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色块切换皮肤

    播放地址

    大刀记

    战争片大陆1977

    主演:李农  杨在葆  潘军  

    导演:汤化达  王秀文  

    猜你喜欢

     剧照

    大刀记 剧照 NO.1大刀记 剧照 NO.2大刀记 剧照 NO.3大刀记 剧照 NO.4大刀记 剧照 NO.5大刀记 剧照 NO.6大刀记 剧照 NO.13大刀记 剧照 NO.14
    更新时间:2023-09-01 14:05

    详细剧情

      民国初年,冀鲁平原。长工梁宝成(杨在葆 饰)在龙潭街组织佃户大闹元宵节,遭到地主贾保轩(李纬 饰)残害,儿子梁永生(潘军 饰)被迫远走他乡。20年后,己经和翠华(史淑桂 饰)成亲的梁永生(杨在葆 饰)回到家乡宁安寨。家乡依旧豺狼挡道,欲报家仇的梁永生再次遭到保安队的镇压,只得携妻儿逃离故土。历经千难万险,他终于找到穷人的队伍——八路军。参加革命后,他被派回宁安寨,但任临河区区长,他以临河区人民政府名义发布公告,责令贾玉圭(李纬 饰)等地主阶级执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交纳救国公粮,并实行“二五”减租,减轻农民负担。贾玉圭和据点日寇石黑(虞桂春 饰)相勾结,妄图对我根据地军民进行反扑......

     长篇影评

     1 ) 刀客团:大刀精神崛起

        不少50、60后的中年家长应该都看过连环画版或阅读过原著小说版《大刀记》,也会对其中所展现的抗战精神、顽强拼搏的毅力所感动,新的电视剧版则再次展现了这段故事,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都进行了最大的还原,让人们再次感受这段抗战故事的热血精神。

       主角真“大刀”梁永生勇敢善良、憨厚质朴,并带动当地人组建大刀队顽强抵抗日军,个人英雄主义也得到了展现。女角色方面,洒脱活泼的玉茹也和善良质朴的翠花形成了一种对比,她俩与永生的感情戏份也是很有看点的。反面角色中的白眼狼和四儿,他们的眼神和肢体动作把人物性格刻画的入木三分。

       还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是片中所出现的山东名小吃“长官包子”,这个包子在剧集的开始就有露面,据说剧中故事所在地宁津县当地借助电视剧《大刀记》的热播,开展“舌尖上的大刀记”等活动,吸引各路吃货前来品尝,感觉棒棒哒!

       故事很接地气,真实的再现抗战时期的齐鲁大地所发生的故事,并使用了地方乡音山东话,显现了地域性,虽然有些部分略感生硬,但对于山东观众来说代入感可能会更好。并且剧集的播映放在抗战胜利70年之际显得意味深长,尤其在当今中日关系紧张的背景下更鼓舞振奋人心。

       明刀暗箭,顾名思义,刀用在“明”的,和“暗箭”形成对比。而整部剧的核心“大刀精神”也是这种“明”的体现,刀不仅仅是武器,它更彰显的是一种英勇无畏、坚韧刚强的精神,同时宣扬公道与正义,行侠仗义、抵御外侵,其实这种精神是不论时代的,不论何时何地,都要讲究公道正义,为人善良,都是正确向上的品德。在片中,梁永生也就像这把刀,代表了这“大刀精神”,他路边不平拔刀相助,英勇无畏打击敌人联合人民抗击日军。

       既然是抗战片,最必不可少的就是动作戏份,片中宁安寨各路英雄刀客汇集,与敌人展开英勇斗争,基本每集都会有或小或大的动作戏份出现。在开场就有一场拔刀相助的动作戏出现,梁永生路见不平相助翠花及翠花母亲,与白眼狼和四儿进行战斗,在这场动作戏中运用了不少慢镜头和人物特写,营造了紧张氛围,既展露出梁永生的英勇顽强精神也体现了白眼狼和四儿的凶狠恶毒,四儿败下阵后,永生与白眼狼在集市上进行了胶着的打斗,也由此来开了剧集的序幕,为之后刀客团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整部剧还是很有教育意义的,凸显“大刀精神”,让我们回想起抗战时期的故事与英雄。可能家长父辈们更爱看这类剧吧,他们会对此类题材的更有情怀。在满屏美剧与古装剧的现在,《大刀记》是另外一种选择,回忆那段历史,回归古朴。

