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文化拧不过子弹--反香蕉人的焦虑
《一步之遥》到底讲了个什么故事,我觉得这根本不是一个爱情故事,也不是一个后现代主义的电影杂糅,在我粗浅的看来,这部电影问了一个问题:这群讲着洋文的黄皮肤人,我们的,身份认同,何在?
先从马走日和项飞天说起,满清八旗贝勒,开篇就讲了三种语言,第一个是莎士比亚式的发问,to be or not to be,一丝不苟的西装别了一朵玫瑰花,全上海的文人雅士都说马走日逼格最高,英文讲的顺溜,想必是既见过洋人的世面(后揭示去过法国),又见过老贵族的排场。第二个,中国话讲怎么取悦一位移居意大利的中国小姐(假洋人),来了上海的惺惺作态,武七在这样一位假洋鬼子的面前,却因为不懂得中国人讲的“锅气”,丢了上海人的脸面。第三个,最后两人讲了一小段满语,马走日又讲了那个下雪天慈禧太后铰辫子的故事——这个包袱,把整个电影里关于身份的问题抖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究竟是自己主动剪的辫子?还是被洋人逼得剪了辫子呢?我们究竟是自己主动迈出了国际化的那一步?还是被西方人逼得迈出了那一步呢?
然后,就是一个繁盛的,国际化的上海。寰宇直播的选美。原本是上海本土的选美赛事,要干得大,要让武七这样的New Money有排场,就一定得干一个国际化。舞者和乐手,都是外国人,White Tiger Foster穿着流苏旗袍跳舞唱英文,上官青卢打扮成远东贵妇用鸵鸟毛装饰着唱洋文。武六的摄像机,要做中国的卢米埃尔,场景到这一步让人说这是在洛杉矶的好莱坞剧场也未尝不可。不过,再国际化,再洋气,抵不过马走日心里明白怎么赢的这一群观众的喝彩。完颜英没有讲一句英文,没有唱一首歌,就讲了一件事儿:我是出来卖的,选我做总统,你们才有机会玩到总统。你看看,什么国际化不国际化,到头来,谁惦记你什么英文法文歌剧心理学(见上官青卢关于屁的演说,被剪切掉的一段),对我而言,有利可图,最为重要。
于是开始卖了,从老头家里卖到钟三家,这里隐藏的矛盾是-- 马走日想要通过完颜英来赚钱的,而完颜英真把自己当成总统,非但没赚钱,还施舍给了人家。回到本质上,马走日从头到尾没有爱过完颜英,非但没有爱过,其实他的内心是鄙夷完颜英的。考虑到马走日的出身,对自己作为上海滩最高逼格男士的自我认知,完颜英再怎么花域总统不过是个高级妓女,是顶顶配不上他的。于是,才有了完颜英哭闹要嫁,马走日却万般推脱的这一场。在这里,马走日如此插科打诨的一个人,为什么不肯就答应下来,哄完颜英开心呢?—— 其实,马走日内心,是一个极度骄傲的人。就算干着不入流的事,却不肯低了自己的身份一丝一毫,也就根本不可能娶一个妓女。对于婚姻,和社会身份,他是看重的。
从鸦片,到飞上月球,希望暂时的精神麻痹和兜风可以缓解完颜英被拒绝带来的悲伤,却酿成车祸。马走日心里觉得配得上他的女人,是武六,是武六的出身、同样留洋之后才学和气度,才有了法国海滩上金黄色沙滩与武六漫步的一段。早些年留过洋的人都知道,海龟心里基本上只装得下海龟,在国外那种浪漫、自由而真诚的感情,往往会成为每个人一生中最深刻的印记。那段关于武六的回忆,是至纯至美的一段,你看不到任何社会关系和力量的裹挟,只有两个人漫无边际的扯淡和女人任性的踢了两脚。没去成的泰山,开动的火车,是种惦记。于是,才有了马走日不肯开口求武六——在我心里,是同等的人,我便不愿在你的面前,输了分毫的气度。
接下来,关于身份的进一步的探讨就全部可以在武大帅家展开了。一个核心人物就是洪晃演的-覃老师。 开场穿着旗袍,富态的模样,朗诵的是一句拉丁文的诗,说明自小出身就是书香门第,只有接受过非常正统的英国贵族教育的人,才会讲拉丁文。做过老师,做过校长,极有学问,仍然会因为作为一个女人美丽受到赞扬而喜笑颜开。用上海话吩咐家中用人,唱军歌,准备餐食。
武大帅有这么多个老婆,其中日本妻子负责发号施令,吃饭的太太和儿女都入军队般管理起来。所唱的歌,像是大和民歌,硬套了中国的词儿。看看,连家庭管理都国际化起来。后来一场戏更有意思的是娶了白俄罗斯的女爵,是为了在法国人的眼中有面子。结婚这场戏,大太太充当了英文翻译,连Kiss都要指导武大帅亲嘴不要亲脸。可是接下来呢,武大帅,一个没有文化的粗鲁的武夫,和女儿一起用标准的意大利语唱歌剧。这背后得是有多少工夫,多少悉心准备,去让这场婚礼登得上大雅之堂呢。
如果说武大帅的家庭是个国际化的大熔炉,项飞田的这条线则代表跪舔西洋文化,最高逼格的一贯标准——法国!当然是法国!项飞田是法国租界的警官,改名为Bruno·Xiang。中间的几次谋划,跟法国人一起讲,接电话的时候讲Bonjour,包括两人主持的时候不是讲Ladies and Gentlemen,而是Mesdames et Messieurs。 法国代表什么?巴黎代表什么?代表欧美文化的最高逼格。法国是什么,是艺术,是浪漫,是情怀,是哲学,是关于理想生活的全部想象。电影要放到法国戛纳电影节去参展?不不不,上海应该山寨一个金葱花。你们喜欢吃马卡龙?不不不,我告诉你法语的发音可不是马卡龙,而是-- 马嘎红。
你看,Bruno·Xiang,操着半吊子的法语和英语,在法租界也混得有声有色起来,靠的,是抓妓女抓嫖客。你再看,最突出的矛盾是覃老师,说服武六不要爱马走日的一段对话,堪称文化女青年的绝唱:”我念诗,我爱自由,我Date过40个男子,我曾经也向我妈要死要活。可是,我要给你找个好爹。文化能顶用吗?看看赫胥黎Huxley,看看《天演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找男人,要么找个有钱有势,要么找个欲罢不能。“ 请让我用豆瓣最近一篇红文的话来解读——要么让你床下活的像个公主,要么让你床上骚的像个荡妇。你看看,这么有文化的一个当年的文艺女青年,今天用科学民主赫胥黎,要讲的仍然是几千年来中国妈妈反复讲给女儿的道理。你说覃老师爱武大帅吗?你说覃老师这样文艺而忧伤的女子,不懂什么叫爱吗?文艺复兴人本主义各种思想最后落脚到残破不堪的社会现实:什么自由恋爱,什么真爱无敌,这是上海,这是中国,你,必,须,服!
电影里,和剧场里。马走日杀了完颜英,民愤,媒体的解读故事。你看看,王天王的表演,多么土俗的戏台子,多么粗糙的乡间艺术形式。再看看王天王幕后,穿着高级丝绒的西装,躺在贵妃榻上的脸。你就会明白,他太懂得观众想要看到的是什么。穿了多少纪梵希、阿玛尼,骨子里爱的仍然是土俗的戏码--完颜英该死,负心的女子该死。
可是马走日看不下去啊,你看看,中国文化教了你那么多阿Q精神,好似不如赖活着的心情。你却在这个时候跳出来,呼喊真理,说受不了完颜英被侮辱。看看这马走日,多么分裂。当葛优把假身份摊在他面前那一刻,我想所有观众都觉得就此隐姓埋名了此残生多好啊,可偏偏这时,那种孤单的、英雄主义的情节,关于正义、关于真理的毒瘤开始发作。
所以你得死。死于不辨时势,死于暴民的审判,死于你拎不清楚到底该在什么时候,做什么样的人。
说到底,多少只爱马仕,多少只LV,再高级的丝绒西装,和再标准的英文发音。来到这个社会,面对这里的现实,文化拧不过子弹,不要用《罗密欧和朱丽叶》跟我讲自由恋爱,请用赫胥黎重新解释老祖宗的婚嫁规矩。
ABC或者BBC叫做香蕉人,外面是黄的,里面是白的。我们呢,外面是黄的,可是里面到底是黄还是白呢? 谁也不知道。
不过,我觉得覃老师的大喇叭和机关枪,真挺牛逼。
2 ) 不烂,一点都不烂;挺好,真的挺好的。
只不过想做个在电影院看完姜老师电影的纪念才写的文章。
没想嘲讽人,没想教育人,没想得罪人。
也请别嘲讽我,别教育我,别得罪我。
如果因为我的语气不善让你觉得不痛快了,我先向你道歉。
不想看的、看了不同意的的、看了想骂“傻逼”的都请点右上角红叉出去看看能让你们身心都爽的影评。谢谢。
(有人在下面评论说鄙视我,我无话可说了,现在真是干什么都会有人跳出来人身攻击。好好好,你们最厉害最有能耐,我不想吵架。)
——————————————————————————————
有时候中国观众是有点儿得理不饶人。您看吧,您以前都没看过姜文的片,顶多跟风围观了让子弹飞。这回看见网上一片不可思议的骂声,于是心里冷笑两声,立马团购了十几块二十几三十几的票进场坐下来看,看着看着觉得“啧我怎么看不懂呢”,好好好,烂片,差评。出场之后还得急得像刚看了凶杀现场似的向身边每个人宣传说“哎哟喂这片可难看了,难看得我都要睡着了”。
您看,您不懂就说别人烂,这可不是得理不饶人嘛。您看小时代的时候倒是挺乐的吧。(当然您要是真的无论怎么想客观主观都觉得它烂的话,您属于另一类人,我不是说您。)
要我说啊,这片算不得顶好,但比一般的都好,说它烂可就太冤了。合着您看的烂片都是这水准,嘿,那中国电影市场真是太繁荣昌盛花团锦簇了。
瞧瞧,我都学会用“您”了,才没有不尊重您的意思。
昨天晚上和ABC仨朋友一块儿去看的。A君是个理工科青年,B君介于文理之间目前研究心理学,C君是个单纯的姑娘。观影途中,A君中途几欲睡去,B君挺认真,C君全程在笑。散场我是想鼓鼓掌的,但看其他人急哄哄往外走就丢失了这一机会。
回学校路上聊聊感受。A君说,感觉到姜文在讽刺什么,但就是看不懂。B君说,觉得这根本是个很伤感的故事,有些想把人逗乐的部分又没把他逗起来,网上所谓“掌声在开场时用完”纯属无稽之谈。C君说,觉得很好看,就是不太明白结局,但是特别好笑,笑得脸都抽抽。
而我,一个对文史哲特别感兴趣,不看电影会死的纯文科生掂了掂自己的良心,底气挺足地说:“我觉得他讲得很明白了,拍得挺好。”
讲这个事儿是为了说明不同人群看这个片的感受差异是很大的。为什么?因为知识面和阅历会影响人对事物的判断。
你让一个根本不知道军阀是怎么混战的、民国是怎么建立的、文革是怎么闹腾的人怎么弄明白片子的内涵?你让一个根本不喜欢好莱坞歌舞片,对话剧默剧毫无兴趣,没多少观影量的人怎么理解片子里的效仿和炫技?你让一个不感性也不愿思考的人怎么体验你藏的那么深的感情和价值观?你让一个既没经历过也没这种情怀的人怎么对你的情怀产生共鸣?
