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尽
  • 优质
  • 红牛
  • 非凡
  • 闪电
  • 光速
  • 金鹰
  • 新浪
  • 第一滴血4

    动作片美国2008

    主演:西尔维斯特·史泰龙  朱莉·本茨  马修·马斯登  Graham McTavish  Reynaldo Gallegos  

    导演:西尔维斯特·史泰龙

    猜你喜欢

     剧照

    第一滴血4 剧照 NO.1第一滴血4 剧照 NO.2第一滴血4 剧照 NO.3第一滴血4 剧照 NO.4第一滴血4 剧照 NO.5第一滴血4 剧照 NO.6第一滴血4 剧照 NO.13第一滴血4 剧照 NO.14第一滴血4 剧照 NO.15第一滴血4 剧照 NO.16第一滴血4 剧照 NO.17第一滴血4 剧照 NO.18第一滴血4 剧照 NO.19第一滴血4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5:23

    详细剧情

      军政府统治下的缅甸,其西部由于蕴含丰富资源而被军队觊觎多年,那里的儿童经常被军队强征入伍,针对平民的屠杀已经成了部分军人的娱乐……一支教会义工小队为了进入该地区向难民提供人道主义帮助,在泰国找到了隐居的兰博(西尔维斯特•史泰龙 Sylvester Stallone 饰),希望熟悉河道的后者提供帮助。兰博认为时局没有改变的可能,拒绝带路,但终被义工莎拉(Julie Benz 饰)的诚意打动,将他们送达。
      岂料这支义工小队在村庄中遭到军队的袭击,生还者全部被掳走。教会获悉义工们身陷险境,组织雇佣兵营救,并再次委托兰博带路,这一次,兰博的态度发生了转变,他率领雇佣兵们潜入缅甸军营,又一次化身热血战士。

     长篇影评

     1 ) 《第一滴血4》:战神归位,血肉祭典

       转时光一高人(红袖添饭)评论以表达我对豆瓣诸多yy小资的愤慨——仅限于本片评论。


    史泰龙是俺唯一的偶像。
     
      说这话,俺一点也不脸红。做人要厚道,俺不能骗别人,更不能骗自己。
     

     
      前天和楼上一哥们聊天时,说起当年贴在床头的人物画,他说记忆中主要就两张:一张是施瓦辛格,《独闯龙潭》(Commando)中的造型:黑色油彩+嘟嘟啷啷一堆手雷,肱二头肌鼓着;另一张就是史泰龙,《第一滴血3》(Rambo 3)中的造型,就是光着膀子、右手端着带榴弹发射器的AK-47、双腿微屈那张……
     
      真是知音遇知音,两眼看不清啊~~~俺当年床头贴的,也是一模一样的组合。当然,也有稍许不同:在两位猛男中间,俺 还贴了一个不知名的波霸美女,“前卫”的衣裳要多节省有多节省……用句现在非常时髦的话儿来形容俺当年的品味,那就是:very yellow, very violent.
     
      不过,俺如今要挂贴画的话,只会挂史大爷的,而不会挂施州长的。因为在感情上,俺更倾向于史大爷一些。虽然他们二位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好莱坞动作影坛的地位基本相当,施州长后来的转型与票房甚至更为成功,但俺始终觉得,史大爷更像是位“演员”,而施州长更多意义上是个“明星”——演戏和从政都是如此。
     

     
      这话听起来有些别扭。因为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史大爷是被”金酸莓奖”定性为“二十年好莱坞演技最差”了的,很难翻身,怎么可能更像“演员”呢?俺觉得这主要是种偏见和思维定势。所谓偏见,是“动作片就是没脑的,尤其是肌肉派动作片”。很不幸的,史大爷当年是肌肉派的代表人物,而且人家脸部肌肉又麻痹了半边,更增添了人的口实:就一副表情,你怎么表演啊?
     
      这种论调其实忽视了一个最基本的现实:史大爷不是吉姆凯瑞(Jim Carrey),他的角色根本不需要“橡皮人”的千变万化的表情,他只需要表现出适合角色状态的心理就行了。个人觉得,史大爷在这一点上,是非常称职的,比其他几个家伙(施州长、尚格云顿、史蒂芬辛格)都要称职得多。另外,以肌肉论肌肉,史大爷当年的肌肉也和施州长不一样,后者看起来很完美,但这种完美感觉很不生活;而史大爷的肌肉线条远不是那么规则,以“健美”的标准来看很可能不及格,但看起来更像正常的人,每一个隆起都饱含着汗水与坚韧不拔的意志。
     
      以“蓝博”(Rambo)这个角色而论,表面上看起来他是个没有追求的杀人机器,但他其实是个悲剧人物。他的一生,可谓都在和“战争机器”这种命运在抗争。敌人、祖国、家乡、亲人,甚至朋友,很少有把他当“人”看的,只会在需要他的杀人技巧时才来找他;而其他时刻,他都被视为“不安定”因素而不能存在于一个“和谐社会”里,只能远遁隐匿在异国他乡。
     
      史泰龙将人物这种深层的悲伤气氛演绎得很完美。提到“蓝博”,俺最先想起的,总是他的眼睛,那里面都是挥之不去的悲伤与无奈,当然,也有孤独、倔强和永不服输的意味。很难想象其他几位猛男能演出这种气质。相对于史大爷的“蓝博”与“洛基”,其他几位肉人的角色都比较卡通化。
     

