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推荐一部政治正确的反台独教材——谈反动电影《八二三炮战》的现实意义
我对台湾电影一直不感兴趣,这也不过是自己浅薄固执罢了,与台湾电影艺术水准无多大关系。毕竟我对台湾电影的认识仅仅源自几部根据琼瑶小说改编的言情片而已。至于演员无非知道林青霞和秦汉。林青霞当然是大美人,遗憾的是我觉得她是那种完全经不住时光磨砺的女人,还在如花的时节就已经露出将要老去的迹象,让人不能安心领略其美貌,感觉很是怪异。至于秦汉,也没什么惊艳的感觉,觉得也行啊,很适合我们县城人的审美观。这个扯远了,我想说的其实是最近在网路上下载观看的一部台湾老电影《八二三炮战》。这部影片描写当年国民党军队在金门、马祖遭受解放军猛烈炮击,国军组织反击并最终保住金马的故事。毫无疑问,这样的电影歪曲历史,恶毒攻击丑化共产党和解放军,算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反动电影,只能作为反面教材用批判的眼光观看。
大陆政治文化氛围日见宽松,此片在网路上得以流传也是一个明显的证据。作为大陆观众,这部影片视角特殊,不免有一睹为快的好奇之心。老实说,看过以后颇有些失望。个人认为不论故事性还是艺术性与大陆同期影片不在一个水准上,国民党不得人心,当时艺术界才俊之士多为左派也由此间接得以证明。当然也有一些亮点,比如电影的配乐不错,有感染力;蒋公形象的出场安排也算是处理得自然得体;女主角很漂亮等等。好在这些都不是我要谈的重点,作为闲话到此打住。
用今天的眼光看,《八二三炮战》其实在政治上有其正确的部分,它从另一个角度看完全符合“九二共识”的精神,是对一个中国,各自表述的生动表现。影片中应该说不存在所谓“台军”的概念,只有堂堂正正的“国军”和“十恶不赦”的共产“匪军”。既然称“共军”为“匪军”,那自然就不会是外国军队吧。尤其重要的是影片中强调了国军将士“五湖四海”的成分,很多战士们都操着祖国各地的方言,听来备感亲切。当然有朋友会说你这都是废话,这是当年国民党治下的宣传电影,焉得不是如此,何劳你来絮叨。这话当然绝对正确,不过你且看今日之台湾,台独之风何其猖獗。我们的宣传机器不愿意也不可能面对的一个现实是:台湾独立绝不是一个所谓“民进党”的主张,而的的确确是台湾的主流民意。其实在所谓“民主政治”的体制下,政党哪有什么真正必须坚持的纲领和主张,一切惟选票是从或者也可以说一切惟民意是从罢了。试看今日之马英九,不是也改变口径,支持起关于台湾加入联合国的公投了吗。所谓“返联公投”与“入联公投”,不论国民党如何解释其间的原则性差异,但他们迫于选战压力——民意压力——陷于无所适从的窘迫处境已是暴露无疑。民进党利用民意在所谓“大选”前把国民党逼进政治死胡同不能不说痛击了国民党的软肋。经这一击,其实“大选”结果已经是毫无悬念,剩下的垃圾时间只能供善良的两岸民众去做做好梦罢了。当然这也不是说台独迫在眉睫了,换句话说,也不是指战争迫在眉睫了。民进党大力推进“入联公投”无非是出于选举的考量,与台湾独立的实质性行动相差何止十万八千里。对这一点,两岸政治家心里都是明镜似的,所以国民党才会为能否胜选心忧如焚,大陆方面也才放松强硬的口气,美国佬才会有一种不冷不热的所谓一贯态度。应该这样说,民进党操弄选战有术,国民党左右为难,共产党稳如泰山,美国佬则只有感慨中国人的聪明实惠了。至于“入联公投”的结果如何,恐怕只有两岸热情的升斗小民才会为之牵挂不已。
所以大陆公众其实大可以放心,台湾是不会独立的,台海战事既不会在短时间内也不会在遥远的将来发生。中国打中国人的事情虽然谁也不敢说今后不会发生,但发生在台海的可能性是很小很小的。国民党一贯搞专政现在转而适应民主的政党政治看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看不出个把邓小平好好搞搞解放思想不仅赢不了选战的,而且这样背着历史的包袱走下去,纵然有大陆的支持(经济政策上也许是一种支持,政治上的联系则难说不起负面作用),前景还是暗淡得很。
我不知道《八二三炮战》如今在台湾还有没有人会去重温,估计这种电影在台湾也是几头都不讨好的。其实说来有意思,象这样在台湾和大陆都是几头不讨好的电影应该说真是不会很多吧,这有点象前苏联的电影《列宁在十月》,可是《列宁在十月》在中国已经成为经典的怀旧资源,受到两代中国观众的追捧,毕竟还算是有个归宿的。《八二三炮战》这种不尴不尬的电影看来也就有必要由我们来给它挖掘点新的价值,给它赋予点时代的新意思。鉴于此,我建议把《八二三炮战》作为体现“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宣教片在网路上推而广之,这也可以说算是以毒攻毒,在政治上得以收双重正确之效果也。
