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色块切换皮肤

    播放地址

    侦察兵

    战争片内地1974

    主演:王心刚  金征源  王达成    

    导演:李文化    

    猜你喜欢

     剧照

    侦察兵 剧照 NO.1侦察兵 剧照 NO.2侦察兵 剧照 NO.3侦察兵 剧照 NO.4侦察兵 剧照 NO.5侦察兵 剧照 NO.6侦察兵 剧照 NO.13侦察兵 剧照 NO.14侦察兵 剧照 NO.15侦察兵 剧照 NO.16侦察兵 剧照 NO.17侦察兵 剧照 NO.18侦察兵 剧照 NO.19侦察兵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29 08:38

    详细剧情

    解放战争时期,我军侦察参谋郭锐,奉命带领一支小分队深入丰城进行侦察,路遇还乡团长带领团丁押解我妇女主任和村干部,小分队将他们营救之后,他们在小村安扎下来,分几路化装进城侦察。与此同时,敌人已知晓我侦察兵进城,派搜索队长王德标全城布控,郭锐得知王的姐夫是敌炮团团长黄宇轩,便假扮敌作战处长,并以黄老同学的身份到其家里,智取到敌人火力配备图,在第一时间上报给指挥部。当敌人发觉上当后,展开全城大搜捕,无奈为时已晚,我侦察兵早装扮成敌执法队,驾驶着缴获的中吉普,扬长而去......

     长篇影评

     1 ) 服装错误并非疏漏,而是刻意为之

    《侦察兵》(1974)

    之前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奇怪为什么演员会错穿65式军服,以为是剧组极不用心的错误导致,现在看来应该是故意为之,而且不仅是《侦察兵》这一部电影存在这一的问题。

    以65式军装为核心的审美体系在当时不仅是军服,而且是等级/群体划分的一种标识,甚至被赋予了那个时代的“政治正确”。

    这不是当时剧组的疏忽,背后反应了这个时代(尤其是74、75年)的思想世界。这方面甚至可以做一个专题研究。

    《南征北战》(1974)

    《渡江侦察记》(1975)

     2 ) 儿时零星的影像记忆:期盼一部电影,就像等待过年

    1991年前对影像的记忆,是非常丰富的,也是很有限的。

    现在想来是多么的拘束和悲哀。从1991年8月底开始,由于香港两个英文台的关系,才慢慢接触到一些好电影。自此所接触到的乃是全然不同的影像世界。虽然与现在比还比较狭隘,毕竟有了一个全新的开始。而1991年前你对所有影像的记忆,也不过是一个风中少年痴迷于那个年代的片断记忆。

    十七岁时,曾无知的自认为是看过电影最多的人,一些电影看了两、三遍,有的看了三遍以上。1977年是一个分水岭,十七年间的老电影陆续解禁,1977年之前,则与全国人民无异,无法选择,记得看的第一部的电影是《小兵张嗄》,只有三、四岁,还有《地道战》《地雷战》,1969年的纪录片《珍宝岛不容侵犯》,印记深刻,自然讲的是中苏交恶后进行的珍宝岛战役,1970年看的《列宁在1918》,到现在都还忘不了看完电影后惊恐的情景。一想到那个女杀手手指夹着烟,桌上就摆着要暗杀列宁的手枪和带毒的子弹。那种冷血阴毒的影像,一直就像个女恶魔跟着你,至少有好几年。

    1971年看到了第一部样板戏《红灯记》,记得是在一个轧花厂破仓库里看的,还是独自翻窗进去,因而对这部戏的专注就超过其它七部样板戏。当时片中的唱词几乎能从头到尾能背下来。直到现在,仍认为八部样板戏演得好唱得最好的,还是《红灯记》,尤其是里面的唱腔,排除政治因素,真正体现了京剧多种元素的整合和创新,可谓最为经典的样板戏记忆。

    荒唐的是,那十多年间,人们唯一的娱乐就是上面发动的自演样板戏、宣传表演小分队和反反复复的几十部电影,再就是外国电影。所谓外国电影不外乎苏联列宁的两部(另一部《列宁在十月》),主要是朝鲜、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越南这几个国家的电影。1972年初,看到第一部朝鲜电影《看不见的战线》,那个英俊的马国哲和狡猾的老孤狸间的较量,后来还有《原形毕露》《卖花姑娘》《战友》《摘苹果的时候》等。

