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郭振华(成龙 饰)赴港谋求发展,路见不平之下卷入两派黑帮争斗,却阴差阳错做了帮派大哥,郭振华反思此一段奇遇,发觉是街边卖花的玫瑰夫人(归亚蕾 饰)将好运带给了自己,自此谈判、出门前总要购买玫瑰夫人的玫瑰以求心安。郭振华将帮派所属丽池饭店改为夜总会经营,饭店前任老板之女杨露明(梅艳芳 饰)出于还债在夜总会表演结果大红大紫,郭杨二人更发展出了一段恋情。觊觎夜总会生意多时的福建帮频频向郭振华发难,郭一如既往向玫瑰夫人求运,意外发现玫瑰夫人正身陷更大的麻烦,原来她为使外地的女儿安心读书编造了自己堂皇的身份,而眼下终于面临戳穿,郭出于感激帮助玫瑰夫人圆谎,由此引发了连环笑料……
本片根据Frank Capra的作品《一日贵妇》改编,大量香港明星在本片中客串演出。
《奇迹》的编剧是成龙和邓景生。
成龙自己说过,这是他拍过所有电影里的最爱。同时也是我最喜欢的成龙电影。
《奇迹》是根据美国电影改编的,所以按照美国常用电影结构——三幕结构进行分析:
电影从郭振华来香港开始,到送贝儿离开香港结束。
在三幕结构中, 关键事件是导致后续事件发生的契机或背景。 情节点是导致故事情节发生转变的事件。
1989年《奇迹》,导演:成龙。编剧:成龙、邓景生。
1961年《锦囊妙计》,导演:弗兰克·卡普拉。编剧:罗伯特·里斯金、达蒙·伦允(原著)。
1933年《一日贵妇》,导演:弗兰克·卡普拉。编剧:罗伯特·里斯金、达蒙·伦允(原著)。
短篇小说《Lady for Day》,作者:达蒙·伦允。
文艺创作中的改编是常有的事,关键是能否改编的好,本地化、现代化都是要用心的。《奇迹》的改编可以说相当出色,它最为关键的一点是,单独增加一条线用于安排动作元素。
原故事本身是剧情片,要改成动作片就需要多加背景。于是编剧从黑帮背景做出动作安排,单独放在郭振华和段老大这条线上。看过电影,你就会知道这条线根本不影响剧情。段老大和李志飞处在故事边缘,从头到尾都没有参与玫瑰夫人的事件。
电影提供了一个改编思路:选择一个主角的背景元素,单独增加一条剧情线拍你想拍的东西。又能水剧情,又不影响原故事
《奇迹》是典型的剧情驱动型故事。主角是初来香港的郭振华(成龙饰演)。
郭振华:收获好运的人
玫瑰夫人:给别人带来好运的人
很多成功人士都会说自己的成功只是运气好,那么运气从哪里来的?成功人士得到运气后会回报吗?
在电影《奇迹》中,郭振华的好运是从玫瑰夫人那里得来的,形象化的道具是玫瑰花。电影多次表现了郭振华靠玫瑰花躲过一劫。
当玫瑰夫人生病时,编剧怕郭振华直接答应帮忙会说服力不足,加了三点:
最终郭振华答应帮助玫瑰夫人。
香港充满欺骗。
以上就是对电影《奇迹》的分析。
无论你是看电影要和别人讨论,还是写小说需要对人物进行设计,想要更多更深地了解故事,请关注我,或者把我转发给你的朋友!
