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绣春刀2的观众应该很大一部分是第一部的粉, 其中可能有一部分人看到2有杨幂会打个退堂鼓。结果来看评价,发现都说杨幂演技不错,也就放心了。
可是进了电影院的真实感受就是,为了把影片看完杨幂的出镜就都忍了。北斋这个角色虽然发挥空间不大,并不是杨幂这样就可以了。至少第一部里,刘诗诗还是端住了曾是官家小姐而后沦为官妓该有的身段和架子。不曾觉得刘诗诗多么有气质,和杨幂这个画师相比,北斋的丫鬟感从杨幂不好的体态,总是间断穿插出现的娇喘声,晴川般倔强的肢体语言和表情,都衬托得刘诗诗隔着纱门的两行清泪更加的让人怜惜。 杨幂在电影里总给我一种站都站不稳的感觉,可能这也是丫鬟感的来源之一吧。丝毫没有北斋先生的代入感。
所以,要进电影院观影的话,请做好她并不会带来惊艳感的准备。
看完点映了。雷佳音的裴纶是大亮点 ,张译辛芷蕾师兄妹也好评,这三个演员都在有限的戏份里非常精准抓住了各自人物的特点。张震维持了第一部的演绎水准,重头戏的眼神把握得很好,但是在一群亮眼的配角包围下台词还是弱了。杨幂的北斋在电影里是个线索式的花瓶角色,只能说不功不过吧剧本给的发挥空间也不大,她和张震一样在配角强大演技的包围下台词显得很弱气。
还有我想说杨幂的仪态真心差的很明显了请问驼背含胸缩脖还有得救吗,她出场那身衣服没腰加上她的大胸和仪态差镜头一拉全身我的妈啊一点都不像清丽动人的画师好吗。不过最后的逃亡的男装+马尾还是好看的。
相比第一部,第二部的剧情设定还是蛮迎合市场的,数场打戏都看的很过瘾。
最后我想吐槽一下剧情,沈炼莫名其妙的恋爱脑我是理解无能的,在雨中追企图逃跑的北斋突然就把关键的证据给她了,exm?你和裴纶的命都不要了吗?怜爱一把裴大人。
最后为了给北斋一条生路,把桥给砍断了我又想说exm??替后面打打杀杀的裴纶港句老子也是日了狗了。再次怜爱一把裴大人。
当年给《绣春刀1》写吐嘈长评的时候,出于同情票,先把优点夸了半天,这次《绣春刀2》票房喜人,口碑丰收,那么俺就不夸了,直接吐嘈吧!
先厘清一个概念,《绣春刀》既不是传统的武侠片,也不是新派的武侠片,因为丫根本就不“武侠”,以它没有“以武犯忌”“疾恶如仇”的侠客“情怀”来黑它,倒是毫无必要。
从《绣1》就看得出来,导演想拍的是有范的“古装武打片”,猪脚作为锦衣卫,是政府爪牙,体制内人士,身处一个正邪难辨,是非不分的狭小环境,行为动机只求一条活路,没法“惩恶扬善”,更没闲心“为国为民”。传统武侠片中的“江湖义士”在《绣》里不是没有,但都是边缘角色,并且也跟体制内的官僚有不清不楚的关系。
《绣》作为类型片可以划到“动作悬疑”“黑色电影”的范畴,看导演的访谈,它的创作出发点与《谍影重重》的亲近程度远大于同样历史背景的《龙门客栈》甚至《龙门飞甲》。
看在导演对类型片的自觉和坚持的份上,作为善解人意的观众(如我),对于类型片必要的俗套有比平时更大的接受尺度。
比如:整个片子黑暗压抑的基调里,一定得有个白莲花的女猪在里面作为调剂。所以刘诗诗、大幂幂之流的存在,这种嘈就懒得吐了。
还比如:不管逻辑上多么生硬多么牵强,剧情推进到五分之四处,必定要有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然后(基本上)死掉除猪脚以外的所有人。所以明明可以过了吊桥再砍绳什么的,这种嘈就不吐了。
不过即便俺基于对类型片套路的认可而慈悲宽大为怀,看完《绣2》还是觉得失望。
目前观众貌似都被“吊桥门”吸引了视线,但《绣2》的缺点远不止吊桥砍没砍。
坚定贡献《绣2》票房的观众中,肯定有不少是喜欢《绣1》、喜欢沈炼兄弟三人组的(迷妹),但《绣2》却不是对这部分观众界面友好的“前传”。
《绣1》讲了沈练、卢剑星、靳一川三人的兄弟情,《绣2》作为前传,设定时间在《绣1》故事发生的前半年,却完全摒弃了兄弟情——因为沈炼还压根不认识《绣1》里的大哥卢剑星和三弟靳一川!
对此我本有心理准备,因为看《绣2》筹备期的新闻,就知道王千源(卢剑星)、周一围(丁修)等演员都没有参演,所以也好奇打着“刀锋兄弟情”(《绣春刀》英文名)的名号,却压根没有“兄弟”的《绣2》,会是怎样一个故事。
可我万万没想到,这“没有兄弟”的时期,就在短短的半年前!
以《绣1》三人兄弟情深的程度,实在很难想象这仅仅是在三个月内培养起来的感情(根据《绣2》结尾,应该是崇祯登基后沈炼从诏狱放出来降职为总旗,才认识的卢和靳);
更难以想象的是,以《绣2》中沈炼从边境战争和政治派系斗争的修罗战场一路厮杀存活下来的“老油条”经历,居然还会真诚地投入《绣1》中同僚间的兄弟情(“前传”就被同僚害得要死要活的)?还会作出《绣1》中很傻很天真的私吞赎金私放魏忠贤的事(“前传”就已经惹了魏忠贤和崇祯的一身骚)?还会为另一个不爱他的白莲花白白付出(莫非本质是个M...)?
最难以想象的是,《绣1》和《绣2》加起来,短短的一个天启七年(下半年),沈炼就先是死了一堆下属上司并亡命天涯,然后又死一堆新下属上司再次亡命天涯——难道说《绣春刀》这系列的最大主题就是,沈二缺乃陷入永劫回归的傻蛋一枚,每次都要经历一番大风大浪,最后再打回默默逗猫的单身狗原形?这是要当个“天启七年”的“一年囚”?
