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一架四引擎飞机在机场着陆,走下飞机的是唯一的乘客乔•法尔什——作为法尔什犹太家族最后的幸存者,自从他1938年离开柏林,至今已有四十个年头。在机场到达大厅里等待着乔的,是包括父母、姐妹、兄弟等在集中营丧命的死去的家族以及乔之前所深爱、最终在柏林的轰炸中丧命的纳粹分子的女儿莉莉。一场跨越生死世界的庆典与邂逅就此展开。本片是比利时著名导演组合达内兄弟的剧情片处女作。(小易甫字幕组)
给予了一个全新的叙事和呈现方式:活在不同时刻甚至死于不同时刻的一群“亡灵”的party,实现了不同时间线和时间段之间的对话,用一个“齐聚一堂”的方式,在一个相对有限的小空间里讲述了整个法尔什家族的故事。这一点是令我最欣赏本片的原因,因为它在叙事上尝试了一种全新的模式并且对我来说是成功的。
另外在人物动线和运镜上也看得出下了很大功夫。虽然空间有限但包含了很多独立单元,包括大厅、广播室、洗手间、楼梯,以及在边界上更为拓展的飞机场等等;人物数量也不少,且要讲清楚多个不重合的故事,在叙述上节奏非常紧凑,但镜头又有点一镜到底的感觉,十分难得。
最后在内涵上,完全跳出战争场景(只采用口述的方式,甚至没有闪回),用一些简单的对话和家族故事反思战争甚至讨论了纳粹德国人(可谓是经久不衰的话题)。部分台词也让人印象深刻。
“德国的石头里都散发出对犹太人的憎恨”
“我不懂你对德国荒诞的热情来自哪里。”
「背叛」身份、「背叛」過去、「背叛」自我,「忘記」身份、「忘記」過去、「忘記」自我。戰爭可以在一瞬間結束,但戰爭所帶來傷痛和苦難即便經由「背叛」和「忘記」掩蓋,也會在某一天被另一個「叛徒」掀開,讓我們不得不直視我們已經發膿的「背叛」和「遺忘」,混著現在和過去的膿血,流出其實從未忘卻過的昨天。【達內兄弟展 @ 百美匯】
处女作也是达内兄弟最具争议影像“实验”,舞台剧式画风,天马行空荒诞故事架构,及宏大时代命题关照,均令该片存有争议;首先,达内兄弟早期对重大社会、时代议题的关注,不言自明,一定是因袭了兄弟二人纪录片导演身份的某种“传统”;较后期较小的切口、转向对人的关注,处女作的确粗糙和野心大了些;单就该片,以航站楼作为造型空间,来隐喻“不断的进来,与不断的飞走”,一进一出,大概也是人生最本质的宿命、归宿;在空间内,以离奇方式,凑齐法尔什家族整个“死魂灵”,于是一场小时代式的互揭和“我控诉”,轮番上演;纳粹,是导致整个家族走向没落的直接导火索,但跟深层次的原因,是整个家族暗流涌动的互相敌意和危机四伏;涉及诸多议题,以家族人讨论方式逐一呈现;如好莱坞制片体系对异族人的刻板成见;德裔流亡者爱国之情的存在主义等;
达内兄弟的处女作长片,与他们之后为影迷熟知的作品有着迥异的美学标签与主题探讨。一部影像化的舞台话剧,将纳粹幸存者与其丧生的家人共聚一堂,时而愤怒、时而温情的对话充斥其中。背景设置在夜晚空荡荡的机场,给人一种悚然的异域感,也有同往另一个世界的告别隐喻。整体来看欠缺电影化的意味,也许是成本限制所致,却不经意找到另一个呈现纳粹大屠杀的微妙角度。
#BC达内兄弟回顾展#不落俗套,让生者与逝者共聚一堂,追忆那段不堪回首的似水年华,关键是以小见大,关于一个名为“Falsch”的家族秘史,更是二战犹太人的血泪心灵史——比之那些暴虐的战争与集中营场景,私人口叙史更有着四两搏千斤的力量。作为达内兄弟的长片处女作,作者充分利用舞台剧时空交错的特色,把时序安置在同一建筑之内并逼迫角色彼此互诉衷肠,他们既在机场又在海上邮轮,从纽约到柏林,横跨近半世纪……直至最后一个镜头戛然而止,观众才恍然大悟——受苦的一家人终于团聚了。
意识流电影,莉莉的发型很酷。开场几分钟地狱感就相当足,蓝色是底调,同时有绚烂的霓虹灯和亮色衣服衬托,是现代主义的用色。放大版的萨特版《地狱》,后死的几个人都只想说自己好的地方,但转眼就被揭露。约瑟夫有自我反思,他能去揭露别人。乐队的表现很震撼
@百老汇moma。拍法犹如舞台剧的影像化,甚至空镜都有比一般电影更强的分幕性质。迷离冷冽的色调让人想起德州巴黎,亡灵的聚会与安魂则类似下一站天国。是非典型达内,但群像复杂关系的揭示和机场空间的利用都有条不紊,是完成度极高的处女作,更书写了平行世界达内风格的另一种可能。
早就下了终于熬到有大神做了字幕。片名被翻成[错]了这么多年……倒是个角度刁钻的大屠杀故事,不过这根本不是电影嘛就是一个实景舞台剧。机场这个空间选得蛮有趣(天堂中转站?)。金句:“我为我活下来了感到抱歉”“他们不是忘记了,而是不记得了,这不一样。”大屠杀的痛苦唯有死亡方得解脱。
基于戏剧空间的一次探索,达内也曾有过另一种可能性。包括对于大屠杀问题关切,都在此找到了回响。 @百老汇MOMA
