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色块切换皮肤

    播放地址

    影子勇士1

    动作片美国1997

    主演:浩克·霍根  卡尔·韦瑟斯  香农·特威德  

    导演:强·卡萨

    猜你喜欢

     剧照

    影子勇士1 剧照 NO.1影子勇士1 剧照 NO.2影子勇士1 剧照 NO.3影子勇士1 剧照 NO.4影子勇士1 剧照 NO.5影子勇士1 剧照 NO.6影子勇士1 剧照 NO.13影子勇士1 剧照 NO.14影子勇士1 剧照 NO.15影子勇士1 剧照 NO.16影子勇士1 剧照 NO.17影子勇士1 剧照 NO.18影子勇士1 剧照 NO.19影子勇士1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01 16:34

    详细剧情

    海豹突击队一行六人执行抓捕大毒枭卡林多的任务,一切进行得十分顺利。但队员们不知道,弗雷克是内奸。他早已通知卡林多此次行动,海豹突击队遭到伏击,造成两名成员牺牲。尽管在卧底维丽的帮助下,海豹突击队抓住了卡林多,却让弗雷克逃脱。   海豹突击队队长迈克决定重返卡林多的豪宅抓住弗雷德为死去的弟兄报仇,并把他们的遗体带回来,却遭到上司鲍尔斯的反对,迈克为此退出海豹突击队。但维丽却支持他,因为她还要找回价值不菲的宝石——这是她一年多来在卡林多身边做卧底的目的。在迈克和维丽的劝说下,迈克的老战友罗易也同意加入这场战斗。   就在迈克他们决定前往卡林多的豪宅时,弗雷克劫持了全美体操队的队员,并向政府提出用卡林多交换的条件。为了救出体操队员政府决定将卡林多释放。想到牺牲的两名队友,鲍尔斯决定支持迈克的行动,不能让卡林多和弗雷克逍遥法外。   人质交换地点在位于墨西哥湾的魔鬼岛城堡,这里地势险要,无论从空中或海面潜入都将被敌人发现,唯一能够到达那里的途径就是潜水。但魔鬼岛附近被鲨鱼群包围,要想通过这里并非易事。鲍尔斯负责护送卡林多到指定地点交换人质,他说服另外几名队员配合迈克到魔鬼岛进行突击。

     长篇影评

     1 ) 一个时代的残影

    人们多半会在历史面前失语,然后流于空洞的想象不能自拔。所以大多数的片子都醉心于战争的宏大,却忘记讨论人性。而另一些片子,如《与狼共舞》和《最后的武士》却又迷失于表现个体的彷徨,而无法对于历史洪流进入下一航道时的壮观景象给出整体性的描述。

    然而,黑泽明在这部《影武者》里给出的视角却是空前的,它用一个影子武士的身躯撑起日本天正年间的一段历史,再从中反射出个体在这个时期的感受。既让人感觉到那犹如巨龙翻身,鲲鹏转翼的恢弘,又衬出了渺小个体的震惊与无助。

    影片描述的时期,总是让我想起三国。武田,织田,德川三大势力的交互又恰好处于一个日本西化的背景之下。武田家领袖信玄的死本可能加速这一过程,可是影武者的出现,满足了信玄将死讯保密三年的愿望。历史在这一时刻,突然放缓了脚步,传统的武士阶级得以站在夕阳之下,拉出一个长长的影子。

    所谓影武者,替身而已。当影片中的那名盗贼被选中成为当时三大巨头之一武田信玄的影武者之时,他就不可避免的卷入三家的博弈过程,个体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忘掉自己,成为另一个人,按照所替之人的价值观行事,甚至被所扮演的人感化进而超脱到一个新的境界…由于影武者的介入而延长的历史转换过程因为个体意愿与历史发展的交锋而显的张力十足。影武者重现出来的武士精神不断地刺激着处于没落的传统武士阶级,也让原本卯足了劲的新势力不知所措。但是影子终究是影子,在没有可依附的东西之后,影子的一切终究只是幻象。所以无论是武田家信奉的佛教,还是代表传统武士军队的风林火山四军,甚至那个曾经属于冷兵器的武士时代,都不可避免地要退出历史舞台。织田信长有信心摧毁武田家族时,给出的解释是“山动了”,其实是历史动了,在拿着火枪的织田军面前,那座山再也没有以前的力量了。

    我很喜欢黑泽明在这部片子中所表现出来的大气与人文关怀,红黑色的主色调以及绘画式的表现手法让人无时无刻不感觉到一种悲凉。原本无从触及的历史在黑泽明的表述下,既不矫情,也不做作,就这样从容地在我们面前展开。于是,我们看见一个时代的残影,无助的倒了下去。

    BY 水欧阳

     2 ) 一场东方古典式的烂漫殉死

    小津安二郎是平视的,静的。日常气氛静水流深,所以能氤出茶泡饭之味。
      黑泽明也静,但他只是不爱让人物说太多话,人却运动不休。黑泽明把人放在他画好的世界里,看人去冲突斗争。流动、变幻、撞、逃、仓皇、悲怆、喜悦,然后迸裂出些绚烂火花。
      
      
      《乱》出自李尔王,《蜘蛛巢城》出自《麦克白》。这两个故事里的诸侯大名,皆出于架空。《影武者》倒是一个很东方的故事,信玄上洛之梦、胜赖夺权、长筱会战,大体合于历史框架。论历史的还原度和质感,在《乱》与《蜘蛛巢城》之上。
      
      
      
      序幕气氛枯寂,静,慢,小全景。灯如豆,影影绰绰。信玄、替身信廉、影武者,余下的只有黑暗。光和黑暗是制造影子的材料。
      影武者蛰伏,傻笑,听信玄和信廉谈论他,然后忽然爆发,指斥信玄,呆住。这一系列动作,既有节奏感又突然。
      
      疑似黑白氛围的、缓慢的、枯寂的序幕之后,速度开始推快了。
      黑泽明希望世界看到他想像中的画面,《梦》在这点达于极致。《影武者》里,有许多画显然是他想留下的:冷月下扶枪而睡的士卒,仰望天守阁及之后的夜空,莽莽苍苍如林的足轻兵,一色殷红的武田赤备骑兵,以及影武者和家康在梦里的互相追逐——那段彩云翻卷,大有《梦》的意味。日本电影是“映画”,黑泽明恰可以诠释这点。
      
