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

 剧照

猪排山 剧照 NO.1猪排山 剧照 NO.2猪排山 剧照 NO.3猪排山 剧照 NO.4猪排山 剧照 NO.5猪排山 剧照 NO.6猪排山 剧照 NO.13猪排山 剧照 NO.14猪排山 剧照 NO.15猪排山 剧照 NO.16猪排山 剧照 NO.17猪排山 剧照 NO.18猪排山 剧照 NO.19猪排山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01 13:11

详细剧情

  朝鲜战争后期的1953年7月,当战争各方在进行和平停战谈判时,美军为了在谈判桌上增加筹码,命令克莱门斯中尉率领美军一个连进攻没有军事价值的255高地.他们知道板门店停战谈判可能随时会达成和平协议,所以一些士兵不太愿意做无谓牺牲.然而,克莱门斯中尉认为这是他们的爱国职责,在他的指挥下,美军在猪排山阵地上与中朝军队进行争夺战,甚至进行残酷的肉搏战.等到增援部队到达时,135人的连队打的就剩下25个人.

 长篇影评

 1 ) 历史上的猪排山

猪排山不是上甘岭,而是石岘洞北山
秋雨冷风朋友的“志愿军最凶狠的敌人:美国炮兵前进观察员”一帖写的很好,但有一个小错误。那就是帖中提到的猪排山战斗并不是上甘岭战役,而是石岘洞北山反击战。
     石岘洞是38线北边的一个小村庄,北山不是什么名山大川,只是一个面积不到1平方公里的小山头。我军和美军曾在这个小山头上你来我往,互相攻击。每次规模虽都不大,却也打的难解难分,荡气回肠。战后,美军曾以53年这个山头的战斗故事拍了一部电影,由格里高里。派克主演,名字就叫《猪排山》。
    当时驻扎在此地的是美7师,和他对阵的是志愿军23军。

    53年3月6日夜,23军67师201团5连进攻北山,10分钟攻上山头。歼7师一个排又一个班,共53人。俘虏美军2人,南韩军1人。之后撤出。
   3月23日夜,还是5连第二次反击北山。经一个多小时激烈战斗,歼7师3个排又2个班,共100余人。俘虏美军2人,南韩军5人。之后撤出战斗。
   4月16日夜,5连第三次反击北山。在4连配合下,9分钟攻上山头,歼美军一个加强连。并在随后两天打敌反扑。在大量杀伤敌人有生力量后,18日撤出战斗。
    7月6日夜,23军再次反击。动用200团4个连,199团6个连,201团3个连,共13个步兵连。其中200团6连反击北山,其余部队打敌反扑。经战斗,攻取了北山,随后打退了敌人多次反扑,并最终决定坚守阵地。北山遂被我军牢牢控制。

从电影里来看,曾经提到的时间是4月17日,那指的应该是5连的第三次反击北山作战。

    

 2 ) 猪排山

朝鲜战争后期的1953年7月,当战争各方在进行和平停战谈判时,美军为了在谈判桌上增加筹码,命令克莱门斯中尉率领美军一个连进攻没有军事价值的255高地.他们知道板门店停战谈判可能随时会达成和平协议,所以一些士兵不太愿意做无谓牺牲.然而,克莱门斯中尉认为这是他们的爱国职责,在他的指挥下,美军在猪排山阵地上与中朝军队进行争夺战,甚至进行残酷的肉搏战.等到增援部队到达时,135人的连队打的就剩下25个人.

