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入门级影迷爱这个
这个种类的欧洲电影,浪漫温馨的战争片,我这种入门级影迷当时很爱很爱的。小男孩的乡村生活的后半段,记得很多的,好像十放专门讲过后半段。想起来另外几部类似的电影,在河上划船的欧洲片,剧情好像是:一个喜剧,男的在划船,想要去亲吻女主,结果被河面上的伸出来的树枝挂下了船;男的和女的都是一身欧洲式的打扮。好像也是在十放看的,是哪一部就忘了。二是一个片子,小男孩跟女孩划船,在船上亲了女孩的电影,叫什么又忘了。是什么都不知道。再标记另外一部电影吧,一个有关大鱼的,是不是就叫《大鱼》,我去看一看剧情吧。我的记忆原来是有偏差的,以前记得,说的是学校炸了,孩子们大呼小叫然后就跑去抓鱼了,然而这却是最后一段才有的剧情。
2 ) 童年
让我难忘的是爷爷让billy和sue去抓鱼那段;波兰人擅离职守与姐姐在船上会面那段;以及最后爷爷1万个不满意送billy去学校,后来得知学校被炸,billy高呼感谢希特勒那段。最深刻的几个摄影定格是 1.billy和sue去抓鱼,德国战机丢下的炸弹掉在水里炸死了好多鱼,billy从水里探出头来惊喜的表情2.波兰人被军队宪兵带走,汽车开动了,大家朝他挥手加油 3.billy偷了苹果送给姐姐,sue抱住哥哥,姐弟妹三人的幸福场景 4.爷爷得知billy上不了学,高兴的坏笑的表情
3 ) 感谢战争和炸弹,感谢阿道夫
影片的结尾处,孩子们欢呼着,大呼“感谢阿道夫”。恩,这是二战时期的英国孩子,阿道夫希特勒是他们的死敌,这才刚刚遭遇了炸弹- - - - - - 可是,你也不能怪他们,炸弹炸掉的是学校的房子! 由此,可以不再上课,继续回乡下爷爷家摸鱼抓虾去了,难怪比利感慨道“我这一生,从未像那一刻这么幸福过”。
战争可能对大多数人来说可怕,可恶,可恨,可是未必一无是处。就像奥运会貌似应该举国欢庆,可总有人怎么也欢乐不起来――― 如果因为鸟巢拆了你的房子,如果你老婆临产,汽车却今天不能上路,如果那些几百亿几千亿的经费本应该用在更有用的地方―――如果――。
鹦鹉台风入侵的大雨清晨,是适合看本片的日子。因为天气有点小阴暗,因为心情有点小郁闷,所以看着比利在战争废墟里乱砸玻璃,真是让人开怀的事情。
我喜欢这样的电影,没有大牌演员,没有狗血主题,没有意料之外,没有辉煌壮丽,一切仿佛如同邻居的身边事―― 战争,离别,炸弹,爱情,即便是这样的词语都没有组合出史诗来。比利的父亲一时冲动去参军,比利的母亲有点小小动摇,与邻居有点小小暧昧,比利的姐姐与当兵的有点小小的纠缠,出了点小小的意外,隔壁邻居有人被炸死,但也看不出有太多的愤怒和悲苦,生活有点贫穷,可是大家还是拿出简单茶具喝下午茶。
生活愈见艰难,纯真愈显可贵,所以在战争和炸弹中间,那些没有被卷入战争洪流中的生活惬意之处,愈让人心动。
午夜的轰炸,不过是场焰火。被击落的德军俘虏,还要注意不要踩到菜园里的甘蓝菜。充满危险物的汽艇,不过是场有趣的表演。海滩旁的炮弹声,不过是个背景乐。
连战争和炸弹,希特勒,都要被感谢,生命中,岂不是太多需要感谢的东西。
感谢奥运会吧,在10年前激发我的热情,10年后又磨灭我的热情。
――――
我必须要感谢大路同学,他不但免费借我好片子看,还用各种办法督促我看完―――
4 ) 一部充满惊喜的电影
一口气看了两遍,两次看到电影结尾,自己也跟着小孩子们一起哈哈大笑,刹那间都觉得自己的人生美好了。不知道看过这部电影的人有没有跟我同样的感觉?
所以有时候觉得幸福很简单:发现一首好听的音乐,看完一部温馨美好的电影,顿时觉得天空都蓝了,不好吃的面包也变香甜了,无聊的一个人的礼拜天也有了意义。
看完这部电影,我发现另外一个定义电影好坏的标准:惊喜感。是的,我觉得这是一部可以带给人惊喜的电影。伟大的电影,可以是深刻的人生,残酷的战争,可以是生活的无奈,更可以是欢快的童年。就像这部Hope&glory。
看电影到一定数量,故事情节看看大概有时就会猜到结局,比如看《百元之恋》就会猜到女主会被男的甩,拳击比赛肯定会输;看《机械姬》就知道男主会被永久的锁在屋内;因为那些电影的剧本编剧已经层层铺垫好了主人公最后的结局,剧本逻辑严谨完整,合乎逻辑,所以看到一半猜到结尾就很容易了。可是我看这部电影却完全猜不到后面的情节发展,猜着猜着老失败,都有了挫败感,正因为这样不按照逻辑出牌的电影,却带给我们很大的惊喜,再加上美妙的配乐,真是一场观影盛宴!