     2 ) 和手撕鬼子不同,这一部很有江湖气

    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多元化,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习惯,年轻人不但少看国产剧,甚至连电视机都很少开了,大家打开电视机都是看电影、看美剧,要么就是玩游戏。我们家电视的开几率还算高,主要因为我妈天天看,通常晚饭后,我玩手机、iPad,她看电视剧,互不干涉,十分和谐。突然有一天,她跟我说,儿子,别玩手机了,过来看看电视,重拍的《大刀记》开播了。
    时光被拉回到20多年前,虽然其时已解放多年,在和平年代,老百姓都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但我的上一代和上上一代经历了八年抗战及解放后的艰苦生活,一代人回忆、一代人憧憬,我的父母很喜欢从抗日的影视作品中去感受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当时我还很小,镇上的文化宫重映《大刀记》,爸妈排了半天的队买票,领着我去看,这是我记忆中第一次和爸妈一块儿看电影。
    从《红色娘子军》、《开国大典》到前几年的《建国大业》,我的成长随着抗日电影的变迁和升级,一直走到今天。而在荧幕上则相对要少一些,确实粗制滥造占据多数,精品少之又少,直至近年频出的手撕鬼子的抗日神剧更是让人哭笑不得。这让人不由对抗日题材的电视剧产生抵触心理。但老妈邀我看《大刀记》还是欣然允诺,首先是童年记忆,对《大刀记》的故事很亲切,想重温一下,但最主要原因,赵浚凯是我很喜欢的一位导演,他的《亮剑》是新世纪以来首屈一指的精品,前年的《武工队传奇》也保持了校稿的水准,因此我对《大刀记》的质量并不怎么担心。
    果然,《大刀记》一看上就停不下来,一直追到目前的40多集。这部剧首先在故事上很抓人,这是吸引观众追着看下去的重要因素。《大刀记》不是传统抗日剧的定调,在前30集都没有太多抗日元素的体现,重点一直落在侠义和拳脚功夫的展现,就此突出故事的传奇色彩。当然,抗日剧中舞刀弄枪会武术的不少,但多数都已经夸张到离谱的地步,飞檐走壁、以一当十,甚至还有能躲子弹的,抗日题材要尊重基本事实,你可以会武,但不能打到天上,你可以舞刀,但毕竟敌不过子弹。《大刀记》在这一点上很好的把握住了尺度,第一集开篇的长镜头展现出来的小镇,就充满了江湖气息,梁永生教训疤癞四和白眼狼,打了足足有20分钟,打的都是传统功夫,硬桥硬马,招式分明,比当下功夫电影全是由碎镜头拼凑在一起的打戏还要过瘾,能看出来有底子,拍的很认真。而剧情更是十分抓人,一方面和白眼狼斗智斗勇,另一方面又要和日本人打擂,随着剧情的推进,又慢慢升格至和日本鬼子的火拼,数条线索并进,节奏紧凑,一改国产剧节奏缓慢、剧情拖沓的通病。
    另外让我喜欢的,是在人物上的把握,有电影版珠玉在前,想必对新剧的创作是不小的挑战,一方面要满足老一辈观众对熟悉角色的心理预期,一方面又不能拘泥于固有形象,要有突破,有创新。这一点上《大刀记》把握的很好,对于核心人物梁永生,是一种渐进式的塑造,从头逐集看到现在,能感觉到这个人物的成长和变化,从一开始宁安寨出来的莽撞青年,经过斗智斗勇,亲人的阴阳相隔,变得逐渐成熟起来。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一种方式,很多剧从头到尾,人物都一点变化没有,显得太苍白了。
    另外,在角色性格上,也都做了很巧妙的安排,比如梁永生和白眼狼,一正一邪,玉茹和翠花一动一静,这种对比能更加突出人物形象,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当然,导演也特别设定了脸谱化的形象,疤癞四是那种很传统的泼皮,放在这里主要负责搞笑,明显就是猴子派来的逗比啊!剧情和人物形象立住了,一部剧就差不了,更何况《大刀记》在台词的设计和念白的口音也让人很舒服,平时的对白让人觉得很亲切,一群很接地气、和蔼可亲的乡里乡亲跃然于荧幕,播到今天,他们已经开始铸就属于自己的抗日传奇,接下来就等着看他们怎么杀鬼子了。