      因为忙于“映画”,因此话语始终不多,动作简洁有力。但也因为动作少,所以大到信玄弥留之际忽然爆发的对京都之渴望,小到信廉每次说服影武者的姿态,都富有静中取动的表现力。最美妙者,莫过于影武者初次上任时,武田家小姓们对他的前倨后恭——当影武者嬉笑自若时,毫无主公架势;但当他端起信玄架势时,主公魂兮归来。
      电影进程,是从枯寂静态(开头的六分钟幽暗小全景)向绚烂动态前进。中后期,奔跑的长镜头、万军奔行的呼声、外景的风声,在不断给人速度感。终于推进到结尾,风林火山的旗帜、广袤无边的军阵,赤备突袭,铁炮三段击,巨大的响动,绚烂的色彩,战马悲号,血肉模糊,大响、大动、高速度。电影节奏在这时起飞,然后陨落下去了。
      
      
      
      
      影武者的题材,隆庆一郎和原哲夫合作过漫画《影武者德川家康》。若论情节,那一版气魄更大:关原,一场雨定天下事,刺客杀家康,影武者坐镇定鼎。但《影武者》选的这幕,更含义长远。或者说,简直是为了结尾的长筱,才选定了这一切。
      
      闲一句:
      仲代达矢老先生前几年大河剧刚演过信玄他爸信虎,果然是武田一家人。
      另外,《乱》里他演的一文字秀虎,公认原型除了李尔王,就是毛利元就(三矢之誓嘛),但如果考虑到被儿子背叛这点和“虎”字,其实也大有武田信虎的味道了……
      
      
      
      信玄,一如影武者指斥的那样,不算什么正义代表。影武者答应做他替身,谈不上替天行道庇佑善人,更多是种责任。家族的延续,权力的传承。他是信玄的影子,代表着某种肉身的利益。他一天不宣布死亡,信玄、权力、对家族的感召力、赤备的士气、风林火山的体系,一切就都还在。所以,他呵止士兵,以正军心的情节也暗示:影武者存在的最大意义,不是“动”,而是“不动”。如信长所说:他是山。
      
      对信长和家康的刻画,初看时没在意,再补看几遍后逐渐发现味道了。对信玄死讯的不确定、对铁炮手仔细的询问,都暗示家康的厚重谨慎。信长逗家康喝红酒是典型的魔王调戏式套路,听说信玄死了后还要高歌一曲“人间五十年”当然有些凑数。但两位新时代天下人,很明显和老一代不同。
      也因此,长筱对决,有了更多的意义。
      
      
      
      
      长筱如今被赋予了太多意义。去掉鸟居强右卫门的传奇豪举,还有许多:武田家的陨灭,信长霸权的确立,信长包围网的大突破,等等。按照真实打法,则此战铁炮为先,步兵肉搏随后。家康的三河武士在肉搏中发挥了巨大威力,死扛住了武田家强突马栅的打法。
      但在电影里,肉搏被忽略掉了。故事变成了一条简单的线索:
      
      胜赖莽撞求战;赤备呼啸奔袭;信长铁炮横空而击。武田的冷兵器马蹄,倒在了信长火枪之下。
      这一段镜头,漫长,重复。骑兵冲锋一次比一次迅烈,火枪回应一次比一次响亮。风林火山旗倒下,武田败北。木栅上的铁炮冷眼看着骑兵倒下,不动声色。
      影武者最后奔上战场,去企图再扶起风林火山的旗帜,最后尸体倒在连子川里——1923年,黑泽明自己经历过这么件事:大地震,他幸存,在隅田川岸上看见水里布满尸体。
      
      
      
      
      设乐原的大战,被简化成了这么个故事:
      冷兵器的巅峰、兵法运筹、骑兵的风林火山,倒在了西式的、新式的火枪之下。连同一起倒下的,是东方式战术里奉为信条的风林火山。
      当然也有影武者,那种纯出于东方精神里的东西:家族荣耀,权力传承,责任,信义。从开始不愿加入,到最后誓与武田家——或者更确切点,武田家的荣耀——共死,倒在西式的机械枪火之下。
      最后影武者去追扶的,不是什么可以战斗的东西,而是一面代表精神、除此外一无所有的旗帜。这个举动,连同旗帜本身,连同忠诚、信义、责任,以及武田家视死如归的赤备骑兵,比起对面的铁炮和改革精神,显得既高贵又虚无。站远了看,则如前述,这是部很东方的电影,没有黑泽明喜欢的莎翁背景,一个东方故事里讲述了一个东方战法死于西方战法的故事:一场彻底的,东方古典式的烂漫殉死。

     3 ) 大部分普通人都不过是强者的影子罢了

    发生在权力顶端的故事永远是吸引人的,因为处于这个层次的人的野心、欲望都达到极致,拥有推动事件发展的最强大动力,并引发无数让人震惊、咋舌的戏剧性情节,人性在这里得到十分充分的展示。所以古往今来很多艺术作品表现的都是这个阶层的故事,黑泽明以莎士比亚的《李尔王》为原型的《乱》、以《麦克白》为原型的《蜘蛛巢城》,还有《影子武士》、《战国英豪》等都是。可惜,在中国政治基本上是个管控严格、禁忌极多的领域,所以有多少故事不能光明正大地化身为戏剧、电影、电视剧。一个政治上被阉割的国家是很难出现真正伟大的艺术作品的,因为只有明白政治,才会真正明白自己与他人,也才能更能用艺术去表现人性。

    优秀甚至说天才的作家、导演,在宏大的场景、上层的权力斗争之下,表现的都是最普世的人性,能让每一个观看者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思考一些平时不会去想的问题,比如活着的价值、自己在人世扮演的角色、所处的位置。

    比较悲哀的是,影武者代表的人不是少数,我们大部分人活在世上都是处于被强者、被社会结构阶层、被组织、被体制支配的地位,一个出生平凡、天赋与能力平庸的普通人能够活出自我是一个奇迹。所以“做真实的自己”这个主题能够支撑起庞大的鸡汤产业,因为它背后有最广泛人群的一个很强劲且永远不会满足的需求。再跑偏一句:为什么鸡汤是虚幻的?因为它是你非常渴望得到但永远都不会实现的东西。但为什么鸡汤的市场这么大?难道还不允许我们这些可怜的普通人做做白日梦、在悲惨的现实面前自我麻痹一下吗?

