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张艺谋执导、陈宇编剧的电影《最冷的枪》立项成功。该影片以抗美援朝战争为背景,讲述了狙击手张大弓与美军斗智斗勇并成功击败对手的故事。
堵车错过了开头,我看的时候,正是大永向班长刘文武请求下去支援的时候,正在我想着这个脸生的演员是谁,发生了什么的时候,接着一阵枪响,把我还没搞清楚状况的懵吹散了七七八八,看来这是一场激烈的战斗。
随着电影情节的展开,我越来越发现电影的战争性不光体现为你来我往的射击战,更是一场杂糅着需求和信息差的心理战。
我方和美方的作战任务贯彻电影始终,我方任务是把亮亮带回去,用连长的命令说就是“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美方的前半段任务是要活捉刘文武,后来变成截获亮亮身上的重要情报。
一般战斗都是以消灭敌方作为任务,而电影中消灭敌方不再是主要任务,而变为次要任务。“把亮亮带回去”这样的任务,这意味着我方需要存储实力,最起码不能全部牺牲,得有活人才能完成任务。
我方想要什么,一开始就暴露在了美方的视野里,这是非常不利的,这才有了5班除了大永之外的全员牺牲。所以在战争中,一旦被对方知道你想要什么是一件危险的事,这在电影中的很多场景都体现了。
1. 第一个场景就是孙喜受伤了,美军没有选择再放枪打死他,而是等待。他们等的是什么,他们等的是其他人去救孙喜。残忍的说一句,这个时候的孙喜已经变成了美军的钓饵,美军想通过他来钓五班的其他队员。
结果队员们不忍孙喜牺牲,真的去救了。此时的美军非常有耐心,等到王忠义完全暴露在他们的视野中,才射杀了他。结果就是不仅孙喜没有救回来,还搭上了一个王忠义。
看到这一幕的时候,我有个强烈的感觉,那就是在交战中当你暴露想要什么其实就是在向敌人暴露自己的弱点,对敌人说“来,往这里开枪”。
2. 接着五班做出了反击,刘文武抓住了美军想要急于射杀五班的企图(弱点),把连同自己的四名战士分成了三队。两名射击兵挖土,佯装有任务,作为吸引美军的诱饵,自己和大永分别找两个地方蹲守。等到美军射击诱饵的时候,他和大永就可以根据美军射击的方向,确定他们的位置,然后射杀他们。
很精彩的桥段,但仔细一想又非常的危险,所幸最终五班四名战士都安全过关,并射杀了两名美军,这展示了刘文武作为射击班长优秀的作战和布局能力。
接下来的刘文武把自己当作诱饵,多么无私坦诚。最终他利用美军想要活捉自己的企图,身上捆好手榴弹奔向了美军的阵地。
3. 最后,美军的中尉威廉利用自己在坦克车下的地形优势设置了一个身似自己的“稻草人”(诱饵),用自己的声音作为干扰,想要在大永射杀 “稻草人”的时候确定大永的位置,射杀大永。
也就是“我知道你想要什么”, 所以我假装给你“你想要的”,这样我就能利用“你想要的”来打败你。
面对作战经验丰富的美国中尉,大永在历经战友的牺牲之后,迅速的成长了起来,他用班长遗留下来的勺子做了诱饵。
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大永不仅在跟威廉比眼力和命中率,更是在面对对方诱饵的干扰下,比谁更会等待,谁更有耐心。最终,大永凭借谨记班长“见火再敲,后发制人”的教诲,成为了活到最后的猎手。
过早暴露自己想要什么会让自己陷入不利位置,这一点还会体现在日常生活的谈判中。说到谈判,不仅有正式的商务谈判,还有一些非常日常化的谈判场景,比如说菜市场的买卖、入职时谈工资或者加工资、租房的合同等等,这些都需要谈判。
谈判的前提是双方都有对方想要的东西,就是双方都能满足对方的需求,这才是双方坐到谈判桌的基础。就像电影中唯一的一次谈判,促成谈判(交换)的是美军想要捉活的刘文武,而刘文武想要带走亮亮。
在谈判中,我们知道我们有对方想要的东西,但是我们不知道它是什么以及对方有多想要。
过早的暴露自己的需求,或者完全不知晓对方的需求,都会让我们在谈判中吃亏。要么要价要低了自己懊悔,要不要价要高了本来可以促成的谈判最终破裂。
所以在谈判中,我们不仅得小心的藏好自己的需求,还得不断的探知对方想要什么以及多想要,这样才能占领主动的位置。
