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年轻的荷兰士兵被部署在荷兰的印度尼西亚殖民地镇压二战后的独立运动,当他加入越来越无情的指挥官精英小队时,他发现自己在责任和良心之间左右为难。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故事中的小伙儿是如何被“蛊惑”到印尼参加战争的。
这个小伙儿,自己的家境不太好,有个“不争气”的老爸,所以想着参军来摆脱耻辱,获得荣耀。
说实话,这样的“动机”就明显有问题。
来到印尼之后,小伙儿发现了很多事儿,远远超出了自己的想象。
可惜的是,别着急,大招还在后头。
小伙儿的“堕落”,先是从下半身开始,然后在队友被杀后,开始爆发,从此沉沦。
这样的话,在军队里头安排个神父,其实也就不那么奇怪了。
在那个多方割据的复杂环境里头,实在有太多的见怪不怪,如果没能习惯“见怪不怪”,难免滋生诸多心理问题。
小伙儿在队友战死后,一直寻思着报仇。
但是奈何当地都是“游击”高手,而当局采用的政策又有点绥靖,小伙儿的一枪“怒火”,只能寻找其他途径发泄。
直到,遇到了队伍里头的“鹰派”。
在一次“完美”的特别行动里头,小伙儿第一次杀人,也第一次体会到了报仇的快感。
从此,小伙儿就跟着他的人生导师混世界了。
也别说,这导师也是看透了当地的局势,小伙儿听得似懂非懂。
直到有一天,当局实在忍受不下去了,决定实行“铁腕”。
鹰派的导师,成为执行这项任务的不二人选。
而小伙儿作为导师的得意弟子,当然也是不二人选。
小伙儿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表情很丰富。
接下来的任务,让他异常兴奋。毕竟在这段时间里头,小伙儿备受煎熬。身为一名士兵,想得太多,实在是一件非常悲哀的事情。
如今,终于可以看到早点结束的契机,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儿。
可是,小伙儿没想到的是,所谓的“任务”,跌破了他尚存的一点点“三观”。
其实,对于这样的做法,也不太新鲜了。
这不就是“三光”政策么。
或者换个文明的说法,坚壁清野。
至于怎么看,那就得看看历史到最后选择了谁当反派。
对此,小伙儿身心备受摧残。
导师本着“治病救人”的原则,给小伙儿上了一课。
话说,导师的老爸得了腿癌,只是小腿的事儿,结果截肢要一直截到大腿,为什么呢?
防止癌变嘛。
坏苹果也不可能只是挖掉坏的地方嘛,要不挖大一点,要不全丢掉。
这个浅显的道理,用得着花时间给你做心里辅导么?
可是小伙儿不明白。
所以导师也不客气了,把小伙儿的黑历史翻得个底儿掉,然后宣布给他十五分钟,然后开始追杀小伙儿。
纳尼,这“终极标靶”的桥段,竟然用来处理内部矛盾了?
更为鬼畜的是,到了最后,导师只是朝小伙儿腹部开了一枪了事儿。
战场这边的事儿,就这么没头没脑的结束了。
小伙儿复员回家,觉得当时当局给了承诺的,工作的问题应该不难解决。
可是,小伙儿从头到尾都是这么天真。
老外可没什么“退役军人俱乐部”,该踏踏实实找工作就踏踏实实去找工作。
故事的最后,小伙儿找到了当年的导师,还了一枪,然后开枪自杀。
这个结局,一点也不意外。
这是个典型的“混乱分子”可悲的一生。
在体制内不学好,到了体制外还是不学好,死得其所。
一说起战争片。
你能想到的是不是枪林弹雨,硝烟弥漫,各种火爆的大场面?