     4 ) 战鼓与和弦

    要从音乐角度谈。
    好电影都有好音乐,这基本是个定律。费里尼《大路》里那段小号很是催人泪下。《美国往事》基本就靠音乐抒情,没音乐的话,面条透过小孔所看到的都是淫秽。相比之下,国产电影在音乐上面缺点心眼。往往不合适,不美,不脍炙人口,不绕梁三日。
    张艺谋在《十面埋伏》等里面弄大场面的时候里应该也用到鼓,但我基本没什么印象。这说明第二点,叙述不行,光靠音乐靠光影也不行。
    黑泽明是把鼓——战鼓——用到家了。不仅此片,《乱》等片子也有。这种鼓音速短促,音质强劲,带有某种钝器的质感和金属特性。这么说吧,青铜气味。
    青铜气味和荒原、岭壑及兵马浑然一体。盔甲、武器及其反光,旗帜、命运及其颤动,此情此景,鼓是再好不过了。问题是,控制得极好,行军、对峙和战斗,鼓点的节奏和频率恰到好处。《左传@曹刿论战》的主题就是要控制战鼓,惟有控制好鼓,才能取得战争胜利。具体到这部电影,也是,只有敲好了,敲亮了,必要时还敲哑了,才能表达武田信玄“风林火山”的军事思想。
    岔开一下。这个电影的故事都虚构,不是史实。井上靖有本历史小说叫《风林火山》,态度严谨,接近史实。作为小说,笔墨精炼,非常精彩,跟我们的历史小说区别很大。我们的历史小说过去是演义,铺张得要命,生动归生动,但你觉得真实情况肯定不是他说的那么回事。现在的历史小说,严格上讲,算不上什么小说,多是历史爱好者的随笔集凑。说好听了是一种文体特色,说难听了,它们不是小说,是一群毫无叙事感觉的人在以小说的名义制造可以挣钱的畅销书。井上靖,老文人,大作家,写东西是靠谱的。这部小说简练又生动,不铺张夸饰,不夹一句议论,全白描叙事,仍然觉得神,好看。
    回到这部电影的音乐上来。除了鼓,还有一小段和弦极其漂亮。说武田信玄死了,为了不动摇军心,使敌军发动攻击,只好瞒丧不报,影武者(即长相和武田信玄一模一样的替身)以主公的身份回到府邸后,侍者因知道他是替身也不把他当回事,个个在“主公”面前放松身体。这时候,替身做了个武田信玄生前的习惯性动作,惟妙惟肖,完全可以乱真。放松身体的侍者见状,吓得赶紧正襟危坐。就这个细节里,和弦响起,这一小段音乐柔和、飘渺,仿佛死去的武田信玄的魂魄飘然而至,继而附在影武者的身上。灵魂附体的神异感,一代霸主的威严,全凭这段若有若无的和弦。
    大师就是这样的。库布里克在《2001太空漫游》里引用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也是那么震撼。

     5 ) 命运的悲歌

    一部老电影,看之前不知道讲的是什么。只记得看过几个《乱》的片段,也是黑泽明拍的古装片,化妆让人厌恶,一直和这部电影混淆,也就一直没看。但是近期不太容易找到好看的日本电影,忘记从哪里看到推荐,就又找来看看。

    日本历史上最有名的影武者事件其实是德川家康,甚至现在还有争论说最后建立幕府的是德川家康的影武者,而不是他本人。

    日本战国时代是个封建保守,却又犯上的时代。一方面众多武士严格恪守着忠君之道,另一方面,又频繁发生臣下杀死愚弱的主公,儿子驱逐父亲的事情。
    归根结底,是理想和信仰的冲突。权力过于集中,一旦一个极有向心力的主公去世,领土内立即发生权力真空,而国家的实力则和继承人的能力息息相关,因此如果指定错误继承人,有些是被臣子推翻,有些则是由其兄弟取代,还有些则被其他国家消灭。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上杉谦信是推翻哥哥占领越后,武田信玄是在家臣的帮助下赶走了父亲武田信虎成为领主。上杉谦信的继承人上杉景胜,武田信玄的继承人武田胜赖,其实都是有一定才能的人,但是又不像父亲一样是盖世英豪,虽然得到家臣的支持,但是无论是景胜一样贤明,还是胜赖一样鲁莽,在群狼环视的战国时代,依然无法维护自己的权力。
    更严重的,主公一旦去世,帝国立即走向倾覆。在日本战国最强大的几个帝国里,无不是如此:今川义元,武田信玄,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在他们活着的时候,站到全日本实力的巅峰,可是一旦去世,国家立即走向衰退,权力被分割,其继承人都不得善终。

    影片中的武田家即拍摄的是如此时代背景下的故事。

    武田信玄的命运

    武田信玄是位极具才能,又极有亲和力的领袖。进京,也叫上洛,是当日本的大名为宣扬自己的实力可以称霸全国而做的举动。进京的大名会带着自己的军队挺进京都。然而谁也没想到,武田信玄竟然在此途中病死了。一代大名,谁能想到竟然命丧一个不名姓字的小卒枪下?而缘由只是他好奇想要去听听高山神城的笛声。他自己自然是想不到的,他的家臣也感到愕然,连他的对手织田信长和德川家康也不敢相信——一代枭雄,怎么可能就这么不明不白的s了?于是找来当时的枪手再次演绎那天的情形,但还是将信将疑。当最终织田信长确认了信玄的死讯,情不自禁唱起:

    人生五十年,
    如梦亦如幻。
    有生方有死,
    壮士何所憾。

    信长感慨的不仅仅是武田信玄的本领,即使死后仍然令人忌惮,也是感慨命运的无常,让一个人在权力的巅峰轰然塌陷。随着武田信玄忽然离世,自己的时代就这么意外地到来了。恐怕他万万想不到的是,自己也是在达到人生的顶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时,忽然被自己最器重的属下明智光秀设下埋伏,连同爱童森兰丸一起死在本愿寺内。

    武田信玄一生沉稳大气,虚怀若谷,心思缜密,谋定千里。从他和山县昌景的对话中可以看出,战争和时局对他而言是一场自信满满的博弈,他有着充足的自信可以到达权力的顶峰。当对手在阵前吹笛,稳定了自己的士气,还引诱着对手,他很好奇,这是一种什么样笛声,又是怎样有趣的心理战术?
    这算是一时大意吗?他在一片漆黑之中找了一个有点隐蔽的角落坐下来听笛声,这不是很安全吗?谁想到会被一个小兵随手一发冷枪结果了性命?

    他的性格决定了他必然会做这件事,如果他不是一个有如此可爱的好奇心的战争贩子,也就不会有这么多志趣相投的家臣至死追随,也就不会成为甲斐之虎武田信玄。

    武田家臣的命运

    由于武田信玄是这么伟大的领导者,武田领土内最大的特点就是牢固的君臣关系,甚至是愚忠。当他s后,每位将士,乃至是无限向往权力的儿子武田胜赖都不敢违背他临终的遗愿:3年不出兵。为什么三年不出兵?三年之后就可以出兵吗?为什么出兵必败,不出兵才能守住领土?不出兵如何才能保持住自己的优势?武田信玄在弥留之际没有解释,他的臣子却都毫不怀疑的遵循着他的遗令,把未来完全寄托在一个已经死去的主公的假想里。

    为什么?