让人懵逼的时间线先放在一边,姑且把《绣2》和《绣1》当做“天启七年”大宇宙(!)的两个平行时空,把“沈炼1.0”与“沈炼2.0”相比较,也觉得后者大不如前。
先不说飞鱼服变难看了,张震一晃眼老了好多这些小毛病,整体观感,删除了大哥和三弟,让沈炼“形只影单”,真的是个很伤害角色的决定。
“沈炼1.0”性格原型是新选组三人中的土方岁三,《绣1》中这个“明末锦衣卫版土方”同样处在一个三人组中,因为有与其他两人的互动和对比,他性格中的“狠辣机变”才轻易凸显出来。
他之所以狠辣,是因为每次行动中,大哥要坐镇后方,三弟要守边辅助,他是一马当先凡事亲力亲为脏活累活抢着干的那一个(从《绣1》一开头的抓捕行动就能体现出来);他之所以机变,是因为要考虑大哥升百户的心愿,考虑三弟被流寇师兄敲诈的隐私,考虑周妙彤作为罪犯之女不得赎身的困境,换言之,他的行为都能在他的最亲近的人际关系中找到动机。
到了《绣2》,也就是“半年前”,“沈炼2.0”成了三无人士,没朋友,没兄弟,没亲人,甚至没有“长期暗恋对象”(话说《绣1》中多年前就认识、且被他默默喜欢&帮助的周妙彤,在《绣2》中完全消失,这个bug还打算圆吗?),跟上司陆文昭和下属殷澄可能有点同袍之谊,但“也就那么回事”,殷澄在他面前自杀,他没啥特别反应,陆文昭多次帮他挡枪,他也没啥特别表示。他对人狠辣(逼死殷澄),只是为了让自己不被牵连,行事机变(烧库房变成偷造船手册),也只是为了捏住把柄跟对手叫板。换言之,他本是得过且过地活着,对自己没啥要求,也不为别人考虑。他整片的行为包括后来的大逃亡,动机都是被逼求自保,就像他跟北斋的“情愫”一样,纯粹是赶鸭子上架。——这跟《绣1》中他一直到鸿门宴之前都是在“为过好日子而奋斗”是何其不同!
似乎编导也觉得这样的人太过像加缪笔下的“局外人”,不容易招观众对猪脚产生移情(如果观众没有移情,觉得角色是死是活跟我无关,在看打戏时就会觉得冗长无聊,这对武打片是最致命的评价),于是强行增加了一个人撸猫、喜欢收集蝈蝈的画、和北斋浪漫初遇等戏码,试图加重“沈炼2.0”的人情味,但这种强扭的“暖男”人设跟《绣1》中让兄弟情紧贴剧情自然流露的表达手法相比又是何其生硬!
难怪《绣2》中的沈炼虽然是“半年前”,却给我一种“苍老了八岁”的别扭感,不止是因为张震当了奶爸带娃太伤神容貌老得快,《绣2》中的他基本就是带着一颗“大哥三弟斯人已逝”波澜不兴的心,演绎着“还没有遇见大哥三弟”的故事!
俺在评《绣1》时的曾展望续作,希望编导在表达人物被命运捉弄的无奈的同时能赋予人物有略高于整个街区平均值的智商。
可看到《绣2》快结束的时候,俺的心情其实跟沈炼是一样的:我到底在干嘛?在这么个无聊的地方,白白堵上性命?——俺也想问导演啊,你特么就让沈莉安在这么个无聊的故事里,白白被人骂mdzz?
看了路阳关于为什么一定得先不砍吊桥,后来又砍掉吊桥的洋洋得意的答疑,我想也许整个《绣春刀》系列(如果还有3)恐怕都没法合理解决“人物在被编导按在地上摩擦时如何优雅地保持智商”这个难题了——如果“剧中角色智商的上限就是编导本人的上限”这个命题不幸真的成立的话。
#吊桥君的“存在与虚无”#
这次的高潮之战,倒没有出现“以本来武力值碾压的赵靖忠摔下楼梯晕倒的方式让沈炼逃过一劫”这样的低级bug,除了有些瞬间变成“枪战片”让人出戏以外,打打杀杀的过程基本没毛病。
俺只是纳闷,为毛一定要有吊桥?
纵观中外电影,只要在高潮中出现吊桥(也算上年久失修的铁桥石桥之类),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这不牢靠的桥载着“重要反派”或“一大群人”垮掉!
比如《将军号》,追杀男猪的反派北方军乘坐的蒸汽火车从桥上掉下来;
《卡桑德拉大桥》,男猪为保护后半段乘客掐断车厢铰接,前半段列车冲上大桥,惨烈滚下;
《桂河大桥》,日军列车驶过桂河大桥时被整个炸掉;
《指环王1》,甘道夫与炎魔在莫利亚洞窟的石桥上同归于尽;
《印第安纳·琼斯2》,男猪被大群阿三追杀,吊桥断裂后还挂在藤条上搏斗......