是,让我说《一步之遥》的缺点这就是最大的缺点。但,这就是在我眼里最大的优点。所以我接受许许多多的人不喜欢它,但我绝不接受那么多人说它烂。
上初中的时候,完颜阿骨打和耶律阿保机是我和同桌暗地里发现的一个梗。上高中背历史的时候大家伙儿会单独抽出伟人们的结婚时间线来背诵。“1843年?”“马克思和燕妮结婚啦。”
有些东西只有知道的人才能心领神会,不知道的人即便有个人在边上告诉你这句话出自哪里是什么典故也不会尝到乐趣。一个懂很多的人有时候确实是在玩梗,但有时候他只是在平铺直叙,他以为大家都懂的,没想玩梗。
说件特别尴尬的事儿,我忘记是看到哪个场景的时候我真心觉得有趣,然后笑了起来,但是全场都是静着的,我后面坐着的女人问她男朋友:“前面的女的在笑啥?笑点在哪儿?”
说洗钱的人“您有如此情操,该是何等境界”不有趣么?说一个全球花国选举是人类迈出的一大步不好笑么?吹口哨吹得是贵妃醉酒不精致么?一个大帅娶了来自世界各国能坐满一桌子的小老婆,吃饭前先唱“谁都不许装”,日语命令站起坐下,不让人浮想联翩么?卓别林式戏中戏不讲究么?王天王那血淋淋的戏和和《天涯歌女》一个调的《刺杀马走日》“主题曲”难道不叫人寒心么?武六武七项飞田和法国军官坐一块儿定下金葱花奖不讽刺么?
对,你们只觉得“马办”和“经历四十个男人”和“SM皮具”和“母女俩架起机枪对射”好笑。而我还在研究钟三儿和俄罗斯小老婆和风车。
建议老佛爷绞鞭子那段的前后呼应简直妙。
对,坦白了说,我就是觉得没有点文化积累的人很难看进去非爆米花电影的电影。
从一开始就投入节奏,一路狂欢到最后,有喜有悲,熏熏然入坠梦矣。配乐又太美太带情绪了。
没人给我钱,我是说实话。
北洋这个词像是通关钥匙,一想起来就能想通背后一串隐喻代指。但,仅仅把这看成表面上的爱情故事,难道它就不好了么?
说实话,舒淇的配音并没什么不好的。完颜英就该说京片子。演讲那段差点让我下意识鼓起掌。完颜英逼婚那段舒淇的表演可圈可点,而配音的哽咽和哭腔更是给她加分。“我只是想你娶我。”说实话,我挺受触动的。“你已经有了我,就不用再让我娶你了。”这台词写得不好么?
眼睛、蜗牛、上月亮那段是作,廖一梅式的作。但也没作太久,马上这点浪漫戏就因为完颜英的死而死了。那颗月球蹦过来挺可爱的。不知道王朔负责哪些部分。
姜文很爱周韵。他能把周韵拍得如此美,甚至拍出了她本并没有的美。回忆往昔那段戏,海鸟从屋子里飞出来,扑棱棱地消失在水面,蓝白海魂衫和瑰丽黄昏融为图景。更别说火车送别,周韵在蒸汽氤氲风吹拂中的脸。
王志文的功力太深,让我这半个上海人心服口服,简直像甩他一嘴巴,骂他“刻薄!”。洪晃也是精彩到了一定程度,有血有肉。甚至文章,对,这个有许多人根本没认出来是他的文章都因为演得好而让我没那么讨厌他了。
可惜的是葛优叔叔的戏少了些。他这角色本来可做的文章很大,不该这么有头没尾。
缺点是很明显的。歌舞段落应再精简,虽然这些歌舞是中国前所未有的。前后节奏脱离得太远,观众适应不了。结尾风车那段我很喜欢,但我总觉得还能有更妙的。旁白也有点儿多有点儿拖,虽然旁白在这部片子里是很需要的。爱情戏的比重有点儿不上不下。
《一步之遥》拍了四年。四年可以干很多事。四年琢磨出来的作品够有诚意了。
我很喜欢姜文。我这么硬的女人当然喜欢更硬的男人。
我知道他的毛病。我不会喜欢他的任何一部作品超过《太阳照常升起》。《太阳》里的所有演员都是我喜欢的演员,包括房祖名。我完全没有看不懂的感受,而且第一遍看完还哭了,弄不明白为什么哭。《让子弹飞》只是让我乐和爽而已。
小时候听爷爷奶奶讲了太多家族的故事。在一定程度上我能体会姜文有意无意从电影里透露出的对那段年代那段历史的态度。自己看完了再陪爷爷看,感触就更深。
不知道为什么,现在无论是看影视作品还是看文学作品,和身边同学的意见差异越来越大了。所以我明白能继续发自己的声音说自己的话是件难能可贵的事情。他是自恋,是自大,是有时候飘飘然狂妄,是有时候自以为是一意孤行,是带棱带刺,是个孩子,可他又认真,又直率。
他才没有江郎才尽,否则怎么还能取个那么高度概括电影内涵又能让你们借着骂他的片名。
我从未把姜文捧上神坛,因为我觉得那不重要。有时候拍电影就只是拍电影本身而已,去讨论有多牛逼、有没有那个谁牛逼根本没有意义。小众还是大众、冷门还是热门又能证明什么问题。关键是他究竟怎么做的这件事,这件事究竟办成没有。
顺带一提,删改是一定有的。估计很多人也看出来台词改动。听说最开始的“To be or not to be”是改的,原本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我的中年是在上海度过的。”如果确实的话,“To be or not to be”那段就很有内涵了。
再说,亚洲地区第一部使用IMAX 3D摄影机实拍的影片、世界上第一部使用Arri Alexa XT m 3D摄相机拍摄的影片这两个名头并不是没有意义的。它不是很多人口中所说的简简单单意义上的3D。
有人说这片子没意思,可能是因为太有意思了所以让有些人觉得没意思。
有人没看或者没看两眼就开喷,可能是因为怕跟不上别人喷的脚步。
有人急着批判,可能是因为看到一半总觉得讽刺到自己。
有人并不觉得烂却说烂,可能就像王天王和他的观众们一样,不知不觉做了帮凶,成了民粹;又或者是更喜欢《让子弹飞》那个路数。
这些都是你们的个人观点。我得尊重。
而我觉得挺好的。这是我的个人观点。你们得尊重。
唯一一条我得反驳的是那句“比不上《天台爱情》”,这俩根本不是一回事儿,没法儿对比。
——————————————————————————————
有人说姑娘你光说别人不明白你自己又不说你明白了啥,你这不糊弄人么。那我还是说一说吧,虽然我本身是特别不敢说的。
为什么呢?因为:一,不管说的啥,不同意的人就是不同意还会上来喷你;二,不管说的啥,我自个儿也不能保证说的是导演想的;三,不管说的啥,很难讲我自己过两天是不是还这么觉得。
但还是说吧,因为看见有人发了这个(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7261124/),觉得说的挺对的。
谈谈爱情。
引用朋友B君发的朋友圈:一步之遥在两个半小时里说了很多主题,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孤独。一个男人因为爱与世界为敌,他被世界蹂躏,他恨死了世界,但因为有人给了他一点爱,所以他就是死去也要微笑着。命,你们拿走。爱,老子寸土不让。
没想到B君还是个挺情感纤细的男生。我有点儿同意又有点儿不同意。
马走日爱完颜英么?有点儿爱有点儿不爱,更多的是像对个交心交底的老朋友、红颜知己。毕竟睡都睡过好多回了。而且完颜英的那一溜金光璀璨的“总统”名头都是马走日一手操办出来的,一个男人对他能把玩在手心里的女人能有多爱?而且这个女人还挺把自己当回事儿,把爱心都散布到钟三儿那儿去了。他觉得完颜英的逼婚挺无理取闹挺烦人,觉得这没什么必要性。当然,他也有点没胆子。他还是个孩子,有胆量玩女人,没胆量对女人负责任。他发现完颜英死了,第一反应是得逃,镜头一分钟没交代他伤心难过。
但他不爱她么?架是打了的,口哨是吹了的,枪子儿是差点吃了的。分明躲藏得好好的,看见有人侮辱她,吹拉弹唱地作践她,他忍不了。他挥舞着不轻不重的假刀砍啊砸啊的,面具一摘下来,满脸的泪。这世界怎能如此的恶,不放过一个活人,甚至连一个惨死的女人都不愿意放过。
姜文在采访里说,他觉得大家那么努力地去误解一个死去的人,这不太好。
完颜英的死或许没让马走日有多少成长,但是王天王等人的这一大出闹剧让他的情绪一下子着起来,眼睛擦亮了,看清楚底线在哪儿。士可杀不可辱,爱绝不可欺。
武六是马走日的真爱。故事还没怎么演光是放他们回忆的那一段我就这么觉得了。电影用了如此魔幻如此色彩明丽的镜头来描绘他们俩相处的瞬间,又是玩笑又是打闹的。而且还有遗憾。马走日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遗憾当初伤了腿,没和武六一块儿走。多少年过去了,他还能记得送别时武六的脸。男人嘛,初恋啊遗憾啊在他们心里都会镀上金。
他自个儿也说了,不明白为什么,对着武六就什么也说不出来了。说不出来,是因为心里敬着她端着她捧着她,不想毁她也不想毁她心里的自己。
经过完颜英的死、各种命悬一线的折腾、劫狱与逃亡,马走日明白自己该怎么对待武六。他给了她一下,给了她第二下,希望她别看见自己的结局。“和一个男人在一起,不是为了和他一起死,而是为了和他一起好好活着。”他自己给不了,但衷心希望她以后能拥有。之前完颜英逼着他做选择,这回他自己主动做选择。他长大了,他不怕死。
于是他满不在乎、坦坦荡荡地站在众人眼前,站在枪口跟前,说啊说啊,说自己的争与不争、种种体悟。死去的路上,心里只挂怀爱人的前路。
他以前是个虚伪的、狂妄的,甚至算得上卑鄙的人,但在体验了爱之后,他死前至少做出正确的选择。这就算得上在心灵上得救了。他为自己的这一点升华而喜、而心灵平静。
说完爱情,现在要说政治历史么?