需求的沟通更多的出现在我们和亲友的相处中,生活中我们很多时候都不会主动说出自己的需求。一方面大多数人并不清楚自己的需求,更别说用合适的语言表达出来,这需要长时间的自我探索。
另一方面,相比于平和的方式说出自己的需求,我们更习惯用生气或者其他别扭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需求。
比如说你和一个好友约好了几点在哪里见,结果对方晚了半个小时。你此时很生气,对着TA一顿脾气。其实我们拨开那层生气的外衣,就会发现你不是生气,而是觉得对方不在乎的失望和伤心
深入他们的内心,我们会发现这里面可能还涉及到了权力的层面。
在双方沟通中,你说了需求,那么对方就有了是否满足你需求的决定权,相当于你把这样的决定权交给了对方。此时,我们我们不讨论此时需求的合理性。如果对方满足了自己的需求,当然是皆大欢喜,如果不满足,我们则受了两重重创,一个是被拒绝,另一个是本身想要的东西没有被满足。
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承受这样的重创。
扯远了,继续回到电影。看电影的时候,我会觉得这和我们以往看到的战争片不太一样,电影着眼的是抗美援朝战争的一角,讲的是很角落的故事,但是故事该有的它也都有了,很完整。
看电影的时候会觉得紧张刺激,看完之后回顾故事就会发现其中的精密和精巧,很久没看过如此逻辑缜密洞悉敌我心理的战争片了。
我觉得还有个有趣的点是,影片中并没有吝惜塑造美军的高光时刻,美军的射击准确率也很高。我想这么塑造首先没有把观众当傻子看,因为贬低对手实质上也是在贬低自己,打败一些不厉害的美军到底有什么好厉害的呢。
其次,我觉得这也是对历史上这些神枪手的尊重,因为他们确实很厉害。电影中的原型神枪手张桃芳,32 天内以436发子弹击毙214名敌人,创造了中国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冷枪杀敌的最高记录。
真是了不起的狙击手!
从我个人的观影体验来讲,这部可以媲美红海行动和功勋-李延年单元,是非常高质量的战争片。用几句话高度总结:有笑点有泪点,就是没尿点;剧情好节奏棒,国师品质有保障;小战斗制作精,素人演员也很行;实景拍效果真,白璧微瑕可原谅。 为了押韵舍弃了一些逻辑,下面我具体讲讲我为啥要吹爆《狙击手》 其实我觉得一部电影,最重要的部份在编剧在剧情,演员、镜头、配乐、节奏、特效等等一切一切都是为了剧情和人物塑造服务。这部电影我最喜欢的一点在于它没有过分夸大志愿军的英勇,也没有过分贬低美军的无能。隔壁某片实在有些丧心病狂,我军主角光环太盛节奏飞起,怎么打都打不死,好像战神附体,而敌军则弱智一般节节败退不堪一击。可是正是这样的弱智剧情才让没有显示出真实战场上志愿军取得胜利的不易。这部剧很好在于美军狙击手不仅仅装备精良,手握诱饵抢得先机,本身实力也非常棒,智商在线甚至很强。我军也没有主角光环,也是肉体凡胎,被枪打中就是会流血会受伤会死。就是因为这样,两军对狙才很燃,是真正的棋逢对手,我们才会为每一次对狙紧张流汗。笑点布置地很自然,泪点也不是强行煽情,全程注意力高度集中,一点也不会感到无聊。其次,我一定要夸一下这部剧选的非常妙,选取了一个很小的战斗,这样才能从开始到结束很细致地展开战斗的铺排,也能将时间压缩到适合的长度,不会过份长而牺牲观众的注意力。这时候又要拉踩隔壁某片了,野心实在太大,想表达的实在太多,结果感觉什么都没讲好,全程轰轰轰,我的注意力都轰没了,耐心全无。 第二,我一定要夸夸这部剧的演员。除了客串的张译和我本来就很关注的章宇这两位公认的实力派演员外,其他的演员我都叫不出名字来。但是,但是!演技真的特别质朴无华,是真的眼睛里有光的那种,笑的时候满脸褶子,哭的时候撕心裂肺涕泪横流,真的很有感染力,很牵动我的心。必须补充一下,就算是美军的几位外籍演员也挺不错的,是有认真选角,汉语是认真练了,哈哈哈哈看了就懂了。这个时候我又想拉踩隔壁了,忍住忍住。 第三,我夸一下实景拍摄,演员们冻得脸都青了,眼睫毛、胡子头发上都挂着冰霜,还要在雪地里长时间趴着或者滚来滚去,真的很敬业,就是这样才能给大家带来真实感,身临其境的感觉。