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到头痛 na真的太棒了 我永远喜欢小松菜奈 (但是这种角色我真的看的太心痛了😭
由纪真的好勇敢好勇敢 好不容易逃离了所谓的家人 好不容易和秀叔阿中一起重拾了简单的生活 又一下子打回从前 谁经历了这都会觉得没有活下去的意义了吧 天哪 一个人走在街上太绝望了 被醉酒阿姨叫醒后痛哭那里 真的 撕心裂肺 (女孩子一定要学会防身保护自己😔太可怕了)可是还好有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角色推了由纪一把 才有坚强地去便利店买吃的喝的要活下去的由纪吧 不然可能就在那里睡着直到冷醒饿醒 更觉得活不下去了吧
在法庭见到阿中问好鞠躬时看见头上的发圈真的好感动 好佩服她的勇气 还成为了实习护士 为了秀叔摸着胸口努力让自己平静 一边掉着眼泪一边坚定地说出发生的一切 好想抱抱她啊
阿中真的是全剧最棒的人 出院照顾妈妈 工作努力 为由纪着想不说出真相 在法庭板着脸红眼流泪地听着 真的是好正义好善良的人啊
秀叔 他到底是好是坏啊 本质也是善良的人啊 只是冲动害了他 捡回一条命却为了由纪再次犯了同样的错 可是就像由纪说的 如果坏人还活着 由纪也许就永远生活在他们的阴影里了 是秀叔拯救了她啊 最后她也在法庭上拯救了秀叔
我想 等秀叔出狱了 也许他们三个能像阿中在医院里幻想的一样一起生活吧 互相拯救互相给予生活的希望
高赞评论电影“通篇的消极情绪”并给了四颗星。但我没有在这里看到一个消极的人。
从来没有写过影评,这是我第一个想要用心去为一部电影写的影评。
因为自己不喜欢看含剧透的影评,所以我只会对内容感官作出评价。
从经典的日系电影色彩到演员的真实呈现,都是一部经的起五星的好电影。
没错每个人都在深渊里,但我看到的是每个人都在与深渊斗争,小松菜奈扮演的角色由纪并没有一味的寻死,她活下来了,并为了拯救别人勇敢的说出自己的痛点。在精神病院外她们都是人们眼里的疯子,而在精神病院里她们互相温暖,是各自的精神支柱,她们分的清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她们为一个好的杀人犯勇敢走出精神病院(当然这里不支持杀人)为他喝彩。电影最后平平淡淡,以杀人犯不断尝试从轮椅上面站起来的镜头来结束整部影片,这又何尝不是一种与生活的对抗,反复挣扎不放弃生的希望。由纪无处可归流落在垃圾桶旁,关心她的人是陪酒女。
“你这个混蛋,不知道社会险恶”
“事实没那么简单”
影片中影响最深的两句话,是的,无论谁看都是说,这个世界太讨厌了,你怎么还那么天真,明明白白告诉你没错别怀疑了,别抱有侥幸了,世界就是险恶的,让人感到绝望。可我从绝望中看到了希望。我没有看到一个消极的人,尽管我自己平时也消极情绪占多。
影响最深的是小松菜奈跳楼的场景,没有任何顾虑,和她刚进医院的表情,随着她纵身一跃,我放佛也释放了自己,觉得自己要是这样就好了,但更高兴的是看到她活过来了。那样的话,我想我也是高兴看到自己是活着的。
整部影片用十一个字概括“绝望,温暖,挣扎,平淡而真实。”
日:「閉鎖病棟-それぞれの朝-」 (2019)
死刑执行失败而“被动脱生”的囚犯瘫坐(后来才知道这是秀丸叔。那是真瘫了。)在幽闭的狱房地面上。命运的捉弄使得他本就缥缈卑贱的存在更加令外人尴尬。
因为这一幕过于幽闭而引发的关于penal system的恐惧联想:
把犯错的社会性个体强制扔进黯淡无光、令人窒息的狱房,并且把ta从现代化社会中强行剥离这一行为,常被指责是对该个体的不正当的惩罚系统。
去社会性的监狱系统被激烈地定性为针对社会底层人的经济手段和惩罚手段,并且缺失对犯错人应有的社会性教育。(“没钱没权的偏离者被监禁、从社会上抹去,以此减少再教育、社会管理投资等的经济支出”这种感觉。)
“犯错了就关进去”这种全球通用的惯例,在二十世纪末开始被广泛地指责为正当化了司法等机关不承担对被监禁人再教育的责任、合理化了政府不断缩减的对管制社会的投资、掩盖了社会deregulation和阶层分裂的实际严重程度、阻碍社会阶层流动等。其核心为发展经济的新自由主义。
在部分资本主义国家,上层人士在监狱制度下比犯同等罪名的底层人士可以借助社会名誉、经济或政治权力(等系统性权力)保障自己的多项权利(如行动自由)。这种现状(duality)被称为liberal-paternalist。
这样的惩罚是有效的吗?是正当的吗?不由得要问。
更加关注“监测”而去中心化“监禁”、在惩罚过程中,政府赞助提供工作机会、引进社会干预,能否减少社会适应不良、出狱即自sha的老囚犯?