    是因为他们只尊重武田信玄一个人吗?是因为只有武田信玄的命令能令他们团结在一起吗?不,他们或许根本没有想过为什么,因为忠诚于主公的意志就是他们的价值取向。这是他们根深蒂固的执念。当德川家康来进攻了,或者有其他将领背叛了,他们也不敢冒进——既然有主公的命令,无论是生是死,我们存在的价值只是跟随主公。“我们首先要知道德川家康来进犯是全面进攻还是试探!”他们的逻辑就是:全面战争就要迎敌,不然势力就保不住了,如果是试探性的,即使丢一两个城镇也没必要打草惊蛇。

    但是武田信玄只给他们三年的约定,三年之后,他们不得不面对失去主公的尴尬。并不仅仅是不得不面对主公已经仙逝的事实,更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下一步应该如何做了……

    所以,当三年之期到来,他们又听说武田胜赖来了,而他又带领我们打下了高天神城,自然就是我们新的主公。他要对德川家康发动战争,面对着信长和家康的联军,即使知道没有胜算,即使知道自己的国家即将灭亡,也要拼死冲上前去。死的毫无价值——在他们看来,活着的价值就是跟随主公,主公驾崩,自己整天忙碌的不是如何使国家振兴,而是如何让影武者体面的扮演着主公的角色,让主公的威严和号令维持下去。

    这里必须澄清的是,以上种种只是电影中营造的情形,历史上武田胜赖并没有遵守三年之约,就盲目出兵。而且在信玄死后,他也是立即取得了权力,并且排斥几大家老。山县昌景等老臣最终战死沙场,并不是盲从,而是不得已而为之,死的甚是壮烈。当然也有着他们愚忠的一面。

    他们是什么样的性格,已经不重要了,是他们的价值取向决定了他们的命运——主公昌,则臣昌;主公亡,则臣亡。在臣子的命运里没有偶然,有的只是命令。

    但他们是不是真的没有自己的想法?我想武田胜赖其实很具代表性——胜赖每天都想象着自己能得到权力,能按自己的意志生存,在群臣都在影武者的玩笑前哈哈大笑时,只有胜赖一个人绷着脸。之所以只有他一个人发生转变,因为当主公死去,他的角色已经转换了,他要想着自己成为主公以后该做些什么。
    但是他不敢践行,害怕其他家老的反对,也敬畏着父亲的遗命。于是这就形成了一种政治环境,其他几大家老没有违背主公遗愿的想法吗?或多或少都会有的吧?但是他们同样不敢,因为他们没有这样的地位,也没有自由支配所部的能力——会背上不忠的恶名,会遭到同侪的反抗。
    胜赖在这样的环境下忍气吞声了三年,即使是夺下了高山神城,仍然难以摆脱父亲的阴影——本多忠胜只是看到了武田信玄的影武者,就放弃增援了。因此,他一旦成为主公,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向群臣证明自己的能力,摆脱父亲的决定,立即向宿敌进攻。只有这样,才能让所有人不是尊敬他的父亲才尊敬他,他才能战胜自己内心中忠君的魔咒。

    因此,当影武者来到武田信玄的官邸,只有竹丸和黑云驹敢于承认自己的怀疑。其他人怎么会没有一点疑虑?主公大人的行为怎么可能和以前完全一样?相信“这是替身”的想法,不仅仅存在于探子中,在家臣中也会流传吧?但是,使其他臣子相信眼前的是武田信玄,并且放弃自己的生命来保护他的,除了武田信廉的用心良苦,还有他们骨子里不敢公开质疑主公的真伪。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轻则亡命,重则亡国。结果便是所有人陪着影武者演了三年的戏。当妃子没发现影武者身上没有武田信玄的伤疤,惊呼“他果然是替身吗?”一句话就揭露了所有人的想法:我们早就怀疑了!是啊,主公尚未康复,不能骑马。主公尚未康复,不能同床。一天不行,三年都不行吗?

    直到有一天,当影武者越来越把自己当成武田信玄,想要试着骑一下黑云驹时,却被黑云驹很白目的使劲摔下。所有人的忠君梦都破灭了。于是蒙在鼓里的人各个被欺骗似赶走了影武者——他们认为自尊心受到伤害,把失去主公的殇情全部发泄在影武者身上,仿佛是影武者从他们身边夺走了一直敬畏的主公。

    无论他们有着怎样的生活,当他们成为这个国家政治中的一份子,对他们来说,唯一的选择就是忠君。而主公是国家的象征,当主公覆灭,国家也就覆灭,臣子也就只有尽忠殒命一条路了。

    武田帝国的命运

    一个国家走到了极盛,却随着一发子弹,在虚有其表的伪装下,摇摇欲坠地歌舞升平了三年,在一夜之间走向崩陷。这是偶然的吗?是因为武田信玄太强,而武田胜赖太弱吗?如果真是这样,为什么同样的故事在日本战国史上层出不穷?

    武田信玄死了,影武者也被戳穿了,对于帝国来说,不仅仅是战略上的变化,更是权力的真空,如何能继续维持这种权力?武田胜赖没有他父亲那样的声望,他甚至不是真正的继承人,他儿子武田信胜还没有元服,从来只会围着爷爷玩,从来没有打过仗,怎么可能处理国家大事?可是武田帝国这个国家机器,又是高度围绕主公来运转的,一切都以主公的意志为转移。

    当主公是个稳如山的军事战略家,所有人就像主公手中的刀一样,披荆斩棘,所向披靡。当主公是个暴躁的屠夫时,所有人就像他丢出的肉饼,在信长和家康联军的枪炮下充当炮灰。

    这是武田帝国,乃至整个日本战国各个国家的政治体制和文化。

    武田帝国的覆灭偶然吗?特殊吗?它本来可以随着武田信玄成功进京而成为日本的中心,可惜了那件偶然的事件。可是又不偶然,只要武田信玄去世,无论这个帝国再怎么强大,即使武田信玄和武田胜赖的能力差距没那么大,一样会留下权力真空,一样无法掌控周边的局势。

    影武者的命运

    替身,影武者,随便叫他什么,他的真名无人问津,也根本不重要,连他自己也没有提及,所有人只记得他是一个标志。当他扮演者武田信玄时,所有人都把他当做主公,当他的扮演失败时,所有人都骂他只是替身。

    但是他是个很有自己性格和意念的人。

    这里不禁想感慨一下仲代达矢高超的演绎,不仅仅把武田信玄的庄严和亲和力表现得淋漓尽致,也把影武者的心理活动展现的活灵活现,甚至无论是影武者在战场上从惊恐到故作淡定,以及武田信玄真正的淡定,以及在思考时影武者的故作姿态和武田信玄的深沉稳重,都把握的恰到好处,光是他那双大眼睛就满是戏份。

