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如此一般的电影你们在高潮什么?
被这部电影断断续续刷了快一个月的屏。
从First中得知这部电影开始便有期待,忙完月初后火速订了11号尤伦斯展映交流的票。果不其然让我失望了,先不说与杀人回忆半毛钱关系都没有,就那“悬疑片”仨字也应该立马撤下,这俩大宣传主标将会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电影的口碑,信我。当然以上两点(和烂配乐)并不是我失望的主要缘由,宣传目的当然是得骗观众进电影院,与导演本人意愿或许是违背而又无可奈何的。
整部电影给我感觉是单独的把每个和女主成长有关联的人单独拍了成品,比如我与庸碌父亲、我与妖艳同桌、我与邻班呆男、我与...然后把这些成品剪碎七拼八凑到一块在中间衔接几起凶杀案便匆匆出炉,于是在多个转场处你会觉得是那么的生硬、隔应。开头称得上“大量”描写铺垫的父亲,在最后在客厅用“女儿你知道我多爱你吗”的突兀台本杀青了,他自大、执拗、封建却又对真相疯狂追求...等等描写没错就是告诉你我父亲是这样一个人然后就把他撩在那,除了让我们体会到当初那个年代父亲大多是重女轻男的封建思想形象外对剧本推动没太多作用,甚至对案件本身也无多大作用。执着于真相、现场拍照、下棋暴躁也仅仅为了人物刻画而已。
王导在接受提问时回答道,这部影片大多是按照自己童年往事所撰写的,因为很多年前受父亲去世的打击开始写这部剧本,花了10年时间有了现在这部电影,王导原本觉得她与父亲之间是他不爱我我不爱他的状态,可在父亲去世的时候她才懂得了亲人之间独有的羁绊,一蹶不振好一阵。尽管如此,我还是未能看出影片中展露出导演阐述的那种情怀,特别是父亲生硬最后的“爹超爱你论”,看起来更像是前面那么多铺垫的生硬的闭合,我觉得在王导其实能做的更好,没能看出那份情感让我很遗憾。王导又回答了片名,黑处没有特别的注释,黑暗的防空洞、模糊的芦苇丛等等都可以是黑处的隐喻,“本来经历了种种事情后的女孩自以为了解了成人世界却在收到张雪明信片的瞬间对自己的认识产生质疑从而又站在了黑处中...”似乎是导演感觉最贴切自己本意的解释,而我却无法共鸣,女孩的认知是什么?是以为自己的同桌已死?是学会打粉底?是背熟了父亲“爱女论”?是看哭了蜜桃成熟时?我不得而知,而女孩为什么会哭?成人世界ox的恶心还是李丽珍过分美丽?应该是肉体摩擦下的纯情台词让女孩为真爱感动吧,嗯,对的,未熟少女关注的点就是不同,而强烈促使女孩在多次发生强奸杀人案的家乡还敢大晚上在一群陌生老男人中独坐看A片的勇气是得于养老院中看不懂的金瓶梅还是还没来得及看就被查水表的欧美录像带?原谅我找不着头绪,可能仅仅是为满足导演设计的“纯情之泪”。我觉得导演那句“想说凶手可能是身边任何的人,我们身边处处充满危机,活着长大不容易”可以对应影片中生硬出场的无故跟随智障者、莫名磨刀理发师、猥琐偷窥冰棍佬,他们的出现仅仅为了表达导演的这句话吗?还有时而渲染每位死者的X伤痕,除了为后面"屈打成招"作证明外可能还是为了致敬嫌疑人X的献身?(只不过本片真正嫌疑人仅在结尾的文字独白中“现身”)女孩发现埋尸那段就更莫名其妙了,发现尸体不见后诡异的笑容也许在嘲笑自己犯傻出现了如此清晰真实的幻觉,也许在嘲笑我不理解加这段戏的含义。
个人总结本片为一个未熟少女的半熟日记,可以算是别树一帜的青春片,丰富的年代元素也值得品味,只不过导演为了更有代入感而刻意加入了太多可有可无的东西,让人看了觉得拥挤却空洞(比如时不时的经典粤语歌、课堂上的各种老梗等等),最让我印象深刻也是最喜欢的一幕是女孩在养老院为老头念金瓶梅那段,感觉影片所要表达的荒诞于之漫长枯伐的叙事还不如这场简介有力的戏来得强烈。王导作为非科班出生的导演处女作确实值得赞赏,但还可以更好,影片的摄影剪辑配音、场面调度、叙事结构、各种轻重拿捏等等来说确实算得上中等,(也有可能因为我们现在看的与First的原版有出入)在简短交流会中能感觉到王导的谦虚与平易近人,而我的愤怒来源于营销号的各种吹嘘与盲目宣传,平日里常看的大V也在各种高潮,也许我get不到点,是否有“奸杀”两字就能满足你们对大陆电影发展的意淫?评分不会受这些因素影响:6.5分,些许时间以来,说到处女作,果然让我惊艳的也只有国外多兰和国内毕赣,天朝电影还有好长一段路要走呢,别急。