(观影经历有限,随手举几个栗子)
发现重点了吗?重点不是“桥一定要断”,重点是桥断时一定要伴随着人(和物体)的跌落!因为只有人(和物体)随桥一起掉下去了,才能解决猪脚的困境or把故事推向高潮的终点。
反观《绣2》,高潮段落到来了,前方出现了一座吊桥,然鹅——
片中没有什么与吊桥相称的交通工具来制造看点(比如“火车过桥”);
吊桥造型和周边环境没啥美学上的价值(比如阴森洞窟中高耸纤细的石桥搭配黝黑的深渊所渲染出的奇幻恐怖感),这个环境(浙江山区取景)与“威海道(山东省)”的地貌也完全不合;
奇怪的是,与一般不牢靠的看上去就“命悬一线”的桥相比,这座吊桥藤条粗大,异常结实,俨然可以飞车走马,简直是吊桥界的示范工程;
最“可惜”的是,桥断是断了,却没有“带走”一兵一卒,而且桥断后,不但没有解决猪脚的困境,反而加深了这点——因为追兵越来越多,他再也走不脱了。
这种一两个人在交通要道留下掩护同伴先走的戏份,其他电影也有很多,但这种情节的一个普遍前提就是:留下来作掩护的是不太重要的人,逃走的才是(对追杀者而言)更重要的。
但《绣2》的好笑之处在于,留下来的沈炼和裴纶本就是信王(指使陆文昭)追杀的主要目标啊!如果没有沈炼尬进来,信王(和陆文昭)解决北斋这个弱女纸本就易如反掌,就算造船手册在北斋身上,她都逃去外省了,只要不被东厂太监抓住,对信王就毫无威胁。正是因为沈炼和裴纶作为锦衣卫介入进来,信王忌惮这两人去东厂揭发造船的事,镇抚司和东厂联合起来对付他,所以才要追杀他们。沈炼和裴纶跑到桥面前停下不走,这正中追兵下怀啊!追兵本就是要抓你们俩啊,追兵也不需要急着过桥啊!
——所以这座结实的吊桥存在的意义是啥?它在那,敌我双方都没有过的意愿,它被砍断,敌我双方仍然厮杀得欢畅,想必吊桥君也很黑人问号脸?
#连环追杀链的“掉链子”#
两部片占重头戏的追杀环节,都是连环追杀大套路的重复。
不同的是,《绣1》中赵靖忠对兄弟三人的追杀,是兵分三路,各自两轮杀:
派丁修杀靳一川(成功),再派火枪手杀丁修(失败);
派魏廷杀卢剑星(基本成功),再派张英杀魏廷(成功);
派藤甲兵杀沈炼(失败),再派自己杀沈炼(失败)。
《绣2》 中信王的追杀,是一条线下来的五轮杀:
派(陆文昭指使)郭公公在游船做手脚,间接杀天启帝(基本成功);
派(陆文昭指使)北斋约见郭公公,让丁白缨杀郭公公(成功);
派(陆文昭指使)凌云恺捕杀北斋(失败);
派陆文昭(带丁白缨)杀北斋+沈炼+裴纶(失败,两次);
派魏忠贤的弓箭兵&火枪手去杀陆文昭(及丁白缨)(成功)。
(两部《绣》中,赵靖忠从魏忠贤那领了兵符,信王求魏忠贤出兵,似乎魏忠贤本人是有兵权的,这与我了解的明朝太监专权状况不太相符,不知这块的史实是怎样的)
这个“五轮杀”的设定不能说没有新意(←简直可以开发个桌游“天启杀”),但有两个很大的毛病:
这么延绵悠长的单向连环追杀链,但凡一个环节断掉,就会严重影响后续追杀的成功率;因为A如果还没杀死B,又马上派C来杀A,那很容易导致A倒戈和B联手一起对付C。陆文昭为信王做这么多“黄雀在后”的事,却对信王也把自己黄雀掉的可能性没有一点察觉?
更大的疑问是,信王作为一个还没登基,还需要努力积蓄朝政势力的储君,铲除阉党的战争还未正式打响,就急急忙忙清除己方势力,甚至还不惜借阉党来除掉自己心腹大将,这个信王脑子搭错了筋??(这也是我觉得信王对魏忠贤下跪一幕最讲不通的地方)
——硬要圆的话,可以说信王看到陆文昭动静太大已引起魏忠贤怀疑,担心陆文昭做事不周使沉船真相败露,或陆文昭背叛他投靠魏,就假意臣服解除魏的怀疑,并尽快让陆文昭变成死人。如果是这样,他就不怕魏忠贤仍然下令“抓活的”?
或者说信王预感自己快要登基了,为防止魏忠贤政变(史料中提到好像有此意图),在这关头找个事由来分散魏的兵权(以牺牲自己一员大将为代价),确保政权平稳交接。如果是这样,他完全可以事先跟陆文昭说好呀,你去追捕沈炼,我假意巴结魏阉,让他出兵抓你,你再中途设伏,把魏阉的兵一网打尽...blabla 然鹅从镜头表现来看,他似乎就是单纯地想除掉陆文昭。不如此,陆文昭也不会发出“谁也逃不出这个修罗场”的感慨了。
那么绕回前面:信王为毛还没上台就急吼吼地杀功臣?
可能编导汲取了“沈炼1.0”对周妙彤暗恋到最后还“鸡同鸭讲”的教训,让“沈炼2.0”与北斋来个“未见其面,先成知音”,见了面后先是敌对,进而强烈吸引,最后还生离死别一切尽在不言中等等,基本完整展现了一段“男女浪漫之爱”的发展过程,单从这一点来说,剧本写感情戏的确比《绣1》有所进步(而剧本与演员实际完成度的差距有多大就先不提了)。
但进步之余,编导一堆新的短板又暴露出来:
比如沈炼作为一个打打杀杀的粗人,收藏书画这个爱好插入得比较突兀(在《绣1》中没有任何苗头),他唯一摊开过的那副画:一只鸡+一只蝈蝈,恕俺眼拙,也实在看不出哪里好来!——而沈炼喜欢蝈蝈这点,是为了强行附会“北斋就是喜欢画蝈蝈→两人是知音”这个点,得知此设定的深意后俺白眼都能翻到后脑勺去!
没过多久在前片中仅出现了画小动物技能的北斋,突然就被赋予了“以书画讽刺时政”的爆点,但后续却没有一个镜头交代她的题词或画作怎么个讽刺了时政法,一个镜头都没有!——而这却是引出全片主体故事的重要契机!你好歹让她吟首讽刺诗也行啊!
