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凡
  • 猜你喜欢

     剧照

    加州梦 剧照 NO.1加州梦 剧照 NO.2加州梦 剧照 NO.3加州梦 剧照 NO.4
    更新时间:2023-09-01 13:11

    详细剧情

    两名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生在墨西哥享受他们的春假,却被人口贩子绑架,他们要如何想办法逃脱,并回到他们的家乡呢?

     长篇影评

     1 ) 最喜欢的歌"加州之梦"纪念"john phillips

    2001年3月18日上午,美国民歌手约翰.菲力普斯(John Phillips)因心力衰竭死于洛杉矶,享年65岁。这位约翰.菲力普斯,他到底做了些什么事情呢?

     他组建了“爸爸妈妈乐队”(The Mamas and the Papas)。约翰.菲力普斯原是一支名叫“行者”(Journeyman)的民歌合唱组的成员。一次他去旧金山的一个酒吧演出时,台下一个才十六岁的漂亮的女中学生被这个身材瘦高(他有一米九十多),充满自信的歌手迷住了,竟然跟着他跑到纽约。当时二十五岁的菲力普斯已经结婚,而且还有两个孩子,不过这可难不倒这位名叫米切尔(Michelle)的任性的加州姑娘。她跑到菲力普斯的家里,要他的妻子离开约翰。菲力普斯夫人早就知道丈夫在外面经常沾花惹草,竟然一点也不惊讶。她还劝米切尔说,约翰在每个城市都有这么一个情人。不过,这回她可看走眼了,这位米切尔真把菲力普斯给迷住了。几个星期之后,菲力普斯离了婚。不久,米切尔成了新的菲力普斯夫人。

      1964年冬天,老“行者乐队”解散了,菲力普斯打算再组织一个新的乐队。他找来一位性格幽默的加拿大民歌手丹尼.道厄提(Danny Doherty),再动员妻子米切尔加入,组成了一个全新的“ 行者乐队”。米切尔本来不太会唱歌,可菲力普斯认为有了妻子加盟他们就可以多拿一份收入,硬是把米切尔说服了。可惜这个三人乐队一开始并不成功。一天晚上,三人百无聊赖之际决定随便去一个地方散散心,顺便寻找灵感。他们找来一个地球仪,让它转起来。米切尔拿了一个小标箭,闭着眼睛往上面扔去,结果标箭扎在一个位于中北美洲的名叫圣托马斯的小岛上。三人立刻动身去了那个热带海岛,并在岛上整日游荡,生活全靠菲力普斯拥有的一张伟德体育最新网站卡。不久,道厄提的朋友,女歌手凯.埃利亚特(Cass Elliot)也到这岛上,并为大家带来了大量的 LSD。埃利亚特身材肥胖(最重时有三百斤),性格豪爽,人们都叫她“妈妈凯丝”。那时凯丝正在暗恋着道厄提,可道厄提装作没看见,因为他正和米切尔打得火热。菲力普斯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不过为了乐队的成功,他忍下了。凯丝对米切尔的举动也怀恨在心,不过她也假装没看见。毕竟米切尔还是个不谙世事的小姑娘。就这样,四人在岛上过着充满矛盾而又自由自在的生活。

      凯丝原本想加入这个乐队,可菲力普斯认为她的声音不够高,和乐队其他人的声音不相配,所以一直没有同意。后来发生了一次意外事件,凯丝的头部被重物击中,造成轻微脑震荡,住了几天医院后,她居然可以唱上去了!就这样,妈妈凯丝成了新乐队的一员。

      终于,菲力普斯的伟德体育最新网站卡被银行拒绝了,四人只能打道回府。他们当时口袋里只剩下五十美元了,怎么办?米切尔决定去赌场碰碰运气。结果呢?他们坐着飞机的头等舱回到了纽约!

      这时已是1965年秋,几个月不见,纽约的变化令他们大吃一惊,原来经常在一起唱民歌的朋友们都去了加州。当时美国音乐工业的重心正在往西迁移,一大批唱片公司在加州开设了分部,这些公司用一张张合约把东部的民歌手们吸引了过来。当然,美国西海岸宜人的气候也是一大原因。他们刚从热带小岛回来,对这一点感触尤深。米切尔本来就是一个在加州长大的姑娘,那几天总是吵着要回西海岸。一天晚上,菲力普斯灵感突发,把妻子的梦想写成了一首歌,歌名就叫《加利福尼亚之梦》.

