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乔治克鲁佐《恶魔》的最后出现的字幕,大意是说:“不要告诉你的朋友这部电影发生了什么,以免破坏他们的观看乐趣”,说来真是对剧情的设置相当的自负。CC在盒子背面的介绍中称这是影响了希区柯克创作《精神病患者》的电影,片子也明显有希氏中后期的一些影子,而剧作者Pierre Boileau和Thomas Narcejac正是《迷魂记》的原著。 悬疑片和悬疑小说面临同样的问题,就是控制线索的释放节奏。镜头因其影像的真实性,在如何巧妙的隐藏事实方面上明显要比文字(如叙述性诡计)更耗脑筋。乔治克鲁佐采用了一种主观式的镜头表达,将影像所能暴露的事实更多的集中在个别角色的角度。这样一方面既加深了观众(侦探视角)发掘真相的乐趣,另一方面也很好的将事实隐藏在主观镜头的受限表象下。具体表现在一些场景中,呈现出引导性很强的镜头设计,或是视线的角度被障碍物缩窄,或是拉开真实时间与电影时间的差距(产生心理上的错觉时差),从而牢牢的牵住观众的情绪。此外,本片和成熟时期的美国黑色电影相同,对角色心理,尤其是恐惧下的扭曲情绪的描摹也同样出色。这些精华最后都集中在克里斯蒂娜“见鬼”的一场戏中,制造了完美的悬疑气氛,再把剧情一举推向最高潮,精彩至极! 乔治克鲁佐是新浪潮前的大导演,但他的作品也为之后的电影青年们提供了很多营养,注重剧情的铺陈、将镜头转向社会的真实角度等元素都与新浪潮的精神不谋而合。《恶魔》在96年被翻拍成《孽迷宫》,莎朗斯通和阿佳妮主演,但与众多翻拍片一样,完全达不到原作的高度。 至于剧情,尊重导演不多谈。在电影的剧场时代,少说一句,确实会多一份兴趣,互联网时代,信息是挡也挡不住的,于是我们似乎都丧失了一些独立判断的能力。
从《恶魔》这个电影名称可以知道,影片中的确是存在“恶魔”的,但究竟谁是“恶魔”呢?候选人也不会出校长、情人、妻子之外。可能有人也会认为是老侦探,我认为这是不可能的,在上个世界五十年代的电影中,导演一定会安排一个“天使”来对抗“恶魔”,这样才能让人们接收,电影才能有市场。这部电影中的“天使”只能是老侦探了。
当电影进行到最后半小时的时候,我才大概看出了妻子是被情人跟校长骗了,并且还要被他们杀害。因为我发现在整个“谋杀”与搬运的过程中,妻子基本都是没有直接参与的。药水是情人准备的,校长也是情人摁进浴缸的……我认为搬运“尸体”时遇到的事故就是导演故意来引导观众的,让大家都以为情人真的杀了校长。后来听学校的老师说校长的水性非常好,也就是说他完全有可能是自己从泳池里面爬出来的,而最后也证实了这一点。
在影片的最后,妻子听到了外面的动静,于是从屋里出来了,这时我们看到有人在走廊里走动,当妻子在走到一扇带着玻璃的门前时,那扇门恰好关上。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当时是有人进了这个房间躲起来的。但是在更前面的一个房间里仍然在发出着声音,妻子就一路跑进了那个有打字机的房间。打字机上放着一双手套,这双手套应该是情人故意留在这里的,为的就是吸引妻子来看纸上的内容。
当然,影片没有给我们纸张全部的内容,在露出的那一块上,全部都是校长的名字,这应该就是情人所留的,故意吓唬妻子的。但除此之外,我还看到了打字机旁还有一顶帽子,毫无疑问,这就是老侦探的那顶帽子。也就是说老侦探此时也在这个房间里,因为他要抓罪犯的原型,所以不方便露面。而我相信那没展示在镜头中的半面纸上的内容应该就是老侦探后来添加上的,大概就是:他们合伙要害你,但你此刻不要声张,假装害怕,我关灯你就跑之类的话。当然,更为重要的是嘱咐妻子多吃几片镇静,而正是因为这些镇静才使得妻子的脉搏像是停止了一样。
因此真正的“恶魔”就是校长跟情人,而妻子则是老侦探“天使”守护的对象。
至此,我认为故事这样都是合理的。但是让我疑惑的一点是,既然是“天使”,那为什么要让妻子一直装死来加重校长跟情人的刑罚呢?对此我有两种猜测:一、在那晚妻子醒后答应用一半的财产来加重他俩的刑罚(因为在此之前她曾说过愿意付出一半的财产给那个威胁他的人,虽然那个人并不存在)。二、老侦探的正义感太强烈,嫉恶如仇,就是希望他俩被重罚。
该电影讲述了丈夫与情人合谋害死妻子以夺取其财产的故事,电影的名字叫恶魔,而法语名字中有les,是复数,那么到底谁是恶魔呢?丈夫与情人肯定是恶魔,妻子算不算呢?