     3 ) 你造吗,苗刀并非苗族人的刀


         着眼当下,但凡涉及“抗日”题材的电视剧,都会被称为“神作”。“手撕鬼子”令人咂舌,“手榴弹打飞机”让人惊叹、性感的女八路和科幻型交通工具出现在30年代的抗日战场上更是成为了观众的槽点集中营。抗日题材电视剧一度成为网络狂欢的发源地。众多此类题材电视剧的粗制滥造过度消耗了观众期待,已成为了国内影视界的常态。
         2015年山东卫视、黑龙江卫视的开年大戏《大刀记》作为一部抗日题材电视剧,却在武术场景的营造、武器的选取、武打场面的设计拍摄上下足了功夫。较之各种“抗日神剧”的“假出翔”,《大刀记》中倒是有颇多令人长见识的地方,特别是那几把熠熠生辉、啸啸生风的大刀,令人过目不忘!

    锔碗、苗刀: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儿
     
    谷智鑫扮演的男一号梁永生出场时挑一副扁担,身材高挑、神采奕奕、气质凛然,足以见得一种练武之人特有的精气神。但梁永生的日常工作却是“锔碗匠人”,说起锔碗,40岁以下的观众可能都不太了解,这是一门已有上千年历史的手艺,就是将破裂或打碎的“瓷器活儿”锔合在一起。过关的“锔活儿”令碎碗滴水不露,精致的“锔活儿”能在裂缝上造出一枝斜逸的梅花。锔活儿首先需要手艺人将打破的碗片拼拢起来,用线扎缚固定,计算一下该打几个钯锔,做好记号,然后用金刚钻在瓷碗外壁接缝两侧分别钻出小孔,接着取铜质或铁质的枣核形钯锔(如钉书针大小)用小槌细心钉入小孔。最后在打了钯锔的地方涂上一种特制的白色灰膏,再用布擦拭,抹去多余的灰膏,一只碗就修好了。别看锔碗只有开钻孔、打钯锔、涂灰膏三步,但每一步都可谓是“针尖上跳芭蕾”。以此为生的梁永生其性格之缜密、遇事之平静可见一斑。就是这样一个做手工活儿的人将苗刀挥舞得虎虎生风也是其人物的魅力所在。
    苗刀,肯定有很多小伙伴和我一样认为是苗族人使用的刀,少数民族喜好佩刀,藏刀、保安腰刀都久负盛名。然而,看过《大刀记》才知道,苗刀不但和苗族没有关系,却是民族英雄戚继光在抗倭过程中,师夷长技以制夷,从与倭寇的对战经验中研发出来的武器。苗刀原名为“御林军刀”,称为“苗刀”是因为其刀身修长(总长五尺、刀长三尺八寸、刀柄一尺二寸)如禾苗一般。这种刀是模仿日本刀的形制所创造的双手长刀,刀形与日本武士刀相仿,仅刀柄、刀锷与刀身厚度有所不同。其特色是刀柄较长,以两手握把,与其他较流行的单手握持的中国刀有很大差异。它集中了刀、枪两种冷兵器的特点,既能当枪、矛刺击,又能当刀劈砍,既可单手握把,又可双手执柄,杀伤力极大,非一般兵器可比。
    苗刀刀法相传出自戚家军,真实的苗刀刀法传人稀少,据悉《大刀记》中梁永生的招数很多都是武术指导请教过苗刀刀法传人后设计出的武打段落。苗刀刀法注重步伐,经常半蹲,貌似畏缩,但实际是寻找对方破绽,上下跳动也表现了其灵活性,区别与武士刀,武士刀基本没有步法。因此在与武士刀的对战中,苗刀砍伤对方的足踝部位十分精准。
    《大刀记》中梁永生与日本人的无论是比武还是实战的几场戏都是片中的看点,打法酣畅淋漓,十分出彩。

