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闪电
  • 猜你喜欢

     剧照

    第三人 剧照 NO.1第三人 剧照 NO.2第三人 剧照 NO.3第三人 剧照 NO.4第三人 剧照 NO.5第三人 剧照 NO.6第三人 剧照 NO.13第三人 剧照 NO.14第三人 剧照 NO.15第三人 剧照 NO.16第三人 剧照 NO.17第三人 剧照 NO.18第三人 剧照 NO.19第三人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1-12 16:41

    详细剧情

    二战后,美国作家马丁(约瑟夫?科顿 Joseph Cotten 饰)应好友哈里(奥逊?威尔斯 Orson Welles 饰)邀请到维也纳工作,岂料刚到达目的地就传来了哈里车祸身亡的消息。哈里葬礼上,马丁遇到了当地军官卡洛维,卡洛维很不客气的请他马上离开维也纳。马丁没有理会,决心留下调查出好友死亡的真相。   马丁找到哈里的女友斯科姆特小姐(阿莉达?瓦莉 Alida Valli 饰)一起调查事件的真相。随着调查的深入,他们发现内幕越加扑朔迷离,首先是他们的房东遇害,接着马丁自己发现被人跟踪,而且他查出哈里死的时候还有个第三人在场。于是,一切关键就在于找出这个神秘的第三人。

     长篇影评

     1 ) 从史上最拉风进场说起

    看过《第三人》的观众,如果问你们一个问题,全篇最喜爱的场景是哪一个,大概80%的人都会选择哈里·莱姆的进场,尤其是熟悉其扮演者奥逊·威尔斯的观众。《第三人》是格雷厄姆·格林的小说,是卡罗尔·里德导演的电影,但沉淀在我们记忆中的,是奥逊·威尔斯。这个直到影片后半部分才出场的“缺失的主要角色”,身上有着威尔斯本人的影子,狂傲不羁,随性而为(看过若干部威尔斯的电影后,发现他大部分时间,都在扮演“自己”)。他不仅成为全片最大亮点,还给这部影片带来了新一层的含义。我们不会忘记哈里在摩天轮上对马丁斯说的话:“如果那些小点儿永远停止移动,你真的会觉得遗憾吗?如果每停下一个点儿,我给你20000英镑,老兄,你真的会不要这笔钱吗?还是你会计算一下多少个点儿?” 以及威尔斯自己加进去的台词:“有个家伙说:意大利在博尔吉亚统治下的30年间,有战争、恐怖、谋杀和血腥,但是他们孕育了米开朗基罗、达芬奇和文艺复兴。在瑞士他们有兄弟般的爱,他们有500年的民主和和平,可是他们创造了什么呢?布谷鸟钟。” 这句话已经和威尔斯一起载入史册,并被他本人和无数后世人复活。不过据说威尔斯后来打趣说,影片公映后,有瑞士人对他澄清:我们从来没有制造过布谷鸟钟! 传奇的奥逊·威尔斯值得大书特书,这里不再多说。至于《第三人》这部电影,也许由于威尔斯的出演,整体风格颇似这位导演,不同于同时代气氛阴郁的黑色电影,整个风格是轻快的、幽默的,很有英国黑色喜剧的特色。 音乐自不必说,轻快诙谐的调子从始至终伴随着剧情发展,尤其是几处阴谋味道浓厚的场景,音乐带来的反差提醒观众不将其看过一部普通的犯罪黑色电影。另外,惊奇、悬念与喜剧性的结合带来无比愉悦的观影感受。美国来的流行小说家信心满满的敲着朋友哈里的门,门房却探出身来,用蹩脚的英语告诉他,他的朋友的棺材刚被抬走了。 在我们最爱的那个场景中,马丁斯先生站在维也纳湿冷的石板路上,大声向那个躲在黑暗中的影子挑衅,他不知道他是谁,以为是派来暗杀他的。我们只看到一只小猫蜷缩在在他的鞋子上。这里的技巧很妙,哈里没有直接走到路灯下,而是通过一个抱怨马丁斯大喊的楼上的老妇人,窗里亮起灯的瞬间,光照亮到了黑暗里的人脸,于是我们看到了威尔斯,马丁斯看到了哈里。 我们不会忘记哈里脸上的表情,那是威尔斯式的,恶作剧式的,孤高又无奈的,甚至是喜剧性的。电影史上没有任何人物的进场,比得上这一幕。 电影的节奏环环相扣,十分紧凑,无一处多余,而且随着男主角探访事件相关人员(这一叙事方式颇似威尔斯的《公民凯恩》,不同的是,每一个人不仅是事件的讲述者,也都牵扯进这个阴谋里),显得愈加复杂,但时刻都紧抓着寻找“第三人”的主线。随着情节的推进,更多的真相被发现,更多的阴谋被揭露。我们始终被限制在男主角的认知中,由此产生的惊奇与悬念使我们深深陷入这个错综复杂的故事中。值得一提的是电影制造惊奇/悬念的某些方式,可谓别出心裁,透着传统黑色电影少见的荒诞。 最明显的例子是哈里发觉自己身处险境,回到旅馆后莫名其妙上了一辆车,只说德语的司机沉默地在维也纳的废墟中狂飙,丝毫不理会后座已经乱了分寸的马丁斯恐惧地质问“你要带我去哪?你是不是收到要杀我的命令?”,就在车开进一间院子,我们以为马丁斯被掳到坏人的巢穴时,门打开了,原来这里是那个演讲地点。接着,马丁斯进行了一场一塌糊涂的演讲,郁闷的筹办人频频扶额叹气,以为马丁斯是美国来的畅销小说家,没想到却是个对文学一窍不通的二愣子。他俩在稍前部分说到演讲主题的时候也很有意思。筹办人告诉他,听众们希望他谈谈“信仰危机”,马丁斯却问:“信仰危机?那什么是?”筹办人以为他在开玩笑,说:“我想你是知道的,你是个作家。你当然知道啦,晚安,老兄。“ 另一个“在原本严肃的情境中插入荒诞笑料”的例子是卖气球的老人。那时警察们正在街道阴影里等哈里出现,远处墙上映着巨大的黑影,暗示有人走来,结果却是个卖气球的老头。警察们只能尴尬地背过身去,结果老头却执意向他们推销气球。 还有一些有趣的细节,比如警官给马丁斯科普假药危害的时候,幻灯片错放成了犀牛图片。比如马丁斯的手指被一只愤怒的鹦鹉咬伤了,随后安娜还问到了这个伤口。比如在摩天轮上,哈里说:“除了你,没有证据对我不利”,当时门开着,马丁斯慢慢抱住了门框,说:“我应该很容易被除掉。” 在风格上,一些场景颇有表现主义意味——强烈的明暗对比,如同废墟般的古旧建筑。据说这部电影最初计划在摄影棚拍摄,最后里德选择了在维也纳被战争蹂躏还未修葺的断壁残垣。 倾斜取景是此片一大标志,也许表达了一种氛围,也许代表着战后欧洲生活的失衡,或预示着本片的悬疑倾向,也许只是导演在构图上的一次探索。不过这种前卫的手法并没有受到所有人的认可,比如《罗马假日》的导演威廉·惠勒看过本片后,就送给里德一只水平仪,让他下次拍片时把它放在摄影机上。除了倾斜构图,还有令人联想到希区柯克的螺旋楼梯。这也许代表着迷惑与未知,在一个场景中,马丁斯本人正沿着螺旋楼梯向上跑,也许代表着随着发现哈里还活着,他逐渐被卷入这个“漩涡”里。 本片以哈里之死开篇,以哈里之死结束,生与死,成为本片的一个母题。开头和结尾,遥相呼应,结尾的处理也十分耐人寻味。

