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返璞归真
现在的电影人都喜欢玩花样,似乎大家已经默认,这种中规中矩的励志故事没有市场。The Fighter的确中规中矩。那些所有励志作品里该有的人物情节转折点,这部片子里一样不少。但整部片子制作精良,剧本节奏摄影剪辑音效,技艺虽不张扬,但很纯熟,非常非常流畅。
Christian Bale举手投足很自然,夸张又不过火,该闹就闹,该沉下气来也能用细微的表情说话。片尾看到Dicky真人,发现Bale演的实在传神!就是真不愿意看他再拿自己的身体当气球了……
特别喜欢片子对于女性形象的塑造。拳击电影通常被男人主导,女性角色都是陪衬,性格扁平,楚楚可怜。连The Wrestler里面也没有性格突出的女性角色。但The Fighter里的女人不一样。
Amy Adams演了个特别真实的“MTV Girl",自信,不做作,有温柔可人的时候,但骂起人来一点不含糊。Melissa Leo我一开始都没认出来,看到中间猛然想起,Melissa Leo在哪里?她把这个生活在lower class的坚强母亲演活了,特别立体,有说服力。
导演实在是太会拍群戏了,片中那一大家子几乎每次都是一起出现在镜头里,吵吵嚷嚷,闹心得可爱。几个女儿也是反传统型女性,没一个省心的。
现在的观众口味越来越挑剔,对这种传统的煽情有了免疫力,看过励志片后不再会走出影院,觉得自己的人生都改变了。但充满俗套的The Fighter对于细节的处理干净利落,适可而止,每个煽情段落都不过火。特别是最后一战的高潮戏,让人看得热血沸腾,跟着主人公揪心,胜利后的庆祝点到为止,不催泪,留给观众自己回味。
这样的片子往往只是绿叶,衬托几个演员过戏瘾,拿奖杯。导演明明可以稍微松懈,却还是把每个部分都尽量做到最好。整部片子都可以看出导演的努力。他调动演员的能力也挺棒,不会觉得哪个演员抢了所有光芒。
最后,希望Christian Bale捧回小金人!!!
2 ) 斗士闪耀金球
其实这片大亮出现在68届金球奖的颁奖典礼上
不是因为囊括了男女配角
而是在颁终身成就奖时
马特戴蒙上去叽里呱啦模仿了很多段子之后宣布了得主罗伯德尼罗
然后教父叔叔上去环顾四番,沉默良久,第一句话:
"And I also like you
...
...
...
...
in THE FIGHTER"
全场哗然嬉笑,马同学那个拘谨害羞又有点尴尬的表情实在太好玩了
可惜镜头没有反应过来,不知道这边剧组成员啥反应
3 ) 世界冠军 亲情出品
出生于马萨诸塞州Lowell的Mickey受年长8岁同母异父的哥哥Dicky的强烈影响,从小热爱拳击。哥哥带着他一起看鼎盛时期拳王阿里的比赛,一有空就拖他到院子里面练拳。那时的他们眼里的未来无穷无尽,虽然把拳击世界冠军称为自己的所谓梦想,但是在孩子心中,“梦想”这个词的分量和“明天”似乎没有多少差别,即使现实残酷家里经济拮据,但是看到感受到的只有夏日的阳光和练拳的快乐。等待他们的,只有那看台上整齐嘹亮的歌声和震彻山海的高喊。