--14日被公众号刷的不耐烦的su临时影评,可能会不定时修作改正,谨表个人观点,谢谢。
(分享给大家first原版和龙标版差别贴:http://www.moviebase.cn/uread/app/viewArt/shareViewArt-533f44c340b5402f8831b2d87f91f6d7.html?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其实还是鸡肋,并无太大差别)
2 ) 又来打一场流水仗
1.这部片分过低了,感觉它应该到7分往上,如果再自私点讲应该过7.5
2.遗憾看不到电影节版,这里贴两个总结光电再创作痕迹的链接
//m.douban.com/movie/review/8151435/
//m.douban.com/movie/review/8144603/
3.不要再说或喷所谓的中国版的《杀人回忆》了,确实有借鉴,但本质上不是一类。同理也别纠结于凶手是谁了。
4.看完惊奇地发现,男孩的青春期是侵略、欲望和破坏,女孩的青春期却是恐惧、危险和压抑。后来看到一友邻短评,醍醐灌顶。套用一下,女孩要经历“精神的破处”(试想一下初潮和初夜的相似)。
在此之前,女孩是没有性别的。在此之后,原来正常的事突然就被禁止了(跨坐自行车),异性朋友突然成了雷区(注意,对男孩却不是,电影里也演到了这点),凭空多了很多秘密,比如例假和内衣。相比而言,男孩认识他们的生理器官要早得太多,而且,青春期不需要他们做出任何牺牲或理解。如果说青春期是一次官方更新,那么对于男孩而言,就是突然多了N个副本,而且都设有巨大的福利或奖励;对于女孩,则是被强行删号。
青春期为男孩打开了面向新世界的门,却把女孩关了禁闭,四周黑黑的,全是不可言说的禁止和未知,充满着危险的气息。
5.“精神的破处”也让我理解了曲靖看电影时的哭泣。了解性知识是在精神上变成女人,甚至不能称其为“成长为女人”,因为女孩原来的十几年的生活从来不是为了这一刻做准备。所以,曲靖的泪水,是在没有做好准备的前提下突然告别了过去的懵懂的自己,也是独自一人历尽艰难终于重见了光明。
不知道为什么,想到了《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里林静趁虚而入郑微时。这部小说我看了不下五遍,每每哭在阮阮死。最后一次哭在上面这个场景。觉得,郑微太孤独了。一个人面对全世界,在人生路上踽踽独行。曲靖也是如此。其实,每个青春期的女孩都是如此。
6.电影的氛围,细微处的心理真的只有女性才能体会和理解。有些人说导演故弄玄虚弄出好几个嫌疑人,我倒是觉得,电影镜头一直混着曲靖的视角,也是导演作为女性的视角,也是每个经历过青春期的女孩的视角。
举个例子,曲靖的梦特别让我有共鸣,也让我尤为后怕。
小时候学琴。琴房在学校一楼大厅一条偏僻的走廊的三分之一处,尽头没有灯,但有逃生走廊,所以偶尔会聚集一些学生。
然后,6年级时,一次一位叔叔逗我,非要听我弹琴。我躲回琴房后,他在外面敲了好一会,后来又装作已经离开,静静地等了一会。我当时只是有些堂皇。结果——
那天晚上,我就做梦梦到他追我到琴房,我来不及锁门,只能用尽全力尽量顶住门。终于把他锁在了门外,他就在那一直敲门。
这个梦来到特别意外,意外到给我留下了很大的心理阴影,以至于我后来见那个叔叔一次,晚上就会做一次这个梦。