 3 ) 重看猪排山

重看了1959年的美国电影猪排山。里面志愿军表现还是很不错的,特别是那身冬装(国内影视不愿表现这种式样的冬装,因为款式不好看)。俄式步枪、盘子机枪、波波沙、连排长的盒子炮、行军包、狂丢手榴弹的中国传统战术。统统登场了。因为是美国陆军协拍,所以更像军教片。 美国人拍志愿军,比韩国人专业太多。单兵姿态不错,拼命丢手榴弹,进攻时还是有散开的。不会像《太极旗飘扬》那个超级烂片那样把冲锋表现成天安门检阅红卫兵……中国对美宣传播音员,占了很重戏份。美国人大概知道这种人多是来自大城市的学生(其实很多还来自教会学校),所以刻意把他表现的油光水亮、服装整洁、还有点小时髦,说话油嘴滑舌。和战壕里志愿军形象反差很大。影片中,谈判桌上的中国领导形象很有趣:戴眼镜的秘书样子的人物,眼睛往下看,一只手用铅笔下意识敲桌子,不知道想什么;领导模样的人物,两眼朝天,傲慢的拿着香烟——美国人观察的还挺仔细。这片子里很有意思的一点:也表现了志愿军的“人浪”---但是非常的契合历史,从远处看是一大片人海,拉近了细看人和人之间隔着老远,而且各有分工。远看是因为战斗阵型没有展开,战斗阵型不是摆好了才上,而是边跑边摆阵型,对比国内某些电影,这真是业界良心,这个打仗的节奏和命中率算是我看过最真实的了 全程也没有开挂主角。

 4 ) 猪排山之全过程

美国人是不是该反思的是,那么发达的生产力,那么多的钱,把仗打成这样,为什么? 下面是维基百科关于“猪排山(石岘洞北山)”的全过程。

第一次石岘洞北山战斗[编辑]

1953年3月6日夜,志愿军第23军第67师第201团第5连进攻石岘洞北山,战斗发起后10分钟攻克制高点。歼灭美军步兵第7师的一个排又一个班守军,毙美军53人,俘虏美军2人,韩国国军1人。志愿军第5连当夜撤出该高地。

第二次石岘洞北山战斗[编辑]

1953年3月23日夜,还是上次的志愿军第23军第67师第201团第5连进攻石岘洞北山。激战一个多小时,志愿军第5连歼灭美军第7步兵师第31步兵团B连、C连3个排又2个班守军,共100余人,俘虏美军2人,韩国国军5人。第5连当夜撤出该高地。

第三次石岘洞北山战斗[编辑]

1953年4月16日夜,还是上两次担任同样任务的志愿军第23军第67师第201团第5连第三次进攻石岘洞北山。在同营第4连配合下,第5连在进攻发起9分钟后攻占制高点,随后转入清剿守敌,歼灭美军第7步兵师第31步兵团E连。在随后两天,志愿军第201团轮流派出连队防守石岘洞北山,抵御美军第7步兵师第31步兵团K连、L连、G连反扑。18日凌晨,因美军第7步兵师第17步兵团增援第31步兵团,志愿军撤出石岘洞北山。

第四次石岘洞北山战斗[编辑]

1953年7月6日夜,志愿军第23军第67师参与志愿军的7月夏季总反击作战,使用第200团的4个连,第199团的6个连,第201团的3个连,共13个步兵连在第67师防线转入全线拔点出击进攻作战。其中,第200团第6连进攻美军第7步兵师第17步兵团A连据守的石岘洞北山,第200团的其余3个步兵连准备夺取石岘洞北山后轮番坚守,打敌反扑。19时30分,志愿军第200团参与进攻的步兵连队在96门火炮、16辆坦克的支援下,向石岘洞北主峰、次峰发起进攻。石岘洞北山经战斗,终于被志愿军第23军坚守控制,直至朝鲜战争停战。  

第四次石岘洞北山战斗中,第67师第200团第九连第二班战士许家朋,在接近美军暗堡准备实施爆破攻坚时,携带的炸药包受当夜降雨受潮失效。在第九连突击排发起冲击后,许家朋用胸膛顶住美军暗堡射孔,阻止了机枪发射战死,掩护突击排炸毁暗堡,成为又一位黄继光式烈士。1953年10月27日被追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一级国旗勋章。1954年2月1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给许家朋追记特等功,追授“一级英雄”称号。

第四次石岘洞北山战斗的坚守阶段的7月8日,第67师第200团第4连第4班战士贾云明,与第4班连续打退美军第7步兵师第17步兵团第2营从1个班到1个连的30余次反攻,最后第4班弹药耗尽,贾云明冲入正在冲击的美军中引爆最后一根爆破筒,贾云明战死。贾云明被中国人民志愿军追授特等功,授予二级英雄称号。