但最近出了一部荷兰战争片,没有过多的战争渲染,没有大场面的厮杀,但却同样拍出了战争的残酷。
而且,它还被选送到奥斯卡参与今年最佳国际影片的角逐。
置身于世界舞台,也发光发热。
是时候,看看它——
《东方》
为了更好地欣赏这部电影,南瓜君在这里先为大家介绍一下当时的背景。
1945-1949年,在东南亚的爪哇群岛,正进行着一场知名度不高但波及范围较广的反侵略战争——
印度尼西亚独立战争。
荷兰作为印尼的宗主国,在二战日军打进东南亚之前,已经殖民了印尼达350多年之久。
日本投降后,英国人在东南亚卷土重来,占领了印尼大部分地区。
一年后,荷兰人摆脱了德国人的统治,想要从英军手里接手印尼,继续进行殖民统治。
印尼民众为了寻求真正的独立,奋起反抗。
荷兰政府为了镇压他们,派出军队前往印尼。
本片的男主约翰就是一名被派遣过来的荷兰士兵。
刚来这片土地时,他满眼天真,一脸稚气,以为他们就是这里的“救世主”。
可没过多久,现实就打破了他的幻想。
反叛军不走寻常路,深知抵抗不过武器精良的政府军。
便利用自身优势,打起了游击战,要不然就趁着天黑进行偷袭。
让约翰所在部队根本找不到一点踪迹。
当地民众也对反叛军的行踪也闭口不谈,怕遭受反叛军的报复。
有一次,约翰正在巡逻,路过一个村庄,便向当地的居民讨水喝。
村民采了椰子给他们解渴,可第二天,这一家人就被反叛军割去了头挂在木桩上示众。
场面残忍至极,把涉世未深的约翰直接吓到吐。
这一幕,也是战争所酿成的无数悲剧中一个缩影。
这件事以后,当地民众更加忌惮反叛军,对于政府军的询问也更不配合。
约翰他们无计可施,便也破罐子破摔,放松了警惕。
每天像打卡任务一样,到点吃饭,到点巡逻,到点玩乐,闲来无事,还去当地的红灯区转转。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三个月。
从最初的百无聊赖到现在的逐渐习惯,约翰似乎已经忘记了参军的目的。
直到有一天,他在街上碰见了杀伐果断的指挥官雷蒙德·韦斯特林。
那时,一个日本军官正在对一个印尼土著拳打脚踢。
大家都心知肚明,不肯承认失败的日军,正在以这种极端方式发泄最后的疯狂。
所以,并未打算理会。
可雷蒙德及时出现,不仅救下了印尼人,还直接跟日本军官正面硬刚。
之后,当地村民向约翰所在部队求助。
说反叛军躲在了他的家中,并绑架了他的女儿,希望政府军能给予支援。
可约翰的长官听闻村民家的位置处于敌占区,便放弃了支援。
还是雷蒙德不顾危险,带着约翰,解救了当地的村民。
约翰起初很欣赏雷蒙德具有超凡魅力的领导才干;
而雷蒙德也对眼前这个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新兵另眼相看。
之后,雷蒙德便向上级请示把约翰调来做他的司机,两个人也进化成了亦师亦友的关系。
但来了好几个月,政府军毫无作为。
上级军官看看不下去了,便委以重任,让雷蒙德组建一支精英队伍剿灭当地的反叛军。
而约翰自然也成为了精英部队里的一员。
但随着战争范围的逐步扩大,约翰开始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产生了怀疑。
因为雷蒙德总是要求他以最残酷的方式对待胆敢反抗的印尼军民。
在雷蒙德看来,摧毁恐怖主义唯一的方法就是制造更多的恐怖。
这天,雷蒙德带领着约翰包围了一个抵抗意识强烈的村庄。
拿着手中所谓的反叛军名单,连问都不问,就对名单上的人一一处决。
看着无辜的村民一个个应声倒地,血流成河,备受良心谴责的约翰看不下去了。
挡在了村民面前,想让他停止刽子手一般的行为。
公然挑衅权威,让雷蒙德恼羞成怒,他将手里的枪对准了约翰……
能够决定生死的究竟是什么?
是降生的地点,是命运,还是所谓的正义与信仰?