爸爸上了前线并没有让别人送死亡消息,也没有残缺不全缺胳膊少腿的回来;姐姐未婚先孕,法国下士没有抛弃她,而是完成任务后回来娶她并生下孩子;房子被烧了,一家人搬去外公外婆家住,去打鱼时并没有因德军的炮弹受伤,而是载回满船的鱼儿;几乎每天都有德军的轰炸,房子被炸掉,镇子里的人有死掉的,可大家还是对着德军的降落伞欢欣鼓舞,热气球开心不已,仿佛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不是战争,而是平常的生活。所有的人即使最后也没有出现任何之前战争片中那悲催的场景,其乐融融的生活堪比盛世。
这就是这部电影所带给我们的惊喜。看过一个小故事说一个人应该有两份简历,一份记录着所有的不幸抗争,一份记录着所有的光鲜好事,就看我们想要展示什么给他人看。99%的战争片都想让我们看见战争的残酷,可这部电影却让我们看见了另外一种战争,没有宏大叙事,没有深刻检讨反省,没有苦难,只有轻松愉快放松,一句话,好好看!
我一直在想这就是氛围情绪的感染力。
快乐的人会带给别人快乐,悲观的人会带给别人悲伤。
战争都可以如此让人高兴,那我们自己是不是也应该更好的演绎我们自己?
5 ) 童年时
谁都不愿意自己儿时的记忆里只有沉重的书包和训导
主任的戒尺,最好是能遇到长着对铜铃眼的外星人。
没有的话,偷地瓜的经历也可被发掘出来作为茶余饭
后的谈资。本片的主人公——小比利碰上了二次世界
大战,这个伦敦男孩真够幸运的!于是空袭警报代替
了下课铃声,孩子们不得不带上防毒面具背诵乘法口
诀表。当然也免不了悲惨事件的发生,小男孩的家在
战乱中毁于大火。犯愁的母亲为全家的口粮担忧,急
得直掉眼泪;小比利亦哭,为烧焦的玩具兵哀号。好
心的邻居伸出了援手,外公也将一家四口接去同住,
德国人的“礼物”——炸弹更是把吃不完的鱼儿给送
上了岸。暑假过完又是长假,全因校舍光荣中弹。不
一样的童年令苦难的日子也大有乐趣。
6 ) 还有什么比童年更美好吗
看这部电影的经历太特殊了。8月的一个下午,在家里无聊的上网,电视机也无聊的开着,突然我被电视里小孩子的吵闹声惹得很心烦,刚准备去关电视,走进发现是电影频道放的一部外国片,片名很有意思,叫希望与荣耀,本以为是一部英雄类的二战影片。但是我看着看着发现其实是一部记录二战伦敦一家子尤其是主人公billy(小孩)的战争时代的快乐时光的童趣往事,并且后来知道了电影的导演就是根据自己童年的往事拍的。这部电影虽然也拍出来一些苦难的场景,但是让人丝毫感觉不到苦难的存在,有的只是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念。如同电影里父亲的四个女儿的名字一样:Grace, Hope, Charity,Faith 。让我难忘的是爷爷让billy和sue去抓鱼那段;波兰人擅离职守与姐姐在船上会面那段;以及最后爷爷1万个不满意送billy去学校,后来得知学校被炸,billy高呼感谢希特勒那段。最深刻的几个摄影定格是 1.billy和sue去抓鱼,德国战机丢下的炸弹掉在水里炸死了好多鱼,billy从水里探出头来惊喜的表情 2.波兰人被军队宪兵带走,汽车开动了,大家朝他挥手加油 3.billy偷了苹果送给姐姐,sue抱住哥哥,姐弟妹三人的幸福场景 4.爷爷得知billy上不了学,高兴的坏笑的表情
经典的电影,几年来从电影里收获的为数不多的感动。
靠细节动人的电影。但是做起来真他妈的难啊。这么多人、一整条街烧起来、巨大的氢气球的陨落,这是什么调度难度啊!现在看到过得有明显象征性的大东西在天空中飞来飞去的还有《尤利西斯的凝视》《再见列宁》《雾中风景》
小男孩眼中的战争记忆,当记忆中的痛苦和仇恨时间冲淡了以后,是否还能保留纯洁。导演隐喻了生活中的虚伪性。各种各样的谎言都在这个奇异而又普通的生活中存在着。而孩子则在成人世界的谎言中学习、成长。
war from kid's perspective. Thank Adolf, how similar to the CR, when chaotic becomes fasinating
拥有战争记忆的成长,笑中有泪,与众不同,看似轻松而不轻松并且诙谐的阳光永在。
与《美丽人生》在集中营里父亲用带泪的欢笑包裹着残酷的生活保存孩子心中最后一份童真不一样,它纯粹以喜剧的形式传达着一种纯净和童稚,甚至连外公的疯癫都透着世事洞明的智慧,以至于最后德国鬼子的轰炸让学校停课时,孩子们高呼“希特勒万岁”的欢笑也那么富于传染性的感染力,让你想说教也无从说起