丈夫是一个极其暴躁、控制欲极其强的人,对于他的情人,他可以因为一点小摩擦就殴打;对于他的妻子,他强硬地逼迫她吃不喜欢吃的东西,一言不合就甩巴掌;对于学校的其他同事,连喝一杯红酒也要管;对于学校的学生,作为校长的他根本不在意他们的健康。这样一个恶魔,他的钱是妻子给的,他的吃穿用度都是妻子提供的,他所工作的学校是妻子的继承来的遗产,他凭什么可以对整个学校的人甚至妻子颐指气使呢?他凭什么可以公然在妻子面前与情人出双入对呢?恶魔之所以是恶魔,就是脸皮够厚、心肠够狠、善于控制人心。不禁想到《煤气灯下》的男女主,你本来没错,但只要对方的PUA技术够高,无辜的你也会让你觉得自己罪虐深重。
情人也不是什么善茬,她是丈夫的情人,亦是妻子的闺蜜,她可以在妻子面前与丈夫谈情说爱,亦可以在丈夫面前安慰关怀妻子。所谓防火防盗防闺蜜,本来是与妻子合谋杀死丈夫,没成想是与丈夫合谋害死妻子,不管是妻子死还是丈夫亡,她都是受益人,所谓八面玲珑大抵如此吧。
那么,看似弱不禁风、温柔善良的妻子会是恶魔吗?当然,为了摆脱魔鬼般的丈夫,她与闺蜜合谋害死丈夫。虽然整个过程都是情人在处理,但是她也参与了整个过程;虽然整个谋杀计划都在丈夫和情人的套路中,毕竟妻子她也起了害人的歹心。人人皆魔鬼,每个人内心都住着一个恶魔,有些人释放这个恶魔去害人,有些人努力压抑这个恶魔。
电影的最后,妻子到底有没有被害死呢?如果有,那么那个曾经说见过校长、因为说真话而被罚6小时的小男孩为什么说他的弹弓是妻子给的呢,毕竟其他老师说妻子的尸体已经被拉走;如果没有,那么丈夫和情人被送进监狱的罪名是什么呢?小男孩最后说的那些话给观众留足了想象的空间,小男孩说的是真话或者假话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每个看完结局的观众我相信都会自发的在心里产生好奇,然后对这个电影久久不能忘怀。
那块观众永远看不到的拼图
当你回看这些精彩老片时,要将那些夸张的人物弧光看作胶片时代的“美人痣”,这颗痣就像布莱希特希望剧院中常常出现的小丑一样,无时无刻不提醒你重视戏剧的陌生感。
悬疑剧导演的成功,在于成为一名最狡猾的作案者。他操纵着剧中那些“制造”真相的角色,来实施一些或高明或笨拙的骗术。而让其余角色,乃至观众,产生许多的“误以为”。在这所有的“误以为”之中,最妙的是,那曾经一闪而过的怀疑,在结局处重新被想起。
误会常是生活中的辛辣之味,这种精彩,不知是戏剧抄袭了生活,还是生活模仿了戏剧。
在《恶魔》这部影片中,德拉萨尔夫人与尼古尔这两名作案同伙的关系,明摆着有些异乎常理。尼古尔作为德拉萨尔先生的公开情人,居然与他的妻子形影不离、无话不谈。或许是因为他们都认清了德拉萨尔先生“暴君”的面目,而很自然地形成了一种同盟关系。可是她们的处境也并没有那么相似。一个已病入膏肓,丈夫盼着她死去好卖掉她的嫁妆(一所男子寄宿学校),却由于宗教原因一直无法与丈夫离婚。而另一个,只不过时而在与情人的口角中受些小伤,绝非情人施展恶意的焦点,甚至还能在德拉萨尔夫人被欺辱的时候伸出援手,且丝毫不被殃及。
很显然,尼古尔杀害自己情人的动机并没有那么充足。唯一的解释是,她出于仗义,想帮助德拉萨尔夫人摆脱那个足以被称为“恶魔”的男人。不过更为荒谬的是,德拉萨尔夫人如此笃信宗教,却一下子越过离婚这一步,上了谋杀这条贼船。当然她是被“教唆”的,是流着绝望的眼泪、着魔般麻木地,完成这场谋杀的。