      1965年底,他们真的动身去了洛杉矶,此时凯丝已经在那里住了一段时间了。她借住在她的好朋友,民歌手拜瑞.麦奎尔(Barry McGuire)在洛杉矶的家中。麦奎尔建议他们四人去找自己的制作人,才华横溢的罗.埃德勒(Lou Adler)。后者在试听之后,马上和他们签了约。因为菲力普斯有个外号叫“爸爸”(Papa),他们决定给乐队取一个新名字。就这样,“爸爸妈妈乐队”诞生了。

      他们演唱的主要作品均出自菲力普斯之手。他很会写旋律,更擅长配和声。埃德勒为他们请来了洛杉矶最好的棚虫,录制了一张名为《如果你能相信你的耳朵和眼睛》(If You Can Believe Your Eyes and Ears)的专辑,并推出单曲《加州之梦》和《星期一、星期一》(Monday Monday)。虽然乐队的风格并不是典型的民歌摇滚,而是一种带有民歌风味的流行音乐,但这并不妨碍这两首单曲都成了热门歌曲,后者还登上了排行榜的第一名。爸爸妈妈们一下子出名了。

      然而,伴随着乐队事业上的腾飞,他们四人之间的裂痕也开始越来越明显了。米切尔终于和丹尼发生了性关系,把菲力普斯气得不行。他甚至还写了首歌表达了他的不满(这首名叫《我又看见了她》(I Saw Her Again)的歌甚至还成了乐队的又一首热门歌曲)。最后,菲力普斯夫妇俩终于分了手。但米切尔这时又有了新爱,对方居然是著名的“飞鸟乐队”(The Byrds)的歌手吉因.克拉克。这个变故让两个男人都成了失意者。道厄提陷入了酒精的泥潭,而菲力普斯则求救于毒品带来的暂时麻醉。凯丝的心里也不好受,眼见自己心爱的男人迷上了年轻漂亮的米切尔,她也自暴自弃,开始玩弄别的男人。凯丝疯狂地和许多不同的男人做爱,甚至还生下了一个没有父亲的女儿。要不是乐队那时挣了很多钱,他们恐怕连一个月都维持不了。

      1968年,妈妈凯丝离开了乐队,开始了她的一段不太成功的单飞生涯,同时宣告了成立才三年多的“爸爸妈妈乐队”正式解散了。六年之后,妈妈凯丝不幸死于心脏病,而菲力普斯和米切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仍然相互仇恨,形同陌路。后来菲力普斯和道厄提还找来另两位女歌手,重组“爸爸妈妈乐队”,不过他们再也没法重现当年的辉煌了。就是这样命运多舛的四个人,给我们留下了至今听起来还是那么清新宜人的《加利福尼亚之梦》。现在再听此歌真是让人唏嘘不已,恍如梦中。

     2 ) 梦断加州梦

    1999年科索沃战争发生时,我比《加州梦》的女配角MONICA大2岁,很遗憾,前一年没考上大学,让我不能在像那些为美国轰炸我驻南使馆大学生一样摇旗呐喊。那年,美国人带领下NATO堂而皇之凌驾于世界和平之上。

    美国人终于来了,在那个因为使用过期地图误炸贝尔格莱德中国使馆的1999年5月8日之前来了,只是路过,带着轰炸科索沃的贫铀弹路过,带着罗马尼亚上级部门的批文路过,他们和北约的朋友们要去维护和平。

    片中的MONICA无疑和我一样,极度渴望脱离父母的管教,去追逐只属于自己的世界,而象征民主自由的美利坚是个最美丽的乌托邦,似乎在那的人拥有我们梦寐以求的一切。Monica没能被她钦慕的美国人带走,但是美国人却让她永远失去了父亲。