这是一部以小孩的视角来描绘二战初期伦敦生活情况的片子,画面中虽不出现传统战争片血腥场面,但还是能让观众感受到战争对普通人生活的巨大影响。两位小演员出色的表演令人难忘,特别是扮演主角妹妹的小萝莉,因为台词不多,所以全靠眼神!国配版被剪了大概4分钟的戏,不影响总体剧情但有损主题表现。
温情又有喜感的战争题材,以二战英国后方孩童为视角,战争的残酷就在他们身边,纯真被这残酷一点点消磨殆尽。“They blew up the school! Thank you Adolph!” 辛酸又讽刺的一句台词,战争改变很多人的生活,但愿苦难不再降临。
表面上看是家庭生活琐碎剧,混杂一些狗血的中年老年甚至儿童情感戏。往深了看,这简直就是英国人戏谑战争的教科书。也只有英国人才拍得出这样二逼作死片子,但最后那句“thank you Adolf”点睛之笔让我在黑暗的教室里狂笑不止,于是我被英国佬同化的笑点不允许我说我不喜欢这部电影。
只能说,Billy的童年太幸运啦!故事离我太远,无法感同身受。只有影片开始时的一段触动到我——一个阳光明媚、风和日丽的上午,Billy和妹妹在院子里玩耍,姐姐吵闹着要干什么(估计是情窦初开了),这时广播里播放了英国向德国宣战的新闻。父亲走到院子里说:(大意)今天天气多好啊,正适合做宣战的日子!——是啊,很多人想象中像战争这种重大事件的发生一定是有很多征兆的。其实是不会有的。战争,对于个体而言,往往都是在这样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上午开始的。
笑中带泪,泪中带笑,戏谑,苦闷,赞美,感动,各种感情互相融合得非常和谐。不仅展示历史风貌,同时阐述人生哲学。此片无一处我不喜欢。两个小演员的表情语言真是绝了,特别是小男孩每次看到感情戏的那种不屑。这俩孩子太可爱了,特别能激发为人父母的欲望。
果酱就是果酱,全世界都一样,多简单的人生哲理
丰富的声音 废墟中弹钢琴 战时也要维持的平常生活 傍晚邮递员从歪倒的埋了半截的邮筒中取出信件 生命之河与stolen days 小小年纪看透一切的双眼 别人的爱恨情长没意思 但还是要给小外甥偷摘果子
这个题材和故事是真好,只可惜被生涩的表演和调度拖了后腿。可惜。
用儿童式的戏谑风格来呈现战争生活,儿童视角,全片洋溢着希望与欢乐的论调。最让人难忘的是对战时生活细节的展示:手电筒、飞艇、防毒面罩、果酱、“国王的演讲”等等,即使遭遇不幸,电影最后总是转折为幸运,开学第一天,学校被炸,感谢希特勒,在孩子的世界里,战争永远都只是场游戏。
猛一看海报真像波兰斯基的雾都孤儿 电影真美好 这样让人觉得生活是多么美好的电影是绝对不会差的 就是看的版本很奇怪 一会儿中文一会儿英语 ps:剧情简介还真复杂啊
对温暖人性不遗余力的鼓吹,如何在战争中活得有尊严、有乐趣,大团圆结局让人心生感激。想起汪曾祺的《跑警报》和一些文革叙事,大乱中总是有小静。
儿童视角的战争故事,普通人在战争中的遭遇。这种题材很常见,但本片的主旨却与同类题材大相径庭。让人想到这样一些主题词:熊孩子,没心没肺,商女不知亡国恨。诸多情景令人不适:邻居孩子妈妈被炸死,大家只是好奇地询问求证,并无半点忧伤与同情;一群小男生付费后排队观看女生的下体;学校被炸毁后孩子们欢呼雀跃,甚至喊出阿道夫万岁……伪装成幽默豁达的麻木冷漠,有三观不正之嫌。
这可能是我看过的最独特的二战题材的电影,也是我看过的除了喜剧之外最乐观的战争题材电影了。本片通过家庭和孩子的视角讲述了二战初期英国本土的状况,正如片名一样,影片中的人物心中随时都充满了hope,使得这部影片非常独特也非常有味道,战争仿佛成为了一个可有可无的背景板,而作为观众也很难不被影片的乐观氛围所感染,影片的结尾也非常有意思,学校被炸后孩子们欢呼雀跃,虽然多少带点讽刺意味但和影片整体的基调也是相当吻合,我个人是十分欣赏这部电影的。本片虽然都是一群不知名的演员,但群戏却非常到位,小男孩的表现很不错
962M .D9.3Audio.MiniSD-TLF.mkv
少年不识愁滋味 很独特的观察角度 更喜欢前半段 到了该懂的时候总会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