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最讨厌打死敌人不捡枪
题材不错,也展现出了美国、纽约的多种族融合的特色,但是故事漏洞太多,低角度的长镜头让人看着头晕,女主角演技太差,前面还是个棒槌,到结尾突然成了突击战高手,最后明明死守几分钟就能活,偏要站起来当靶子。很多美国英雄题材的电影都有同一个毛病,明明自己武器居弱势,但是打死强敌却从不捡枪,这片子也是,直到最后也只是捡俩手雷一把手枪,这种弱智死了也活该。
2 ) 一部自嗨电影
一部自嗨电影。
美国数个州因不满川普政府纷纷闹起独立,美国内发生武装叛乱,叛军进攻纽约,首先拿布鲁克林区开刀,因为这是个软柿子,少数族裔和非法移民聚居,国家意识淡薄,且枪械相对较少。
蛋素,笑出声算我不稳重,叛军忽略了黑帮势力,黑帮家里墙上都挂星条旗,把叛军干得大小便失禁。
其实这电影只能骗骗宇宙中心以外的人,以及宣泄一下不满情绪。美国是合众国,制度比照联邦制,每个州都有独立的司法权和外交权,但武装力量方面就只有国民警卫队,是没法拿来打仗的。所以从片中唯一被捉的叛军士兵口中得知,叛军实为雇佣军。这简直就是扯淡,谁买单?
3 ) 如果你家门口突然成了战场
本来预备发现是烂片就马上关掉的,没想到一口气看到结尾,平时开场十分钟就开始(~ o ~)~zZ的老公竟然也一直紧张的看到结尾,半路进来的女儿也坚定地要求看完再去写作业。
以下有剧透
跟着女主一路从不明所以,不知所措地逃命,经历了各种混乱、血腥,终于看到希望的最后时刻,突然“砰”的一声。你仿佛能看到导演坐在摄像机后边奸笑。女儿回房间十分钟,又跑过来说,实在没法平静地写作业,这个片子看完,实在是“如鲠在喉”。
研究生在读的女主,带着同样年轻稚嫩(缺乏男人气概)的男友回家。聊着聊着发现地铁站里竟然空无一人。正在疑惑,突然一个火球状的人从地铁站外边奔了进来。于是男友壮起胆子出去看看,没过三秒钟,外边一声爆炸巨响,稚嫩的男朋友从此再没有出现了。
女主只好自己一个人向家里奔逃。路上被超MAN的男主救了,并一路互相帮助地成为闯关战友。随着“祖母家”“妹妹家”“黑人家”“教堂”“公园”,这几个关卡的血腥历险,我们也渐渐的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不想做太详细的剧透了。只做一些感想吧。
不知道能不能保存继续编辑,先这样吧。
4 ) 枪支悖论
前几天还和朋友聊美国枪支泛滥的事情,结论是——还是没枪好。
这个电影的故事就是一个关于枪支的悖论,德州等地方因为对联邦不满而起义独立,民兵杀到纽约(不考虑他们是怎么从西南全副武装穿到东北的),手中都是自家武器,从M16到AK,因为他们以为联邦治下的纽约Downtown遵守联邦法令,没有那么多枪支,结果捅了马蜂窝,各族人民抄起乌兹冲锋枪、棒球棍、网球拍奋起反抗,要夺回街道,甚至连海军陆战队和国民警卫队都不敢轻易涉足交战区,只设立了DMZ。
电影回避了政治、军事,更多的刻画普通人在突如其来的战争中的体验,只有逃命,随时殒命,没有英雄救世,没有主角光环,没有安全区域,甚至没有时间悲伤。命运不绝若线。
在我们看来,美国是个神奇的国家,因为我们和他们意识形态的差距大到无法兼容,就像我们在地球上的位置一样,我们有我们的问题,但美国式民主也不是完美的,这就是社会。
历史是螺旋,就像黑格尔说的:我们从历史中唯一学到的,就是我们什么也没学到。或者用中国人更熟悉的话说: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我们庆幸自己生活在“合”的时代,和平、发展是主旋律,我们能更多的享受而不是生存。但也许有一天,你走出地铁站,迎接你的不是和煦的春风,而是在脚边爆裂的莫洛托夫鸡尾酒。
记得王晋康有一篇科幻小说,说一个数学天才,他通过对历史的分析推导出了一条公式,输入变量就能准确的得出人类出现大灾难的年份。后来数学家自杀了,因为他认为这条公式无懈可击,但他也算出20年后是人类无法躲避的末日灾难。而20年过去了,世界依然平静,并没有灾难来临,于是他的好友在他墓前重新推算了公式,发现20年后仍是末日,于是好友一遍遍的用各种年份进行推算,无论哪一个年份推导,20年后都是世界末日。作者最后通过好友的嘴告诉我们,灾难永远在那,就像高悬的达摩克里斯之剑,我们一个不小心,末日就来了。
回到电影和我想说的,那就是其实关于枪支的私有是个悖论,无论是允许或禁止,其实都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因为暴力和愚昧是我们的本性,武器是放大镜,普通人永远是受害者。但历史永远不会怜悯受害者。
5 ) 战争就在家门口的时候是什么体验?布希维克告诉你!