 5 ) 无意义的战争,《猪排山》与《高地战》之比较

军事题材的影片是我感兴趣的类型之一,与二战、越南战争比起来但鲜有看到美国描写朝鲜战争比较出名的影片,《猪排山》是难得一见的影片,由帅哥格利高里派克主演。2011年的韩片《高地战》可能就是模仿它的,在中朝美韩板门店谈判过程中,各方为了谈判的筹码,有意识地争夺一个无价值的高地,韩片表现更为极端,本来战士们可以平安回家了,就为了这些决策者的需要,最后都死了,同时也拍出了《共同警备区》那种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味道。是部同反思民族间战争合理性的电影。但《猪排山》不是,它更多还是正面宣传美军的光辉形象,从一个反战黑人的角度来突出其它战士的爱国英勇情结。从300多人到战斗到只剩下25人。说明战争的惨烈。就看编导的角度,同样的故事可以拍出不同的效果。

 6 ) 结尾的败笔

2021.12.22

抗美援朝后期,志愿军的武器装备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而基础工业发达的美国也没闲着,无线电装备到排,每个普通士兵都穿上了防弹衣,这就意味着除非击中脑袋可以一枪毙命,打中四肢可以致伤,打中人身体面积最大的躯干,负伤或死亡的几率成倍减小,因此穿上了防弹衣的美军士兵伤亡率减少了许多,美军武器装备的奢华程度志愿军还是无法比拟的,但是,决定战争胜负的第一要素是人不是物,猪排山战斗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前进到山脚下的美国大兵被志愿军突然开启的广播喇叭吓了一大跳,欢迎光临的演讲词更让他们听的目瞪口呆,心惊胆颤。山上的志愿军不仅准确的报出他们是K连的部队番号,还顺带介绍了他们的前任E连悲催的结局。至于煽情的部分真实生动,有理有据,只要是个智商健全的美国兵,不由你不信和思量,不得不说志愿军的宣传战先去了美军的士气,在“势”上先声夺人,占了优势。谁听了这让人忧伤的《信号灯》曲子,心里都会拔凉拔凉的沮丧到了极点。士兵富兰克林吓的直接趴地上装负伤躺平不起来了,丢了枪的士兵夹在队伍中溜溜哒哒仿佛是在漫步登山。

没有潜伏,没有偷袭,更没有迂回包抄,只有稀稀拉拉的炮火准备,偏偏又情报失误,说好已被炸毁清除的铁丝网赫然矗立在原地。就这么冒冒失失的“硬杠”,结果可想而知。铁丝网前美国士兵也采取用身体扑倒铁丝网的做法,似乎表现的也非常英勇,细一想理解了,穿着防弹衣的扑铁丝网总比被枪弹击中轻得多,起码不至于断胳膊断腿吧,迎接子弹的活还是留给后面的弟兄们吧。探照灯一亮,惊恐万状的美军士兵成了活靶子,这志愿军有点太先进了吧,半天才搞清楚,那是美军的探照灯,搞错了山头,整个一个乌龙事件。

白天,依靠强大的炮火,K连终于攻上猪排山阵地,可怕的事情发生了,负责侧翼的L连不知了去向,这样E连还要分兵去防守侧翼,正在着急,L连及时出现了,可惜只剩下12人。一声爆炸,又挂了俩,只剩下10个人了。志愿军和美军攻防转换,现在就看美军的防守能力和水平了。应该说这个时期志愿军的炮火也给美军造成了很大的杀伤,美军士兵防炮意识淡薄,一颗炮弹下来,欢聚胜利的美军士兵倒了一大片,居然怀疑是自己的炮兵误打误撞,幸亏指挥官克莱蒙撒了个谎才平息了士兵们的愤怒,不然让士兵们借机撂挑子不干走人就事大了。

