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9年始的数年内,一向安宁平静的弘州市先后发生六起针对年轻女性的强奸案,受害者的皮肤均遭凶手割下奇异的血雏菊形状。负责侦破这场惊天连环凶杀案件的重任,则交到了警察刘一波,和搭档何晨的肩上。而这场斗智斗勇的追凶之旅,一追就是十九年......
比较无聊的时候随便打开了一个片子,然而竟然出乎意料还不错。能让人一口气把片子看完。毕竟这是一个之前没听过的片子,而且豆瓣评分也非常低,所以有点出乎意料。 这个片子的故事以一种比较沉静的方式讲述出来,就像是导演领着观众看一本长篇小说一样的感觉。整个片子的叙事方法,颇符合它的名字: 追凶19年。 在19年里,王泷正饰演的主人公刘一波从年轻干练雄心勃勃的警察,到最后变成了一个与妻子离散的瘸着腿买菜的半百之人。另一个主人公何晨,在家破人亡之后,把抓住真凶作为一种执念,直至离开人世。甚至王泷正饰演的主人公,被这个案子彻底改变了人生之后,已经放弃了对真凶的追逐。 这19年里,城市发生了变化。城市里的人也发生了变化。甚至主人公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只有真凶竟然一直没有变化,持续不断的犯案。 而刘一波和何晨的工作方式其实与现实生活中真实的情况很相像。他们不是什么神探,没有老天爷的眷顾,也没有特别神奇的高精尖技术可以依靠,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排查。把这个城市从头到尾、由粗到细,一遍又一遍的过筛。两个主人公就是普通的一线民警,他们的工作方式也是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不厌其烦。 观众看的时候都会有一种无能为力或者漫漫无期的感觉。也不知道他们对这个案子一遍又一遍的排查,从各个角度进行筛查,到底有用没用。就还蛮能感受到19年是如何的漫长。 虽然这个故事体现出了命运的无常,主人公的人生会因为一个连续的案件而发生了彻底的颠覆。但是作为观众,我更愿意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理解这个故事。那就是虽然命运中存在着各种变换莫测,虽然很多事情都不是普通人能够控制的,但是仍然有一部分人,不管出于什么原因,会带着执念去寻找真相。 虽然这个电影的结尾看起来不够文艺,或者不够深沉。但是这个电影貌似不是作为文艺电影来拍摄的,而是作为一种商业电影,虽然他拍摄手法看起来有点文艺,但是它所表达的是普世价值观,所以必然会设置一个光明向的结尾。 同时这个电影有着一个比较让人纠结的点,就是导演的拍摄手法和他的故事类型存在着一种矛盾。就是导演讲述故事的手法,确实有着一点儿文艺片的风范;故事里面又掺杂着很多文艺片的喜欢的宿命感。但是这个故事从它的整体走向和结局设置以及结尾的感谢,又表明它是一个弘扬主旋律的商业片。所以这种矛盾导致这个电影两头不靠岸。 还有导演很喜欢用旁白,两个主人公分别进行大量的旁白。但是事实上没有这些旁白,也不影响观众对整个故事的理解。不知道导演大量使用旁白的初衷是什么,但是个人感觉这个故事相对比较简单,与其用大量的旁白还莫不如多设计镜头语言来表示导演的意图,能让影片更具质感。 整体而言,故事还是一个好故事的,导演拍的也比较流畅。但是,感觉这个电影定位不是很清晰,不知道什么样的观众才是它的目标观众。
片子表面是追查案子本身,实际是案件调查参与的两名警察十九年的心路历程。单从案件本身来看并不如其他商业化影片那么精彩且跌宕起伏,但贵在真实。那个年代由于受技术落后和经验不足的限制,案件的侦破难度要比现在大的多,往往真的只能靠时间去找出真相。而这对于办案民警来说无疑是受折磨的:但就算这样,何晨也没有放弃,依旧坚持到了生命最后一刻。特别是他办案目的由最初的为妹妹报仇转变为对警察这一身份所肩负的责任,这才是本片想表达的主旨,个人觉得这样的主旋律才更加真实,也更让人信服。包括刘一波的选择,我们不能单纯的用道德标准去评判这个人,只能说他的选择也更加真实,在经历了一众生活的打击后,他选择了做个普通人。也从侧面说明警察也是人,并没有做到神化,这也是片子难能可贵的一点。