     
      俺看《第一滴血》系列的顺序有些奇怪:第一次接触,其实是从第三集开始的。那时候国内小区闭路电视刚刚兴起,母亲所在单位也开通了,每天放几盘流行的录像带什么的。碰巧俺第一个看到的,就是《第一滴血3》(Rambo III)。八十年代末俺的眼界还和闭路电视一样闭塞,因此一下子就被蓝博兄弟威猛无敌的风采给征服了。恰好当时社会上讨论“什么才是真正的男人”,俺虽然似懂非懂,但绝对对高仓健先生有些不以为然,就小日本那挫劲,比起蓝博来差得太远了(当然,女士们肯定不这么看^_^)!接下来看的是第一集,那时已经上大学了,是在学校电影院和很多同学一起看的;最后到网络下载的时代,俺才看到当年被小学哥们吹捧得神乎其神的第二集,感觉已经没那么强烈了。
     
      三集中让人最有感觉的,的确是第一集。相对于后两集来说,这一集的动作一点都不火爆,但却将“蓝博”这个人物的“边缘”与“坚忍”的一面表现得非常充分。战场上最优秀的军人,回到国内不仅找不到工作,还被人嘲笑;对于越战老兵来说,这种迥异于二战老兵的待遇,是蛮令人深思的。先且别说战争本身的正义问题,单就士兵而言,个体也不应该背负集体决策失误的过错。《第一滴血》这种对于越战老兵问题的关注,和当时流行的“反战思维”很不合拍,但如果抛开时代的主题,从个体遭遇中能提升的对社会不公、乃至政府“过河拆桥”的控诉,一点也不会比其他反战影片弱;虽然影片带着同情的心理描绘越战杀人机器蓝博,但这种点出“战争工具也有人性”的手法,个人觉得比那些强调“战争扭曲人性”的只强不弱。从这个意义上说,《第一滴血》应当和《野战排》《现代启示录》《生逢七月四日》等并列成为反战经典,它的地位,相对而言被大大低估了。
     
      据说当年有影评人认为应该让蓝博在第一集中死去,那样似乎控诉的意味更浓。俺认为这是典型的文人思维,是那种特别容易头脑发热的思维:啥事不搞则已,一搞则搞到底(听起来有点A呀~~^_^)。问题是非得为了造成对政府的强烈控诉而让蓝博死去么?牛人们都说过,死是件很容易的事,活着,却很难。蓝博虽然内心很痛苦,但他强大坚忍的性格,注定他要继续边缘化地活下去。这样,才是真的蓝博,而不是一个为了鸟电影艺术而牺牲的蓝博。
     

     
      是的,两部续集都将重心放在了动作场面上,对蓝博心态的刻画少得可怜。可这对蓝博个人形象的丰满,丝毫没有影评人所说的那种消极作用。单纯从故事来看,可怜的蓝博在第二集里又被美国政府利用了一把。影评人众口一词都说影片神话了个人英雄,却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在第一集中已经遭受不公正待遇的蓝博,出于对朋友的信任和对战友的情谊,宁肯再次相信政府而拿自己的生命冒险,这在性质上就不是个“逞英雄“的问题了。实际上,第二集对蓝博作为“战争工具”的悲哀,比第一集是有所深入的。从此,蓝博对所谓“国家大事这种小事”完全失去了兴趣,影片结尾他那孤独远去的背影,代表的是一种决绝的姿态:“老子再也不想被人当工具使了!”
     
      按理说,到这个份上,蓝博系列也没啥可写的了。但对于蓝博个人来说,还有个别东西是值得珍惜的,比如友谊。所以,《第一滴血3》完全是场蓝博私人的战争,其实和当时阿富汗的形势无关。这次的行动,已经不再是美国政府利用他,而是他自己的主动选择了。蓝博在片中成为阿富汗游击队员们的英雄,虽然客观意义上还是烙上了“冷战”这样的大背景,但是如果说蓝博帮阿富汗人就是充当“冷战工具”的话,未免有些牵强。因为事实摆在那里:一,他的战友是落在苏联军队手里,不是在阿富汗游击队手中;二,苏联的确是入侵的一方,而且在阿富汗没少干坏事。因此,外冷心热的蓝博同情阿富汗是自然而然的事,根本用不着政治头脑来思考。
     
      可是,即使做了英雄的蓝博,还是有心理障碍,无法正常回归到那个生养他的社会中去。这么多年了,他不仅失去了对自己国家政府的信任,也在感情上拉开了和大洋彼岸的距离。这就像很多被放逐的游侠或者浪人一样,故土的信息包含太多无法面对的痛苦,不是不想回去,而是没有一个足够强大的动机回去。所谓近乡情怯,其实,思乡也情怯。
     
      所以,《第一滴血4》(Rambo)必须给蓝博一个回家的理由。
     

     
      在听说史大爷要拍《第一滴血4》的时候,俺就开始担心:大爷,这个世道您还能玩得动么?如今是精英特工们的天下呢,瞧人家杰森波恩(Jason Bourne)眨眼间玩转列国,那才叫威风啦;即使像约翰马克兰(John Mclane)那样的纽约痞子,也得借高科技来自我升级一把,老胳膊老腿的越战遗老,如何登上21世纪动作片的新客船呢?
     
