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整个感觉闷闷的
一部很平淡的电影,不知道是不是引进后被乱切割的关系,很多情节莫名其妙,男主的同学,陪儿子当兵的爸爸,到最后面拾工具想在战后当木匠的小Tiffin(是全队人一直一起在保护的),他们MS应该不用死的,或许电影本来的硬伤,而且对于这个人类战争史上有名的人工爆破,男主好像没起什么很大的作用,第一次爆破算炸药用量,第二次为炸药做防水,其实炸那两个挖洞的德国人,感觉也没太大的必要,也许是我没看懂。
其实我对那个加拿大的爆破专家蛮感兴趣的,地下一呆就是三个多月,没上来过,那洞挖的,炸药布置的水平那叫一个高,21个层次啊,可惜防水没做好,这在现在的中国建筑业也是个难题。
比如我家,自从水管改造后,顶楼的管子没弄好,时间一长,杂物慢慢堵住,就漏水了,频率为一年半/次(啊哦,跑题了)。
可是到电影最后,这个加拿大专家也没再出现,难道说是默默得被一起炸死了?
电影情节处有许多不值得推敲的地方,所幸细节还不错,比如战友们之前相处的点滴。
另有好玩的地方,和情节无关,中国人看老外和老外看中国人一样,认为都长得差不多,以至于我后排的那位大哥错把最先牺牲的那位看成男主了,也难怪,都在地下,脸都黑曲曲的。
还有让我很不解的地方,战争时期处处危险也就算了,怎么现在是和平年代,也会让人感觉可以看到明天的太阳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回家路上又遇一车祸。
2 ) 《奇袭60阵地》:一场被异化了的战争
文/ 潘索尼亚·肖尔
一战对于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说仅仅是这样几个历史名词: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绞肉机,索姆河战役。这场战争向来不是电影编剧喜欢的题材,在某种程度上给我们传递了一个事实:一战中缺乏能被现代观众所欣赏的电影元素。对于普通观众来说,比较熟悉的一战影片,大概就只有美国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拍摄,由同名小说改变的《西线无战事》了。尽管不乏流血漂橹的战役,但是不能掩盖这场战争——作为近100年后的旁观者的我们看来——乏味而又颇具折磨感的本质:士兵们从架在一人高的战壕里的木梯上鱼贯而出,列队经过敌军阵地前的无人区,脚下的土壤经过炮火长达数月的搅拌,早已和死者的肢体碎块形成了一种胶着的混合物,而他们中的大多数将在接下来几分钟内,成为这混合物的一部分……20世纪初正值第二次工业革命,技术的进步使得武器的杀伤性大幅提升:炸药,机枪,坦克,毒气弹,火焰喷射器……这些新式工具在无数个泥泞的战场上收割着成千上万的年轻生命。一战是一场工业文明对人性对生命前所未有的戕害,在西方世界形成了巨大的社会冲击,这种集体无意识,大抵就是鲜有广为人知的一战片问世的原因吧。
这也是促使我去观看《奇袭60阵地》的原因,而不是那张画着士兵的背影,远景是激战中的阵地的宣传海报。电影充满了一战的典型元素:暴雨中充斥泥泞的战壕;穿着雨衣,面露疲态的士兵;作响的马克沁机枪;从天而降的炮火。而最令个人感到奇特的地方,不仅仅是因为很少有电影去描述在地下掘进的工程兵(当然如果有的读者说《地道战》是一部,个人也不能表示强烈的反对),而更多是在于这部影片中,竟然只有一处与敌人正面的交战,而且还主要是通过漆黑的屏幕和杂乱的声音,呈现在观众面前的。而无论是影片前半部分,主角受命去炸毁某个机枪碉堡,还是在故事推进过程中,挖掘小组在炮火,流弹下遭受伤亡,敌人都处于一种明显的缺位状态,仿佛是深夜的街道上疾驰而过的车辆——对于失眠中的人们来说,它们的存在是可以被感知,但又无法直接被观察到的。这场战争显然是被刻意地异化了的,仿佛造成这一幕幕惨烈的死亡的黑手并不是对面的德国士兵,而是战争这一泯灭人性的事物本身。