约翰开始对自己一直坚持的“义务”产生了质疑。
这股觉醒的力量,正是贯穿整部电影的核心。
《东方》摒弃了大人物英雄叙事,它的视角,更加微观。
就像 《拯救大兵瑞恩》《1917》等好莱坞许多经典战争片,都是通过小人物的微观视角,来呈现战争残酷的一个侧面。
痛苦与绝望几乎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这些无力的小人物。
信仰与现实的巨大落差,让他们无法寻求解脱。
约翰表面一直在逃避,实际上却一直在寻找——
寻找真正的正义,寻找崇高的信仰,寻找让内心安宁的答案。
最好的战争片,永远都在反战。
在今天这个年代,战争的结束不意味着真正的结束,对于战争本身的反思,才更有价值。
这也让南瓜君想起德国著名作家西格弗里德·伦茨的名言——
“战争,是男人怀着疯狂而自大的想法参与的残酷而荒唐的冒险。”
荷兰电影不多,尤其是战争电影,而且还是讲述殖民地的电影。电影剧情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是刚入伍到殖民地各种铺垫,后半部分是进入特别部队后内心的转变,同时也穿插了回归生活后的无助与失意。电影整体还可以,没什么战斗场面,甚至全程都没有看到过敌人,唯一与敌人战斗还是被从森林里打黑枪。整部电影都在刻画男主的内心,男主由原来的菜鸟,见证队友阵亡后,开始变得冷酷无情,为队友复仇,最后又因为长官滥杀无辜开始反叛。电影前一个半小时都像是为殖民辩护,士兵门天真的与当地人打成一片,还展现了“叛军”的残忍。直到加入镇压小队开始画风突转,展现了荷兰当局的冷酷与残忍,客观的展现了士兵的善恶两面性。最讽刺的是一群枪杀平民的人,认为不愿参与的男主是纳粹余孽,也反应了殖民者的思想局限。总之是一部很不错的电影,虽然不如现代启示录有深度,但也有一定的思考在其中。
有点看不懂这个电影,尤其是最后的复仇阶段,不过电影大部分对于印尼的描写还是非常难看的,印尼人真的是落后了,没有荷兰人,也没有印尼这个国家,没有法国人,也没有阿尔及利亚,没有俄罗斯人,有哈萨克斯坦吗,里面还是挺讽刺的,主人公以为来这里是维护和平的,结果刚开始只是巡逻,遇到恐怖分子也不敢处理,后来遇到了恐怖分子,也不做任何审判,就直接枪杀,这些人并不是士兵,都是平民,这也说明主人公有自己的原则,有独立思考的精神,
对于战争电影,我们大多数观众一直以来都有一种调论,尤其是看多了西方输出的战争电影的观众,这种观点更加明显。那就是战争一定要以体现人性为核心,且能体现人性的战争电影才是好的战争电影。反之那些不以体现人性为核心的战争电影都是平平无奇的。这个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没什么问题,因为战争电影本就是多种多样的,他们所依赖的事实也本就不同,有侵略战争自然就有反侵略战争,有反恐战争自然就有反反恐战争,这些都是相辅相成的。站在反面思考人性没问题,但并不是每一场战争都是由反面作为主体,这就麻烦了。
《东方》是一部反战思考人性的电影,但影片的反战不过是某一个被当做是明面的点,本片的深层之下,诉说的则是一个人的落魄,这种落魄属于万念俱灰,而那些闪耀在明面上得到点,如果随着主角的生活一帆风顺而变化的话,那完全是不成立的,为什么呢?先看看本片吧。
《东方》的故事发生在二战之后,因为原有的殖民地国家放松了对于殖民地的控制,因此,全球各范围内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反殖运动。欧美的反殖民运动更像是一个笑话,而亚洲的反殖民运动则是真正意义上的。本片发生的地方是印尼,在英国由于国力衰弱而无力控制印尼的时候,这种殖民权力被送给了荷兰。作为一个欧洲国家,荷兰组成了军队开赴印尼,他们想要在这里维持统治,虽然他们并不知道统治的核心是什么。
本片的主人公就是这些士兵中的一员,不过他却有着不为人知的身世。他的父亲曾经是荷兰的纳粹党,这一直是主人公心里挥之不去的痛,为此,他与父亲断了联系,因为父亲在战后被送进了监狱。背负着自己的不幸命运的主人公来到了军营,但军营生活并不是他最好的人生。因为家庭的原因不得不服役的他对于这样的生活并没有表现出来很期待,而这也是他悲剧的开端。