制作方面没啥好说的,全部在线,调色和美术很好的还原了那个年代的感觉与氛围。片尾的《当年情》结合画面可太有感觉了,往事历历在目,回过神一看却早已物是人非。
看完了《追凶十九年》,这部电影没有当年的心迷宫令我震撼,但我觉得也算得上是一部不错有诚意的电影了。
评分很低,看了下主要是大家认为电影对破案本身的叙述比较敷衍潦草,缺乏悬疑片的该有的线索、推理、逻辑、氛围渲染或者爆发点,从而显得整部作品有着些平庸。对警察形象的刻画略显不现实、两位男主之间的情感联结做得不够丰满。另外一点就是模仿《杀人回忆》的痕迹较重。
我一开始也觉得它有点模仿《杀人回忆》,尤其是开篇第一个案件的呈现方式,俯拍的镜头和办案人员在现场的处理。也许是致敬和借鉴,却没有很出色地展现出自己的风格。
但我觉得这部作品的立意还是很不错的,而且导演也在电影里表现出来了。
电影更多的是展现,在一个科学技术都不发达的年代所发生的连环杀人案件,是如何影响普通刑警,或者说一个拥有正义感、责任感的人的生活、甚至一生的。
一切事件都离不开天地人和,时代背景,现实条件,人本因素,都成为连环杀人案无法破获的重要因素。
然而,在这样沉重艰苦的岁月里,还是有人一直坚守着,坚持着。在双男主还年轻且意气风发的时候,一人为了报仇,一人为了升职,但随着时间的沉淀,案件的破获似乎已化成他们的骨血,形成他们生命的一部分,成为他们的责任。
另外,这种使命也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意义,他没有家国情怀,或者惩奸除恶匡扶正义那样伟大,而是更接近平凡人对理念的追逐。就像一部地狱模式的游戏,你一旦开启,走到一半,就舍不得放弃,一定要看看最后通关是什么样子,求得一个结果,你才会觉得有所值。
“有些事情,它一旦出现在我们的生命之中,就变成了我们人生的一部分。如果它终将发生,我们能做的,就是选择我们所相信的。”就是这样的信念,让两名刑警——被时间困住的何警官,还有被生活抛弃的刘警官,为了一宗旧案,奉献了自己的人生。
或许它更加偏向剧情片,充满现实意义。
我相信,现实社会中一定也有拥有正义、有责任,有很多向他们这般默默无闻地,为自己、为社会,甚至为国家付出和奉献自己的人。
这样的人们无疑是伟大的,向他们致敬。
唯一有点遗憾的是电影里,时代变迁对案件的影响这方面没有展现很多,普通办案人员被一个大案要案所牵连,然后又被时代的洪流冲刷,科学技术的发展如何影响着旧案,小人物如何在大时代里被裹挟的那种厚重感无力感不太明显。感觉格局可以再拔高一点,可能电影的表现就更有力。(也有可能是剧组资金比较紧张笑cry
有人说这部剧警察平庸,我想说也许这个电影不是再现案子破获的经过为主线,而是以连环杀人为线索,透过线索让我们看到两个最普通的人民警察的执着与付出。就算时光变迁,皮毛厂变皮革城,被害人的家属都忘记了伤痛,他们还依然执着着,执着的让案子落地,为人民守住光明。年轻气盛的刘一波被命运折磨,何晨始终不愿忘记,不愿走出伤痛,把生命你留在故事里,有些事一旦出现就会成为人生的一部分。我认为这是一部很好的电影,不是爽剧,更多的是现实的无奈与执着,就像刘一波说的,一年中生老病死和意外的有多少,被杀害的才几个人,那么认真那么执着干嘛
有时候我们看到和关心的都不一样,看从那个角度去说。从电影角度确实比较一般,但是从现实生活和以前科技的角度来说,是非常真实的一个生活,一种记事。最为苦难的一点就是看透生活的本职。想起李昌钰也有一个案件也是20多年一个巧合的机会就破案,生活本是如此。
好好爱自己,把生活过的多一点色彩。双男主角的人生不要去重复就好。
生活有很多东西,有些东西对于某些人永远是根深蒂固的,就看你如何去对待这一切,才会变得更加地美好。
是一部好剧,值得一看。
这种基层民警的片子这几年并不多!没有cp没有小生!我安静的看完了!一直不错,只是后面的案件举例有些多,衔接不是特别好。总的说还是值得推荐,也希望多一些平凡的世界的电影题材………不知道说什么,反正还是比较欣赏,难道非要让我凑够140个字吗?还是有些难度哟,因为这个时候没有灵感啊,不可能才思泉涌啊!