    户撒刀、朴刀:神奇的冷兵器

    《大刀记》中反派人物白眼狼的心爱之物便是一把户撒刀。这个奇怪的名字终于和少数民族有了确定的关系。户撒刀又名阿昌刀,是生活在云南德宏州一带的阿昌族所特有的冷兵器。为众人所知的“削铁如泥,吹发即断”的刀具就是指户撒刀。这种刀因产于阿昌族聚居区的陇川县户撒乡而得名。其先民约在唐朝时期就掌握了锻制和铸造铁器的技术,主要制作简单粗糙的生产工具。明朝“三征麓川”以后,中缅边境战事频繁,整个德宏边关常常大军云集。为保证兵器供应,明朝随军工匠把兵器制作工艺传授给阿昌族,使户撒阿昌组乡成为在保卫滇西边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兵工厂”。此后,户撒阿昌族工匠因制作兵器而不断吸取汉族先进的技术,逐步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户撒刀工艺,这种刀具被誉为“世界上最锋利的刀”。一度,这种刀成为南丝绸古道上的抢手货。06年,户撒刀锻制技艺就已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户撒刀的刀法不像中原刀法套路繁多、动作复杂,而以简单、实用、骠悍为其特点。顺手砍,反手劈,上挂下撩反挑为其常用动作。截腕、斩头、刺身、割脚等连贯动作都是其常见套路。户撒刀的用法常是刀借人力,人仗刀威。这种不按常理出牌的打法与《大刀记》中心狠手辣、诡计多端的白眼狼贴合在一起,不仅令戏剧矛盾升级,更是提高了正邪两方对战时打斗的精彩程度。
    笔者听闻“朴刀”一词,多是从《水浒传》而来,这个多音字“朴”,在此处念为pō。朴刀是在木柄上安有长而宽的钢刀的兵器,属于大刀的一种。使用时,需武者两手握着刀柄,利用刀刃和刀本身的重量,来劈杀敌人。《水浒传》中有关各路英雄使用朴刀的描写随处可见。朴刀的另一个名字是“着裤刀”, 可以挂在裤腰上。它极其简陋,既可以安上短把成为“刀耕火种”的“畲刀”,是为农具,安上长把成为威力大增的“朴刀”;又可以把刀头取下, 作杆棒用。尽管宋代朝廷对兵器管制比较严格,但兵农并用朴刀却成为了民间耕种、防身必备的武器。就其起源而论,与其说是把大刀的柄缩短,以适应近战的需要,莫如说是为了应付民间不许保存长兵器,而把大刀改为短把的朴刀更符合历史实际。宋代政府认定的武器谱系中,这种多性能易携带的器具并不在其中,而在各种宋元话本中它的身影不断出现,可见练习朴刀已是很多民间高手的首选。
    电视剧《大刀记》中由陆树铭(曾在电视剧《三国演义》中饰演关羽)饰演的王生河所使用的正是朴刀,这位威震武馆的民间高手耍得一手好刀,将朴刀的几番变化尽显其中,令人叫绝。