这么尴尬的局面,我想只能是因为编导并没有古典文人书画的审美储备,故事里出现了一个NB的画师,镜头却完全不懂怎么去表现这位画师画了啥,怎么画,以及“画画”这个点与后续剧情的具体关系。
这让俺想起了胡金铨的《侠女》,男猪一开头也是个画师,为人画肖像画的街头小画手,但却有一个长镜头完整表现男猪拿碳条为别人画肖像画的全过程(顺便一提,这个肖像一气呵成画得真的非常好,据说是金爷本人提笔完成),虽然这个镜头与后面的剧情关系不大(画画的对象是反派之一,1/3处就挂了),但起码强化了男猪文人书生落魄秀才的身份。
而《绣2》中的大幂幂,除了一个劲的柔弱,有哪一点点像是个胸有丘壑以笔为刀的侠义女纸?
路阳最开始搞《绣1》的时候,肯定没想到会成系列片,所以一来就整了个几乎全灭的结局。
只是市场反响不错,发现系列片可以有,又由于《绣1》的重要角色基本都写死了,所以只好搞前传。
这时宁浩介入,在《绣2》立项时就强势干预,要求《绣2》不能再写兄弟情,理由是,《绣1》已经把兄弟情讲够讲透了,《绣2》得讲点别的。于是,本因《绣1》的重要角色都死了而筹划的前传,变成了跟《绣1》那些死掉的重要角色毫无关系的新故事。
——既然如此,那这片“系列”在何处?看《绣2》的宣传可知,《绣》作为系列的卖点是:武器设计讲究,武打招式漂亮,张震很帅......
——既然如此,你们何必一定要搞前传呢?反正只要有张震就行,直接拍续集不是更顺观众的惯性?还能带上超人气配角丁修不是?看路阳采访可知,《丁修传》拿去搞网剧了......
看上去,这事儿搞成了一个悖论:要拍成系列片,就得(听boss的话)另起炉灶;但如果想用回心爱的角色...对不起,你恐怕得另立山头~
宁浩这么一干预,原本的兄弟群像,变成了张震一人一刀的独角戏。这倒也可以理解,毕竟搞单个人的系列片(如007)比搞团队群像的(如速激)要容易得多。
不过,“3 Blade Brothers”变成“1 Blade Runner”,不止是“减人减双筷子”那么简单,这种影响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
①二次元趣味减少
路阳是个狂热的ACG宅男,在《绣1》中他融入了相当多二次元趣味,大到人物设定,人物关系的演进,小到人物登场pose、走位,分镜构图等,这些个人趣味的参合让中式武打有了不少新意,也让人看到一个青年导演自身特色的张扬。
《绣2》不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除了“北斋”名字来源于浮世绘大师葛饰北斋,二次元成分总体少了很多,最主要的就是“借鉴”来的新选组三人模式给彻底去掉了,男女感情也不再那么宅男向,《绣1》中游戏感十足的“密室格斗”没有了(倒是致敬武侠片传统来了场“竹林打斗”),人物耍帅的各种登场pose也少了很多,导演“颜控”倾向不再严重,选角不再像《绣1》那样“帅锅开会”......
②人物关系架构失衡
《绣1》中三兄弟虽然人设是借鉴来的,但许多表现兄弟情的段落还是蛮精彩的,编导还是颇有点写群戏的才华(最喜欢的就是韩旷家宴+沈炼下跪那一段)。
《绣2》中编导的新任务是把张震打造成《碟中谍》汤哥似的冷面特工,每次出场都自带灭门气场,围绕着他的是层出不穷的阴谋陷害追杀,以及无疾而终的露水情缘......但在架构新的人物关系时,可能由于编导脱离了原先的舒适区域,让整个架构不如《绣1》来得自然。
比如前面提到的,编导把“沈炼2.0”的打打杀杀与撸猫买画把水吹温等性格“碎片”强揉在一起,而不是在人物关系中进行有机黏合,结果就是“沈炼2.0”一会冷眼世事孤胆桀骜,一会纯情傻白(不甜)如人间四月天。
《绣2》的配角也不少,但为了突出沈炼的绝对猪脚地位,以及服务于剧情悬念的推进,每个配角戏份相对减少。除了戏份稍显完整的陆文昭、信王,其余人等只要跟沈炼关系不大的,都丧失了“拥有一段上下文”的资格。
比如《绣2》中裴纶和殷澄是“朋友”,两人却一点照面也没打过;《绣1》里的丁修与师弟靳一川有相对独立的“爱恨情仇”,但《绣2》中丁家班的其他同门(包括极其拉风的丁白缨)却连台词都没几句;原本在《绣1》中作为朝廷重要一方势力的东厂太监,在《绣2》中只出了个郑掌班,出场任务仅限贡献一场精彩打斗(不过倒是全片最大亮点)。
③配角不够出彩
《绣1》中的配角无论正反都很出彩,《绣2》中的配角在负责“出彩”上却少了点意思:张译困于自身形象气质所限,演得出陆文昭的长袖谄媚,却演不出骨子里狠戾决绝的大将之风;刘端端的信王(崇祯)演技没毛病,但人设是黑点,即使俺不是崇祯粉,也觉得“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抱魏忠贤大腿”这场戏有点过(明朝的太监并没有专权到可以废立天子的程度吧?),《绣1》我还曾夸过编导“布置历史背景的展板非常用心”,结果尼玛《绣2》就来个“戏说崇祯”,这是几个意思?
其他的如裴纶从不怀好意的笑面虎突然变成直爽的吃货,又进一步变成忠诚的盟友,这角色因其不正经作风容易讨喜,但转变其实略显生硬。《绣2》中魏忠贤对陆文昭叨叨“收复辽东,驱逐建奴,你可行?”,说明他“仍然”是一位记挂边境战事的好总理,但九千岁的霸气却比落魄逃窜的《绣1》还少了许多(也是因为跟沈炼没打照面所以戏份压缩)。
④武戏与人物的配套不再紧密贴合
《绣1》中每人的刀具、招式,与每人的性格特点是息息相关的,这点在影像呈现上也很到位,《绣2》中打戏更加精彩,但这种“量身定做”之感却不再明显了,直接原因还是配角全体戏份缩水,观众都没来得及领会TA是怎样的人,自然也就无法领会TA的武器招式跟TA性格的关联度。
⑤还有一些失败的自我重复
《绣1》中大哥受审说了句“无人指使,无人同谋”,《绣2》中北斋也来一句“无人指使”(但却一点为爱牺牲的杯具感都没有);
《绣1》中沈炼拿袖子擦刀动作广受好评,《绣2》就让沈炼在并无血迹的前提下莫名其妙的又擦一次刀。
这样看下来,《绣1》与《绣2》的共通之处,似乎也就真只剩下“武器棒,武打好,张震帅”了。
综上所述,如果《绣》要“一辈子吃下去”,最好还是统一下思想,到底是走《绣1》(“原初”)的路线好,还是走《绣2》(“重启”)的路线好。【←尼玛才刚两部就来玩“原初”/“重启”,这个“天启七年”宇宙虽小犹作!
