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722年康熙驾崩,素有“冷面王”之称的四阿哥胤祯(唐国强 饰)继位 。胤禛虽然并不是朝野所看好的皇位人选,却是康熙亲自选择的雍正皇帝。他在江南“煸动”灾民闹事,在城隍庙摆鸿门宴掏走了地方官和富商二百多万两银子筹款赈灾;他追讨国库欠款,逼得老臣上吊;刑部冤狱案,他隔岸观火,让八阿哥和太子斗得两败俱伤;百官行贿案,他借年羹尧之手血洗江夏镇,使得太子再度被废。
雍正当政后出现的山西诺敏案、科场舞弊案中,雍正杀了一批牵扯进去的朝廷中枢重臣。西北用兵、数省天灾,急需军费和赈灾,抄贪官污吏的家财,解决急需。而后的“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河南罢考案”、“铁帽子亲王大殿发难逼宫”、“含泪杀亲子”等一系列旨在推行新政、抑制官绅敛财和宫廷内部党争、挤压的历史事件贯穿雍正的一生和雍正王朝......
一眨眼时间,《雍正王朝》明年01月03日就播出二十年了,没有想到原作者二月河先生没有等到这一天。缅怀过后,我们先搁下原著小说,主要就电视剧来聊一聊。
这部剧对很多人来说都很重要,对很多人来说这部剧也是合作的开始。
《雍正王朝》的导演是胡玫,在这部剧之后,她与剧中饰演康熙的演员焦晃合作了电视剧《忠诚》,又过了几年,她叫上已故摄影师池小宁,再次拍摄了《汉武大帝》。
当刚刚成功饰演了诸葛亮的唐国强即将担任主角时,几乎所有人都不同意,只有胡玫坚持己见一定要用唐国强,最终唐国强确实没有让她失望,也没让观众失望,又创造了雍正的经典形象。
而对于《雍正王朝》的艺术总监来说,这部剧的意义也许更大。这是他第一次参与电视剧制作,因为这部剧,他认识了制片人和编剧,并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分别和他俩合作了一遍,其结果则分别是《走向共和》和《大明王朝1566》。这部剧的艺术总监就是后来闻名遐迩的导演张黎,制片人和编剧乃是刘文武和刘和平。
《雍正王朝》这样一部极为成熟的作品,除开《甲申祭》这样的戏剧作品来看的话,其实可以说是刘和平老师的电视剧处女作。而这样一部处女作可以在二十年里经久不衰,在质量和热度上达到了平衡,我们不得不从戏剧性和思想性两个角度来思考。
一 「八爷多活了九年」
《雍正王朝》在戏剧结构上的经典范式无可比拟,它是最适合刚入门的编剧学习揣摩的。这一点就连《大明王朝1566》和《我的团长我的团》都不及。
就像你没法让一个刚入门的编剧,在不写事件只写对话的情况下,用七八个人你来我往的台词就硬生生把故事推向了高潮,不仅烘托出了主题,还触发了全剧接下来所有的风谲云诡,《大明王朝1566》第一集办到了,这不是传统的戏剧结构,但是刘老师靠着他强大的笔力做到了这一点。
又好比你没法让一个在学着建构事件和人物的编剧,忽然用解构掉所有事情和人物的虚无主义和解构后迅速重新建构起存在主义裹挟着的情绪推动整个剧情的发展,但《我的团长我的团》能,因为兰晓龙自己就是一个不断解构自己和不断建构自己的虚无和存在并存的人,这也是没法通过范式分析学习的。
招式是可以学习的,内功是没法学习的。
但《雍正王朝》不一样,在戏剧上它有着其它历史剧无法匹敌的结构,如果你学着写历史剧,要学习的一定首先是这个本子,而不是《大明王朝1566》和《我的团长我的团》这些行云流水不在乎戏剧范式的作品。
所以你不得不感慨,刘和平老师第一次写电视剧就已经到了这个高度,后来他写《李卫当官》只用了一个月时间,再后来的《大明王朝1566》和《北平无战事》自然就不用考虑戏剧结构了,因为他想的是更超越的东西。而他的这个能力,其实来自戏曲。
「刘和平的父亲刘钧先生是一位老报人,解放后专门写戏,曾改写地方戏《打铁》,对湖南地方戏的把握尤为老到,到了挥洒自如的地步。他的母亲则是戏曲演员,擅长演老生。」这一点我们可以在很多地方看到,每当写到群戏时,就有如神来之笔,这是传统戏曲中三堂会审戏带来的功力。
回到《雍正王朝》,在这部剧里,最重要的人物是谁?