      答案是:cult。
     
      俺觉得这一招非常聪明,特别是考虑到纯粹动作片在影坛地位的变化。不知到大家是否有同感,反正俺是觉得上世纪八十年代,对于动作品啊来说,是个很纯真的年代,纯真到拳头派动作片是主流的年代,纯真到片酬最高的演员是“肌肉派动作人”的年代。到如今,这一切都恍若隔世、难以想象了。
     
      就在这当口,俺忍不住又要引用锋哥的名言“当你不能再拥有时……”,但终于忍住了。因为俺觉得,把“王墨镜”和史大爷放在一起,是对史大爷的侮辱。墨镜迷们不用发飙,你们那小资的身板也发不出啥真正的飙来,所以还不如趁早歇息算了。俺的意思其实很简单:蓝博的铮铮铁骨,与小资式的唧唧歪歪,是两个世界的东西。因此,也没必要在《第一滴血》系列中过多地挖掘现在已经是滥俗的主题呀意义呀什么的了。
     
      在《谍影重重》系列已经极大地提高了动作片迷的欣赏口味的时候,蓝博能拿什么来对抗呢?潮流这种东西,其实是风水轮流转的。今天的流行,未必就表示是最优秀的了,关键是看能不能做到极致。任何风格,只要做到极致,绝对会脱颖而出。史大爷要做的,就是要选一个与波恩小辈完全不同的风格,然后把它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与“精致紧凑”相对应的是什么?是“粗野狂放”——这就是《第一滴血4》的风格。确切的说,《第一滴血4》将蓝博变成了彻头彻尾的B级片英雄。
     
      乍看起来,“蓝博”由上世纪80年代的头号动作偶像,到如今成了B类英雄,似乎有点“沦落”的意思。实际上,这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聪明之举。一则,时代变了,欣赏口味也变了,上个世纪的英雄表现,如今看起来都有些“坎普”的味道;如果照搬以前的模式,绝对会是个大笑话。特别是如果蓝博兄弟还在银幕上痛苦流涕、或者咆哮什么“丫的欺骗了我~~~”,银幕下面的观众绝对会笑得满地打滚——您不用感到辛酸,现实就是这么残酷D;二则,如何让一个坎普的传奇变得实在起来呢?莫过于将他变成一个迟暮的英雄。所谓“宝刀未老”,其前提是“大家都认为其实已经老了”,于是乎,“悲凉”的气氛就有了,容易博得人的同情;而人一旦有了同情心,心理防线就会减弱,接受新东西也快。在一片整体“悲凉”的气氛中,“宝刀”那“未老”的一面所代表的自尊、自傲、自信、自强就会变得越发凌厉起来,很有可能散发出炫目的光彩。
     
      《第一滴血4》中的蓝博,的确是非常炫目的。史大爷清楚地知道年轻的观众没有耐心回顾历史,更没有耐心体会他那历史上的创痛,所以他聪明地选择了把自己变成纯粹的偶像,越简单越好。
     

     
      前面已经说过了,蓝博的一生,注定都在和“战争机器”的命运抗争,可《第一滴血4》改变了这种抗争,个人觉得,这个改变实在太牛A了。因为它揭示了蓝博这个同志的本质,同时又指出了唯一可行的出路。这条道路说出来其实很简单:不管自己本质如何,正视它,而不是回避它。既然命运让自己成为了“战争机器”,何必要努力摆脱呢,正视这种宿命,并找到机会利用这种宿命;那个时候,就会发现,原来“战争机器”这种东西,本来就无所谓好坏;正视自己的工具性以及作为工具培养的巨大潜能,以正确的目的来引导它,不就不受工具性的约束了么?
     
      怎么样?是不是觉着有些“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的味道了?蓝博同学对“心学四句教”终于领会,王阳明同志地下有知,当为这个和自己一样生猛的洋学生而感到骄傲呀,呵呵。^_^
     
      不管史大爷是不是真的知道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反正蓝博在《第一滴血4》中的重新发飙,有种宗教仪式般的令人热血沸腾的感觉,那一刻,史大爷也非常识时务地用很风格化的镜头语言来表现这个内心独白的场景,让俺激动得当场泪花儿四溅…..B级片的风格之所以富有煽动性,就在于它把一切都变得很简单,剔除了不必要的罗嗦,从而显得更加纯粹而有力。
     
      《第一滴血4》从头到尾都把握了这种风格尺度。和蓝博的性格一样,电影也是本着“专心做事,少说废话”的原则。做的是什么事呢?杀人。
     

     
      《第一滴血》系列的暴力向来为影评人诟病,后来查理辛的《反斗神鹰2》(Hot Shots: Part Duex)还特意狠狠地恶搞一下《第一滴血3》,讽刺其中的射击场景看起来像电子游戏。《第一滴血4》看来没有丝毫“悔改”的意思,反而变本加厉了。
     
      片中蓝博兄弟没有那么爱脱衣服了,但是杀气却似乎历老弥笃、更见凌厉了。影片中暴力场景之血腥,几乎达到了R级标签的底线。想必不少影迷已经从预告片中,见识到了蓝博用重型机关炮近距离将敌人轰成肉酱的镜头,这样的场景几乎充斥影片中所有的战斗场景。所有的子弹,几乎都是穿胸而过,带出一大片血花;又或者是一枪爆头,不留下一两片耳朵。不要怪人家故意夸张,这和片中选用的武器有关。其中最没威力的AK-47变种系列,比起美制M-16来,爆头系数也要高得多,其他更不用提迫击炮、地雷、高爆炸弹、重机枪的威力了。甚至连本来该是“羞答答的死神静悄悄地来”般效果的狙击枪,也用上了反器材用的.50口径M82A1,人家薄一点的坦克都能打穿,用来射人还不是分分钟把人打得穿个大洞还连带着在惯性作用下飞出老远?即使是最老土的徒手格斗,生猛的蓝博还硬生生地撕下敌人一片肉来……至于是哪片肉,俺不会说的,反正不是男人“最要紧”的那块肉,嘿嘿~~
     