好莱坞巨星格利高里·派克饰演的乔·克莱蒙中尉有声有色,可圈可点。整个战斗过程循序渐进,战斗场面没有过多渲染和修饰,朴实逼真。但是它不是一部反战片,而是一部与历史事实完全不符的贴金片。事实上,1957年4月17日那场战斗,是志愿军23军5连第三次反击石岘洞北山,在4连配合下,9分钟攻上山头,歼美军一个加强连。并在随后两天打敌反扑。在大量杀伤敌人有生力量后,18日撤出战斗。石岘洞北山,美军称之为猪排山。抗美援朝战争中,听说过美国兵打不赢的时候能跑不降,还没听说过弹尽粮绝还死战不降的,而且投降的美军士兵仕途不会受到多少负面影响,因此影片最后结尾美军的残兵败将没有任何理由死撑不降,缺乏理论和事实依据支撑。

 短评

影片结尾道出了战争的意义所在:“正是他们(美国)所做的一切,才有了今天亿万人民的自由生活”。才有了永恒的罗马假日。

2分钟前
  • loneliness
  • 力荐
  • 1.这种题材也实在不知道怎样才能拍得“好看”;2.美军影剧里的敌方播音员腔调都是阴阳怪气的;3.87分署里的Meyer警探在片中扮演了派克自己带的2排通讯员,被炸死在掩体里;4.TOH里的Cobb少校在片中扮演了师部公共关系处的军官,上山来拍宣传照片,被派克几句话撵回去了,还是笑得那么憨。

    3分钟前
  • Favillae
  • 推荐
  • 前87分钟感觉是反战题材,指责高层无视士兵生命,结果在最后十分钟的时候把所有的锅都甩给了共产党,在结尾又上升到美帝的爱国主义......

    7分钟前
  • 宣宁铁骑
  • 很差
  • 猪排山的情节,讲的并不是上甘岭。在当年的朝鲜战场,中方指的“上甘岭”,美军称之为“三角形山”;而美军口中称的“猪排山”,志愿军称之为石岘洞北山,所以猪排山与上甘岭完全是两个不同的地方。

    8分钟前
  • sxwater
  • 还行
  • 开始看美军连队冲上去的时候,感觉后面有大场面看,后来发现大部分时间用在聊天和联络上;那个想逃跑的黑人士兵很有意思,屡次想开溜,最后大战却留下来了,虽然好像也没出上力,但是起码思想上看着队友一个个地去送,自己再躲也过意不去吧;克莱门斯中尉是比较有主见,有思考的,从一开始就看透了这场小战斗的本质——本身没有意义,就是谈判桌上的筹码;中国的那个广播员最有意思,似乎就是导演在说话一样,句句刺中美军要害;片中志愿军形象还是比较真实的,该撤退撤退,该坚守的坚守,也有投降的,而且服装、装备、战斗方式也比较接近现实,人海战术是不存在的,我们人多,但是不会一窝蜂地去送,而是很聪明的多路包围;总之,对双方的描述都是比较客观的;从战斗的激烈程度,也可以看出我指战官兵的英勇;只不过谈判桌上的形象好像还是被黑了~~

    10分钟前
  • windy
  • 推荐
  • 50年代美国拍的战争片 感觉比同时代中国人拍的战争片要人性化一些 朝鲜战争时美军就穿有防弹衣了! 其中有关猪排山剧中是这样形容的:中国人为什么要选择这座山,因为他们和我们一样知道这座山毫无意义,正因为毫无价值,它才有价值,想看看对方是否也能承受毫无意义的牺牲。

    13分钟前
  • 暴殄天物
  • 还行
  • 猪排山之战据网传是石岘洞北山之战。背景是53年战争相持阶段,中美双方围绕停火线周边的山头展开的攻防战,中尉派克带队要拿下这个猪排山,他的队伍里有畏战欲逃的黑人兵,有吐槽争荒山无意义的观点,有因为友军探照灯而暴露位置的事故,中方的话,那个全程英语攻心战的广播员出尽了风头,虽然片尾安排了志愿军拿着波波沙反攻的场面,以及谈判中傲慢狂狷志愿军代表