《布希维克》使用类似《鸟人》的长镜头,以第一人称的写实视角展现枪林弹雨下的纽约市布希维克区。无处不在的黑衣部队,奋起还击的犹太人,趁乱打劫的年轻人......这是一幅给美国人看的“战争就在家门口”的浮世绘,也是给我们一种强烈的警示。
我曾经在费城住过一年多,市区的房子跟布希维克非常像。常常都可以遇到对中国人虎视眈眈的年轻黑人,他们都有枪。片子里那位被壮汉男主俘虏的肯塔基士兵感慨说,我们以为这里的人不能拥有枪支才来的,没想到会遇到这么激烈的抵抗。我心里大笑,常识哪里去了?拥有枪支,在家园受侵犯时可以奋起反抗,好像是美国宪法赋予每个美国人的权利吧?尽管各州政府出台法律禁枪,实际上一旦与宪法中的这一条冲突,都会被定义为无效。
看惯了特技大片的人会说乏善可陈,可我在阿富汗(MSF的救援项目)见识过很多真实的战伤,能体会这是真正的战争。这里没有超级英雄,没有炫酷的特技,只有一声枪响倒下一个人。子弹从身体的一侧进入,只有一个小洞;从另一侧出去,会形成一个大洞。在子弹面前,人的身体脆弱得像棉花糖。
男主是老兵,体健如牛,懂得如何保护自己。他能果敢击倒敌人,一路面对黑衣人士兵所向披靡。当他对女主说出一段内心的秘密后,却命丧一个躲厕所里害怕得浑身发抖的女孩枪下。另一边厢,女主是使枪的菜鸟,吃过被打断一个无名指的亏以后,她开窍了!最后那段,她和姐姐在冲向疏散区的路上越战越勇!两人两个手榴弹炸掉一部装甲运兵车旁的士兵,果断击毙两个手持冲锋枪的黑衣人。当我还在怀疑,难道女主要成为超级女英雄的时候,她却被爆头了!男女主角的命运说明了什么?我想这是很多人不喜欢这部片子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他们都死了。
在我看来,枪是个神奇的东西。它是公平的,能让平日诵读妥拉的犹太人与黑衣军人杀个你来我往,让刚学会用枪几个小时的弱女子变成杀敌女英雄。然而,到最后没有赢家,就算你是WWE级别的体格+战狼级别的超快神经传导,你还是捱不过一颗子弹。
我在阿富汗见过一个四十岁的农民,右侧臀部中了一枪,从外面看,右边屁股就一个小洞。可是,子弹穿过整个会阴部从对侧臀部穿出来,子弹高速旋转经过的路上,把他的尿道/前列腺、直肠全打烂了。他下半辈子都只能提着肛袋、尿袋生活了。还有好几次,一些人背着土制的AK47,枪口朝下,子弹走火。砰一声,小腿动脉损伤+骨折,然后截肢......
《布希维克》剧情简单,就是说一部分州要闹独立,然后发动一批士兵到纽约来,想绑架一批居民并要挟联邦政府同意他们独立,却遇到这里居民的奋力反抗并形成街巷拉锯战。它要表达主题也很清楚:如果美国国内发生战争,就是这么一个惨烈情况的;敬请诸君珍惜和平,扼制战争的发生!
6 ) 说一下自己观后感,以及可能有人疑惑的点,不要被差评骗了。
剧透警告
------------------
这是一部偏写实的纪录片,如当动作片期待可能会很无聊,观看视角是一直追踪跟拍,可以当成是一直跟着人物移动的透明人,个人体验不错。以下是自问自答。
1:为何男女主或其他人,没见拿起黑衣士兵的装备武器(那些手持木板棒球棍的,说你呢)?
2:为何只见民间人士与黑衣士兵对抗,本地驻军哪里去了?
3:女主姐姐家,为何黑衣士兵突然翻窗而入,如此突兀?