放大镜下的人性,荒谬永远大于合理
开车去往作案现场的路上,德拉萨尔夫人本人,也对尼古尔的动机有过一瞬间的疑惑。在她看来,尼古尔最希望死去的,应该是阻碍自己情人把学校卖掉的那位妻子。毕竟,如果他们的感情没有彻底破裂的话,她会与自己的情人一起从中获益。
或许敏感的观众此时已经开始怀疑,尼古尔如此积极地策划这场谋杀,只是为了陷害德拉萨尔夫人。但随着谋杀行动紧锣密鼓地展开,作案时具有压迫感的真实、以及她们把尸体运回学校途中遇到的惊魂时刻,都让人觉得,尼古尔并无任何抽身自保的迹象,反而尽心尽力、足够冷静地,挑起了整件事情的大任。至于那位羔羊般无辜、随时都要因自己犯下的罪过而晕倒的德拉萨尔夫人,很难让人怀疑,她半推半就地参与这场谋杀是出于什么不为人知的目的。尽管她同样有动机——她理应嫉妒自己的情敌。
事情发展到这里,似乎并不是一起需要被侦破的案件,而只是一项不知能否成功掩盖的罪行。直到德拉萨尔夫人在抽干的游泳池边晕倒——她们亲手抛入的尸体居然已不见踪影!
如果这并不是一起超自然事件,那就只有几种可能:
1)其他人发现了她们的秘密企图敲诈
2)尼古尔要害死德拉萨尔夫人并霸占学校
3)德拉萨尔先生用假死骗过了她们,现在正准备复仇
4)与尼古尔一起杀死丈夫的事情只是德拉萨尔夫人的幻想,并没有真实发生
5)德拉萨尔夫人装出被吓坏的样子,只是为了稳住尼古尔以便找机会把罪责全都推到她身上。
干洗店送来的王子礼服(正是尸体上那一件),以及通过遗落在干洗店的钥匙找到的那间没有任何生活痕迹的秘密公寓,都让德拉萨尔先生变成一个鬼魂般的存在。
当观众就要以为,停尸间里那具塞纳河中捞出的尸体正是德拉萨尔先生的时候,却发现德拉萨尔夫人的梦魇还远没有结束。自己杀死的人并未真正死去,而是变成恶灵永远纠缠自己。这是每个杀人者最深的恐惧。
比起德拉萨尔夫人一心找出尸体消失的真相、甚至差点要为此报警自首的急切与决然,尼古尔的困惑显得保守而镇定。她似乎更愿意锁定一个合理的解释,并为这个解释找到依据——
守门人说自己绝不会允许任何陌生人出入,但她找遍校园每一个角落也没有找到尸体。而礼服被洗衣店送回、疑似尸体出现在塞纳河,都说明尸体已经被某个内部人员带出。这个人不告发她们,却装神弄鬼地玩弄她们,目的只可能是敲诈。
会不会德拉萨尔其实还活着呢?!尼古尔说她见过死人,那样子绝对是死了。而且自己亲手把他按进水中直到气泡消失,将德拉萨尔夫人拿来的铜像压在他身上,最后还用尼龙桌布蒙住整个浴缸。他如果要救自己,必然会发出响动,但那天夜里她们什么也没听到。德拉萨尔夫人拿来铜像后便离开了浴室,由于心力不支倒在了床上。她没有看到后来发生了什么,因为尼古尔完事后就把浴室门锁上了。是尼古尔杀死了德拉萨尔先生,所以也只有尼古尔,可能放过他。
而男孩穆瓦尼的“谎言”、集体照上的幻影,将她最后的一丝侥幸也剥夺了。
尼古尔离开前的表演,让人几乎要相信,她对德拉萨尔夫人的情感是绝对真挚的。只是她太害怕了,所以必须要走。既然德拉萨尔夫人执意要留下,那这只能是她们分别的时刻了。也许这样的分别,对她们来说都是最好的选择。
病情急剧加重的德拉萨尔夫人并不那么害怕死亡。而对于自己罪行的清楚认知,对于自己必将遭到比死亡更可怕报应的预感,都让她生不如死。于是那名在认尸时认识的退休侦探,听到了她的坦白与忏悔。
