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刻画小人物,抨击大社会
本着看喜剧的心情看完了这部电影,结果开演后不到十分钟,这个心啊拔凉拔凉的,一直凉到最后。尽管范伟演的孔老师,从开始一直到最后,都在讲春天来了,我的心还是最终没有暖起来。
从本片的剧情来讲,从头到伟刻画了一个胆小、善良、不善于沟通、不善意于处事的小人物的生活。范伟老师饰演的孔令学,屈就于一个非正规文武学校里教学中学语文的孔老师。从上课制止女学生听音乐,反被女学生打了一巴掌,而就此作罢的开场,就已经奠定了一个唯唯喏喏的小人物的基调,在那个教室的墙上,还贴着尊师重教几个大字。通过后来被女学生的男友跟踪的过程,各种环节更将此小人物的形象刻画得维妙维肖。范伟老师,演得太好,把教师作为一个社会最低层的小人物的生活展现在大屏幕上,让大家看到,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是活在光辉里,其实有很多教师活只是活在粉笔灰里。
“其实这种现象是不对的!”我觉得影片表达这个意思,只是没有明说而已。
作为一个教中学的老师,知识程度应该比较高,至少可以说是一个知识分子吧。但是,当秀才遇到混混,为什么却显得那么无奈?当老师遇到不听课的学生,又该如何是好呢?在整个影片中,孔老师为什么不向警察报警?警察又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当孔老师在红灯区为了证明自己是老师的身份而朗诵朱自清的散文《春》的时候,是一种怎样的心情?而最终解决这个问题的却是黑社会的老大派人扔了一块石头。
想想我们的主旋律电影,我们的经济发展如何如何的快,科技发展如何如何的快,军事发展如何如何的快?那么再看看我们的教育,当孩子在课堂上睡觉的时候,当老师的是否真的应该为学生披上衣服呢?我觉得这样的电影,才是真正的社会现实的写造。得顶。
2 ) 有关孔令学
有关孔令学
这是去年四月就上映的一部电影,以前听说过,但是一直没有去看。平时关注的多是国外的一些影片,对于本国的电影关注确实太少。相比国内的大制作手笔,我更倾向于新生代导演用心制作的低成本电影,像是以前的《疯狂的石头》、《人在囧途》、《夜店》等等,虽称不上是大家风范的旷世奇作,但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一道精美的小品。
看这部电影不是趋于偶然,而是最近看了第十放映室的新春特别节目,其中有一期就专门介绍也范伟这个演员。说实话,我看范伟的电影并不多《天下无贼》、《非诚勿扰》和《建党伟业》。在以上电影里面,范伟都是以配角的身份出演的,戏份并不是很多,但其塑造的草根人物个性鲜明,总会给观众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在那期节目中,就提到了这部范伟主演的电影---《跟踪孔令学》。
孔令学同样的一个草根形象,在一所文武学校教授语文课的老师,虽然是地道的东北人,但是读课文时,句句都是字正腔圆的普通话,从这边可以体现出,孔老师的人物性格---做事认真到位。他年近40,有老婆有孩子,家庭不能说很富裕,但是很和睦。他每天都是努力的工作,这又是一个典型的中年男人的形象。故事缘起于孔老师没收了上课玩手机的一名同学的手机,这名同学是学校舞蹈班的一名女生刘萌,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一点肢体冲突。事后,刘萌名义上的男朋友阿祥,社会上开发廊的一个小混混,便找上了孔老师。他希望孔老师不要找刘萌的麻烦,但却被孔老师拒之千里、闭口不谈,甚至害怕阿祥会对自己的家人不利。但是阿祥依然是不依不饶的缠着孔老师,就这样,一场跟踪与反跟踪的好戏上演了。
刚开始的时候,感觉这部电影像是剧情片,虽然它以喜剧片标签,但是前30分钟的剧情确实笑点不多;而中间30分钟的时候,感觉它又像是一部悬疑惊悚电影,似乎有些时候连自己也不知道,这个阿祥到底是为了什么才这么一直跟着孔老师的;等看完最后30多分钟的时候,终于发现,这部电影确实是一部喜剧电影,只不过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黑色喜剧,尤其是最后医生为孔老师给出了诊断---焦虑症。看完整部电影之后再看孔令学这个人物,当然,范伟的塑造真的是无懈可击,或许他真的对草根这样的角色做到了信手拈来的程度,总之,这个人物已经实体化了。他,孔令学就存在于我们的身边。我给孔令学下的定义是百分之五十的孔子加百分之五十的孔乙己,最终就成为了孔令学。他对于自己的工作,对于自己的家庭都是尽职尽责,十分认真,拥有一套自己的严格的道德规范,用医生的话就是太认真了;但是,他为人又显得过分自我,过于偏激,对凡是有悖于自己道德的事情,又过于否定。总之,他是一个有着自己追求,但是却容易受到外界影响的人。这种人有时候会活得很快乐,但是有时候会活得很累。在被跟踪的期间,孔老师始终没有给妻子说出事情的真相,而是变着花样的编瞎话,希望能够骗过妻子,但是孔老师的想法是好的,他这样做也是为了不想让妻子担心。还有就是他始终没能和阿祥做过一次真正的谈话,或许在他的道德里面,这种人就是垃圾,根本不值得一谈,即便是谈,也不会得出什么结论,因为孔老师早把阿祥在心里面完全否定了。但是他又和刘萌讲了手掌和拳头的道理,希望能通过沟通得到刘萌的认可,或许刘萌在他的眼中还是有药可救的一个人吧。因此,我感觉,孔令学这个人物性格中存在的多面的矛盾体。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矛盾体的组成,只是在外界的刺激下,我们凸显了其中的某一或者某些方面罢了。孔令学,是草根,他就生活在我们这些普普通通的人的身边。而我们自己就或多或少的有着他的影子在身上。但我们真的应该做些改变了,对什么事情,都要拥有一个平和的心态,做事情不要过于认真,这不也是片中的医嘱吗?