成龙的奇迹 小时候就看了好多好多遍 那个时候不懂但就是觉得好看 现在再看一遍也还是顺畅至极 有趣得很 成龙的电影不玩插叙倒叙平行故事线什么的 就是带着观众跟着主角从头到尾的体验一个故事 这些故事带有梦幻理想主义的色彩 但加上了很多精巧的设计之后 让这种体验变得真实 绝不无聊 甚至重看多少遍都不会 最精巧最真实的就是龙叔的动作戏了 以前翻来覆去的把几场打戏看好多遍 后来也看过一些视频论文的评论 ——成龙对空间的展示很看重 打戏之前一定会把自己用到的道具或者地形拍出来 之后用到就绝不突兀 而且成龙很注重痛感的表现 虽然他的风格不是硬桥硬马的真实风 反而带有卡通感 但痛感的表现既为了滑稽 也塑造了主角/故事一定的真实性 另一个精巧的地方是他的电影里无处不在的“巧合”——帽子的玩法 打斗时惊险的躲避动作 甚至情节上的安排 动作上的巧合其实是通过大量的试错完成的 但最终呈现出来的这些巧合最美妙的地方在于 它让故事和人物变得不可思议起来 让观众就像以前的人看杂耍一样惊叹 而且就像杂耍一样 它不是利用观众的想象力实现自身的“神化” 而是提供了无比真实确凿的动作/证据 这也是成龙电影难以复制的原因 成龙反复提到过 现在拍电影不会再给那么充裕的制作时间和经费让你去试错 而拍奇迹的那个时候 成龙用了香港拍电影最多的专业演员和最高端的设备 演员们都是老戏骨 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拍摄的失误率 而且个个塑造的角色都是有趣十足 有给特定角色安排特定动作/情节制造喜剧效果的(一直擦车的车夫和打人的手下) 也有形象独立自主性强的配角(午马和董骠) 另外当时成龙用了很多大型设备拍这部电影 很多人唱衰 但他反而憋着劲想要拍好 所以在镜头语言上居然开始有很多精妙的设计: 用大摇臂带着摄影机丝滑地运动 拍出来的镜头在多个场景之间穿梭 既能高效叙事 也给观众一种异于平常看东西的新奇体验 用斯坦尼康稳定器拍那种“斯皮尔伯格”式的长镜头 不算很长但非常有效的连接多个场景 保留一场戏的完整和真实性 但在打戏的时候留给摄影机的空间不多 所以没办法用太复杂的运动镜头 就多用固定镜头 但有别于其他电影的是——镜头不特写局部肢体 而是用全景或中景去尽可能的捕捉全部的动作和结果 镜头位置的变动也非常慢 短 绝不会有越轴这种破坏观感的镜头出现 力求流畅 真实 时不时再插几个角色的反应镜头 让观众看的很舒服 不自觉的跟着一个一个的镜头看下去 达到让人忘记摄影机的存在的效果 这跟早期成龙的功夫片很不一样 以前他只会打 后来才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导演 有了质的飞跃 龙叔应该是那个时候狠狠恶补了很多电影大师的作品吧 最后 电影的配乐也很有意思 既有中国的传统音乐也有外国的配乐 但其实用法和现在的漫威电影配乐有点类似 完全服务于画面 短而有效 出现什么样的画面效果 就赶紧来一点制造这样效果的音乐 没有一个主旋律 甚至看完都不会记得里面的音乐 不喧宾夺主 但有效地利用音乐的特点 在潜意识里加深观众的观感体验 能够利用各种艺术形式 这也是电影的一大魅力
成龙_奇迹_1989 6.7 编导演技法的娴熟在方方面面,给人不少惊喜。英国译它为广东教父,想必是看到了黑帮洗白过程中歌厅舞演与街头枪战灭口的普多夫金所谓“对比蒙太奇”。富商来港后人物多了起来,熟悉的、陌生的、守备者、侵入者,饭桌上与酒店房间里调度能将人物关系讲得一清二楚,也足见功力。此外,它在动作片意义上对于空间关系的探索做到了超凡,楼梯桌椅灯扇人力车甚至榴莲作用不比任意哪个角色轻,据此搭起的喜剧桥段也远比同时期走下三路的那些作品要新鲜得多,因而妙趣横生。
前半部分里每个故事推进装置于情于理都稍显牵强:继位老大很牵强,买玫瑰花很牵强,开夜总会很牵强,不让用枪很牵强,帮助夫人很牵强……但亲家公临港后那些危机的化解都很有意思,整个故事也就看得流畅。
弗兰克卡普拉的喜剧不如成龙的喜剧招人喜欢——虽然设定的戏剧冲突相似,可前者立下的角色智商太低,后者的人物则拥有一种令人信服的单纯。