下一个
面对感到嫌弃的喝茶老太,卖点心的老头也无奈道:“脑子有问题的疯子啊、他们最近说、也该享有人权。”
即使回归社会也是被视作佝偻、侏儒,是残次品、是唯恐避之不及的。“精神病患”这一论调在社会上被赋予的符号和引申意义与“杀人犯”的论调虽然不同,但二者的结果却相似:禁闭、消失、监视、控制。
下一个
无法与人沟通、丧失社会功能的Yuki义无反顾地纵身跃下。
所有的深思熟虑、长久以来压抑的情绪、生的苦痛喝恐惧、死的勇气和决心 被不痛不痒的“太冲动”invalid。面对井波护士长,Yuki像具整理摆放好了的尸体一样毫无反应。
Yuki躺在病床上的肢体语言警惕。表现出她对外在环境的敏感、不信任、和难以放松、她对人的抵触、和她蓄势待发的逃离现实的冲动。情绪的波动是无法忍耐的、是致死的。只有严苛地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才能 socially fit in(社会动物的本能)。
下一个
同样面对自身情绪的被否定,幻听小哥无法保持意识和理智。
他的激烈反应affirm了社会上精神病人会“发疯”这样的印象。Yuki是消极接受。这两类都是我用过的手段。
当护工和医生为安抚他情绪儿密集地重复“大丈夫大丈夫”时,幻听小哥激动地表达着不被认可的歇斯底里:“大丈夫て言うな!!!”
“没关系”是说我诈病吗?是说我病情轻所以没关系?还是我的躯体症状和mental suffer不够严重?为什么你们明明是专业的医护人员、最理解我们的人,却也无法valid我的情绪?我不是没关系。
彻底被打碎崩溃毁坏是他们的日常。没有什么“恥ずかしいね、僕”的挽尊。一瓶矿泉水已足够将不齿翻页。
下一个
陶土大叔也指出病栋的去社会性。
待在这里的话自我也会渐渐地习惯“我是精神病患”这种认知。
在精神病院,有精神病才是norm。
护工、医生、保洁、病友、亲属、乃至山坡下的人对他们都是同一个修辞——“有精神病的”。
入院就像进了监狱一样、被移除出了社会一样。再回去也会适应性不良。就像来自天空的鸟被长久地豢养在逼仄的笼内,再也不会想着有一天要挥舞翅膀;习惯了枷锁的动物即使枷锁朽烂,也不会想到有一天自己能挣脱。
下一个
无法被理解。无法被当作“可理解的客体”。抡起野球棒的毒瘾患者,我们无法用常人思维去预判他是要打人还是打球。(看完的我:刚才我是太宽容了。)
下一个
反倒是施暴者懂得(?)社会性得重要。有点黑幽默。
pua初见端倪。由于自己犹豫着不想走导致其他病友和护工被打,这么想着的Yuki感到极度内疚、恐惧、和无力感,尖叫着表达诉求后飞速钻进回家的出租车内。
下一个
大家的处境各不相同。
去强奸自己的犯人那里也要偷到钱回到医院的Yuki(不想离开病院)、熟知自己不会被外界社会接受的杀人犯陶土大叔(病院or监狱)、卖了妈妈的房子就永远回不去社会的阿中幻听哥(可以离开病院且期待社会)。
病友们互相安慰这说“你会没事的。”
这是互相舔舐伤口。是唯一不会感到被否定的“大丈夫”。Yuki的反应比起上一次更自然社会化。
下一个
四人出游好温馨治愈
每个人都好脆弱。昭八急的自扇巴掌。阿中看了照片后引发恐慌。想救人的心那么强烈。但自己已经支离破碎无法直立要怎么帮助他人。
yuki:病院是我唯一的归宿。但在这里我也遭遇了一样的地狱。
秀丸:被判了死刑却没有死,社会秩序又判我去消失。为了报仇,我干了之前让我蹲监狱、判死刑一样的事。我自己都恶心自己恐惧自己。所以请不要靠近我。第三次是我给自己判刑,我该自sha死在看守所。