然后又想到,也是在这个年纪,有一次去小卖店。记得屋里很暗(下午,可以开灯的点了,但没开灯),我进到店里走过一半的柜台,突然看到老板闷闷地坐在柜台后面抽烟(估计是又和他老婆吵架了)。只能看清一亮一暗的烟头的红光。记忆中他就是死盯着我,死盯着(实际上,可能在出神吧),我的记忆就到这为止,怎么出去的,后来做过梦没有,现在都不记得了。但是,那种梦里的恐惧感渗入了现实中。
后来这些事都渐渐忘了。直到我初三或高一的时候。也是很偶然地进了一家日杂店。店很深,被中间的货架分为两部分,两边也都是货架。上面乱七八糟地堆着货物,因为很暗,感觉灰土土的。
我鬼使神差地往里走,两个朋友在店铺的另一边(也就是货架的另一边)。我走到店最深处,突然看到有个男人坐在凳子上,应该是店主。记忆里,那个角落太暗了,暗到我走到他附近才看到他。
记得我当时生硬地转身,然后慢慢地走出了那家店(我在害怕的时候,会有意放慢动作,因为怕飞快地逃跑的话会更害怕)。印象特别深的是,当我重新站在阳光下,听到朋友们照旧的笑声和谈话声时,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然后,这次经历在梦中完美再现,而且,醒来后回想起了之前那两件事。
对于青春期的少女,世界真的是有些恐怖。
7.完成精神的蜕变,走出小黑屋后,世界之门就敞开了。但是,生活就是一马平川了么?不,仍是充满危机的齐人高的荒草地。
8.真的后怕,今晚要开灯睡了。
3 ) 童年和父女关系
原载公众号花花猫
WeChat ID:huahua_cat
之前国产电影《中邪》开始火的时候,看简介种草了这部国产电影《黑处有什么》,豆瓣的简介是这样的:
1991年春夏之交,中原飞机厂家属区内,一起强奸杀人案打破了往日的平静……初二中等生曲靖和老留级生张雪的爸爸同为负责这起案子的警察,但有着迥异的办案风格:曲靖的爸爸出身法医,迂腐和小气的个性让他总是成为大家取笑的对象;张雪的爸爸是退伍军人,办案凭直觉,因为破案率高,是单位的红人……凶手很快被张雪爸爸抓到了,但相同的强奸杀人案再次发生……没人注意到被老师赶出教室的张雪再也没来上课……
不知道是被剪辑了,还是说“悬疑”、“犯罪”只是吸引眼球的标签,如果非要定性,我会给这部电影套个“青春片”的帽子。
相比早于我青春年代太多年的《致青春》、是我青春年代但丝毫没有代入感和熟悉感的《左耳》、《我的少女时代》,晚于我的青春时代而且丝毫无法理解的《青春派》,更别提《同桌的你》和一众IP片。(天,我看了这么多烂片)
《黑处有什么》是目前看到的最最最真实的青春片,虽然女主设定比我大(我出生前一年她就初二了),但她所经历的和我的童年一样的,相信也是目前正在看手机的你所经历过的:
省着用的胶卷,被爸爸妈妈安排在花花草草旁拍照。
全校一起去电影院看电影,记得那时候看过科幻片,讲宇宙的。
逢年过节登台演出的时候,头发被扎得老高老紧,腮帮子红得像猴屁股,眉中间还用口红点一个红点儿。
去敬老院表演尴尬的节目,我真的怀疑那时候看我们表演的相声老人们看懂了没。
还有大院儿生活,学骑自行车,老爷们骑的二八大杠和没有大杠可以优雅地从前面跨过得小坤车。
这些都是我的回忆,我的童年,我的青春啊。
电影里的父女关系,也是特别真实的。小时候爸妈常不在家,我晚上在别的小姐姐家玩,有一晚她给我扎了个小辫儿,回家的时候爸爸在吃冷饭,看到我犹豫了一下,然后严厉批评了我。但他不是批评我晚回家,而是“像什么样子”。
我现在特别能理解爸爸当时的心理:一个不懂女孩的父亲,看到兴致勃勃从外面回家的女儿,觉得应该训斥点什么,但又不知道从何说起,只好拿短发的却扎了小辫子说事儿。
电影里也是这样,母亲重男轻女,动不动就对女儿冷嘲热讽,打头打肩;父亲完全不懂女性,从他不尊重母亲,不帮助家务,不及时回家吃饭,嘲笑母亲化妆等行为都能看出来。父亲骑自行车带女儿回家,看到女儿叉开腿坐在后座,让她朝一侧重新坐,要有“大姑娘的样子”,女儿问“大姑娘什么样子?”
一个14岁的女孩儿不知道月经带是什么,不知道来月经是怎么回事,妈妈不陪着买胸罩,售货员不卖胸罩直接给小背心……
这样的环境里,却要求女孩有“大姑娘的样子”,大姑娘是什么样子呢?
