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色块切换皮肤

    播放地址

    猜你喜欢

     剧照

    一九四四 剧照 NO.1一九四四 剧照 NO.2一九四四 剧照 NO.3一九四四 剧照 NO.4一九四四 剧照 NO.5一九四四 剧照 NO.6一九四四 剧照 NO.13一九四四 剧照 NO.14一九四四 剧照 NO.15一九四四 剧照 NO.16一九四四 剧照 NO.17一九四四 剧照 NO.18一九四四 剧照 NO.19一九四四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10-25 04:22

    详细剧情

      1944年……德军与苏联列宁格勒方面军为争夺纳尔瓦地峡进行了一连串战斗。7月,苏军攻占了纳尔瓦,这座古城九百年来一直是俄罗斯和西方世界的分界线。纳尔瓦身后的坦能堡防线是爱沙尼亚首都塔林的最后防线,一群20岁出头的爱沙尼亚青年人志愿加入武装党卫军亲卫队第20师,开始在东线迎头痛击苏军装甲部队,为反抗苏联的占领而战。
      这不是爱沙尼亚第一次沦为东方和西方、德意志人和斯拉夫人交战的战场。从楚德湖的冰上大战算起,这一战斗已持续了七百多年,夹在中间的爱沙尼亚人也不可避免地被双方裹挟其中,成为历史的牺牲品。……
      到了9月,由于芬兰宣布停止同德国的军事合作并签订莫斯科停战协定,腹背受敌的德军决定撤出爱沙尼亚。苏军尾随着德军一路前进直至爱沙尼亚的首都塔林,红军中的叶沙尼亚(俄罗斯化的爱沙尼亚人)士兵也亲眼见证了,那面象征着爱沙尼亚民族独立的蓝、黑、白三色旗,于德军撤离的9月18日在塔林市的象征——赫尔曼塔悬挂了四天之后,终于在9月22日被苏联的红旗所取代。……
      占领塔林,并非苏德双方在爱沙尼亚的最后一战。……11月,在萨雷马岛泥泞、茂密的森林中,叶沙尼亚士兵顶着德军舰艇的炮火,驱逐了爱沙尼亚最后一批德军。大规模的战事终于结束了,但和平和自由仍未降临这片小小的国土,战争给人们带来的伤痛仍难以抚平……
      这,就是爱沙尼亚人的1944年。

     长篇影评

     1 ) 风雨小国,无情战争

    爱沙尼亚,一个提起二战历史几乎没有印象的小国家,被德国纳粹和苏联红军卷入战争机器,被迫拿着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向着自己的同胞和手足开火。

    在巨大战争的残酷现实中,电影这样的艺术表现形式,也失去了主角的力量,就在一次交火中,即使是主人公,也悄无声息的死在枪下,简单的掩埋过后,又有下一个主角死在枪口下,生命,或者国家尊严在这台战争机器里,完全被撕裂。

    苏联红军冒着严寒一路往西占领柏林,德国纳粹16岁的少年也被拉上战场继续进行着主动要失败的战争,人类数千年的文明和进步在战争这样的背景下,所有人都在被动的杀戮和不被铭记的牺牲。

    战争越是无情,人性就越可见光辉,在巨大的正示意图和思想统治下,总会有人保留着最后的理智和温情,即使是献出生命。所有力图表现战争积极形象的战争类电影就是邪教,战争就意外折血肉之躯的死去,意味着家破人亡,意味着田地变荒野城市变废墟,所幸,我们只是在荧幕中看到这些。

     2 ) 被碾压的小国命运

    夹在两个大国之间的小国,其命运是最为悲惨的了。如果遇到穷兵黩武的恶邻,那国家与人民的命运,就犹如处在两个巨大的磨盘之中,根本无法掌控,只能随着身边庞然大物的不断较劲,遭遇着连续的碾压。

    世界上这样的小国很多,波罗的海沿岸三小国即是如是。他们处于两大强势文明之间,从十二世纪起,从抵抗普鲁士强权而成型自己的文化,到俄罗斯沙皇帝国的崛起,这三个波罗的海之旁的国家,即在德意志文化与俄罗斯文化的挤压之中。从语言、文化到宗教,都打上了这两种文化的深深烙印。沙皇靠武力将这几个国家收入囊中,苏维埃革命之后,刚成立的苏维埃政府则又将他们割让给了德国,并最终让他们成为了独立的国家。

    1940年,根据德苏之间的秘密协定,苏联入侵这三国,并将其纳入了自己的版图。德国入侵苏联之后,则又重新占领这三国。不过,令人尴尬的是,当德军进入这三个小国时,当地的人民是将他们当成了解放者来欢迎的。当德军在苏联失利,苏军反攻之时,又在这三国展开了激战。由波罗的海三国中最小的爱沙尼亚,在去年所拍摄的影片《1944》,就是描写的这一段历史。

    这部影片投资并不大,只有区区的150万欧元,远比中国的大多数影片少。不过,却并不妨碍影片对于宏大场面的表现,战争的场景拍得相当出色,对于历史的把握很有水准,人物的刻画也颇具特色。

    电影从两个不同的视角来观照那场战争,观照当时爱沙尼亚复杂的局势,观照当时身处两个势力之间人的不同心理状态。电影在开始时就以字幕告诉观众,在1940年苏联入侵爱沙尼亚之后,他们征召了5万多名爱沙尼亚人参加了苏联红军;而在德国侵入爱沙尼亚后,又有7万多爱沙尼亚人加入德军,德军还专门组建了一个爱沙尼亚师。1944年,二战局势发生逆转,苏进德退,苏德两军又在爱沙尼亚对垒,而站在对垒第一线的,则差不多都是爱沙尼亚人。据统计,在整个二战期间,爱沙尼亚共有二十二万人战死,占其总人口的五分之一。

    影片一开始,即是从爱沙尼亚党卫军的角度,切入这场战争的。1944年,已经是二战的后期。经过几年残酷的厮杀,战争的胜负其实已见端倪。曾经铁蹄践踏气吞万里如虎的德军,早已是气势不在。电影中的爱沙尼亚党卫师的军人们,也只能是躲在战壕之中,反击着苏军的进攻。从电影中我们可以知道,这些年龄不大的士兵,大多是志愿加入这支军队的。他们对于希特勒并不感兴趣,影片中也有他们戏弄希魔照片的镜头。他们加入德军,只不过是将德军视为爱沙尼亚的解放者,他们只是想借助德军的力量,对付来自东边的红色猛兽。

    东边这个庞大的邻国,一直就是爱沙尼亚人的梦魇,特别是沙皇变成了苏维埃以后。趁着一战的混乱,爱沙尼亚人在1918年初举行了起义,并且求助于德国的帮助,迫使苏联与德国签订协议,终于从苏联手中独立了出来。二战开始之后,德苏签订互不侵犯协议,爱沙尼亚成为大国之间的牺牲品,失去独立地位,重新被划归苏联,苏联在那里成立了苏维埃共和国,并且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