    影武者一开始是个自由的人,也只愿意自由的死去,可是当他见到武田信玄这个神一样的人,立刻就被他的威仪吸引——假扮成这样一个人,或许是很自豪的事情吧?可是最初他并没有成为这个神圣帝国的一部分,扮演主公本身就不是一件需要“忠君”的行为,于是他完全没想着能成为武田信玄,也没感受到他所受到的尊重,他想的只是做些小偷小摸的勾当,有机会捞个大奖逃走。这就是他的性格,也就是他认为他应有的命运——一个卑微的人生。

    然而命运的齿轮却彻底的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忽然有一天,他再也不能成为他自己了。如果他做了他自己,就会被所有人唾弃,鄙视,逼着他做回武田信玄。他当然不想这样,可是武田信廉对他说:“我有时候也想象着能做回我自己,可是已经不可能了。有时候我在想,自己的想法是不是自私了一点儿……”所描绘的,就是一个影武者的心理状态。

    他是怎么下定决心做影武者的?

    或许是被家臣的信仰感召吧。他打破了封存主公的瓦罐,暴露了想偷东西逃走的心理,可是家臣并没有杀人灭口,或许是不忍心看到主公再死一次,况且如果没有这个影武者,也就意味着一定会揭露主公已经去世的消息,于是他们决定放他离开,看着这些臣子在岸边长时间扣手送别武田信玄,这个影武者的内心被震撼了——震撼于武田信玄竟然是这么伟大的一个人,可以得到这么多了不起的人的敬仰,震撼于这些人的团结、忠君,以及对待自己的宽厚。于是他决心洗心革面,做最大的努力,帮助他们维持起这个帝国。

    武田信廉是位好老师,从影片一开始,他和武田信玄就说到,我做了你这么久的影武者,我们连动作都很像。起初他仍然难以改变自身的一些恶习,但是当他当着侍者做出武田信玄思考的样子,侍者们真的就如同见到了自己的主公一般。这也是为什么他能够在武田府上生活了三年,尽管周围人疑虑重重,但他却坚持了下来。

    而且,随着他渐渐习惯于周围人对他的敬仰,甚至他从过去那个没见过世面的小人物,坐到战场中央,吓退了本多忠胜,这种自满自然与日俱增,俨然已经忘记演戏终有落幕的一天。武田信玄只承诺了三年,如果,影武者没有一不小心把自己戳穿,其他人会宣告主公已经死亡的事实吗?

    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德川家康的影武者能坚持到最后,是因为他是德川家康的弟弟,同样有着无可比拟的地位。但是武田信玄的影武者是个一无长处的扒手,在武田帝国这个忠君思想浓厚,看中家族背景地位的地方,我认为影武者即使不戳穿自己,家老们也会逐渐放弃他的——因为主公只说了三年,三年之后该怎么做,一定要有一个新的主公来决定——但肯定不会是这个他们都看不起的替身。

    “主人没有了,影子也就没有了存在的价值。”

    当影武者不再是“武田信玄”,没有人再尊敬他,武田信玄的侍者也立即翻脸不再把他当亲人,因为他的地位实在太低下了,甚至连把伞都不留给他——也只是犹豫了一下。所有人都仿佛在演出一出戏,现在曲终人散,虽然有些留恋,但这样的结果也是必然的,早晚的。

    而影武者,这个单纯的人,当他越来越把自己当成是武田信玄,把信玄的孙子当成是自己的亲人,逐渐走向人生的顶峰,却忽然被所有人抛弃,继续成为了流浪汉。这种角色的转变,是强加在他身上的,当然会接受不了——可也没有办法。

    当看到原本那些认识的家老们一个一个绝望的冲向敌人的炮火中,他老泪纵横,想劝阻他们却无能力为——这时候的他,从内心里依然是“武田信玄”,不忍心看着愚忠于新主公的他们自取灭亡,不忍心看着帝国这样轻易的葬送。他从来没有力量支配他们,但现在连假装应和的架子都没有了,只能在草丛中努力的挥手,试图能把他们从黄泉路上拉回来。最终,他拿起枪,像个武士一样像敌人的阵线冲去——敌人的一颗子弹给与了他从没有想象过的一切,现在却又夺走了他的一切——他认识的人们,他曾经“拥有”的国家,他曾经享受过的生活。当他倒在自己的血泊里,回头却看到武田家所有人都走了,就好像一出戏还没有落幕,观众就已经散场了。

    孤独,寂寞,悲凉,为了本就不属于他的一切,他死的像个英雄一样,却没有人再来珍惜和欣赏他的牺牲。武田信玄死的不得其所,却受到万人吊念。

    即使他真的已经是武田信玄附体,也只是个影子而已,当人们心中那个偶像已经不在了,他无论做什么都没有意义了。他想要做回他自己,自由自在的四处漂泊,但是已经不可能了。

    影片从头至尾都给人凄苦,悲凉的感觉。让人忍不住感到感伤的不仅仅是巨星陨落,大国衰败,而且是命运的玩弄,偶然的只是那一发子弹,以后所有人的命运都像齿轮一样被推动,无法逃脱,无可逆转。

    至于那个小兵,他的命运是不是发生了转变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命运就是如此凑巧的让他这么聪明的小兵看到了武田军在搭一个观赏台。他细心,大胆,一举之下竟然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也改变了日本战国的历史。

     6 ) 历史的幽灵

    现代性与导演意志

    日本正史记:天正元年,武田信玄于围攻三河的野田城,想与织田信长、德川家康逐鹿京都之时,病殁在武田军中,在其亡后三年,武田家终被织德联军合起覆灭。

    而至于武田信玄到底为何殁于军中,又为何在主心骨死后三年,武田家才被织德联军所灭,大概也只有野史里记载了已死的武田信玄靠其替身,也就是彼时日本所称的 影武者( かげむしゃ )骗过织田信长和德川家康使其不敢妄动才撑过三年罢了。黑泽明在这个正史与野史合并的基础上,对历史稍作“打扮”,编导出了这个影子与主人的故事——《影武者》。