    一列开往科索沃的军事列车的让平静了50多年的罗马尼亚小镇再一次重燃战火,而且是自相残杀。

    导演把影片里面几个出场人物刻画的非常细腻,1个美国梦,横跨55年。美国人嘴里叫嚣着自由,自主,但是他们所带来的让这些沉醉在美国梦中的罗马尼亚人梦魇一辈子。

    每个人都有自己目标,国家也一样,如果自认为自己做的事情是对的,那么阻挠你达到目的无疑就成了你的对立面。有人幻想如果美式的民主解放中国,中国就能变的美轮美奂,这部电影就像是当头棒喝,只有自己能够救自己,当你无法理解或者接受对方的善意的时候,这对你来说就不是善意。

    无数妙龄少女投怀送抱,以为献出自己就能成就美国梦,最后只能以泪洗面,悔莫当初。美国大兵刚从你的床上下来就一个电话打到美国:I miss you so much,多么讽刺的画面。事实如此,本就不是一路人,无论你如何取巧卖乖,只是被当成发泄的工具。想起我在上海时听到许多的上班族MM张口闭口非鬼佬不嫁,像极了片中的那些花痴少女。

    至于Monica的父亲Doiaru,一个二战中幸存的罗马尼亚人,平时作奸犯科,但是他对于美国梦比谁都清醒。片中并没有把他刻画成英雄,正因如此,我十分佩服导演的客观用心,他无疑是不完美的社会制度的带表,虽然没有为镇上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贡献,但是也不像美国人,用险恶居心以达目的而让小镇血流成河。

    美式民主列车开来了,又开走了,只留下老百姓的心在滴血。

    F*CK USA, F*CK BILL CLINTON~

     3 ) 没啥好,也没啥不好。

    这部片子由于英年早逝的导演而在今年的戛纳上格外引人关注,毕竟是人最后一部片子了,怎么也得表示点尊敬。最后捧回un certain regard“一种关注”单元的最佳影片奖,不管他致敬成分有多少,还算实至名归。这是那种典型的从一个侧面反映一个社会的电影,敢拍这种题材的导演就不是省油的灯,所以不出佳片也难。其实本片也算中规中矩,没有突破,也没有错误,以一个小镇为背景展开的故事,牵扯进的事情极多,线索比较烦杂,黑白的闪回镜头其实在剧中起到的是解释人物心理溯源的作用,其他的任务并没有太多的深度可挖,只有老头子Doiaru是一个个性设置复杂的角色,闪回镜头也全是围绕他展开。另一个海报上大大的美国海军陆战队上尉则显得比较简单,他对于本片其实是一个剧情开始的导火线,也是Doiaru一种夙愿,一种症结的实现载体,美国人来了,但是此时已不是二战,美国人不是来就你的,而是来侵略你的,对于Doiaru来说,他就既是魔鬼,又是天使。老头子一辈子怕孤单,坚持原有的信仰,最后在女儿要离开,又将重回孤独的情况下死去,不知是一种幸运,还是一种无奈。

    全片2个小时30分钟不止,着实吓了我一跳,要不是坚信他会是佳片,绝对坚持不下来。的确,这种电影,绝对是好电影,但是这部又是好的当中的其次的,有这么长,大家别看了。