接近三十年之后,Mickey在大西洋城拳击场内的更衣室里擦去满脸的鲜血,过去的一个小时里,没有欢呼没有歌声,只有四面八方传来嘈杂的咒骂。他努力摇了摇头清醒了下还有点脑震荡的头颅,回想过去。哥哥Dicky曾经当上了职业拳手,并且曾经在一场比赛中击倒了当时的奥运次轻量级拳击世界冠军Sugar Ray,从此成为了“Lowell的骄傲”受全镇的人膜拜喜爱。现在哥哥成为了自己的训练师,可是他知道,退休之后的哥哥早已经不复当年之勇,现在他是一个毒鬼,逃避一切责任。骗钱为生四处混迹,训练时常常消失不见,短短几年进过局里超过20次。而自己的经济人又是妈妈经常给自己安排极不靠谱的比赛,这次来大西洋城本是对阵一个传说中的“犹太黑人”,可是最后时刻被换成了一个比自己重20磅的黑大个,Mickey苦撑8个回合,最后还是不免败阵,没有任何机会,职业生涯也已经过了巅峰,没有看到任何成功的希望。Mickey在痛苦中埋下了脑袋
每个孩子儿时都有美好的梦想,纯粹真挚,动力也无穷无尽。往往这股动力的背后都有偶像的直接力量。但是当我们膜拜这些偶像英雄并给他们冠以“百万里挑一”的形容词时,也就直接默认了那九十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个人的失败。成功之路极端艰辛,每一位能让自己不用抽大麻就站在梦想中的孩子,背后都不免有尤其辛酸艰难的奋斗历程。
好莱坞描述这种灰姑娘式成功故事的电影数不胜数,其中以拳击格斗摔跤为主题的更是占其大头。从早期史泰龙的Rocky,到罗素克罗的铁拳男人,更近有百万宝贝和摔跤手,其实都有很多类似之处。可能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这几种运动的残酷和伤害尤甚于其他运动,更好用于血泪煽情,拍摄时更易引起观众的共鸣。另外往往这类电影都会是以改编剧本模式出现,电影的背后或多或少会有一个故事原型,无论是根据书还是真事改编,都能够让观众感觉真人就在不远处,多一层额外的关怀和投入。还有尽管导演会尽很大的努力增加故事的复杂性,但是主线情节都较为单一,用重笔墨描写前期生活现实的粗砺,中期大部分时间着力描述成功之路的艰辛与挫折,而最终奇迹般登顶胜利之后,镜头渲染的是那种苦尽甘来的喜悦,而往往对成功后的生活几乎只字不提,最多字幕带过
The Fighter是一部很典型的此类电影,上面所说的该类型电影共同点它没有一个可以免俗,然而他却靠自己的特点吸引了观众,让大家和Mickey站在一起走完了冠军之路。亲情,是其中着墨最重的一张牌
影片自始至终从亲情出发,贯穿全部。无论家人之间有多少矛盾和意见不统一,争端从未停止,而之间的忠诚和支持更没有淡化过。初期Mickey去大西洋城之前一想到到手的奖金,第一件事情就是告诉女儿给她一个更大的公寓住;当有经纪人公司在Mickey落败之后找到他并提出让他到拉斯维加斯受到最好训练一年并且参加正确的比赛,Mickey虽然深受诱惑但是他完全没想过要背弃哥哥和母亲;当Dicky设局骗人被警察抓住后顺便毒打,弟弟不顾一切就是要冲去保护好哥哥;后爸虽然明显性格较妈妈弱势,但是当他感觉Mickey只有换教练和陪练才可能成功之时,果断选择了不顾一切阻力支持;当妈妈和姐妹们到Charlene家和她大吵一架甚至动手之后,当Dicky在监狱里和弟弟相互指着鼻子对骂之后,电视面前,电话旁边的一家人在弟弟比赛时的关怀和注视之强烈只有更甚往日,这时候的他们眼里没有任何瑕疵,监狱里忘情的欢呼震彻人心;当Dicky刚出狱就在训练场被弟弟暴打一顿狂K一气之后。