印尼人应该拥有怎样的生活?这一点疑问本片没有回答,任何时候作为侵略者来说,谎称要给殖民地带来文明,带来现代化都是一出出拙略的谎言。之所以当今世界已经基本上没有了殖民运动,原因并不在于西方现代制度的建立,而是在于殖民地统治的成本太过于昂贵,完全抵不上培养一个亲善西方的伪政权来的实际。明白了这一点之后,本片中所体现的人性光辉就值得玩味了。
男主人公一开始就表现出来与周围人的不同,一方面,他面对印尼的当地人展现出来的是一种“善良”,另一方面,他反对不加思考的行动。两方面混合在一起,男主逐渐的形成了一种挣扎的性格,想要拯救这一方民众,但却走不出自己的围城。
在一开始,男主一直信奉所有人都是可以成为朋友的,而不是恶狠狠的用枪指着对方,因此,他在军营外可以跟当地人试着接触,他在大街上可以拯救一个被日本兵欺凌的当地人。然而当他看到自己的队友被抵抗力量杀死后,愤怒的男主犹如惊弓之鸟,任何一点的风吹草动就能让他暴走,这一点可以集中体现在男主对待自己的姘头的未婚夫时候的态度。
对于自己有着极高道德要求的男主甚至在红灯区都拒绝未成年女性。这是很多人都认为男主是一个有修养的人的证据。但他们大都忽略了一个问题,有修养的人有必要在红灯区体现自己的修养吗?他不更应该不去吗?想明白了这一点,男主之后的所有行为我们都能“理解”了。
所谓的反战,一定是要让自己站在道德的高地址上俯瞰底层的民众的,男主作为荷兰高大上的殖民者一员,他甚至可以找来一个当地人为他的行为背书(你们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国家),然而当他们这样说的时候,完全忽略了印尼因为殖民运动而死去的无数人的生命也是生命。一句轻飘飘的话,此刻却成为了男主想要堆砌自己道德高地的砝码。
尔后,当男主开始变得愤怒,情绪乖张的时候,男主想到的事情中还有包含当地的民众吗?自然是没有。当服役期过去,回归生活的男主依旧是不如意,国内没有工作,生活没有着落,此时此刻的他从一个俯视着大地的人变成了被别人俯视的人。这样的落差他接受不了,他完全没有可能排解这种现实,于是,男主的人生彻底的崩溃了,最后他用一种干净利落的方式结束了生命。这才是本片的核心。
万中无一的人,至少在很多战争片影迷的心中,他们往往具备着人性的光辉,然而影迷们却忘记了,他们如果不去侵略,这不更加具有人性的光辉吗?哪个强盗中间还没有几个自诩为善人的人呢?
……
你好,再见
故事背景是1945年—1949年,印度尼西亚独立战争期间,日军战败,荷兰试图重新接管印尼,印尼民众武装组织奋力反抗,争取独立,男主Johan所在的荷兰军队搜捕屠杀印尼反抗民众的故事。片中有一场日军与荷兰军队在街头相遇的戏,就在交代背景。 Johan在印尼的回忆和战后回到荷兰,两条线交叉叙事,自然流畅。通过他在战场上的思想变化,体现个体在战乱中价值取向的转变,从最初的心怀善念、行侠救世,到内心扭曲、黑化滥杀,直到最终的心无所系、崩溃自尽。
缘何来到这猴子的国度? 男主Johan的父亲是荷兰nacui,二战德军占领荷兰时投敌,并担任nc高级官员参与诸多暴行,被关进监狱。johan以父亲为耻,想要摆脱父亲的阴影也许是从军的动机之一,也是他在印尼想要救世的原因,他不想成为父亲那样的人。他至死也没原谅父亲,唯一的一次探监是告知父亲母亲去世,无他。初到军营的johan很善,也许是天性善良,也许是在为父亲的所为赎罪。 “消灭恐怖的方法是制造更大的恐怖” 土耳其军官在街头正面怼欺压印尼百姓的日军,让johan眼前一亮,以他为人生导师,甚至榜样,然而这个土耳其军官骨子里是个极端嗜血的独裁者,冷血者的宣言是“消灭恐怖的方法是制造更大的恐怖”。在他肆意屠杀手无寸铁的印尼反对民众时,Johan的偶像坍塌了,这与nacui何异?违背了他从军的初衷,在这里johan并没有黑化,也没有继续同流合污,而是勇敢质疑,但他并没有质疑战争的合理性,只是质疑军官的滥杀未经合法审判程序,这也是片子反思不够彻底的地方。真正让johan彻底黑化的是,土耳其军官当众宣告Johan是纳粹之子的身份,并让朝夕相处的战友可以随意猎杀他。自此johan的世界彻底坍塌,屠杀哪里需要合理的理由? “你是吉塔吗?我找吉塔!” 片中有一条感情线,是johan遇到了印尼jinv吉塔,西方人眼中的东方人长的都一样,初相识甚至无法从人群中识别哪个是吉塔,johan对吉塔还是有期待的,不仅是泄欲的对象,因为他只找吉塔,特别是第三次见面,抱着红色布料去道歉,还塞了一周的生活费。可吉塔只是一个在生死边缘挣扎的带着孩子的女人,她必须找个当地男人去托付。这也是印尼与殖民者的关系吧,印尼是无法信任和依托殖民者的。