    对于中国影迷来说,本片结尾音乐倒是能震人一震,那首熟悉的California Dreamin',在这里感觉实在是太特别了。加州啊,我也梦着呢。。。



     其他我自己的影评欢迎来我space看:
      http://jeff-lee1987.spaces.live.com/

     4 ) 一场遥不可及的美国梦 已故罗马尼亚导演的作品《加州之梦》

    一个欧洲的国家罗马尼亚,一个年仅27岁就英年早逝的罗马尼亚导演克里斯蒂安.内梅斯古,成就了这部沁人心腹的电影《加州之梦》,对于罗马尼亚的电影,我们可能都不会陌生,一部《四月三周两天》,让我们体会到了罗马尼亚人的友情,爱和责任。这部《加州之梦》,在看似冗长的155分钟里面,诠释了不一样的美国梦。影片的节奏缓慢,含蓄,几乎通篇的长镜头和跟拍模式,在晃动的镜头下,展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哀伤故事。整部电影由两段平行的叙事交替发展,一段是黑白的闪回,一段是彩色的正常叙事。影片中夹杂着两代人的不同的美国梦,父亲Doiaru的梦想就是他的父亲的话会成为现实,1944年在战乱的罗马尼亚,Doiaru的父母由于在德国人的工厂里面工作过,而被逮捕,父亲告诉Doiaru他们的朋友美国人将会很快到来,来解救他们,当父母杳无音讯之时,一枚炸弹穿破屋顶从天而降,上面赫然标志“MADE IN USA”的时候,他的梦也将永远也不会实现,所以他希望他能拥有自己的工厂,这样他能天真的以为他的人民不会被迫害,他和女儿的生活也将会由保障,他学习了英语。他的女儿Monica的梦似乎更是单纯而简单,在房间里面挂满了美国偶像们的海报,她只是想去美国,在她看来,美国就象征着自由,民主,流行,时尚,她和父亲之间的交流仅局限在父亲的管教和督促,直到美国人真的来了,带走的不是Monica的美国梦,而是最为在乎她的也是她最亲爱的人。
    1火车
    美国人的火车来了,装载的轰炸科索沃的贫铀弹路过,对于Doiaru来说,55年后美国人来了,装载的不是他的儿时的梦想,而是战争的武器,作为火车站的站长,他扣留了美国人的火车,其实他是在拯救无数人的生命,哪管是短暂的5天,对于Monica来说,她离她的梦想近在咫尺,她义不容辞的收拾行李而踏上了美国人的火车。在父亲的怒火中,她愤然的下了火车,而她的梦想,她在继续努力看。对于镇子上的其他人来说,美国人的到来,给予他们莫大的希望和梦想,在他们的眼中,美国代表着金钱,名誉,镇子的其他人在市长的带领下对美国人的到来显现出莫大的欣喜,市长团结了反抗Doiaru收购工厂的工人对美国人大肆欢迎,希望着美国人可以让他们过着更好的生活……….
    2村庄
    在Doiaru搁浅了美国的火车的时候,由于他的底线是海关的批文,而美国人的带队军官暂时没有,在与Doiaru谈判失败的时候,却受到了当地村民在市长的带领下的宴会邀请,即使他们在上个月已经完成了的宴会,在美国人的短暂停留之下,竟然重新举办,美国的士兵们受到了热烈的款待,宴会,歌舞,女人,美国的士兵们乐此不疲的接受着这些对他们来说习以为常的礼物,Monica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她把自己的穿着打扮成美国人最为喜欢的样子,而毅然决然的参加了这次欢庆的活动,即使她与美国人的语言不通。反抗Doiaru收购工厂的工人们依旧不忘在美国人的面前炫耀他们的口号,Doiaru在不放心女儿的时候开车前往,却受到村民们的攻击,这只是矛盾的开始,尽管众人皆醉,而他独醒。
    3交流 和平 美国梦
    Doiaru所学的英语终于在他天命之年的时候派上用场,他可以用流利的英语调侃:FUCK AMERICAN,FUCK Clinton. 他可以彬彬有礼的与美军上尉喝酒抽雪茄,看电视,谈论战争,调侃政治,却决不放弃需要海关批文的底线,哪怕有着2000美元的诱惑。不自觉地,他保护起了科索沃的难民,哪怕只是为他们延长了5天的生命。在这几天里面,美国人在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关文的同时,也同时享受着小镇居民的深厚款待,尽管语言不同,小镇的女孩们却有着他们自己的方式来和美国的士兵们进行沟通,尽管她们的筹码有限。Monica也是一样,影片中她与最爱她的父亲之间的交流寥寥无几,而她却想方设法的与自己心仪的美国士兵DAVID交涉,Andrei是一个深爱着她的会说英语的罗马尼亚小伙子,Monica通过Andrei的翻译而将自己交给了美国士兵DAVID,即使Andrei的翻译是误导性的,他只是单纯的希望Monica会回心,可是,熟不知,Monica单纯得执着,DAVID事故得圆滑。市长带领着美国人欣赏着罗马尼亚最高级的色情歌舞剧的演出,并给他们带来更好的女孩,奉献最为珍贵的美酒,而Doiaru依旧墨守着他的底线,他管不住的女儿最终在一个旅馆的小房子里面和DAVID纵情云雨,当所有的女孩而被士兵们抛弃的时候,小镇的所有女孩们都清醒了,可是她们已经失去了太多,Monica的沉着,似乎她已经不在乎什么美国梦了,DAVID是一个很花心的男人,在离开的前夕,他都要拿到最新的女孩的电话,并且会给他的上一个女孩打个电话,可是,在Monica的面前,他的一切都是失败的,尽管Monica把自己给了他。却不会把自己的感情和梦想由他带走,他带走的,只是短暂的狂欢回忆和Monica在他的手中画的一个笑脸,笑脸是在嘲笑DAVID,还是美国?每个人心中都会有自己的答案。美国人当然是维和的,不能动手,但被困小镇的上尉却竟也不负责任的在村民聚会中煽动大家与Doiaru和警方的对抗情绪,反抗者们大家咆哮着,似乎人多注定力量大,注定能打倒Doiaru。海关的批文总算来到了,美军开向科索沃的火车启动了,残酷的械斗也开始了,装载礼花的大卡车冲向火堆,美国人走了,而罗马尼亚小镇的人们的情绪也高昂起来了,在火车的轰隆隆的声音的映衬下,小镇的战争开始了,当Doiaru满身是血的躺在Monica的怀里的时候,只有Monica那伤心的痛哭,伴随着Monica的哭诉:我要考大学,Doiaru也闭上了双眼,殊不知一场更打的战争即将开始,美国人走了,没有Monica的美国梦,带走的是她的父亲的生命和战争的武器。
    整部电影一直是在压抑的气氛中进行,摇摇晃晃的镜头,略显苍白的镜头语言,完美的诠释了罗马尼亚人的性情,影片中的Doiaru的戏份真的是少得可怜,在其他人的衬托之下,将这个灵魂的人物刻画得淋漓尽致,在影片中欢迎美国人的那一段,黑板上赫然写着:WELL COME,显然的,这是个不容忽视的细节,“好吧,你们来吧”,这也是罗马尼亚人的反抗,美国这个“好人”,什么也没做,却在罗马尼亚,罗马尼亚的这个村子里面得到了太多,而罗马尼亚人也失去了太多,罗马尼亚的人民是善良的,他们也渴望自己的国家的发展和强大,所以他们才会有着各种各样的美国梦,影片的最后,一个不是结尾的结尾,看过之后,如鲠在喉,很是难受,难受的同时,反思也会绵绵不断。罗马尼亚在2007年加入了欧盟,可是电影的导演里斯蒂安.内梅斯古却没有看到那一刻。
    就象是MONICA学英文的时候的那首《加州之梦》,尽管她没有唱出来,只是一字一顿的读,就已经让人于心不忍,美国梦,遥远不可及。
    all the leaves are brown
    and the sky is grey
    i've been for a walk
    on a winter's day …………………………………