从故事本身来看,当然是雍正皇帝了,因为主角是他嘛。但是从戏剧来看的话,就不能说是他了。这部剧的戏剧结构前半段是夺嫡,后半段是吏治,这是大主题、大事件,而在这些大事件中,胤禛/雍正的表现如何呢?
夺嫡时,胤禛并没有表面上的主动性,尽管他内心也会暗暗期盼着皇位,但打从一开始他就是太子胤礽的人,而后康熙两次废了太子,也没有再立太子,胤禛在这场夺嫡大战中始终没有主动地去参与,他是被推着走的。
等到他最后终于还是坐上了皇位,成了雍正皇帝时,他又深居宫中,虽然是吏治,虽然要面对民间疾苦,但他面对的是朝臣,他并不直面地方上的、民间基层的问题。
后者对于帝王历史剧来说是很要命的技术上的问题。为什么我们很多帝王戏不得不沦为后宫剧?不是编剧们特别想写男女感情,而是帝王们并不直接面对危机,整天在朝堂上议论各地发生了什么这不叫事件,这只是陈述,而陈述是要命的,没几个人能像《大明王朝1566》那样靠着陈述就把故事推到极致,于是绝大多数观众就不会对翻来覆去的议论出现切身体验,只会觉得永远隔着一层。《贞观之治》就是这个意义上失败的作品,五十集的大戏,有大半的时间是坐在宫殿里议论,除了对政史感兴趣的观众,几乎就没人想看了。
所以怎么办呢?
有两个办法。一是必须在民间有一个雍正的化身,他必须完完全全的雍正意志的代表,这样当他和老百姓们接触时,观众才能通过这个人触发的情绪转移到对雍正的共情上来;二是雍正在朝廷里也必须有一个对手,尽管是皇帝,尽管他做的吏治,但吏治是虚的,具体的对手才是实在的。
于是我们看到了,前者是田文镜,后者是胤禩。
而且胤禩的戏剧地位更高,某种程度上他才是《雍正王朝》最重要的人,没有他就没有这部戏,因为他贯穿了始终,从第一集开始到最后一集结束,都是雍正的对手。对于戏剧来说,一个贯穿始终的对手是很重要的,而且对手还得是直接面对面,否则观众就难以移情,如果没有始终的对手,就很容易分散注意力,在结构上是欠缺的。
当然,这一切规律在《大明王朝1566》里都不成立,这部剧的对手戏归根结底是海瑞和嘉靖的,而他们在剧中很晚的时候才面对面,但这不重要,因为刘和平老师通过非常高超的手法将他们的对立通过三组对立的人物(嘉靖和朝臣、朝臣和地方官员、地方官员和海瑞)成功地进行了移情,可以说是《雍正王朝》的三次方难度。当然,这个在《我的团长我的团》里也不成立,《我的团长我的团》的对手只有一个,那就是自己。
说回《雍正王朝》。其实历史上,胤禩于雍正四年就死了,可刘和平老师足足让他晚死了九年。这是故意的,也是必要的。
刘和平很喜欢「改」历史,曾经在采访刘老师时,他说:「《雍正王朝》的八爷、九爷、十爷比历史上多活了九年,八爷前一天死,雍正第二天死,但历史上雍正四年八爷就死了,这是文学艺术。《大明王朝1566》也一样,改稻为桑是虚构。这个以后我们大家会慢慢取得共识,史学研究是史学研究,历史考证是历史考证,文学艺术是文学艺术。大家都明白,尤其我现在来搞,受到的非议少一点。我为什么要这样想?在历史这块我主要想表达的是历史精神,我的终极追求是美学价值。文学作品没有美学价值的突破,它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我也经常说,我们用史学的眼光看世界,用科学的眼光看世界,用神学的眼光看世界,还有美学的眼光看世界。我在写的东西里面首先是用美学的眼光,当然其它三个都有。」