    那是爱沙尼亚历史中惨痛的一页。尽管只有短短的一年时间,却有很多人遭遇妻离子散的命运。影片中很多的士兵,他们都是这段红色恐怖的受害者,很多人已经孤身一人,再无牵挂。因此,当第二年德军浩浩荡荡进入爱沙尼亚时,当时的情景犹如是在欢迎王师。其实,这样的事在二战期间的东欧,并非孤例。即使是德军侵入乌克兰时,也受到了当地人的夹道欢迎。历史有时无法细看,会有很多让人尴尬的细节,但细细地分析,其实也有其合乎逻辑之处。这就是历史复杂的地方。

    从影片中这群德军士兵的言谈中,我们看不到他们对于身为德国党卫军有什么羞耻,他们只是觉得这是在为自己而战,在为自己的祖国而战。在他们的眼里,自然来自西边的威胁远远小于东边,他们只是不断地提到,成千上万个红色分子就要过来了。这才是他们最为担忧的,尽管爱沙尼亚苏维埃政权的存续只有一年的时间,但已经足够令他们记忆深刻了。这些年龄并不大的士兵们作战非常的勇敢,且有着自己的准则。影片中的德军视角,让观众了解到了爱沙尼亚战局中的复杂性。

    影片的另一个视角,则是来自于苏军。这支苏军也是由爱沙尼亚人所组成,但装备和军纪与德军相比,就有着明显的差距了。前半部分露面,只是在战场上,基本上只是作为德军的靶子。后半部分甫一出场,即是一场遭遇战。但这场遭遇战刚一打响,即因双方听到了对方的口音而停战。毕竟皆是同胞,没必要为别人的利益而牺牲自己的生命。这种行为却遭到了这支红军部队政委的质疑,认为这些爱沙尼亚的战士对法西斯心慈手软。尽管这个政委自己亦是爱沙尼亚人,亦在抱怨着苏联人对爱沙尼亚人有偏见,让自己升迁受阻。他的面孔没有任何的表情,对于任何的可疑之事都毫不留情。他在军队里发展了很多秘密的眼线,替他收集士兵甚至军官的不满情绪。

    这是一个既僵化也颇为矛盾的人物,代表着西方对于苏联红军中这类人物的普遍观感。在二战期间,希特勒曾下令,对于被俘的红军政委,不享有战俘的待遇,抓到后一律枪决。他们认为军队中的这些从事政治思想工作的人员,既宣传着红色的思想,又胁迫着士兵们实施违反人性的行动,因此算是罪大恶极。有趣的是,在二战中除苏联之外,纳粹其实也设置有党卫军,护卫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的军队。后来,一律枪决受俘政委的规定,受到了德国前线官兵的抵制,也就取消了。不过,电影中的这位政委,却因为逼着自己的手下枪杀几个德军,而被自己的手下开枪打死。这几个半大小子皆为爱沙尼亚人,他们从战败的德军中逃了出来,并且已向苏军投降。政委枪决了拒绝向这几个孩子开枪的战士,引起了众怒。

    最后的战局是以苏联军队取得了1944纳尔瓦战役的胜利,并且顺利地挺进爱沙尼亚首都塔林而告终。对于参加德军的那些爱沙尼亚人来说,他们当然充满了沮丧。他们的同伴大多战死,亲人们也不知所终。即使活下来,但作为战败的一方,后面是什么样的命运,他们相当清楚。参加红军这一方的爱沙尼亚人,虽然取得了胜利,他们也高兴不起来。代替德军占领自己祖国的,是战前祖国欲拚死抵抗的苏军。苏联对于爱沙尼亚那一年的统治,给太多的人造成了严重的心灵创伤,那种暴风骤雨般的革命,对于每一个家庭都有触及。1944年战争的结果,对于所有的爱沙尼亚人来说,是没有胜利的感觉的。

    我们看过很多关于二战的电影,对于西方的观众来说,二战的胜利即是故事的终结。而对于东欧的很多国家来说,这仅仅是新的苦难的开始。这种苦难的程度,并不亚于战争所造成的痛苦。东欧近年来也逐渐拍摄了此方面的影片,反映着当时东欧人民那种彷徨而无助的心情。其中波兰所拍摄的《罗莎的命运》,所讲述的故事最为悲惨。身处在战后苏联与西欧阵营之间的东欧,他们的命运其实也是不断地被政治所碾压。随着苏联红军坦克所带入他们国土的,不仅是历史上对于东边这个大帝国的旧恨,还有一种让他们恐怖的制度,而这种制度会在他们身上进行四十五年的试验,并且将这些本来与西方有着紧密联系的国家,挡在了一道厚厚的铁幕后面。

    爱沙尼亚亦是如此。后来的历史很快就验证了爱沙尼亚人当时的担忧。二战之后,爱沙尼亚失去了独立的地位,重新变成了苏联的加盟国。斯大林为了惩罚爱沙尼亚人(其实对于整个波罗的海三国都一样)在战争中与德国合作,在战后许多年对爱沙尼亚人进行了残酷的大清洗,很多人为此丧命或者被投入监狱。为了防止他们的再度反抗,并将很多家庭强制搬迁到了苏联的西伯利亚寒荒地区,同时又迁入了很多的俄罗斯人。这是波罗的海三国人民最为心痛的一段历史,他们不仅失去了独立,而且失去了家园,同时个人彻底地失去了自由,成为一种新兴制度的试验品与牺牲品。因此,当1989年条件成熟之时,他们毫不犹豫地坚决脱离了那个摇摇欲坠的帝国,坚定地向西转。

    不过,他们真的能够摆脱被碾压的这种历史宿命,能够在大国的夹缝之中自由存在吗?从目前的政治格局来看,恐怕还是相当艰难。

     3 ) 历史的另一面


    在观影纪录中几乎决无仅有的抗苏战争片,也是十分少见的死了一个又一个男主的影片。在穷兵黩武的战争时代,爱沙尼亚这样的小国夹在德苏两个大国之间,可想而知是多么的悲哀。今天的同胞也许就是明天的敌人,就像片中的双胞胎兄弟,一个战死在德军战壕,另一个被俘后成为了红军追逐着昔日的战友。两位男主都在战争过程中陷入深深的悲伤中,也许结束生命才是对自己的救赎。在片尾,哥哥救回的小女孩被妹妹收养,仇人之子也在死后终于可以坦露心声,与哥哥如出一辙, 命运的巧合却给了活下去的人以希望,片尾的字幕也再次提醒世人:那个红色的大国未必如世人了解的那般正义与无敌……