还有父亲从女儿嘴里频频听到留级生张雪的名字,认为女儿和张雪走得太近,大声呵斥女儿让她与张雪划清界限。这也是一个不懂女孩的父亲常常做的。
我初二的时候,2006年,世界杯还没开始,我从报纸上看到小将梅西很被看好,恰巧班级里要求做英语小报。我让爸爸帮我打印一张梅西的照片回来,他大声说:我看你们班这追星的班风很差!
并不是责备父母,只是时代洪流中无法避免的浪潮将一代代人塑造成不同的样子,所幸一代代父母在变得更好。
喵~
4 ) 深翻九零年代
说到《黑处有什么》时,影迷们往往会将其与《杀人回忆》相提并论,但这样一部“依附于”名作之下的作品,却在评委会与影评人之间享有奇高的呼声,并最后一举拿下了FIRST最佳导演及影评人“费比西”奖,看来似乎有些不可思议,但细细查来又在情理之中。
故事说起来有点老土:91年春夏之交,月黑风高的晚上,一起强奸杀人犯打破了小城往日的平静;随后强奸杀人案一次又一次发生,但令人丝毫摸不着头脑。负责办案的警察有出身法医大学的曲警官和五大三粗、以直觉办案的张警官交锋下强奸案还是一件接着一起不断发生。曲警官的女儿曲靖正值青春,她的小世界由大时代推动着不断变化,观众也借着她的眼睛走进这一起恼人又神秘的案件...
虽然披着《杀人回忆》连环强奸杀人案的类型片外衣,《黑处有什么》不落窠臼地重现一个时代富有特点的细枝末节的同时,还能用平顺的笔法勾勒出一个经历青春迷茫与隐痛的女孩真实的生命体验,层次丰富,立意不凡,在近年来多如狮子座流星雨,却陷于营造下三滥“疼痛体验”的青春片中显得鹤立鸡群,超然尘上。
从影评人对《黑处有什么》究竟是类型片还是文艺片的争论上多少可以看出《黑处》的智慧之处。女性生命体验与连环杀人案二线并置,交织出一整个时代的侧影。实际上这三条线若是单独被挑出来多少都是站不住脚的,毕竟王一淳讲杀人故事远没有奉俊昊来得风生水起,跌宕起伏;比讲青春故事实在又比不过岩井俊二绝美纯真,吊足观众胃口;比讲时代故事更没有贝托鲁奇的超凡的史诗视野和调度能力;那么,《黑处有什么》只能稍退一步,把故事揉在一起,三线合一形成了相互扶持相互映照的架势,聪明地让人很难在故事中鸡蛋里面挑骨头。王一淳的推理能力当然是让人扶额的,但是能将软肋转为优势的能力确实让人叹为观止,拆空一个类型片的血肉,以文艺情怀补之,可见其潜力。
从《小武》开始,中国独立导演开始用流行音乐为影像渲染时代感,在国际上饱受赞誉,也让《心雨》成为八十年代的标志。《黑处有什么》中的流行乐确实也是具有标签意味的,这不可夸;然而,影片中小女孩曲靖却借着一首Beyond的《海阔天空》和一个青涩且不懂得表达感情的男孩子产生了感情。这样一来,流行音乐就不再仅仅是时代的符号象征,它还成为女孩整个生命长河中可日后在回忆中返回的一个锚点。这种处理手法在青春片中不少见,但青春片中的音乐很难作为时代标签点醒一代人的听觉体验,《黑处有什么》能“脚踏两条船”没掉进河里,也是一个小惊喜。
丰满的剧本补足了王一淳还显得十分薄弱的影像叙事能力,也为王一淳赢来了不少一直浸润在类型片中的普通观众。《黑处有什么》有一种莫名的魔力,能让观众在观影结束之后不去追究这一起连环杀人案的设计在逻辑上有多么“过时”,叙事根基多么薄弱,而是全身心沉浸在王一淳构建的,一整个飘荡着李丽珍甜笑与Beyond深情贝斯的九十年代中流连忘返。电影本来就是一种幻术,还有什么能比将观众困在一座虚构的记忆迷宫中更标志着制作者的成功的事?