    影片的开场既是一段长达近7分钟的定场长镜头,构图中唯一的光源是盗贼影武者右手边的烛光,有光就有影,但其中明显呈现出的影子只有武田信玄,武田信廉与盗贼影武者的影子都在画外,却在场内,从而隐去不显,那么如果把被抹去可见存在的两个影子加到如图所示构图的既定事实中时,武田信廉与盗贼影武者就不知自己的影子被“构图”排除在外,这在故事里,指向了武田信玄具有排他性质的“威严”,因为有人有光既有影子,但此“威严”并不能判断是否为武田信玄本人的自我所愿,亦或是不得已而维持的表面功夫,因而这实际上就指向了《影武者》整个故事的隐藏操纵者-黑泽明。整个构图中,观众能看到的部分我们暂且称之为实在界,那么在实在界中理“应该”出现的两个影子,就只能靠构图中仅有的武田信玄的影子想象来补完画外“真实”在场,因而变成了想象界的产物,不自知的武田信廉与盗贼影武者因为没有察觉到自身的不完整而有了虚实结合的象征界的符号性,这种符号性在某程度是封建时代领主绝对权力阴影下的“人”主体性不完整的必然结果。纵观武田信玄的所谓用兵之道:{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孙子·军争》)”},拆解完孙子兵法后,自视为山的信玄,当然也就成为了绝对权力的所谓代言人。不过此时盗贼影武者显然是拒绝承认的,信廉要求他来当信玄的影武者,信玄提出质疑后,盗贼反唇相讥,自辩其只不过是小偷小摸的小恶,而信玄则是恶贯满盈的大恶。信玄毫无怒气,向盗贼解释到其逐父弑子等等行为,都是为了统一天下,避免更多生灵涂炭、流血漂橹的必要之恶,也就是说,作为被盗贼直接特权所指的武田信玄本人,其实也只是一统天下君主这个能指的一个特权存在的可能性而已,两者统一需要的是武田家事实层面上攻占京都,挫败织田信长与德川家康的军队来达成认同。当我们把信玄的说辞拓展到“自己言说着比自己更高级的存在”这一层表达后,其意义指向了更高级的理念层次,也就到达了象征界,在想象界与象征界层面上,自我主体的构成分别为,前者是想象界自恋性认同的产物,后者是象征界符号性认同的产物。信廉与盗贼影武者无疑首先属于“无影”的前者,因而产生了自我;同时因为想象的不自知的符号属性,因而产生了主体。反观信玄,除了上述自己言说更高级存在,而产生的符号性外,在构图上,更是人与影都清晰可见,一实一虚就已经直接产生了符号性,整体上却缺少可以想像的部分,所以只有主体而没有自我,间接上就暗示着信玄自我的虚无,即“自我之死”,也暗合了上文封建时代下“人”主体性不完整的必然,也就是“自我之死”的必然性,某种程度也暗示了武田信玄死亡但武田信玄理念依旧存在的必然后续。

    电影在这里形成了一个事实层面上的必然分裂,作为封建君主的武田信玄本身既是压迫的意识形态本身,但却又因为这层含义而导致自我缺失。如果想对这种缺失进行补救,需要再次回到信玄向盗贼解释自己必要之恶之上的宏图大志上,这是信玄主体的想象,亟待补完后即可产生自我。情节上,该想象为后续剧情的发展提供了叙事动力;在三界形式上,信玄的自我产生极度依赖于上文所提事实层面的“占京都,败二将”的愿望实现。在这里,电影又形成了新的另一个隐性层面的可能分裂,即成功或失败,在成功的情况下,自我产生,但故事的结局与开篇序幕这一构图加一整段戏所暗示的必然性结局相违背,从而直接暴露整篇电影作戏的机巧勾连与隐藏作者的全面操控,从而全盘失位;在失败的情况下,自我缺失,不过故事的结局与构图和戏所暗示结局吻合,其间叙事深度不但达成,“戏”的整体因为叙事者的有效隐藏而达成观众亲眼所见即为真的“真实”,进而完成表达。不难发现,这一隐性的可能分裂里,显然制造了一个颇为有趣的能否成功的“悬念”,而成功是那个不可能的选项,失败是那个唯一的选项,进而暴露出该“悬念”实则为假悬念的属性,开篇已知晓结尾,整体结构也成为了明晰的反讽,结合符合日本正史里武田信玄家终被灭的事实,黑泽明也是在开篇即抛出“电影来源于历史”又可能高于历史的结构理念。

    认知到整体结构属性与开篇这一构图所包含的多层隐喻与分裂,就可以缓缓揭开叙事所蕴含的秘密。序幕后的故事,就以武田军围困三河野田城起始,其后武田信玄遇刺,临死前留下伪装三年、养精蓄锐的遗言;其后盗贼影武者“上位”,成功骗过自己人,骗过织德两家密探,和信玄孙子与侍妾;到鼓励信玄之养子武田胜赖拿下高天神城及强骑黑云驹被摔从而替身败露; 最后到整个武田家实力衰退,奋起一搏力战织德联军失败,最终全家覆灭。

    在这种表层典型的三幕剧格式下,我们尝试着更进一层去分析黑泽明深层所思。信玄死后,信廉与一众家臣尽力遵循信玄遗言,极力隐瞒,其间有怕对手知道武田家群龙无首的担忧有之,希望继续遵守信玄指示的坚持亦有之。对于故事开篇的三个男人来说,剩下的信廉与盗贼多少都有些被动,而之所以被动,归根结底是因为信玄已死所产生的巨大压抑。这种压抑首先是时代性的,源于一人大过天的封建时代理教、传统的桎梏。对于信廉说,家兄兼君主之命不可违,尤其信玄死后,要辅佐新王的重任,更是有几乎都落在了作为曾经影武者之一信廉的肩上,朝不保夕、被虎视眈眈的寒凉更是一把每时每刻都在警醒着他的利刃。这种情况下,信廉能保住武田家的今夕之存,就已经是万之大幸,所以在如约规定的三年之内没有任何突破兄长遗言的打算,从而尽显被动。而在深入盗贼影武者的精神世界后,我们还会发现还有更深的一层指喻,即社会性的压抑,这源于从古至今仍在延续的阶级、地位、资源、能力等落差。对于盗贼影武者来说,天人交战、连年征伐的时代里,斗争杀伐、道德沦丧、百姓遭苦等祸事,必然对他来说,总会以更赤裸裸的暴力形式呈现,能有一方安隅之地即可满足,更别说只需基本什么都不用作只需搬演另一个人,就能换得锦衣华食、仆从侍妾的生活,所以当然也十分被动。