在审判的时候,病院和监狱的区别显得越来越模糊。同是犯了罪被禁闭在精神病院的二人,如果毒瘾强奸犯活在病院内、病友们受难;陶土秀丸叔活在监狱外、社会抱怨。社会、病院、监狱。
整体其实比较可惜。
哪怕是精神病院,只要是能接纳自己的就是好地方。就算是烂命一条的悲惨人生,只要有人真诚在乎,也就有活下去的价值。这种被社会抛弃的边缘人相互取暖的故事在日影里并不少见,但却是我一直十分钟爱的主题。演员也都喜欢(小松菜奈也进步了),就算故事苦情一点、俗套一点也没关系。可惜叙事上没有做好,尤其是后面。整部电影从秀叔的回忆开始让我感觉自己不是看一篇浑然一体的文章,而是在看简答题。四人一起逛街的时候我热泪盈眶,等到追溯由纪妹子离开后经历的时候我已经完全清醒过来。更何况那一段还没讲出个所以然来。
其实没有必要每个人都用闪回这种方式,由纪的遭遇完全可以讲得隐晦一些,一点和继父接触时的暗示以及母亲对由纪的厌恶,这些就足够了。毕竟这种情节很容易猜到。被强暴的段落只保留后面一个就可以,少了反而容易被震撼到,仿佛亲眼见到隐隐的噩梦变成血淋淋的现实。而且也实在不愿意看见一个妹子两次遇到这种事。秀叔的经历感觉上应该比展现出来的更复杂一些才对,单纯因为妻子出轨就冲动杀人有点缺乏说服力,也不好充分感觉到秀叔生活里的窒息感。不知道原作是怎么写的。譬如只用谁的画外音,用那种没有感情的语气像念简历一样介绍一下他的犯罪事实,然后加一两个让人窒息的细节镜头,也许这样能消除一点平板。
不过不管怎样,演员的表演还是很不错的。刚哥的表现还是很棒,依然能让我感受到寒意之中的温暖。仿佛肃杀的严冬里没有归处,不得不在旷野里过夜,没有食物,没有武器,没有可以御寒的东西。但好在眼前的火堆终于燃起来了,只要有这一点点火苗,就可以捱过这个寒夜。
这一幕印象很深,平常很接近正常人,温柔还有点小心机的阿中,崩溃之后一样不成人样。
这个卖场让我这个乡巴佬有点震到,果然下层人民过的日子其实哪里都一样
让我热泪盈眶的幸福时刻
流着眼泪铁青着脸地沉默听着,这是阿中立场的最好表达:和由纪一起承受揭开伤疤的痛苦,也一起救秀叔。这可能是阿中坚强了的证明。
说实话我已经对刚哥这个发型产生条件反射了,他只要保留这个发型,啥也不用演我就开始心痛
本文剧透非常多。主要介绍片子感动我的片段。
本剧的三个主角都有着悲惨过往,在这家精神病院相遇,“不太正常”的三个人在一段有限的时间里,不深究彼此的过往,慢慢靠近,相互支持。
绫野刚饰演的塚本因为受到家人探访时说要把他妈妈送到养老院的刺激,严重幻听发作失控,被关在隔离病房,出来之后,鹤瓶饰演的秀丸给他递了一瓶水。
同样地,在秀丸在众目睽睽之下被揭开当年杀人被判死刑的伤疤,情绪失控。塚本半夜去帮他倒水安慰他。
被继父强x,并被亲妈当作雌竞对象让她“滚“,无依无靠只能住院的由纪,因为帮助同院的老奶奶被称赞,露出久违的笑容。
秀丸杀了院内强j由纪的恶人为她报仇,庭审的时候,消失了很久由纪勇敢出来作证,头上还带着秀丸在住院时外出给她买的头花。
本片的最重要的一幕,四人一起外出购物,买便当坐在医院的板凳上一起吃,普通的食品店、超市都让他们感到兴奋。
他们几个没有亲缘关系,背景毫不相关,没有那些世俗里不得不的理由。共同点仅仅是都处于生命中最脆弱的点上,在被世人歧视,家人嫌弃的社会边缘。此时,他们不纠过往,莫问未来,仅仅是在这有限的人生交叉之处,没有目的不求回报地,对其他人释放出一点善意。无余力做更多,一点点就够了。