这场战争也是主人公和他的部下企图对抗的对象,正如影片开头,主角对在坑道里凝神谛听敌军动向,把自己心跳声当作敌人推进的征兆的懦弱士兵说的话:“管好你的心,否则完蛋的不仅仅是它。”这里的“它”指的是这个年轻的士兵每次执行任务都要带着的一只关在木笼里的白色小鸟,而这往往是这位于几十英尺地下的坑道深处,除了跳动的微弱火苗以外,唯一给这个年轻人带来些许慰藉的东西。
终于,主人公受命带领这支队伍去爆破德军占领的60阵地了,而此时影片差不多已经过半,上一次提及“60阵地”这个名词还是在影片开头,“听说在60阵地前,德国人占据了制高点,我们的战壕都被血浸透了”。在60阵地下的坑道中,主人公遇到了一位来自加大拿的爆破专家,他在潮湿的地下蛰伏了数月,几乎从未见过阳光。他给主人公展示了自己和部下们数月的工作成果:复杂的坑道,精巧埋设的近100万磅炸药,只要轻轻一按起爆器,60阵地马上就能化作齑粉。
“为什么迟迟没有爆破呢?”
“因为没有上头的命令,”加拿大人沮丧地说:“现在60阵地上只有几百个德国人,我们预定发起一次进攻,这样我们头顶上的敌人就会成千上万。”
原来交给主人公的所谓奇袭60阵地的任务,就是维护这近100万磅炸药不至于受潮,然后等待上头的命令,在恰当的时机,按下起爆器。在观影前中,可能大多数观众会以为“60阵地”这个名字将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一般,至始至终一直悬在主人公的头顶,成为推进情节发展的核心,结果事实却大相径庭。原本以为会是一番惊天动地的英雄壮举,结果却成为了平淡无奇的家常事务。如何处理坑道内部的积水呢,结果非常简单,只要在某一位置挖一条排水坑道就行了。或许这是个艰巨的工程,但是从影片表现来看,除了搬运材料的时候遭到炮火袭击以外,真是毫无艰巨性可言。当指挥官询问主人公如何排除坑道内的积水时,发生了如下对话。
“请问你打算如何处理里面的积水?”
“这里通电的吧,我们打算使用水泵。”
“我不认为水泵能够在这样的深度排除积水。”
“使用最新型的就可以了。”
原本以为会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但只要靠最新型的水泵,就可以解决大部分难题。接下来的情节除了主人公意外被狙击,生死一线之外,并没有任何使人感觉到这个任务艰难的地方。影片的前半部分,对人物的刻画以及对战争的独特表现显得浓墨重彩,但是后半部分似乎被导演刻意地轻描淡写了。最终60阵地被爆破,任务完成,主人公回到了家乡,与心爱的姑娘喜结连理。在随后的字幕中,呈现了一些关于这个曾经真实发生过的故事的一些补充信息:
这些坑道的总长度相当于从伦敦到都柏林的距离。
这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场爆破。
主人公因此回国后被受陆军少将军衔。
然后最后是:
几个月后,60阵地又落入德军手中。
原来这场对60阵地的奇袭的成果仅仅是占领了几个月,之前付出的一切,包括战友鲜活的生命以及看似艰巨的“奇袭”,仅仅换来了如此微不足道的成果,这却又显得有些黑色幽默。60阵地似乎就如同卡夫卡笔下的那座永远无法进入的城堡,隐喻着这场战争,高高在上地玩弄着每一个被卷入其中的普通人,他们的命运不能自己主宰,只能交付于这混沌的神祗,乞怜他那怕一丝的怜悯。这就是导演想给观众传达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段惨烈,悲壮却又是那么荒诞的人类历史。
3 ) 真正的地道战
记得小的时候电视上总会放一些抗战题材的电影,其中就有描写抗战时期我八路军游击队在平原上开展地道战的影片,例如《平原游击队》和《地道战》,《平原游击队》中的主角“双枪李向阳”还是我儿时一众伙伴们心中的英雄形象,在游戏中争相模仿。而这种题材的电影在那个年代真的是百看不厌。