    15分钟前
  • 虫蠹
  • 推荐
  • 人命是多么脆弱而没意义的东西啊。。志愿军喊话小哥好萌

    20分钟前
  • 丑嘴唇
  • 推荐
  • 场面其实还是可以看一下的,虽然叙事逻辑上有些地方有点莫名其妙。战场幽默化。有表现个别人物厌战思想的内容,但说这就是反战的还是歇歇吧,特别是头头的那句“和我们一样”“毫无价值”:每当听到有人说“我们都一样”的时候,我就知道他要夹塞私货了。结尾简直是强行主旋律。

    24分钟前
  • Basatio
  • 较差
  • 要说没有意义,以朝鲜的地理位置,以美军一度打到鸭绿江边的事实,中国参战还能比万里之外的美国更没意义?所以这段反战醒言,显然掩盖了最基本的地缘利益重大差异,明着跳脱圈外各打五十大板,实则仍是屁股在决定脑袋。……但除此以外,你得承认迈尔斯通不愧为拍过西线无战事的战争片大师。主要是他对影片基调的把控能力:反战自黑频发却不会失控夸张至讽刺喜剧,始终保持着足以支撑拐扬向主旋律的真实残酷与勇气尊严。

    27分钟前
  • 赱馬觀♣
  • 推荐
  • 一场没有战略意义的争夺战,for what?

    32分钟前
  • 力荐
  • 尽管比较平淡,但显得真实。“中国人为什么要选择这座山,因为他们和我们一样知道这座山毫无意义,正因为毫无价值,它才有价值,想看看对方是否也能承受毫无意义的牺牲!”这仗真是打出了境界。结尾迎合了一下美国政府,主旋律的比较狗血。

    34分钟前
  • daangel
  • 推荐
  • 莫名其妙地攻占莫名其妙地守住,战场表现一塌糊涂,共军播音员让人印象最深刻。

    35分钟前
  • 无趣
  • 还行
  • 这片是战争结束后第6年拍的,纯黑白,演员的演技都很质朴,角色塑造也很真实,不夸张不造作甚至比较丧。令人感兴趣的是片尾美谈判代表对我方的心理把握和总结性评价,非常之精确,也决定了他们最终还是会下对棋。可怜这句话还是中国的兵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40分钟前
  • 子夜
  • 推荐
  • 难得一见的美国朝鲜战争题材电影。即便诞生于麦卡锡主义盛行的时代,影片的内核还是美国兵的颓丧,战争末了,没有赢家。

    41分钟前
  • 老泰瑞
  • 还行
  • 老美的主旋律片一贯以客观冷静的假象黑对手,真是高明,什么为什么争夺高地?就是因为它没有价值,这种鬼话也会有人信?没有价值你美国人在那干嘛那?

    46分钟前
  • 文心十
  • 很差
  • 黑白电影,不好看。意思是画面展现不好,故事倒是个好故事,写成小说来对这件荒诞 的事情批判一番,应该效果会更好

    48分钟前
  • 一生与君几擦肩
  • 很差
  • 难得一见的韩战题材,政治总是需要生命作为筹码。

    49分钟前
  • 雷斯特雷波
  • 还行
  • 评论区真是雷得不行,吹南棒"柿油冥煮"很时髦么?你们就算不知道朴正熙、全斗焕,也总该听过李承晚吧?

    51分钟前
  • 申酌长怀
  • 还行
  • 真事改编,这个猪排山之战据网传是石岘洞北山之战。背景是53年战争相持阶段,中美双方围绕停火线周边的山头展开的攻防战,中尉派克带队要拿下这个猪排山,他的队伍里有畏战欲逃的黑人兵,有吐槽争荒山无意义的观点,有因为友军探照灯而暴露位置的事故,中方的话,那个全程英语攻心战的广播员出尽了风头,虽然片尾安排了志愿军拿着波波沙反攻的场面,以及谈判中傲慢狂狷志愿军代表,但全片节奏实在放得太慢了,而且演员的动作也慢,近乎在阵地上郊游,战斗过程除了步炮协作、侧翼协作,也没什么可表现的了,这是小题材没做出大立意的失败示范。好莱坞对朝鲜战争似乎也兴趣不足,全片透着一份糊弄跟散漫。

    53分钟前
  • 左胸上的吸盘
  • 较差
  •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