    在这双重压抑下,其奇怪之处也同时尽显,即武田信玄已然身亡,两种压抑都不存在一个实体的来源,且又因为两者角色不同层级的被动,导致观者难以对其认同进而共情。体现在电影整体的情节上,被动就会导致内核的错失甚至缺位,反讽结构因而变得松散无序缺乏凝聚力,洋洋洒洒的剧情也因此产生了许多留白式的意外功效,那么这种压抑蕴含的意义何在呢?由拉康的理论来看,想象界存在的是自我与镜像(小他者)的关系(君主与影武者),这一关系依赖于两者之间想象的趋同。归结到电影,也就是信廉与盗贼同属想象界又同样为信玄的影武者的相似;符号界存在的是主体与符号(大他者)的关系(影武者与君主),这一关系依赖于主体与符号间无法忽视的差异性决定。归结到电影,既是信玄、信廉、盗贼三人同属符号界又绝对不相同的个体差异。不过绝对的差异与趋同的相似才是永恒不变的真正至理,所以,其实在想象界里,自我对他人的认同根本上是一种误认,也即信廉与盗贼的互相认同,其实也就是一种好像可以共处的美好误解;而在象征界,主体对符号的认同根本上对是一种缺失的认同,也即信玄、信廉、盗贼对君主的认同,其实是对君主这一只有主体没有自我的理念的认同。

    所以这种压迫实际上就是询唤,是一种意识形态的表象,它会在故事进行过程中,逐步剥夺信廉与盗贼的自我,既是上文所述必然性的“自我之死”的投射,诸多留白之处的不明就里也就有了存在于意义的对立,即是能指转喻得以形成能指链的基础。以此观整体上因被动角色颇为松散的结构里的被动角色,尤其是两者都由仲代达矢所扮演的武田信玄与盗贼影武者,这以一体两面设置的人物于情节中,在逐渐进展为信玄君主理念的形而下具象,与盗贼心中理想君主的形而上理念的过程中,获得了君主曾经的另一名影武者(信廉)、家臣、侍妾、孙儿、仆从的所代表的或伦理、或秩序的认同,足以成为特权能指,从而在君主的意识形态中,阻断其压迫无限制地不断扩张,成为真正的君主完成武田信玄未竟的事业。不过故事的发展显然偏离了这个看似美好的结局,武田信玄的黑云驹,其对君主理念的缺失,却对信玄的自我认同成为了打破这一特权能指的标志(这正好与所谓的绝世宝马只认拥有王霸之气的某种封建洗脑论调截然相反)。

    正是在这“认人不认君”的断裂里,能指链可以继续延伸下去,武田胜赖在影武者之事败露后接掌大位的必然失败也其实就早已预定,被割裂的武田军与影武者被迫选择了存在于意义的两端,将无形压迫的意识形态,继续传承到每一个武田军的将士、军官与士兵身上,从而重新确认自身的存在,这也是最后一段极度写意化,几乎全部用画外空间表现武田家覆灭的深意。而正是在断裂的缝隙、扩展的能指链中,我们也可以瞥见黑泽明浓墨重彩的绘画式调度的真正用意:首先,用带有浪漫主义成分的自然光影与人造元素,包含了自然性与调度表现性的色彩象征,整体呈现出交融的特征,目的是从天人交融的幽美之神秘中,突破自然世界的内在与虚无,进而树立历史精神层面客观性又可感的“标杆教条”;其次,用倾向于纯粹人造绘图式所营造的表现性主义手法,围绕人物,突出其主观性表现,目的是为了能深入人物内心,使其感官性的心理意向外化,而对立呈现前者客观性的局限,从而将可感之意识辩证性地直指人心,进而夯实意识之实体化、至高化。

    黑泽明这种现实&表现 到 表现&理念的叙事与调度,大约也就是由{现实真实}到{心理真实}特定传动了,表现的形式上,自然或人为的元素,顶多也就是无有意识,甚至不能产生简单心理状态的某种“无”的状态,但这种“无”通过叙事与调度后,能激发观众复杂的感受,也就由“”变成了“”,这就是最简单的构图(开场幕),最平淡的叙事(三幕剧)、最朴素的调度(绘画式)所能达成的独一无二的表现时刻——丰富多变的悲喜层次、真之理念。所以作为导演的黑泽明,其工作自然而然地也就是赋予“武田信玄中弹身陨”、“武田家军倒地即死”、“武田影武者随波而逝”这种场面以“真实”就已然足够了,这也正是其以简驭繁、化繁为简般举重若轻的大师手法。

    而这种丰富多义的真之现实如果在大师的电影序列中追寻的话,私以为,从其处女作《姿三四郎》开始,黑泽明始终秉持着一股{重建日本}理想主义者般的崇高理念,几乎贯彻在其绝大部分作品中,如《姿三四郎》、《踩虎尾的男人》、《我对青春无悔》、《美好的星期天》、《泥醉天使》......《生之欲》、《七武士》、《恶汉甜梦》、《天国与地狱》、《电车狂》等等中,正是日本社会在二战后,独有的,快速走出战争阴霾、事实上成为美国殖民地、恐怖高速的经济发展腾飞与骇人听闻的泡沫崩塌、老旧封建依旧把持国家命脉与未来的门阀政治、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潮的激烈碰撞等等一系列问题,所必然要去寻求解决的一种理想化的“现实”走向之体现。与此同时,如果我们能把《生之欲》里,那种关于极度个体化的“未经审视过的生活不值得过”的个人信条,理解为黑泽明{重建日本}叙事形态最高的作品的话,那么我们可以把《影武者》,称其为{重建日本}叙事理念最高的作品,其中不守住某种至高初心、朴素坚持就会灭亡的预示,正是顺延着其电影历史,传承下来的{重建日本}历史的幽灵的提纯与显灵,《影武者》所蕴含的情感力量,正是源于这种的理想主义信念的始终坚持,更应该注意到的是,这种不懈笃念,其实早已遗慧后世,助力至今。

     短评

    影子依附人而生,没有了人也就没了影子。风林火山一场战争戏很有气势。中间那斑斓的梦是在给之后的《梦》做演习么

    6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 1980年戛纳金棕榈得主。黑泽明对色彩、光影和调度的掌控已臻化境,固定长镜头起势,梦境一段绚烂迷人,似是为《梦》作预演,配乐以军鼓为主,氛围营造极佳。全片细看均得益于"侧面"二字:两场战争戏避实就虚,充分利用画外空间;影武者命运烘托出家族和时代的悲歌;看似摹替身,实则写主公。(8.5/10)

    11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 颜色像血是南蛮的酒,容貌像王是阶下的囚。影子假扮真身仿若蒙受钉刑,傀儡成为霸主吓退十万精兵。影子一夜领悟了不动如山,将军半生却未懂。敌我双方都没有看穿的傀儡,却被一匹宝马识破。真身不在,透过釜瓦传递恐惧;毛将焉附,借助虹光返照悲鸣。须臾钟鸣鼎食,转瞬丧家之犬,诹访河影子终成真身。