近期来被人不断提起的《少女哪吒》其实非常适合与《黑处有什么》放在一起谈谈,毕竟这两部片子的相似性多到了让人无法不联想的地步。《少女哪吒》与《黑处有什么》都旨在通过展现女性青春的方式回望九十年代,然而前者也许过于拘泥于“叛逆(哪吒)”二字而失去了最大程度映射时代的韧性,仅在美术和画面的层面上创造了所谓的怀旧感,晓之于理,却无法动人以情,这种缺憾某种程度上也决定了《少女哪吒》“情感营销”的宣传方向。不可否认,李霄峰的画面叙事能力比《黑处有什么》实在强出了不止一点两点,可能为了传达某种“艺术企图”,《少女哪吒》选择在最重要的情感共鸣上拒人以千里之外,所以在这个层面上,我不喜欢《少女哪吒》也不会给它差评。
让一个男导演去拍一个以情感渲染著称的女作家写出的故事,重冲突而轻动机大概也诚实地表达了男性眼中女性心理的理解不能。所以,女性的故事可能还是得女性来拍。《黑处有什么》不加雕琢却已经浑然天成的叙事节奏呈现了女导演在情感表述上的天然优势,靠直接生命体验塑造的角色确实秒杀了一切靠代入、靠情感冲突塑造来的“纸片人”。王一淳在生活中的“天然萌”让她在“艺术企图”上不如大部分“文艺片导演”有野心,所以能够饱满又平心静气地讲一个“正常的”故事,给如今已经被“残酷”、“矫情”的青春片及“晦涩”、“不说人话”的文艺片小正了一回名。
当然,作为一部处女作,《黑处有什么》的粗糙也是无法忽视的。为了营造扑朔迷离的惊悚感,最后在影院中与观众见面的影片中莫名其妙多出了不少廉价的环境音,配音前后不均衡,十分让人出戏,在这一点甚至还不如原来粗剪版全片统一干爽的风格来得舒适。相对于《少女哪吒》,很容易看出《黑处有什么》在影像表达上的缺憾——将技术上的话语权过度交让给摄影师或者副导演或多或少地削弱了导演作为电影作者的表达,全片缺乏独特而统一的影像风格,使得成片更像国产电视剧而不是一部独立电影。
当然,《黑处有什么》也有些好玩的意象偶尔能打破这种由于拒绝与真实保持距离而产生的平庸:套头娃娃、真实到颇接近常人视觉经验的警察、警察局设置、赖宁与女孩夸张化妆形成的有趣映射恰如其分地反应了一个极左审美褪去,“小布尔乔亚”审美的卷土重来。在这样一个浪漫与草莽并存的年代里,无序的杀人案像没有空调的夏天那样烧灼着每一个人的神经,有广阔解读空间的故事包容了除主线的警察一家之外还为一些如傻子、理发师、供销社营业员这样的角色提供了存在的余地,因此也抵消了女导演讲述自身经历时由于故事太过亲密而造成的私人感。在这个层面上来看,王一淳的编剧、导演功力和潜力都不可小觑,最佳导演奖拿得一点都不手软。我很佩服这个外表上看起来瘦弱,从未接受过电影教育,但面对一个非讲不可故事时却有魄力筹上三百万自己开机做导演的平凡女性。好像,拍电影确实不需要什么科班教育,也许只是需要一丁点常识,以及许多许多的勇气。
一个时代在我们骨子里面埋下的脉搏被《黑处有什么》深翻出来,曝露日光之下。我这才发现自己暗暗领取了多少九十年代的馈赠:浪漫又不羁,困惑却温柔,一点点困惑的挣扎,再加上最重要的,一片记忆里持续摇曳的惨绿芦苇,覆盖了无数秘密。
(文章已发表于外滩画报公共微信 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 )
5 ) 【 √转载 √反派影评 】《黑处有什么》公映版没了什么?来看与原版对比后的敏感发现!
【侵删】仅供交流分享
2016-10-18小莲/隐形/波米反派影评

提示:本期节目部分素材含有大量粗口用语,请谨慎收听。
《黑处有什么》“龙标版”(105分钟)与“电影节版”(97分钟)的不同之处汇总:
一、原始“电影节版”有,但在公映的“龙标版”被删减的情节,共9处(按时间顺序):
1、女主父亲第一次到现场拍女尸照片,却被局长训斥说“不用拍那么多,明天检查团来了还指着这卷儿呢!”;

2、养老院的猥琐老头让女主念黄书的段落原版是《金瓶梅》更加露骨的性描述段落,且直接出现了“西门庆”等书中主角的名字;

3、曹局在办公室训斥大家“没破案还闲扯”之后他还说了这样一句对白:“谁破了案子‘侦查科副科长’就是谁的!”(这个信息给张树林在之后的刑讯逼供提供了现实层面的动机);

4、在警察审问第一个农民疑犯,女主父亲问他“刀多少钱买的”之后,还有一个张树林“踹农民一脚”的镜头;

5、第二次发现女尸,女主父亲再次勤奋的拍照,此时同事第二次吐槽他:“照那么多有用吗,省点胶卷吧!”