     5 ) 美国梦

    巴别塔
    “《圣经•旧约•创世纪》第11章,当时人类联合起来兴建,希望能通往天堂的高塔。为了阻止人类的计划,上帝让人类说不同的语言,使人类相互之间不能沟通,计划因此失败,人类自此各散东西。”
    在电影里,村子的庆典晚会上,火车站长女儿Monica看上帅气的美国大兵David,但是却无法和他沟通,而David也不像他的其他战友一样,可以不说任何话拉着女人就又亲又抱,于是两个人只是互相微笑,场面很尴尬。Monica找到Andrei帮忙,那是村子里最不起眼的邋遢小子,但他会英语。
    这是很有意思的一段,Andrei在翻译Monica和David的对话时,融进了个人情感,David问Monica多大,Monica说18岁,Andrei翻译说事实上她只有17岁;
    当Monica问David有没有女朋友的时候,David笑着对Monica说你真可爱,并伸手过去拉住她,Monica让Andrei翻译David的话,Andrei说David回答“不止一个”,紧接着David情不自禁的对Monica说“你非常可爱,而且我想亲你”,这时Monica茫然望着Andrei,得到的翻译却是“他问你喜欢什么样的音乐”,Monica被这个问题问蒙了,想了半天后说“没有特定的,很多类型我都喜欢”,这时Andrei又过来翻译“她说她不喜欢你拍马屁”,于是David不好意思的松开Monica的手。
    Monica不知道Andrei一直暗恋她,总匿名给她发一些露骨的短信,而Andrei经常出神的望着Monica的身体,流出鼻血。最终Andrei的小阴谋还是没有阻挡两个人的爱情蔓延,当天去市里的Party,Andrei痛苦的看着Monica和David亲热,自己却无能为力。(最终找到另一个被抛弃的女孩,那女孩说男人都是禽兽,只想做那事,Andrei过去安慰她,两个人相拥坐到天亮。)
    在最后,美国人离开的时候,David想让Monica给他留一个电话号码,Monica微笑着在David手上写了些东西,离开了。回到火车上,窗外是夜晚离去的站台,David打开手掌,没有看到号码,而是Monica画的太阳。