      过了!过了!!!俺仿佛听见闷骚文静的影评人在气急败坏地嚷嚷。真的过了么?对他们而言,也许是;对俺这样嗜血的狂人而言,本片看得那叫个舒坦、那叫个酣畅淋漓啊,一切都像洗了个热水澡,把长期以来的积郁都洗掉了……
     

     
      俺如此“渴望”真实的暴力,不是因为俺是变态(也许有点^_^),更不是因为俺是刘慧芳,而是如今在好莱坞银幕上,要看到过瘾的暴力场景,实在是太难得了。PG-13级的都不用说了,即使是R级的货色,也都遮遮掩掩的,像《电锯惊魂》那样的,都要顺带玩个阴暗的灯光效果,不爽利。至于像临阵逃脱的《终极警探4》,为了个破PG-13就背弃广大R迷,实在是“诚彼娘之非悦”了。
     
      逼真、集中的暴力场景,不光有突出真实性的作用,对于影片风格而言,更有种“图腾”般的烘托效应。蓝博兄何许人也?那是old school的、战神级别的“杀人机器”啊,他的爱与恨都非常直接而强烈。影片在前三分之一,一直着力渲染缅甸政府军的残暴,不要说蓝博,就连观众都积累了一肚子“义愤”,就等着蓝博兄代我们“填膺”一下了,又怎能不搞得欲仙欲死才行呢?何况,对于蓝博自己的转变而言,为了突出他“知行合一”的觉醒效果,B级片的手法最直接而有效,那就是搞得像一场仪式。对于蓝博而言,结尾的杀戮,就是他个人的血色祭典,他要借敌人的血肉,来发出自己最强的宣言:老子正是那“以恶制恶”的战争机器,从今以后不再犹豫,遇邪杀邪,遇魔灭魔!
     
      正是在这样的祭典中,一直被“战争工具”之名压抑的蓝博,终于获得了解脱。过去的历史不再是负担,能够正视自己的他,也就能为自己心中在乎的对象而开始新生活……影片也在这样看似粗犷硬朗的转折中,完成了对于“真实性”与“风格化”的揉合。其实,蓝博本就是个粗犷硬朗的人,他最适合这种粗犷硬朗的风格,你给他玩深沉婉转,那反倒是自讨没趣了。
     
     

     
      对于俺个人来讲,《第一滴血4》是部比《终极警探4》完美得多的电影。史大爷在此片中,完成了拍摄手法上的风格转变,并且将这个变化后的体系经营得如同蓝博的肌肉一样硬朗刚健,没有一丝多余。面对这样的史大爷,俺不禁有些突发奇想:在不久之后的某一天,史大爷会不会变得像伊斯特伍德那么牛啊?^_^
     
      至于那些冥顽不灵、依然对蓝博抱有抗拒心理的同志,俺只有一句话对之:生猛的人生不需要解释,只需要表现,耶!