6、在女主获得“学赖宁标兵”并抱着大头娃娃来到赖宁相面前后,原始“电影节版”此时给了“赖宁像”一个大特写;而在女主回家后,她妈妈对着此奖状则有一大段关于“学赖宁”的吐槽对白:“那赖宁有什么可学的?不就是着火了都不知道跑还往里冲的那个吗?靖靖啊,以后你见着这事儿得赶紧跑,甭听他们的!”;

7、在抓捕赵飞后,女主父亲在派出所开会时提出了自己的怀疑,在这之后他还有这样一句对白:“哪怕是我落在他张树林手里,我都能承认宇宙大爆炸这事儿是他妈我干的!”随后才有了张树林冲进会议室两人厮打在一起的戏;

8、厮打结束,气愤的张树林拿着茶杯冲出去准备继续拷打赵飞,原版在之后还有这样一段情节:女主父亲当时是立刻准备跟出去进行阻拦的,但局长却故意拦住了他,并把他调到资料室去整理资料(即暗示领导默认并纵容“刑讯逼供”的行为);

9、【最重要的改动】被打得鼻青脸肿的赵飞(下图1)从警察局后窗成功逃出,但沉浸在越狱喜悦的他却在房檐走壁时不小心意外跌落,当即摔死(所以原版没有也不可能有最后的“赵飞无罪释放”字幕);

以上镜头清晰交代了赵飞脸上的伤痕,显然这是被刑讯逼供后的样子。

赵飞意外跌落惨死,所以原版片尾无任何“无罪释放”字幕。
二、龙标版有,而原始“电影节版”却没有的情节,共6处:
1、赵飞审问被绑在树上的两个农民疑犯;
2、女主与张雪在小广场上排演模仿《红楼梦》的桥段;
3、赵飞暴打冲进大院围殴偷瓜者的几个农民,并在同学面前耀武扬威;
4、警察准备释放第一个被冤枉的农民,但在带出牢门时,农民高喊“不是还没判呢吗!”;
5、老师有感情的朗读时读了错别字,当即被蒋四取笑;
6、影片结尾那两行有关“赵飞被无罪释放”的字幕;
(再次强调,以上6处情节,在原版中均不存在,但由于这6段时长总和大于被删的段落,所以才有了“公映版长于原版”的现象。)
主播打分:
柏小莲(界面网娱乐频道负责人,公众号“喷了”):6.5分
隐形:7分
波米:7分
《黑处有什么》平均分:6.8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节目总时长:约1小时58分
片头/片尾曲:《老师你好》(阴三儿)
1-2分:嘉宾介绍;
2分-8分半:影片信息介绍;
8分半-14分: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波米介绍节目流程(无剧透);
14分-1时44分:三位嘉宾谈论《黑处有什么》的优点,波米谈缺点;随后三人交换意见(涉及剧透);
1时44分-尾声:主播浅谈本片与王小帅等片的对比以及此片的“拍摄争议”(涉及剧透);
影片《黑处有什么》重要信息:
本片推断分级:R级;
内地是否有2D版:本片为2D电影;
内地是否有删减:有,详见本文第一部分内容;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1991)
《冤家父子》(原著名为《我是你爸爸》,2000)
《杀人回忆》(2003)
《青红》(2005)
《我11》(2012)
《白雪公主杀人事件》(2014)
《少女哪吒》(2014)
《怒》(2016)
6 ) 那在黑处给你的生长投下死亡阴翳的,是人性
午夜看完《黑处有什么》,不禁感慨这么多年了终于又出来一部值得赞美的中国式残酷青春物语。很多人将它比作中国版《杀人回忆》,如果不是人云亦云,那大概是”影响的焦虑“下的判断失准。两者虽然在情节元素和镜像风格上有相似之处,但在主题、叙事、美学意图及技法等核心质素上并不具有类比性。如果非要把它安放在一个“伟大的传统”中,那么我认为它首先是一部青春成长片。更准确地说,它是一部暗黑系少女成长史。