    公众号:电影套盒(laodianyinghualang)

     2 ) 文明的地下

    我们该如何定义《第三者》呢?它是格雷厄姆·格林的小说,它是卡罗尔·里德导演的电影,然而最后沉淀在我们记忆里的,是“第三者”,他是奥森·威尔斯。他的表演、他为哈里·莱恩写的台词,几乎重塑了整部影片。于是我们记住了废墟上的摩天轮,记住了三十年的文艺复兴与五百年的报时鸟,威尔斯或者莱恩,他们是重合的——污秽的光束下,被照亮的是一张惊惶又嘲讽的脸。
        
        二战的硝烟刚刚弥散,而对于维也纳——这座象征着欧洲高等文明的城市,这座用贝多芬、莫扎特和斯特劳斯等名字来书写自我历史、构筑城市肌理的都城——却在漫长的黑夜中蓦然发现,战争所遗留的创伤性记忆远比炸弹和硝烟所造成的刺痛难以忍受。当和平如同反讽一般降临在维也纳,这个“欧洲的心脏”却发现自己文明的脉搏已经在悄然之间停止了跳动;美国、英国、法国、苏联,胜利者瓜分了地图的板块,仿佛是世界历史的一次玩笑: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不同的并且敌对的意识形态却在这里找到了共同的利益。在分裂离析中,维也纳迎来了它的“第三者”。
        
        这是一个关于寻找的故事。来自美国的低俗小说家马丁斯来到维也纳,寻找他的童年伙伴莱恩,却发现他所寻找的只是一具尸体。对于本片的“作者”之一、编剧格雷厄姆·格林来说,这几乎可以成为一次雄心勃勃的文学宣言了:马丁斯,这位来自大洋彼岸的同行,或许是詹姆斯·凯恩和雷蒙德·钱德勒的朋友,他踏上了维也纳这块高雅艺术的发源地,大声宣告高等现代主义的死亡。“马丁斯先生,你觉得詹姆斯·乔伊斯如何啊?”“马丁斯先生,你是怎么看待意识流的?”马丁斯应该大声地回答:詹姆斯·乔伊斯和意识流都是过去时了,詹姆斯·凯恩和硬派文风的时代到来了!可他并没有这么做。并不是因为他最终还是被高等文明的殿堂与绕梁不去的空洞回音所征服了,而是因为他所身处的现实,早已在晕眩之间,突变为一部黑色的低俗小说。“马丁斯先生,你的下一步计划是什么?”这是马丁斯唯一回应的问题:“我将写一部名为《第三者》的小说,根据真实事件来写。”
        