    美国梦
    Marian是罗马尼亚和美国的临时翻译,他喜欢美国大兵的衣服,因此得到一件美军的上衣。因为他一直和美国人站在一起,来到村子后,当地的女孩以为他也是美国大兵,于是上前和他亲热,Marian将计就计,装作自己不懂罗马尼亚语,和他们亲热,直到最后,美国人的火车终于获得了官方许可,准备离开的时候,女孩们跑来找Marian要他带她们离开,Marian用流利的罗马尼亚语回答他只是去(Turnu当地小镇),两个女孩绝望了。
    在美国人刚来村子的时候,市长决定召开周年庆典(这次活动大大超出了村子的全年预算),他认为这是一次将镇子名声传播到美国的好途径,这样就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来这里投资。于是全镇的人都开始匆忙筹备,年轻的女孩穿低胸装和短裙,工人们算计着要进行和平游行,简陋的电台开始播放美国音乐,丰富的食物摆上台桌,晚宴活动上,造型酷似猫王的歌手唱起了《Love me tender》。
    美国,代表了自由,财富,权利,欲望,以及梦想。很多人的心中,都有一个美国梦。相对于罗马尼亚小村子的贫穷,无聊,他们觉得美国的一切都是那么好(Monica卧室,贴的都是好莱坞明星)。他们相信美国的到来,能够改变这个村子的现状,能够让生活富裕起来,能够帮他们打倒霸权……我对政治和历史了解的不多,但我知道美国在当时充当的角色——为了维护和平而来。当Jones上校站在村民们面前,以领袖的身份,义正言辞的煽动群众一起打倒Doiaru的时候,我看到的是悲哀,是邪恶。最终美国人没有帮到这群充满希望的村民。那只是村子内部的暴力,留下无法挽回的悲惨结局。

    回忆
    影片进行的同时穿插了很多黑白画面,一开始不知道什么含意,到后面知道,那是Doiaru童年的回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罗马尼亚战乱,Doiaru的父母把幼小的他托付给一个叔叔抚养,双双离他远行,他们告诉Doiaru等美国人的到来。Doiaru为了等待美国人的到来,等了几十年,他学了英语,但却一直没有派上用场。直到这次拦住运载美国人的火车,为了通行证,面对贿赂也不对美国人网开一面。Doiaru和村子里大部分的人欢迎美国的态度截然相反,他讨厌美国的政治,霸权,讨厌那些人。他有权利,他不逢迎美国人,他冲着美国上校骂“Fuck Clinton”。
    女儿由Doiaru一手抚养长大,Monica的妈妈在她刚出生的时候就去世了,Doiaru有时候看着Monica,就像看到了自己的妻子,他爱这个女儿,但又管不了她,他希望女儿好好学习,考上大学,但女儿整天和一些男孩子混在一起,不学无术。两代经历不同的人,在意识形态上的差距已经太大。当后来看到自己的女儿后来和美国大兵混到一起的时候,Doiaru相当的愤怒,冲出去将两个正在亲密的人拉开。Monica却在一边咆哮“你永远都不明白”。而最后Doiaru听信了谎言准备去打偷东西的吉普赛人时,Monica在他临走之前告诉Doiaru,她要考上大学,这也成了Doiaru听到女儿的所说的最后一句话。