完颜英是完颜阿骨打的后裔,是“遗产”;马走日和项飞田是清朝遗族,在新时代里换了身份搅合;武大帅一家是new money、new power,但其中又有分化;外国人就是外国人;王天王在某种意义上代表民众。
那再把指代身份往故事里套呗。谁求谁洗钱?谁办比赛捧谁?谁抽大烟抽鸦片死了?谁和谁之间搞引渡?谁想弄死谁?谁崛起了?谁和谁联姻了?谁最后死了?谁又活了?挺清楚的呀。
那到底想表达啥?马走日是主角,电影是他的挽歌。看完电影,观众会同情他,会希望他不死而恶人死,会希望武六未来过得幸福。往小了说,这是希望重新拿出历史,为一部分人平反。往大了说,那就……你懂的。
不过真有那么复杂么?
又或许姜文只是想嘲讽一下媒体舆论和所谓民意。
这很直白,不用分析。电影里台词都直接点出了“民意”。很多人只想看自己想看的,很多人只想让别人看见自己想让他看见的。于是,没人在乎真相到底怎么样,也没人在乎真正的当事人会怎么样。只要他们能够借此狂欢就够了。
我就看明白这些,这些也仅仅是我个人的理解。对或不对,都和别人没关系。
——————————————————————————————
补上最近看的访谈呗。
问:审查修改了哪些地方?
姜文:(摄影师谢征宇:修改了300多处吧,都是很心爱的地方)好在我们拍得挺多的,换零件还能换一些质量都不差的零件。
问:电影里,你反复说了很多遍“today is history(今天已成为历史)”之类的话,是对现实有什么影射作用吗?
姜文:这句话,我很沉痛地告诉你,唉,原本这个情节……你们现在肯定觉得这有什么可history的?什么破事儿啊是吧?其实原本的故事是,他办了一个环球的妓女公开赛,全世界的妓女,必须接过一次客的,才能参加这个比赛,所以这里面所有来参加比赛的、跳舞的都是这样的人。因为故事原型是在1917年到1921年的上海,确实他们举办过妓女“花国大选”,必须是在上海地区接过客的妓女。参加评选的有作家、各种报纸的主编,名人骚客都有。现在这个环节不能叫妓女了,也不能叫这个比赛(指“花国大选”改成“花域大选”)了,所以就把这个当正剧看了。所以就看得很没意思。其实我们在美国混录的时候,还没改,大家看得觉得很荒诞,很疯狂,很可笑。因为他们都是比正常人还要正常的语气在谈话,好像是比正派人还要做着更正派的事儿,现在完全没有了。所以你这个问题是应该提出来,但是我没办法再帮你弥补回来,谢谢。
PS:有很多很厉害的网友已经做了解读,期待以后二刷三刷,网上有了片源之后,会有更详细更全面更多角度的分析出来。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7259284/(猴子大大写得还是挺可爱的。)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7261181/ (我觉得有点儿过度解读,不过也是一种挺有趣的见解,说不定就是真的呢。)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7259030/ (看了这篇我都有点儿自惭形秽了,因为我写一开始影评的时候都是情绪做主思维,光想着反驳,都没仔细写电影本身。)
3 ) 姜文是一个怎样的导演
给一步之遥写了一篇观影后的影评,在这里: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7260374/为观众站队,《一步之遥》失败了,不是因为观众是“王天王”
--------------------------------------------
本文是写在知乎上的一个回答
理解姜文导演和他的电影,需要先引入三个视角。第一个是政治的视角,第二个是姜文价值观的分裂,第三个是姜文艺术手法的特征。
姜文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演员,也是一名政治性很强的导演。姜文至今执导的四部电影,全都是把政治题材隐藏在个人故事中的电影,讨论的政治议题也都是中国社会中争论得最撕裂的那一类。所以,理解姜文这样的导演和他的电影,必须引入政治的视角。没有基本的政治认识,则很难看懂姜文在电影中寄寓的各种隐喻。
姜文是一名价值观分裂的导演。了解这一点非常重要。对姜文个性塑造最为深刻的当然是他的童年时代,这便是毛时代的中国。而姜文在事业上的成长和成功则贯穿了整个改革开放。姜文的感情世界是偏左的,主要又是偏英雄主义的;姜文的理性世界是偏右的,主要又是偏精英主义的。这种价值观的分裂,良好的记录了中国的时代巨变对个人的影响,并通过艺术创作反映在姜文的电影中。
姜文还是一名非常有才华,却过于自恋的导演。爱看电影的姜文是导演电影的姜文最重要的一名观众;由于把才华都用到了满足属于他自己——这个知识和艺术水平都极高的观众——身上,导致姜文电影不接地气,或者说极度自恋。
-----
引入了这三个视角,再来看姜文的电影,一些规律就比较容易摸清楚了。姜文所有的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鬼子来了》、《太阳照常升起》、以及《让子弹飞》,都有极强的政治隐喻。然而一些电影人按自己的政治立场轻易对姜作评论,反而陷入他的诡计了。正因为姜文自己价值观是分裂的,所以在他每一部电影中也寄寓了分裂的两种价值观。不愿意直白地站队,使得姜文有意用暗喻的手段隐藏真实想法。而这使得姜文电影总是场面好看,人物丰满,但立意晦涩难懂。也让影评人有了见仁见智的机会,各取所需,尽情地对姜文电影做出符合自己立场和价值观的解读。
我理解的姜文是这样的:
首先,作为主体的姜文,拥有对劳动人民的真诚情感,不但能分享底层百姓的艰辛苦难,还能够欣赏和赞美中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朴实真诚。他愿意用普通百姓的评价尺度来看待自己,这是毛时代教育的道统。但姜文也有毛时代青年心中普遍存在的深入骨髓的英雄主义情结。那时候的青年,都像《阳光灿烂的日子》里一样,在毫无政治知识的情况下,幻想自己成为革命英雄。迷恋的只是舆论的风向,而非真正的革命事业。英雄主义情结,和姜文对自己出众才华的自恋很融洽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姜文身为导演左的一面。
而作为客体的姜文,是中国电影界三十年来最优秀的人之一,锋芒毕露。改革开放之初,否定毛时代的文艺大爆发,也是通过姜文这些才华横溢的演员来打开局面的。这样的姜文,在整个社会向右转的三十年中,凭着他的才华,像濮存昕、陈道明等人一样,很自然地融入了精英圈子中。在左翼社会(从经济基础,到道德,到文艺)瓦解崩溃的三十年中反而获得了极大的名誉、财富和地位。长期的张弛、妥协,和地位成就混合在一起,使姜文思想自由主义的一面也非常洗练。
姜文明白很多底层劳动者难以感知的事情,比如金钱的力量、权力的力量、名誉的负累、富人的道德、精英的真情等等。在一些受苦的底层群众眼中十恶不赦的富人,姜文也能感受到他们有血有肉的一面。
姜文也明白精英们难以感知的事情,比如劳动人民的美好、善良、勤劳和伟大。他对劳动人民偶尔崭露的粗鄙和缺乏教养有明显的宽容。同时对权贵富豪对底层人的剥削压迫有强烈的同情和义愤,却并非感同身受。
姜文无论是做演员还是导演,对群众的、精英的这两种社会秩序,两种艺术尺度,都能心领神会,游刃有余。这是其他导演演员不具备的优势。
这样的姜文最擅长耍他的花招,在左翼的语境下讲自由主义,在右翼的语境下讲人民英雄,让我们这类有个人立场、价值观,想对姜文电影自取所需、引导舆论的人很是头疼。姜文总是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娱乐性和精英们赞叹的美术感,把他的真实想法包装得晦涩难懂,因此造就了许多经典的误读。
举一个非常典型的误读,右翼看《鬼子来了》,看到的是中国人好面子、愚昧、麻木、奴性、窝里斗等等。得出来一大堆西式的、精英式的结论。最后姜文角色被日本人行刑,人头落地、瞑目而死的这幕画龙点睛,也被解释成民族向强权臣服的劣根性。《鬼子来了》满足了部分精英逆向种族主义的自残倾向,而被右翼大为赞叹。
姜文在《鬼子来了》中,的确没用传统左翼对劳动人民无限歌颂的语境,且明显不认可毛时代左翼对大众的觉悟和力量的夸赞。这的确是典型的右翼语境——在愚昧的群氓中开展叙事。然而姜文又在这种语境下赞美最底层劳动人民,赞美中国人无比美丽的善良、真诚和无所畏惧。
为此姜文刻意制造了两个不可能的超现实的对比:
一个是,挂甲屯全村百姓对杀鬼子一事都表现出胆怯,但到结尾遭日本人屠杀时,下至小孩上至残疾老人,没有一人求饶或害怕,全都怀着极大的仇恨手无寸铁与鬼子们拼命。