历史剧,核心是剧,其实是历史。剧的本质是建构。如果不能对历史进行建构,那么再符合历史事件也不是剧,那只是看图说话的成语故事。因此一定要大胆地对历史进行「改动」,只要写出来的人物能让人觉得是历史上存在过的那些精神面貌,那就是历史的。
因此胤禩和田文镜这两个人很重要,这两个人在后半部的戏剧作用上是大于雍正自己的。观众能够感受到雍正的一切情绪,都源于这两个人的存在。
那么前半部分呢?前半部分最重要的两个角色,其一自然是胤禩,其二则是胤禛/雍正的皇阿玛,康熙。
康熙是可以直接给胤禛压力的人,这一点非常重要。在全剧中,只有他是凌驾于主角之上的。当主角没有主动性或者表面上的主动性时,那就需要有外界压力不断地施加给主角,把主角逼到绝境,这时主角的性格和情绪才能被挤压到最大化。
要写《雍正王朝》,必须这样写。要写好胤禛/雍正,必须写清楚这三个人。
以上种种,都是招式,分析明白结构后,谁都能搭建,但要想写好,关键还是得靠内功。
二 刘和平的第一层内功:历史逻辑
什么是内功?在历史剧里,内功分几层。第一层是对历史事件的理解,这叫做历史逻辑,你需要明白这些人在面对各种事件时会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结果是什么;第二层是对历史事件的思考,这叫做历史观,刘和平的历史观是承受,这一点我们后面再说。
很多观众都说,《雍正王朝》最精彩的地方就在九子夺嫡,尤其是看胤禛怎么一步步夺得皇位的,其实不能说是「夺」,因为皇权牢牢被康熙抓在手里,只是康熙在考察每一个人,每一个皇子在康熙晚年都被纳入了视野中,最后只有胤禛想得深、想得远,走在了康熙希望看到的每一步上。
为了怕观众看不懂,邬思道这个角色特地充当解说员。而他这个解说员,越到夺嫡的白热化时期,越显得鞭辟入里。观众听得明白、想得透彻,自然也会觉得过瘾。
当康熙第一次废太子时,他要朝中所有人上书举荐新太子。这个时候,康熙其实并不舍得废掉胤礽,因为胤礽毕竟是四十年的太子,是他深爱的已故皇后的儿子,因此他特地强调了好几次孝心,还特地旌奖了常州孝子王宝义,这些都是在暗示他的态度。
当然这一切都是孤立的状态,不是起承转合的事件。不要急,事件马上就来了。
因为康熙很快就发现,朝中大臣一个个地都开始举荐八阿哥廉亲王胤禩。康熙看在心里,不动声色,但他心里清楚得很,胤禩是一个处处收买人心的人。
这个时候,重要的不是拉拢的朝臣多,重要的是谁比较符合康熙的心意。老八胤禩处处迎合文武百官,却忘记了思考康熙最想看到的是什么。
最后只有三个人猜到了。
其中一个是老臣张廷玉,是历朝历代为数不多功成身退的老臣,后来他历经雍正、乾隆朝始终不倒,就是因为他一方面用了心思在国事上,另一方面做事滴水不漏。
他推荐了废太子胤礽。
另外两个这么做的,一个是胤禛,即后来的雍正皇帝,一个是胤禛的好伙伴,侠王老十三胤祥。
这样一个转折,康熙的用意表露了出来,胤禛的表态也符合人设,而胤禩的情形更是表现出了胤禛将来要面对的复杂局面。
而剧中没有点明的一点在康熙最后的那番话里:「究竟是复立胤礽,还是另择阿哥,不要急于一时。倘若胤礽的病能日渐痊愈,又能一改旧习,朕也不会自外于心。」
这句话看起来很突兀,但我要说,就因为有了这句话,这个故事又转折了一层。
因为很快,胤礽复立,重新做了太子。但很明显,他这个太子从此以后再也不受宠了。
一个不受宠的太子,作用是什么?