时间一晃过去了这么多年,类似题材的电影已经很少见到了,不过最近很幸运的在央视6套上,看到了这部同样是挖地道的影片。影片的故事背景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故事的主角是一位来自澳洲的矿工,他飘洋万里来到战火交织的欧洲大陆,参与到这场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战争当中,他的任务就是发挥他的特长,在敌我对峙的阵地下面几米甚至几十米展开一场地下的战争。导演没做多少铺垫就将故事带到了战火纷飞的战场上,阴雨绵绵的阵地里,一片泥泞嘈杂,还随时传来炮火的轰鸣以及炮弹落入战壕时传来的惨呼。进入地道中则跟外面的世界形成巨大的反差,狭窄阴暗的地道,在地下绵延纵横,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地道中,蜡烛成为唯一的光源,而手中鸟笼中的小鸟则往往是这些士兵们唯一的伙伴,这样局促而密闭的空间里,有时候这里静的都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这些士兵们所要面对的是环境上的压抑、心理上的孤独与恐惧、还有就是要面对敌方的同行随时可能挖进你的地道中的激烈火并。导演在描述战场的残酷的同时,将镜头时不时的穿插回到男主角的故乡,在那里描述他前来参战前的过往,以及在那遥远的地方,有着那么一位好姑娘在等着她。
逐渐的故事发生的地点转移到了,影片名称所在地“60高地”,男主角所在一方准备对“60高地”上的德军阵地发起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爆破,无数炸药通过地道被埋藏在了德军的阵地下方。在解决了地道中的排水问题之后,就只等大批德军驻扎进入阵地。一切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顺利,德军中的地道高手,眼看着就要识破他们的这次计划,在一次地道突击将这个隐患解决之后,最后爆破的时刻总算是到来了,一声惊天巨响,男主角合上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爆破的开关,敌人的阵地以及一位年轻的战友,伴随着这声巨响被炸上了天。镜头一转他回到了自己的家乡,穿上象征荣誉的战袍,与心爱的可人步入婚姻的殿堂。影片的镜头最终定格在他与一帮袍泽的合影中。
这是一个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这让我见识到了远在我们抗战之前,远在万里之外的欧洲战场所展开的更为激烈精彩、更为规模庞大的地道战,而穿插于紧张战斗之间的来自家乡的温馨故事则令影片极具收缩感,导演通过这样的手法,将战争与和平的巨大反差,通过镜头传递给所有的观众,不得不说这是一部很长见识的优秀电影。
4 ) 懦弱中走出的刚强
煤矿工应召加入前线反德,成为地道兵,本身就是一种刚强的选择,伍迪成为了来自澳大利亚的一名地道兵长官,他手下的几个精兵强将各有自己的 特长,但是年轻的提芬似乎只有胆小与懦弱……
当伍迪第一次遇见他时,他就是在监听德军的地下兵挖地道的声音,由于胆怯,竟然把自己的心跳当成了敌军的挖洞声,吓得自己不轻,伍迪却是没有责怪这个小兵,而是不断地带他进入一线战场,自然来磨练他的意志和神经,使他渐渐摆脱过多的惧怕,从蜷缩在战地一角浑身哆嗦的新兵,在最后奇袭阵地时,最后一个撤离的勇士,特别是当他在撤离时不幸被塌方埋在了与敌人同归于尽的万吨炸药里时,他镇定地对他外面的战友说让他们不要管他,时间来不及了。他镇定地面对着这场巨大的爆炸,来证实自己已经从懦弱中,走了出来,走向了无比的刚强……