     4 ) 一部成功的东欧反战题材电影

      一部经典的东欧反战电影。横向比较《斯大林格勒》1993版和《我们的父辈》则不难发现在人物剧情和对战争的反思上皆不如德国人拍的电影深刻并且政治意味很浓。比如:新兵兄弟的死并没有让人感觉到什么:战争的残酷?因为战争都是会死人的。而在《我们的父辈》中,Fredrich之死是他对自己的救赎,对自己目睹的一切暴行和战争的残酷的解脱。而德军上士的家书仅仅反映了苏军对自己家庭的迫害和对自己的自责。但是,在电影中这种简单直接的叙述和穿插的细节(比如送食物的傣族人和双方军官对上司的不满)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个民族在1944年的挣扎。他们的呼喊,当时谁有在意呢?
      但是若从历史角度分析,作为一个处在世代战争风口浪尖的国家,需要让外界知道他们在1944年遭受的一切苦难:家园被苏联和纳粹轮番侵占,象征独立的三色旗被一次又一次的扯下,家园支离破碎...同一个民族的人们在家园被侵占之后为了各自的信念而战。在公路伏击那一段苏联爱沙尼亚军指挥官下令停火,双方走出战壕的镜头成为了这部电影,乃至这场战争最好的诠释:人们拥有的一切美好的事物都不再存在,面对身着不同的制服,信仰不同的同胞们,他们都在怀疑自己到底是为何而战?他们开始厌恶战争,唾弃希特勒和苏联上司。随着SS第20师随11师后撤回德国,战事暂时告终。但是苏军上士看到三色旗被讲下,红旗升起的一刻,曾经心中的激情也一扫而空,化为失落和对民族的默哀。
      镜头是此影片最成功的部分,不论是战争中的动态镜头和对战斗细节的刻画都非常成功。影片整体的视角让人非常舒服。细至每一位士兵的表情,都非常成功。最成功的镜头仍然是双方停火在战壕中矗立,堪比Fredrich死亡的一幕。影片全然不缺乏大场面,苏军冲锋和步坦协同和历史上近乎一致,坦克炮塔上的标语也非常细致(虽说看不懂)。至于道具,德军的迷彩和武器一看就知道是专门考究过的。
      总之,一部成功的东欧反战电影,以独特的视角(政治偏向...)来展现了爱沙尼亚民族所受到的创伤。

     5 ) 向所有为了独立而战斗和牺牲的人们致敬。

    向所有为了独立而战斗和牺牲的人们致敬。

    如果我还能见到你,我会告诉你一切真相,从一切的起始说起,我其实是红军士兵尤里约吉,是杀死了你哥哥的人,我一直没有勇气亲口告诉你,而在我现在的世界里又只有你。

    如果可以,请你原谅我。

    爱沙尼亚进入了最佳外语片在第88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但它并没有入围。

    这部电影于 1944 年 7 月在爱沙尼亚的坦能堡防线上映,在那里,武装党卫队的爱沙尼亚士兵正在与前进的红军作战。一名纳粹官员的访问,他分发了希特勒的签名照片,引起了嘲笑。苏联军队在坦克和步兵数量上占优势,而德国军队不得不通过平民难民潮撤退。经过激烈的战斗,胜利者是红军爱沙尼亚部队。 当他们将双方的死者埋在万人坑中时,一名名叫尤里的红军爱沙尼亚人搜查了德军中一名名叫卡尔的爱沙尼亚人的尸体,并在塔林找到了一封未寄给卡尔姐姐艾诺的信。俄国人攻占这座城市后,他亲自送信,他和艾诺变得友好,这招致了他所在部队的政治官员的敌意。Sõrve半岛的回击11 月,他的部队抓获了一群身着德国制服的 16 岁爱沙尼亚男孩。政治官员命令 Jüri 将他们全部杀死,当他质疑决定时,将 Jüri 射死。几秒钟后,这名军官本人被尤里的一名战友处决。在 Jüri 的尸体上,一位战友发现了一封未寄给 Aino 的信,当他休假时,他亲自送来了这封信。

     6 ) 同室操戈 相煎何急——爱沙尼亚电影《1944》的戏里戏外

    原载 《看电影·午夜场》2015年第9期,与原文对比略有修改:

    2015年,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爱沙尼亚导演埃尔莫·纽格南推出了相关题材的电影《1944》。作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二战时期的爱沙尼亚几乎没有存在感。二战题材影视的市场也一直都掌握在美国、英国、苏联/俄罗斯、德国和日本手中。因此,爱沙尼亚的二战题材电影就显得难得可贵。这部“史诗巨作”耗资190万欧元,是爱沙尼亚历史上投资最高的电影,经费来自爱沙尼亚国防部、电影协会、文化基金会与个人捐赠。影片反映了1944年苏军反攻时期,裹挟于德军阵营与苏军阵营的爱沙尼亚人自相残杀的历史。激烈的战争场景背后,体现的是爱沙尼亚人深重的苦难和惨痛的民族悲剧。正所谓“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苦难的民族史

    《1944》的叙事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分别以德军阵营中的爱沙尼亚士兵卡尔·塔米克和在苏军阵营中的爱沙尼亚士兵尤里·约吉为视角,向观众展示了1944年爆发在爱沙尼亚土地上的血战。最终,他们都死在了同胞的枪口之下。

    2015年2月8日,作为爱沙尼亚与德国联合制作的电影,《1944》首先在德国首都柏林公映。2月20日,《1944》在爱沙尼亚首都塔林公映。8月25日,《1944》在芬兰公映。二战时期,德国与芬兰都是苏联的敌对国。电影首先公映的国家和时间顺序,也微妙地反映了爱沙尼亚对苏联的态度。

    对处于强国夹缝中的爱沙尼亚人来说,《1944》无疑唤起了他们强烈的爱国情感。仅影片公映的周末,爱沙尼亚的观影人数就达到了19030人次。影片上映的首个星期,爱沙尼亚的观影人数已经达到了44879人次,使之成为了爱沙尼亚历史上最卖座的电影。对人口总数只有138万的爱沙尼亚来说,这已经非常不错的成绩了。

    在此之前,能吸引超过10万名爱沙尼亚观众去电影院的电影只有6部,分别为《冰河世纪2》《冰河世纪3》《冰河世纪4》《怪物史莱克3》《加勒比海盗2》与《坚如磐石》。其中,只有导演纽格南于2002年执导的《坚如磐石》,亦称《雪茫攻防战》,是爱沙尼亚国产电影。其反映了1918年—1920年的独立战争时期,爱沙尼亚抗击苏俄入侵的历史。当时,这部电影吸引了168113人次的观众,是《1944》之前爱沙尼亚最受欢迎的国产电影。

    尽管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但电影仍然在部分细节之处,表达了“宁予德国,不予苏联”的倾向。在“政治正确”的问题上,似乎显得有些“不和谐”。这与爱沙尼亚人曲折而屈辱的历史是分不开的。

    5000年前,爱沙尼亚人的祖先来到了今天的波罗的海地区。在基因上,爱沙尼亚人与邻近的拉脱维亚人、立陶宛人更接近,但爱沙尼亚语与同为芬兰—乌戈尔语的芬兰语更相似。爱沙尼亚人先后被维京、丹麦、神圣罗马帝国、瑞典等民族和国家统治。1710年,沙皇俄国取得了爱沙尼亚的统治权,从而开始了对爱沙尼亚长达200年的占领。在此期间,爱沙尼亚人的民族意识也开始觉醒。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在德军的进攻之下,俄军节节败退。“十月革命”的爆发,也使沙皇俄国无暇顾及爱沙尼亚。1918年2月,爱沙尼亚的德裔居民进行起义,引导德军进驻,并宣布独立。随后,苏俄与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将爱沙尼亚割让给德国。11月,随着德国向协约国投降,苏俄趁机废除《布列斯特和约》,向爱沙尼亚发起进攻。在英国皇家海军、德国“自由军”与波罗的海国家志愿者的支援下,爱沙尼亚赢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1920年2月2日,在《塔尔图和约》中,苏俄不得不承认了爱沙尼亚的独立。