侦探只是告诉她,自己已经找到她的丈夫。他究竟是想以此试探德拉萨尔夫人,还是在陈述一个他以为能够安慰病人的事实,只有他自己知道。但总之,他一定得到了解开心中谜团的关键讯息,因为离开前他十分肯定地告诉德拉萨尔夫人,第二天醒来的时候她就会发现自己无罪。
那么侦探的“预言”应验了吗?如果男孩穆瓦尼没有撒谎,如果他真的从所有人都相信已经被害死的德拉萨尔夫人手中拿回了自己曾经被没收的弹弓,这个悲伤可怕的故事,就有了一个童话般的结局。
不过即便是那位已经排除德拉萨尔夫人嫌疑的侦探,也不可能在亲眼看到浴缸中爬出的尸体与尼古尔抱在一起之前,就确认那个完整的真相。
就算他已经发现德拉萨尔先生偷偷在校园中出没,并且十分怀疑尼古尔要对此负责,在他退入黑暗等待真相送上门来的那一刻,推论,仍需被印证。
迷惑你,却又在最后,让你知道他是如何为你布下迷阵。或许克鲁佐本人,才是剧中无声无息却又如影随形的“恶魔”。
他提供线索不可谓不慷慨,设置答案不可谓不合理,但他绝不会剥夺观众作为一名侦探的乐趣。
隐藏在风平浪静、童真氛围之下的黑暗与神秘,把我们这些本可以冷眼旁观的局外人也深深卷入。我们忍不住同情德拉萨尔夫人,愿意相信,她是一个相当“透明”的人物——根本无法想象自己能杀死一个人却成了一场罪案的“同谋”,看似知道许多“内情”却自始至终被“恶魔”玩弄于股掌。于是她的恐惧和疑惑,仿佛正是我们自身所感受到的。
至于那个开放式结局,或许它在暗示,德拉萨尔夫人才是骗术最为高明的那一个。她猜到了丈夫与情人的阴谋,于是将计就计,把自己的奄奄一息,演到他们被捉拿归案的那一刻。
我们只能通过角色流露于表面的一切,去揣度TA的内心,去形成自己对故事全貌的构想。除非我们能置身事中。
每个角色都是一块拼图。上面写满对真相的一种诠释。他们的视角可能造成局限,他们的立场可能带来谎言。细节是推理的养料。如果观众从不摁暂停键、从不回放,必将因疏忽,丧失一些与多种可能并肩同行的愉悦。
而这些我们在尝试制作。
最好的故事莫过于亲身经历。—— 间离剧
半个世纪过去了仍然经得住时间考验的悬念和氛围设计。
极其出色的悬疑惊悚片!影片看似平铺直叙实则暗藏悬念包袱,并利用心理暗示将观众一步步带入陷进,“半夜见鬼”那场戏惊悚气氛的营造几乎完美,最后的反转设置更是出乎意料的精彩!不用说还有一个妙不可言的开放式结局...而《第六感》的宣传手法竟是出自这里...!不可错过。
我看的版本里有两处不到一秒的彩图切换,是什么啊,吓死我了啊~~~
“水”的形象系统就在连续不断地潜在地重复。影片中总是阴雨绵绵,雾气蒙蒙。窗户上凝结的小水滴流到窗台上。晚饭时她们吃的是鱼。人物喝酒饮茶时,克里斯蒂娜正在啜饮她的救心药。教师们谈论怎样度过暑假时,他们谈到到法国南部去“玩水”。游泳池、浴缸……这是有史以来最潮湿的一部影片。
片末说,为了别人,不要剧透。这个俏皮的自信真是可爱得不得了,而更重要的是,它对得起这样的自信。当真是应了一句人不可貌相,又应了一句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故事的诡异、凶残都在,而适时的紧张与幽默,让这黑白电影特别有彩。后面略冗长了点,但等到结局,一切都值得。 四星半。
浴室、走廊等几场戏镜头的调度和演员的表演,以及开放式的结尾很棒!最后还要提示一下观众不要剧透//【上海电影节展映】4K修复版。庆幸早就忘了结局。所以保有强烈的紧张悬疑观感。只是觉得节奏稍慢,退休警察角色安排太刻意。罚站小孩是全片最大亮点,开放式结局细思极恐。永不过时的经典悬疑片!