还有演员伤口的效果做的特别逼真,每一次子弹“打到”战士身上的时候,大家都倒吸一口气,为战士悬心。不过,美中不足是这部剧的子弹发射的特效,每次出现子弹的慢镜头就知道一定会射中,而且特效有点重复,有一点点审美疲劳,但是白璧微瑕不影响大局。 最后,我一定要夸夸导演。最开始在导演名单里看到国师女儿的名字,我还以为国师要为女儿刷简历,或者干脆只是挂名,非常担心影片质量。看完之后我要深深向国师道歉,是我妄自猜测了。国师真的最近出品特别稳定,悬崖之上就是我的去年国产十佳之一,今年这部不出意外也会挤进前十强,不愧是被任命为北京冬夏两届奥运会开幕式的总导演,能扛大事,质量有保证。
70岁的张艺谋从未拍摄过一部纯粹的战争片,直至最近新片《最冷的枪》立项。
不过《最冷的枪》故事背景为“抗美援朝”,这是高压、敏感题材,张艺谋要拍这段历史,绝非易事。
在这部《最冷的枪》立项公布后,有三个问题在皮哥脑海里油然而生:
第一:朝鲜战争题材的国产电影,以往成功的先例有多少?
第二:张艺谋这次拍摄的“难点”在哪里?
第三:70岁的张艺谋,他的精力能否撑起他的野心?
围绕这三个疑问,皮哥写下这篇文章,和大家一起分享我的观点。
一、以往8部朝鲜战争题材国产电影的“成与败”
我们其实不缺战争题材电影,但涉及抗美援朝战争的电影却是屈指可数。
第一部表现抗美援朝战争的影片是1956年的《上甘岭》,影片讲述的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八连守卫上甘岭阵地,抵抗美军进攻的故事。
电影成功塑造了八连连长张忠发、女卫生员王兰、指导员孟德贵等人物的光辉形象,是那个年代观众非常喜爱的电影。片中主题曲由郭兰英演唱的《我的祖国》,更是传遍了大江南北,至今依然是国人喜欢的经典歌曲之一。
1964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了《英雄儿女》,讲述志愿军某部战士王芳,在其哥哥牺牲之后依然坚持战斗,后来在政委王文清的帮助下在朝鲜战场上得遇她的养父王复标、亲生父亲王文清的故事。
这部电影是根据巴金的中篇小说《团圆》改编的,片中人物都有现实原型,因此也更能够打动观众,在那个特殊年代的影响力极大。片中插曲《英雄赞歌》也成为红色年代的经典老歌。
后来又出现了《奇袭》、《铁道卫士》、《三八线上》等优秀作品,但这些都是50到70年代的电影,进入改革开放之后,抗美援朝电影就相应减少了。
1998年由李三义执导的《铁血大动脉》,讲述铁路运输线上的故事,虽然也是一部优秀作品,影响力却大不如前。
21世纪以来影响力较大的《集结号》,也是13年前的电影了,且片中只是“蜻蜓点水式”地涉及一点抗美援朝的内容。
2016年的《我的战争》,讲述抗美援朝4大战役时期的故事,由刘烨、王珞丹主演,投资1.5亿,成片却遭到影迷们的口诛笔伐,口碑很不好,票房也仅有3608万。
而此片之后至今已经4年,也没有再出现像样点的作品了。
总结不难发现,这类题材电影比较受政策影响。
比如在1978年之前,是可以直接描写战争场景的,不管是宏观战场还是小的局部战线;但在这个时间点之后,电影作品基本都是打“擦边球”,由此延伸出其他主题线,拍出来后难免吃力不讨好。
二、张艺谋这次拍摄的三大“难点”
表面看这次老谋子拍摄《最冷的枪》占据“天时地利人和”优势,但考虑到背景特殊及过往作品的成败,张艺谋这次要面对的“棘手问题”还真是不少。
皮哥觉得第一大难点就是如何处理这段真实历史。
历史上,这场战役始于朝鲜人民军南进作战,在美军越过三八线之后,中国应朝鲜政府的请求,迅速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
在武器装备与军用物资的配给方面,我军与美军都有很大的差异。而我军需要面对的不仅是美军炮火的压倒性优势,还有当时高纬度地区极端恶劣的天气。其时正值寒冬,气温达到零下40多度,中美双方军队冻死冻伤不计其数。
还原这段悲壮的历史,不仅需要编剧对那段历史有充分的了解,还需要与各方面外部因素进行协调,毕竟对待这类真实历史改编的电影,观众的目光会比以往更为严苛,他们会很在乎“真实度”。
第二大难点:影片故事该如何讲述?