    然而,弱国无外交,任何条约都是可以撕毁的。1939年8月23日,德国与苏联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为了换取入侵波兰时,苏联能够不干涉并进行协同行动,德国出卖了爱沙尼亚的利益。苏联强迫爱沙尼亚接受了不平等条约,获取了驻军和使用其港口的权利。1940年6月16日,苏军入侵爱沙尼亚。7月,爱沙尼亚成为了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在一年之内,苏联政府逮捕了爱沙尼亚8000多名军政人员,其中2200人被处死,其余被送往集中营。同时,苏联还将10000名爱沙尼亚人驱逐出境。

    1941年6月22日,德军入侵苏联,苏德战争爆发。在斯大林的命令之下,苏军强征了爱沙尼亚55000多人入伍,并在爱沙尼亚实行“焦土”政策,杀死了大量平民。波罗的海国家抵抗组织“森林兄弟”的游击队奋起反抗,重创了苏军第8集团军。德军第18集团军攻入爱沙尼亚后,爱沙尼亚人将其视为“解放者”,并配合德军作战,将苏军彻底逐出了爱沙尼亚。不过,爱沙尼亚人很快就发现,“老虎”刚走,“狼”就来了。希特勒并不会给爱沙尼亚人渴望已久的独立,德军对爱沙尼亚的统治同样严酷,不仅大肆掠夺资源,还屠杀当地的犹太人。

    随着德军势如破竹的进攻,不少爱沙尼亚人深入苏联纵深,担任占领与安保任务,甚至作为步兵直接在前线参战。1942年8月,德军最高统帅部计划将爱沙尼亚人编入德国党卫军,但遭到了爱沙尼亚人的反对。作为妥协,德军承诺爱沙尼亚党卫军的士兵、士官和绝大多数的军官,都将由爱沙尼亚人担任。1942年冬,德军以此成立了党卫军第1“纳尔瓦”装甲掷弹兵营。1943年4月,德军成立了党卫军第3爱沙尼亚志愿步兵旅。

    1944年1月23日,转战东线并损失惨重后,德国党卫军第3爱沙尼亚志愿步兵旅返回爱沙尼亚,改编为德国党卫军第20爱沙尼亚志愿步兵师。此时,苏军已经赢得了列宁格勒保卫战的胜利,反攻的兵力一路杀向爱沙尼亚。5月26日,在收编了由爱沙尼亚志愿兵组成的芬兰第200步兵团后,其改编为德国党卫军第20“爱沙尼亚第一”掷弹兵师。在电影《1944》中,德军阵营中的男主角卡尔·塔米克就隶属于这支部队。在占领爱沙尼亚期间,德军征调了72000多名爱沙尼亚人入伍。

    苏军阵营中的男主角尤里·约吉隶属于第8“爱沙尼亚”步兵军。1939年9月,苏军第8步兵军曾与德军协同入侵波兰。1941年8月,在乌克兰地区,苏军第8步兵军遭到了德军的毁灭性打击。1942年12月1日,苏军最高统帅部以爱沙尼亚共产党、从爱沙尼亚强征来的壮丁、苏联的爱沙尼亚少数民族等,组建了第8“爱沙尼亚”步兵军,下辖第7步兵师、近卫第19步兵师、第249步兵师。不过,苏军第8“爱沙尼亚”步兵军中的爱沙尼亚人并不像德国党卫军第20“爱沙尼亚第一”掷弹兵师那样多。爱沙尼亚人只占30%—40%,超过半数的官兵为19世纪爱沙尼亚移民的后裔或苏联的其他民族。

    银幕上的攻防战

    影片以苏军猛烈的火力准备作为开场,“坦能堡”防线战役在银幕上拉开序幕。正如字幕所示,这里只是用“坦能堡”命名了防线。真正的坦能堡,在当时的东普鲁士,今属波兰,而并非电影中“坦能堡”防线所在的爱沙尼亚。

    1944年7月26日,在纳尔瓦桥头堡成功地守卫了6个月后,德军撤往“坦能堡”防线。苏军追击而来,双方爆发了“坦能堡”防线战役。苏军列宁格勒方面军具有压倒性的兵力和火力优势,集结了136830人、150辆坦克、1680辆自行火炮和546架飞机。在火力准备阶段,苏军调集了9个步兵师的师属炮兵,火力强度远比电影序幕的场面猛烈得多。

    德军“纳尔瓦”战役集群只有22250人,装备7辆坦克、70—80辆自行火炮和49架飞机。德国党卫军第3装甲军驻守蓝岭,或译为“西内玛岭”。蓝岭从东向西分部着三座高地,分别为“孤儿”山、“掷弹兵”山和“塔”山,海拔仅为20—50米。德国党卫军第11“北欧”装甲掷弹兵师、党卫军第20“爱沙尼亚第一”掷弹兵师与党卫军第4“荷兰”志愿装甲掷弹兵旅,自北向南,部署于蓝岭之上。根据电影字幕的提示,男主角卡尔·塔米克隶属于德国党卫军第20“爱沙尼亚第一”掷弹兵师第47掷弹兵团第3营第9连第3排。

    德军爱沙尼亚掷弹兵进入阵地后,他们装备的各种轻武器也悉数登场——德制P38式9毫米手枪、MP38式9毫米冲锋枪、StG44式7.92毫米突击步枪、K98k“毛瑟”式7.92毫米步枪、MG42式7.92毫米通用机枪、M24式长柄手榴弹、M39式卵形手榴弹与“铁拳”式反坦克火箭筒,缴获自苏军的PPSh-41“波波沙”式7.62毫米冲锋枪、PPS-43式7.62毫米冲锋枪、装有PU式狙击镜的SVT-40式7.62毫米半自动步枪与M41式82毫米迫击炮。

    如此“豪华”的配置,很可能是导演、美术指导或道具师的刻意为之,观众中的军事爱好者必然大呼过瘾。或许有人会质疑,为什么德军会装备这么多缴获自苏军的枪械。实际上,这完全符合真实的历史。在东线战场,几乎每个德军步兵都想缴获射速高、火力猛的PPSh-41“波波沙”式7.62毫米冲锋枪。二战初期,德军没有半自动步枪,缴获的SVT-38式和SVT-40式7.62毫米半自动步枪就成了“抢手货”。后来,德军研制了G41式和G43式7.92毫米半自动步枪。1944年,德军爱沙尼亚掷弹兵中的狙击手装备G43式7.92毫米半自动步枪才更为合理。当然,现实中德军的步兵排很可能不会装备型号如此繁杂的枪械。根据电影中的配置,他们需要装备5种不同型号的子弹。对管理后勤的军需官来说,这简直就是噩梦。