     2 ) 兰博已经升级为战神,而口口声声说着神的志愿者终究跌回凡间

    我记得在3当中上校说过一句话:“神还是懂得怜悯的,而兰博不会。”对于自己憎恨的人,兰博绝不手软。在这部片中,兰博站在山顶居高临下摇着大口径机枪狂扫,将缅甸军打成肉酱的场面,绝对成为经典。在那个时候,他就操控着那里的生死,不仅仅是缅甸军的,还有雇佣兵和志愿者的。可以说,那一刻,兰博就是主宰别人生命的神。
    我不知道是不是每个军人对于杀戮都很沉迷,认为自己掌握着别人的生死权力。可是我很佩服兰博的收敛与克制。虽然他很厉害,经验丰富,艺高人胆大,当所有人都走了,他坚持要救那个女的,幸亏有狙击手帮他,危机关头,还想到兵分两路,自己引开敌人,让他们先走,而且想到往高脚炸弹去,给缅甸军沉重打击。我还真没想到那个炸弹的威力这么大,像个原子弹一样,冲击力爆棚。其实无论从策略上还是体能上,他比所有的雇佣兵都厉害,比横行霸道的海盗厉害,比缅甸军厉害,可是他并不会主动去惹事,真是做到了“没事不惹事,有事不怕事”。
    这么厉害的兰博,满足于每天就抓眼镜蛇,开开船,打打铁,也是难以想象,因为我的印象中兰博的归宿肯定是在战场。从美国本土——越南——阿富汗——缅甸,兰博经历了很多,可是每一次都是在战场上才能展现出他的优势,才让人觉得那才是兰博,如果他某天只会抓眼镜蛇了,那世上再无兰博。
    幸亏,兰博还是兰博,只是他知道战争的残酷,也知道战争不是志愿者带几本圣经,说几句耶稣基督就能结束的。去战场的志愿者都是理想主义者,没有真正经历过战争,不懂得什么叫战争。于是以为只要自己行动了,就能带来和平,拯救生命。对于这样的志愿活动, 我并不反对,只是觉得只适用于和平年代,没有战争,只是单纯的因为贫困落后,然后实施的志愿活动,我觉得是没问题的。可是战争年代,自己的生命都没办法保证,怎么去拯救别人?正如兰博所说,没带来枪支弹药,就别谈拯救生命,赶紧回家去吧。他太知道战争的残酷了,他不想让这群天真的志愿者白白丢掉生命,可是他肯定也知道,就算他不带路,志愿者也会找别人,还不如自己保护他们,而且能看出来,兰博被那个女孩触动了。于是兰博当上了护花使者。
    果不其然,在河道上,就遇到了海盗。志愿者还自以为是地说如果要钱,就把钱给他们。呵呵,人家看上的可不是钱,而是女人!这时候,你给还是不给?给,子弹。海盗还没反应过来,就被兰博结束了。志愿者就只会捂着头大喊大叫。兰博救了他们,换来的不是谢谢,还指责兰博不应该杀人,呵呵,别天真了好吗?你逗我呀,不杀他们,他们就会杀你,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酷,没听过吗?海盗会先把女孩子强奸50次,然后再杀掉,这个时候,你会怎么选择?还是坚持你的高貌岸然?还是坚持你的说教?永远别跟一个强盗讲圣经,嘴说不过枪。战争年代,就是这样直截了当。那些志愿者口口声声说着救人,可是如果没有兰博,恐怕人没救到命早就搭上去了,总是有一些人以为自己很高尚,其实是不谙世事,收了恩惠还批评别人。
    于是,这些志愿者的结果还真的就是——被抓了,一点也不惊讶,因为兰博不在了呀,这就很好地证明,战争年代,什么东西最有用。其实雇佣兵说出了道理,这个地方上帝没有来拯救,那就只能靠他们这群被志愿者视为邪恶的人通过暴力手段来拯救。很讽刺是不是。一群志愿者去宣传和平,结果被抓,最后得通过暴力来救他们,这个过程中志愿者自己也变暴力了。那个志愿者头头最后也拿起石头猛砸缅甸军的头,口口声声念叨着神的志愿者,终究还是跌落到凡间,明白还是手中的武器最有用。这一幕,估计也砸醒了梦想主义者。
    这部电影传递出来的含义挺深刻的,我挺喜欢,做人不能太理想,世界不能靠圣经拯救,现实很残酷,要活下来,必须武装自己。
    不管什么时候,最可靠的还是自己。做梦只能在床上,当你走出社会,就得清晰认识到,社会没那么简单,竞争很残酷的。
    想赢?成为兰博吧。

     3 ) 又一个英雄形象的归来

    兰博同志还是与时俱进的很.
    当年我还年少,同龄的朋友们卧室里还不兴贴周慧敏,小虎队以及张曼玉,孟庭苇啥的,是爷们的就两个人物,一史泰龙的兰博,二史瓦辛格的曼垂克斯上校.周围再来几个兵器集锦啥的就全了. 那会儿也还没有古惑仔,新白娘子传奇也还没来,上海滩的热潮我这波基本上没太赶上. 所以,史家兄弟是我们第一波的偶像. 没事的时候也经常光着膀子比一比胸肌,肱二头肌什么的.虽然那会儿大家瘦的都跟豆芽菜似的,不过胸肌使劲挤一挤还是有的. 当时有个同学在区体校练蛙泳,由于是半专业运动员,所以胸肌很有形状了.当年是很羡慕的,不过此人后来上了职高还不是中专,以后再见过他的人形容,说是现在已经象妇女同志看齐啦.
    别的精神层面的东西就不阐述了,还是老观点,战争就是战争.

     4 ) 为暴力找一个理由

    想重温《第一滴血》那样情节与动作并重的严肃动作片的老大肯定失望。《第一滴血》拍于1982年,那时的史泰龙36岁,还没有脱离愤怒文青的人生阶段,据另一部大作Rocky问世也不过6年。转眼26年过去,62岁的史爷爷经历了8、90年代席卷全球的巨大成功,深刻影响美国流行文化,进入新世纪后除了疯狂服用睾丸激素testosterone保持身形,就是拍烂片补贴家用,再要求人拍正剧反思什么也有点勉为其难不是?片中人物脸谱化。传教士们幼稚热忱,和硬要到阿富汗找死的韩国传教士有一拼。缅甸军人面目狰狞。杀人从来没有原因。我其实奇怪,把农民杀光了,你丫吃什么嗫?

    史爷爷身材保养得不错。浑身腱子肉鼓鼓囊囊。虽说年是已高,脸肉下垂,显得有点胖乎乎,但比50岁拍The 6th Day和End of Days就一脸倦容的州长叔叔强大多了。可见平时合理锻炼注意饮食多么重要,不然做了心脏手术,任你10界奥林匹亚先生也难免憔悴不堪。嗯,跑题了。

    幸好史爷爷不像Kevin Costner那么堕落,从Postman开始除了皱着眉头装大尾巴狼以外什么都不会,拍的片要多烂有多烂。放弃情节,追求暴力刺激(批评家所谓的violence porn是也)的老大们看这部片子不至于失望而归。不管是动作的设计,血腥镜头的铺陈,镜头的移动,还是音乐及音效的运用,都是中规中矩娱乐片的水准。