从立项公示表看,《最冷的枪》讲述的故事围绕个人展开。
在抗美援朝时期,中国人民志愿军有位枪法过人的狙击手名叫张大弓。当美军布下天罗地网时,他临危不惧,同敌人展开生死较量。
根据可靠的消息,这个人物的原型,就是抗美援朝时期的狙击战斗英雄张桃芳。
张桃芳被誉为“志愿军神枪手”、“冷枪英雄”、“上甘岭狙神”,是抗美援朝时期的传奇人物,其故事曾在祖国内地广为流传。他从1953年1月29日到5月25日这段时间里,耗费了442发步枪子弹,毙敌214名。
这是志愿军狙击手中单人狙击战绩的最高记录,张桃芳因此得到中朝双方的多个荣誉奖章。
假如要在电影中高度聚焦人物,片中势必会有大量篇幅展现小人物的成长过程,创作这样的故事就很考验编剧的创作功力了,同时也需要处理好人物和历史间的“小与大”。
第三大难点:怎样符合当今世界主流的反战主题?
1950年后,中央政府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加入这场战役,纯是出于保卫国家安全的考虑。而当今世界主流的观念,则是要求我们要牢记历史的教训,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安定。
因此如何在电影中既塑造出中国人民志愿军狙击手张大弓的高大形象,又要表现出反战的主题,是摆在张艺谋导演面前不小的难题。
三、70岁的张艺谋,他的精力能否撑起他的野心?
张艺谋一直是电影圈中公认的劳模,一次采访中他曾说他每天只睡2-3个小时,长期的工作压力对他丝毫没有影响。
今年张艺谋已有《悬崖之上》、《坚如磐石》和《一秒钟》三部电影准备上映,他又马不停蹄地准备开拍《最冷的枪》,新作如此密集,很多年轻的后辈们都望尘莫及。
而从这4部作品的选题上,我们也能窥探到张艺谋想在自己有生之年,尝试多种题材或风格电影的野心。
但《最冷的枪》作为一部战争巨制,体量远非其他电影可以比拟,张艺谋的精力、能力能否撑起他的野心?
回看张艺谋的从业生涯,其实他和战争片的渊源由来已久。
早在1983年,他就参与了《一个和八个》的摄制工作。该片由“第五代导演”们联手打造,张艺谋是掌镜的摄影师。皮哥在去年有写过相关的影评文章,其实这部电影在叙述故事和表现人物方向做得很好,但在还原战争方面就略显不足。
因此作为一部实验性作品,与那些经典战争片相比明显不及。而当时的张艺谋正处于成长期,作为一名摄影师,在这部电影里的发挥空间也很有限。
1988年张艺谋的导演处女作《红高粱》,也有战争场景的展现。
片中描述一群热血的农民,用土制炸弹想要阻止日军进犯自己的村子。但这段情节的镜头表现非常写意,也可以看出在当时张艺谋对于表现作战场景方面的短板。
到了2011年,张艺谋又在《金陵十三钗》中拍了一段作战情节——一支德械教导队余部,从日军手中解救出一群教会学校的女学生。
其时正值冯小刚的《集结号》带出一波战争电影热,张艺谋在片中加入的这段场景也被不少人拿出来对比,不过客观来说这段战争戏还是拍出了现代战争片应有的水平。
可以想象《最冷的枪》不会是《金陵十三钗》那样的战争故事片,片中对于战争场面的打造应该会是史诗级的,也需要是史诗级的。
如果要找一部能够拿来做参考的电影,皮哥首先想到的就是2001年裘德·洛主演的《兵临城下》,那是狙击类电影中最为经典的一部作品。片中用大量篇幅展现了盟军神枪手瓦西里和德军王牌狙击手康尼之间的生死大战。
冷酷的基调、紧张的节奏、宏大的战争场面,都让电影呈现出与众不同的质感。有此片珠玉在前,《最冷的枪》应该可以拿来做参考。
而目前已经定档10月25日的管虎电影《金刚川》,因为题材背景相同,则很有可能会被观众直接拿来做比较。