    12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 三个小时的电影,分了三次才看完,果然经典。结尾的故事早就知道,真正看到结尾风、林、火部队先后做决死冲锋的那一段只有马蹄声、枪声和配乐的镜头,还是震撼了。黑泽明不愧是大师,他不但讲好了一个故事,还把故事中人物的情感用运动的画面和歌剧般的音乐留在了观众的记忆中。

    15分钟前
  • 灿烂的小飞
  • 力荐
  • 主公大病初愈,不能骑马

    19分钟前
  • 扭腰客
  • 力荐
  • 这样一部电影出在,在那个没有什么特技的年代,在那个“小规模”械斗就算战国时代的日本,而吴宇森把三国时代的赤壁排成了圣斗士,甚至剧中历史人物的名字都弄错,他已毫无节操,只是捞钱而已。

    24分钟前
  • AdonicWei
  • 推荐
  • 黑泽明的代表作。仲代达矢在片中一人饰两角,将武田信玄的气度和影武者的尴尬都演绎得淋漓尽致。尽管武田信玄在三十多分钟左右就死亡了,但他毫无疑问就是这个故事的主角,此后的剧情信玄的阴影无时不刻地笼罩着敌对双方。本片的国语版虽然配音不错,但用词不够典雅,这点是遗憾。

    29分钟前
  • [己注销]
  • 力荐
  • 「影子依附人而生,若没有了本尊,影子意义何存」武田信廉、武田胜赖又何尝不是屈就于武田信玄威名下的傀儡?骗过了敌我,却骗不过一匹马;影武者反而是武田精神的正统传承(水中叩拜(武田附体)、草丛中呐喊(武田悲悯)、水中死亡(武田离去))。风林火山,黑泽明那霸道磅礴的色彩啊!

    32分钟前
  • 冰山的阴影
  • 力荐
  • 东方出了一个黑泽明,绝对是日本之幸啊!大师一出手就知有没有,电影开头一段信玄、信廉及其影武者的戏就直接超神了。黑泽明用一己之力就将日本电影的战旗直接插在了亚洲巅峰王座上,是影迷含佬量最高的导演了,以至于这部电影竟然是由科波拉和卢卡斯亲自投资,黑泽明才得以拍摄生涯第一部彩色电影,就将色彩运用得极为出色,各种大场面调度结合独特的美学风格显得宏大而又精致,视觉感丰富,绝对是古代冷兵器战争的顶级演绎!仲代达矢的表演甚至可以用出神入化来形容,让人都想惊叹一声Pentakill。三国波澜壮阔的历史以及孙子兵法中的风林火山千百年来灌溉了日本文化滋养出黑泽明这样的大神,重新反哺了张艺谋之《影》,武田德川织田在战国时期的村长械斗也因其塑造而如雷贯耳!另外像月代头、殿上眉、能剧多方面展现了独特而富有魅力的日本文化。

    37分钟前
  • 连城易脆
  • 力荐
  • 心服口服的好片子啊。讲到个人成长、宿命;讲到诸侯割据,英雄相惜;讲到作战方针治国之道;讲到以静制动,不动如山;讲到影子和本尊的凄凉关系;讲到体制离开领导者之后的续命和衰落……34年前就有如此好电影,真心牛逼!

    41分钟前
  • KFCharlie
  • 力荐
  • 2019/08/25 二刷。所以归根结底,还是怪信玄自己,非要去草原音乐节支个帐篷听笛子独奏。文艺是种病啊。

    44分钟前
  • 安东
  • 力荐
  • 虽然不算黑泽明最好的一部电影,但,作为武士电影来说,是最好了,没有之一!

    46分钟前
  • 浩子菌
  • 力荐
  • 「影子」是什么?决不是生死置换,一个具象的替身而已,而是旗帜,是血液,武田一氏共死的信义和忠诚。被驱逐的影子正是武田不安的灵魂,见证宿命降临,见证时代终结。山林将倾,生者无常,南柯一梦,幻境一场。

    51分钟前
  • tankry
  • 推荐
  • 有些地方张艺谋的画面摄影高于黑泽明,但是黑泽明的场面、氛围调动远胜张,尤其是更为深刻的东方人文情怀。在本片里面,视觉系形式化风格造成节奏的拖沓,武士的信义的表达,还有战争场面调度上,黑泽明无疑是大师。中间的那段梦境真是惊艳!日本人认真起来,确实是世上无双!8.9

    52分钟前
  • 巴喆
  • 力荐
  • 没想到其实拍得很实在啊,要当好影子,要骗过敌人、孙子、侍妾、马,一关关都得过,仲代达矢演得真真好,最后真让人悲从中来。喝着红酒说着阿门的织田信长可爱了,唉,“人生在世五十年,大千世界一瞬间,人生不过南柯梦,幻境一场,生者无常,终须尽”

    54分钟前
  • 蚂蚁没问题
  • 力荐
  • 仲代达矢中途坐在了我的座位后面,大气不敢出也不敢扭头看他。灯光亮起,恍如隔境。跟银幕中的人一同观看三十年前拍摄的关于五百年前的故事,最奇特的观影感受,人生圆满了。吴宇森你抢了我们粉丝的福利!

    55分钟前
  • shininglove
  • 力荐
  • 以小人物命运书写大名家族兴衰,黑泽明才是“电影界的莎士比亚”,他比张艺谋《影》的高明之处在于他技法的纯粹,清晰主题之下,用向心力做减法,探讨“生之欲求”与“死之余音”。伟大的精神在肉身陨灭后依旧影响他人,可惜离了主人的影子终究无法力挽狂澜。“风林火山”出自《孙子兵法》,此四字真言浓缩了武田家族的军事策略,可惜铁骑难敌火枪,在“不动如山”中悲壮而亡。到底是坚守旧的光荣传统,还是向流行趋势低头?这是晚年黑泽明的创作困境,亦是张艺谋陈凯歌一辈当下的困境。

    58分钟前
  • 喻鸣
  • 力荐
  • “我经常想放弃自我,恢复自由,但实在是太自私。影子是离不开人的…有了真身,替身才有意义。” 最精彩是中间替身装真身的桥段,荒诞又合理,忍俊不禁。不动如山的精神气,看得我也不动如山,腰酸背疼,但无疑仍是一部经典。

    1小时前
  • 影志
  • 力荐
  • 张艺谋的影是讲影子的故事 黑泽明的影则是用影子来讲真身的故事 相比其中牵扯的家臣爱妾子孙仇敌折射出的宿命感 张艺谋蹩脚的爱情亲情戏就显得格外蹩脚和表层了

    1小时前
  • 哭侠
  • 力荐
  • 如果不总跳出来唱人生五十年,信长还是个很有魅力的男人~~

    1小时前
  • 小天! ! !ヾ(^▽^)ノ
  • 推荐
  •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