    电影中出现的苏军轻武器道具比较简单,包括PPSh-41“波波沙”式7.62毫米冲锋枪、PPS-43式7.62毫米冲锋枪、M1891/30“莫辛-纳甘”式7.62毫米步枪、M44“莫辛-纳甘”式7.62毫米卡宾枪、DP-28“捷格加廖夫”式7.62毫米轻机枪与F1式破片杀伤手榴弹。电影中,苏军步兵的PPSh-41“波波沙”式7.62毫米冲锋枪装备的都是71发装弹的弹鼓。其装弹量大、火力持续性高,但故障较多、颇为笨重。实际上,在“坦能堡”防线战役时,苏军PPSh-41“波波沙”式7.62毫米冲锋枪大多已经换装了35发装弹的弹匣。

    在电影中,德军阵地上出现的重型武器只有Pak 36式37毫米反坦克炮与Pak 38式50毫米反坦克炮。其中,Pak 36式37毫米反坦克炮是由苏制M1937式45毫米反坦克炮扮演的。抑或其表示的是德军爱沙尼亚掷弹兵在使用缴获的M1937式45毫米反坦克炮。德军爱沙尼亚掷弹兵使用它们击退了苏军T-34/85式中型坦克的进攻。这显然带有艺术的夸张。苏德战争初期,德军Pak 36式37毫米反坦克炮就完全无法对抗苏军T-34/76式中型坦克,就更不用说对抗1944年的T-34/85了。在电影中,Pak 36式37毫米反坦克炮一炮击中T-34/85,迫使其乘员弃车而逃。从技术上看,这非常“不科学”。随后,另一辆T-34/85还击,将Pak 36式37毫米反坦克炮炸得粉身碎骨。实际上,T-34/85发射的O-365式破片杀伤榴弹威力巨大。在反坦克炮附近爆炸,就足以杀伤炮兵或毁伤反坦克炮,并不需要直接命中。

    Pak 38式50毫米反坦克炮威力稍大,但对抗T-34/85依然吃力。在100米距离上,发射Pzgr.39式穿甲弹,其仍然无法击穿T-34/85的炮塔正面装甲,只能击穿车体正面装甲。发射Pzgr.40/1式钨芯穿甲弹,也只能在200米距离上击穿其炮塔正面装甲,在400米距离上击穿其车体正面装甲。T-34/85的车体正面装甲只有47毫米,但布氏硬度达到了350,且具有60°法线角的倾斜度,对抗中小口径动能弹的效果极佳。在这种情况下,德军爱沙尼亚掷弹兵手上唯一有把握对抗T-34/85的武器,就只剩下“铁拳”式反坦克火箭筒了。

    实际上,德国党卫军第20“爱沙尼亚第一”掷弹兵师装备有Pak 40式75毫米反坦克炮,足以在1300米距离上击穿T-34/85的正面装甲。电影中没有出现这种反坦克炮的道具。不过,在真实的“坦能堡”防线战役中,苏军不止动用了T-34/85。当时,苏军出动了6个坦克团,装备了不少IS-2“斯大林”式重型坦克。Pak 40式75毫米反坦克炮也很难对抗这种“钢铁巨兽”。

    如果观察得足够仔细,观众中的军事爱好者会在电影中发现一辆“奇怪”的T-34/85道具车。这辆T-34/85作为坦克残骸停在战场上,炮管要比其他的T-34/85更短更细,看起来更像T-34/76,但炮塔的大小又与T-34/85相同。实际上,这辆没有炮管的T-34/85已经报废。制片方废物利用,为其装上了尺寸不符的炮管,放在片场“扮演”坦克残骸。

    根据电影的设定,7月28日凌晨,德国党卫军第20“爱沙尼亚第一”掷弹兵师第47掷弹兵团第3营通过党卫军第11“北欧”装甲掷弹兵师的阵地,向苏军攻占的“孤儿”山发起反击。在此片段中,导演毫不避讳地展现了德军爱沙尼亚掷弹兵当场屠杀苏军战俘的情节。在真实的“坦能堡”防线战役中,当时展开反击行动的是德国党卫军第11“北欧”装甲掷弹兵师师属侦察营与党卫军第20“爱沙尼亚第一”掷弹兵师第47掷弹兵团第1营。激烈的堑壕战一直持续到天亮之后,双方损失惨重。当晚,德军突击队再次发起猛烈的反击,最终在苏军坦克的阻击之下功败垂成。

    在《拯救大兵瑞恩》与《1944》中,都出现了德军MG42式7.92毫米通用机枪。《1944》中MG42式7.92毫米通用机枪的枪声,听起来相对“温柔”,火力不够猛烈,没能完全体现出“撕麻布”的声效。不过,《1944》对军装的考究并不差。德军爱沙尼亚掷弹兵的穿着,既有原野灰色军服,也有带有斑点的迷彩服。他们左臂的法西斯鹰徽标志之下,还带有象征爱沙尼亚国旗的“蓝、黑、白”三色标志。电影中出场的德国党卫军第11“北欧”装甲掷弹兵师官兵,左臂的法西斯鹰徽标志之下,带有象征着丹麦国旗的红底白十字标志。更为敬业的是,片头的攻防战,就是在当年蓝岭之战的战场旧地拍摄的。

    在电影中,“坦能堡”防线上的德军似乎只守了几天就撤退了。实际上,“坦能堡”防线战役从1944年7月25日一直持续到了8月10月。面对具有压倒性优势的苏军列宁格勒方面军,德军“纳尔瓦”战役集群赢得了“坦能堡”防线战役的胜利。苏军35000人阵亡或失踪,135000人负伤或患病,共损失17万多人、157—164辆坦克。德军2500人阵亡或失踪,7500人负伤或患病,共损失1万多人、6辆坦克。

    苏军遭到重创后无力继续进攻,“坦能堡”防线上的平静一直持续到了9月。1944年9月14日,苏军波罗的海沿岸第1、第2和第3方面军发起“里加”攻势,准备切断德军北方集团军群的退路,希特勒才同意德军“纳尔瓦”战役集群撤退。

    在电影中,德军爱沙尼亚掷弹兵在撤退的路上遇到了爱沙尼亚民兵。有些民兵背着少见的M28“莫辛-纳甘”式7.62毫米步枪,是苏制“莫辛-纳甘”式步枪的芬兰仿制型。德军爱沙尼亚掷弹兵帮助当地平民时,遭到了苏军伊尔-2式攻击机的空袭。这个片段很难说就是对苏军的恶意丑化。在高速掠过的情况下,飞行员也很难确认地面上的车队究竟属于德军,还是平民。即使是平民,也不妨碍苏军进行空袭。1941年,苏军就曾屠杀过爱沙尼亚平民,何况大多数爱沙尼亚人都仇视苏联。

    苏军伊尔-2式攻击机被德军称为“黑死神”,装备2门23毫米机关炮、2挺7.62毫米机枪和1挺12.7毫米后射机枪,可挂载600千克重的炸弹或火箭弹。电影中刻意模仿了2门23毫米机关炮扫射时低沉而铿锵有力的声效,但炮弹击中试图扑救小女孩的德军爱沙尼亚掷弹兵时,对其杀伤力的刻画还不够真实。23毫米机关炮发射的炮弹击中人体后,杀伤效果绝对不会是“一团血雾”那么简单,而是会将人体彻底打成碎块。