来自作为赴港青年与继任老大郭振华的单纯,或者说来自作为编导演一身的成龙这种独特的单纯体现在哪里?次要矛盾总会随着主要矛盾的解决而必然解决。
郭振华与李志飞是有矛盾的,后者因妒生恨、吃里扒外,宣布“广东人靠得住母猪能上树”后自称“最老实的广东人”。这两个人的矛盾如何解决的?打赢之后华哥给飞哥一家绳厂,飞哥拱手称谢,华哥着急赶路,问题迎刃而解。但此人之前的野心可是想做这整个帮派的老大,甚至第一场打戏过后他都没有被打服,这种诉求消失得太轻浮。同样的矛盾也在所有其他配角身上,他与杨露明的矛盾是爱情与事业没空兼顾,与海叔的矛盾是抵触学习传统的经营方式,与段一虎的矛盾是同辖区的利益纷争,与董大千的矛盾是被骗走的本钱……而其他人的矛盾也多,李志飞与段一虎、董大千与何国梁,几组不同的冲突都随着骗局的成功落幕而不了了之。高夫人这个角色在旋涡最正中,反而无足轻重,该她哭时她就理所应当地哭,该她笑时她也毫无例外地笑,除了戏剧作用外竟就没什么鲜明性格。
单纯还体现在他的善良只会照顾到核心人物,可其他那些人去哪说理呢。何国梁被骗走了金钱,顾新全被骗走了儿子,当然可以解释为成龙电影是牺牲官商阶级来救济无产者,可同样本钱被董大千抢走的劳动者们怎么算,要求赔偿结果被打的个体贩户怎么算,被绑架的四个记者两个商人怎么算。根本顾不上那么多,无产阶级喜剧里自然无产阶级可以为笑料所牺牲嘛。
《奇迹》首先是关于骗的故事,所谓奇迹并非对高夫人善意的完成,而是对顾新全欺骗的完成。这层彩虹泡沫的厚度都不如指缝,戳破与否全看命,除却成龙一如既往运气不错外,高明之处在于他对于结尾的选择。哪怕是这种正向上扬的快乐结局,也有两条路可走,或通过欺骗获得圆满,或通过坦白获得圆满。倘若电影要在高夫人和盘托出并获得顾新全不计前嫌的包容后结束,意味就窄了不少。最后一分钟各路神仙赶在真相公布前纷纷找来搭救,为什么这么害怕说出真相?只有骗才是最稳妥的成功方式,这是在说什么呢?能看得出电影的地缘叙事,内地与香港是两个结界,奇迹在这里:一方面,大陆人赴港顶了老大胃的同时顶了老大的位,敌对帮派也是山东人掌管,争抢着香港地界,没想到他们还真能把本来惨淡经营的事业弄得蒸蒸日上;另一边,所有港人们团结起来合力矫饰,塑造一团表面繁荣,一副拆不穿的西洋镜,和平就随之而来。童话般的奇迹在现实里怎么可能成立呢,尤其唯物主义者们不信玫瑰花那一套。怎么办?叹气是没用的啊,做人要叹世界嘛。
2021.11.08:完整重看粤语版。虽然郭振华阴差阳错成为帮派老大的设定让我有些难以置信,导致如今的我对后续的故事剧情的发展产生质疑,但是成龙在导演方面却给我了好些惊喜,片中好几个长镜头的场面调度还挺出色的(比如18分54秒整修夜总会的段落),另外,尽管打斗戏在片中所占的篇幅相对少些,但动作设计以及完成度还挺给力的。以及,演员卡司阵容(众多熟悉的脸孔)于现在的我看来,也蛮加分的。
嘉禾打戏分三小。威禾左转,走体制路线。拍警察故事,促阶级和谐(奇迹),抑冒险冲动(飞鹰2)。宝禾右拐,走不信任体制,惩恶扬善,终镜杀敌。飞龙猛将,东方秃鹰。泰禾一看,左右已被两位哥哥占了,怎么办?干脆横跨左右走极端。执法先锋。
BC10th港影展@百老汇moma。群星熠熠堪称港影配角点将录。早该想到,成龙拍动作戏总能充分调动空间元素创造喜剧性,搏命演出更要追求拍得高效,调度几个精彩长镜岂在话下。为替卖花妇人实现愿望请来一众人一起圆谎,核心创意来自卡普拉的一日贵妇,本质都是戏中戏。成龙是戏里戏外的导演,而电影本身,才是造梦的奇迹。
可能是成龙最好的一部电影。
成龙年轻时候的颜值秒杀现在一众流量小生,戴帽子帅炸了,还有梅艳芳的原声献唱,五星了
“你顶我的胃,我的胃你顶”~~
成龙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兼任编导演一体,全明星阵容加客串,整个故事玩得不可开交,身份的错位和打闹营造出的娱乐效果十分捧腹好玩,十分完整的故事加上诙谐的喜剧场面和气氛,简直找回了小时候看港片的感觉。实话实说,那时候最喜欢的还是成功的动作喜剧电影,单纯的好看有意思,现在来看魅力依然不减。