看到影片的结尾我的心里是暖和的,在孔令学上课的时候,有个男同学睡着了,这次他并没有想影片开头那样处理问题,而是边微笑着读课文,边把外套脱下来给那个同学盖上。我想,他的所有心结至此已经全部解开了吧。放平心态,正常面对,我们生存的社会就会多些和睦,温暖,欢笑...^ ^
3 ) 这一切没有想象的那么糟
在《跟踪孔令学》的一开始,范伟以一种令人眼前一亮的形象出现在观众面前。的确,习惯了他在大银幕上一次次演绎各种窝囊受气,蓬头垢面的小人物后,一身教师打扮,书卷气十足的他还真有点让人不大习惯。不过待到影片的最后,人们便会惊奇的发现,原来片头的那些都是假象,范伟还是那个只属于小人物的范伟,即便是西装革履也难以遮掩那些小人物身上令人感到唏嘘的坎坷经历。
如果让我为这部电影起一个副标题,我首先想到的是“一个焦虑症患者是如何练成的”。可能谁也不会料到,仅仅因为一次与学生在课堂上鸡毛蒜皮式的冲突,一位教师的生活秩序就会被彻底打乱。他整天为自己的妻女担惊受怕,生怕她们遭到一个小混混的毒手;他绞尽脑汁,想出各种荒唐的点子来摆脱别人的跟踪,最后却被妻子怀疑有了外遇。他不惜花费重金雇佣黑道上的打手来摆平麻烦,结果却用自己的手险些害死妻子。这就是孔令学,一个依然窝囊,依然软弱的小知识分子。他把安分守己,井水不犯河水当成自己的处事原则,结果最终却自己把自己变成了精神病。而更令人苦笑不得的是,那个一直跟踪他的小混混从来就没有加害于他的念头,人家只是想和他处好关系而已。
本想用软弱化解生活里的矛盾,却让自己越陷越深。本想用强势将自己拉出困境,却发现难得来一次的爆发只是一次无聊透顶的庸人自扰。这就是孔令学,一个悲哀的被迫害妄想狂!
这部电影的外景地选择在了辽宁本溪,浓郁的重工业气息,略显陈旧破败的都市,以及纯正地道的东北方言绝对会让那些东北观众泪流满面。不过影片没有沿袭范伟上一部作品《耳朵大有福》中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沉重反思,相反,导演张骁提出了一个超越地域,值得整个社会深思的问题--那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
作为一名教师,孔令学在电影的开篇也算是意气风发,在课堂上向学生们大谈特谈做人的道理,他教导学生们之间要像两只张开的手掌互相拥抱,而不是两只攥紧的拳头互相碰撞。可当他走出课堂,真的遇见了这样一只温暖的手掌,他却选择了用拳头给予还击。其实,这种言行不一的笑话又岂止发生了教师这一个行业身上?太多的欺骗,太多的潜规则,太多的明争暗斗已经无法让当今的人们再对周围的同类抱有一颗信任之心了。或许在人们的思维中,感情已经再也无法成为维系人际关系的纽带,只有利益才能让人们勉强保持着貌合神离。
《跟踪孔令学》选择在“五一”小长假之前悄然上映,处在这样一个国内外大片夹击的环境之下,本片票房的惨淡几乎可以预见。不过,相信对于大部分看过电影的观众来说,他们都不会把这部电影划入到如今已经泛滥成灾的国产山寨喜剧中去。即便划入,起码也要在喜剧前加上黑色二字。影片的结尾,范伟饰演的孔令学已经不再是那个风度翩翩的语文教师,他的形象又变成了那个令人忍俊不禁的“彪哥”,虽然他依然在讲台上讲着朱自清的《春》,可窗外,依旧寒冬。
在电影里,这一切没有孔令学想象的那么糟。可是在现实里,这一切似乎比我们想象的还要糟。
4 ) 正直无用
范伟的确是一位优秀的男演员,他展现小人物的惯用技巧,在《跟踪孔令学》里被运用得轻车熟路。张骁的这部电影有不小的野心,作为在央视这样一个团体里浸淫很久的导演,张骁表现出了强力压制下必然会出现的反心。电影中对社会弊病的讽刺辛辣到位,正直的孔老师到了电影的结尾,变成了油滑、世故并且阿Q精神贯穿全身的孔老师。《跟踪孔令学》最大的问题也在于结尾的处理过猛,让应该是顺理成章的转变因为节奏和力度的过快过猛,而显得跳脱和不真实。而阿祥这个主要人物结果的交代缺失,也留下了遗憾。按照电影中孔老师的最初思维方式,他是必然会被阿祥逼疯的。其实我想很多人都在看电影时都意识到,孔老师其实只要向阿祥做一个“我不会找刘萌麻烦”的承诺并且付诸行动,那么阿祥便不会和孔令学之间产生那么多的纠纷。电影最后的部分,似乎孔老师已经和阿祥达成了这样的协议,“两只手握在了一起”。而孔老师身上那一袭练武用的黄色练功服,已经深深将孔老师“两只手握在一起”背后的懦弱和苍白暴露无遗。
5 ) 范伟老师演技精湛,但电影情节侮辱观众智商呢?