5 ) 影评《奇袭60阵地》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澳洲电影,本来并没有抱太大希望而来,不过最后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奇袭60阵地》讲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在对德作战的西线战场上,一支来自澳大利亚的地道爆破小组(当时澳大利亚属于大英帝国)承担了一项艰巨的任务,在德军驻守的比利时60阵地之下埋设数万磅炸药,并最终爆破成功的故事。这也是人类战争史上迄今为止最大的一次人工爆破,其爆炸长度相当于从伦敦至都柏林!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观。如果这个题材换成好莱坞来拍,它会更惊险,更大场面,更扣人心弦,更适合主流口味……不一定不会是好电影,但肯定不会是如现在的这个样子——《奇袭60阵地》拍的则是人。
这场战争也是主人公和他的部下企图对抗的对象,正如影片开头,主角对在坑道里凝神谛听敌军动向,把自己心跳声当作敌人推进的征兆的懦弱士兵说的话:“管好你的心,否则完蛋的不仅仅是它。”这里的“它”指的是这个年轻的士兵每次执行任务都要带着的一只关在木笼里的白色小鸟,而这往往是这位于几十英尺地下的坑道深处,除了跳动的微弱火苗以外,唯一给这个年轻人带来些许慰藉的东西。生命是脆弱的,战争是残酷的,影片也反衬对发起世界大战的不满亢奋的宣泄。
特别是片尾,男主人公为了顾大局利益而牺牲一人命赢得最后的胜利,可以说可歌可泣,让我们无不想起世界大战是那样的无情摧毁无数美好的家庭,胜利意味着人们渴望世界和平的决心。“听到了什么,那是你的心跳”,我才看懂这句话的含义。 时刻要淡定才是真。电影并没有说这是一场多么伟大的胜利,片子也没有在歌颂正义的胜利,相反,在结束的时候影片还交代了六十阵地最后还是被德军夺走。有人会觉得很失望,既然没有大胜利拍出来还有什么意义,甚至会觉得这部片子拍的很沉闷。可我觉得奇袭六十阵地太精彩,用媒体的话来说是澳大利亚战争题材难得的杰出佳作。因为它是在来源了一段历史,无关胜负,这是一种信仰。不管发起战争是多么残酷,必须坚持下去的信念;面对必然的牺牲却仍要勇于面对正如我们回想缅怀中国式英雄任务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奋身挺胸堵抢眼的黄继光等等中华英雄儿女;为了取得最后和平不得不付出惨痛代价,哪怕是明知需要牺牲自己的战友也要斗争下去的信念。电影是在告诉我们有关这段真实历史的坚定的信念,不管最终的结果是否胜利,热爱和平与无谓牺牲的精神才是真正需要我们去体会的真谛。当然伍德沃指导的这次有史以来最大的人工爆破,也是用军人们的生命谱写的一首真实而刚强的战斗之歌。
不要用胜负去衡量这部片子,战士勇敢无畏的精神才是它真正的可贵之处。正如当今社会,我们享受世界和平下那缕阳光,呼吸新鲜的空气,结合目前英美法意等各国为了争夺石油的利益联合攻打利比亚,就应该遭到全世界人民的谴责和痛斥。他们面对先天下大不违不管不顾,造成这么多的生灵涂炭,无辜的老百姓妻离子散无家可归,难道他们真的不懂历史的教训吗?我可以告诉他们日本就是最好的例子,日本不单单是因为地域的问题,而更重要的就是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等历史遗留的痛恨而遭到天谴。忠告你们放弃战争来掠夺别人的自由,和平年代需要谈判和法制来维和社会而不是枪杆子出政权和霸权主义的。
6 ) 6。5分的悲哀--对时光网失望的原因
中国的电影院,放过的好片我认为真的是屈指可数。我不明白这部不错的片子为何才6。5分。难道国人的欣赏水平就到头文字D、将爱情进行到底这些毫无价值的电影么。异或是看了让子弹飞就都觉得这就是顶级好片了。 如果国人的欣赏水平就是如此,也不是很难理解为何会出现抢盐这种低级事件了。