电影是在演戏,骗局也是在演戏。电影里的骗局就是戏中戏。既然是个善意的谎,就把它圆得完美。最后那场宴会开始奏乐的时候,是不是大快人心啊。虽然依旧是成龙故有的惊险喜剧动作模式,但因为加入温情戏,别有不同。片名叫一日贵妇更贴切。
香港电影龙套大集合。这片百看不厌。
【A-】也许是成龙空间意识做的最好的一部电影:几场如丝顺滑的长镜头调度实在是炫目无比,不同场景内的戏剧安排更是洋溢着成龙电影一贯的巧妙构思,无论是文戏还是武戏,“大全景-中景-近景”的镜头顺接毫无瑕疵。打戏占比不多,但处处精彩,最为亮眼的还是前半段酒馆与后半段绳厂的打戏,依旧是洋溢着想象力和执行力的动作狂欢,以及几乎所有动作导演里最高明的空间调度意识。毫无疑问,这是最能代表成龙对电影的爱的一部杰作。
小时候喜欢的成龙电影,故事改编自法国小说《一日贵妇》,加入了黑帮争斗情节,但也不突兀。比如“我的胃让他顶”这类很俗套的巧合,也不显得那么烂。尤其喜欢里头彪叔和金牌配角吴耀汉的表演。
1.不落俗套的成龙动作喜剧片,剧情别致,虽然情节上有点过于断节跳跃和时间逻辑上的bug,但是仍不失它的精彩;2.笑点也不致于太老梗,点到为止;3.人活着,就是在老的时候可以有一件值得向后辈炫耀的事情。
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的主流意识观念也潜移默化的变化,老港片是傻小子和努力者的舞台,现在的港片是狭隘的,中产阶级的,无聊腻歪的。而且老港片的受众是所有的劳动者,即使没有说教也要把娱乐发挥到极致,相较之下,我更怀念小时候一帮发小们群聚在一起看武打片的时光,电视台重温。
成龙早期作品中最具野心的一部,127分钟时长承载三部(上海滩式黑帮片+一日贵妇式喜剧+成龙式功夫喜剧)电影的体量,还要顾及招牌的动作戏和华丽的运镜,不简单!
哈哈,很喜欢的一个喜剧~~不仅有动作更有故事~~早期香港动作片真不是一般的好看。听C说里面有黄沾和倪匡·~呀,我都没注意过~~那种客串超级好玩~~
好几个交代场景的长镜头都设计的极为精彩,街面和绳厂的打斗也很一流,全片前大半段流畅紧凑,最后的解决过于理想化,过渡的不够自然。玫瑰作为幸运道具的功能还可以有一个进一步的升华。已经聚焦于某种香港身份(山东人和广东人的区别),给出的和解过于牵强,但也有某种可贵。
蓝光重刷。勉强两分。翻拍卡普拉的《一日贵妇》。为了弥补一个谎言,而造成更大谎言的喜剧模式。剧本有个极大的问题:卖花老太向留学女儿吹嘘自己是香港名流(我不知道这老不修为啥要撒这么大的谎),结果为了留住她的富二代准女婿,香港白道黑道被组织起来一起骗人,再加上出现绑架、诈骗等戏码,你要做所谓的好事也要有个度是不是?——没人问问那个上海富商什么感受?欺负外地人是天经地义的是么?这剧本就立不住,况且内容荒诞,编制的又很喧闹,一股廉价闹剧的气味。前50分钟讲成龙靠好运玫瑰花莫名其妙当上大哥,动作场面总算出现的自然,后面以舞台感明显的身份错位喜剧为主,动作戏就像硬塞的了,绳厂的房梁跳绳有新意,但成龙做黄包车滚下坡之类动作既不惊险又无必要,不知在干什么。这片唯一看点是无数客串的大牌,真是任何角落都有名人
这片是不是成龙所有电影中出现明星最多的一部?打斗场面维持一贯的搞笑水准,但惊险度和动作难度相形不高。
再一次证明成龙具有拍电影天赋和才华的一部作品。标准的三段式剧本,明星熟脸儿极多,群戏刻画精致。相比成龙更擅长的武戏,本片的文戏反而更加突出,整个故事节奏下来都很舒服,动作部分被高度压缩且不会显得喧宾夺主,尤其是作品本身的本土化结合非常优秀,如果不看简介根本想不到是改编的外国作品,整个香港本土的感觉做得非常好。有的人可能从没在电影学院听过课教过书,但就是有电影的天赋,能拍出来好东西,能有对的感觉。最近看多了成龙的片子觉得作为一个导演他是真的不输,比现在太多被吹捧的导演手稳多了。
都是大骗纸,还说什么善意的谎言!广州富商和探长被你们骗得好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