管虎是今年国产电影的最大赢家,他的《八佰》目前已超过30亿元票房,而赶拍《金刚川》正是要延续这个势头,且电影的另一位导演还是《流浪地球》的郭帆,实力不容小视。
但张艺谋毕竟过往作品摆在这里,这场对决可谓势均力敌,票房、口碑谁高谁低还真不好说。
四、总结
抗美援朝战争我们志愿军投入了135万兵力,比韩军和联合国军加起来的120万还要多,而中朝军队最终伤亡达到63万余人,以此代价奠定我们国家的长治久安。
皮哥觉得这场战役不应该被世人遗忘,拍摄抗美援朝题材的电影非常具有现实意义。
因此皮哥对张艺谋导演的《最冷的枪》是非常支持的,总之还是希望这部电影能成功,至于电影会拍成怎样的观感,我们就拭目以待吧!
文/皮皮电影编辑部:热血丹心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皮皮电影(ppdianying)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
《狙击手》电影散场后有观众议论:用志愿军一个班的神枪手的命换回一个侦查员的尸体值不值,难道是重复《拯救大兵瑞恩》的价值观?这个议论值得反思影片的情节结构的编导逻辑发生了什么问题。虽然影片中连长交代狙击手班长要不惜代价抢回侦查员,班长也和战士们说这个侦查员顶一个军的价值,但是在编导先入为主的观念中,这样的“说教”逻辑既苍白又模糊。《长津湖之水门桥》影片一开始就向观众交代了炸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于是怎样炸桥、能否炸得了桥就紧扣观众心悬……如果《狙击手》也在影片开始做一些情报侦察及情报事关全局的情节铺垫,用画面逻辑告诉观众而不是在结尾几句旁白说明情报价值以衬托狙击手班牺牲所值,这样,观众的心理(思维)就会和影片的情节发展丝丝相扣,为每一个战士的英勇牺牲感动而释怀。但是实际观感或者说观众的思维与逻辑重点,似乎放在了志愿军神枪手和美军神枪手的生死博弈之中,而至关重要的引领剧情发展的主要桥段——情报员及情报价值却感觉生硬和游离,以为是两件事……我以为,原因就在于影片开始缺乏情报价值和来源的情节铺垫,而带来影片叙述逻辑的合理性和严谨性的缺憾。
——文一
2014年,伊斯特伍德执导了《美国狙击手》,第一次看不是很满意,电影标尺一如既往是西方对于战争的思考和厌恶,场面其实也就那样,不过那段沙尘暴里撤退的桥段看得我心里一阵阵发毛,男主角的每一步奔跑都是和死神的竞速,这种场景,中国导演没人拍得出来。后来奥斯卡大赏,《美国狙击手》有六项提名,但是只拿了一个最佳音效剪辑的奖项。原因在于那年的《鸟人》实在是太强了:一座美国电影史上并不出名的巅峰!
2022年,张艺谋执导的《狙击手》上映,我在电影院第一遍看完,肯定说不上满意,苦思冥想问题出在哪里,于是回家后把《美国狙击手》拿出来又看了一遍,突然发现伊斯特伍德和他的《美国狙击手》不是一般的好,同时也发现了中美电影一个最本质的区别:美国电影是围绕人物的塑造去讲述故事,中国电影是讲故事的时候顺便去塑造人物!
感情的辅助线要不要穿插在战争电影之中?
第一次看《长津湖》,开局的十五分钟很令人惊艳,其内容是伍千里回家探亲,这在中国的战争电影里太少见了。通过那一段描述,我们会发现我们的英雄和普通人一样,也有爹娘和兄弟姐妹,也有回家之后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打算,也有对于兄长牺牲无尽的遗憾……这才是真正的中国人和中国英雄的底色!也正是因为如此,当战鼓敲响,我们的战士们离开温暖的家庭、毅然决然地奔赴战场就更让人肃然起敬了!