《绣春刀2》在我这里是5.0分(两星半),低于上一部的分数。当时《绣春刀》第一部在我这是6.7分(三星半)。
首先这部我不觉得这是部武侠片,在我眼里,《绣春刀2》最多算是部古装武打片,或者说是古装动作片。因为只有武,没有侠。
这是我看完《绣春刀2》点映之后和朋友聊天说的第一句话。
2014年看完《绣春刀》第一部安利了身边的很多朋友去看,那时候对一个新导演的处女作来讲是有惊喜的。
《绣春刀》第一部好在——
1、首先有一个不错的主题,即个体在时代浪潮中的挣扎;
2、然后有不错的人物关系和人物性格,三位兄弟的情义和每个人单独而又完整的故事线;
3、影片前半部分有想法的调度和热血兄弟情;
4、有些许侠义和不错的动作设计
5、也是我比较欣赏的,把锦衣卫写成了一个普通人,有情感诉求和生存压力的普通人。
但最近看完《绣春刀2》之后,却有点喜欢不起来。
它首先绝对不是一部烂片,但远不如第一部优秀。
看完一部电影我一般都会先说喜欢的地方,但这部却要先说不喜欢的,理由就是我对第一部是有好感的。
国内(甚至国外)的系列电影有个魔咒,就是第二部相比第一部扑街的概率有90%,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他们在创作第一部的时候本没有想过第二部第三部的,直到第一部口碑抑或票房爆了之后,第二部也就顺势立项了,而诞生的过程却不再和第一部创作的初衷相似,更像是为了第二部而去写第二部,所以写坏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
《绣春刀2》就属于第一部口碑叫好之后诞生的这种。
路阳和乌尔善不一样,《绣春刀》和《寻龙诀》相似的地方在于这都是一部独立的电影,诞生之初就没有要拍成系列电影的想法。乌尔善在开发《寻龙诀》时就没有计划去拍第二部,票房丰收之后也没有动摇,而是去开发了《封神》系列。
官方说《绣春刀2》是《绣春刀》的前传,一般情况比如《星球大战》等等,都是在三部曲之后才开始写前传,这样的好处在于,三部曲已经架构起比较完整的世界观和人物关系,前传写起来会更容易,所以看之前我就担心《绣春刀2》如何在仅有第一部的基础就写前传,看完果然担心是对的。
这不算是《绣春刀》前传,更不是《绣春刀2》,我觉得更像是《绣春刀外传:沈炼传》,因为你里面的人物除了沈炼和大历史的主要人物,第一部里其他角色全部消失,如果你作为《绣春刀2》,最起码王千源饰演的卢剑星在锦衣卫里不应该完全消失不见,这是一个形象已经比较完整的角色了,且和第一部的联系也蛮重要,彩蛋这种和剧情没有任何关系强行加的丁修也乏善可陈。
关于沈炼的形象和性格,在《绣春刀》这两部里基本没啥变化和区别的,这一部迷茫而又身不由己的在乱世中飘着,第一部也依然是迷茫而又身不由己的在乱世中飘着。
在这部的结尾,沈炼喊出了:“如果活着只为了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大意就是他觉醒了,所以理应在第一部里有不一样的形象,但回到第一部看,他的人物形象并不是一个已经觉醒的人,依然在官场中浑浑噩噩,甚至这部的人物形象还没有第一部刻画的完整,这点不管作为外传还是前传来说都是Bug。
而第一部里那些有灵气的调度和满满的热血在这一部基本消失殆尽,首先是调度,变得更加工业化,也就是说视听语言变“工整”了,一场动作戏的调度基本都是按套路来的,唯一不错的是快到结局的一场骑马追逐戏,事实上那场戏还是加了特效的。
如果说第一部能沾点武侠的边,那这部和武侠是隔了一层窗户纸的,这部主要是讲国家领导人换届之时发生的政治斗争所牵连的人和事。
这部里的人物形象并没有像第一部那样把这些主角塑造成一个普通人,除了沈炼和裴仑基本上都是把人物类型化了,也就是说符号化了,当然这有他的局限性,就是这些人每个人都是有目的性的活着。
不得不说的爱情戏,上一部是刘诗诗,这一部是杨幂,且不论演员,先说剧本,上一部刘诗诗最后给了揭示就是对沈炼有儿时的心里阴影怕他所以才迁就他,最后沈炼肯替她档长枪才愿意和他去苏州。这部他和杨幂的关系倒是处理的有点玄妙,也非爱情,最多算是沈炼对仰慕者的英雄救美吧。
杨幂演的倒是还行,但她讲台词的气不足导致整体感觉差强人意。雷佳音倒是真是惊喜,本以为他会比较快挂掉,结果却死撑到最后,越往后他的人物形象才逐渐丰满起来,这也是这部里让我惊喜了一下的人物,张震的形象其实和上一部基本没什么变化,上一部他的人物形象就是完整的,这部自然不会出问题;张译饰演的陆文昭就是一个费尽心思想改变自己命运最后却成为政斗牺牲品的棋子;其他人物更加是比较单一的标签式人物了。
和第一部不一样的是这部到了后面没有高潮,只有个伪高潮。第一部前面对三个主角的刻画层层推进到最后每个人不同的命运和结局,到了片尾交叉剪辑在一起有种莫名的悲悯之感,第一部有一个明确的反派就是赵靖忠,而这部其实没有一个明确的反派,所以到了片尾呢基本就是强行推进,只能用一场经不起仔细推敲的伪高潮来终结。而且最后并没有交代丁白缨的结局。
为什么说是强行推进呢,如果说信王杀陆文昭是政治斗争的必经之步,杀北斋就不是必须要做的,因为最后他赦免了沈炼也许是因为他救了北斋。说明崇祯对北斋是一直有好感的,他当时在魏忠贤面前所做的事就矛盾了,反之亦然。