作用就是保护康熙真正中意的人。
可以断定的是,康熙此时内心的天平已经逐渐往胤禛转移了,他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胤禛是那个能担得起重任的人,但是他不能过早地把胤禛抬出来,否则胤禛一定会成为众矢之的,他必须要保护好胤禛,同时也不断地磨练胤禛的性子。
残酷点说,这时的太子,其实就是一个挡箭牌,康熙心里已经没有他了。
这一层在剧中没有挑明,但是是很重要的点,它告诉我们,看起来绕了两三个弯的故事,其实还可以再绕弯。
比如靠前一点,有一场戏,是太子胤礽管理的刑部出了大纰漏,康熙震怒,要派人去查案。邬思道劝胤禛不要把这件事揽下来,邬思道说:「太子毕竟是四十年的太子啊!所谓名分早定,盘根错节,谁扳倒了太子,他都将不容于天下,不容于朝廷,最终也将不容于皇上!」
这个分析很对。此时胤禛还没有完全取得康熙的心,而太子也没有犯下十分大逆不道的罪,所以这时挑头一定会得罪康熙和太子,群臣可以得罪,康熙不可以。
一般来说故事到这里,历史逻辑就完成了,但胤禛没有。
胤禛仍然举荐了自己,义正辞严,康熙闻言十分赞许,最后派遣了他来查案。邬思道和大多数观众一样,听了这话,十分生气,觉得胤禛怎么就不听话呢?
胤禛听话了,但胤禛绕了个弯,这个弯很重要。因为一方面他不能揽下这件事,另一方面更不能让康熙认为他胆小怕事。所以他在揽下这件事之后把自己烧得大汗淋漓,然后迅速进入冷水中。
胤禛病了,他病了,自然就可以不去查案了。
观众终于看明白了这一点,但最重要的转折往往发生在一些不经意的小话里。
康熙眼见胤禛病了,只好派老八胤禩去,他问身边的佟国维、马齐和张廷玉什么看法。佟国维是八阿哥的人,自然同意;马齐是墙头草,自然也同意了。
康熙显然不太满意,问了张廷玉:「衡臣(张廷玉的字),你的看法呢?」
有趣的是张廷玉的话。
张廷玉说:「臣以为刑部的事错综复杂,只派八阿哥一人前去,恐怕难胜繁剧。」
康熙得到了这句话,十分开心,然后让老十三胤祥跟着老八胤禩去查案了。
这个小细节被很多观众放过了,但它很重要。
首先,这个细节说明康熙一直都不属意老十三,所以老十三对他来说只是一个儿子,能不能做太子不重要。
其次,康熙知道老十三是胤禛的人,而康熙这时一定要找一个胤禛的人来协同胤禩办案,原因很明显了——康熙这时已经不信任胤禩了!
这才是最重要的点,也是这个故事转折来转折去的最后流露出的信息,历史逻辑往往就藏在这些细节之中。
你算计我、我算计你,我更深一层地算计你、你更深一层地算计我,最后就看谁比谁算得深、算得远。
比如上面提到的老八的人佟国维,他的侄子隆科多一直受他冷落,直到后面他才告诉隆科多原因,他是想要隆科多烧四爷胤禛的冷灶,自己去烧八爷胤禩的热灶,两头下注,总有一个胜利者。
隆科多记在了心里,转头把叔叔给卖了。
因为佟国维和隆科多如果叔侄俩分别投靠两个人门下,那么康熙一定会看在眼里,但是隆科多反过来倒打一耙,尽管佟国维彻底失势,但他们家族因为有看起来忠心耿耿的隆科多而更加巩固了。
这一招就是算得深。
同样还有最后的夺嫡。
康熙晚年征蒙古,要大家举荐大将军。胤禛举荐了十四阿哥,十四阿哥是八阿哥的人,但他仍然这么做了,很多人都诧异,其实一点都不值得诧异。
因为太子位置这时已经空悬很多年了,康熙一直没有重新立太子,一是为了保护他属意的人选,二是仍旧在考察那个人,看那个人是真的以大局为重还是有私心。
无论胤禛是不是以大局为重,他那时都表现出了以大局为重,所以康熙很满意。
康熙的满意,比什么都重要。
说了这么多弯弯绕绕,其实这些都是历朝历代都有的。但重点在于,为什么要选雍正朝来做这个戏呢?