我们知道,现实中的中国人肯定有敢对俘虏下杀手的,也肯定有在屠杀面前尿裤子的。电影中超现实的极大反差,是导演故意为了让人意识到,不敢杀鬼子,表面上看是“愚昧”和“胆怯”,骨子里却其实是善良,善良而已。
很简单的道理,如果是因畏惧才不杀人,到了日本人屠杀,就该畏惧得跪地求饶了。姜文准确地表达了底层中国人普遍存在的“善良的畏惧”,当你反抗欺负只能杀死对方时,反而只好隐忍了。这在中国武侠片中也是恒久不变的主题之一。而真正判断一个人是不是懦弱的时候,应该是他面对死亡的时候。
于是再看电影另一个超现实的对比:片中所有的日本鬼子,在得意时都威风八面,被俘时、尤其是面对死亡时全都胆小如鼠奴颜婢膝。战俘营里马大三手持刀具,追得所有日本兵抱头鼠窜。
与中国人懦弱的背后是善良相比,日本人荣誉骄傲的背后却是奴性,是盲从日本军国主义对人的控制。
而姜文扮演的农民马大三,在手握鬼子生杀大权时彷徨犹豫、胆怯焦虑;而在昔日的俘虏在法场上对自己行刑时,却能圆睁怒目死盯着持刀切下自己首级的仇人。这才是电影结尾点睛之笔的寓意所在:马大三临死对仇人也没有丝毫恐惧,人头落地也得有气节,于是死也瞑目了。之前黑白片灰暗的色调突然变得刺眼得明亮和鲜红,好像一切都只是落地人头脑海中的闪回,现实却是明艳地刺眼的鲜血淋漓。
死也瞑目这点,作为全剧的点睛,也充分体现了姜文的自恋。他在接受访谈时强调了他想战胜中国人记忆中对日本军刀的恐惧。但结局主角怒目而死,既不能安抚左翼奋发图强的满腔热血,也破坏了右翼把民族彻底批判的自残快感,只满足了姜文幻想自己在现场的英雄气节而已。
这便是姜文在右翼语境中讲的左翼价值观的结果。
与《鬼子来了》相反,《阳光灿烂的日子》和《太阳照常升起》,其实是在左翼的语境下描述右翼的情感。这和大多数影评人的理解也大相径庭。
《阳光灿烂的日子》,右翼影评人普遍觉得对文革批判不够,过度地表达了姜文对童年各种性冲动、暴力冲动背后的青春气味的怀念。这种基于个人的军队大院式的“阳光灿烂”,反而掩盖了右翼想塑造的哀鸿遍野。
所以,《阳光灿烂》中“太阳”的一语双关(“红太阳”毛泽东在世,以及姜文童年的灿烂体会),使这部电影在一个正面评价文革历史的语境中展开。
但电影中的一切故事,其实都是针对左翼历史叙事的解构。在电影中的姜文童年时代,时代的主流语境是进步、文明、道德、奉献,以及为了革命事业的持续与各种敌对势力做坚决而残酷的斗争。
我们从电影中看到的,却是权贵子弟们偷看西方情色电影,天天吹牛打屁无所事事,泡妞抢女人,下馆子斗富,找茬打架,动手极狠且成群结队,一个老大背后一片帮闲小弟,而且背后比得是父母势力。这一幕的青年和旧社会的纨绔子弟唯一的区别,在于腐败堕落的同时,脑子里幻想的却是成为革命英雄那样受人瞩目爱戴。这是联动覆灭后,文革高干子弟在上山下乡前的真实写照,却也让革命的主流宣传变得可笑而且无耻。
所以姜文本质上还是在左的语境里讲右翼的价值观,讲革命话语背后的性、暴力、自私等种种人的原始欲望,这是自由主义反乌托邦题材的经典叙事,和1984也没太多本质区别。之所以满足不了右翼,只是因为文革是右翼集中控诉和谩骂的对象,到了姜文这里仅仅作解构而已,太不通人情罢了。而左派对这部电影的盲目推崇,也仅仅是为了各应右派而已:你看,你们口中那个暗无天日的文革,怎么在姜文这里还是阳光灿烂的呢?
另一部《太阳照常升起》,同样是左翼语境下的右翼电影。
电影通篇都是劳动人民非常熟悉的场景,充满着表面上的质朴和欢快。可故事描述的却是毛主席陨落那一年,平凡人们个人的生活变故,通篇没有引入时代巨变,最多也只是姜文和崔健聊感情问题时背景广播里的声音。
电影却用“照常升起”做标题,本身就是再次讲述自由主义者的情感——对人们而言,再重大的历史进程,即便是毛泽东去世,也大不过房祖名和姜文两个角色普通人生命中的变故,根本不值得在他们生命的舞台中纤毫提及。
故事中黄秋生和周韵两个经典的配角,也表达了右翼精英在左翼社会中难以言喻的痛苦。《太阳》中的疯妈,因为年少时忠实于“爱他人”的心情而成为了军人的妻子,在丈夫的影子中默默无闻地生活,不仅背井离乡,也离开她所喜爱的精英文化—— 一种对生活的一切细节洋溢着审美,渴望被欣赏被怜爱的文化—— 这是左翼语境下才有的,类似于娜拉出走那样的故事。
在丈夫去世后,疯妈爱他人的一面又指向自己百花丛中天使一般的儿子。然而当儿子长大之后,疯妈爱他人的这面便失去了依托,而精英的那一半灵魂通过一个有关鞋子的梦醒过来,重新占据了人格。这个女人也是从小就渴望被爱的,渴望被欣赏的,她小时候正是因为这种渴望才痴迷过一次红鞋子。梦醒了,也是疯妈爱人的自我死了,渴望被爱的自我醒了,但在这个人人勤勉无人在意高级审美的小山村,疯妈的精神世界不可能得到满足。她如此优秀的诗性和美丽,只会换来无穷的孤独感。以至于她想逃离这个世界,自己建一个精致的石头房,作为灵魂的新家
姜文导演深知左翼社会对个人审美的漠视,也懂得欣赏精英女性在知识、智力、外观、气质上的美好。姜文带着强烈的审美深爱着他的妻子也是剧中的演员周韵,这样的角色如果放在毛时代会是如何呢?
于是疯妈买鞋、修房子,在高处用吴语吟诗,终于找回了属于精英的真情、优雅、美丽和自然,却在底层社会的“别人”眼中疯掉了。对这样的人而言,扭曲的是社会的理解力而不是自己。于是,死亡是疯妈唯一通向内心真诚的途径。从获得真诚的角度来说,疯妈被解放了。因为导演无比怜爱这个角色,所以让她死得都很抽象。
这部电影中,黄秋生扮演的老师之死与疯妈相得益彰。为建设祖国的理想而回国的知识精英,却在政治斗争中被埋没。一个既显老又不帅,个性沉闷的教师,却因为其文艺气质而受到了广大年轻女性“湿漉漉”的青睐。这反而承托了左翼社会对知性的客体审美是多么匮乏,本身就是右翼的经典控诉。
黄在“摸屁股”事件中遭到了不公正审查,可这种审查在他心中却是合情合理的,因为他的确有过摸屁股的冲动,他有很强的自我反省和道德自律。虽然事业还不如意,但生命是服从在自己的意志之下的,是自由选择的结果。这是在自己的才能和热情不被祖国认可的前提下,维系黄秋生角色生存的精神支柱。
可他的认罪居然被醉心于派系斗争的新领导给赦免了。表面上,得利于一场政治斗争,赦免了一次诬陷。可事实上,这等于宣布对黄秋生角色重于泰山的自尊和自律,在政治斗争的大环境下也是轻于鸿毛的。一口气吸过来,一口气能吹走,而黄秋生的自由选择,在命运面前其实是自欺欺人。
与疯妈被社会价值观否定的真诚和自然一样,黄秋生角色要在不被理解的社会中兑现内心的尊严,唯有一死来反抗。他在无罪释放后,却手插口袋轻松赴死,这个反差极大的画面,无非是宣示我从过去到现在,就从来没在乎过你们的道德评判或是利益关系,用死的抗拒来证明自己选择的崇高地位。选黄秋生扮演这个角色是非常恰当的。黄秋生作为香港老派毛左派和成功的电影人,精神世界和姜文有许许多多的相似之处。
这两个角色都是用赞美人性的手法来表达对左翼社会价值观缺乏包容和理解力的控诉。对右翼而言,这种控诉存在最大的缺点,只是极端地追求了个人本性的实现,却没有将抗争矛头指向左翼的社会秩序。姜文价值观的分裂导致他着力没有挠到痒处,结果很多右翼也不太能看懂了。
在《阳光灿烂的日子》和《太阳照常升起》这两部电影中,姜文是一个右翼的艺术家,在左翼的语境里表达右翼人的精神世界。
右翼的精英总喜欢哀叹“只有少数人”才能理解的“美好”,在底层社会中遭受的忽视和践踏。他们以精英之腹度劳动人民之心,总觉得别人的一切言行都是对虚名与利益的追逐,只有审美下的冲动才是真诚的,只有自律下的道德才是高尚的。
与疯妈类似的角色也出现在《投名状》中,徐静蕾扮演的苏杭富家小姐,在乱世里唯一的依靠却是连基督教十字架都不认识的大老粗土匪。只有李连杰这样高贵出身的军人才能理解她的美好。徐静蕾角色的死亡,也同样表现出自怜自爱的精英们对社会的恐惧感,自己珍视的一切在强大的社会暴力面前不名一文,仅仅因为误解和冤枉就被轻易的抹杀。
李安在《色戒》中做得更加过分,他描写了一个家境衰落的王佳芝;因经历过富裕生活的熏陶,即便流落底层也拥有旁人不及的优雅和高贵。与疯妈的情况类似。沿着李安的叙事思维,在丧权辱国的历史背景下,两情相悦的王力宏因其底层人灵魂固有的不自由,却服从道德虚名把她的初夜也让给唯一去过妓院的“同志”,恰好只有罪孽深重的日本走狗才具备真实地欣赏和怜爱她这种美好的能力。在内心对这种被爱的渴望驱使下,王佳芝背叛了社会道德虚名,迎来了死亡。这就是李安的本意,在(右翼的)个人真情面前社会伦理也是无足轻重的。
这些精英们因其阶级属性,陷入自我关注的囚笼中,别人的一切言行都是被动的,自己的一切言行都是被审查的,总是无法理解左翼文化中因真心关爱他人、为人奉献而形成的社会伦理。姜文就生活在精英们那个阶级所在的世界层面中,他要表达右翼的情感也相当流畅自然。
姜文之前的电影,其情感是一左一右;那《让子弹飞》到底该算左还是右呢?