类型上是动作片,那动作设计怎么样,说实在的,相比上一部这部在动作的视觉呈现上有所提高,但在动作设计本身却有所退步,上一部有好几场不错的动作戏,而在这部唯一给我留下印象的一场是沈炼和那位郑太监流星锤绣春刀的动作戏,流星锤作为这一部太监的新武器,其实还象征了太监本身身体上缺少的东西。
每个朝代的末期其实都是很有意思的时期,说到故事本身,这部本质上是一部政变戏,呈现其实还是带着“电视剧”向的,为啥这么讲,上文讲过,就是这些角色还是偏符号化了些,影像呢,对待景深的处理大多数是电视剧式的;相比《大明王朝1566》这部真正的电视剧,这部片子在内容和人物上还是差很多的。
话说回来,还是那句,这部绝对不算烂片,从成片来看创作者和制作者都是在用心和认真的在做事,这部片子呢,整体是一部标准的类型片,相比很多国内同类片子要好很多,但一对比他自己的第一部,便败下来了。
反复在想,这两部都是路阳写的为啥会这样呢?想来想去,想起路阳多次说起过,自己的剧本重新写过三到四次,为啥重写呢?是给宁浩看,宁浩不满意说重写吧。我在想着到底是路阳的片子还是宁浩的片子,作为一个第一部有想法的片子,到了第二部写一部让宁浩满意的剧本这意味着什么?是不是可以说对自己的不自信和妥协呢?
就像上篇文章讲的,导演也分作者类导演,也分匠人类导演。而我最喜欢的是在此基础上有想象力的导演,在《绣春刀》第一部里,隐隐约约能看到些创作者的灵气和想象力,而到了这部创作者似乎是像被市场打磨过一样,少了锋芒,多了套路,唯一守得住的依然是和第一部一模一样的主题和服化道的考究。虽然这样的导演注定不会失业,但我还是不希望若干年过去,大家评价这位导演的时候一致认为他的第一部就是他生涯的巅峰。
这不,陈凯歌带着投资10亿人民币的《妖猫传》又一次准备冲击自己的巅峰之作了。
“可能接触电影的时间也比较久了,尤其一开始接触的都是长辈,所以思想上面很多时候都比较老派一点。”
看完《绣春刀:修罗战场》的时候,我问导演路阳的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沈炼永远是备胎?”导演回答,因为他已经那么完美,他一定要有很多人生的遗憾,才会吸引我,如果他的感情再一帆风顺,就不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人物了。
而在剧本创作阶段,路阳说,他从来没有考虑过其他的演员,沈炼这个角色,就是依照张震来写的。“他有强大的塑造力,又能在每部电影之间保持某种很微妙的一致性。这一点特别令人着迷。通常来说演员要么是本色的要么是塑造性很强的,但是他能将这两种统一起来,又让观众不是很容易察觉。是富于变化的,同时又是一贯的。这个很难做到。”
在台北的咖啡馆,路阳拿着剧本和分镜脚本给张震看。张震说:“故事很好,我没问题。”于是有了《绣春刀》这个系列,也才有了这次采访。
这是唯一一次,我背了无数次题纲,设计了无数个开场或者自己要用什么样的态度。但是在见到他本人的时候还是紧张到结巴,大脑一片空白。他语速很慢,就像我想象中的那样低调、平静,又会很认真的说“哇,这个问题好难,我从来没有想过”然后思索片刻再作答。和他的大多数角色一样,他有着天然的文艺气息,能让身边的人也不自觉安静下来。
我说他除了拍戏很少出现在公众场合,被侯孝贤导演说是“很闷”的一个人,看起来特别老派艺人。他哈哈大笑说可能接触电影的时间也比较久了,尤其一开始接触的都是长辈,所以思想上面很多时候是会比较老派一点。又很调皮的补充,“但我觉得老派给我的最重要的第一印象是他们对拍电影这件事情都挺认真的。”
现在的张震,很少提及他闯关一样的学习新技能,而是会更加自信的说,沈炼这个角色是各方面经验累积到一定程度后发挥在角色身上的。他也在等待一个契机,等到碰到对的人对的戏,才能把经验累积发挥出来。
这次采访写于《绣春刀2》刚定档的时候,电影还在后期阶段。后来我又累积了很多关于影片本身,关于杨德昌、侯孝贤导演的问题,希望今后还能有机会听到他的解答。
我没要签名也没要求合影,甚至紧张得不敢说一句简单的“我好喜欢你”。只是在采访完临走的时候对他说:虽然14岁就成名,一直都跟好的导演合作,拍了非常多好的电影,但我一直觉得属于你个人最好的那部作品还没有出现。
前天我刚从日本回来。日本在上映《牯岭街》,场场爆满。这次又有坂本龙一提供了音响设备。如果有机会,你会想再重看吗?觉得这样的重映有什么意义?
张震:我有帮他们做一点宣传,对我来讲是蛮特别的经验,有一部电影可以因为修复的关系隔了这么多年重新上映。有机会我当然还想再重看,因为听说这个版本的各个方面都做得非常好。
《牯岭街》对我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一部电影,在每一个不同的年龄段重看都有不同的观影收获。它是值得被拿出来重复看的电影。
我知道有很多导演比如黑泽清、是枝裕和等等,都是因为看了《牯岭街》才想跟你合作的。
张震:对我来讲它是开启我的电影道路的重要作品,是我第一次接触电影。也是因为我演了它,才对电影产生兴趣,一直以来都对电影充满了热情,在这个行业里面继续努力。
侯孝贤导演70岁生日的那天我在《千禧曼波》的拍摄地夕张,走当年电影里出现过的电影街。在那里我收到可以采访你的信息,当时就觉得特别不真实。我看到舒淇发了一张她和侯导的合照,你有跟侯导联络吗?