一星给漂亮的几个女演员和范老师的精湛演技。整个情节非常做作,电影智商基本为零。我有个问题:孔老师这智商是怎么当上老师的? 电影的目的是批判那些非正规学校老师吗?讽刺非正规学校老师的智商太低? 导演应该是想体现孔老师这样的乡村平凡老师,但是用力过猛,将孔老师拍成了一个傻逼。他为什么一直不告诉老婆事实?为什么一直逃避那个小混混?很多矛盾刻意编造,完全不合逻辑。
6 ) 放下
本片的主演、片名和海报都有向搞笑片误导的嫌疑。其实感觉本片还是蛮有内涵的,往大了说,反映中国传统理念和当今社会的一种冲突,影片是通过一个小人物生活中的一个小片段进行深刻的反映。
首先是文,即为师。“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却在张贴着这四个大字的教室中,孔老师遭遇到了他的尴尬,也是本片冲突的起源。老师对学生的教育完全没有效果,反倒是老师的处处受到了学生的胁迫。孔老师代表了正统的老师形象,尊崇社会规范,过着清贫的生活。与之对照的杨老师,拿着工资、赚着外快,生活水平和岗位职务明显高于孔令学。孔孟之道成了放在地摊上卖的礼品,孔老师最终买了它,却是当成了板砖来拍人。
其次是武,即社会秩序的维持。孔令学多次以报警来摆脱困境,但片中没有出现过一个警察,片中却不断的出现,需要依靠“社会上的人”来解决问题。江湖义气显得比法律来得更有实效。
最后是人,即为人。通过以往年代以及家教所产生的这些正统的人,该何去何从呢?答案就是医生所说的:凡事不必太认真。放下传统对于自己的束缚,顺应社会的现实。在一个不正统的学校,就不需要一个正统的老师。
浪费了范围和马伊利
遇到恶势力背诵朱自清这么管用啊
真心覺得這片還不錯, 打分眾的要求太高了.
范伟绝了~
我很喜欢这部电影
那小混混的一出出儿特真实,哪个初高中周围没几个这类人。范伟演得不错,但老好人老实人的角色设置太怂了,肉!(刘萌那小姑娘挺好看。“朱什么清?也是你们学校的?”——没文化多可怕呀~==
你是哪条逆流而上的鱼吗?
别把这片子当成印象里一般的小成本中国电影,充满诚意,充满导演的智慧与用心,片中默默的生活细节会让人感动。
首先,编剧的主要矛盾,还是那种一指就可以戳穿的把戏。其次,范围的演技端着的地方多。第三,结尾交代不清楚,做作。
看到录音麦在地上的影子,结尾强扭的呦
看看还蛮有意思的,就是范伟总是演一样的角色,没有什么突破。
如果要追究深度并且上升高度的话,这个片有他想表达的意义。
演的挺好,编剧意思差大了,不就打个车的事儿吗,整多么多东西,这老师差打车那俩钱儿还是咋的?
懦弱、善良、耍小聪明……,这些基本都已经成为了范伟的标签。其实,以范伟的能力,绝不仅仅局限在只会演这种小人物,但在观众和导演心目中已经把他如此定位。照此以往下去,将会大大限制他的发展,将他从一个演技精湛的影帝沦为一个类型演员。不得不说这是一种悲哀。
范围的低成本糙片总是有点儿看点
孔老二就是稻草狗,好人总不能太软弱,适当的时候应该硬起来。
稍嫌用力,技法上还是不够纯熟
在按摩店背朱自清那块儿看得我都要泪奔了。如果你在北方的小城生活过,仍记得校园门口晃来晃去追求女学生的社会混混,眼见过满脸不屑顶撞中学老师的暴力少女,听说过教导主任被学生在回家路上用铁链伏袭的传闻,你会明白这种现实里的色彩放进流动的影像才真正感觉到的生活本身的黑色幽默。
有点意思
范伟演的好,其他完蛋,镜头毫无新鲜感而且低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