PYIFF第十六场。我为何大晚上遭罪看这片呢,躺酒店床上刷真探不好么! 本来还想给两星,片尾字幕又强行正能量搞起公安干警宣传片,吐了🤮(人家宁瀛导演民警故事二十几年前就拍出来了。
PYIFF20,拧着鼻子看完了,中间全场无语尬笑好几次。电影一开始,看到这种犯罪片打生硬的平面光,就知道视听零分了,果然是毫无电影思维,全程电视剧式拍法。网大如果拍成这样倒是可以,那样的话,反正我也不会找来这玩意儿看,电影拍成这样,就太碍眼了。让我看下去的动力是发现这个故事改编自白银杀人案,用最流水账,最没有想象力的方式改编,编剧按照他对类型片剧本的肤浅理解,把故事分了幕,捋了一下整体的节奏,然后就是生硬的将情节按照剧本大框架堆在了一起,侦破过程全靠编剧把自己当上帝,侦破没有严谨的推理逻辑,所以也就没有戏剧张力,抓不了人,就剩下类型片套路,类型片节奏到了什么时候,编剧就扔什么料,偶尔还会来一段毫无可信度的戏。导演没事还喜欢从《杀人回忆》里借鉴几个细节,真的是在亲身示范什么叫自取其辱。
一星半//还没抄腻《杀人回忆》呢 接下来总得抄《寄生虫》了吧?
这是我国一年一度临摹《杀人回忆》的电影中,痕迹最明显,也是最具备网大感的。可真是依葫芦画瓢都画不好,每次推进剧情都是靠新案件出现,然后时间往后推几年,不断重复,线索到最后都用不上。用《当年情》的歌曲贯穿,看得出是想表现两个“拍档”在时间长河中的变化,可惜他们的兄弟情并没有铺开。剧本偷懒的地方太多,美术和化妆又真缺钱——两个警察叔叔的老年妆失败我可以理解,为什么前面没出现的真凶最后也化了老年妆?直接找个老演员不就得了。
看得出用了心,场景基本都是在甘肃(榆中)拍的,非常难得的呈现了这片土地的荒凉。但有个p用噢?照搬奉俊昊就不说了,选取的角度可以说是在自黑。追了19年追成这个样子还自我感动?噫~徐翔云早点去拍gay片吧,稳飞升。
杀人回忆后遗症,在案件本身的处理其实有点浮皮潦草了,就靠一个又一个案件的发生、调查、无解来堆积时间。反倒是那条暗线更有趣一些:我们是怎么样被束缚并陷进去的。其实影片是想做一些双男主的互动,而且有些地方也确实互动得还可以。但是两个男主又都有点不够,一个有点放得有限,另一个还是太僵。对对付付看的片子吧,不能细琢磨。这个电影警示我们:穷寇莫追,该放手啊,得放手。
#3rdPYIFF# 一个质量还不错的…网大吧…赶在陆川之前把“白银案”给拍了,而且又有公安部的投资(钦定),但是开头却没有“根据真实案件改编”几个字,有点尴尬,不明所以的观众可能会觉得还挺像那么回事吧。但主要是前段时间刚撸完杀人回忆+白银案的文章,所以看的过程一度产生“啊这个桥段我差不多看了八百遍了”的观感。这个故事唯一的看点也就是在人物塑造上了,一组搭档都有着比较清晰可感的内心变化轨迹,案件反而是一个背景了,但老实说还是杀人回忆里玩剩下的,剩下的都是套路集合。时代感的营造上下了点功夫,但也是最表面的那种,只知道堆道具,老年妆简直没法看。一众配角演技也都太劝退了,再次尴尬,不是所有人都是王砚辉谢谢。文绉绉的旁白也很莫名其妙,结尾把人写死就算了,还要硬上价值。希望陆川引以为戒,白银案要这么拍就别拍了。
这个配置,编剧是不是边看mindhunter边写的……
#PYIFF2019#拍成这样是在开玩笑吗?查案元素为0,演员演技不行,化妆不行,每当《当年情》响起,我就忍不住笑了。公安部居然钦定了这么一个导演用白银案背景拍了一部壮志未酬心先死的大作,有种暴殄天物的感觉。