走回家路上第一件想到的事情就是和弟弟的女友和解,因为他知道只有两队人在一起,才能让弟弟放下心思专心到训练和比赛中;而最终激励Mickey获胜的终极力量,也不是那些曾经成功但是在这场比赛中完全没用的那些技战术道理(相信前8局Dicky早已把所知战术告诉弟弟),而是一段亲情推动的精彩激励演讲,而这股力量最终把Mickey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看似理所当然,这种如此浓墨重笔推崇亲情的方法在同类电影中很少见。想起百万宝贝中Maggie必须应对的那个无情到近乎冷血的母亲和家庭;摔跤手中主角Randy的女儿虽然曾被爸爸的改变和感情所打动,但是因为父亲错过约会就彻底失望而没有丝毫想过去理解来看,这部片的亲情味要浓烈太多。
除了亲情,本片里面的其他感情,尤其是Charlene和Mickey之间的感情也相对要深刻一些。同样是回避/错过约会,还没有和Mickey正式单独出去过的Charlene居然直接跑到了他家,关心之情溢于言表,这在现实中是很难想象的。之后无论遭受怎样的矛盾与冲突,Charlene一直坚定站在为Mickey好的角度出发,即使两次气愤离开了,也迅速回到自己心爱的男人身边,理解和支持他。到影片的末期,这种感情已经和亲情融合在一起了。
然而由于同样的原因,这种亲情感情的加深导致了主角个人英雄主义的严重弱化。其他片中的主角形象之所以尤为高大,就是他们似乎承担了所有人的背叛和敌意而仍旧杀出血路,他们身上并不是没有感情,但是感情却极其稀少而也就显之珍贵。百万宝贝中Maggie作为一个女孩受到的敌意四面八方,前期甚至连她苦苦哀求多时的教练都对他避之不及,仅有摩根弗里曼扮演的训练场工人帮助她显现了一点情份;克洛在铁拳男人中也是完全自己杀出血路,家庭的感情描述极淡;而摔跤手中Randy仅有的感情似乎出自那个直到最后一刻才下定决心跟随他的的脱衣舞娘姐姐。
在本片中,可能由于感情略微泛滥,导致主角Mickey的性格相对类似片子差距极大。在他身上,没有了那种一人对抗整个世界的雄心和霸气,甚至让人感觉是明显懦弱犹豫不决的,极少有感情的表露和大的宣泄。没有勇气做大的决定而是在漩涡中随波逐流。每每遇到问题,他有力量抱怨和发点小脾气,但是却不会做决心去改变。比如他最大的一次爆发出现在Dicky出狱后当两方在争执是否让母亲和哥哥回来时,他大喊:“够了,参加比赛的是我,不是你,不是你,也不是你!”感情上似乎爆发过瘾了,可是真正的问题还是要哥哥帮忙去解决。就如当初他想离开母亲和哥哥,即使知道自己不会越来越年轻,时间不等人,可是走出一步的决定还是需要女友和他人一起推动下作出。即便是格斗形象,他在所有比赛中的形象也几乎一直是固定挡手势被动防守,带有激情的时间极少。我理解这是欲扬先抑的艺术手法,可是相信很多观众到最后一场看到他长时间保持的姿势都有点厌烦,那些镜头完全可以处理得更好一些。总之虽然我不能断言说在这样一部好片中有一个失败的主角,但是由于整体结构影响,他的性格刻画确实显得比较单薄。
值得一提的是,在幕后事情却却完全不同,这位形象酷似Matt Damon的制片人兼演员Mark Wahlberg靠一人之力,坚决地推动了整部电影。他早些年被Mickey的故事所打动,小心地找到了主角要来了故事的拍摄权。可以想象经过当年HBO对Dicky那件事情之后,真实的Mickey一定会十分谨慎,但是相信是他的诚意打动了对方,得到了故事拍摄权。为了拍这部电影,Mark Wahlberg从05年起开始艰苦训练保持身材,而电影09年才开拍。他最先找了摔跤手的导演Darren Aronofsky,但是对方没有接手执导,Dicky的角色他也先后找了Brad Pitt和Matt Damon,但是因为各种原因都没有成功。庆幸他最终找到了Christian Bale,及其成功地演绎了这个角色。可以说是他一个人的不懈努力,推动了这部电影的问世和成功。