张震:那天的聚会本来我可以去参加,但是因为人数有限制,我带家人和小孩可能就不太方便。我就准备了一个小礼物托他们帮我送给侯导。
可以透露是什么礼物吗?
张震:哈哈哈哈,就不要了吧,只是一点小小的心意。
侯导说拍摄《聂隐娘》的前几年会不断的抛一些书或者其它让你准备,他当时也表示还想再跟你合作。最近他有让你做什么功课吗?
张震:侯导对我来讲,尤其是这几年拍摄很多电影,《聂隐娘》的时候他给我看了其中很重要的几本小说,讲的都是跟武侠有关系。他在精神层次上面比较讲求一些人物状态,导致现在再拍动作戏我都会朝这个方向努力比较多。
我们之间一直都有在保持联系,他后面还有一些作品想要拍,如果他还会找我来演的话我当然非常乐意。他对我要求很高,对我来讲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因为有他们的要求和认可,会让自己更努力想尽办法把工作做得更淋漓尽致。
从《聂隐娘》到《一代宗师》到《绣春刀》,参与了很多武侠片。到《绣春刀2》有没有在表演上面做特意的区分,用不同的方式来演绎功夫的部分?
张震:到后来会发现,人物的精神是最重要的。怎么让观众喜欢这个人物,一定要在他的状态里面找到,可以让观众跟着你在角色中了解发生了什么事情。
《绣春刀:修罗战场》是我各方面经验累积到一定程度,可以发挥在沈炼身上,可以把它用得比较广泛比较到位。等于说是这几年累积的精华。
在《绣春刀1》里面曾经特意学习了刀法,那么这次有没有学习一些新的东西?
张震:还是刀法。要给沈炼这个角色一股劲儿,这股劲儿到底是什么样的,这个需要仔细的琢磨。刀法的变化其实不是那么的多,我会加强沈炼的灵活性,找到他的智慧在哪里,同样的刀法在面对不同的兵器的时候,他会用什么样的打斗模式。这个也是路阳导演和动作导演沟通最多的部分,让沈炼这个人物能够更丰富一些。
在表现人物的时候更加注重历史背景的真实还是这个人物本身的个性?
张震:是这个人物本身的特性。沈炼是贯穿《绣春刀》最重要的人物,在第一部里面看到兄弟情很重要,而在《修罗战场》中,他回归到比较个人的状态。他在个性上面有一种莫名的正义感,这种正义感导致他在选择上面会做出跟别人不一样的判断,以致故事可以继续发展下去。我觉得比第一部更深层一些。
为什么要说他是一种莫名的正义感呢?我觉得这个词是有一点中性偏贬义了。
张震:没有啦,其实莫名的正义感我相信很多人都会有。在这样的大时代背景下面,大家都觉得做这件事情对的,可是需要停下来再想一想,究竟是不是这样。但我相信每个人在面对同样的选择的时候都会有这样的判断。
路阳导演也说,第一部找到你合作的时候,好像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到现在的剧本几乎就是把你的真实性格和沈炼融为一体去创作。再次与路阳导演合作,觉得他有哪些精进?
张震:第一部的时候大家在磨合比较多。合作下来发现,路阳是个非常有才华的导演,这种才华是我想要让更多人看到的,这也是促成《修罗战场》拍摄的关键。大家对彼此有这种信任,也都想把《绣春刀》系列拍得更好,让更多人看到。在时间因缘下面推出这部电影,是非常有意义的。
很多导演都说你是个喜欢读书的人,王家卫导演说你是把好刀,要藏着。对自己来说,自己还“藏”了那些没有展现给观众?
张震:没有特意的藏什么,就是要有一个契机,碰到对的人对的戏,才能把经验累积发挥出来,只是这样而已。这跟我自己的个性也有很大关系吧,我不是表演本科出身,在追求表演这一块的时候,早些年就一直有个疑问,怎样能更提升自己表演的高度。我的做法就是体验生活,或者用一些方法着手。
当然在现在这个年龄段这些方法也变得不是那么重要,可以用另外更超然的方式去做表演。你会知道表演并没有走哪条路子是一定对的,就是要尝试各种不同的可能性,希望自己的表演不要进入非常局限的状态。反而现在是个关键,要把表演打开来,去接更多不一样类型的电影,更多不一样的有意思的角色,去闯一片新的天地出来。
记得看谢海盟写《聂隐娘》拍摄手记说,你在抱胡姬的时候,手肘以上都是不碰女演员的。很多时候我都觉得你是那种气质很沉稳,能够帮助女演员去充分发挥的,但是你们感情的融合可能就没有那么好。这次到跟杨幂的合作怎么样?
张震:哈哈哈哈,其实不是因为演员的关系,像你刚才讲的那个例子,他跟胡姬的关系是那个时候的我比较难以去理解的。导演也不会讲得特别清楚他们两个人是什么关系,所以就要不断的试。这个是侯孝贤导演拍戏的特色,他不会讲得很清楚然后让你去做,他会在很多次的拍摄中让你们自己去发展关系。
相对过来拍《修罗战场》,是完全不一样的类型,就不能拿那个公式套在这部电影里面。这部里面沈炼对北斋这个人物是有既定的想法的,他有现实要面对的状况去处理。反推回来,我自己对沈炼有一定的把握和自信的时候,这个东西就会成立。
之前看到采访说《牯岭街》的拍摄使你的性格改变了很多,还有哪部戏的哪个角色,是让你走不出来,或者想成为角色的吗?