    镜头
    晃动的跟拍镜头,频繁的景别转换,复杂的场面调度,声画空间的错位等等为影片增加了真实感、节奏感和细节化。拍摄看似随意,但相信这些都经过了精确的计算。画面的暗示处理到处可见。下面随便举几个例子:
    Doiaru清早煮完咖啡,倒咖啡的远景是电视上战火纷飞的画面。
    Doiaru和Vacily谈话时,室外是刚停下来的火车,室内是电话响,暗示着下一场的转换。
    这是一个完整跟拍的镜头:Monica清早从床上爬起来,画外音是收音机的广播(不懂罗马尼亚语,相信新闻也和影片有关),Monica进入走廊,拉开窗帘,看到前男友站在窗外楼下,立刻又拉上窗帘,到冰箱上拿杯子喝水,拿起头套,走进屋子,关卧室的门,同时画外响起敲门声,镜头跟随敲门声转到门口,是Vacily前来向Doiaru汇报,Doiaru在吃早餐,让Vacily吃盘子里的鸡肉之后出画,Vacily犹豫的挑着肉,镜头在他的头和盘子之间晃动了一下,画外音是Doiaru的询问,Vacily回答后咬了一口鸡肉,然后把它扔出窗外,这时他看着画外,说“早上好,小姐”,镜头跟摇,是Monica进来了,在屋里站了一下又出去,镜头摇回Vacily用手在桌上的餐巾纸上擦油,画面又摇到正在穿衣服的Doiaru,晃了一下头说“走吧”,Vacily入画,跟随Doiaru一起离开。
    PS:有个技术上的问题我一直没有弄清楚,Monica在黑暗的房间开门来到明亮的户外,镜头跟拍,黑白的反差很大,但是影片拍摄的时候却没有一点曝光过渡现象。而我在用DV拍摄的时候,每次从黑暗的室内走向室外,影像总会晃白一下才能复员。相信这不单是机器问题,在技术上应该也有解决的方法。

     6 ) 黎明光 自在手

          2006年内梅思古没来得及完成自己的梦想便被一场意外的车祸夺去了年轻的生命。他的最后一部作品《加州之梦》在07年嘎纳电影节获得“一种关注”单元最佳影片奖。在颁奖礼上内梅思古的照片被打在大银幕上,没有获奖感言,没有颁奖仪式,无声的纪念令人唏嘘不已。

         《加州之梦》,这首曲子出自2001年因心脏衰竭而去世的美国民歌手约翰.菲力普斯之手。这首歌在《阿甘正传》里是阿甘在越南雨水里给珍妮写信时的期许与执着;在《重庆森林》里是王菲半梦半醒之间哼着的对爱的追逐;罗马尼亚人内梅思古索性将电影命名为《加州之梦》。“树叶转黄,天空灰蓝,我散着步,在一个冬日里,我很安全又温暧,如果这是在洛杉矶,在这样的冬日升起。”加州之梦,是美国梦,也是内梅思古的罗尼亚梦。

         《加州之梦》是内梅思古的第一部也是最后一部剧情长电影。电影结尾虽然标注了未完成,却仍然用两个半小时的长度将内梅思古未完成的梦想铺开完整的呈现在大众眼前。尽管他的梦想并不像童话那样展现出来的是美好,甚至令人胸闷和无助。故事中罗马尼亚小镇--卡帕尼塔的白天始终在云层的笼罩下,弥漫着灰蒙蒙的光,直到最后才从莫妮卡和安德烈喜庆的幕布后,变得暖洋洋起来。电影用美国大兵为了送武器到科索沃,因为没有正式的通关文件而被火车站长阻扰,困于卡帕尼塔作为主线,延伸描述了罗马尼亚的历史和现状,以及如今生活在其中作困兽之斗和充满希冀的人。二战,对于所有参战国家来说都有其专属记忆和情感。二战结束后的50年,罗马尼亚再次沦陷战争中。二战时存活下来的火车站长托亚鲁,因为五十年前掉落在自己侧身的美国制造的哑弹,以及对满载美国士兵的列车刺鼻的火药味的记忆,他不像小镇上其他人那样,对美国人充满不切实际的幻想。他一边不屑于美国大兵2000美元的贿赂,不在意罗马尼亚国防外交部秘书的威胁,对美国大兵说了毕生以来最多的Fu×K,顺带问候了克林顿,一边又潇洒的和美国大兵喝酒抽雪茄,却也始终坚守着没文件不给过关的底线。而另一边,托亚鲁的女儿莫妮卡的房间里挂满了美国偶像的海报,一心憧憬着美国梦。罗马尼亚年轻人的精神迷失在这群年轻人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那些被玩弄过丢下来的女孩们,被美国大兵抢占了资源的男孩们,以及为了讨好美国人而撒谎的人,警告着一个民族的精神遗失。值得庆幸的是,莫妮卡最终没有迷失自己,她在美国男孩安德烈的帮助下学习英文,学会了唱加州之梦,也学会了寻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梦。影片最后也是高潮,美国上尉怂恿工人们和托亚鲁派发生械斗,托亚鲁终于在猩红的死亡中破碎了女儿的美国梦。五天之后火车驶离小镇,离开的时候是夜晚,烟花璀璨。而在火车驶离之前,莫妮卡没有留电话给与她有过一夜之欢的美国大兵大卫,而是画了一个笑脸。而她留给父亲的最后一句话,就是要去罗马尼亚首都念大学。

