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色块切换皮肤

    安妮日记

    战争片英国2009

    主演:艾丽·肯德里克  凯特·阿什菲尔德  杰夫.伯顿  罗恩·库克  Tim Dantay  Roger Frost  尼古拉斯·法瑞尔  伊恩·格雷  塔姆辛·格雷格  菲丽希缇·琼斯  莱斯利·夏普  玛丽亚·盖尔  Robert Morgan  Greg Bennett  

    导演:Jon  Jones  

    播放地址

    猜你喜欢

     剧照

    安妮日记 剧照 NO.1安妮日记 剧照 NO.2安妮日记 剧照 NO.3安妮日记 剧照 NO.4安妮日记 剧照 NO.5安妮日记 剧照 NO.6安妮日记 剧照 NO.13安妮日记 剧照 NO.14安妮日记 剧照 NO.15安妮日记 剧照 NO.16安妮日记 剧照 NO.17安妮日记 剧照 NO.18安妮日记 剧照 NO.19
    更新时间:2023-09-01 13:09

    详细剧情

    影片讲述花季少女安妮·弗兰克(艾丽·肯德里克 Ellie Kendrick饰)为躲避纳粹和家人一起藏匿于密室的生活记录。两年充满恐惧和迷惘的密室生活,让写日记成为了安妮生活中最大的乐趣。她认真的记录着这段辛酸岁月的种种苦痛和弥足珍贵的欢笑快乐,自由的只有她的思想。可不幸还是在两年后降临在了这个家庭,他们被送往集中营。坚强乐观的安妮和其他家人朋友都不幸遇难,只有她的父亲幸运逃生。战争结束后,安妮的父亲决定完成女儿的遗愿——将这本日记出版问世。安妮最后一篇日记写于1944年8月1日,《安妮日记》记录下了在纳粹统治下,人民苦难的战时生活,成为仅次于圣经的一本最畅销的读物。   影片根据安妮·弗兰克同名自传体小说《安妮日子》改编。BBC邀请电影版《傲慢与偏见》编剧黛博拉·莫盖茨执笔,再次将这部作品搬上荧幕。

     长篇影评

     1 ) 此动画的创作价值意义,成于超脱历史本身,败也于回归历史本身

    奥斯维辛,海牙;集中营,避难所;无论是二战期间150万被德国纳粹残害的犹太儿童,还是2020年受战争与种族迫害的1700万儿童难民,“安妮日记”和“Anne Frank”的冠名,永远不该只是一种形式主义的标签,不该只是沦为一种历史空洞的祭奠...... 遗忘,漠视,迷惘 撕扯,断层,破裂 的一代又一代,急需 回望,重读,反省,反思 轻柔的夕阳下,以为通向渴望已久的自由,却是猝不及防的终点...... 皙白骷髅头黑色鬼魂披衣的纳粹兵,与纳粹军相向混战的五彩军马,环绕冥府死神的五条壮丽河流...... 原本灵气调皮、个性烂漫、享受被宠爱包围的Anne,她假想的朋友“Kitty”,是基于她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与勇敢强劲的情感表现力,是倾注着她对和平与美好的最善良的憧憬与幻想...... 倘若,这种希冀只能通过Kitty这股穿梭时空连接记忆与现实的无形神力短暂促成,那么Kitty的遁形消失,则为必然...... 唯有反对少数民族歧视压迫、反对否认战争大屠杀的胜利真正到来,Kitty方能摆脱“安妮日记”的束缚而得永生吧 影片表达的初衷振聋发聩,可它过于天真简单的思想理念,把纳粹犹太和当今难民强行勾连,杂乱无章自由散漫的叙事线索,略败好感;且牵强附会插入的Kitty与Anne旧友Peter的“爱情”,意义在于实现Anne原本可拥有的灿烂吗?一切都何其悲哀

     短评

    挺有灵性的动画化,运用了许多只有动画能表现出来的效果。将安妮的日记进行拟人化,让观众通过她的视点回顾安妮的人生,这个想法也很有意思。

    4分钟前
  • 海月梦香
  • 推荐
  • 后面难民宣言关联格外直白生硬,没能将故事讲得流畅

    6分钟前
  • Spy Liu🌈
  • 还行
  • She is everywhere. 近似潘神的迷宫。角色对作者的追寻,现世对历史的拷问。

    7分钟前
  • 吃查3000
  • 推荐
  • 2.5

    9分钟前
  • 本位
  • 较差
  • 阿里·福尔曼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依旧,但太过于天真

    10分钟前
  • 低****口
  • 还行
  • 梦幻里的安妮 安妮日记寻根记....很魔幻

    15分钟前
  • 影君子
  • 推荐
  • 通过安妮的幻想朋友来连接两个时空是很聪明、有效且必要的做法,类似于佩措尔德在《过境》中的尝试,只是相比较导演前作显得有点低龄化。

    17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还行
  • “安妮·弗兰克在哪里?”创意色彩都不错,借几十年前世界著名《安妮日记》故事,内核还是当今救助难民,这个主题近年重复性实在太强了独特性和打动人的力量都不够,况且难民问题和nc还不是一回事,确实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英语对白内嵌中字。窗外年华版权。2022荷兰电影展。百老汇电影中心MOMA1号厅。3天前apm店转来的临时18点加场,昨天才重新在moma开票,都没上淘票票猫眼只在BC自己的app上了。开场前就卖了5张票太惨了…但散场时厅内坐了7个人,唔…今天这场也看得周折,放弃了馆的隐藏摄像机去ume看了《德国往事》,如愿看上这部,碰巧背景一样。这影展说新片不好看最后也看了7场只差一部《我的生活》,海报还差《流沙》,其他橙色周边想要的都兑了。晚上和边姜老师聊了半天电影和这些影展,很愉快。