窃以为《让子弹飞》无论是思维方式,还是情感,都是左的,是《太阳》之后的回归。刨去《让子弹飞》强烈的英雄主义情结,它在一些至关重要的地方都反映了深刻的“左”的思辨,例如:
1、 辛亥革命的主导者既有革命者,也有大财主(黄四郎)。革命成功后,大财主成了新的剥削阶级,而革命者坚持志向,却成了新社会里的土匪。这简直是旧民主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到继续革命 的必然性的直接论据
2、普通县官都是跪着给财主要钱的,三七开,真正的统治者是财主。这涉及了当今左右翼最深刻的论战之一:人民的苦难是强权政府造成的,还是剥削阶级资本家造成的。姜文选择了后者。姜文像个左翼一般地认识到:官员们好贪腐的道德亏欠根本不是人民苦难的根本原因,官员只是傀儡,收完90年的税后滚下台走人就是。根本原因是阶级斗争;真正的统治者,剥削阶级,靠着他们豢养的假“张麻子”们,把好官都杀死在路上了
3、县官挣财主的钱,发给穷人。这又涉及了左右翼另一个核心争论,强而有力、能与剥削阶级对抗的政府是否有必要?右翼主张强力政府就是坏的,腐败是其必然;而左翼主张要靠“好”的专政来保护人民利益。姜文以县官身份恶斗黄四郎,恰是革命建国后仍要靠专政政权继续与剥削阶级斗争的逻辑。
4、叫张牧之的人不能做土匪,人们认为做土匪的就该叫张麻子,而且一定满脸麻子凶神恶煞。这又是群众观点,和精英观点的一次碰撞。中国的右翼总是认为革命者聚集的都是社会上成功不了的一帮“losers”,为颠覆社会牟取私利才会铤而走险。难道就没有一些有才干有知识的人,因为对人民苦难的感同身受而奉献一生投入革命事业?革命者只有“麻子”、不能有“牧之”?归根结底还是自私自爱与仁义的区别
5、跟“这帮人”“玩不起”的张牧之,要追求内心的自由,只能上山去做土匪张麻子。而当他真正要解放穷人的时候,发现一定得“玩得起”。拯溺者不得不濡!这是中国人从儒家到革命者,一切投身于革命实践的人必须懂得的道理
6、玩阴谋诡计,张牧之被黄四郎三番两次玩残了。好人跟恶狼斗,能靠嘴皮子吗?改良道路,议会民主有出路吗?最后还是要靠暴力革命。
7、四个土匪精英打不下土豪的碉楼,得靠鹅城大众的觉醒和斗争,枪杆子里才出政权!
8、先锋队要做的,把碉楼的铁门打得千疮百孔。子弹打穿的问号在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吗?答案是可以的,剥削阶级的暴行早就已经教育好人民了,只要把武器发给群众,再给人民一个胜利的榜样,人民就能够团结起来踏破千疮百孔的铁门,势如破竹地攻占碉楼。
作为一个左翼青年,叹息一声姜文的英雄主义情结还是太重了,带穷人分了一个五代土豪的家产,就急着与敌人惺惺相惜,与兄弟们各奔前程。这是英雄需要的功成身退式的圆满,却不是革命者需要的死而后已式的圆满。胜利不是永恒的,斗争才是永恒的。打土豪分田地,离真正的胜利还远得很,远得很。
但作为观众,无法丝毫苛责?没有姜文这部爷们到极致,却也血腥、暴力、粗口、自虐、搞基、三P、露点的R级电影,三十年来就根本没有一部符合左翼价值观的受欢迎商业大片了。《让子弹飞》还是把许许多多观众心中深埋已久的斗争情绪,重新以英雄主义的途径给诱导了出来。这是几千篇理论文章也达不到的宣传效果。作为左翼青年,对他还是应该感激的。无论看到右派们在赞美《让子弹飞》还是大骂纳粹,都是一件乐事。
这三部电影的分析,体现了一个擅长拍政治隐喻电影,价值观分裂,才华横溢又过于自恋的姜文导演。那么问题来了:
在《一步之遥》上映的前一天,应该如何预测这部电影的价值取向呢?
——如果按本文中姜文左一次右一次的惯性,那这部商业电影的价值观应该是极右的,叙事语境也是右的。只是故事背景是在文革,预告片又透露了悲剧气质,右的语境下的时代崩坏,总会引发左翼对时代的控诉。从这个角度来说,可以补完姜文存在的左的一面。今天还不知道这个预测是否正确,明天应该能看到了
4 ) 《一步之遥》:姜文的苦恼与忧伤
整体来看,《一步之遥》可以说是处于《太阳照常升起》和《让子弹飞》之间的一部作品。
它不像《太阳照常升起》那样肆意浪漫,但却又有着《太阳照常升起》式的排斥性。这点也使得我明白了为什么会出现评价的两极化。很多人是不关心你到底想说什么的,对他们来说,重要的只是画面信息的直接触达,可姜文却又有那么个爱绕弯子的嗜好(当然也是种规避技巧,姜文嘴上肯定是不会承认这种技巧的存在的)。还记得当年《太阳照常升起》出来后,所面临的恶评如潮的场面吗?所以其实相对来说,我觉得如今《一步之遥》的口碑情况,还是比较乐观的。因为,虽然影片的内里还是《太阳照常升起》的忧伤,剪辑和讲故事的方式也都是“太阳”式的,好在7年时间过去后,懂姜文的人多了很多,准确地说,也不是懂他,而是懂电影表面下涌动的东西,懂一部电影不管外表怎样疯癫,内里或许处处设伏的观者,多了很多。
同时,它也不像《让子弹飞》那么简单利落,而是多了很多伤感和声东击西。《一步之遥》与《让子弹飞》是有一些互联因素的,两部影片都提到了断腿,均有名妓(小凤仙,赛金花),均有子弹的附加含义(前者的子弹被附加了延迟效应,后者的子弹是无处飞来的让你闭嘴的指令,再释然地告白也无用,最终只能像影片末尾那样坠落,“Gone With The Bullets”)。均有铁血十八星旗。当然,还有姜文每部电影中都会出现的火车。这是姜文的顽皮(下文再继续说)。《让子弹飞》在姜文看来,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儿”,是一个“尊重电影规律的东西”,而“尊重电影规律很容易”。这是姜式的不屑与追求。《让子弹飞》是直触感官的爽,它提供了《一步之遥》向观众走近一些的“技术储备”。姜文不是抗拒观众,而是一直让人心酸地相信,大部分观众都会懂他,这是他的忧伤的一种,是与懂他的影迷一起的。
单纯从剧情上来看,这个故事是非常清晰易懂的。讲故事的方式倒是姜式的,用姜文的话说,是破除起承转合,也因而会有一些超出大众观影习惯的编排,过程中你会有些茫然,可故事全貌终究是交代清楚了的。而剩下的,就是影迷自己的空间了。
影片就是用这样一种简单的故事线,构建起了多种影像指涉与文本隐喻,浪漫而富有魔性。
对于影片故事的关健事件:完颜英的意外,先是真实发生,后是媒体对事件的曲解与误导,再是黑白默片对事件的曲解剪辑,再然后是舞台艺术(文明戏)对事实的扭曲与臆断,再是被抓捕后的假死行动(虽然失败了),一个文本故事的多重曝光,多角度的推测与站队,这种文本隐喻,所讽刺的广度,不言自明。有趣的是,《一步之遥》本身也是改编自真实事件阎瑞生案,本身就是对这一真实事件的重新演义,所以它其实也是文本隐喻的一部分,把自己都包裹进去了。对于这种功能来说,《一步之遥》甚至可以说是一场行为艺术。
其中,艺术(影片中的舞台剧、黑白默片)对事件真实的曲解和演义,是自嘲的一种,不过这种自嘲不只是姜文对自己的自嘲,也是是姜文让电影这种艺术,对电影艺术本身(以及戏剧艺术)的嘲讽与挖苦,它们都无法做到足够的准确与客观,而且(尤其是在特定的地区、时间段)经常沦为一种虚假的渲染工具,用于任何需要被涂抹的方面。借刀杀人盖棺定论的宣传工具式作品,还少了?影片中,马走日躲在暗处,露出一只眼睛盯着舞台上王天王对自己的扭曲,让舞台上的虚假直接暴露在真身面前,讽刺得叫一个酣畅。最终马走日对台上的虚假与扭曲忍无可忍,不惜暴露自己,也要冲上舞台,抵抗真正的丑恶,结果是被丑恶拖向深渊。在这一文本设计之外,想想现实,无论过去还是当下,被书写、被演义、被歌颂的事件或人物,真真假假,基本也都被艺术定论了,或者,准确地说,被人借用艺术完成了定论。艺术是最温柔,也是最强有力的墓志铭咏叹者,这也是某些人害怕它的原因之一。《一步之遥》以姜文独有的癫狂式,揭露出它的虚假面,简单畅快,针针见血。“毙不毙,就看你想不想”,“枪毙的不是马走日,是民愤”!