        与此同时,本片的另一位“作者”卡罗尔·里德与他的摄影师罗伯特·克拉斯科也蓦然发现,他们所一直追求的表现主义风格——强烈的明暗对比,一般用于塑造神秘的、恐怖的和怪诞的氛围——却在维也纳变得无比的现实主义。路灯点亮湿漉漉的石板街道,映照出如同废墟一般的古旧建筑,历史的幽灵仿佛就在巷子的深处徘徊;有人死了,却还活着。现实本就如此这般。
        
        莱恩死了,却还活着,活得像个幽灵。于是,在黑暗的墙角,幽森的门廊,黑猫窜逃而去,步履如同死神,路灯下亮出那张影史中最为人熟知的面孔:表面的伤感掩藏不住底子里的狡黠,他是这部电影最后一位作者——奥森·威尔斯。马丁斯一直无法相信莱恩已经死去,可当莱恩真的出现在他面前时,仿佛是黑色小说家遭遇了黑色人生:虚构,在现实面前,总是如此的不堪一击。
        
        莱恩属于这座都城的黑夜,他是无尽黑夜中真正的国王。于是,当他在白天出现时,他必须以上帝的姿态出现。马丁斯与莱恩,这对童年的死党,仿佛是为了寻回业已失落的纯真记忆,登上了著名的维也纳摩天轮,用上帝的眼神观望这座四分五裂的城市。“千万不要伤感。”莱恩说,“往下看。如果下面那些小点中的任何一点停止运动的话,你会觉得伤心吗?哥们,如果我给你两万英镑,仅仅是让其中的一点停止运动的话,你会让我收起我的钱吗?”
        
        人道主义总是如此的脆弱和虚妄。在英国空军摧毁了柏林、汉堡、慕尼黑,当然还有维也纳之后,当美国人在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之后,有谁,还具有足够的道德力量,去坦然地质疑莱恩的卑劣行径呢?当人们蓦然发现美国和苏联代表的各自阵营,在利益的纠葛中变为一丘之貉,有谁,还会无法感知莱恩话中强烈的反讽呢?“我也有我的五年计划。”在价值和道德被彻底摧毁的时刻,犬儒主义者便是这个废都的帝王。
        
        因此,当莱恩说出本片中最经典的那句台词时,马丁斯根本无力招架。“意大利人让波齐亚家族统治了三十年,他们经历了战争、恐惧、谋杀和屠杀,但他们拥有了米开朗琪罗、达芬奇和文艺复兴。在瑞士,人们彼此关爱,享受了五百年的民主和和平——但他们有什么?只有报时鸟。”在这一刻,莱恩就是历史的双面天使,风卷残云,文明的废墟被抛在脑后,天使向都城投去最反讽却又最真实的一眼。于是,当我们来到莱恩真正的王国——维也纳的地下污水迷宫时,电影达到了它最具颠覆性的高潮。这座被政治和军事势力分裂的都市,竟然还具有一个如此统一而畅通自由的地下世界。所有文明的污秽都往下流,汇聚在这个被人遗忘的罪恶迷宫。复仇的天使并非从天而降,而是从污水管道里攀爬出来。
        
        对于莱恩来说,反讽的是,他只能葬身于自己的王国之中。而本片最后地下迷宫的追逐戏,却因此具有了形而上的气质。这几乎已经不是莱恩一个个体,这也并非好人与坏人之间的角斗,更加不是马丁斯与莱恩友谊破裂的注脚;这是关乎一个人,他在那个绝望的年代选择了投身于绝望,却只能被这个绝望的年代所绞杀。莱恩在这个地下世界奔跑,急促的步伐溅起肮脏的水花,幽暗的灯光打亮他惶恐的眼神;纵然他是这个世界的国王,他也无法掌控这座迷宫无限制、无规则的膨胀。命运是个玩笑,国王成了玩偶,每一束光亮的终点,是另一个通道。莱恩费尽全力往上爬,往上爬就是光明,往上爬就是文明的世界,往上爬,纵然知道往上爬等待他的还是死亡。
        
        然而,枪声响起,莱恩的手伸出地面,光撒在他的手上,那污秽的光。

     3 ) 摩天轮上的那段台词

    344
    00:29:29,940 --> 00:29:32,770
    你有没有见过你的受害者?

    345
    00:29:32,840 --> 00:29:36,240
    你知道,我对于这种事
    永远不会觉得不舒服的。

    346
    00:29:36,310 --> 00:29:38,840
    受害者?
    别这么夸张。

    347
    00:29:40,720 --> 00:29:42,840
    告诉我。

    348
    00:29:42,920 --> 00:29:47,750
    如果那些小点儿永远停止移动,
    你真的会觉得遗憾吗?