    随后,在林间的田野上,德军爱沙尼亚掷弹兵伏击了沿着公路开进的苏军第8“爱沙尼亚”步兵军第249步兵师第917步兵团第2营第6连的车队。除了T-34/85式中型坦克之外,还出现了2辆SIZ-5式和1辆SIZ-6式卡车。在战斗中,苏军狙击手使用装备了PU式狙击镜的M1891/30“莫辛-纳甘”式7.62毫米步枪,击毙了使用SVT-40式7.62毫米半自动步枪的德军爱沙尼亚掷弹兵狙击手。苏军阵营中的男主角尤里·约吉,使用PPSh-41“波波沙”式7.62毫米冲锋枪,击毙了德军阵营中的男主角卡尔·塔米克。

    苏军军官无意间听到了喊出命令的德军军官说的是爱沙尼亚语,才发现对手与自己同为爱沙尼亚人,遂下令停火。停止厮杀的同胞不知所措地伫立在田野上尴尬地对视时,一个民族的悲剧也就在这戏剧性的场面之中蔓延开来。德军爱沙尼亚掷弹兵慌忙地撤离了战场,苏军爱沙尼亚步兵也没有再进行追击。爱沙尼亚观众坐在银幕前,看到此情此景,心中的滋味,大概是我们永远无法体会到的。

    在“坦能堡”防线战役中,德军爱沙尼亚掷弹兵手持德制StG44式7.92毫米突击步枪(左)与苏制PPSh-41“波波沙”式7.62毫米冲锋枪(右)。

    在“坦能堡”防线战役中,德军爱沙尼亚掷弹兵手持装有PU式狙击镜的苏制SVT-40式7.62毫米半自动步枪,在战壕中严阵以待。

    在“坦能堡”防线战役中,德军爱沙尼亚掷弹兵使用德制Pak 38式50毫米反坦克炮,轰击苏军坦克。

    在“坦能堡”防线战役中,德军爱沙尼亚掷弹兵的德制Pak 36式37毫米反坦克炮阵地。实际上,这门Pak 36是苏制M1937式45毫米反坦克炮扮演的,也可以理解为德军爱沙尼亚掷弹兵使用了缴获自苏军的M1937式45毫米反坦克炮。

    在“坦能堡”防线战役中,德军爱沙尼亚掷弹兵使用的苏制M41式82毫米迫击炮。

    在“坦能堡”防线战役中,苏军T-34/85式中型坦克引导步兵,向德军爱沙尼亚掷弹兵据守的阵地发起冲锋。

    苏军T-34/85式中型坦克与步兵遭到了德军爱沙尼亚掷弹兵的炮击。剧照左侧处于瘫痪状态的坦克残骸,是使用报废的T-34/85式中型坦克改装而来。其炮管比T-34/85式中型坦克更短更细,看起来更像T-34/76式中型坦克。

    德国党卫军第11“北欧”装甲掷弹兵师的机枪手,使用MG42式7.92毫米通用机枪,向苏军步兵猛烈扫射。注意其左臂法西斯鹰徽下面的标志,象征丹麦国旗的徽章。

    爱沙尼亚民兵背着M28“莫辛-纳甘”式7.62毫米步枪,是苏制“莫辛-纳甘”式步枪的芬兰仿制型。还有个爱沙尼亚民兵手持苏制PPS-43式7.62毫米冲锋枪。

    德军爱沙尼亚掷弹兵跳下卡车,躲避苏军伊尔-2式攻击机的空袭。

    西进的钢铁洪流

    放走了德军爱沙尼亚掷弹兵,导致了苏军爱沙尼亚步兵连长与政委的争吵。正如之前的片段中德军爱沙尼亚掷弹兵拒绝喊“希特勒万岁”并打算用希特勒的照片当厕纸,在苏军中服役的爱沙尼亚官兵也很不待见苏联。政委离开之后,有爱沙尼亚士兵表示“克里姆林宫已经完全不要脸了”,旁边的狙击手立即恶心得吐了口水。

    在上车继续进发之前,连长嘱咐尤里·约吉代管指挥,并掩埋德军爱沙尼亚掷弹兵的遗体,不要让苏联内务人民委员会(NKVD)发现。苏联内务人民委员会是苏联的秘密警察机构,也是“大清洗”的主要执行机构,下设武装力量苏联内卫军。显然,苏军爱沙尼亚步兵对政委和臭名昭著的内务人民委员会,都没有任何好感。

    掩埋了双方阵亡官兵的遗体后,身着便服的苏军爱沙尼亚步兵遇到了昨天还给德军爱沙尼亚掷弹兵提供伙食的大叔大婶。他们“不明真相”地将苏军爱沙尼亚步兵当成了德军爱沙尼亚掷弹兵的友军,还想给他们食物。苏军爱沙尼亚步兵塞给他们罐头时,大叔还感叹“这看着就像高档的德国货”。然而,当苏军爱沙尼亚步兵换上军装时,大叔大婶就明白了过来。大叔曾经参加过抗击苏俄的爱沙尼亚独立战争,不可能对苏军有任何好感。大叔大婶以敌视的眼神,目送苏军爱沙尼亚步兵一路开往爱沙尼亚首都塔林。

    在此片段中,苏军爱沙尼亚步兵送给大叔大婶的罐头,是非常考究的道具。大叔不认识罐头上的英文,因此将其当成了“高档的德国货”。实际上,这些罐头是正宗的“美国货”——美军C型口粮中的豆子炖肉罐头。二战时期,根据《租借法案》,美国向苏联提供了大量的武器装备和军需物资,包括664600吨肉罐头。这些肉罐头相当于苏联罐头总产量的108%,或苏联肉类总产量的17.9%。在电影中,制片方没有随便找个铁皮盒充当美援罐头,而是认真地重制了道具,甚至给了特写镜头。就从这点来看,《1944》就完全值得粗制滥造的中国国产战争题材影视作品学习。

    10月5日,苏军第8“爱沙尼亚”步兵军第249步兵师登陆萨雷马岛。根据电影的设定,11月17日,苏军第249步兵师第917步兵团第2营第6连接收了新兵,包括曾在德国党卫军第20“爱沙尼亚第一”掷弹兵师服役过的士兵。在真实的历史中,这也是完全有可能的。当德军准备西撤时,很多爱沙尼亚人决定留在祖国,继续抗击苏军。有些爱沙尼亚官兵甚至开始袭击撤退的德军,以获取武器装备和物资,以备与苏军展开长期的游击战。有些爱沙尼亚人迫于生计,也可能加入了苏军。

    11月19日,在萨雷马岛,苏军第249步兵师向德军第23步兵师第67“波茨坦”掷弹兵团据守的索夫半岛发起最后的进攻。在电影中,苏军以M1938式122毫米榴弹炮进行了猛烈的火力准备。二战时期,作为师属炮兵的主力装备,苏军每个常规步兵师装备16门M1938式122毫米榴弹炮。

    不过,德军也能够得到强大的火力支援。在战斗部署阶段,尤里·约吉就提到,萨雷马岛海域有德军军舰。有战友问,我们“坚不可摧”的红海军呢?他得到的答案却是“在喀琅施塔得孵蛋”。实际上,与钢铁洪流般的苏联陆军相比,二战时期的苏联海军的确算不上强大。即使进入了反攻阶段,苏军波罗的海舰队有限的水面舰艇,也无法直接挑战德国海军。