姜文的影像指涉还包括一种浓烈的迷影情结,且常常以一种顽皮地态度去表达。最明显的当然是打头的《教父》,还有那个戏谑的卓别林式的黑白默片,另外那个奔月的段落比较明显地指涉到《月球旅行记》,只不过姜文顽皮地把人脸换成了兔脸,等等。已过知天命之年的姜文,时而给人的感觉,确实如他在电影中说的那句“玩笑话”一样:我还是个孩子啊。影片的气质中,有一股强烈地孩子般的顽皮、执拗和赤诚。这种顽皮,是建立在傲人的才华上的,使他凌驾于电影市场和常规的电影创作,让电影得以以他自己比较认同地状态展现于观众。但有一点可以明确,姜文绝没有恃才傲物,更多的,是对群体知音的渴求。
同时跟马走日一样,姜文(的影片)也经常受到大众的误解,甚至他比马走日还悲哀。马走日的误解是时代的落后,媒体的宣扬,文化的批判。可是姜文呢?在如今这个获取知识非常简便的时代,观众的整体素质依然还停留在过去(这里说明下,无意冒犯各位,这是整体观众素质依然很差的时代,但确定无疑的,也是迷影数量空前庞大的时代。整体差,是由于后者已经被前者稀释掉,并被当成是一种装逼或傻逼的存在)。于是,姜文的本质被抛到这样的环境下,是水土不服的。在承受了《太阳照常升起》时的各种误解与情绪化批评后,带些赌气的意思,把《让子弹飞》这个礼物“送给观众”,这是妥协也是赌气。但是,终归还是要讲些真正想讲的东西的。哪怕是再次面临误解。比如姜文的电影从来没缺少过对性的提及,或明或暗,这也是姜文电影的引力之一,那种对性的赞美和热爱。本片中,武六对马走日的冲动源,完颜英的逼婚,都离不开性的驱动。镜头画面指涉更是明显,比如花域大选的大腿舞,比如身穿SM服装的姜文(抵抗后还被警察揍倒在地,满身灰尘),比如那个掉落的暖瓶,当然也有台词上如“哪有你这型号的孩子啊”等等。本是很诱人地影像因素,却也常常是姜文被误解地原因之一,好在他始终乐此不疲。
台词和旁白往往是影片的文本隐喻最直接的诠释工具,在姜文的影片中更甚,由于故事的简单,台词和旁白均得到了更大的发挥空间,有时甚至抛弃叙事,转为一种情绪的制造(最直接就是在那座大红风车前吼着台词那里)。本片中,旁白被姜文以一种熟悉的语气缓缓道来,这种熟悉,便是《我这一辈子》中石挥讲台词和旁白的感觉,很像很像(在微博上表达这个看法后,经人提醒去看了一个焦雄屏最近的访谈,姜文在访谈中明确了这一点,另外他说其实还借鉴了启功讲话的语气)。那不紧不慢、无可奈何、落寞忧伤的语气,与本片的气质完美匹配。这种语气总是带着疑问的意思,纠结感很直接。石挥是姜文非常喜欢的一位电影前辈,对比两人的表演,我相信,石挥在表演上对姜文的影响也是不小的。《我这一辈子》是石挥1950年的作品,有时间的话不妨看一看,相信会让你看清《一步之遥》另一方面指涉。那便是生的苟且,与死的不易。尤其是马走日最后那句“你们帮我打听打听”,多少冷漠与留恋啊!
《一步之遥》是姜文的首部3D电影,采用强大的IMAX双机3D数字摄影机拍摄,国内首次。姜文是个持鬼才又对新鲜的电影技术欢迎、开放的电影人。不像一些大导演那种拧巴的、矛盾的固执,姜文对新技术抱有尊重且用于尝试。这也是受他多年的好友,同样拥抱新技术的大导演马丁·斯科塞斯的影响。落实到本片,它究竟有没有3D的必要?何为必要?电影技术不断进步,3D是电影技术史上很重要的一步,理应被合理对待,它帮助电影画面呈现出更多层次(无论原生拍摄还是后期转制),在电影的其它方面,它或许也可以产生补助的效果,但是都不是它必须履行的职责,善待一项电影技术,不应以个人的喜好唾弃一种电影新的可能与趋势。所以,“何为必要”是个强加的疑问,没有必要,没有不必要。
影片的剪辑应该是被剧本绑架的,最强大的剪辑者是姜文,他已经设计好一切。在音乐方面,虽然是找来朗朗,可是没有给我留下太深的印象,这一点跟《太阳照常升起》里的久石让是有距离的,但是品质依然在那(因为有姜文把关…)。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一步之遥》影像指涉在不小的程度上,受益于本片美术设计的成功,能把姜文脑子里或是剧本上纯文本式的描写,展现出来,是需要一定功力的。花国大选直播内场、奔月、火车厢内的沙土等等,皆成全了姜文式的浪漫与聪明。
当然,归根结底,技术只是完成影像和声音建立的工具,真正重要的是电影内质的传递。
《一步之遥》的壳子是个民国浮世游,但里子还是姜文式的苦恼。如果你能或者愿意走进去,分分钟都是高潮。所以综上所述,不用期待笑点,这是部伤感的电影。伤感的一部分原因,也是我有一肚子的忧愁,你却只让我倾吐部分。
相对于目前的大陆电影环境而言,姜文是极其自由的,因为他的才华可以让自己的作品即便在审查的重压下,依旧保持超高的艺术水平,被审查折损后,依然在艺术上高出别人不止一点。但是相对于他自己的天地来说,他又是挣扎的,满身的才华无处释放,本是江海,却只允许取一瓢给观众饮,于是想说的越多,影片的感觉就会越隐晦,会在它原本的样子之上再加一层磨砂,完成规避和表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5 ) 全方位解读《一步之遥》的隐喻
说实话,看完《一步之遥》,从电影院出来时,还真没明白,睡前一直在琢磨,一觉醒来,偶有所得,为姜文拍手。
高能预警,不保证没剧透,没看影片的,请先去电影院看完,否则,品尝不到原汁原味的姜式大餐,自己负责。
下面,以人物为桩,一个一个去揭开《一步之遥》中隐藏的太极云手。
1. 武六
5+6=11,十一什么节日,大家应该清楚。武六留学法国,我朝第一任总理,第二代领导人,以及多位元老级人物,都留学法国。
武六为何喜欢马走日,武六踢断马走日两只腿是啥寓意,留点悬念,大家先猜。
2. 钟山
钟山,很好理解,如果还不明白,请在前面加个孙字。特点,总统是别人送的,被马走日打了。老喜欢模仿,别人做啥,跟着做啥。
3. 完颜英
花域总统,对应国家总统,代表普选,民主,总统制。
她到底是谁害死的呢,其实这个没有定论,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说法。您一定要个答案,请关照中国近代史,您指一个,指定了,再到《一步之遥》人物中去对号入座就行。总之,最后死和马走日息息相关。完颜英死,标志着马走日的好日子到头了。
完颜英说自己是完颜阿骨打的孙女,马走日说,那我还是完颜阿骨打本人呢。完颜英因此爱上了马走日。如果是个人对话,这是对祖宗的不敬,最大的侮辱。那么,马走日和完颜英一样,应该不是隐喻一个人。而且,完颜英(总统制)除了明面上是马走日操作上台的,实质上也有些传承和渊源。
4. 钩姐儿
钩姐儿是完颜英的经纪人,是为完颜英服务的。完颜英是总统,那钩姐儿是什么,没错,是政府。她支持完颜英初嫁权的承诺,因为她政府本身就是为总统的行政纲领服务的。她时刻关注着总统的一切,就算是私密空间,也带个窃听器在隔壁,而完颜英和马走日都没有反对,因为这是政府的职能。但他把完颜英开枪声,听成马走日摔暖水瓶,数量是五个,此处有深意。
5. 项飞田
明白了钩姐儿的寓意,项飞田寓意什么就比较顺当了。项飞田在电影中,强奸了钩姐儿。钩姐儿是政府,能强奸政府的,唯有暴力机构,军队而已。
项飞田对于解密《一步之遥》隐喻,是个非常核心的关键人物。
项飞田和马走日都来自满清;一起忽悠过武七,选花域总统,却把要洗白的钱花没了;他曾带上了缰绳马鞍被钳制,被马走日救出了牢笼,回头反口就追捕马走日。他最后忽悠武七去说服他爹枪毙马走日。而且,他还能被法租界所用,是法租界二号人物。
我们把项飞田这个名字摘掉,换成军队,是不是对解密其他人,有着立竿见影的提纲挈领的作用。
6. 武大帅
近代史上唯一能置军队于掌中,曾给军队带过马嚼子,对应电影中把项飞田带上马嚼子关押。娶多个小老婆(政党)到家里(政府),光头,河南话。非袁世凯莫属。
7. 武七
5+7=12,1912,这个特殊的数字,想必大家都清楚,没错,武七,代表国民党。
首先,是国民党的前身,同盟会打响了武昌起义,半壁江山的省份纷纷独立。对应武七那一句,我的钱可以买半个上海(国家)。但,他的钱被马走日、项飞田给忽悠走了,暗指辛亥革命初期成果的实惠,被各省军政瓜分。
后来,袁世凯当选大总统,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成为袁世凯政府中多个政党中的一个,对应武七成了武大帅(袁世凯政府)的儿子。
但他这个儿子不受待见,众目睽睽之下被吊打,如没马走日帮忙说情,还有被灭的危险。影射国民党宋教仁被刺杀,元老纷纷外逃。
做的面条,被人指责,没有锅气,影射国民党不食人间烟火气,脱离大众,资产阶级典型代表。
他和武六曾都是武大帅的女儿,暗指两党都在北洋军阀政府中讨生活。两人不是一个妈生的,暗指两人来源和理念不同。两人曾携手,搞花域总统大选,暗指国共合作。两人又因马走日而分道扬镳,最后兵戎相见,暗指两党关系破裂。
武七被已经投靠法租界的项飞田忽悠,去说服武大帅杀马走日,暗示国民党被西方帝国携裹扶持,结成了利益共同体。最后一个场景,马走日在风车上,底下突然出现大量一双双盛装的请婚情侣,其中一对就是武七和项飞田。
8. 老大爷
完颜英初嫁权第一个对象,是可怜的老大爷。快入土的人了,从来没见过总统,注意,完颜英以前就连任过两次总统了。
老太爷说,是你让我对生活又有了希望,我一定硬硬朗朗的等你回来。老大爷隐喻的是老百姓,作秀的总统欺骗了普通的百姓,完颜英带着愧疚离开。
姜文为了这个角色也是花了心思,特意找了牛犇来饰演。四头牛,中国最苦最累老百姓的写照。
9. 王天王
无冕之王,舆论及舆论的操作引导者。特征是,对马走日(XX)、武六(共产党)之类政治团体不怕,设坑害马走日,顶撞武六。对暴力(项飞田)、资本(武七)屈服。项飞田一个眼神就吓得后退而走,顶撞武六,被武七骂得狗血淋头,道歉不止。
马走日到底是个什么玩意?