    在中国人的江湖中,刀、剑分属两种派系,以刀为武器的江湖勇士,在刀法上有所成就并多用此行侠仗义的武人方能当得起“刀客”中的“客”字,称为“刀客”。剑是礼器,代表正直、仁义。刀不同,刀为凶器,称之为百兵之胆。剑来自庙堂,刀来自民间。都说,侠义江湖是对主流社会的补充,那么,刀文化则是对主流江湖的补充。它代表的是原始的生命力与爱恨情仇,没有了鞘的装饰,自然也去除了繁文缛节;不存在巧用的柔劲,自然就是力量的直接比拼。用刀者舞刀,刀风呼呼,寒光逼人,勇猛威武,雄健有力。一部《大刀记》不仅将鲁北抗日的民间史诗搬上荧幕,更是展现了被人忽视已久的“刀具、刀法、刀客”等文化,值得关注。

     4 ) 砍向鬼子的头,杀出一条民族的生路

    上世纪八十年代还没有现在这么多的娱乐内容,作为农村娃上学时最大的乐趣就是上音乐课或体育课,而当初音乐课上首先学会的几首歌曲中就有那首《大刀向鬼子的头上砍去》。尽管当年的抗日名歌有许多,但实在没有这一首更加刚猛直接、朗朗上口,因而在多年过去之后能记得的仍然是它高昂的旋律。《大刀向鬼子的头上砍去》用最直白的语言道出了一代人的民族心声,虽然质朴却让人听起来就热血沸腾。如果要想一首最能体现抗战特色的歌曲,我想这首歌大概会获得很高的支持率,在它的旋律里一个民族的怒火与勇气完全迸发出来,凑出这个世界上的最强音符。

    由山东卫视传媒有限公司、海润影视联合出品的抗战剧,赵浚凯执导,谷智鑫、王珂等主演的抗战剧《大刀记》为我们重新还原了这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让我们再次品味到那段血与火的岁月里的英雄情怀。尽管时下的抗日剧几乎挤占了半边荧幕,可是观众却对此百看不厌,的确,能让所有观众都找到共同话题的或许永远都是对外战争中的打鬼子,因为在这里面我们感受到的一种激情的民族热情,这种民族激情大概类似于国足几十年来的首次小组全胜出线,因为它压抑在心头太久太久。

    多种艺术形式的《大刀记》,对于山东人来说故事已经了然于胸,都是经典的浪漫的革命的英雄主义叙事。本剧一开始所展示的是最本真的下层民众世界,或许如果不是鬼子的入侵,这些普通的民众会默默地在这片土地上挣扎,然后悄无声息地离去。抗战前夕的山东乡下保持它最原始的风貌,跑江湖的人们用各种杂耍来吸引观众,地主恶霸在调戏着良家妇女,而贫苦百姓则为一餐之饱奔波。这个世界是安静的,但却也是沉睡的。

    日本鬼子的侵略惊醒了这些沉睡中的人们,从积极的方面来看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让我们的民众真正意识到自己的家国民族,让他们开始从沉默走向反抗。梁永生(谷智鑫,青春毛泽东的饰演者来执刀砍向鬼子,文本内外多有演绎之处)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中国人,如果没有这场战争他大概仍然会行走在江湖边缘,靠着耍大刀或者做手工来完成自己的一生,然而正是日本人的侵略改变了他一生的轨迹,让那把跑江湖的大刀开始真正发挥它的价值。

    其实,武术本来是中国的国粹,它曾经在历次斗争中发挥出强大的力量,唐朝的陌刀、宋朝的河朔大枪、明朝的关宁铁骑,都曾经以强悍的武力让异族侧目。然而,很不幸的是自清末以来,原本对外战争的直接象征大刀就已经逐渐失去了它的意义,变成舞台上或江湖上的道具。当大刀从疆场退化到江湖时,这或许不是大刀自身的悲哀,而是我们一个民族的不幸。

    《大刀记》让我们看到了真正的大刀,那把从江湖杂耍重新拾起,擦掉斑斑锈迹之后重新绽放出夺人光芒的大刀。当梁永生、狗蛋(冯玉玺)们从江湖马戏手变成抗日英雄时,他们所产生的质变是一个民族的重生象征,那些曾经丢掉的尚武精神,那些曾经被掩埋的民族自信重新回到当下的人们身上。抽出祖先留下的大刀,狠狠的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吧,用强力意志杀出一个民族的生路,剽悍的人生不需要犹豫不决的选择,手中的武器是最好的回答!