4.5 這樣的故事丟放在那個年代看確實令人驚艷。克魯佐一定是偏執狂,攝影頗有強迫症的取向,女主角的反覆糾結與懦弱都挺生動,包括最后的假眼,嚇了我一小跳。
克鲁佐这部装配怀尔德式剧作的惊悚片显然是一则水的故事,但它大多时候却显得干燥!水面镜头未必能调和室内(陆地)景的比重,问题在于:哪一种水?毒药,针剂,红酒,滴管,水槽,浴缸,泳池――但绝非雨雾,湖泊,河岸.它们的形态和流动性乃是要紧事(在此意义下本片真正堪称"水形物语"):片中诸般液体自始即不是自然之物,而只有"死水"总会要求容器,包进桌布不可渗漏,充满池塘等待清空.所以全片核心动机无非是:将正确的液体以精准的量装进正确的器皿,把合适的物品在恰当时机保留于合适的液体中;恶魔们无法在实验室以外控制溺水进程,只能沿管道设计从一个浴室到另一个浴室的潜泳――故诚然可以说:克鲁佐背向塞纳河而驯服了流动性,用化学般的精确创造了新惊悚片的定量方法.
克鲁佐不愧是法国的希区柯克,甚至有过之无不及;悬念的设置一环套一环,愈发地将剧情推向高潮;两段极为精彩的浴室"杀人"戏码,终章的运镜和光影的运用太完美了;最后那个开放式的结局尤为出色。也难怪他有胆识在结尾写下这样的语句:为了不毁掉这本胶片里的秘密,请不要告诉你的朋友你看到了什么。
太困了,半夜选择俩小时的片子真是错误,本来就困愣是撑到四点,中间眯过去几秒,还是坚持把结局看完了,根本没法细品中间的大段铺垫,只觉得过分冗长。结局倒是清醒了,结尾一幕还是很惊艳的,但和同类结局的控方证人比还是尔尔。总之观影体验太差,以后的确不能困乎乎还要凌晨看电影了。
唯老公与小三难防也
看评论很多人说超越希区柯克?就凭一个同质化悬念和最后一分钟反转?就能忽略这丝毫没有情感的影像真空?其实完全没必要在悬疑类型上去碰瓷希区柯克,不是因为根本比不过,而是因为电影的优秀品质不能也不应被一个简单的悬念揭露所定义,要抽离剧情诱导去发掘隐藏在意义背后的真相,体会克鲁佐戏剧化表层之下的抒情。在新浪潮逐渐兴起的年代,克鲁佐并没有选择去顺应潮流,而是用诗意写实的笔触去演绎一个黑色电影框架,其结果必然是超凡的。一方面继承了诗意写实主义的氛围引领叙事、情绪主导理性,另一方面又以女性视角上演另类“蛇蝎美人”。压抑的室内镜头无时无刻不充斥着强烈的平行光源,从角色正面照射至背景,所映射出的阴影成为内心恶魔的投射,因而出现过这种人造阴影的角色便都是电影所批判的“恶魔”,而他们三个没有一个是真正无辜的。
【B】全片最吓人的地方是tlf压制错误闪插进去的两段彩色画面。。。。
桂治洪看过这部电影的吧,希区柯克呢?当然也看过,还看得很不开心。
没意思,这类片子不是我的菜,看到最后我又睡着了,醒来最恐怖的一幕出来了,但是结尾说“敬请观众不要剧透”,别担心,我记不住剧情。哈哈哈,我就是找个地方睡觉。(BJIFF·Day1·Scene2)【资料馆】PS:北京今天的天气真好啊,希望我接下来不要睡着了,太浪费钱了,我也不知道为啥,每到电影节前一晚总失眠。
#重看#二刷并未减少双重反转的乐趣,以得知谜底的心态细品铺垫的细节,也是很有意思;高潮处气氛抓人,充分利用影子的投射和声效的凸显,实现摄人心魄,不由好奇若交给希胖拍又是什么光景;永远不要相信别人,永远不要被欲望吞没。
打字机和浴缸,为什么会让我想起237房间。结尾的“不许剧透”大字幕,特别好笑。听广播、机关枪等声音设计环节,饶有趣味。开放式结局,果然是热衷找凶手影迷的大礼包——但事实上,在这样的一个故事里,还需要问谁是凶手谁是恶魔么😈。
2022-03-26这片子最有趣的就是片尾竟然有“别剧透小贴士”,最后反转之前女主都显得很蠢,和女主一起合谋杀死老公的女闺蜜竟然还是老公的情人?????这啥设定啊,就这还在同一屋檐下教书,还是闺蜜。。。。女主如果不是想借刀杀人嫁祸闺蜜我真的不能理解这是什么表面祥和的三口之家,多亏了警探帮忙,也是傻人有傻福了。。。。
走廊和浴室的一段太棒了 结局太棒了
人心叵测,切勿轻信。高潮迭起紧紧抓住人心,最后是一个恐怖的开放式结局