马走日出于晚清,曾建议老佛爷让天下人剪掉辫子,寓意完成自我革命。但是太冷,所以喝了两盅酒,醒来,民国了。寓意改革环境太差,光绪作为改革支持者被打入冷宫。两盅酒分别是指维新变法,清末新政。但是,迟了,辛亥革命爆发,建立了中华民国。
马走日与代表武力和军队的项飞田一起,操纵花域总统的大选,三次。影射1912后,袁世凯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北伐后的中华民国时期的总统选举,被暗箱操纵。
马走日稀里糊涂中,完颜英死了。隐喻总统制没了,总统制为什么没了,具体原因谁也说不清。
马走日曾被五六踢断两腿,否则也上泰山写生了。上泰山写生,影射泰山封禅,指登上最高权力宝座。踢了哪两腿,涉及敏感不谈。可以捎带提一句,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党建国前夕提出来的,至于之前是什么,自己去百度。
总统完颜英让马走日娶她,马走日拒绝,说你已经是我的人了,何必多此一举。马走日为何不待见总统制?
马走日拒绝完颜英的要求后,完颜英生气向马走日开了两枪,暗指护法运动和二次革命。但都是空枪,暗指实力不足,虚张声势。
后打响了,被钩姐儿误以为是暖瓶碎了,五个。即,市场经济、议会民主、三权分立、司法独立、军队中立。五个都碎了,嗯,现在似乎还是碎的。
马走日身份明朗了,即宪政也。
出于满清,未成功,民国了。搭台选总统,指喜欢民主。不娶完颜英,因为当时马走日还是希望虚君实相,总统没位置。与钟山不对付,认为钟山见谁抄谁。暗中孙中山政治体制和态度多变,没有立场。马走日为了完颜英打了钟山,暗指宪政制度下,孙中山被人抢走了总统。
武七听大家说来碰到难事找马走日。暗示许多人,认为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是宪政。武七找马走日帮忙,指国民党也曾搞过宪政,轰轰烈烈。但后来武七与马走日反目,反而要枪毙了马走日,指国民党后来拒绝宪政,搞一党独大等。
武六喜欢马走日,而且两人同在法国留学,暗指我党与宪政的渊源。武六喜欢马走日,但马走日开始是避而远之。因为我党一开始力量不够,不成熟。电影中刚开始武六就像个文艺女青年在舞台下观看,完全没有主角的光环。后来,完颜英死了(总统制没了),马走日陷入困境(总统制没了,宪政困难),武六多次问马走日是不是有什么困难,马走日都没有开口。到地方了,武六说有几位北京来的朋友,一起去坐坐。北京来的朋友,暗指开国立宪,但马走日走了,所以咱们政体和宪政没关系,是人民民主专政了。
帅母,覃老师
这是个比较特殊的角色。
小学时,大家叫覃老师;中学时,大家叫覃先生;大学时大家叫覃校长。
小学中学大学的称呼为什么不一样。
老师,钟在传授知识。先生,重在地位尊崇。校长,是规则制定者。
作为一个老婆,却给老公主持婚礼,是不是很荒谬?其实,不然,解构了覃老师的身份之后,就觉得一切是那么自然了。
覃老师自己说,有过四个男人。
曾经很喜欢马走日,但最后反目成仇,亲自操刀上阵,还亲自射中了马走日。
覃老师是武六的母亲,曾经非常疼爱,但她不听话后,发飙拿出大杀器亲自追杀。
通过以上抽丝剥茧,覃老师的身份可以揭开了——文化。
她嫁过四个男人,分别是奴隶主,封建帝王,民国总统,军阀大帅。
大帅的婚礼要她来主持,因为中国统治者需要文化人的赞同,才能名正言顺。她即是大帅老婆,又彪悍的对大帅说,你就是我儿子。说明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士人阶层孕育了统治者。但统治者一旦上位,文化又变成了属从地位。
最后追捕中,覃老师和武六的车上,莫名其妙来的喇叭,暗指两方都特能宣传。但最终武六还是说不过覃老师,因为人家喇叭多。最后,武六气得没办法,只好开枪。暗指曾经批臭老九,文化大革命等。
其他隐喻
大帅家中,真正说了算的人,是覃母,五六,都是女的,隐喻中国女人说了算。
选总统——青龙,母爱,代表情感。白狐,鸵鸟毛,代表实干投入。完颜英,捐钱捐人捐初嫁,忽悠,反而当选总统。
教大帅一家如何双手触着地:如何接地气。
照相的机器人:猴子驱动,嘲笑我国并非科技进去,而是让人退化思维,变成了机器。
全家唱不装:装逼的一群,高喊不装。缺什么补什么。
6 ) Fly me to the moon
Fly me to the moon
一步之遥确实不是一部正常的电影,无法划入警匪言情惊悚这些寻常类型,其实就是一部马走日的奇幻漂流,用特梦幻的方式讲了一个特简单的爱情故事。
情节简单到爆,无非就是一个男人杀了一个女人,又被另一个女人救了。说看不懂的,大概都是以为姜文出品必有深意,结果发现这片没有中心思想,于是就不知道该怎么答题了。看电影用那么累吗?
很多人所谓的“看不懂”,大概是说“看不懂电影为什么要这样拍”,其实我觉得没有必纠结这么多,姜文想这么拍,就这么拍了。一部极具风格化的作品,它必然就是面对极大争议的。如果你们看过《太阳照常升起》,就不会对姜文拍出这样的电影大惊小怪。
我也觉得《太阳照常升起》完全不知所云,并说它是一部“伪大的电影”,觉得姜文装过头了。不过现在我仍然能想起《太》中那些闪亮的画面和燃情的音乐,而同时期的另一些电影,则完全想不起来了,因为情节都会被忘记,能被记住的只有感觉。也就是所谓的“那种劲儿”。
就像我也看不懂某些名家脑洞大开的画作,不过我认同如果没有这些人,艺术界会很平淡无聊。
我觉得姜文牛逼的地方在于这么多年一共就拍了几部电影,每部还不带重样的,你永远不知道他下一部会拍成什么样,甚至你看的时候,永远猜不到他下一个镜头是什么。当然,如果你一直在忙着皱眉去想“这一段是想表达什么呢”,那就是自寻烦恼了。当年我也曾这么皱着眉去研究《太阳照常升起》,后来想通了,作者自己都没想明白过的事儿,你替他操心干吗?
这片就是姜文喝高了喋喋不休的讲他人生中那些破事儿,从被老佛爷按到炕上亡了大清朝到遇上一个拿枪逼着他娶她的女人最后死在了月亮上,然后另一个女孩为了救他越狱不惜和全世界还有她妈枪战,说完这些胡话他就睡过去了,你还傻傻的在那琢磨哪些是真哪些是假言语中有何深意,准备等他醒过来问他“为什么啊?”,他肯定会答:“我TMD哪知道为什么啊,你谁啊?”