在《金刚川》中,导演一样细腻地表达了刘浩和女报务员之间呼之欲出的情愫,但在中国人的价值体系中,家的位置是必须排在国之后的,所以这些小情小爱在国家大义面前一样是不能过度表达的,至多只能是血色中一抹亮色而已!
中国战争电影的天花板毫无疑问是2007年的《集结号》!和我们以往熟悉的充满枪林弹雨的战争片不同,影片中的主角谷子地既可以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也可以在和平年代为了战友的名声不懈奔走,这其中贯穿始终的是谷子地对于战友们的深厚情谊。当观众看完全剧,丝毫不会觉得谷子地的坚持是矫情的,反而他的遭遇赢得了很大范围内的共情!但令人遗憾的是,这样充满反思的战争电影,仅仅也就是昙花一现……
相比国内战争电影,欧美战争电影中对于感情线的描述更为直接更为深刻,这种描述首先在电影的节奏上做到了一张一弛,紧张刺激、血腥惨烈的战争场面和模糊又温暖的家庭回忆交替出现在荧幕上,让观众自然而然产生了厌战的感受,继而升华了主题。2001年上映的《兵临城下》是我印象中较早以狙击手作为主要人物拍摄的战争电影。这部电影对于神枪手瓦西里和女青年坦妮娅之间的战时爱情做了毫无顾忌的描述,而这种爱情的描述丝毫没有影响瓦西里的英雄人物塑造,反而让他更加鲜活立体。也正是因为以上这些原因,当战争阶段性结束后瓦西里和坦妮娅在战地医院重逢,那温馨与残酷并存的画面才会让更多的观众痛恨战争和渴望和平!
《美国狙击手》继承了《兵临城下》一样的价值观,剧中的感情主线就是男主角和妻子的相识相爱,两个人相处或通话的片段占了整部电影的约四分之一,成为这部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男主角对于战争的厌恶和因此留下的战后创伤是逐渐累积的,整部电影从医学角度来看其实就是男主角的患病史,观众通过导演的镜头可以感受到那种紧张压抑的战争环境下,男主角不得不日复一日杀人的痛苦,而与之相对,回归家庭的舒适感就更加吸引人了!
单纯就中外战争电影的立场来说,无所谓对与错,国情不同目的不同观众不同,以人为主还是以战为主其实都没有问题,但是就电影艺术来说,以战为主的国产战争电影短板是非常明显的,那就是剧中人物的扁平化:因为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战争场面的描绘中去了,对于人物的刻画就很难做到完整了。此时很多人可能会质疑:什么叫人物扁平化?和战争有关系吗?我在这里随便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一下。
在老电影《红日》中,杨在葆饰演的连长石根生就是一个塑造得很有味道的人物。比如下面这个镜头,发生在团部组织的总结会后,在会议上,有战士们对于石根生在战斗中的鲁莽指挥提出了意见,石根生非常后悔自责,一个人生闷气。但是当他看见自己的战友伤愈回归之后,他马上又像孩子一样快乐地去拥抱战友。而剧中人物的塑造就是在这一前一后、一上一下中完成了!
这种前后富有冲突的戏剧安排,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伟大的战士:也许他脾气急躁,但是对于客观的批评完全接受,也乐于反思;他对战友和自己的信仰无比忠诚和热爱,对于敌人毫不容情……所以一个优秀演员出演的优秀电影角色,一定是难以替代的,因为留给观众的人物是多面的、精致的、可信的。而人物的扁平化,就是剥夺了这份细致,使每个角色不再独一无二,另外找一个演员来替代也变得未尝不可,而容易被替代的角色说明观众心中并不认可的观影体验,准确地说这不是演员或导演的失败,而是整部电影的失败!