这世界上谁没有点故事呢。但在这个当下,不管过去的支离破碎,能在最糟糕的时候相互拉一把,彼此需要,并被需要着,就够了。
昨天看完了这部电影,颇有感触。
首先我想说三个主人公并不“属于”精神病院。
精神病院里的其它患者是精神上存在难以治愈或不可治愈的缺陷,是真正不适合社会的人 。
而三个主角是被身边的人伤害(年轻男子或许不是这样),造成心理上的伤疤或者干出社会不能容忍的事 ,导致他们不被社会上的人接受,自己也逐渐丧失步入社会的决心。但是他们都属于“正常人”的行列。
不想步入社会,又不想“一走了之”( 他们爱惜自己的生命,想享受生存的权利 ),于是精神病院就成了他们最好的归宿,因为那里的病人没有呢么多的想法,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群“单纯”的人。
从这点我们可以看出他们是多么无助,被生活或命运无情地摆弄着,而必须以这种生存方式活下来。我想他们就代表了社会上的一种群体,有着相同遭遇的人也不在少数。
电影想带着我们体会到他们的无助,让我们关注社会上这样的群体,给予他们理解与关爱,他们并不属于“精神病院“,他们的行为有自己的难言之隐,也渴望着好好活着。是可以“拯救”的人。
其次我想说说题目中出现的“封闭”二字,这也是全剧的一条线索。医院是封闭的,医院里的病人心灵是封闭的,主人公在相遇之前心灵也是封闭的。 可就是三个这样的人在一起,在一个封闭的地方互相打开了对方的心扉 ,互相鼓励,给予对方走出去的渴望与勇气。这就是 心灵之间的美妙联系与互相治愈的神奇力量 :他们为彼此封闭的内心重新打开了一扇门。
想要解除心灵上的封闭,也许需要的是一个知你懂你,心地温暖而善良的人吧。
最后是我自己联想到的一点,所谓“亲人”代表的是血脉上的相似。而何为真正的“亲”呢?我想那是心灵上的亲近。
知你懂你,和你彼此付出,甘愿为你牺牲自己的呢个人才是真正的亲近的人。
上海宛平南路600号,是人们日常开玩笑暗指神经病所在地,但实际上对那里却知之甚少,讳莫如深。本片聚焦的就是这样一群人,处在社会边缘,近乎被遗弃。但他们每个个体又不尽相同,有经历过死刑但侥幸活下来的杀人犯,有癫痫患者,或者被继父强暴被生母遗弃的未成年。即便在这样的地方,依然有罪恶的发生,当然也有温情脉脉的关爱和互相取暖。每个角色都精彩纷呈,时刻挑拨观众神经,或愤怒,或悲情,最终长舒一口气。8.8分
前半部分很有吸引力,尽管不了解,死刑执行失败以后就可以免于一死的?但对这个设置很是令人期待后面的展开,然而并没就此深挖,之后对于正常人的世界里满是绝望黑暗,对于“不正常人”的世界倒有几分善意互相照顾慰藉,也算有些被感动到,可是后面急转直下,剧本几乎可以说写崩,再回过头去想想,甚有表达能力和思路显得略混乱之感,遗憾了这个开头啊
熟人挺多。。两个轮到你了演员在里面演的毫不违和。当然也有太多的融梗了。比如看到自己老婆和别人偷吃,有的人会杀人,有的则成了全裸监督
底层的人在面对绝境,只能用自己的方式救赎自己。
看抑郁了
新片展。开头行刑部分眼前一亮,酷,后面就越来越打呵欠。也不是不好,日本同款的太多了。小松菜奈演技成长了。映后中英文切换自如的上海阿姨印象深刻,就是希望导演多拍正能量题材电影让在场观众都笑翻了…
日系温情片,边缘人的惺惺相惜,在无尽的绝望中仍然能看到人性的温情,经历过痛苦的人更能理解人各有各的不幸。
【日本新片展】又是部被低评的佳作,剧情、节奏、表演俱佳,各种关系的对比隐喻,久违的观影惊喜,温暖治愈系,力荐!