    影片可以分成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极力烘托缅甸军人残忍嗜血:屠杀手无寸铁的村民,连小孩儿也不放过。把村民逼入埋有地雷的水田,打赌谁先炸死。。。总之就是要激起观众的义愤,为兰爷爷痛下杀手奠定坚实的理由。下半部分就是兰爷爷和雇佣军们让人眼花缭乱的暴力大串烧了。高狙爆头。利箭穿脑。手裂喉结。近距离重机枪把人打成肉酱。。。也少不了特种兵传统手艺:利用丛林设置陷阱,杀人于无形。史爷爷保持了兰博一贯的风格:话少,手重,不留活口。

    对细节的渲染也是影片一大卖点。比如Shooter的DVD有大段制作花絮,提到为了让场面不那么血腥,制作小组没有拍出真实的高狙命中效果。这部片子就不一样了,居然拍了高狙命中头部,把头掀掉一半的教科书效果。还有子弹穿过人体时,前面一个小洞,后面一个碗大的洞这类真实情景,一点都不吝啬。难道史爷爷想告诉大家战争的残酷?反正我看了这些镜头不是很舒服。

    总之,标准无脑动作片。适合俺这类无脑人士观看,也适合多年的兰博迷怀旧。

    P.S., 看到一段搞笑评论:if Rambo were in Iraq, our troops would be able to come back home on Tuesday. Of course, Rambo had to stay till Thursday because he'd make sure that he'd killed all people who deserve to die.

     5 ) 杀人的合理性

    一部用“血肉横飞”来形容都嫌不够写实的电影,我居然给了4分,比较少见。

    虽然只有一个表情,龙哥的演技真的很好。从一开头的看透世事孤独颓废,到中间被女主一句话感动的若有所思,到后来明确利用自己的杀人能力来做自己认为值得的事情,到最后站在山头上的坚定和寂寞。一个表情就演绎了不同的内心世界。


    Maybe you've lost your faith to people. But you must still have faith in something. You must still care about something. Maybe we can't change what is. But trying to save a life isn't wasting your life, is it?


    龙哥对现实的透彻和对杀人的坚定当然比基督教会那个Michael要迷人得多。在战争的情况下,怜悯貌似是自寻死路。但我还是认为以暴制暴绝对不是唯一的解决方法,更不是最好的解决方法。

    Evil是真实存在的,而evil唯一的天敌就是love. 这个世界上除了domination和submission这两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外,还可以有enpowerment和integration. 尽管在残酷的战争中谈论这些真的没有实际意义,但从更广大的社会范围来说呢,从每个家庭,每对父母和子女的关系上来说呢?让更多人的意识到这一点,让更多的人在每天中逐渐地实践它,人类是否能阻止战争的发生?

    这个从现在来看很理想主义,但与信上帝不一样,这个不是毫无条件地全盘相信,而是相信一部分,然后实践,再重新评估这个信仰,再实践。对“爱”的盲目崇拜和对暴力的盲目崇拜一样可怕。


    既然教育可以成为洗脑的工具,让人不把其他人当人来看待。教育同样也是humanity的培育所。这场抗争需要一个突破口,就在家庭和学校里面。

    (整篇都是自言自语,最后加上一个OS: 媒体的暴力和媒体上的性别歧视一样,都可以成为论文主题)

     6 ) Rambo老了

    Rambo老了,无奈的承认。岁月不饶人啊,再猛的猛士,也抵抗不了岁月的侵袭,以后估计看不到Rambo系列了,虽然我多摸的想看Rambo5、6、7、8……还有无数的前集外传。真的,没有人能抵抗这部电影的魅力,没有人!你看了Rambo以后就会深深的爱上它的。

     

    Rambo1的经典我无法用语言形容,从某种程度上说,Rambo1可以和教父1媲美。Rambo1塑造了一个从此让任何动作片黯然失色的角色,丛林中的Rambo就是神,魅力无与伦比。

     

    Rambo1我是要动不动就要拿出来看一遍重温的,真的是百看不厌,虽然,相对2和3来说,第一部其实动作场面并不多,也正因此,一般来说,我重温完1之后总是要接着重温2和3的。。2和3更火爆更刺激的动作场面配合1一起看,绝对是爽过瘾,我估计好莱坞拍2和3就是给1加料来的,,,就是为了让我搭配着看解馋。。

     

    Rambo1更经典的是完美的塑造了Rambo这个角色的内心世界,整部电影渲染的那股浓重的悲壮的孤独和寂寞,和对美国当时社会心理的批判反思贯穿整部电影,配合着Rambo的杀戮强有力的震撼人心。Rambo1中的动作场面是表面的,而整部电影反映的这种思索和揭露却是内心的,一个明一个暗的牵引观众,潜移默化。看完以后不仅仅是视觉的享受,Rambo1塞给你的还有心灵的共鸣。

     

    Rambo那穿着草绿军装孤独走在美国高速公路上的身影,一次次的被挑衅侮辱又一次次忍耐,坚毅却又茫然的眼神,你看到了,说不清是什么感觉。说不好台词的史泰龙根本就是为了这个角色而生的,感谢这个角色吧史泰龙!你那张歪嘴脸能红成这样没有Rambo行吗?!虽然还有一个洛奇。。。

     

    Rambo4跟Rambo1完全不能比,唉,2和3与1的差距其实某种程度上并不大,1的深度更深,内涵更深,意义更大,2和3这些比不上难免,可也并不重要。问题这第四步可就差远了,唉,不过还是那句话,Rambo老了,史泰龙老了,这也没办法。我就不说他发福的身材还有宽了至少一半的大脸庞了。我就不信以往在丛林里纵横展转腾拿跳跃如同豹子一般敏捷,隐藏追踪制造陷阱巧的跟猴子一样,一个人挑掉一个山寨整只军队视若无物的Rambo,john Rambo!会只呆在战场后方,靠着重机枪扫射?