仅有的几个观众都看哭了散场后大家在电梯里小声抽抽道具设置有90感觉但是人物一出场说话就有点出戏有可能成为很好的类型片,细节上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总觉得时间混乱为什么?这十九年老刘腿瘸失婚失子失业何晨留在2018受害者妹妹当年要自杀,被何晨救下后,做了小姐每一个被抓的嫌疑犯,刻意地拍成看起来智商不高,似乎特别简单地伏法活着又有什么意义?老刘两次买菜,错过了何晨一次妻子怀孕,放弃查案,拎着菜,偷偷看了何贴在车站告示栏的通缉令结尾处,再次买菜,遇见卖花的他想起老何,想起凶手但笑一笑,还是得孤独地活下去死者高玉芬她妹妹,是白夜追凶里的法医么?
我不太好给分 因为我半截走了 走了的原因我就不说了
搜了下,雏菊花语是“天真、和平、希望、纯洁的美以及深藏在心底的爱”,这些美好的物事,全都在这19年被一一剥离。兴许无心,却贴切得讽刺极了。案件是配角,写的还是一件事在心中发酵了,对人日积月累的改变甚至侵蚀。最感叹的现实是,很有可能总是好人没有好下场,而坏人天良丧尽,却高枕无忧。旁白念得失了些色,《当年情》也浅白了些,其实二人的惨痛与悲凉,如同那人生难得几回见的情分,早就写满屏幕。第一部作品就敢背离某些商业类型片套路与观众定势期待,不管成败,也还是想看看下部作品会怎样。@平遥
完美呈现了什么叫做,全面的平庸。
抄作业,前面有意思一些,刘一波这个人物写的不错,节奏也不是完全拧着的,有几个不错的镜头。后面垮掉了,太潦草。新人导演,鼓励给及格分。
高承勇落网前后,多少人想拍想写的白银案,被企鹅影业(获得公安部批准吧)以少年壮志不言愁的方式拍了出来。主角改落在陷入杀人回忆的双警身上,并突破性的让其中一位非常颓废,另一位则结局有些……不过双画外音显得贪心而不适,除了医院出”男科笑果“的一场戏外,其他的对话场景,有些电视剧化。如果说是电视剧,又远不如曾经开放公安题材的重案六组和红蜘蛛。
导演实在是力不从心。把侦探故事讲成“生活流”没问题,破案不是重点案件和时间对两位主角的改变才是重点也没问题,但这种流水账就有些值得商榷了。True Detective不是学学扮丧就可以的,《杀人回忆》就更别提了。王的戏更好。黄璐再一次成为灾难——不仅是演技(如果有的话)更包括外型。恳请各位导演不要再用她了。
#PYIFF# 不白银,也不杀人回忆,不伦不类,不惊不喜。
认真的差劲,粗糙的模仿,从头到尾片子都在指明导演没有才华不要再拍电影了,就连基本的故事都讲得乱七八糟,空凹造型和形式感。如坐针毡的观影历程。三个有点名气的主演都演的太差,你们知道自己在演什么嘛?拍的蠢,导的蠢,演的蠢。自欺欺人自我意淫的片子。对得起片尾致敬的公安人员吗?
驻马店版《杀人回忆》。剧作再细致点,独白煽情再精简些会好不少。黄璐那条线对一部犯罪类型片来说全然是废篇。@2019PYIFF
这部电影是除了《热带雨》之后最好的作品,甚至两部电影有相似的地方,开头都是一个车里人的背影,中间主角因为生孩子的事情做文章,结尾都有经历了离婚之后的沧桑感。本来值四星,因为导演是90后,多给一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