     5 ) 《大刀记》:横刀立马铸就热血传奇

        《大刀记》小说诞生的时候我还没出生,所以当年究竟有多火热并未能亲眼见证,但从长辈们口中有所耳闻。尽管当时还不流行签售,可是网上看到当年不断加印的报道,想想估计跟当年周杰伦卖唱片的场景不相上下。而《大刀记》作为山东卫视自制剧,其讲述的正是冀鲁边境一个普通刀客梁永生从一个穷苦农民成长为优秀解放军指战员,一路奋勇杀敌抗击日寇的传奇故事。
        从1975年到2015年,时间过去四十年。《大刀记》能够重返荧屏是一件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事情。最近几年讲述抗战题材的影视剧并不在少数,但是稍留意的观众应该有发现,其中多数故事发生在山西、陕西甚至湖南等地,而真正表现山东人民抗战的剧集寥寥无几。要知道,说起山东大汉,多数形象是热血满满孔武有力,难道是因为历史上缺乏经典战役么?当然不是,要知道著名的甲午中日大海战、孟良崮战役等等,都是发生在山东。可这块本应充满传奇故事的热土却习惯性被人忽视,但一个人除外,他就是曾经打造《亮剑》跟《重案六组》等经典剧集的山东籍导演赵浚凯。他被郭澄清笔下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跟热血澎湃的故事所打动,进而决定将自己家乡的故事搬上荧屏。
        所有惊心动魄的故事之前,都会是相对平静的铺垫,而《大刀记》的铺垫却丝毫不显冗长。第一集谷智鑫饰演的梁永生就充分展现了自己不俗刀功以及嫉恶如仇、打抱不平的个性。虽然有幸提前看了几集,本着不剧透的原则又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跟大家分享一点个人观感。从第一集来讲,梁永生可算的上人生赢家,用功夫,有兄弟,甚至最后还有两个女人为他争风吃醋,尤其是最后一点,可谓羡煞了宁安寨的兄弟们们。
        徐克的《智取威虎山》票房过8亿,至今依旧一路飘红坚挺在票房榜,为什么?因为观众看腻了手撕鬼子的抗战神剧,而老爷另辟蹊径以武侠的套路翻拍了这部经典红色样板戏。《大刀记》这一点跟《智取威虎山》很像,同样改编自经典著作,而导演赵浚凯竟也将宁安寨打造成一个卧虎藏龙的英雄好汉聚集之地。不再是简单的喊口号、杀鬼子,而是通过巧妙的剧情设计,亲情跟爱情的交错融合,成功激发男性荷尔蒙,用有血有肉的江湖道义取代假大空的爱国情操。说简单些,就是让观众有代入感,而且观众也愿意置身其中享受热血。
        没有人像徐克以武侠电影的手法拍红色电影,也没有人像赵浚凯以江湖剧的形式拍抗战戏。《大刀记》不仅填补了市场上没有冀鲁人民抗战题材影视剧的空白,更会让人们像记住黄飞鸿、楚留香一样记住梁永生。有血有肉是一个角色的灵魂,真情流露是一部剧生存之道,所幸梁永生跟《大刀记》都做到了。
        即使横刀不立马,照样铸就热血传奇。

     6 ) 从侠义开始的《大刀记》

    前几年曾经有过一个国剧崛起的讨论,多有老生常谈,但也有不少新的追求。电视剧求创新,说难不难,说易不易,把电影那一套照搬进来,大约是现在全世界电视剧编剧们都在干的一件事。因此电影中常用的长镜头,就被《大刀记》拿了去开场。

