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我读中学时曾经喜欢过一个小姑娘
我读中学时曾经喜欢过一个小姑娘,一直到大家都工作了也很喜欢,我觉得吧,她也不讨厌我,但我们终归没戏,因为有一天她成了个基督徒,发誓一定要找一个爱上帝胜过爱她的人做另一半。
你要以为我就这样放弃了,那太小看人了。还别说,我真的去接触学习、深入研究基督教了,我每周参加家庭教会,定期去听讲道,每天饭前睡前做祷告,没事翻《圣经》研究……我他妈的觉得自己就快要真成基督徒了,但这时候,我发现不能再去追求他了,因为如此一来就是对天父的不尊重和愚弄,我怎么能把信主和打篮球、弹吉他、练HIP-HOP一样,作为追小妞的手段呢?
不过有个家伙和我完全不一样。
格雷厄姆•格林在写《布赖顿硬糖》时,是个有着十年教龄的天主教徒。关于天主教和基督教(实际上是新教)的区别我就不在这儿具体叙述了,总之,格林也是读书时候喜欢上了一个女天主教徒,对方也是非教徒不嫁,格林也像我一样,一头钻进去了,比我钻得更深更彻底,最后他们顺理成章地结婚了。
但格林一开始就动机不纯,女人搞到手之后原形毕露,反正天主教徒哪怕钢刀架在脖子上也不会提出离婚。
格林根本不信上帝,他更相信和迷恋地狱的存在,对于他来说,天主教徒的身份唯一的好处就是优越感,让他在朋友面前有吹嘘精神世界的优越感。他的朋友们很惨,自此被他划为“很难改变的无知状态”,并且在小说中以非天主教徒的形象出现,百般嘲讽揶揄,用寻衅滋事的言论塑造形象。
在《布赖顿硬糖》中,平基和罗丝显然高人一等。平基在变态之前是个无可挑剔的男人,高大英俊,无不良嗜好,对待工作认真得像全国劳模,怀揣远大理想,还有一颗勇敢的心。罗丝的出场更是吓人一跳,格林给她配了副可笑的大框眼镜,与之后身着女仆装我爱犹怜的服务生有天壤之别,没有人会觉得这不是圣女。
格林让平基和罗丝不断煎熬在自己的信仰和尘世的规律中。平基妄想用宗教作为锁子甲和挡箭牌,而实际上尽管对方手中挥舞着链锤也从没想过要给他致命一击。但躲在这堆铜墙铁壁后面,也不能使平基有半点安心,他还是决定主动出击。希优顿王躲在圣盔谷里是因为他相信自己的堡垒,你平基既要躲又不信,不信还要躲,躲了又要往外窜,何必呢?
虽然格林很想让围观者感觉到主角们的高贵,打酱油者们都是凡夫俗子,甚至让平基遁入邪魔外道后,也通过罗丝的垂死挣扎来升华这个主题。但你要以为通过格林不懈余力地美化天主教能获得正面效应,那就错了。
当罗丝将唱片搁上留声机时,等待她的是主的大能,是圣母玛利亚的恩赐和怜悯,是救恩的头盔、圣灵的宝剑和神的道。
可惜,格林将宗教作位自己登上象牙塔的工具,耍着小聪明替圣母玛利亚和上帝圆着一个又一个许诺,但就像哆啦A梦里的希望之槌,能满足你的愿望,过程却不是你想要的。不过在这儿他犯的错误使自己里外都无法自圆其说,假若结果如你所想,那上帝就在愚弄众人,假若不是,那就是你在愚弄上帝了。这也没有办法,因为从一开始他的动机就不纯。
当然了,要是不在乎动机、过程和结果的话也不赖,但我终究没法像他一样。
2 ) 电影和Pinkie一样,心有余而力不足
原本我以为这个电影是用一个现实的角度告诉我们真正的英伦黑帮不是我们想象中那么智勇双全的。
但从前半段断断续续地在收音机、报纸里透露的多场青年暴动,隐约告诉我不是那么一回事。这是个暴力又躁动的年代,年轻人用极端的方式刷存在感,成人却只顾自己的钱袋子。Pinkie就是这些年轻人的代表——有野心但无智慧、自私又暴戾,那个他在海边骑着摩托,下一秒镜头将他转到庞大的摩托队伍中央的画面就是要说明他不是当时那个社会的个案,而是一种代表。真正有勇有谋的人应该像那个对头大佬那样借刀杀人然后专注赚钱,而不是连个傻白甜姑娘都搞不定,害了人还赔上自己一条命。海伦奶奶的角色作为一个老一辈旁观者的形象,起初是不管不顾,后来主动介入,虽然实质上起不了什么作用,但也代表那一辈人的一种挣扎,也算是扳回一点尊严。至于Rose,作为女人,我希望她可以成长,毕竟她的愚蠢已经让她付出了如此巨大的代价,希望那句卡壳的“我爱你”可以成为她的信仰,带她面对这个残酷的世界,正如菲尔老爷子说的“惨痛的奇迹”一般。
故事有些过于隐晦,它透露了现实,却又只字不提背后的成因,明明是想讲社会却又讲了爱情。这个时代催生了像Pinkie这样的坏人,又是什么令Rose如此天真又无知呢?片中并没有给出答案。没有好好交代时代背景,这段恋爱就显得狗血又俗套,有种把一手好牌给打烂的感觉。
3 ) 你可能不知道的事
Carey Mulligon 一开始是演rose的 但是后来为了跟变形金刚男拍华尔街2 放弃了这部影片。Riseborough这个纽卡斯尔的geodie girl 在影片中的表演可圈可点,不知道carey mulligan看过这部小说改编的新版本brighton rock后会不会后悔当初的决定。
影片中的经典台词:
Pinkie Brown: [in a recording booth, making a disc for the doting, oblivious Rose] You wanted a recording of my voice, well here it is. What you want me to say is, 'I love you'. Well I don't. I hate you, you little slut...
