喜剧(??)版《暴裂无声》,王学兵现已加入我的【最想和他在昏暗逼仄的地下室脏兮兮的床上做现实主义爱的国内男演员TOP 5】榜单!
挺喜欢这部不动声色的电影,全片没有什么呼啸的东西。不炫耀风格,也不好用什么文艺片商业片西部片去概括。人就是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自有其动人和有力之处,不管你是什么身份。不太喜欢结尾,在那之前我很长一段时间甚至忘记了摄像机的存在,对一部故事片来讲这是最高的褒奖了。
泛着黑色幽默的公路片,汇入国产片西部大开发的潮流,值得一看;叙事线索略芜杂,面面俱到不可取,删繁就简突出重点更佳,前半部铺垫细腻但也较冗长,造成后面过于戏剧化剧情的展开束手束脚;表演上佳,很具感染力,小演员灵气可爱;首尾呼应的合拢成圆,鸵鸟指代的逃避人生,完成度不错。无论选择哪条路,都绕不过命运荒唐的玩笑,相逢际遇的温暖是生命里短暂的亮色,希望你不要忘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