《狙击手》在人物塑造上的苍白是出乎我意料的,几乎扁平化到了极致。相比张艺谋在上一部作品《悬崖之上》中对于人物的刻画,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比。《悬崖之上》中张艺谋成功地将每个主要人物塑造得各不相同又真实可信(刘浩存除外),所有观众都震撼于那些角色在生死之间的选择,尤其是张译饰演的张宪臣,虽然没有一句豪言壮语,但是人物的高度牢牢站在全片的首位。老实说,我以前印象中革命者的那些坚韧不屈的形象,只有看到张宪臣已经被虐待成血肉模糊、却仍旧选择牺牲自己保全战友的那一刻(关键整个过程毫不做作,且他唯一的要求就是托孤周乙),才第一次觉得有了内心升华的感觉。
故而,相比《悬崖之上》中各色人物层峦叠嶂般的复杂,《狙击手》中的人物几乎都是一马平川的简单。而一旦人物失去深度,这次战场上狙击手之间的对抗就变得简单粗暴起来,唯一的意外就是作为美军诱饵的我方情报员身上的情报,这在电影后半程成为了故事推进的主要动力,而这种略显复杂的动机现在看起来是对于人物不真实的一种补强,却明显用力过猛,其结果是没有符合普通观众的预期,甚至造成部分观众观影的一种障碍。
说了半天,回到我们的主题。首先,《狙击手》是一部合格的作品,无论是官方和民间都有肯定的声音,拍摄上也有新意。但是仅仅就电影艺术来说,我觉得至多也就是个中等水平的作品,如果这部电影在10年前公映,我可能会给出75分,但是今时今日,我至多只能给出65分的评价。其原因在于我也成长了,我的所见所闻让我对于战争有了新的看法,我始终尊崇那些为国家抛洒热血的英雄,如果有机会,我自己也愿意去为国牺牲,但同时我也发自内心痛恨战争、渴望和平——因为我就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普通人!
言尽于此,豆瓣给了三颗星,不能再多了!
一家之言,难以概全,抛砖引玉而已,希望大家多多留言讨论!本文插图来自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果因为版权问题需要删除原图,请第一时间通过私信联系本人,我也将尽力配合一切维护原作者版权的行动!
人间岁月山水长 ,是热血让青春闪光。
天涯滚烫,落日金黄,孩子的牵挂,永远是家乡。
这是最近我看到的最生动、最完整、最清新、最纯粹的爱国题材影片,它诚意满满,尊重生命、尊重英雄;它让每个小人物都鲜活起来,同时也包含了无数抗美援朝志愿军的精神所在。伴随着狙击五班战士唯一一张合影的定格,那一张张笑脸背后的故事又再一次翻腾起来,米老二、小徐、胖墩、陈大永、刘文武……多想在听一听你们爽朗的答道声,看一看青年人的朝气与豪迈,另辟蹊径的张艺谋,这次将一步“险棋”走活了!一群青年演员撑起了一部国产战争大片,逗趣的四川话让我们第一次知道了,当年有135万川军入朝鲜,让我们了解到“冷枪冷炮”运动,那种静待时机,上手绝杀的感觉,太酷了!但战争也是残酷的,川军归来之时只有15万,很多人留在了那里,留在了那个冬天。记得电影里开始还在讨论家书里提到老家房子漏水的事,但最后胖墩他就再也没法归家了,儿子的名字也还没说完……
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仇敌。
狙击五班的故事很感人,小小年纪踏上背井离乡的路,到遥远的地方去打仗,说他们是穿着军装的孩子也不为过,但是在他们穿上军装后,他们肩上所抗的责任促使他们成长,变成无所畏惧的狙击手,他们与敌人实力悬殊,但又要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机警反应来克服这些问题,全队只有一个望远镜,狙击全靠机瞄,这是电影里的故事,也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事情。电影里我方的战术条理清晰,逻辑缜密,对敌人方向、位置判断的交代也很细致,如果军迷来看,势必会被“直击爽点”!
年轻人,总要回答,这年华为什么无价。
九十多分钟的时间,我们看到了好多抗美援朝战士的一生,他们的生命是短暂的,但他们的生命却是璀璨的,为了祖国的荣耀,为了守护和平,他们将热血抛洒在异国大地上。张艺谋将战争与青春做了完美的融合,让观看的人了解到,战场上除了激情与热血,还有希望和青春。希望在这个假期里大家能选择这部电影,也希望万家灯火能迎先辈回家!