所以它或许会让不少人想起娄烨和岩井俊二。但它比早期娄烨更令人惊叹的是处女作导演在美学上罕见的成熟,这种成熟不仅体现在王一淳对日常、小清新、悬疑、荒诞现实、政治讽喻等各种镜像风格的驾驭上,也体现于她以更纯粹的(也就更精神分析的)女性视角将一个少女的性觉醒历程呈现得如此漫长、沉重而尖锐。就后一方面的意义而言,它或许比《颐和园》更值得注意。而它比岩井俊二更出色的地方在于以质地深沉广大的现实主义风格将个体的青春成长与外在异己的社会历史语境连接了起来。这种连接通过导演对90年代中国小城生活氛围的精准把握得以实现,这不仅意味着一种朝向社会现实的批判锋芒,也意味着无可逃避的主体命运,因为生活本身就意味着内在参与,更悲观的说法是它意味着被构型或被锁定(be positioned)。
故事起于一场强奸杀人案件,对此惯常的悬疑类型片往往将叙事聚焦于案件的侦破及其延宕。但在《黑处有什么》中,摄影机始终追踪着少女曲靖,既追踪其现实层面的家庭和校园生活,也追踪其潜意识幻觉,比如尾随的痴汉、比如在“严厉打击违法犯罪”的标牌下看到掩埋少女尸体、比如电影院中那些男人的凝视。有趣的是,影片以非常现实感的镜头来呈现这些潜意识幻觉。这种处理方法所制造的阅读障碍会让怀着悬疑片期待的观众感到混乱而直露——事实上,他们已经说过了,“暗示意味太重”。但王一淳显然无意于具体凶手的指认,从曲靖对尾随者和电影厅凝视者的令人诧异的无知无觉可以看出这一点,更重要的证据是张雪之死的梦境段落。
印象最深刻也最喜欢的段落正是这一梦境,全部的恐惧和战栗都麇集过来,而这种恐惧因为性的中介又有着懵懂而真切的快感——这其中蕴含着最原始的弗洛伊德式的辩证法。过于早熟和敏感的女主肯定已经感知到,不管凶手是谁,一定是男人们焦灼而邪恶的欲望杀死了她们。在这个意义上,死者成为了女主的分身和另一种可能性。就此,导演借由个体化的叙事完成了一个具有普遍性的女性主义叙事:不管是哪种可能性(活着或死亡),她们共同的命运都是沦为男性欲望的凝视之物。在影片末段三个女生买雪糕的段落中,导演再次指认了这种共通的命运。不同的是在这里她用的是他者/男性视角,而在曲靖那里,更多的是主观/女性视角。而即使在梦境这一情节的巅峰时刻,导演也依然坚持使用异常真实而非常见的色彩斑斓、意象诡谲的方式来完成,并且丝毫不急于说破。直到后面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它们都是女主的潜意识制造物。对解读空间的有意拉远,使我们在后知后觉中愈加体验到那些情境中所蕴含的惊心动魄。对我而言,这是一种惊异的美学技巧,很微小,但足够巧妙。
梦中的恐惧与快感催生了少女初潮这一成长的标志性仪式,于是它也以最激烈的方式告诉我们:那在黑暗之处给(女性)成长投下死亡阴翳的,是赤裸而暴烈的人性(男性)欲望。而如果说这一梦境段落及前述其它的潜意识幻觉共同构成影片的激烈表达的话,那么,对曲靖家庭和校园生活的描写则以更温和甚至不乏黑色幽默的方式同样讲述着少女成长史中的压抑和动荡。导演展现了对显与隐、激烈与节制两种语调和节奏的良好掌控。
有技巧也有对多样的叙事节奏和风格的整体掌控力,甚至还有某种自觉地女性主义、批判现实主义的美学哲学,还走的是严肃的现实主义文艺片路数,我实在想不起来你国什么时候有过这样的导演。对于年近四十的电影圈票友王一淳同学,我只想说,赶紧出新片吧!