    可圈可点的开场
    这个的开场非常漂亮,作为电视剧来说,算是近年看到的最有追求的一个开场。镜头从车夫推着板车开始移动,然后跟随着打闹的小孩一路进到市集当中,拿大顶的,唱大戏的,耍火棍的,耍猴戏的,热闹非凡,也有小偷小摸趁着热闹窃取钱财的,也有孩子被拎着教训的,也有穷苦老妇沿街乞讨的,也有各种小商小贩热热闹闹的卖东西,镜头一路流畅的指引着观众来到主角现身的地方,金枪锁喉。到此为止,一分多钟的长镜头把宁津市集的热闹带给了观众,也展示出了了这方土地上人物的群像。省时省工,又集中突出背景特点,确实也是不错的。
    可以看出《大刀记》的主创们还是尽了心,希望能给这个剧带来一些不一样的气象的。但华丽的部分也就到此为止了,电视剧还是有电视剧的创作方法,接下来走的是人物。这个长镜头虽然尝试不错,但始终还是看得出在调度上有短板,人物的行动过于刻意,甚至可以看得到导演是怎么安排演员进行走位的,甚至中间还差点穿帮,演员们自己给拽回来了。但能让群众演员做这么多有意思的尝试,还并非是主演,真该说声辛苦了,希望下次会更好。

    从人物开始,再回到事件
    在看到《大刀记》这个剧名的时候,脑海里一直回想着一句歌词,“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后来查了下资料,还真有一点关联。虽然梁永生的大刀和大刀队并没什么直接关系,但最终目标都是抗击日军,都是民族气节的体现。但从这一版电视剧来说,并没有像小说原著中那样,一层层的给男主角梁永生铺垫背景,而是先从人物出发,展示性格,展示武艺,引起纠纷开始。从剧本创作来说,这也是一种悬念的铺垫方式。从格局来说,又给剧集增添了一些江湖的意味。从梁永生在市集和白眼狼的对打开始,就颇有几分豪气,脑海里也盘旋着“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之类的名场面。但冷兵器始终是干不过火器的,大刀再强始终都是武艺上的较量,有高低,但把枪拿出来就明显是耍流氓。这种耍流氓的行径也就直接说明了剧中的大反派白眼狼为啥是个反派,和之前在刀铺里品鉴刀的时候完全不是一回事。他爱刀,爱的是邪气,梁永生的刀,劈的就是邪气。
    不过在背景不熟悉的基础上,看剧情还是有点着急的。明明可以说得清的事情,非不说清楚,明明可以避免的事情还是无法避免,用误会去制造矛盾,手法上并不高明,但好在剧情紧凑,而且一直给宁安寨铺垫令人敬畏的气氛做的也还不错。这时候梁永生身上的背景才一点点的揭露出来,当年贾永贵逼死他爹,他终归是要报仇的,这一仗无法避免,不论是前仇还是今恨,恶人始终是要有报应的。
    再说到梁永生和日本人比武一段,前两年电影里到处都是这种桥段的身影,看着有点腻味,但作为最终要以抗日杀敌为宗旨的剧,前面铺垫民族仇恨也是可以理解的。只是衔接的强度不够,变成了主人公这边还要和仇敌贾永贵斗争,那边就不管不顾的先跑去比武,回来之后蜡烛两头烧,着实也是个辛苦的男主角。再加上任性的妹妹和受气包女主翠花,梁永生的人生可以预见是一场漫长的,做斗争的人生。