    349
    00:29:47,830 --> 00:29:51,020
    如果每停下一个点儿,我给你20,000英镑,

    350
    00:29:51,090 --> 00:29:53,530
    老兄,你真的会不要这笔钱吗?

    351
    00:29:53,600 --> 00:29:57,620
    还是你会计算一下多少个点儿
    是你能负担的起的?

    352
    00:29:57,700 --> 00:30:00,630
    不收所得税,老兄。
    不收所得税--

    353
    00:30:00,700 --> 00:30:03,430
    这是现在唯一能够存钱的法子。

    354
    00:30:03,510 --> 00:30:06,960
    -你的这些钱会让你进监狱的。
    -那个监狱在另一区。

    355
    00:30:08,180 --> 00:30:10,970
    没有证据对我不利,

    356
    00:30:11,050 --> 00:30:12,980
    除了你。

    357
    00:30:20,290 --> 00:30:22,450
    我应该很容易被除掉。

    358
    00:30:24,830 --> 00:30:27,730
    -很容易。
    -我不是很确定。

    359
    00:30:27,790 --> 00:30:30,660
    我带着一只枪。

    360
    00:30:30,730 --> 00:30:34,190
    我不认为你这么摔到地上以后,
    他们还会在你身上找到枪伤。

    361
    00:30:36,970 --> 00:30:39,060
    他们挖出了你的棺材。

    362
    00:30:42,880 --> 00:30:44,810
    那发现哈宾了?

    363
    00:30:49,420 --> 00:30:51,350


    364
    00:30:53,480 --> 00:30:55,540
    遗憾。

    365
    00:30:55,620 --> 00:30:59,150
    霍利,我们这样和对方交谈,
    真象傻瓜一样,

    366
    00:30:59,220 --> 00:31:01,990
    好像我对你做了什么
    或者你对我做了什么。

    367
    00:31:02,060 --> 00:31:04,860
    你只是一时糊涂。

    368
    00:31:04,930 --> 00:31:08,690
    没有人从人类的角度看这些问题。

    369
    00:31:08,770 --> 00:31:10,700
    政府不会,为什么我们会?

    370
    00:31:10,770 --> 00:31:14,430
    他们谈论人民和工人阶级。
    我谈论傻瓜和恶棍。

    371
    00:31:14,500 --> 00:31:20,370
    那是同样的事。
    他们有他们的五年计划,我也有我的。

    372
    00:31:20,440 --> 00:31:23,140
    你以前信上帝。

    373
    00:31:23,210 --> 00:31:25,980
    我仍然信上帝,老兄。

    374
    00:31:27,080 --> 00:31:30,810
    我信任上帝和宽恕和所有这些。

    375
    00:31:30,890 --> 00:31:33,250
    不过死人更幸福。

    376
    00:31:33,320 --> 00:31:36,410
    他们并不留恋这里,可怜的人。

    377
    00:31:40,130 --> 00:31:42,060
    你信仰什么?

    378
    00:31:42,130 --> 00:31:45,560
    噢,如果我们能帮安娜摆脱麻烦,
    对她好些。

    379
    00:31:45,630 --> 00:31:47,620
    我想你会发现她很值得。

    380
    00:31:47,700 --> 00:31:50,790
    我真希望我曾要你从家里
    帮我带些药来。

    381
    00:31:50,870 --> 00:31:54,640
    霍利,我想让你加入,

    382
    00:31:54,710 --> 00:31:58,770
    在维也纳,没有谁我可以信任了,
    我们一直一起做事。

    383
    00:31:58,850 --> 00:32:02,250
    你决定好了之后,给我个信儿。
    我可以和你在任何时间地点见面。

    384
    00:32:02,320 --> 00:32:05,280
    当我们见面时,老兄,我只想见你,

    385
    00:32:05,350 --> 00:32:07,510
    而不是警察。

    386
    00:32:07,590 --> 00:32:09,520
    记住这点

    387
    00:32:09,590 --> 00:32:13,150
    别这么忧郁!
    毕竟,这没那么可怕。

    388
    00:32:13,230 --> 00:32:15,690
    记住有个家伙说:

    389
    00:32:15,760 --> 00:32:20,420
    在意大利,在博尔吉亚统治下的30年间,
    那里有战争,恐怖,谋杀,流血。

    390
    00:32:20,500 --> 00:32:24,130
    但是他们孕育了米开朗基罗,
    莱奥纳多,达芬奇和文艺复兴。

    391
    00:32:24,200 --> 00:32:26,600
    在瑞士,他们有兄弟般的友爱。

    392
    00:32:26,670 --> 00:32:31,200
    他们有500年的民主和和平,
    可是他们创造了什么呢?