也许煽情、宣传和平的战争片已是俗套,但不能说它就是不好的,就否定它的一切。难道教人向善说多了,就可以不说了么。我翻了翻时光网下面的评价,很多人没有看就给评价,是不是过于不负责任了,难道都是为了赚积分么?难道只有哈利波特、加勒比海盗才能吸引你们的眼球,在没看的时候就给满分么。
还有人居然说音乐单一,我认为此片的配乐也是一亮点。配乐在配合剧情配合的非常不错,主旋律也很有味道。单一?主旋律是一部电影音乐的灵魂。配乐分散的电影,音乐很难成为经典。铁达尼号、勇敢的心这些耳熟能详的配乐出众的片子,哪一部不是主旋律贯穿整不影片的。再者为戴茜小姐开车、美国往事,不都是时隔多年也许剧情细节会忘记但是主旋律依然记在心理。
而且居然还有人认为此片没有大场面所以很烂。这就是国人的欣赏水平么。真是让我汗颜。
以前,我很偏爱看以战争为背景的电影。这两年这种佳作不多,也就慢慢淡了。奇袭60阵地让我再次找到了以前的感觉。我喜欢这种宣扬和平的味道。喜欢这种对人性真实的诠释。我认为此片并没有做作的煽情、英雄主义的放大。我们只是人、渺小的人,不论你成功与否,你能控制的事情总是有限的,我们的眼界都是为以自己为圆心在画圆,无论你的半径有多大,你永远只是平面的,但地球是圆的。在战争中没有正方反方,我们都是为自己的圆而战。与主线平行的第二条叙事线索在整不影片前半部分我认为穿插的不是太完善,如果将这归结为空间平行式蒙太奇我觉得在穿插点应该再有一些思想上的呼应,这点我觉得有些生硬,所以在前半段的观影中,总觉得剧情的后续发展可能是男主角丧命这些俗套结尾。但后半段以手工做的木盒子为道具的前后呼应做的非常之好,暗暗的为整部片子添彩。最终整部影片看完是让人觉得那么的顺畅。
影片结束后的一句话“60阵地又落入德军手中”很点睛、很讽刺。也许导演只是要告诉我们,这就是历史、历史没有胜利与失败。
发布于: 2011-03-20 20:20
老老实实用传统手法讲故事的电影。尽管不够惊艳,但也没什么缺点。
好闷
伍德沃德那张老脸,真不像二十五六岁。
工程技术个人勇气
原谅我,没有认真看。
题材不错,稍显刻意
难得袋鼠国能出这样的片子。最后炸响的那刻,震撼人心。影片处处伏笔,小细节处理的不错。
WAR,,WAR ,,WAR
握紧摇曳的烛光,等待宣告死亡的爆破声从地下90英尺传来。你独自等待,和自己的心跳声。战争中从没有什么所谓光荣的牺牲,那都是政治家和军事家的说辞,战争本身就不光荣。但如果这就是战争,荒诞的战争,起码你死在了长大后。2011.3.17《奇袭60阵地》(推荐,四星)
男主角的脸一直在Russell Crowe和朱时茂之间切换,有没有。。
本以为看这电影会很闷很累,可未曾想还真有点看头。
久违的战争片
战争片的铁律之一就是:掏照片的那位,无论如何都是最先挂掉的那位。
一战前历史上最大的人工爆破。一群男人和半固体物质的故事:蓝色黏土,黄色膏状炸药,泥浆。原来矿工也可以很美的!
不错啊
战争片永远不是我的菜。边洗衣服边看,一个半小时后还是没入戏,不过被某位网友的短评影响到,男主角就是Russell Crowe和朱时茂的切换!
强大,沉默中的爆发
工兵系的战争片很少,澳大利亚的战争片很少听说,细描一战战场的真实战役更少,基于此,本片虽然拖沓过长,但诚意满满,尤其对男主人公的塑造,颇为真实。
虽然不如澳洲1987年的light horesman,,但是比近年的科科达小路,以及妮可.基德曼的狗血片《澳大利亚》强得多的一部澳洲电影,也比加拿大的狗屎片《帕申达勒》强得多。
看片总结:战争中有一技之长真不是好事,跑得快,挂了,会木工,挂了......ano,我是不是剧透了是不是剧透了是不是剧透了是不是剧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