    当时,在萨雷马岛海域负责向德军第23步兵师提供火力支援的是“希佩尔海军上将”级“欧根亲王”号重巡洋舰,另有4艘鱼雷艇与之协同作战。德军“欧根亲王”号重巡洋舰装有8门203毫米舰炮、12门105毫米舰炮、8门20毫米高射机关炮和12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1944年11月20日—21日,在支援德军第23步兵师的战斗中,其8门203毫米舰炮发射了500发炮弹。在电影中,沿着泥泞的小路前进的苏军坦克和步兵,遭到了德军“欧根亲王”号重巡洋舰的密集炮击。但是,电影再次弱化了炮击的火力强度。203毫米舰炮发射的榴弹威力惊人,炸点会形成巨大的弹坑。如果直接命中坦克,甚至能将其炸成“零件状态”,就更不用说轰击毫无防护的步兵了。然而,电影中“欧根亲王”号重巡洋舰发射的炮弹,几乎没什么威力。爆炸效果看起来更像60毫米或81毫米迫击炮发射的炮弹,造成的破坏甚至不如片头苏军T-34/85式中型坦克发射的榴弹。

    当然,烟火特效没有制作真正的203毫米炮弹爆炸效果,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中国大部分的影视作品中,炮弹、炸弹和手榴弹的爆炸特效,通常都是用点燃的汽油制作出来的。在西方国家的影视作品中,同类的爆炸特效,通常都是用炸药制作出来的。就逼真效果来看,炸药的效果要远优于汽油。在真实的战场上,除非是燃烧弹或凝固汽油弹,否则炮弹、炸弹和手榴弹的爆炸,在视觉上只是扬起了灰土,造成了烟尘,并不会有持续和剧烈燃烧的火焰。但是,在拍摄影视作品时,汽油制造的爆炸效果,远比炸药安全。汽油的安全距离相对固定,只要不被火焰波及,就不会造成伤害。炸药的安全距离则不稳定,爆炸会形成冲击波,飞起的石块、玻璃碎片、铁片和木屑等杂物,都可能对演员造成伤害。在这种情况下,制片方也就不可能用太多炸药制作爆炸效果。毕竟炸点距离演员很近,爆炸强度太高,会造成事故。如果设定的炸点太远,拍摄出来的情景又体现不出苏军冒着炮火前进的效果。

    苏军坦克和步兵突入德军阵地,双方展开对射。德军步兵使用了“坦克杀手”式反坦克火箭筒,发射的火箭弹击中了编号为183的T-34/85式中型坦克炮塔,但未能将其击毁。实际上,“坦克杀手”式反坦克火箭筒发射的火箭弹,破甲深度能够达到150毫米,足以击穿T-34/85的炮塔装甲。如果一定要找个未能击穿的理由,那就是炮塔的楔状外形导致火箭弹命中时的入射角太小,爆炸后产生的金属射流只是沿着炮塔侧面“擦”了过去。

    随后,苏军爱沙尼亚步兵与德军展开了激烈的堑壕战。德军步兵负伤后,甚至用M39式卵形手榴弹与苏军爱沙尼亚步兵同归于尽。当苏军爱沙尼亚步兵抓获德军战俘后,他们采取的手段与德军爱沙尼亚掷弹兵对待苏军战俘的手段完全相同——当场击毙。

    根据电影的设定,11月22日,在肃清萨雷马岛的战斗中,苏军第249步兵师第917步兵团第2营第6连抓获了几个被德军强征的爱沙尼亚少年。政委命令尤里·约吉枪毙他们,但他拒绝执行命令。政委掏出TT-33“托卡列夫”式7.62毫米手枪,当场打死了尤里·约吉。至此,电影中的两个男主角全部阵亡,他们均死于爱沙尼亚人之手。当政委威胁连长执行屠杀爱沙尼亚少年的命令时,躲在后方的狙击手以冷枪击毙了政委。

    在《1944》中,从“坦能堡”防线的蓝岭,到波罗的海的萨雷马岛,战火一直在爱沙尼亚的国土上燃烧,厮杀的双方不乏爱沙尼亚人,实现的却是德国和苏联的利益。最终,爱沙尼亚人成了解放祖国的“胜利者”,但成了炮灰的失败者也是爱沙尼亚人。在这场爱沙尼亚人打爱沙尼亚人的战争中,爱沙尼亚人绝不会是赢家。

    德军爱沙尼亚掷弹兵扛着德制“铁拳”式反坦克火箭筒。

    德军步兵使用“坦克杀手”式反坦克火箭筒,依托石墙,向苏军T-34/85式中型坦克发射火箭弹。

    苏军第8“爱沙尼亚”步兵军第249步兵师师属炮兵的M1938式122毫米榴弹炮,猛烈轰击德军防线。

    德军“希佩尔海军上将”级“欧根亲王”号重巡洋舰,在萨雷马岛海域炮击进攻索夫半岛的苏军。

    苏军T-34/85式中型坦克发起冲锋,手持K98k“毛瑟”式7.92毫米步枪的德军步兵四散奔逃。

    爱沙尼亚之殇

    二战的落幕,并不意味着爱沙尼亚痛苦的终结。由于战争时期与德军合作,苏军对爱沙尼亚进行了恶毒的报复,不仅采取了大规模的搜捕和处决,还将部分爱沙尼亚领土强行划归俄罗斯。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爱沙尼亚抵抗组织“森林兄弟”的游击队与苏军展开周旋,有组织的战斗一直持续到了1948年。1949年5月,苏联开始将爱沙尼亚人流放到苦寒的西伯利亚,并将俄罗斯人迁入爱沙尼亚,以改变其民族构成。1952年,爱沙尼亚的爱沙尼亚人,只占了总人口的48%。相比之下,11年前,爱沙尼亚的爱沙尼亚人,占总人口的90%。1978年,爱沙尼亚最后一名坚持战斗的游击队员被捕,抗苏斗争彻底结束。

    1991年8月19日,风雨飘摇中的苏联爆发了“八·一九”政变。8月20日,爱沙尼亚宣告独立。9月6日,苏联正式承认爱沙尼亚的独立。1994年,俄罗斯撤出了全部驻爱沙尼亚的俄军。然而,惨痛的历史教训,使爱沙尼亚对苏联和俄罗斯产生了深深的不信任感。2004年,爱沙尼亚义无反顾地加入了欧盟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作为与俄罗斯接壤的国家,爱沙尼亚站到了北约东扩的最前沿,使两国关系更为复杂化。

    在接受采访时,导演纽格南表示:“《1944》的受众就是爱沙尼亚人,其讲述的就是我们爱沙尼亚的历史。”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面对道义与情感的矛盾,爱沙尼亚对历史的思考更可谓“五味陈杂、欲说还休”。

     短评

    以小见大的良心之作(本片鸣谢的第一个人就是马特·拉尔,有他在历史观就可以放心了)。双主角双视角,但他们都不可避免地成了牺牲品。

    3分钟前
  • 祥瑞御兔
  • 推荐
  • 小国家也能拍这么好的电影…为什么我们要拍那么多神剧。两个视角很棒,而且两个男主都挂了…说明哪有什么主角光环一不小心就挨枪子了。我对于战争片也只能说好看和不好看了,毕竟我是不懂这些武器啊装备的,觉得看的爽了看的有意义了就是好片,我就不懂都是中国人为什么你们要为了德国和苏联在那吵…