    393
    00:32:31,280 --> 00:32:34,070
    布谷鸟钟。再见,霍利。

    《亚特兰蒂斯之谜~入矢堂见闻录》第一册里提到了这段情节,于是我就找来这部电影看。对于这段台词我思考了很久。但也就是在这几天,地震的这几天似乎终于相通了许多。
    看上去只是一个表面化的问题,为了自己的利益草菅人命之类的。但感觉结合现实要深刻的多。
    几天时间,就有两万个“小点儿”消失了,日后或许有更多,对我们来说真的那么重要吗?我们已经缺失了对他人的爱的能力,同情也好,感动也好,但愿那不是一种集体化导致的情绪。
    要有爱~这真的很难做到。

     4 ) 第三人

    《第三人》是我看过的第一部黑色电影,也是一部经典片了,集中了大量可以引发冲突和制造情节的元素,凶杀、政治、悬念、爱情、友情、道德、忠诚、背叛、人性… 《第三人》是格雷厄姆·格林的小说,是卡罗尔·里德导演的电影,最后停留在我们记忆里的,是演员奥森·威尔斯,虽然出镜时间不长,但给人记忆最深刻。 据说,影片拍摄中,编剧格林和导演里德因为最后一幕起了争执。格林想要一个幸福圆满的结局,哈里和Anna重修于好,而导演里德和制片人觉得基于哈里的种种作为,Anna不应该再理睬他。再电影放映后,格林写道,“导演里德和我之间为数不多的几次重大争执中,有一次是关于结局的,事实证明他是对的!” 《第三人》被奉为一部经典黑白片,是因为在那个预算紧张又没有太多特效技术支持的情况下,依然可以运用很多拍摄手段来完成。比如片中多次运用了“阴影”,用来暗喻潜伏的黑暗或邪恶;还有“拱门”,代表重生,抛开旧的,进入新的;以及“窗户”,对“阴影”的披露。 拍摄用了深焦、斜角镜头、三人/多人镜头…让画面更丰富,烘托更深刻的氛围和情绪。这不单单是一部电影,应该说是一部艺术品。

    昨天在电影学院的放映厅看的,一次不同的观影体验。

     5 ) 曼尼·法伯论《第三人》:衰颓的诗意【译】

    作者:Manny Farber (The Nation)

    译者:csh

    译文首发于《虹膜》

    在电影史上有许多具有讽刺意味的现象,但其中最令人绝望的,或许是美国那批不切实际的知识分子——在他们成长的年代,他们受到了去文学化的、自然主义的熏陶,汤姆·米克斯、范朋克和像《人民公敌》这样影片对他们产生了影响,同样重要的还有更具革命性的格里菲斯、马克·森内特和基顿——持续性地怂恿、鼓励着欧洲导演,让他们继承自己的那种即将烧尽的感性情怀,以及美学上的亦步亦趋。卡罗尔·里德的《第三人》就可以看作是其中的一部「进口」作品,人们总是把这部影片中的炫技之举,与强大的控制力和活力等因素牵扯到一起。这部影片对空间的运用十分复杂、先锋;它的表演风格结合了风格化、扭曲性、朴素性和情绪性等多种特征;它的主题元素十分随意,彼此之间似乎不存在什么关联。上述的这些元素,共同扩充、深化了影片的表现力,呈现了一个被损毁的城市,以及一位亲切的、非道德的恶棍(奥逊·威尔斯饰)。不过,这部影片里也包含了许多常见的外国电影元素(华丽的运动镜头、沉闷的构图,导演还自觉地引入了气球小贩、搬运工、肚皮舞者、流浪汉等角色),导演过度地使用了这些元素,以至于这部影片成为了某种怪奇之作。它使用了一些令人烦闷的、象征性的影像,我们会看到一扇门,它以一种扰人的节奏摆动着,仿佛它拥有自己的意志。倾斜的摄影机会给你一种奇特的观感,让你觉得自己仿佛是以胎儿般的视角看完了一部电影。影片中令人极为不安的构图,像是采用了维亚尔式的、不均匀的风格,于是银幕上充斥着各式各样的图案、纹理和笨重的形状,当一道阴影爬过某个角色的身体时,那道阴影可能要比画面中的人物更重要一些。

    《第三人》的这种阴郁但亲切的情绪,主要来自于格雷厄姆·格林的剧本。这部作品再一次证明,这位作家是个对电影一窍不通的伪内行,他剽窃了早期希区柯克作品中的一切——除了天赋之外。格林仰赖于希区柯克已经用腻的那种制造张力的手法,他在对待每一个事件的时候,都怀着同一种令人讨厌的、虚无主义的态度,所以整部剧本中爬满了恼人的虫子。一位恍惚的、诚实的美国人(约瑟夫·科顿饰)发现了威尔斯死亡的事实,但即使是在这样的时刻,格林还是在使用他的那种老把戏,呈现了一个城市里的那些孤独的流浪者,他们被那些模糊的、邪恶的力量所驱散。格林的这种著名的底层社会学,总是暗示着一个群体的傲慢与无知。他将科顿塑造成一个低俗的作家,以此赢得那些知识分子的笑声。他让那些受过的教育的人,以他们独有的方式嘲笑这个角色;而那些未受教育的人,就更可以对他肆意指点了。这部作品对科顿曾参演过的西部片的指涉——无论是针对它们的标题还是形式——已经足以证明,它的幕后创作者根本就没有看过那些影片。格林的故事中充满了一系列稀奇古怪、对白过多的场景,无论是在这些场景之内还是之间,都不存在任何的连贯性,整个故事就像是一列没有轮子却装满货物的火车。