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每个对历史的定义都具有现实意义,历史就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片中的印尼人基本是失语的,被描摹塑造成猴子的样子,除了那个被拷打的长发哥喊了一句“为了印尼的自由而战”,我觉得印尼人看这部片子应该是不满意的,但荷兰导演敢于直面这段历史已经是很难得。
片中的很多细节也真实地传递了历史信息,有一个加入了荷兰军队的印尼人,当被问及屠杀自己的同胞是何感想时,他的回答是,自己所杀之人并非同胞,他们来自不同的岛,也有不同的宗教信仰。这个细节若仔细推敲,信息量是很大的,在荷兰殖民时期,印度尼西亚(Indonesia)并非一个政治实体,只是300 多个族群所赖以生活的 17000 多个岛屿,唯一的共同身份是被称为“荷属东印度群岛”的殖民地。但荷兰殖民者在将之维系为一个名义整体的同时,又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形成各族群或各地区事实上的隔离,使之保持一种前现代国家形态,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日本投降。 1945 年 8 月 17 日,民族独立领袖苏加诺发表独立宣言,宣告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成立,但此时的印尼没有领土主权,也没有行政机构,拥有的只是一些具有民族主义倾向的政治团体的支持。所以,当时印尼人的国家概念和民族情怀是很淡薄的。 2022年最热的战争题材影片是新翻拍的《西线无战事》,这两部电影很像,并没有太多的战争场面,更多的笔墨在人物的刻画和写意的场景,一个是欧洲大陆的冰天雪地,一个是满目绿色的东南亚风情,但其反战内核是一样的,这两部片子的男主长的也有几分像。《东方》这部影片的观感体验还是不错的,节奏很紧凑,背景音乐用了手鼓,配的非常带感,虽然对历史的解读各有立场,但这部电影本身值得推荐。
片子里的众多线索和对话,深入历史肌理,很值得玩味,荷兰在纳粹占领时期的老一代,战后的新一代,都背负历史债务,杀死那个过去的自己,才感觉还了一点债。故此,最后一枪震撼。
拍得真好。是真film,不是movie。关于反战、自由、独立、思考、自我、集体、所谓家国民族和ZF...蜻蜓点水就能点出震荡,小局腾挪也能撑出一片乾坤,过程看似慢也没有很激烈和宏大的场面,如同之前我说过的另一部片《洛城夜巡》,都是有控制力极好的导演,永远在涌动、生机,但就是不给你所谓的爆发。终局的一枪却打穿了全片:没有信仰不是最可怕,最可怕的是信仰破灭。
没有战斗场面但经过缓缓铺陈直至最后非常上头。通过一位下士的视觉,以及个人价值观的转变,侧写了文明与蛮荒胶着和博弈旋涡里,根本无人可独善其身。善与恶再也分不清界限,对垒双方极尽癫狂挑衅人性和道德里的所有底线。BTW,条目就没人打理吗?竟然采纳了一条“1940年印度尼西亚独立战争中一名荷兰典狱长的故事 ”这个完全错误的简介。
又名 一个无辜的荷兰人
勉强及格。“和平并非常态,因为那意味着所有人欲望得到了满足”。题材挺有趣,二战之后,荷兰纳粹的儿子去印尼参与反恐战争,整部电影就在荷兰军队、东印度军团、印尼叛军犬牙交错的幕布上(出镜的还有日本残兵)描画男主角无处容身的心路历程。编导的基本功挺扎实的,所谓基本功,就是镜头剪切中景别、机位运动和配乐合作形成的整体叙事韵律,这是起码的电影质感。剧本也挺清晰,它给出的信息一定有具体结果,比如给出两三个铺垫后,40分钟时就有遇袭的戏码;为何反复搬演特种小队在印尼村庄中点名“恐怖分子”?因为这才能注解男主质疑精神不断强化放大,引出后面的猎杀行动和战后的悲剧结尾。电影基调比较沉闷压抑,但时不时来两下狠的,比如男主后入印尼情人,或射杀印尼人,男主在军中的行为比较自我,加上他战前战后的画面切入,是绝对的叙事核心
所有的权欲者和野心家都无一例外地打着和平与救世的幌子
年轻士兵 罪恶的一生...