如果子弹那个特效少一点就好了,我方拿人头每次都出现那个特效有一点点尴尬
这是我看过的主旋律电影里,最像电影而不是献礼片的,展现了一部电影的本质还是“讲好一个故事”。
看来军事法庭对美国大兵阴影太大了。。。
坦克开始有点手撕鬼子那劲儿了
《狙击手》看完,最大的感受就是克制。克制住了战争题材的宏大叙事结构,克制住了多线群像的野心,克制住了煽情的冲动。转而将视线聚焦于一场狙击战,去繁从简,干净利落。没有刻意贬低和矮化对手,战争是没有选择,但尊敬可以是互相的。虽然有一些镜头自己不是很喜欢(比如采访结束突然转向张译那个镜头的速度过快、子弹特效过多且失真等等),但瑕不掩瑜。克制之间情绪感染力极强,靠一个眼神、对周遭的描述带出的情感,这样的视听逻辑非常喜欢。
这样小视角多好,不用喊口号,不用打鸡血。伟大的牺牲不会矫情。
跟《悬崖之上》同是置身冰天雪地,打趣说前作是剧本杀,这部就是密室逃脱版真人CS。个人更爱这部,稳、准、狠。不复杂不“烧脑”,没有人海也没有大排场,甚至只有山坡的唯一场景,双方阵营都不过十人,“势均力敌”地斗智斗勇,就把故事讲得扣人心弦。张艺谋难得做一个纯男性群戏,演员都不错,特别是章宇真好!有勇有谋,有情有义;有血有肉,有信念感。他最终投向他始终望向的对面山坡顶上的灿烂阳光贡献了全片的最高光时刻。班长总跟大永说「不许哭」,可张艺谋总有让人哭的能力,这次甚至是使用配乐到毫不收敛的地步,他精准拿捏此类型影片的情绪套路,达成一次蛮精致的小试牛刀。Ps:片尾韩红《回家》的歌声里画面中复刻了「一条大河波浪宽……」
张艺谋太可怕了,到了这个年纪,保持这样的创作力,还能一直去繁从简,还能保持自己的态度。
影片本身水准可以,想去电影院的完全可以看看,值回票价完全没问题。不过还是要说一下,有些人一口一个“把美国人当弱智”这种言论的,可以自个查查张桃芳的事迹,自己的主页拿《现代启示录》当十佳却容不下一部真人真事改编的战争片,真是搞笑到家了。
建议所有执着于拍3个小时的导演们都学学怎么在96分钟里讲完这么完整的故事的 人物群像拍的好好 被惊艳到了
娄烨离不开雨我知道 国师现在咋也离不开雪了
孩子糖,笔画太多了
当大部分战争片以充斥视觉垃圾为荣时,老谋子选择化繁为简,这是他的勇气。越是简洁越考验功力,老谋子向其他战争片示范了什么是张力。放一堆烟花并不吓人,打火机对着引火线要点燃的瞬间才最让人紧张。用最简单的剧作——一场狙击战,刻画出最细腻的人物心理与状态。把每个人物放大,这一场战争,对于里面的每一个人物都是高光时刻。当镜头怼到演员面前,表演就会变得严格,影片节奏好,演员也演得好,特别是章宇,情感拿捏、性格把握都很到位。春节到处都很吵,一部能让人看进去的电影真的很难得
短小精悍的电影,舞台剧风格的设定,受限空间回合制的故事,若干个短剧用亮亮的身份这个麦高芬串起来,用近景正反打撑住一部电影时长的紧张感,难度较高。背景同样是冰天雪地,肃杀感和节奏把控的难度比《悬崖之上》要高得多。最好的部分是剪辑,节奏把控提升了整体观感。中方故事重点是班长的领袖气质传承和战友情,美方个性表达也没太丑化。
起码把美军当成真正的人来写,把朝鲜的寓意化作孩童的善意,就已经胜过其他了
这不是战争片,是煽情片,就不能煽的含蓄点嘛。
全是子弹时间,不知道的以为我在看赤井秀一
国师这部新片其实挺普通的,但是放在国师身上显得很有意思,因为我们会发现,相对已前些年的那些大片的繁复,这两年的片子一直都在做减法,剧情上,摄影上,讲故事上,都在越来越内敛。相对于早期的大师气象,越来越像匠人了,在不同类型的影片中做尝试,这是一种非常难得的经验。
——两个狙击手合而为一,五班精神永不死去。集体由个人组成,个人因集体而长存。当主旋律片终于学会调整焦距,讲好一个故事,收敛多线叙事、囊括群像的野心,不走廉价煽情的捷径,大故事里真实的“人”的形象才终于能放大、立稳。
没有一处动容 以前是抗日神片 现在是抗美神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