答:
1:壮汉男主是退役老兵,理论和实际来说都应该如此去做,拿起黑衣士兵的装备武装自己,如此他就不会死(胸口中弹,得不到救治,很短的时间就会死亡),他中弹的位置恰恰是防弹衣防护部位。只能是剧情需要。
2:从开头女主与弱受男友的镜头可以得知,这一步影片开始到完结,也就一个白天加上傍晚(天黑了,影片也完结了)黑衣士兵方必然策划良久。而美国城市不像国内,没有在城市驻军,正儿八经的陆军除非有调遣的紧急事件,不然都是国民警卫队去应对城市情况(而且是特大情况才会管,不然都是SWAT之类的去负责城市案件)如此就可以知道,调遣需要事件,应对谋划许久的叛乱方也需要时间,平息内乱同样需要时间。
3:仔细看,黑衣士兵拿的是狙击枪,就如同男女主刚出男主家,脑袋顶上那个黑衣士兵一样,是要建立狙击点。至于女主姐姐家是否在顶楼就不得而知,没有镜头。
。
总结:这是部不错的电影,比许多“爆米花情节”的影片还精彩,那些片子你看完转头就忘。这部片子就让你明白,如果你家门口发生战争,你是如何的无力。或,你可以代入自己为电影里的某个路人,去感受自己如何渺小。这是部很好的电影,落下浮躁的心去看看。
莫名其妙的烂,千万别看
额,米利坚人民开始演习内战了。
美国非法枪械的数量多难道心里都没数么……能不能来场说得过去的入侵与独立。女主最后一个镜头确实不错,小人物的命运不外如是。
我记得戴夫•巴蒂斯塔有种能力是讲动作放漫化,比如慢慢吃薯片,几乎于隐身一般的存在,用这个技能在这部电影里不是无敌了吗哈哈
开篇设的局足够有趣,“可是不应该有这么多枪”,后面全线崩,好端端一个局,彻底沦为男女主的私奔游戏。话说回来,平民在混乱局势下,也的确如他们这般惶然无助吧。
开头长镜头也就soso啦,但这是什么破结尾???
我觉得不行
双亡
无大咖小成本制作,场面甚至有些捉襟见肘,但是题材很牛逼,配乐也不错。故事看似没头没尾,其实战争中小人物的命运多半就是这样。
为了长镜头而长镜头。
莫名开始,莫名结束,无政府主义下的战乱。长镜头不代表就是好电影好故事
很酷 很喜欢 谁说主角不能挂
片头过后就是25分钟的长镜头。后续也是蒙太奇拼接的长镜头合租模式。这么做要提前排练,很考验团队合作啊。从头至尾,女主的经历可以大约概括成寻找家人,为了和家人在一起,所以不断前行。一路上见证了各种人,也得知了这场暴动的根源,类似国土分裂引发的州的政变。大街上随处是尸体,士兵谋杀平民,超市老大爷被抢还被无辜刺杀,邻居之间威胁互射。把纽约刻画成了一座沦陷于混战中的地狱,陌生人可能是陪你成长的伙伴,也可能成为你的死神。命运般的结尾仿佛是在揭示美国当下政体问题引发的举国性的混乱,谁能走到最后?
勉强两分。这片子的整体气质和科洛弗系列很近似,紧紧跟随女主角的手持长镜头(前半小时的长镜头起码有三四个剪辑点)、突然介入而又不明所以的街头混战事件,不过这里没有外星人,背景是想要独立的德州派出雇佣军试图控制纽约布希维克区,结果遭遇意料外的当地居民反抗,结果全片就在信息匮乏的视角中,跟随女主姐妹俩和巴蒂斯塔的逃亡路,讲了一个没头没尾的奇怪故事。主线基本是主角三人组在雇佣军和居民的混站里东跑一下西跑一下,奔跑中遇上的甲乙丙路人并没什么主题结构上的功能性,混战的场面限于成本营造的也很一般(主要靠烟雾来烘托了),主线之外似乎有对恐怖袭击的心理治愈动机,但表现方式是让巴蒂斯塔坐在那里讲故事,可他的演技撑不起来。这片可能对媒体有什么偏见,这种程度的袭击里,媒体和美国政府几乎是全程隐形的
地铁火人狂奔,街头路障狙击vs.old G driveby,古惑仔匪帮抢掠邻里,希伯来长胡机枪党莫洛托夫乱扔,学校瞭望,教堂杀戮,冷兵器游街,突然死亡……纽约客抵御德州入侵,Dave Bautista长镜头秀苦情演技,写实反类型,问你怕没
莫名其妙地发生战乱,莫明其妙地逃亡,莫明其妙的死亡。想不到的是男主居然是“毁灭者”德拉克斯,脸盲的我还真没看出来,真是觉得这个大块头是什么来头。
没头没脑的无故事性的电影,游戏背景般的情节,操蛋的结局,儿戏似的战斗,演技普通,氛围情绪美工细节都及其一般。一星半。
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过是又一部代表类似小布什家族等美国特定利益阶层宣扬持枪权的电影而已,看把你们吓得!两股战战了吧?人家自已国家为了利益在世界各地打仗不说,这里却又在为了对抗枪支管制而意淫这种傻逼情节的电影也就罢了,关键是万里之外事不关已的的神州大地还有人跪舔,也是奇事一桩了~
第一人称射击游戏?拍的跟闹着玩似的。大吉大利差点吃鸡.i watched a lot of ER 瞬间出戏。
这就是一个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