    不过,里德成功地处理了这部疲惫的剧本的后半部分,在一个三维世界中创造出了一种动人的经验——在这个电影世界里,生活是忧伤的,仅仅由于惯性而运转着,时刻准备着被街边的清洁工扫尽。在里德早期的电影(《星星下凡》、《银行假日》)中,他用一种迟缓、温暖、客观的方式来呈现肮脏的家庭生活。他指导演员的那种家长式的方法,与他对非自由空间的运用是相互结合的。这赋予了他的演员一种极为散漫的姿态,他们就像是一堆难以处理的螺栓和螺帽,镶嵌在拱状的布景之中。这部影片有着一个很美的结局——威尔斯的女友瓦莉刚刚参加完他的葬礼,走在霍贝玛大道上,路上满是光秃秃的行道树——它在一个冷冰冰的场景中,在阴郁而孤寂的状态中,提取出了人性的尊严。导演在几何结构中强调了人物的地位,让她几乎机械地穿过整个空间,最终来到了摄影机附近。里德采用了一种全新的、「玩具士兵式」的对话方法,他处理并置关系与人物活动的方式,就像钟表中的齿轮那样精确。每个人物都被隔离出来,他们都与彼此产生了鲜明的对比。接着,影像会进一步强调这种隔离感,它会让人物以不同的方式移动、不断地做出重复的动作,或是转身背对观众、走向他们自己的那个失落的世界。不过,这部影片几乎是古典化的,它那种衰颓的质感,来源于无尽的远景镜头,这些镜头以诗意的方式,捕捉到了一种氛围,勾勒了某种场域。我们瞥见那些疲惫的、泪流满面的人们梳理着自己的头发。而里德呈现影像的方式,也与他的演员们一样温柔。你仿佛伸出一根手指,就可以直接穿过一个角色的身体,体认他体内的世界。当一个人穿上毛衣或戴上帽子时,这些衣物可以为他提供温暖,但这个人本身其实也可以提供同样的温暖。

    里德始终是一个温柔的导演,而他的技法在夜景戏中得到了更为完美的诠释。他热爱那些闪着金属般光泽的鹅卵石,那些可以在八十步外照亮一张脸庞的灯具,以及在每个转角处的神秘微光,他可以利用这些光芒,将城市化作他的布景,即使是约翰·福特也无法如此完美地呈现这种城市之美。大体上来说,只有当某个场景看起来像当铺那样琳琅满目的时候,里德才会认为它传达了某种艺术性的东西。里德的场景被泰迪熊、老照片和药片所填满。如果一个角色处于全景画面之中,只有当他位于巴洛克式砖石建筑的塔尖时,他才会成为这个画面中的重要元素。正如我们应该利用拱桥的支柱,来处理的鸟的形态;利用桌腿的结构,来呈现鼠的形态。和大多数当代的艺术电影创作者一样,里德信仰着这种阶梯般宏伟的层次感。

    里德这部紧张的、犹豫不决的影片,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统一体,其实要归功于影片的配乐——它是由齐特琴的弦音构成的。这种乐器的声音听起来就像是一场三重奏,它如同暴雨般的缝纫针,冲击着观众们的意识。在角色们的周围,充斥着这种极具侵略性的音符,它们围绕着这些角色,指责他们怠惰的态度和不连贯的活动,它还将某种统一性和运动性赋予了这个故事,填补了它的缺陷。

    (本文首发于1950年。)

     6 ) 第三个人之外

    外出十几天,好像还没回过味来。

    每天行走的旅程,漫长、悠悠又疲惫。生命总是奔突的如此遥远。2007年11月2日下午,在机场的等待中,你拿出一本由《外国电影》出版的外国电影剧本专集。收录有《好心与王冠》、《不屈的头颅》和《第三个人》三部电影剧本。之所以你带回这本书,只因你对它有一份浓浓的缅怀之情。那是1979年,老爸不知从哪找来这本书,他随便翻过后,就成了你的挚爱。其实,在旅行中,你是很少看书的,也许是因为嘈杂与走神,你最多也只是看看诗。所以,你很佩服那些能在火车上或飞机上还能专注阅读的人。

    2003年秋,在火车上,遇到你所景仰的作家夫妇,在十几个小时的旅行中,他们那种专注阅读的神情,令人难忘。记得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每每旅行中,你还会带上喜欢的诗集,在候车室随意看看。那种没有任何精神负担的阅读,的确很轻松。而这十几年的旅行中,你更多的是用眼神阅读人来人往的人流,或许那更能吸引你的眼球。