作者:--政治局-- 2007-11-10 20:23
2 ) 难得看台湾关于国共之战的片子
难得看台湾关于国共之战的片子。
这个片中还听不到现在所谓台湾国语的娘娘腔,片中的人物居然还用方言。不知道台湾的国语什么时候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片子中有意思的是,操外省方言的人物大多是正面形象,意志坚定。一副党员的形象。而操台湾闽南话方言的国军士兵就属于没有什么文化,喜欢偷奸耍滑的思想落后的分子了。还好,在其他国军士兵的帮助下,落后分子也是有进步的。
难怪台湾现在省籍情绪那么严重,要闹独立呢,感情那会台湾当地人在国军眼里就是一群农民形象。
那会台湾的片子跟那个时代这边的片子在一些宣传手法上真是很象,国共两党真是哥俩。
片中有不少熟人,比如:柯俊雄,凌风,秦祥林还有扮演《英雄本色》中豪哥的狄龙。
3 ) 国军兄弟也能YY
台湾拍的类似于《海鹰》《渡江侦察记》之类的片子,看看这些主演,柯俊雄吴汉狄龙秦祥林纽承泽孙亚东黄仲昆焦恩俊,可见那时事港澳一心对大陆啊~
居然还有焦恩俊……唉
这有片段:
http://www.56.com/u57/v_MTkwMzcyNjI.html
两三年前还是萌萌的小果粉时,在油管上看了这部电影的修复版预告片,听到那首激动人心的主题曲真是心潮澎湃。台湾戒严末期拍的军教片,还是蛮有特色的。钮承泽那首歌仔戏真的是好。狄龙客串了几个镜头的吉星文。柯俊雄演的这个角色,台词很有意思。“保卫大陆疆土的最后一仗,也是保卫西太平洋自由祖国的最后一仗”
從金門回來後和丫頭、奶奶邊吃晚飯邊看的影片,印象深的部分是那個國軍士兵,在金門這頭,思念著廈門那頭的母親和弟弟~
典型的军宣片或者军教片。大体上依照历史事件拍摄,但台湾军方立场非常明显,宣传、教育片是也。不过,今天看来,倒颇有娱乐性,狄龙、钮承泽、柯俊雄等明星的加盟,也多了不少看点。
国军炮兵之歌很好听。
7分。虽然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老片,但布景太假了,一眼就看出来是模型。前面部分还有搞笑成分,但在炮战正式开打之后,全片就一直处在轰隆隆之中。由于没有短兵相接,造成塑造的阵亡都没有震撼人心的感觉,反而是钮承泽演的那个唱歌仔戏的小兵最让人心痛。不管怎么样,看这部片还是能感受到和平太重要了。
台湾军教片的巅峰之作。跟《地道战》、《上甘岭》的电影方式很像,此片汇聚柯俊雄、凌峰、秦祥林等明星,还有焦恩俊(旁白“日记本”),豆导则是“小喇叭”,唱了两段很给力的歌仔戏。本片处处家国叙事,还有爱情故事。时光网丁善玺条目下唯独没有这部片,但愿不是我想多了……
“这是保卫西太平洋自由国家的第一战”。基本上就是《辛亥双十》的班底,连狄龙都轧了一角。豆导唱了两段歌仔戏。战争场面动用了不少真家伙,加上模型特摄。最后拖炮又辛亥双十了……
台灣確實是走在時代最前沿,現代史一段段被搬上熒幕,顯然大陸這邊,有落後了很多。
特摄+苦情戏+MV+男体盛宴。别的地方拍战争戏,都是敌人在死,自己人死一点,好鼓舞士气,唯独台湾拍战争戏,都是自己人在死。片中可看的地方就是随处可见的精壮男体,几处特效镜头。
果然同属中华民族……宣传片手法如出一辙……
中国人不分党派,精神世界都一样
去过金门后,古宁头、模范街,山后村,水头聚落等地点都很眼熟,从那边的角度看战争,是大陆人至今都不熟悉的视角。炮轰金门四个字,这边的历史书只是留于纸面,可对金门却不知是多大的痛苦。当时遇到的的士司机都向我描绘了他所在的村庄全部被炸平,八二三戰史館中更是亲见了那时候的惨烈。
这宣传比TG还TG😂
看过《军中乐园》。两部连起来看,真係一个金门,各自表述。很喜歡主題曲:砲兵好兄弟齊報就位,瞬發裝填與敵來搏殺!
对岸军事政宣片的最后绝响,在新浪潮运动已经如火如荼的八十年代中旬,印刻威权色彩的电影注定走入历史。在厦门隔离这几日时时朝金门望去,当年一片烽火硝烟早已不见,只剩下空洞的标语与清冷的海风记述着两岸的血泪。(评论区很多人都是先预设立场再看,实际不能简单粗暴地将这部片与上世纪国产样板戏相类比;难道没有人注意到大陆同年的《高山下的花环》吗?)
前脚还在说笑,接了个任务出门,转眼就被炸成肉块。
意识形态电影,中华民国爱国主义教育电影,自然免不了黑共。钮承泽歌舞那段很不错,是经典。作为对比,应该还要看一部共方视角的金门炮战。
狄龙吴汉都来打酱油,阵容不错,但就像看大陆政宣片一样,剧情从头到尾都是信不信由你,也不时要被一些肉麻的吹捧弄得恶心,但这种政治层面的电影宣传在今天看来,本身也是一个有趣的笑点
“土匪來了,給我打”。
“这是保卫中国大陆疆土的最后一战,也是保卫西太平洋自由国家的第一战”——很燃,但是没什么卵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