配角
配角的表现是本片的一大亮点,大大弥补了主角的性格缺憾。其中Christian Bale的表现尤为出色。拍摄这部影片前,他减重30磅为了适应角色。而他的表现也完全对得起自己的牺牲,从第一幕起,他就颠覆了以前所有的荧屏形象。瘦削憔悴的面颊和身躯,秃顶的头发,疯疯癫癫地在街头见人就击掌,到处勾肩搭背,从窗口跳进垃圾堆,极端卑劣的手段骗钱。让人如何也无法把他和那个高谭市搂着整个俄罗斯芭蕾舞团傲然道:“只要从我这里募集了资金,你永远再也不需要一分钱”的韦恩集团少爷联系起来。以前即便是在Prestige或者American Psycho那种明显有些问题的角色上,他保持的都是一贯的高雅和冷静,淡淡的调子。而本片中的他,告诉了我们他也可以做完全不同的演出。相信这个表现将会为他赢得学院奖男配有力竞争者的位置,两年前表现上“惨败”给逝去的Heath Ledger的他正式宣告了强势回归。
另外那个在The Office里面从头郁郁到尾的前台姐姐Amy Adams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个性格外向真挚强势,又带有一些野性和不羁的女主角。从The Office起,她的那种深邃眼神就给我留下了很深印象,即便如此,老实承认在本片中,我还是花了好一会儿才想起她是谁。不知道她在其他片中表现如何,但是相对于我所知,她也是一个反向出演:一方面体现了一个好女友的温柔和支持,一方面也体现出了坚定地决心和刚强的毅力每每作出了正确的决定,让自己的男人走向成功。Amy Adams出色自然地诠释了这个角色
妈妈的表演也相当不错。作为9个孩子的母亲和常年的一家之主,她必然在多年的艰苦磨砺中铸成了刚强的性格。这个贯穿了电影全部过程。然而同样的,她有血有肉有感情有脆弱的时候。第二次看到大儿子跳窗逃跑,失望沮丧让她忍不住在车上痛哭。Melissa Leo一定花了不少额外的时间研究这个角色。
制作
Darren Aronofsky是本片的总制片人,摄影上有部分他的风格,在跟拍和台上拍摄中体现出来。另外,比赛前后的拍摄中多处采用了早年的胶片效果,为的是作出一点还原效果,故事发生在90年代。音乐上也较为出色,基本追随情节,节奏上都能更吸引观众一些。
结语
正如题,这是一部讲述亲情推动下诞生世界冠军故事的影片。虽然打折励志片的旗号藏者个人英雄主义的诱饵,但实际上更像一部温情叙事片,影片中几乎没有任何让人不快的血腥镜头,基本上观影是一个愉快的经验。当然也因为此,不可能会有摔跤手和百万宝贝那般的冲击与震撼,但是绝对值得观看。适合各个观众群体,是一部并不完美,但是非常优秀的影片。
4 ) 有个不靠谱的老哥,也好!
有个鸡血的老哥咋办?坑了你半辈子却他妈的真真实实的全世界找不出第二个那样对你的好,固然因为不靠谱的使你更差了不是那么一点点,完美的诠释了什么叫坑爹,作为老弟无以回报,明事理的选择性给坑个个把回即可!所谓兄弟之情,苦而温馨!
表演很OK,其实有个兄弟姐妹的真的很好,那是修来的,望珍惜!