这个问题要从康熙为什么满意说起。
康熙对胤禛最初的满意,在他是一个孤臣。
三 「雍正」式模型
康熙在病榻上对胤禛陈述时,他聊到老八胤禩,聊到为什么不传位给老八时,他说:「八阿哥胤禩处处学朕,可他处处学得不像。朕是以宽仁治人,他是以宽仁收买人心,朕对下面已是放纵过度,他却比朕却还要放纵,即便他的宽仁是真的,也只会把我大清的江山彻底毁坏。」
从这一刻起,故事转入下半场。
康熙点明了胤禩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一点我们在过去的太多细节里能够看到,但当康熙总结出来时,我们还是能清楚地感受到他和康熙、雍正的差别。
康熙是什么样的人?
以宽仁治国,当他看到群臣腐败时,他并没有像《康熙王朝》里的康熙那样慷慨陈词,而是毫无表情,等所有人都离去后,一个人瘫坐在炕上,长叹一声:「腐败啊!」
这是康熙。
而雍正呢?
在雍正还是胤禛的时候,他就已经是一个孤臣了。从最一开始得罪基层的士绅,到后来得罪向国库借钱的群臣,再到后面一个个全都给得罪了。
所以康熙会让他做皇帝,因为只有他,才能匡扶吏治。
这是全剧最重要的思想,也是刘和平想表达的历史观,是第二层内功。
刘和平的历史观是什么?
在接受采访时,他不止一次提及到「承受」这个词:「历史就是这样安排的,关键是在那个历史时期,怎么会出现这样的人,居然能承受这样的历史安排和转型,一般人是扛不住的,他能扛住,转型的重担在他身上得到了表现。所以最多你说某一个人或某一群人在某一个历史阶段改造了社会,说他们创造了历史我从来不敢说,历史是无法创造的。我个人的历史观始终就是,决定历史走向的密码冥冥中早就排列好了,每个历史阶段都要一群人去承受罢了。我更多的是想去解码。有一些历史阶段过去了,有些密码还没有破译。所以我们回头去看它,你又能从新的角度去重新解一下码,于是你发现你的这个认识更符合历史的真实,于是产生了兴趣。后人还会不断解码。从这个角度我们就是写解码史。」
而在当年,刘和平是这么解读《雍正王朝》的:「托尔斯泰说,帝王是历史的奴隶,如果一个皇帝或上层集团把国当成国,那他的家庭利益就让步了,从这个意义上分析,雍正恰恰是有国无家的人,剧中雍正杀儿子时我给他设计了这样一段台词:『当年文觉太师对朕说过有国无家, 这话朕直到今天才真正领悟了。』前面我写过一段雍正和文觉太师参禅的戏。文觉说『有江山就不能有我,有国便不能有家』, 到最后临死前的雍正终于明白了这一点。」
在《大明王朝1566》里,刘和平想表达的是嘉靖家国不分。而在《雍正王朝》里,刘和平想表达的是雍正这个人有国无家。
雍正只做了十三年皇帝,却和官僚斗了一辈子。
这个故事很容易简化成一个个人英雄主义的模型,一个个人英雄为了天下苍生和官僚们苦苦争斗。
于是很多人开始滥用这个模型,似乎秦始皇也适用、汉武帝也适用、明太祖也适用、明成祖也适用,等等,似乎所有符合《雍正王朝》片尾曲《得民心者得天下》歌词的都适用了:「一心要江山图治垂青史,也难说身后骂名滚滚来。」
我要说,这不对,这犯了唯心主义形而上的错误。
错在哪里?