    武林正宗还是江湖传说
    回过头来讲讲市集的那一战,虽然动作招式不够好看和华丽,但打斗逻辑倒是非常漂亮的,首先是梁永生和恶霸四爷的对打,然后是小喽喽的群战,再到贾永贵大boss的登场,节奏清晰明朗,层层递进,尤其喜欢伞下的那场,含而不露,乱象中大刀突刺,险象环生,伞一揭开贾永贵连滚带爬,梁永生占尽上风,效果颇好。说是武侠片还真是有那么点派头的。
    在之后与日本人比武的过程中,门书海老爷子开始科普克制日本刀的苗刀的时候,熟悉徐浩峰《倭寇的踪迹》的观众们就可以会心一笑了,《大刀记》还是做了些功夫的。但电视剧始终还是受限于资金,徐浩峰那套被王家卫在《一代宗师》里玩花了之后,《绣春刀》赶上来也学了个八成,《大刀记》作为电视剧也学得有模有样。在看比武的过程的时候,差点脱口而出朴刀,结果日本人也说这是朴刀的刀法,顿时还是有些成就感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侠义精神再上升自然也就是民族家国,郭靖也是从侠者变成了民族英雄式的人物,所以说《大刀记》是纯粹的抗日剧倒不尽然,倒不如说是从武侠开始的,以侠义之心逐渐成长起来的民族英雄较为妥当。

    当然,剧中也有不少槽点,比如那个一身粉红色任性的妹妹,还有怕什么来什么就坡下驴的剧情,门书海对梁永生的评价“具备练武的黄金身型,颇高的文字素养,他是内敛的自身性格”,也都透露出《大刀记》还是没能逃脱槽点剧的命运。但是从武侠江湖这个角度切入到传统的抗日剧当中,大刀还是比手撕来得更有民族性。

     短评

    以往一打开电视就像进了电视精神病院,每个频道都让铺天盖地的雷剧占据着,他们都保持着一个宗旨 ,就是不能流芳千古也要遗臭万年,反正中国的视坛的编剧导演们早已江郎才尽没辙了。《大刀记》却让我又有了希望!

    9分钟前
  • 风起云涌
  • 力荐
  • 陪爷爷奶奶系列。

    12分钟前
  • 福雷斯特冈普
  • 较差
  • 这个服道化我真是………

    17分钟前
  • 小兔子君-
  • 较差
  • 家里老人在看,瞄了两眼,不打一星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22分钟前
  • 大嘴鱼京
  • 很差
  • 粗制滥造

    23分钟前
  • 爱死磕的小青年
  • 很差
  • 大刀记电视剧拍的烂垃圾

    26分钟前
  • 180****7187
  • 还行
  • 感觉还行,反正爸妈看着不错就好了,国共日三军大战。

    28分钟前
  • Yuimokin
  • 还行
  • 神话。

    33分钟前
  • keke
  • 较差
  • 磕磕夠夠的···

    36分钟前
  • decidels
  • 还行
  •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7399777/

    39分钟前
  • 张楠
  • 力荐
  • 配角出彩,主角面瘫。

    43分钟前
  • 蚩奡
  • 还行
  • 看了十分钟,眼已瞎

    44分钟前
  • 炙热与冰冷
  • 很差
  • 哼,我就知道玉如得跟她哥到一块

    49分钟前
  • 神龙斗士
  • 较差
  • 剧情拖拉的一比

    51分钟前
  • L赛博ID怪L
  • 较差
  • 。。。跟着爸爸看的,也就那样吧。怀着对山东汉子的热爱勉强在看。

    52分钟前
  • 蘑菇酱
  • 推荐
  • 导演真不容易,为凑集数整了那么多婚外恋,我党都没能逃脱

    56分钟前
  • 北落师门
  • 很差
  • 无脑黑也怪没意思的

    60分钟前
  • 青年哪吒
  • 还行
  • 电视上看完,还行

    1小时前
  • 艾丽丝岛
  • 推荐
  • srds这个剧的演员还很努力地说了日语(发音就不要求那么多了 比那些说中文后期再配日语的敬业多了

    1小时前
  • 阿颠
  • 还行
  • 看了一集,被编剧的智商所折服了

    1小时前
  • 圆轱辘葫芦
  • 很差
  •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