张震:哇,这个问题好难。应该这样讲,每个角色多多少少都可以看到某个部分的张震在里面,但是相对来讲现在被角色影响得就比较少了。自己可以快速的知道这个是演戏,这个是生活,可以区分得开。而在青少年时期去演了那样一个人物,当然就没办法分辨到底是在演戏还是在过生活,会很混淆。
现在要进入人物还是需要一定的方式或者过程才会演得生动,但慢慢的对这个过程已经比较熟,相对来讲也会知道怎样比较轻易的跳脱出来。回到最后,表演本身还是有它的魔力,在意识上面我是真的有做过这些事情,可又都不是我在做,这也是它很好玩的地方。
等女儿再大一点的时候,如果选一部自己最喜欢作品放给她看,你会选择哪部?
张震:都不想给她看,哈哈哈哈。我不知道诶,其实我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如果可以拍一部她现在的年纪可以看的电影当然最好。其余就看她自己吧,想看就看,想聊就跟我聊。
一直都是与电影圈若即若离的状态,是刻意自己保持这样的状态的吗?
张震:可能也是个性使然吧,生活的部分我希望保留得更隐私一点。讲真的,我每天吃什么给观众朋友看,大家也不想看吧,因为真的蛮一般旳。我面对生活的态度也不是说我要过得多好才算好,我觉得那个质量本身对我来说才是最重要的事情。所以认真生活对我来讲是首要任务。
当然如果我在工作上有好的成绩,会影响到我的生活,那肯定没办法。基本我希望生活是能够更简单一点更纯粹一点。
所以侯孝贤导演才说你是“老头儿性格”吧。我身边很多朋友在说到你的时候都说你是个“老派艺人”,你自己觉得你有偏老年的心态吗?
张震:哈哈哈哈,可能接触电影的时间也比较久了,多多少少在这个行业里面打拼的时间也长,会,会有一些。尤其一开始接触的都是长辈,所以思想上面很多时候都比较老派一点。私底下可能也还行。我觉得老派给我的最重要的第一印象是他们对拍电影这件事情都挺认真的。
能不能给我们分享一次自己比较特别的观影经历?
张震: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金马奖他们会办一个奇幻影展,是我很喜欢的影展之一。它的观影状态比较放松,而且找的片子也比较奇怪一些,有时候比较神怪,有时候比较搞笑。那些电影本身就比较难看到,它又经常会放一些老片。所以观影气氛就会很不一样,大家都知道这个形式是会叫好、胡闹、唱歌的那种,所以都很期待它。
我有一次是看《2001太空漫游》,就觉得蛮特别的。它不是我年代的戏,我之前也只在小屏幕没有在电影院看过。去看的时候真的大家都在拍手鼓掌,那样的氛围非常有意思。
最后再给大家推荐一下这部电影吧。
张震:绣春刀是我这几年拍过最好玩的一部电影,沈炼这个人物有很多的突破,不只是演技上面,而是我跟观众有了更进一步的接触。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是《绣春刀》永远都会给观众很多惊喜。
这是我跟路阳合作的第二部电影,希望可以看到观众对它的反应。当初我们充满的热血和冲劲,是不是能够带给你们,如果有的话,请你们告诉我。
虽然14岁就成名,一直都跟最好的导演合作,拍了非常多最好的电影,但我一直觉得属于你个人最好的那部还没有出现。期待能够尽早看到。
张震:也真心谢谢你。
1、张译、雷佳音完全演技炸裂!2、导演是真爱张震啊,仿佛在用镜头和张震谈恋爱。3、个人觉得沈炼夜闯案牍库这场打戏是继《一代宗师》之后最精彩的动作戏。
张震小时候就长了一张“长大了杀人不眨眼(但很善良)”的脸,现在长大了,证明了确实是。
如果没有张震,我就爱上张译和雷佳音了。张震和杨幂从头到尾的感情线,末了还不如最后张译抬手欲抚辛芷蕾那一个镜头。
“西路军全军覆没……”戏全在配角身上。看到金士杰就烦,用同一种套路同一条声线演无数不同角色的“演技派”。
你们可以都过去再把桥砍断的吧
路阳真是爱张震,也真的是怕他的角色太完美,所以沈炼除了对女人品味差以外真的好完美。
和上一部的问题都是一样的:女主如鸡肋,情戏是软肋。按照导演选择女主的眼光来判断,估计下一部的女主应该是杨颖,或者景甜。
绣春刀系列应该改名叫,《这个世界为什么有女人不爱张震?》
雷佳音在《白鹿原》里把面还没吃够;杨幂努力证明她的演技不如刘诗诗;北京城又到了江南的雨季,市民们很享受湿身奔跑。
“由于经费用完,所以只能自己做了”
张震就天生的古龙风格的主角啊,什么萧十一郎,傅红雪完美契合啊!
北斋被拖入水时我想,要是沈炼不救她,就是神作了。
他们直接一起过了吊桥然后把吊桥砍了不就完了吗?哦那张震就跟杨幂去了杭州快活,没后面刘诗诗的事了……
最爱的男演员和最讨厌的女演员同时出现在一部电影里演对手戏是什么感受?答:提心吊胆地盯着屏幕,生怕他们亲上。杨幂啊杨幂,说她点什么好呢,硬是把北斋这个有才华、有骨气的奇女子演成了娇滴滴的等待男人去拯救的青楼小妹,要不是看重她的人气,片中随便一个女配都比她更适合这个角色。
我从心理到生理都无法接受张震为了杨幂搞这么大一个局 为什么要用杨幂!为什么要用杨幂!为什么要用杨幂!没有杨幂我可以打四颗星啊!
哪有什么天长地久的爱情,三个月后,沈炼这个渣男就爱上了刘诗诗。
为什么大家不一起过吊桥再把吊桥砍断?????????
还是第一部的疑问:这个世界上怎么会有女人不爱张震?
为什么殷澄那么害怕去诏狱?因为平行时空里他的分身严峻斌在那里面被折腾得死去活来、药不能停。为什么沈炼喜欢的女生名字里都带“妙”?看他养什么宠物就知道了。妙玄倒过来是玄喵,所以这一部他养黑猫,以此推断,第一部他应该养只红猫。
北斋说,我梦想有一天不再是阉党当道,而英文则是would have the freedom of speech。这个人物和历史车轮下的知识分子实在相似,都不过是时代的装点和鱼肉。创作者有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