没办法对他人的不幸无动于衷,没办法对他人的苦难视而不见,但是最不可言说的伤痛都留给了自己。做不到坚强地活着,可也不想过于软弱。第一次碰到陶土的触感比那个下雪天还要冰冷,嘴角的血比别人馈赠的袖套还要鲜红。怀念最温情的时刻,四人进城归来留在照片上温暖的笑容。天会亮,乌云会散去,闭锁的内心也终会打开。nana的表演有点意外,令人心疼又足够打动人心。
3.5 平山秀幸步入70岁之作,确实是从“老年人眼中的日本社会”出发。一部各方面都凝结不散、如履薄冰的电影。疯人院的囚与保护/陌生人之间的无血缘同盟,分成前后两段,都重塑了“何以是家”的概念。无论题材本身,还是平稳沉郁的拍摄手法,都对演员深入情境状态的要求极高。大家都准确沉稳、如素人般演出了仿如纪录片的效果,让影片至始至终都维持在较为理想的氛围里。对于他们而言,平视的视角、冷静的共情,表现出“直接的复杂性”,就已经是一种不错的表达了。
已上传115/度盘,匹配繁中,要休息一段时间安心看不需要钱的电影了
难受。被强暴了想冷死在过道就算了 但被陌生人的善意救了 吃饱东西看到美丽的景色又突然燃起了生存的希望 于是就努力好好活着——生活本就该如此有惊无险。但是啊 明明是可以出院走走的阶段了 应该病情很稳定了吧 结果还是一不小心就崩溃病发、明明笑着跟大家伙说去小儿子小女儿家里看看 却只是自己在宾馆孤零零住一晚 最后行单只影地死在海里,就连最后从轮椅马上可以站起来了也马上切了黑屏字幕 太残忍了 这个社会太压抑了 这个感觉太难受了。
继《小偷家族》之后,又一部没有血缘关系的边缘人守望相助彼此关怀的电影。导演浓墨重彩不遗余力的渲染,调动观众愤怒悲伤和感动情绪,电影后半段已成为桥段式的商业化拍摄,至由纪法庭作证时,成功俘获观众眼泪。但是,我却越来越不适甚至无感,因为即使打着弱势关怀的旗号,但它本质上依然是迎合和消费观众天然朴素的同理心,却无法激发观众对日本社会或者人和人关系真正的思考。映后竟然还有一观众提出为啥日本不能拍点积极向上的电影呢……
全方位一般,虽然nana酱也是很努力,但是故事核心太单调和老套,精神病院的描写也非常随意。属于没啥风格但是硬要凹造型最后适得其反那类例子。
看到前面有人提到,映后有观众提问日本为啥都拍那么沉重的电影,我真的觉得尴尬。第一,请问懂不懂艺术的多元化?你想让导演怎么回答?一天到晚只知道“向前进!向前进!”?日本那么多治愈搞笑的电影你是一部都没有看过吗?第二,直面人生和生活的不完美,才更能体现出逆境中人性的光辉。那些只看到沉重的人,不该反思下自己根本没有直面生活阴暗面的勇气吗?不敢直面生活的逆境,何谈真正的积极和励志?有句话我一直感同身受“真正的乐观主义的花朵是生长在悲观主义的泥土之上的。”送给那位观众。
“普通上海大妈”说起日语来可一点也不普通。
绫野刚
永远对恶人残忍,就是对好人最大的慈悲。开场就是冲击性的绞刑实录,鹤瓶赛高。社会奇情片,以精神病院为舞台的杀人事件,对死刑囚的二次判决。到底是谁避开谁?谁隔离谁?谁才真的有病?虽然剧情发展都是常规套路,但是蛮好哭的,素颜的小松也展现了演技。
7分。
日本新片展。通篇的消极情绪,尤其是小松菜奈的角色遭遇,看得粉丝心脏病都要犯了。好在最后给了情绪出口,太监刀、日出、起立都很好地中和了极端的负能量,观感沉重同时也很好看。另外,会日语的上海影迷们,可否收敛一下自己的表达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