     

    这要放在Rambo1里,Rambo早该静静的放下没有子弹的重机枪,望着山脚下匍匐前进的几百个缅甸政府军,缓缓的蹲下捞起一把泥巴,往脸上重重的涂上三道迷彩,然后这时候该是他那双坚毅自信和充满杀气的眼神的特写,随后镜头一闪,Rambo失去身影,由此开始了无比刺激的丛林偷袭战,削尖的树枝碗大的石头锋利的匕首强健的臂膀无所不用其极!鬼影一般般在对方无法察觉的情况下挨个干掉敌人!

     

    这要是放在Rambo2里,Rambo早就掏出复合弓,举起,稳健的瞄准,飕的一声射出无数只箭矢,支支夺人命,其中还有爆炸箭高爆箭穿甲箭等等等等,然后甩开箭冲上去用肉体的力量利索的消灭掉敌人,最后横是遍野的山头上是Rambo寂寥而又伟岸的背影,镜头逐渐拉开,一个大全景震撼你到死。

     

    这要放在Rambo3里,Rambo到是也会用重机枪,问题不是躲在后面扫射,而是英勇的Rambo肯定会狰狞着面孔,喉咙里发出混浊不清的嘶吼声——oh,原谅他吧!史泰龙连喊叫的声音都发不准!——大叫一声用力从军车上扯下机枪,把子弹链往身上这么一盘,狂奔着就朝敌人扑去,哒哒嗒哒哒嗒一阵猛射!敌人纷纷倒下!

     

    Rambo是谁????Rambo可是一个石头干掉一个直升机!一挺机枪干掉阿帕奇!一把匕首单挑一个营的主啊!!!!!!!!!!!

     

    唉,可惜英雄不敌当年啊!

     

    为什么Rambo4里Rambo如此的颓废?救人还需要一个小分队?甚至还被一个狙击手救了!战斗只会靠着机枪和军车?丛林里碰到敌人竟然放了一个炸弹了事?唉,无他,Rambo老已。

     

    Rambo老了,所以他打不动了,只好能偷懒的偷懒,放放炸弹,玩玩机枪,匕首是用不了,就打个大刀,砍起来方便点。Rambo老了,所以有个小分队来帮他救人他也乐意。Rambo老了,所以有时候反应不过来,差点挨了枪子儿,这时候正面的sniper救了他一下他也满高兴。Rambo老了,连小姑娘也不喜欢了,最后千辛万苦救了人家连个拥抱也没有。Rambo老了,最后还是回到了美国的家乡。

     

    唉,Rambo回去了。

    Rambo的家乡挺宁静的,挺田园的,挺适合发福了的Rambo。

     

    但是不争气的我啊,眼泪刷刷的往下掉啊。再也见不到Rambo了,再也见不到那个眼神鉴定,离开了战场茫然不知所措的Rambo了,再也见不到那个忍无可忍伴随着一声大叫终于开始反抗的Rambo了,看不到那个留着委屈的眼泪向人怒吼向天开枪的Rambo了。

     

    那帮锋利的闪着寒光的匕首再也看不见了!

     

    结尾音乐响起来的时候,有点湿啊!

     

    Rambo4,好莱坞也明白超越不了前面3部了,老史泰龙估计连跑也得用替身了,于是索性就安稳一点,怀旧一点,处处流露出Rambo的归意,最后更是安排了一个happy ending,让倦怠的Rambo回到了久违的美丽田园家乡,和老爹渡过余生。Rambo4也许是个很好的结尾,很圆满,很顺畅,但是看完以后太让人郁闷了。

     

    郁闷在Rambo根本就没有怎么大干一场,我们可以接受他老了,但是不可以看到他老了!Rambo是个神,即使老了也应该所向披靡,好莱坞你怎么可以这样敷衍我们?!你怎么可以就这样让一部这么有意义的终结片草草了事?!如果Rambo4只是一般的续集的话,拍成这样我们可以接受,问题是,Rambo4可是意义非常的终结片!这就太不够了!太不够了!

    怎么对得起两年前知道要拍Rambo4时激动的失禁的我啊!!苦等了2年啊!!!

     

    maybe这是对Rambo来说最好的结局了,可是我好不甘心啊!Rambo就这样结束了么?噢 no!这样对我太残酷了!

     

    在最后,让我们还是把希望寄托在无所不能强大无极限的好莱坞吧!我相信你们!即使80岁的史泰龙,你们也搞的定Rambo5、6、7、8……的!

     

    啊,史泰龙死了以后怎么办!?难道要换人么?那太不习惯了,可是好不甘这个系列终结。。好纠结。。。。

     

     

     

     

    Rambo4里有几个地方好败笔,不知道把缅甸军头子塑造成一个菊花癖能有什么意义,片中的特技都好鸡肋,想当年Rombo1的时候啥都没有,拍出来照样多久都看不腻。还有口味比起123来重了好多,123里面的朦胧变成了重口味,残肢断臂横飞,人头遍地,鲜血横流,太没有品位了,你看人家Romber123集拍的多好!