结尾才知道故事讲得啥,战争把人变成刽子手,面对未知的丛林,士兵一开始只有巡逻。渴望进入丛林战斗。而一旦进入丛林,自己也就完全迷失在丛林里。「丛林」可能比「东方」更接近电影的主题。
荷兰对日本兵
4星,战争对人的摧残表现得淋漓尽致
故事背景: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印尼同年爆发8月革命,并于8月17日宣布独立,成立印度尼西亚共和国。但殖民印尼300年的荷兰在日本撤退后欲再次夺回印尼殖民地,双方展开三年多的印荷战争。因此,实际上印尼直到1949年底才正式从荷兰手中独立。别具一格的反战片,几乎没什么战斗场面,但所表现出战争残酷性和毁灭性不逊于所谓的战争大片。影片前面的沉闷、冷静和压抑迎来了后半段的恐怖、疯狂和爆发:被叛军枪杀的兄弟唤醒了士兵的杀意,但挣扎着觉醒后反被所属集体抛弃;“维护和平”与“争取自由”已势不两立,双方都付诸于战争,加伤害于民众。战争在人身上划刻的疤痕会逐渐愈合,在心上撕裂出的伤口却血流不止,鲜血从身体里满溢出来,散发着令人绝望的气息。
不能自欺的人是活不下去的
通过影片才知道1945年二战结束后,还有一场荷兰与印尼的战争。片中男主角似乎就是荷兰国家的意象,战后试图摆脱与纳粹德国的关联,又不舍“美丽”的殖民地,内心挣于荣誉、道德、利益、善良之间,注定是悲剧。
所以二战后印尼的独立也是被殖民者血洗出来的。荷兰军队估计不是都这么残暴,当地民兵对同胞也的确够残暴,故事虽为虚构,但士兵的言行都基于当事人的日记史料。有错,就认,就别怕别人知道,连荷兰法院都站在导演这边了。在黑白颠倒暴权至上的世界,能笑到最后的一定不是善茬。
制作上绝对一流,东南亚潮湿烦躁的环境完全构建出来,结局有设计,可惜整个故事还是太俗套,使得最后的力量削弱太多。
这是荷兰人对于残暴的殖民统治的反思。表面上做的花哨,但究其内核,不够深刻,甚至也不够勇敢。其实如果你们真的足够勇敢,那什么时候也应该拍一拍在纳粹的铁蹄下,你们那副溃不成军,抱头鼠窜的狼狈样子。二战期间,面对强权的压迫和外敌侵略,你们又何尝不是吃尽了苦头?在德国人面前卑躬屈膝过后却又跑到东印度群岛狐假虎威,这显然就是你们本来的面目。可怜可悲又极度可恶。电影是好电影,但只要想到那段遥远的殖民史,想到你们在台湾、印尼等东南亚地区犯下的侵略罪行,再对比市场花园战役前后你们摇摆不定的立场和对德国人,对亚洲人态度的转变,不得不说,也是真够C蛋的!
韦斯特琳剿灭日本傀儡的一系列小故事,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是很受欧洲人欢迎的连载通俗读物。
當你感到人生已不如預期,從家庭到國家到個人,處處潰敗,因此萬念俱灰。
绝对五星的文学佳作 剧情介绍完全不对 印尼独立战争期间,日军撤出印尼,英军将印尼岛屿的控制权交给了荷兰,盟军扶持的政府受到日本统治时期流亡政府的武装革命军威胁,男主角参军被选为特别行动部队,负责清缴可以人员,期间目睹了荷兰军队对当地人的屠杀和扰乱,内心受到极大伤害,再质疑领导的决策时被判定为叛徒,差点死在自己人手里,退伍返乡后无法获得正式待遇,内心极度绝望,再自己的上司面前开枪自杀。
荷兰版《现代启示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