做什么说什么哭哭笑笑打打闹闹恨谁谁爱谁谁需要动机和理由吗?人家就是喜欢在婚礼上说完I do 然后高声唱上一段歌剧,没有任何隐喻和意图,就是玩儿,有钱就是这么任性。
另一批失望的人是期待看《让子弹飞》续集的人,这片和《让》没啥关系。《让》的成功是姜文终于肯讲一个别人看得懂有打斗有笑料有煽情符合商业套路的故事了,事实证明他一旦开始这么做就能“站着把钱挣了。”但到了一步之遥,姜文已经觉得不想重复这种“成功模式”,他想玩些别的,他应该很清醒一步之遥并不是个好好讲故事的电影,但他就是想这么试试,因为上海是冒险家的乐园,而他就想当个大冒险家。
全中国大概也就姜文敢这么玩电影,就像剧中的马走日宁愿说我玩你也不肯说我爱你,最后却愿意为了女人而死,你也不知道他是不是走过心。
所以这片子情节简单,画面华丽,音乐倍爽,女人性感,男人霸道,有大腿有枪战有床戏有段子有马有机器人还附赠一段剧间拉筋操,你还想要什么呢?
姜文在电影里说了,我就一孩子。我看还是一熊孩子,让人哭着去告老师:“呜呜呜姜小文他不按套路来”。但若是中国电影没了这熊孩子瞎折腾,以后都是按所谓精准市场定位标准商业套路来的恶俗喜剧或中二言情或所谓大片,那就真太没意思了。
这片要想叫好叫座很简单,重复让子弹飞那一套,把久石让的音乐一飘,大家先嗨了一半,然后把选美戏删一半,中间太魔幻嗨太远的删一半,把最后劫狱追车的戏加一半,最好再把火车马匪双翼战斗机全用上,来一把姜文版追捕,顺便双双策马致敬一下高仓健,观众能不燃吗?能不疯狂点赞吗?我都能想到的姜文想不到吗?但他要真那么拍他还是姜文吗?他不成了我了吗?
你觉得姜文应该做中国电影的教父,他却告诉你他就是一流氓。你想他真心真意,他偏要玩世不恭。你说要姜文拍部好电影,他便要问你好电影算是个什么东西。像徐克?像吴宇森?像张艺谋?像李安?如果姜文不再拍只有姜文才会拍的电影,如果姜文也变成了真正的商业片导演,那这种流水线式的好电影又何需姜文去拍呢?
这片不是好电影,因为如果你管马走日这种人叫好人,他会觉得你羞辱他。它离好电影只有一步之遥,但它就是不迈过去,就是不想当好学生,不想按常理出牌,不想讨观众欢心,不想好好拍电影。
所以最后结果就是这样的。观众:你有病啊,拍这种电影。姜文:你有药啊,记得多吃点。
你咬他啊。
有人战战兢兢拍电影,有人呕心沥血拍电影,有人数着钞票拍电影,所以他们一辈子也拍不出一步之遥。把当初站着挣的钱拿出来一掷千金,“该花的花了,把该挣的也花了”,就为那上海夜空一瞬间灿烂的烟火,为一次放荡,为博美人一笑,不惜被群众人人喊打恨不能枪毙而后快。
当导演当成姜文这样,倒也不枉此生。
Fly me to the moon。明知是不可能的,必然摔个粉身碎骨,但你飞起过,距她只有一步之遥,便已经足够。
诗人常用很多话语来讲述一件简单的事
要吟唱诗歌需要思想、时间、和韵律
伴随我所歌唱的旋律与词句
给你写了一首歌
我了要你了解我的所思所想
带我飞向月球
让我在群星之间戏耍
让我看看木星和火星上春天的景色
这就是说,握住我的手
这就是说,亲爱的,吻我
让歌声充满我的心灵
让我永远尽情歌唱
你是我永远的渴望 是我景仰与爱慕的一切
也就是说,请真心对我
也就是说,我爱你
教父、芝加哥、月球旅行记、2001太空漫游、对她说、甜蜜的生活、地下、凯撒必须死……观影时最兴奋的点就是看这些迷影的段落,但这些在姜老师自恋又天马行空的操盘下都变成了语焉不详又质感粗糙的大杂烩。晚会段落实在太可怕了,各种隐喻也没有丝毫解析的热情,想再看几遍《太阳》洗洗眼睛!
可以说是处于《太阳照常升起》和《让子弹飞》之间的一部作品,所以具备一定排斥性。用一个简单的故事线构建起多种影像指涉与文本隐喻,浪漫而富有魔性。壳子是个民国浮世游,里子还是姜式苦恼。如果能走进去,分分钟都是高潮。不用期待笑点,这是部伤感的电影。
提前看了春晚。
工作关系,一天之内看了两遍…第一遍觉得很糟糕,第二遍之后反而觉得还挺精彩的。自恋的姜文在电影里写满了自己标志性的元素,浮夸的表演、耍贫的台词、绚丽的色彩和影迷式的致敬。成于自我,败于自大。
3D还台词场景密不透风马不停蹄的,中间犯困和看完脑仁疼。过于自high自乐了,您要是良心点,一去了3D;二学学吴宇森的没良心分个上下集多有张弛感。大帅一家三口都有彩儿,葛优舒淇周韵中规中矩吧,周妈以后还是客串好,惊鸿一瞥嘛。王志文说上海话有点意思 ..
太阳照常升起时的自由,浑然天成再次涌现。片中致敬数部影史经典,是电影痴人的狂欢,迷影人的福音。一开篇的《教父》,马走日如马龙·白兰度附体,瞬间被点燃,各种高潮。黑白影像,伪记录剪辑,这是属于姜文的《雨果》。 此片不求赏脸,但求知音!!!
没法打分,从1到10都有理由。散场时至少听到三个女生说:我没看懂,这片什么意思?我要回去看看影评 —— 您就别为难影评人了,他们也烦着呢。
不喜欢这片。给三星是因为里面那些迷影的指涉、影像的拼贴与想象力,在华语电影仍是难得的。这是一部玩的很疯狂的电影,像一场梦,随心所欲、汪洋恣肆。不过,这种想象力却以很舞台剧的方式表现,大量的台词与对白,让狂想很难尽兴。而演员的表现也没有预想的好。大体是姜文作品观感最差的一部。
糟糕的3D,好难猜的圣上旨意。通篇密集台词,难不成还能听出DO SO FA LA C,没良心,无意义。大腿舞和枪毙马走日有点意思,但是在整部电影里有毛意义,给自己开人生追悼会么。一堆满清遗老北京老炮完颜阿骨打你爹成吉思汗,政治隐喻是得了满分,金光灿灿假兮兮的玩意,非要解读出此中有深意?!
我等凡人终究不是姜文等对电影如此入魔之人。大量碎片化、散落式叙事,姜文在魔幻现实主义路上越走越远。这部电影是随意自私的,很难产生共鸣。
从神作的期待到首映以来满屏差评,造就了该片分裂的状态。其实就看你心态如何,以子弹飞的角度,电影没想象中的那么好;以看烂片的角度,电影没想象中的那么差。论艺术美感,前半高于后半;论电影质感,后半远胜前半。总之是一部标准的姜文电影,神坛只能捧杀,但平常心会有收获
【C+】没那么难看,虽然是烂,但也是烂的五彩斑斓,算是一团华丽的垃圾。故事并不难懂,甚至有些过于简单,只是讲的太入魔。既没有可信度也没有吸引力,越荒诞反而越糟糕,那些小聪明的台词也就只剩下了个看相。本末倒置,沉沦于风格,姜文高估了观众,更高估了自己。
嗑药奔月,车厢沙滩,肥妈机枪突突突,红色风车转啊转。联欢会,伪纪录,cosplay,借古讽今述长情,话痨一场北洋凶杀幻梦。爱者至爱,恨者至恨,如此世道姜文还敢糊弄出这种玩意儿,不得不佩服
逼格太高,曲高和寡。开头教父那段场景服装连发型都一样,2001太空漫游音乐出现两次一次片头一次完颜英加冕。王志文小剧场那是样板戏的做法。此片挑战了很多迷影狗的阅片量和记忆力,令他们十分不爽,看不懂都说难看就像小时候考试不会都说老师出题出得烂。
谁跟我说这电影拍得就像一坨屎,我就跟谁急,分明他妈的是两坨。姜文以为他妈的搞个绚丽多姿的舞蹈就是《甜蜜的生活》里面的奢华狂欢还带着批判;看到《鹳鸟踟躇》里面隔岸的婚礼、《地下》里断开的大陆上穿着婚纱狂欢,然后让大家在大草原也穿着黑礼服白婚纱聆听自己演讲也就大师哲学了?
《一步之遥》是姜文最任性的一部作品。不像是在讲一个直接干脆利落的故事,而是在做一个多元素杂糅的实验,以及从开场后对教父,月球旅行记等的致敬。如果说《让子弹飞》是二锅头,浓烈刺激强嗨,那么《一步之遥》就是杯红酒,高贵典雅慢品。或许,就如电影中姜文说的那样,“我还是个孩子”。三星半
《教父》的开场,黑白前导类似《飞屋环游记》,再来《芝加哥》《雨中曲》《红磨坊》式的歌舞,偶尔戏谑下名人名言,再扯下《一代宗师》的“里子面子”,……,《一步之遥》看似《让子弹飞》的风格,却是《太阳照常升起》的个性,……,镜头太碎,应接不暇、眼花缭乱,……,没达到期待值,但至少不烂!
很姜文,有着鲜明的作者化色彩,我不想用美式类型片的条条框框来约束这样的电影,我喜欢的正是它鲜明的个性,打破俗套的小聪明和不拘一格,对细节的用心和把控。娱乐你,也时刻保持着一点距离和内心的优越感,冷嘲热讽也暗藏在佯装癫狂的外表之下,只可惜这个时代精英主义是被用来嘲笑的。★★★★
一部忍不住打五星的神奇烂片——姜文从来不缺才华,缺的是对自己才华的节制。
记住了一句台词“电影就是全世界的人都看得懂的艺术”,可导演自己背道而驰,炮制成了一出荒诞作戏,故事前后脱节,剧情云里雾里,自《让子弹飞》以来的浮夸、聒噪、絮絮叨叨、用力过猛,在这一部放大升级……两个多小时在影院如坐针毡。1星给结尾的姜文与周韵,1星给电影里的小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