5 ) 成年人的生活没有简单的事——向斗士致敬
the fighter,一部传记剧情片,描写拳手成长的经历,由马克-沃尔伯格和克雷斯蒂安-贝尔主演。与此前许多拳击电影的跌荡起伏不同,此片结构和时间线都很朴素,平实讲述了这个不平凡的故事:
在影片开头,克雷斯蒂安-贝尔饰演的dicky是一个曾经辉煌过的拳击手,如今是个沉湎在回忆里的瘾君子;马克-沃尔伯格饰演的micky是dicky的弟弟,从小崇拜哥哥,跟着哥哥学拳,二人兄弟情深。如今micky已成为一个很有实力、小有名气的中量级拳手,也是全家人的希望和主要经济来源。说到这里,需要复述下他们所处的环境,这也是本片着力刻画之处:
他们所居住的罗威尔是一个颓败的老工业区,可以想见在这种地方,隆隆机器都已停转,工业图腾已然倒塌,人们的信念也已经锈迹斑斑,除了离开或者成名,别无太多选择。当然,假如有一两个像dicky和micky这样的体育明星,就会成为社区里大多数居民的骄傲和谈资。
dicky和micky的家庭也很有特点,老妈强势得像个19世纪的女王,父亲温和而相对懦弱,其余还有7个姐妹都住在家里。大家够相爱,却不够幸福。你见过处处被控制、被安排的人能很快乐吗?尤其在这个控制者自身的素质并不足以成就其家庭霸业的情况下?母亲就是这样一个控制欲很强但实际能力很差的大家长。
micky在教练(哥哥)吸毒、母亲胡乱安排拳赛的情况下,几乎断送了拳击的前途。幸好遇见了心爱的女朋友,也是个性格强势却不失眼光的现代女子——她似乎在本片里学历最高,大学肆业。在女友的鼓励下,micky发动了一场争取自主权的起义,从充满着负性情绪的家庭“出走”,自己安排训练和比赛,事业反而蒸蒸日上。
此时老大dicky因为袭警入狱,或许是受HBO有关他的纪录片《一个拳手成为罪犯》的触动,戒断毒瘾,幡然悔悟。出狱后,他没想到兄弟拒绝再让他陪练——因为micky和女友承诺过再不让dicky搅进他的拳击事业。随后,dicky去向弟媳认错,确实是浪子回头的表现。
兄弟齐心,家人重聚,而现在一家人的航向已然不是由老妈来操纵,斗士的战车驶向正确的方向,凭micky的实力和苦练,拿下拳王只是时间问题。
看完先胡写几点感受:
一、兄弟二人,母亲和女友,这四人的表演给我留下深刻印象:马克-沃尔伯格的拳击技术看起来确实像那么回事,不知道拳台上部分镜头有没有使用替身,我想不会,应该在拍摄前经过长期的拳击训练,而克雷斯蒂安-贝尔,他的滑步技术,一看就是练家子,定是下过苦功。这部电影塑造出的真实,恰来自这些说不了谎的细节;
二、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他的天赋和训练,更离不开他所处的环境,特别是他的家庭。天赋和训练在成年后,是可以由自己来控制的,但是大家庭的状况,却是个体很难控制的。换言之,在你对家庭的经济贡献还小的时候,说什么道理也白搭;
三、家庭里只有爱是不够的,舵手必须要能确保正确的航向,同时不让负面情绪泛滥,如果大多数家庭成员都不快乐,不如分开生活;
四、到了关键时刻,能给你最大支持的,还是家人,还是爱人。家人是不可选择的,但是可以选择相处的方式。爱人是可以选择的,相处的方式更是由自己来决定。相处方式决定亲密程度,而亲密程度影响着支持力度;
五、成年人的生活没有简单的事,必须做个斗士,有头脑的、不懒惰到去顺应一切的斗士。像本片中,遇到重一个量级的对手,就别听老妈的话去打了,否则只能鼻青脸肿。而在实力相近时,能获胜的斗士往往是抗击打能力过硬、更为坚韧又打得聪明的一方;
六、好电影就是好电影,愿这部认认真真、扎扎实实的作品能在导演工会奖甚至奥斯卡上走得更远。我想不出还有什么更好的方式来制作这样一部电影,向这个团队致敬。
6 ) 看完这部片子,多了一个喜欢的女人
满嘴脏话的可爱女猪脚。。。我太爱了;
外表cute,曾经放浪,回头是岸,全情去爱,作风泼辣。。。oh my lady 嘎嘎;
上帝啊,赐给我这个女人吧。。。。。。
生活中迷失的兄弟重新找到自我的故事。人物拍活了,从多年的逃避隐忍中迸发出的力量惊人,万年龙套克服自我的loser逆袭太动人。最重要的不是别人的看法,而是你想成为的样子,男人不惧。台词:你为你的生活奋斗过吗?想赢,就成为你做不到的人。这是属于你的时刻,抓住它。你现在只要拿出所有,操TMD!