    5分钟前
  • 六元的小凶许
  • 力荐
  • “无罪的人不断自责,有罪的人心安理得。”可战争开始了,谁才是有罪的人,谁又是无罪的人呢。同一场战争,有的人麻木,有的人自责,有的人咄咄不安,有的人趾高气昂……我们到底在为了什么赎罪,又在赎谁的罪呢。这部电影的主角,是一个国家。

    7分钟前
  • 极圈里的燕鱼
  • 推荐
  • 无罪的人不断自责,有罪的人心安理得。左纳粹,右赤俄,小国家的挣扎,是多么渺小。双视角线索,不是你的错,是战争的错。

    11分钟前
  • 大灰狼的兔
  • 推荐
  • 正读《政治杀手贝利亚》,看此片感触更大,此片并没有直接描述苏联的统治者对这些加盟共和国的野蛮扫荡。战争或许并不是最残酷的,最残酷的或许是借着解放的名义而进行的屠杀。

    13分钟前
  • 种瓜得瓜
  • 推荐
  • 三星半。爱沙尼亚战争类型片的崛起。这是一段必须展现的历史,但电影的视角不是狭隘的爱国主义,虽然深情,但没有过多的渲染,反而显得真挚,让人敬畏这一段历史。(私以为看这类电影可以补充历史和军事方面的知识。)

    17分钟前
  • 云童
  • 还行
  • 三观正

    22分钟前
  • 原教旨托利党人
  • 力荐
  • 建議和羅馬尼亞電影“年輕鬥士的肖像”一起觀看,老大哥以及另一個極權是怎麼把人搞到心疲力盡直到死亡的那一刻。

    25分钟前
  • John Coey
  • 力荐
  • 必须四星+,虽然其实不太好看,追求对称的讽刺感和悲剧感(双方都有的补充兵、战斗、杀俘、救人段子)却使作为对照的第二段显得乏味,同样作为牺牲品,德方的牺牲品多少比苏方的牺牲品来得博人同情,相较德方来颁发元首玉照的角色,苏方成天要人告密的内务部渣滓也丧心病狂多了。

    30分钟前
  • Favillae
  • 推荐
  • 微观上战术场面写实明晰,比一般战争片都来得好。可是宏观上视角从前半段的德方转换到后半段的红军方面真是很怪异,然后又插入段和缓的军民鱼水情,节奏十分不畅。

    33分钟前
  • 无趣
  • 还行
  • 无罪的人不断自责,有罪的人心安理得。每个民族关于战争的回忆总是不尽相同,爱沙尼亚用无奈与荒谬诠释战争无解。一群年轻人稀里糊涂加入德军苏军,他们把酒言欢、拿希特勒照片开涮、讨论遇到本国人怎么办。直到尤里杀了同乡并爱上对方妹妹,故土难归,他们像旷野上抱着娃娃的孩子般迷惘。节奏稍混乱。

    36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 战争,撕裂人民的幸福,撕裂民族的完整。但是,唯一在战争的阴霾里闪光的,是人性不灭的光辉。这部电影,让我们记住了爱沙尼亚这片土地,以及她和那里的人民被战争撕裂的生活。

    39分钟前
  • dblddx
  • 力荐
  • 一个小国人民的尊严。同一个国家的壮年男子被征入敌对国军队,弟弟目睹哥哥死亡、兄弟故人战场相杀,只有死亡把他们的再次掩埋在一起。今天我们站在德军阵营,明天我们站在俄军阵营,因为我们并不知道这场战争究竟为何而战,我们只是不愿离开故土。战争场面拍得激烈逼真。

    43分钟前
  • 瑶瑶
  • 推荐
  • 前半德军视角,后半苏军视角,把爱沙尼亚外籍兵团的分别阐释。当然还是更喜欢前半部分,总算有部片还算正面的记录Waffen-SS了(电影中出现了11SS和20SS),虽然是作为外籍兵团。当然德国人肯定还是不赶趟这趟浑水的,毕竟政治不正确。战争是宏大的,而个体是渺茫的,这也是战争片永恒的魅力。

    47分钟前
  • 巴伐利亞酒神
  • 推荐
  • 1.这是我第一部没有憎恶臭名昭著的德国党卫军电影,也第一次知道,党卫军的一部分并非在德国,而是为他们的家园而战、自由而战。2.故事的前半部是党卫军的主观视角,后半部分切换成苏联红军的主观视角,也是忽然领悟红军中一部分人并非纯粹的苏联人,而是来自他们霸凌的民族。3.两个视角的切换,深刻揭露了同族人由于分属两大阵营的对峙与血拼的强烈悲剧性,凸显了人性的张力。4.家园,是本片的一个隐含主题,既能让双方血染沙场,也能化敌为友,目睹着家园被坦克与炸弹的摧毁,观者代入时有一种切肤之痛。5.一个国家与民族的悲剧,通过短短的战争切片,竟流淌出如此淋漓的鲜血,导演的手法很高明。6.人类,永远是政治的祭品,无论大国还是小国,当然,对小国更甚。7.导演对于苏与德的情感,虽然在故事中不著一词,但是看出了明显的倾向性。

    49分钟前
  • 毕大费
  • 力荐
  • 夹在苏联与德国中间的爱沙尼亚,一场手足相残的混账战争。

    51分钟前
  • 大海里的针
  • 力荐
  • (8/10)两帮爱沙尼亚人,却只能为了两个外国的利益拼个你死我活。用以前看过的一本书开头写着的“小国草民,生逢乱世。”八个字来形容再适合不过了。

    56分钟前
  • [己注销]
  • 推荐
  • 大赞开头打老毛子那段

    58分钟前
  • Capt.Lam
  • 推荐
  • 左有纳粹,右有赤俄,中间地带的小国尊严,以血与火铸就。

    1小时前
  • 柏林苍穹下
  • 力荐
  • 影片描绘了彼时在苏联与德国的夹缝中间的自相残杀、绝境求生的爱沙尼亚人的悲戚局面。一边是党卫军第20(“爱沙尼亚第一”)掷弹兵师,一边是苏联第8爱沙尼亚步兵军。在二战期间,22万爱沙尼亚人战死,占总人口20%。当二战结束后,老司机将几乎一半的爱沙尼亚人流放到西伯利亚,而其本土的本族人口比例从90%骤降至48%。“无罪的人不断自责,有罪的人心安理得。”弱国无外交,弱国更需要外交;血淋淋的历史,道不尽小国的悲哀。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影片得到了爱沙尼亚国防部的大力资助,因此片中的武器装备和战斗场面都完成得相当不错。PPSh-41、StG44、MG42、铁拳、T-34/85、Pak38、伊尔-2等轮番上场,都是真家伙。从苏台德到克里米亚、到顿巴斯,还是一样的配方。政治与利益相互纠葛,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家人。

    1小时前
  • 夏季的天空
  • 力荐
  •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