错在模型只是模型,但模型能否适用,不在于是不是可以套用,而在于具体做的什么事,这才是主要矛盾,模型框架本身不是主要矛盾。
就好比本文开头说的戏剧结构,可能你我都会,但是因为没有内功,所以写出来的东西比《雍正王朝》差太多,因为《雍正王朝》的内功才是主要矛盾。
随便举两个例子。
比如秦始皇。秦始皇做了什么呢?首先秦始皇从没屠戮过大臣,其次秦始皇为什么要征老百姓修长城、修陵墓,虽然劳民伤财,但我们要考虑到在春秋战国长期的战争中百姓人口是缓慢增长的,而突然的统一大帝国出现时,一定会出现僧多粥少的局面,这个时候会有大量的人口无处安置,所以需要强制他们去修长城和修陵墓。我们承认这件事很残酷,但也必须承认秦始皇的举动客观上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因此秦始皇这个历史人物一定会有争议,也必须要有争议,无论你是骂还是颂,只有持续不断的争议,历史才有活力,才不会一套模型僵化下去。
再说明太祖。对于胡惟庸案,我们不能孤立地看,要注意到几个细节:停科举发生在洪武六年,尊孔发生在洪武六年,开学校发生在洪武八年,胡惟庸案发生在洪武十三年,定教科书发生在洪武十四年,而于洪武十七年,朱元璋重开科举。这说明了什么呢?说明明朝刚刚建立时,官场大量的官员都是从元代来的顽固不化、能力不足的旧学子,他们没有本事、名气又大,而且不见得忠于大明,这时朱元璋才必须将他们大批次地清洗掉,然后给朱元璋养了那么久的新社会知识分子腾位置。当然,朱元璋是一个对老百姓很好的皇帝,这一点我们要承认,但他首先是一个皇帝,所以朱元璋本质上并没有对老百姓从根本上做过什么改变。
雍正不一样。虽然雍正也是皇帝,但雍正做了好几件大事:一、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二、火耗归公;三、改土归流;四、摊丁入亩;五、废除贱籍。
这些事才是核心。
然后雍正得罪的是谁?
比如第一条,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我们知道,那时本质上是地主阶级当家,因此地主阶级才掌控了一切特权和资源,可是这时雍正让士绅们和老百姓一样当差、纳粮,废除了特权,自然得罪的就是他们了。
于是你也明白了,为什么刘和平老师会说:「作者自己的兴趣所在、自己的价值取向和感情倾向所在,决定了这部作品、这个作者的成败。我对张居正真没兴趣。无论他利用什么样的手段、挟权势而推行他的那一套东西,我都觉得没什么兴趣。在《大明王朝1566》里他也是个政客,改革新政也超不过雍正,有什么好写的呢?」
张居正改革的意义是什么呢?张居正的改革本质上并没有得罪太多人,他的阻力其实很小,只是顺应时代潮流让该出现的东西出现了而已。比如隆庆年间他和高拱齐力与蒙古和议,促使隆庆开关,又比如说被很多人津津乐道的一条鞭法、银本位制度,其实这些都是民间早都有了的,只是到了张居正时期将这些作为明朝法令确定了下来。
而银本位在某种意义上还给明朝带来了弊端,虽然这不是张居正的错,但张居正显然是没有想过缺银的明朝是哪来这么多白银的,他也就自然不知道资本主义社会会有经济危机。于是几十年后,白银没那么多流入明朝了,自然财政就出现了危机。
说到这里,倒想起刘和平老师的另一部作品《北平无战事》,其实二者是可以挂钩的。银本位制度退出中国历史舞台出现在1929年美国经济危机之后,而《北平无战事》里国民党的币制改革则是它最后一次的挣扎。二者跨越几百年,忽然产生了首尾相接的联系。
而《北平无战事》里蒋经国的改革不能成功,因为「他只是个孝子」,他不可能彻底摆脱封建主义的影响。《雍正王朝》里雍正的改革可以成功,因为雍正有国无家、虽千万人吾往矣。
但乾隆即位后,这些又回去了。因为乾隆本质上是一个皇帝,而不是老百姓。
结语 让我们回到老百姓
我们最后的落脚点一定是人民群众,这是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的。
我们不可以靠简单的三板斧模型来套所有的人和事,这是唯心主义。用情感代替真实,把长达十多年的复杂历史简化成一个简单的一腔孤勇的英雄应战所有人的悲壮故事模型,这不是我们对历史该有的态度。
刘和平老师写的是历史剧,表现的是历史上的这些人,他们很多是士大夫,只有到了《北平无战事》里出现的才是大量的普通人,因为时代不同了。
所以你会看到《雍正王朝》里的张五哥和《大明王朝1566》里的黄锦,其实是一个人。
那我们可以从《雍正王朝》里得到什么呢?