贝尔果然很适合这种神经质的角色,表演得也相当出彩,最后比赛前召开新闻发布会那段应该是最好的写照了。虽然被报名到配角部门,但我还是觉得他的角色才是真正出彩、吸引人的,而且戏份也并不必沃尔伯格少,这样的片子应该就是冲着奥斯卡表演奖项去的吧,贝尔好运。
以勵志作品來說,本片相當寫實貼近人群,在資源落後小鎮的藍領勞工的奮鬥歷程,給予時下人們勇於追逐夢想的勇氣與決心,敘事方法卻又不會沉悶無趣。拳賽呈現方式也是高潮迭起,加上配樂襯托能讓人融入其中,時代復刻也相當到位,而完美結局沒有讓角色有任何負向發展的設定,是相當值得用心觀賞的作品。
拳击是离奥斯卡最近的题材
96/100。1小时19分处那场三重直播的拳赛看得我眼泪都流出来了。贝尔在艾米亚当斯家门廊的那场戏绝对是年度最爱场景之一!很开心能有这么好的一部片子陪我开启新的一年。
挺刺激的,主演好man
朴实的叙事手法,真实的情感,各演员间群戏很是精彩。但俨然如影片最后一段的那场比赛前的新闻发布会一般,克里斯蒂安·贝尔这位男配在电影里实在太过抢戏,让人觉得更似男主一般。他的牺牲和敬业也十分有望给自己带来一座小金人。★★★
汗,我完全搞不清楚贝尔算男主还是男配。演员们太强大了,奥斯卡上包揽男女配也不是不可能。导演比《夺金三王》的时候成熟了。纪实风,相对松散的结构。关于家庭的描写,这也促成了全体演员大爆发的情况。加油,贝尔,虽然我不想张艺谋占你的便宜。
角色戏份分配上的失衡让这部电影整体显得过于散乱,整部影片就透着那么一股俗劲儿,幸好还有一群奥斯卡级别的好演员在这个乏味的故事里强撑着,不出意外,克里斯蒂安·贝尔就是明年的奥斯卡最佳男配!老谋子捡到金子了!★★★☆
因为ChristianBale才给4颗星,电影本身3颗
Christian Bale是个真正的男子汉。
《斗士》明显头重脚轻,结局处理的也不好,戛然而止缺少深度。冲奥还欠火候。不过,贝尔完全是演技大爆发,梅丽莎也很多亮点。
鸡血哥,闷骚弟;纪录片风的镜头,节奏明快通畅,直接自然,没有那么多励志老调般的煽情情愫,他就那么简单明了,但依旧让你过瘾。
两年后重看,发现我当初真是低估了这个拉塞尔:虽说这片子没能做到标新立异或是推陈出新:但导演已经做到了类型片的极致,几个长镜头和360°的绕臂实在是漂亮,还有声画结合的蒙太奇真是棒啊,控制力极佳;这一干演员的表演也实在够抢眼,只是可怜了沃尔伯格,身为制片却被三个黄金配角的强大气场TKO了
不仅仅是演技,电影本身就是在讲一个“最佳配角”的故事。大多数情况,做好他人舞台的配角比做自我空间的主角更难。当你出人头地时,请不要忘记背后那些隐忍的力量。
这片说的就是怎么把一团毛线理清。
贝尔去拿個最佳男配吧!!
加到五星只为给贝尔。我所钟爱的贝尔不是蝙蝠侠也不是救世主,是American Psycho里的杀人狂,是机械师里的失眠者,是这部片里的斗士~~~
这时,迪克为了给米奇筹钱冒充警察收费被捕入狱,还连累了米奇。从此,兄弟反目,家人支持迪克,莎琳支持弟弟。这个局面一直僵持,直到米奇重新比赛才发生转机
简而言之一个道理:家庭内部矛盾缕明白了才能事业成功。贝尔的最佳男配角实至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