    《卖花姑娘》赚取中国人的眼泪最多,没有人不哭的,真是哭声滔滔。阿尔巴尼亚的电影在当时最吸引你的眼球,尤其是《地下游击队》,可是“文革”十年间你最喜欢的电影。游击队员一开始拿着手雷从高楼纵身跃下,深深的震撼着你,画面设置也很美,节奏感强,这与《宁死不屈》有异曲同工之妙。后来看过《海岸风雷》《伏击战》《初春》等阿尔巴尼亚电影。

    即便社会主义年代的阿尔巴尼亚,仍不乏有着功底深厚的电影艺术工作者,他们所拍的电影不管内容如何,单从影像的艺术追求上讲,与巴尔干地区电影人的真诚相吻合,和它的邻国希腊,南斯拉夫、罗马尼亚等电影风格也颇为相近。但它又有自已独有的东西。虽然现在阿尔巴尼亚电影亮色已少,但有理由对阿国电影仍抱有期待。罗马尼亚电影在中国的出现,应是“文革”晚期的事。至于越南的电影倒有几部,如《阿福》《回故乡之路》等片。

    其实每个人对儿时的影像记忆既刻骨铭记又感到极其有限,即使现在看到不少世界影坛有关的典籍,也颇感局促,因为看电影都是实打实的花时间,这也是光阴的流逝的一部分。的确,这世界上唯一公平的就是时间,不管你有多努力也不管有多聪明,只有时间是最好的注脚,时间不会让他蒙混过关。谁在观影的时间上花的多并勤于研习,自然其影像的把握,就会更全面更彻底。但前提是你得有电影看,否则就是一句空话。

    想想,“文革”十年间,大家都只能坐在一条船上,所以看到的也就是一样的了。那个时期,除饰演样板戏的京剧演员外,最火的演员当属王心刚、于洋、达式常和饰演潘冬子的祝新运。人们崇拜银幕的“英雄”形象,那种高大上的塑造到了一个极致。虽然《英雄儿女》拍于“文革”前,但它是十年间少数几部可以公映的电影,银幕上塑造的英雄自然属于“向我开炮“的王成。那会小,看的电影次数多,基本从头到尾都能“学”下来,尤喜欢模仿安震江在《侦察兵》中饰演的反派王德彪,他的表情特别逗趣,嘴唇动一动,就好像“黄金万两”,惜憾他在1977年就不幸去世。

    《火红的年代》应是“文革”中所看的第一部彩色电影,接着是《青松岭》《侦察兵》《闪闪的红星》《车轮滚滚》《海霞》《创业》《金光大道》《艳阳天》《决裂》《春苗》《难忘的战斗》《南海长城》《南海风云》《小螺号》《红雨》《欢腾的小凉河》《沸腾的群山》等片,还有重拍片《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等,动画片《带响的弓箭》等。喜欢看的倒是正片前的《新闻简报》和类似《西双版纳大象》这类的自然纪录片,但是数量极少,较多的是战天斗地的如《红旗渠》《辉县人民干得好》等,内参纪录片如《板桥水库》也看过。

    那十年间,最火的电影应是《侦察兵》《闪闪的红星》《难忘的战斗》这三部电影。反正就是人山人海,每部电影连轴转放映一个多月,还是有人看,看的国产片最多的应该是《英雄儿女》,继而是《打击侵略者》《奇袭》《侦察兵》这四部影片,至少都在五次以上吧。由此可见,在一个贫乏荒芜的年代,一个孩子对电影的热爱,期盼一部电影,就像等待过年,真正是一场“难忘的战斗”,更是一件梦幻、坚忍又奢侈的事。

    2003.8.3

     3 ) 我一直觉得这部电影里郭锐同志的运气真好!

    比如部队怎么那么巧就遇到还乡头子押送两个八路;郭锐怎么那么巧就在吃饭时听见王队长和还乡头子的重要谈话;黄队长怎么就把那么重要的火力配系图给了刚谈话没多久的“老同学”;郭锐他们去“老同学”家的时候怎么那么巧就真好刚上了王队长来电话……总之郭锐同志运气真好!