    时间再回到2007年11月2日的下午候机室。你破天荒的翻起了这本好久都未再翻的旧书。此时,身边来了两个外国女孩,放下旅行包,一看就知道她们是那种职业旅行者。坐在你身边的女孩,从包里拿出厚厚的一本大16K的书,另外一个女孩子却不停的跟她说着话。起初以为是法国女孩子,仔细一听,却像是意大利语,虽然你不懂,好在你看原版影碟多,大致能分得清欧洲几大国的语言。那个看书的女孩子不时放下书聊天,一看封面,装帧得朴素又雅致。上面浅蓝色的底色,衬出几行大小不一看似随意却是精心布局的“意大利文”,没有我们当下花里胡哨的所谓“豪华图饰与精美包装”。你忍不住地用手势想了解一下,这是谁著的书。她笑着翻开书的扉页,其中的中国长城、兵马俑与故宫图片,即可看出这是一本意大利版介绍中国自然及风土人情的书。奇怪的是如若是中国出版的这类书,封面一定是几张景点的图片,不会让它闲着仅仅是留下几行文字。她看到你翻起这本发黄的旧书,也笑着指指。你翻开书扉页的几张三部电影剧本的黑白配照。

    当女孩子看到《第三个人》剧情中安娜侧坐着那张剧照时,她眼前突的一亮,“叽里哇拉”的跟女友说着什么。可惜你不懂。你指着剧照打着手势,问她们有没有看过这部电影。她们点点头。你说“卡罗尔·里德(英国导演),她们“呵”的点头。你说“罗马、佛罗伦萨、热那亚……”几个意大利城市,想知道她们从哪来,她们说“米兰”。说起意大利就想起你喜欢的几个电影大师的名字“德西卡、费里尼、安东尼奥尼、马可·贝洛奇奥……”,她们还是“耶耶……”,不知她们有没有听懂你所说的这几个人名。但你知道她们是从米兰来的,知道她们喜欢电影。

    大厅女广播员的声音响了,她们背着旅行袋笑着跟你打招呼就走了。你想,这个星球上总是有很多喜欢看电影的人,不论她们从哪来,也不论她们要到哪去。一想起她们看到那张《第三个人》的剧照,两人讨论个不停的样子,就感到很有意思。你一直喜欢格雷厄姆·格林所著的《第三个人》。其中的叙事之简明、人物之含蓄、情节之悬念,堪称电影剧本中的经典。这部电影,曾荣获1949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和1950年奥斯卡最佳黑白摄影金像奖。

    她们走了。你终究还是没能安心的看这部书,就静静坐在那里,看着各式各样的人。你想,有时,那种晃动的或不经意走过的身影,或会更让你记住。游离的生命体,毕竟比一本发黄的书更有味道。因为,刹那间走过的,就不会再来。而书,你可随时捡来一读,不必当下非看不可。

    2007、11、4

     短评

    在维也纳也坐过那个摩天轮,嘻嘻。

    5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 废墟上的摩天轮,隐于地下的污水迷宫,二战后断壁残垣的维也纳成为光和影的舞台,构图真是太绝了。初看以为是悬疑片,再看又觉得是爱情片,最后发现是政治片:夹在美苏之间的老欧洲便是那第三人。

    6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 波齐亚统治意大利三十年,荒淫无道,但他们有米开朗琪罗、达芬奇和文艺复兴。而那些享受了五百多年民主自由的人们得到了些什么?报时的小鸟?虽然是流氓逻辑,但掷地有声。PS:第三人不是第三者,抓住第三人的最终变成了第三者!

    9分钟前
  • 花二刀
  • 还行
  • 据说奥森威尔斯出演时间也就十来分钟。因为下水道太臭了,他才懒的去。结尾那个隧道里的站立的背影,是助导演的。结尾伸手去打开井盖的特写是导演出演的。但奇怪的是,很多人都会认为奥森威尔斯才是真正的电影主角,如同题名。

    10分钟前
  • 荒也
  • 还行
  • Welles出场设计牛死了。只有我觉得Welles长得像M么?

    13分钟前
  • 狮子真好吃啊
  • 推荐
  • 饰演马丁斯的约瑟夫·哥顿表现很出色。由波澜不惊的日常生活开始,再运用倒叙、蒙太奇的手法,夸大意外曲折给人们造成心理变化,而最终引出绝不平凡、让人惊讶的结局。

    18分钟前
  • 会笑的昨天
  • 推荐
  • 和资料馆的朋友们分享一下那个笑声。笑声来自我右边两个位置的一位外国友人。好奇的我问了和他一起来看电影的中国学生他是谁。原文转述:“他吗?他是北航。。。哦不。。。北理工的一个老师。”(非常朴实的改口,笑,每个人笑点都不同,大家彼此包容。倾斜的正反打镜头体现了人物心理的局促不安,真棒

    20分钟前
  • 湖光酱
  • 力荐
  • 这部电影最好地证明了光和影就是上帝的魔术啊,配乐挺带感的(有点略多)。奥森威尔斯的出场真是,啧啧。二战后的维也纳各种辖区的背景非常有意思。另外,看看人家的下水道!