彩色而朦胧的胶片给人一种「月吟」的质感。修复效果极佳, 也从预告片中看到了未修复前的样子。一种话剧从舞台搬演至银幕的再调度, 几乎成了某种运镜实验的集合体, 但用得并不滥。历史盲表示看得半懂不懂。紫而隐秘的夜色太美, 不明就里的小女孩平移镜头, 静止的音乐会, 争执时弃角色于不顾而左右往复平移的镜头, 闹中取静, 删繁就简。
idea是好的,但室内单场景也不是所有都会成为舞台剧,可能困于预算吧,只能这么安慰了
从布景到表演,都是舞台剧感太浓,不过涉及死亡跟命运,也不能说不恰当。晦涩的台词跟催眠的配乐,达内后期从未出现的平移镜头跟逼仄的塞满人。这部而论,导演后面反抗自己走向极简真的是更能抓住人的改变。#达内回顾展@MovieMovie
达内兄弟处女作长片!想不到是这样的。感觉很少有导演的处女作是这样的设定,诡谲错综的人物关系内,蕴藏着宏大深邃的主题。影片开始后观众一直会想一系列问题——这些人是谁?什么关系?都死了吗?他们到底经历了什么!抽丝剥茧般推进,让你于无声无息间仿佛见到优雅富贵大家族的鲜花着锦,又烈火烹油,继而体会战争对人性的磨折。下飞机就倒下很好地首尾呼应(想起拜登上飞机哈哈哈)。虽然这家族的故事个中细节看得不是很清晰(似乎导演也没想解释很清晰),却还有些喜欢,只是不明白为何达内会有德国犹太情结。两次提到夏洛滕堡亲切!早11点赶电影真的不适应(想起接着两三周资料馆阿巴斯也都是…困),差点儿迟到,幸亏片前须知A仔唱歌儿拖延了时间。“无法逃遁,这就是我——达内兄弟电影回顾展”。今天出评分了。百老汇MOMA1厅约8成
#达内影展 与后期风格很不一样的处女作(只有跳舞那段有点像后来的)。叙事方法特别,亡灵派对发生使机场这样的non-place有limbo的色彩(舞台感也有)。
达内兄弟长片处女作,和日后写实风格明显不同,是一部超现实背景的舞台剧风格,幸存者与往生者的对话在机场上演,根植在记忆里的二战伤痛被唤醒,当然这不光是要表达反战主题,借由男主和德国女友的爱情来强调世界不是犹太人和非犹太人之分,爱是要超越狭窄的二元对立论的,整体表达还是很达内的,就是形式略不同。
达内们其实以前还挺话痨,舞台剧感太强
一部与达内兄弟后期风格极其迥异的作品,本质上属于一种具有实验性质的幽冥舞台剧影像,通过将死之人的弥留印象来引出一段尘封多时的家族回忆,而这段回忆是建构在历史伤痛上的,本意的格局设定是很宏大的,但却被这哥俩拍成了家长里短了,观感只能说是比较一般。
又好喜欢!错误/历史/种族/屠杀/爱情/生活/移民/苦难/轮回/上帝/循环 一种surrealism文学的历史和舞台的呈现,蓝光打在人物脸上,飞机涡轮声音宛如千万无辜亡灵的呼唤,受难者坚定地站在飞机历史setting的前面张口无言地忍受着,逃离者在新的帝国承受新的生活苦难,曾经离上帝之国如此近的人依然想要回到不是故土的故土,施难者在共同毁灭的时刻为受难者呼喊。“世界不只犹太人和非犹太人 还有穷人和富人” père écoute moi 之后又开始了一轮循环 是历史过去的回忆的循环 也是社会现实的循环:从对历史上种族国家的vaterland呼唤,到对现实苦难生活的质疑 无力逃脱
虽然看的时候困得要死,但是能感觉出在风格形成前的达内对于传统叙事的功力还是深的。 2023 上海#无法逃遁,这就是我:达内兄弟电影回顾展# 上海MOViE MOViE影城
纳粹在留下的和离开的人之间投下一道长长的阴影,终于三十年后最后一个法尔什被飞机送达深紫色调若另一个空间的生命尽头,全家族在机场置景中聚首,吐尽没能说出的话,完成安息前的谢幕舞台演出。从巴勒斯坦回到柏林,看见与真德国人的距离,质问「对德国荒唐的热爱与信仰」。达内兄弟的剧情长片首作,与此后写实的风格迥异(有点费里尼?),意外地喜欢,那个节奏韵味悠长的开场功劳很大。
3.5 若是把导演名字藏起来,压根儿想不到是达内作品,与日后的作品风格迥然相异,然而通过这部处女作,让人意识到了达内后来的简洁、现实的纪录片式的拍摄手法并不是天然的,而是导演艺术探索的选择结果,他们找到了真正符合他们的直接的现实批判表达方式;细琢磨本片其实也颇有味道,以机场为舞台,魂兮归来的家族成员的一场“舞会”,意识流的长长地梦呓般地台词,风格化地展现1938年柏林犹太人家族的残酷经历,想起一部波兰犹太人的纪录片,他们觉得比起德国人土生土长的波兰犹太人来说更痛苦的是被自己祖国驱逐,本片作为德国人的犹太家族,饱尝相似的痛苦折磨——这里连石头都恨我们,无论走或者留,皆是永远的异乡人;音乐的运用也很特别,仿佛剧中人物与观众听到的是一样的乐声;总体稍显私人、深晦,有碍理解 #达内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