    18分钟前
  • 西瓜大侠女
  • 还行
  • 90年代通过贝塔斯曼书友会 《安妮日记》成为很多中国人书架上必有的一本书 一个娟秀忧郁的犹太女孩 一段灰暗压抑的藏匿生活 带着90年代中国读者初涉及普世价值 对战争与和平的关切 一切似乎都那么情理之中 这部动画电影在我看来差不多就是此类“普世关照”的初级读物 很正、很满 对于一个刚刚接触那段残酷历史的读者而言 是不错的入门读物 但却缺乏更深刻的反思与更实在的描写 影片的优点集中在凯蒂的身上 她作为《安妮日记》的化身 在安妮故居无形而在室外有形是全片最好的隐喻 代表了安妮的价值如果被束之高阁任人瞻仰 那就形同于无 只有实践她的精神 《安妮日记》才有意义 影片的主线也是在讲当代欧洲难民问题 将难民等同于当年的犹太人以实践“安妮的精神” 这与最后“《辩护人》式的演讲段落”实在都过于政治正确 不免陷入空洞的自我感动

    20分钟前
  • 贵久
  • 较差
  • 7/10 一些部分出彩而一部分却又游离在外,让人没法集中在整体中。不过荷兰对于Anne Frank的尊敬和热爱令我感动。

    23分钟前
  • 防空洞
  • 还行
  • 一本安妮日记成为穿梭时空的工具,串起纳粹记忆和现代欧洲。作为大屠杀动画片想象力是有了,就是强行关联难民潮太生硬。老欧洲的圣母病本质无解,因这些圣母从不反思,正是自己狂热的价值观传教,才在全世界制造了一波又一波难民...

    24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还行
  • #6.16 荷兰影展 igc百丽宫情感上真的overwhelming 想象力快要满溢而出并不认为结尾是「强行关联难民问题」……每个时代都有受压迫者,而Kitty跨越了一个时代,帮助Anne实现「尽可能地拯救更多灵魂」的愿望。我个人觉得豆瓣这个分低了,起码七分往上。

    28分钟前
  • Mercuryblast
  • 推荐
  • 我们或许已经从种种讲述和书籍里熟稔了这个故事,但更年轻的一代似乎却未必完全了解。因此翻新讲述,就有了它的意义;也始终如同她的文字,在任何时候翻阅也能感受到力量。Kitty愤慨各种以她的冠名,想要传递更真的精神;世代的迷惘,撕裂和漠视;或许本不就只是找寻,也是自省。

    29分钟前
  • 基瑞尔
  • 推荐
  • 在电影院里掉了许多眼泪。豆瓣评分竟然只有6.6。还有许多人评价其太过圣母。我,单纯地不能理解。为什么具有同理心是贬义,为什么关心和自己同样的普通人要被耻笑。我同样震惊于这段历史在国内的叙述正在被改写。为什么,压迫、屠杀和战争开始被人们合理化。许多人似乎不能理解,有一类人比如我,对国别、政治、宏大叙事没有任何偏好。只关心世界上每个角落里的普通的我,是否过得好。不需要跟任何地方比较,每个人都有权利获得、争取自己的尊严。因为是犹太电影节,有犹太群体包场来看。电影结束,我看到一个犹太妈妈带着一个小女孩。女孩十几岁的样子,很漂亮,怯生生的。当年读《安妮日记》时,我也是这个年纪。一边想,一边忍不住流泪。联想到网上的评论,心中更觉得悲哀。我从未被教导合理化暴力与不公,我不是这样长大的。

    31分钟前
  • 艾大荀
  • 推荐
  • -0.5

    32分钟前
  • 迷宫中的站起来
  • 还行
  • 这个kitty但凡睁大眼睛仔细看看安妮之家就不会不知道安妮早死了。欧洲圣母只要睁大眼睛好好看看自己,也应该知道难民问题跟二战种族灭绝根本不是一码事。别来沾边了好吗,我真的会吐。

    36分钟前
  • 卜卜
  • 较差
  • 荷兰版《满江红》,让安妮日记不止作为一本名著,更是作为一种跨越时代的精神流传下去,帮助到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想法和作画都不错。

    40分钟前
  • 大宝魚
  • 推荐
  • 啊……与《和巴什尔跳华尔兹》相去甚远……

    41分钟前
  • 开口跳
  • 较差
  • +.5。除落脚点不太满意外,其余部分准五星,非常喜欢,看哭数次。从历史的见证者角度叙述,探访不可逆的历史,唤起的却是本真的情感。

    46分钟前
  • kis
  • 推荐
  • Shoah 基金会赞助的自然是以史为鉴 呼应当今战乱导致的难民问题 然后就是 Kitty 这样的虚拟角色赋予其自主意识跃出纸外 创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媒介本体觉醒后进而信息补充甚至情感交织 这两大主题都有浅尝辄止的触及 但又都走得不够深入 最初想过做定格背景场面 人物二维手绘 但后来看到成片如此也可以接受欣赏 对于一个精神符号的表面宣传 无处不在 反讽的恰恰是内核消散:即「安妮之死」通过展览/绘本/访谈/剧场等等方式渗透 建筑命名融入城市 却对现实里的边缘与躲避视而不见

    51分钟前
  • wangzhy
  • 还行
  •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