     短评

    2014.11.24牛背山

    6分钟前
  • 朝暮雪
  • 还行
  • 剧情节奏非常紧张,险象环生,真是难得的的好片!

    8分钟前
  • 幽深邃
  • 力荐
  • 这个电影我看了不下10变,其实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看这么多遍,就是看着特解气……好多台词都背下来了……

    10分钟前
  • 八瓣菩提子
  • 还行
  • 文革后刚开始恢复拍故事片的电影,王心刚先生在当时也是颜值担当,只是当时和他以前角色比明显老了一点点,绝对的正派第一人。那时候不记得看了多少遍。

    12分钟前
  • 开心快乐每一天
  • 推荐
  • 穿着65式的军装却从事着49年前的战争?这算不算战争片版的关公战秦琼?另个问题就是从造型(浓妆)表情(坚定)到镜头语言(频繁大特写)都蓄意夸张,是不是受到了七零初开始样板戏的影响?

    16分钟前
  • 赱馬觀♣
  • 较差
  • 王心刚真帅!“你们的炮是怎么保养的?!”“太麻痹了!太麻痹了!”

    17分钟前
  • 跃过山丘
  • 推荐
  • “你们的炮是怎么保养的”这句记得真清楚啊!如我家母亲大人所言,剧情拼凑感很严重。

    21分钟前
  • #瞬间收藏家#
  • 还行
  • 王心刚,那时的帅哥。

    24分钟前
  • 端午的咸鸭蛋
  • 力荐
  • 王心刚侦察参谋装成国民党军官。。。帅

    26分钟前
  • CM
  • 力荐
  • 你们的炮是怎么保养的啊!? 你们是何等麻痹,炮弹离炮位太远了嘛!

    30分钟前
  • 农村科学家
  • 推荐
  • 文革前后的电影中,好电影的特点往往就是离话剧形式很远;相反,如果比较接近,那就很有可能套路化了。

    31分钟前
  • M·贺六浑
  • 还行
  • 侦察兵就像传教士一样,走到哪就把党宣传到到哪儿。

    35分钟前
  • 耕石
  • 力荐
  • 茶楼侦查一场戏,李文化的场面调度简直厉害。既有前后景深镜头,又有长镜头,特流畅。

    40分钟前
  • 泡泡
  • 推荐
  • 好人就是浓眉大眼国字脸,坏人就是贼眉鼠眼中分头。。。

    42分钟前
  • lanca
  • 还行
  • 那十年间,最火的电影应是《侦察兵》《闪闪的红星》《难忘的战斗》这三部电影。反正就是人山人海,每部电影连轴转放映一个多月,还是有人看。儿时,尤喜欢模仿安震江在《侦察兵》中饰演的反派王德彪,他的表情特别逗趣,嘴唇动一动,就好像“黄金万两”,惜憾他在1977年就不幸去世。

    45分钟前
  • 薄雾微光
  • 推荐
  • 王心刚的脸谱是正角。然后才四五岁对里面的镜头还有一些记忆。现在看脸谱模式化非常严重,敌人总是蠢而又蠢,漏洞百出,我军英明神武,神通广大(补记)

    50分钟前
  • 爱看电影的猫
  • 还行
  • 小时候看的偶像动作片,主演王心刚真是太帅了,骑白马、化装成敌军,感觉就像如今的汤姆-克鲁斯拍的《碟中谍》一样,估计现在再翻拍,也拍不出那个帅劲了。

    54分钟前
  • 天D行者
  • 推荐
  • 今天中午跟俺爹看的这个,还想为啥拍的这么正……后来一看原来是74年的片子,打扰了打扰了!

    56分钟前
  • dos丶
  • 推荐
  • “你们的大炮是怎么保养的?” 王心刚假扮处长说的这句台词太经典了!虽然那时的电影有点高大全,可仍然爱看,已是儿时永远的记忆了。

    60分钟前
  • Sheryl
  • 力荐
  • 王心刚、于洋、于蓝,二十二大影星参演了三个。郭锐带着侦查小分队真是厉害,角色扮演很像,作战处长都可以装的很像,还在敌区设卡扮作执法队。片子的舞台化还是挺明显的,景深镜头倒是用的不错。台词:“你们的炮是怎么保养的?”

    1小时前
  • Kevin
  • 还行
  •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