我们要看到,在那个时代,地主阶级的存在是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的,这不以个人的善恶为转移,因此有人帮助老百姓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地主阶级的压迫,雍正做的就是这件事,这是值得我们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褒扬的。
但我们也要学习到,满腔孤勇的雍正是不能长久的,光靠他一个人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我们必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来公众号「书林斋」(Kongli1996)、微博「孔鲤」及豆瓣「孔鲤」。
我写,你看。
《雍正王朝》由胡玫导演、二月河、刘和平联合编剧的正剧史诗,这部剧似乎依然代表着历史剧的最高水平吧。
九子夺嫡,给多少清穿文提供了素材呀。
90年代末,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内需不振外需陡降,产能严重过剩。朱相的改革进入深水区,百万职工下岗,买断工龄,自谋出路。国有大行剥离不良资产,花街投行承销,赴港上市;刘欢唱了首《从头再来》;央视播出《雍正王朝》。
看到评分竟然比《康熙王朝》,忍不了,必须来打个5分!在我心中是仅次于《走向共和》高于《大明王朝1566》的!
焦晃爷爷饰演的康熙,也太好了吧!!!#道明叔叔对不起,你确实被比下去了
一个爸爸和一群儿子的故事。群戏最好看,演技、剧本、服装、道具、音乐都达到了国产电视剧的巅峰。可惜若干演员都是戏红人不红。ps此剧开启了后来原创言情小说浩浩荡荡的“清穿”大潮,一众阿哥的性格言谈一看就知道是按照电视剧写的。|2018.2.16CTV-11重播中,片头曲歌词全删,不知道怎么回事。
这是我看过的最不令我厌倦的唐老师的戏。比新兴医院的广告好多了
请记住,这部剧的特殊并不在于它叙事、演技方面的高妙,而在于它几乎塑造了80后一代人对宫廷政治乃至政治的认识。《步步惊心》、《甄嬛传》乃至《琅琊榜》的作者,其实都是《雍正王朝》潜移默化的忠实观众。
没看《雍正王朝》时,觉得《康熙王朝》多好看;看过《雍正王朝》,才知道《康熙王朝》有多不好看。
正经的实力演员,正经的历史,正经的好电视剧。
多少穿越女,都是为了你
《步步惊心》跟这比,就是过家家。
作为历史形象的胤禛与二月河小说及胡玫电视剧中必然存在相当的差距,帝王心术内心的复杂,非剧中艺术形象将之有拔高之嫌的某种道德化身所能尽述,但作为影视文本的艺术成就,却无疑是一座丰碑,为君的孤独、改革的艰难、都表现得淋漓尽致,焦晃的康熙和唐国强的雍正几乎可并称表演上的两大范本垂范后世。
当初推荐给前男友这部剧他看了一集就各种挑剔鄙视我的品味,说国产导演水平差。多年过去了,事实证明他就是个傻逼,还好早把他甩了。
一天刷了三十多集。。两代立储、河工、钱法、漕盐、国家财政、西师、亏空、吏户整顿、党争、南巡、奏折、摊丁入亩、耗羡归公、军机处、科场舞弊、政治生态、驿站、驻防、故宫布局、京城守备、官员升降、满汉冲突、旗人营生,清代政治牵一发动全身,对透视清代由中央到地方的政体运行颇有帮助。
常看常新的电视剧,NB的手段
「數英雄,論成敗,古今誰能說明白?千秋功罪任評說,海雨天風獨往來。一心要江山圖治垂青史,也難說身後罵名滾滾來。有道是人間萬苦人最苦,終不悔九死落塵埃!」僅次於《塵緣》的主題曲。
总有一种“伟大的共产党员雍正”的错觉....
其他的地方不提,就凭雍正王朝剧本的立意起点,就注定了它是中国历史剧中高山仰止般的存在。这是一部真正探讨权力如何运作以及巨大毁灭效应的杰作。在历经了九子夺嫡,新政推行,反对派系覆灭一系列明枪暗箭的斗争以后,所谓的胜利一方,没有丝毫的喜悦与快感,相反却落得个众叛亲离,孑然一身的悲剧下场。创作者无形中揭示了一个极为深刻的道理,追逐权力的人,必将很快失去所得到的一切,即使暂时拥有,最后也不过是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的虚无结局。
狂爱十三爷胤祥!!!!!!!!王辉饰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