     短评

    肉浆,血浆,泥浆呃呃 战争真残酷

    4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还行
  • 看电影时 观众们频频爆发出各种语调的铿锵有力的"我操我操我操我操我操"各种语调.此起彼伏.

    7分钟前
  • vina
  • 还行
  • 其实和前作的水平相当,但是影评人好像都认定经典几年后的第N部肯定不好,好像看都看就否定了史爷爷的努力

    9分钟前
  • HALO未来
  • 推荐
  • 用枪说话,血腥回归,老兰博披上了cult牌披风。

    10分钟前
  • 畸小山
  • 推荐
  • Rambo不敢露肉了,女主角连花瓶都算不上.其他都很好.

    14分钟前
  • 小米=qdmimi
  • 推荐
  • 《一个人顶一个师4》,该系列迄今为止最大化,最密集的血腥暴力输出,血肉横飞,尸横遍野,果然还是R级和这个系列的调性最搭。

    18分钟前
  • 发条橙
  • 还行
  • 与《洛奇6》一样,是史泰龙糊了将近20年后依靠经典角色出续集得以回春的关键电影。本片场面比不过前三集,但是比前作更加血腥暴力,血肉横飞、碎尸遍地,依靠B级趣味挽回了场面劣势。年老的史泰龙自然是经不起肉搏戏的折腾,因而把重点放在了智谋和最后的营救+重火力压制的戏。时年62岁的老汉在丛林奔行来回,看得我五味杂陈,但不妨碍我向他致以崇高敬意。被营救的还是我最讨厌的传教士们,或者更普遍一点叫白左,替这帮当兵的心累。结局是落叶归根,很圆满的处理,十年后的续集感觉没必要。其实看史泰龙的兰博、洛奇的感觉非常奇妙:兰博是史泰龙硬汉的一面,洛奇是史泰龙的事业写照。史泰龙把自己嵌入了这些角色中,角色就像活着的人,我们和这些角色是同步的。

    21分钟前
  • 玉玉的注水阿龙
  • 推荐
  • 当你自以为对世界重要的时候,世界才刚开始原谅你的幼稚。

    25分钟前
  • 艾晨
  • 推荐
  • 62岁的史泰龙还是挺man的~

    27分钟前
  • 茶茶苏
  • 还行
  • 对62岁的史泰龙拍的这部片,我只想起立鼓掌。他无论在电影还是现实生活中都是硬汉。

    28分钟前
  • 野生壮士Ang
  • 推荐
  • 史泰龙大爷与时俱进,进阶限制级放弃一部分受众却获得了更好的效果;这种电影与这种主演会让你暂时忘掉逻辑的存在,全身心享受一场血肉模糊肢体横飞的盛宴。

    29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推荐
  • 他最终回去故乡

    30分钟前
  • 高歌
  • 推荐
  • 哇,鲜血直喷!太爽了~不过我就是讨厌美国人,自以为可以改变世界的家伙。自以为对全世界有责任的家伙。好像海豚对鸭嘴兽抱有好意,认为有责任挽救鸭嘴兽一样——“我们都是哺乳动物!鸭嘴兽们!”……莫大的讽刺……

    31分钟前
  • 推荐
  • ★★★★★★★★★★★★★★★★★★★★★★★★★★★★★★★★★★★★★★★★★★★★★★★★★★★★★★★★★★★★★★★★★★★★★★★★★★★★★★★★★★★★★★★★★★

    34分钟前
  • NixieCountdown
  • 力荐
  • 史大爷不再是满脸横肉的凶相,满脸的赘肉,杯具……肉搏不能,用枪说话。但我依然喜欢Rambo系列,期待第五部。

    38分钟前
  • 苇间疯
  • 推荐
  • 蓝博真的老了,看的我的都要心碎了~后面的杀戮场景也太过于写实了!

    40分钟前
  • 国士
  • 还行
  • 这一部《第一滴血》可以说和之前的已经完全不一样了,或者说更商业化了。整部电影的血腥暴力程度比前几部要升级很多,甚至很多地方都很重口味,故事方面则从原本对于战争的反思、战争之后军人的生存情况、政府的作为等,演变成对于不懂得实事求是而只是伪善的抨击,尤其是那些营救队口里说着“杀人总是不对的”,但别人都砍过来了,你还要和完全不讲道理的人讲道理吗?让他们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吗?可以说本片是在给“暴力”寻找理由,或者说是探讨“以暴制暴”的合理性,或许真的面对某些情况,暴力反而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其实本片依旧是孤胆英雄转变之旅,兰博明显已经不像以前那样充满了迷茫,而他的扮演者也已经老了,也是该给他的故事画上句号了。

    41分钟前
  • 空瓶子
  • 推荐
  • 我在初中的时候不小心在某电视台(碟市)看到了这个电影决战的无删减版,从此走上了重口味的道路,这竟然是我重口味电影的入门片…… 现在看来这其实是整个《第一滴血》系列最爽的一部:大口径子弹击碎、生撕脖颈、砍刀杀戮。全片无冷场,据统计阵亡人数超过200。史泰龙回归影坛力作之一。

    44分钟前
  • 国产凌凌期
  • 力荐
  • 61岁的史泰龙仍旧扛着几十斤的机械,精神可嘉、勇气可嘉。

    46分钟前
  • 会笑的昨天
  • 推荐
  • 纯high片

    50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还行
  •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