1.不符盛名。2.别只要有个没头没脑的凶杀案,就都自动往《杀人回忆》上靠,哪有那么便宜的事呢?3.所有年代的符号都是表面化的堆砌,这就是一部小城青年的上世纪青春片。4.案件、黑处、未知对青春成长中暗礁的隐喻过于刻意了,其实没什么关系。5.不能因为独立,就认定一定好于大片,态度要端正。
不像《杀人回忆》,甚至不如《我11》…时代感很强,但整体上剧情故弄玄虚,演技浮夸,即便是处女作,至多是死人更多版的《少女哪吒》。
期待过高,还好,有点散,时代还原不错,又见流行歌曲,多数段落的镜语像电视剧。套了一个《东北偏北》式的抓强奸犯的社会案件,讲的却是《少女哪咤》式的两个女生的故事,破案不是重点,懵懵懂懂的少女心才是主要情绪,女孩的心思你别猜,猜来猜去,她自己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对未知世界这么好奇。
将少女青春期懵懂与奸杀悬案交织起来,两点一线都是“未知的黑处”,都需要探求,凶手是谁反倒不重要了。老师有句台词“越是平时看上去蔫不拉几的,越是出人意料”即道出两者的共性。时代背景与少女成长非常写实,能够看得出剧作、美术与表演上的细节都很来源于生活。
处处表达不到位,技法缺陷的社会文化电影 比技法纯熟的商业电影更可怕,导演的电影感在哪里(路演访谈提问:为什么不把环境人物整合到主线中去,私以为此问精辟)。亮点:女孩成长伴随着“鲜血与死亡”的意向,与 父亲逻辑推理和迂腐家庭观念的矛盾,成为逆境生存的两个对立点,共同铸造与压制着人性
很多生活场景感同身受
FIRST四部惊人首作电影里,最为惊喜的片子!而且是个女导演的处女作,还没有学过电影。喜欢《杀人回忆》,第一部作品拍出了喜欢作品的味道,这样的起点挺好。内核还是有点青春片的感觉,而且年代感也做得很足。
我个人非常喜欢,气质独特,但也有许多疑问。过几天会采访导演。
终于一览真容,碍于成本和技术有限,质感偏向电视电影,有那么几个瞬间以为在标放看毕业作业。生于九十年代,长于九十年代,怀念绿色警服满街溜,红点画在眉中央,听着港乐轻飘飘,剧需要追,人没有整,5毛零钱能买一下午的快乐。
看的龙标版,有些东西得脑补了。长得像三毛的女主角选的不错。时代还原在国产片里算还可以,可我还是得说,片子明确设置在1991年夏天,墙上却贴着单飞时期的窦唯海报,录像厅里放着1993年的《蜜桃成熟时》。
2.5 模仿、堆砌、重复、故弄玄虚、错误百出。即便以性压抑与强奸谜案切入人心不安的无出口时代和女性成长的点子夺眼,但黑处有什么?依旧只能是一无是处。国内环境太糟糕,什么都能也都敢吹。
77-83出生的一代导演,到了可以在怀旧中巧妙叙事的年纪了,无论是夏洛还是黑处,时代感做的都挺不错。嘻嘻哈哈的直男大多会美化记忆,觉得青春最懵懂的1990年代初还不错吧,敏感的女性却会呈现一个危机四伏的时代,回头想想,那个时候校园传播的连环杀人,像是吓唬孩子的威胁又可能是真实的冤假错案。
比《少女哪吒》好太多了!!!!!
一部由《杀人回忆》所引发的电影,但后来走向却是中国青春片。少女的黑夜,“强奸犯”是周围所有人。来自父母、师长和学校的束缚压迫摧残,生死未卜下落不明的友达,更像是压抑人格的另一个分身。时代风物的氛围营造可谓苦心,爆点不少。有惊喜,但缺憾也不少。
承受着传统性压抑的少女,在好奇中倔强成长;潇洒的女青年厌倦着生活,又被周围人揶揄。两者形成一种互补,拧成一种几十年前的女性呐喊。少女的母亲,强势泼辣,无意中传递着旧价值,成为压抑的帮凶。杀人案只是背景,但也不太喜欢这结局。片子带着曾经的生活印记,可以嗅出味道,还带着些黑处的玩笑。
衷心希望内地导演不要再搞八九十年代怀旧金曲串烧大电影了,你们的曲库都没有贾樟柯全,更没有我的全 with Anana
从女孩视角出发,对整个时代笼罩的压抑氛围作出展示,然而情感并未找到一个立足点,对主角成长的表述也过分暧昧模糊。
90年代的工厂社区版杀人回忆,远不止青春成长。全片弥漫着一个时代的性压抑以及温吞日常生活所掩盖的惊悚感。六七十年代赤色残余防空洞以及进行时人工湖所象征的犯罪现场也使得影片在更纵深的坐标体系中力度十足。
三星半。同样是借鉴了『杀人回忆』。虽以案件做串联,却更多去讲女主角的成长,少女性的萌动与爱的萌动。而回忆的元素也很多,很多年代符号,相信很多人也能找到回忆。片中还藏了很多坏心眼,也很好玩。
说句良心话、你们这些公众号可别替导演吹牛逼了、故事真没那么复杂、就是一个少女的成长史、一切都是模模糊糊...一部包裹着犯罪元素的青春片、探讨的就是中国式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法律的不健全、那些零散的时代特征和人物略显生硬...还有、千万别拿杀人回忆和这个相提并论、哪怕是致敬、也没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