"Pinkie Brown: [on the record he made earlier] You wanted a recording of my voice, well here it is. What you want me to say is 'I love you'...
Pinkie Brown: [the record - scratched when he tried to destroy it - suddenly jumps] ... I love you... I love you... I love you... I love you...
4 ) 最後變成一部愛情電影
原文發表於無事生花
http://blossomear.blogspot.com/2011/07/blog-post_14.html若不看到最後,誰會知道原來這部電影不是男主角品基的故事、也不是布萊登地痞流氓爭奪地盤的故事?
這其實是屬於蘿絲的故事。一個在餐廳打工、愛上不該愛的人、因為「想要自己的人生」而毅然結婚的年輕女孩的故事。
這其實也是艾達的故事。一個口口聲聲前途比較重要、為了幫助女孩逃脫而對品基窮追不捨、自己卻輕視情感的老牌舞女的故事。
艾達在成功救出蘿絲,並親眼見到品基墜崖身亡之後,與好友閒談此案,好友的一番話讓她領悟到:相較於可憐無依的蘿絲,自己欠缺的是對愛情的熱忱與信念,這是她永遠無法擁有的東西。她只能販賣感情,或是相反地用錢換來陪伴。
而年輕的蘿絲想要的不過是屬於自己的人生。即使品基掏出大把鈔票向父親「買」走她,即使心愛的丈夫只是為了防止她出庭作出對不利於他的證詞,即使這段婚姻是謊言,是試圖奪取她性命的陰謀。至少那都是她想要的「屬於她的去處」。
就像片尾那張壞掉的唱片,不斷跳針,重複著品基還沒說完的最後一句話,卻為蘿絲支撐起一片夢幻小天地。買下這張唱片紀念品的那天,兩人剛剛結婚,品基被逼著進入販賣紀念品的小亭子,錄下內心真正想對蘿絲說的一番狠心話。「妳想要聽我說,我愛妳,可是我不愛妳,我恨妳,我討厭聽到妳的聲音,我討厭妳的臉……」而亭子外聽不見這番話的蘿絲卻滿懷期待地笑著。
影片的最後,蘿絲趁著夜深人靜悄悄起身,我這才看得見原來她大腹便便,果然如願懷了品基的孩子,於是更不忍心讓她聽到當初品基錄下的這番惡毒的話。誰知唱盤溫柔地佯裝故障,偏偏停留在「我愛妳」。於是小小的床上不斷重複著蘿絲想聽的「I love you」,使她感動得熱淚盈眶,彷彿這輩子活了個名分、活出了意義。
那時我才明白,原來這部電影的重點不是山姆萊利復古又摩登的憤怒臉孔,更不是地方名產布萊登棒棒糖如何構成連環殺人案。就像《殺客同萌》的女孩們最終是他人的敘述,而《全面啟動》的角色們又一個個活在他人的夢裡一樣,慘死的佛瑞、想退出幫派的史派瑟、地方惡霸科里歐尼,以及自食惡果瞎了眼墜下懸崖的品基,原來都只不過是協助完成蘿絲愛情美夢的角色而已。
《布萊登棒棒糖》其實是百分百的愛情故事。
5 ) rose的性格谁都救不了
rose是那种为了爱情可以不顾一切的人,甚至为爱情舍弃生命。她是圣女,纯洁无暇;她善良,可以无原则的信任;她傻,傻到欺骗自己一厢情愿去爱别人。不管她是否爱错人,至少导演让我们相信还有这样不顾一切的爱。最后留声机重复着“i love you",还在幻想着爱情天堂,总之呢,谁也拯救不了她。
6 ) brighton很漂亮
影片情节没有多达起伏,结尾比较感人。印象比较深刻的是,Brighton那绵延几英里的悬崖,有机会可以去感受一下,女主角的衣着打扮也很优雅,最爱那套粉色的裙子和奶白色的裤袜。
一星给女主。
够黑
氣氛營造出色,劇本呆板,結尾虐心。
黑帮片啊~看在英剧优雅的份上,非2星吧
男主角太丑。
置景很好,故事说不清楚。
Helen's tits r big.
变态和傻逼的爱情,但是在爱情中的人又有哪个不是变态和傻逼呢。结局和片尾曲不错。
各种做作
一个坏人的心路历程
一部小儿科化的黑帮片,在帮派斗争实在无以为续的时候,竟然拿一个苦情的小女孩填充内容。
平庸的无法再平庸
严重糟蹋了格雷厄姆格林。
看不下去啊~~~~~
remake. never seen the original. but heard it was a classic.
上帝也会对我这么好吗?
要一直说爱我阿,浑淡!
怀疑是翻拍为求突破而丢失了黑色的感觉,就好像棒棒糖的重点不在于棒棒,而成了糖。
最儿戏的黑帮片,在里面看到一种幼稚的野心——“躁动不安的青年,被掠夺摧残的土地,存在于两个永恒之间。”宗教与爱情都是幻觉,只有幸运的人才不会把它打碎。自毁容颜的少年、跳帧的唱片,看到这些细节,手一抖就会给五星,当然那是原作的魅力。
披着悬疑外皮的苦情片儿 腐龙和HM奶奶在里边完全酱油 奶奶的眼线糊得没法看。。。馒头姑娘造型也杯具 Sam Riley倒是把个嗜血暴徒演绎得惟妙惟肖 看完了很想去布莱顿的海边走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