    21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 #重看#奥胖实力抢镜,虽然出场戏份并不多,但戏眼全在他身上,包括那些倾斜+仰视的镜头,也渗透了其个人风格,只能说他的全能天才魅力的确无可抵挡。地面上的残垣断壁、地下暗道如迷宫,正是战后龙蛇混杂的环境,四国割据/瓜分的状态——正是绝佳黑色电影的背景;表现主义遗风浓郁——影子投射于墙的惶惶,螺旋楼梯的无穷无尽,夜雾中依稀涌现的人影,街上响起的急促脚步声,隐匿在阴影里的脸部。这一切不仅仅是一桩谋杀案,更折射美苏对立+互相与欧洲的关系,三流小说家的美国身份设置和场景放在维也纳都显得意味深长。故意提问“怎么看乔伊斯”是格雷厄姆·格林有意为之。夜戏/下水道追逐戏太棒;哈里惊闻四方声音与霍利在街上看到无数眼睛偷窥呼应。

    24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 个人以为这部经典电影的问题可能在于,导演让居于反咖的威尔斯太有魅力,无论出场亮相那一刻,还是“瑞士钟表”的华丽台词,结果观众不自觉地移情于哈里,也就必然削弱了对马丁大义灭友之正义与暗恋女主之美好的心理期待,但叙事上偏偏又只能以约瑟夫科顿为主线核心而占据大量镜头时间,观众始终处在一种进退维谷的情绪状态,他们既不能去同情卖假药坑害儿童的肮脏哈利,又没法很喜欢三流通俗小说作家的正义马丁,最后一幕的长镜头也只能构思奇佳却情绪滞后,既谈不上伤感,俩人本来也不是观众期待的天作之和;又不能说解气,因为马丁在道义上确实没做错什么……https://www.douban.com/people/hitchitsch/status/1978309294/

    28分钟前
  • 赱馬觀♣
  • 推荐
  • 故事本身并无多大吸引力,男主角也不讨喜,但胜在场面调度从容,后期剪辑利落(下水道戏),就连黑白摄影也极富层次,尤其是我男神的出场,从台词暗示到局部展示,最后灯一闪,打在脸上45°角邪魅一笑,惊艳全场,威尔斯戏份不多但演绎张弛有度无愧于全能天才。

    33分钟前
  • 喻鸣
  • 推荐
  • 哈哈Orson Welles的角色真有趣演的也好,从一个幽灵变成一只老鼠,不过只是为了在那样没有出路的年代生存下去。充分利用光影和构图的摄影很有看头,但实在觉得滑稽配乐多的有点烦。

    38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 三十年的文艺复兴与五百年的报时鸟

    41分钟前
  • 小老鼠
  • 推荐
  • 小时候我爸爸一直跟我提这片,后来才知道是第三个人。奥逊威尔斯出场真是牛逼,配乐也牛逼,最后下水道戏也牛逼。

    44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力荐
  • 推荐104分钟的版本。这算哪门子黑色电影,明明是个文艺片嘛!

    45分钟前
  • 陆秋槎
  • 力荐
  • BJIFF 资料馆。满场不合时宜发出“哈哈哈哈哈”杠铃般大笑的大哥,你要火了你造吗

    49分钟前
  • Feixiang
  • 推荐
  • 3.5。在下水道大戏的最后,我还可笑地猜想着他又一次不死,结果就那么优雅地在落花飘叶中结束了,讽刺死我这坨被传统悬疑片惯坏的心。气氛不见得有多好,下水道的人影全无惊心步声全片最佳。寄情于一个普遍意义上的反派,随着一个曾经徘徊的女人果断离去,了无感想,太渺茫了。

    53分钟前
  • Ocap
  • 还行
  • CanalStudio4K修复版,遗失在维也纳废墟中的光阴,在黑夜的映衬下重返20年代德国表现主义年代。美国来客充满失落和疑惑的欧洲之行,在友情与正义的博弈下变成了战后分裂城市的巨大隐喻。唯不常间断的配乐,隐隐传达着某种积极轻快的氛围。各种影史经典段落不必细数,结尾一幕如烙印在心头。

    56分钟前
  • 鸡头井。
  • 推荐
  • 一开始就猜出了第三人是谁……又歌颂了一下西方的下水道。

    60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推荐
  • 四国势力的对立,地上地下的对立,甚至意识流和通俗的对立。无处不在的对立导致单一与匮乏:拥有百年和平就没有文艺复兴,试图睥睨众生须泯灭博爱人性,扶稳道德天平却痛逝今昔深情。正像电影配乐里齐特琴激越无奈的单一,又如最终长镜那不平衡构图所营造的匮乏,这就是人类亘古不变的困境【10】

    1小时前
  • 吞火海峡
  • 力荐
  •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