         影片的镜头晃动很厉害,旁观者的感觉十足。英语和罗马尼亚语的对白,深化了不同文化的隔阂。最后,坐在布加勒斯特咖啡店里的莫妮卡和安德烈,或许他们还是原来的自己。其实他们都可以改变,但他们只能改变的,也只有自己。电影在《加州之梦》的音乐中结束,即使这不是洛杉矶,我仍然感到既安全又温暖。

     短评

    什么垃圾电影嘛。看了简介以为会很好。讲美国外交的失败和不负责任。剧情搞来搞去,完全被带晕了。主题根本不突出,完全不知道有些片段的作用。就剪辑还可以,看得没断断续续的感觉。

    9分钟前
  • Crown Steve
  • 很差
  • 偏远小镇上人们,对于大城市的生活是怎样的一种渴望

    14分钟前
  • hobby
  • 还行
  • 里面调情那段我很喜欢

    19分钟前
  • 大欣子
  • 推荐
  • 梦想遇到悲哀才转向现实,而现实不过是对悲哀的认可。

    24分钟前
  • mmm
  • 还行
  • 6/10,寓意深远,可惜亮点不足,故意用手提摄像机拍出晃动的感觉,看着有些头晕

    26分钟前
  • owen
  • 还行
  • 虽然评论不是最佳 但是我很喜欢

    31分钟前
  • Virgohi21
  • 推荐
  • 有多少悲劇是夢想的結果

    36分钟前
  • 一個死槍槍
  • 力荐
  • 节奏好慢。。。

    40分钟前
  • RaymondChou
  • 还行
  • 8.4

    41分钟前
  • 冰山李
  • 力荐
  • 未完成的电影,未完成的仇恨

    44分钟前
  • apikoros
  • 推荐
  • 1111

    46分钟前
  • 微 曇
  • 推荐
  • 终于想起来名字了

    51分钟前
  • monkeyeason
  • 推荐
  • 美国通讯部长级别的官员载着一列火车的军火去炸塞国,结果半路被欧洲第三世界小国拦截,已经是不可能中的不可能。然后官员还和铁路站长共情一番还要联合起来,简直是荒谬的不行了。就是在这种铺垫的不可能中我们顿然醒悟结尾的残酷是为何。现实就是美国部队以维和的名义到此一游,享受了小国乡村几日游的乐子,玩了女人跳了舞,享受一番又上了路。美国人把希望和欢乐带走,只留下罗马尼亚小村民内斗互砍。这才是现实。小地方的人们想有工作有前途,想拥有美国一样的梦。结尾让女主从美国大学回来,这种设置很有解读的意味。不过影片的大问题就是矛盾刻画的不够充分,特别是罗马尼亚自身内部的分化。

    53分钟前
  • LoudCrazyHeart
  • 还行
  • 20070813 1930 Arts Centre

    57分钟前
  • 公園仔
  • 推荐
  • 很真实,很奇特的电影,都是为了一个梦而已

    1小时前
  • 小喆
  • 推荐
  • 伟大的电影,有大爱之作,这个导演有这么一部就足够了,伟大…………

    1小时前
  • iceman
  • 力荐
  • 罗马尼亚崛起啦

    1小时前
  • 小巨
  • 推荐
  • 恨不得打六分 是我最喜欢的一种讲故事的方式

    1小时前
  • 甲马不是马
  • 力荐
  • 加州之梦醒时分

    1小时前
  • 皮皮鲁西西
  • 推荐
  • 狠就一个字,导演死了加个追悼分

    1小时前
  • gris-gris
  • 力荐
  •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